开题报告:通过《悲惨世界》看雨果笔下的人道主义精神

合集下载

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悲惨世界》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创作长达30年的辉煌巨著不仅具有史诗般的恢宏气势,而且因其贯穿始终的博大精深的人道主义思想成为西方文学史上一部十分重要,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品。

雨果认为揭露社会罪恶的出发点就是人道主义思想。

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在这部作品中不仅表现在对社会的不合理,法律的不公正,社会上的种种陋习和偏见的揭露和批判,对苦难者悲惨命运的同情关注,也表现在他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的救世思考和探索上,而这主要通过作品中重要人物冉阿让体现出来。

冉阿让是善良忠厚勤劳本分的剪树枝的工人,但他“愿意工作,却没有工作,愿意劳动却又缺少面包”,为了姐姐的孩子不至于饿死,他偷了一块面包,被判刑5年,因不服而4次企图越狱,被加刑14年,一块面包让他受了19年的牢狱之苦,出狱后又因此而倍受世俗歧视,找不到工作,也没有人愿意为他提供食宿,饱受屈辱而又走投无路的他极度绝望,他不再相信世间还有仁爱和真理存在,他变得冷漠,仇视一切,为了生存,为了报复不合理的社会,他以恶抗恶,不惜一切。

于是当德行高尚的米里哀主教视他为宾客,为他提供自己所能的最好的食宿时,他不仅无动于衷,还在半夜偷走了主教家里唯一值钱的,祖上传下来的银餐具悄然离去。

而当警察把他抓回主教家时,主教却声称是自己送给冉阿让的,还把剩下的一对银烛台也送给他,而后十分庄重的对他说:“我的兄弟,您将弃恶从善,我买了您的灵魂,我把它从阴暗的思想和堕落的精神中拯救出来交给了天主。

”应该说主教的宽容触动了他的心灵,但是多少年累积起来的不满与愤恨,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化解的,于是他又在路上抢了一个捅烟囱孩子赚来的血汗钱,但是也就是在那一刻,他的心猛的震颤了,主教的忠告回荡在耳边,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堕落到这种地步,他真正地觉悟了,这是一种真正的,道德上的自觉。

此后的冉阿让无论是做了富翁,当了市长,还是因为隐瞒苦役犯身份和抢孩子钱又成为逃犯,还是隐居的绅士,他都以仁爱宽恕的救助之心善待和帮助别人,他收养孤女珂赛特,冒生命危险救出将把他女儿带走的吕于斯,晚年隐居时养女坠入爱河要离他而去,经过思想斗争他最终成全了她,自己则孤独寂寞的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临死之前,他指着那对银烛台说:“把这对烛台送给我的人,我不知道他在天上对我是否满意,我已经尽力了。

浅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浅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浅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悲惨世界》是法国文学巨匠雨果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人类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小说以19世纪法国社会为背景,描绘了许多不同背景和命运的人物的故事,展现了人类的丑恶和美好。

人道主义精神贯穿始终,是小说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在《悲惨世界》中,雨果通过描绘人物的命运、探讨社会问题、表达对人类命运的关怀等方式,展现了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和对社会的批判。

本文将从人物形象、社会现实、作者情感等方面,浅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人物形象是《悲惨世界》中人道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如让-瓦尔简、科赛特、法茜特夫人等,都是雨果用心塑造的人物形象。

他们身世不同,遭遇各异,但都在自己的范围内,持续不懈地追求着美好的生活。

比如让-瓦尔简,他是一个品格高尚、善良慷慨的神父,他无私地帮助了一个犯罪分子,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科赛特则是一个顽强善良的人,他为了照顾女儿芳汀,忍辱负重,一生都在奔波和艰辛中度过。

这些人物形象都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理解和对人道主义的呼吁。

他们虽然身处悲惨的境地,但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始终秉持着善良、宽容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为读者树立了榜样,同时也让读者对美好的人性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社会现实是《悲惨世界》中人道主义精神的现实写照。

小说中描绘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种种黑暗面和丑恶现实,如贫富悬殊、农奴制度、犯罪与惩罚等,展现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人类的苦难。

在这个时代,社会的阴暗面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人间的苦难和悲惨。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之中,雨果以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悲惨,呼吁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扶持,寄托了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坚定信念。

作者情感是《悲惨世界》中人道主义精神的温暖注解。

《悲惨世界》不仅是一部社会批判小说,更是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怀和悲悯。

在小说中,雨果通过对人物的命运和命运中的善与恶的交融,不断地表达着对人类的深情厚爱。

(完整word版)开题报告:通过《悲惨世界》看雨果笔下的人道主义精神

(完整word版)开题报告:通过《悲惨世界》看雨果笔下的人道主义精神

开题报告书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专业班级: 2011级1班学生姓名:丁超指导教师:贾华论文题目:通过《悲惨世界》看雨果笔下的人道主义精神完成开题报告时间: 2014年12月15日一、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雨果是法国著名文学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悲惨世界》是他人道主义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

《悲惨世界》描绘的时间跨度很长,将近半个世纪的生活画面一一展示出来,在对法国历史研究上是有非凡意义。

本书主角冉阿让是一名贫苦的劳役犯,书中讲述他一生中在社会的压迫,法律的不公下艰苦挣扎的生活。

雨果通过冉阿让的一生来传递人道主义精神,希望能在痛苦中寻到法国的未来,殷切的期盼人民能够“平等,自由,博爱"的生活。

文中详细的刻画莫里哀主教、珂赛特、芳汀、沙威、马吕斯、德纳第几个人物,通过他们与冉阿让之间关系,去探寻什么是人道主义精神,如何运用人道主义精神解决法国当前的现状。

学术界对雨果《悲惨世界》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雨果的《悲惨世界》,如河南大学李馨2009年发表的《<悲惨世界>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王萍2004年发表的硕士论文《从〈悲惨世界〉中的女性形象看雨果的女性观》都涉及到《悲惨世界》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侧重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未能透过作品了解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2、从单纯人道主义研究角度来分析《悲惨世界》,如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李晟2010年发表的《浅谈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辽宁医学院赵明2010年发表的《浅析<悲惨世界〉中爱的伟大》都涉及了对小说中人道主义体现的研究,但都没有结合人物角色分析.以上叙述的研究,反映了学术界对《悲惨世界》中人道主义思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对《悲惨世界》结合人物形象探讨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是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课题二、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自21世纪以来,人道主义精神被多次提起,现代社会人民面临精神匮乏的问题,高速运行的国家机器,过于关注物质享受,忽视对精神思想的满足.在国际社会,人道主义精神也在不断的被宣扬,所以通过雨果的《悲惨世界》研究人道主义精神是有必要的.人道主义自十四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就提倡追求个人的合理发展,反对黑暗势力对人性的迫害和摧残。

浅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浅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浅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小说以法国历史上的悲惨经历为背景,描绘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人物形象,探索了人性的本质和社会的复杂性。

在这个巨大的故事中,人道主义精神是一条贯穿全书的主线,雨果借助小说讨论了人的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良善和邪恶等主题。

本文将从角色塞夫尔·让·瓦尔简、济慈主教以及主人公瓦尔真·欧费尔三个方面分析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人道主义精神的手法。

首先,在《悲惨世界》中,角色塞夫尔·让·瓦尔简被塑造为一个典型的人道主义者。

他是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人,对困境中的人们感同身受。

例如,年幼的科赛特被卡尔弗尔先生殴打而受伤,被他及时地发现并及时治疗。

此外,他也在“泰妇和凯西侯爵”的案件中,帮助年轻的马里乌斯寻找有关泰妇的资料,以便主人公能够与之重逢。

他的行为让人们感同身受,觉得他是一个仁慈、善良的人。

通过这个角色,雨果想告诉读者什么是人道主义,也可以看出雨果对人性善良的态度。

其次,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对于济慈主教的描写也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

济慈主教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的慈悲心和襟怀大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不仅把主角瓦尔真·欧费尔安排在自己的住处,还把那些被主角盗窃的银器作为自己的礼物送给了他。

在这里,济慈主教不仅表现出他的大度,也揭示了人类应该与他人和平共处、互相关心和帮助的精神。

以这个人物为例子,雨果通过对他的描写来塑造人道主义精神。

济慈主教的行为不仅让主角的性格得到转化,同时也对社会的态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主人公瓦尔真·欧费尔的经历也是小说中展示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篇章。

他是这个故事中的中心人物,通过他的经历,雨果探讨了人性、正义、恶的概念。

他被描写成一个善良、助人为乐的人,通常与社会上的骗子、罪犯、贫困和不幸的人在一起,通过他的角色,小说擅长描绘了普通人的生活和人性的复杂性。

浅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浅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浅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悲惨世界》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一。

作品以19世纪法国革命为背景,通过描绘各种社会底层人物的命运,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邪恶,同时也贯穿了人道主义的精神。

本文将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浅析《悲惨世界》中所体现的人性关怀、慈悲与正义的理念。

《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体现在对人性的关怀上。

作品以主人公让-瓦尔换名为迪尼(Jean Valjean)为中心,其一生经历了从被社会边缘化的罪犯到得到慈悲和理解,最终转化为一个慈善家和父亲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迪尼深受社会不公和无情对待,同时也在慈悲的力量下重新找到了新生。

雨果通过迪尼的成长过程,呼吁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理解,以及对每个人内在的潜力和善良的发现和尊重。

《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还体现在慈悲与宽恕的理念上。

在小说中,雨果通过一系列人物的命运交错,向读者展现了慈悲与宽恕的重要性。

无论是迪尼对法警贾维尔的宽恕,还是法学生恩尼亚斯对贾维尔的宽恕,都体现了人性的高尚。

正是慈悲与宽恕,让人们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保持着一份纯净和善良,有力地抵制了邪恶和不公的存在。

这种慈悲与宽恕的理念,无疑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也给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提供了一种有益的道德范本。

《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还体现在正义与关怀的理念上。

小说中,正义是雨果笔下不可或缺的主题之一。

迪尼在挣脱了长期的囚徒身份后,成为了一个正义果敢的人物,他一生将帮助别人放在首位,对弱者给予援助和保护。

而贾维尔则是一个代表着残酷和打压的代表,他对迪尼的迫害和对待贫苦者的粗暴态度,更是让人看到了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公和不道德。

雨果通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再次强调了对正义与关怀的追求是多么的重要。

他对正义与关怀的诉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了人们心中高尚的精神信仰。

浅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浅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浅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它承载了作者深深的人道主义精神。

人道主义是一种关心他人痛苦的道德理念,主张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保护和支持弱者,而悲惨的人物形象与繁复的情节概念的交织,让读者可以深刻理解人道主义这一道德理念。

以下从人物形象、主题意义和故事情节三个方面浅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一、人物形象的呈现在《悲惨世界》中,作者雨果描绘了一系列的悲惨的人物形象。

其中,最典型的人物是主人公贫苦的青年让·瓦尔简、卖身为奴的单身母亲菲涅尔、肮脏的街头小贩波蒂詹等,他们身处社会底层,往往无法改变自身的命运,且周围的人们也视他们为社会的负担。

这些人物的形象,是雨果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劳苦大众、社会弱势群体。

除此之外,雨果还塑造了一些高尚的人物形象,如善良而又坚强的司祭麦迪、慷慨热心的军士利用、善良的天真女孩科塞特等。

这些人物不仅表现出弥足珍贵的人性,也向读者传递出许多人道主义思想。

二、主题意义的展现在《悲惨世界》的多个情节中,人道主义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例如,菲涅尔为了挣钱养孩子,毅然决定变卖自己的发,毫不犹豫地将头发剃光。

这种为了生活而卖身奴隶的情况,让人深深感受到了社会底层人群的艰辛。

然而,这时爱情的力量出现了,让她得到了额外的支援和帮助,这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中的互助共生。

同时,小说中表现出的另一个人道主义精神根源,就在于描写人类的光明和善良,而不是阴暗和邪恶。

例如,小女孩科塞特的善意和对小白兔的爱心,都让读者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

最后,小说中关于“爱与宽恕”的主题也深入人心。

尤其是让·瓦尔简在获得玛德莲的宽恕后,重新追求生活,这种体现出爱和宽恕的主题,使得悲剧性与希望性交错,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故事情节的处理《悲惨世界》的故事情节处理,也包含了对人道主义思想的高度塑造。

例如,让·瓦尔简不顾一切地照顾菲涅尔与她的孩子,为同命运人的利用、麦迪的保护、满怀仁慈的玛丽在人情事故中的保护等等,这些情节的背后,总是体现出对于弱者、艰难状态的同情和温暖。

从《悲惨世界》看雨果人道主义思想

从《悲惨世界》看雨果人道主义思想

从《悲惨世界》看雨果人道主义思想摘要: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领袖雨果所写的《悲惨世界》是一部情节扣人心弦的长篇叙事小说,同时也是一部研究贫困和贫困生活的社会学作品。

雨果的这一传世之作,可谓是一轴辉煌的画卷,创造了一部反映法国现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精神史诗。

关键词:人道主义、精神史诗、仁爱、善良正文:雨果作为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运动的首领,法国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创作活动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以爱制恶,而《悲惨世界》是最能代表他的思想艺术作风的作品,曾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

《悲惨世界》可谓是一轴辉煌的社会画卷。

画幅的卷首可上溯到法国一七九三年大反动高潮的年代,卷末直延伸到马吕斯所参与的一八三二年巴黎人民起义。

在这里,整整将近半个世纪历史过程中宽广的社会生活画面,都逐个展示了出来。

高尔基给予了雨果高度地赞扬:“作为一个讲坛和诗人,他就像暴风雨一样轰响在世界上,唤醒人心灵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他教导一切仁爱生活、美和真理”。

这正是雨果对人间真善美的渴求与呼唤,是其人道主义的真切流露。

接下来将就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所阐明的人道主义思想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真、善、美在《悲惨世界》中的写照(从正面阐释)《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这部120万字的巨著,是雨果构思长达40余年之久而写成的一部创世杰作。

在这部作品中,首先出现在读者面前的人物是卞福汝主教米里哀先生,他是作者虔诚膜拜的浑身沐浴着人道主义光芒的基督教神明,也是作者心目中最高的法律准则,他遵循人道主义伦理原则行善终生,他用道德感化凶恶,宽恕战胜敌人,用仁慈穷苦。

卞福汝主教在他的信心之外(不妨这样说)和信心之上,还存在着一种过分的仁爱。

正是在那上面,“由于多爱”,他才被那些“端庄”、“严肃”和“通达”的人认为是有缺点的;“端庄”、“严肃”、“通达”这些字眼也正是我们这个凄惨世界里那些全凭贬抑别人来夸耀自己的人所喜闻乐见的。

浅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浅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浅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摘要】《悲惨世界》是一部描写法国19世纪社会黑暗面的著名小说,其中人道主义精神贯穿始终。

本文通过浅析主人公的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人性的温暖;探讨了故事中社会对人道主义的影响,以及小人物的尊严;还探讨了爱与仁慈的力量。

结合这些分析,可以看出人道主义在小说中的重要性,以及《悲惨世界》对人道主义的贡献。

小说中的人物与情节反映了作者对人类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激发了人们对于仁慈、同情和胸怀的思考。

通过这部小说,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人道主义精神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仁慈和爱改变世界的力量。

【关键词】悲惨世界,人道主义精神,主人公,人性温暖,社会影响,小人物,尊严,爱与仁慈,重要性,贡献1. 引言1.1 悲惨世界简介《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一。

该小说讲述了19世纪法国各阶层人士的生活,尤其聚焦于贫苦人民的命运。

故事以主人公让-瓦尔简的命运为主线,描绘了他在困苦中的奋斗与挣扎,以及他对周围人们的仁慈和同情。

小说中描述的人性温暖和人道主义精神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之作。

雨果以其独具的笔法和深刻的思想描绘了法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们的苦难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正义和人道主义的追求和呼吁。

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人们在苦难面前的所思所想所为,展现出了对人性尊严和爱的探讨。

通过对《悲惨世界》的浅析,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人道主义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以及它对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更加深入地探讨主人公的人道主义精神、故事中的人性温暖、社会对人道主义的影响、小人物的尊严,以及爱与仁慈的力量。

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更是一部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经典之作。

2. 正文2.1 浅析主人公的人道主义精神主人公让·瓦尔简可以说是《悲惨世界》中最具人道主义精神的人物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书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专业班级: 2011级1班学生姓名:丁超指导教师:贾华
论文题目:通过《悲惨世界》看雨果笔下的人道主义精神
完成开题报告时间: 2014年12月15日
一、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雨果是法国著名文学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悲惨世界》是他人道主义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

《悲惨世界》描绘的时间跨度很长,将近半个世纪的生活画面一一展示出来,在对法国历史研究上是有非凡意义。

本书主角冉阿让是一名贫苦的劳役犯,书中讲述他一生中在社会的压迫,法律的不公下艰苦挣扎的生活。

雨果通过冉阿让的一生来传递人道主义精神,希望能在痛苦中寻到法国的未来,殷切的期盼人民能够“平等,自由,博爱”的生活。

文中详细的刻画莫里哀主教、珂赛特、芳汀、沙威、马吕斯、德纳第几个人物,通过他们与冉阿让之间关系,去探寻什么是人道主义精神,如何运用人道主义精神解决法国当前的现状。

学术界对雨果《悲惨世界》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雨果的《悲惨世界》,如河南大学李馨2009年发表的《<悲惨世界>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王萍2004年发表的硕士论文《从<悲惨世界>中的女性形象看雨果的女性观》都涉及到《悲惨世界》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侧重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未能透过作品了解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

2、从单纯人道主义研究角度来分析《悲惨世界》,如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李晟2010年发表的《浅谈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辽宁医学院赵明2010年发表的《浅析<悲惨世界>中爱的伟大》都涉及了对小说中人道主义体现的研究,但都没有结合人物角色分析。

以上叙述的研究,反映了学术界对《悲惨世界》中人道主义思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对《悲惨世界》结合人物形象探讨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是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课题
二、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自21世纪以来,人道主义精神被多次提起,现代社会人民面临精神匮乏的问题,高速运行的国家机器,过于关注物质享受,忽视对精神思想的满足。

在国际社会,人道主义精神也在不断的被宣扬,所以通过雨果的《悲惨世界》研究人道主义精神是有必要的。

人道主义自十四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就提倡追求个人的合理发展,反对黑暗势力对人性的迫害和摧残。

这也是作为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的雨果观察生活、抨击现实的思想出发点和归宿。

因而,雨果的人道主义首先表现在对穷苦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控诉与鞭笞;其次,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在《悲惨世界》表现为还极力宣扬人性的转换,善良的真谛以及博爱思想的体现。

无疑,《悲惨世界》这一鸿篇巨著是雨果阐述自己一直奉行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完美与全面体现。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论文提纲
维克多·雨果--著名的爱国主义作家,他创作的《悲惨世界》通过主角冉阿让在痛苦中挣扎不屈的一生,传播人道主义精神,企图通过人道主义精神扭转当时法国社会的“病痛”。

冉阿让是雨果塑造人物的典型,他的一生将真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通过冉阿让同其他人的关系将人道主义精神博爱,善良的内涵、人性的触动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的局限一一展现。

雨果希望通过冉阿让传播的人道主义精神来挽救自己的祖国,从悲惨的世界中超脱,扭转精神空虚的法国,让人民能真正幸福安康的生活
第一部分:人道主义精神铸造善良灵魂的可行性
第二部分:人道主义精神建立人间大爱的可行性
(一)人道主义精神之感化心灵
(二)人道主义精神之为爱守护
(三)人道主义精神之社会大爱
第三部分:人道主义精神触动人性的震撼力
(一)人道主义精神对错误人性的震撼
(二)人道主义精神淘汰恶人的力量
第四部分:人道主义精神的局限性
四、论文写作的基本进度
1.2014年11月份与导师联系,告知其基本情况及论文构想。

填写开题申请书。

2.2014年12月份完成开题报告。

3.2015年3月初完成论文初稿,交与导师修改调整。

4.2015年4月初完成论文二稿。

5.2015年5月初完成论文三稿,5月中旬定稿、打印、装订。

五、参考文献
[1]万春《<悲惨世界>:对社会与人生的人道主义关怀》[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3卷第2期 2004年6月
[2]陈慧《<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人物形象分析》[J]《环球纵横》2013年第13期
[3]高韵青《从<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形象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J]《外交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4]寒冰《<悲惨世界>人道主义思想浅析》 [J]《法国研究》1985年第4期
[5]万洪君,罗兰,徐威《爱心接力,人道主义在回归》[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4卷
[6]谢斯《<悲惨世界>和人道主义》[J] 《语文建设》第23期
[7]陈鹏《<悲惨世界>中的温暖灵魂》[J]《北方文学》2011年07期
[8]王晓彬《“洗礼”后的温暖灵魂》[J]《作家杂志》2012年第11期
[9]赵丽颖《<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J]《电影文学》2011年第8期
[10]廉殿勇《人心的战斗,光明的拯救—雨果<悲惨世界>》[J]《金色华年(下)》2011年第3期
[11]蒋蕾蕾《播洒心灵的阳光,呼唤世间的仁爱》[J]《世纪桥》2008年第9期
[12]杨一飞《<悲惨世界>的人物塑造》[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88年第04期
[13]密靖远《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关怀》[J]《北方文学》2011年8月刊
[14]耿文忠《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5]赵维江《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关怀》[J]《名作欣赏》2013年24期
[16]袁素华《从人到恶魔,从恶魔到天使》[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第23卷第4期
[17]黄婧《论<悲惨世界>当中的人道主义精神》[J]《语文学刊》2014年第3期
[18]徐鸿荣《论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10月第5期第25卷
[19]俞钦《浅谈<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J]《法国研究》1986年02期
[20]王艳,薛国栋《浅谈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J]《魅力中国》2009年3月下
[21]刘雅麒《冉阿让:超凡入圣的耶稣》[J]《先锋文论》2014年07期
[22]谢非《人道主义思想与传荣基督教博爱观念刍议》[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4月第20卷第2期
[23]崔淑丽《试论<悲惨世界>中主人公的人道主义精神》[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24期
[24]法雨果著,李丹、方于译《悲惨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