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积累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培养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并能借助笔记回忆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练习和交流,积累与戏曲有关的词语,并能用其造句。
3、“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通过观察发现说明书写得不清楚的地方,并将其改一改。
4、能在积累中发现“高山流水”“天籁之音”“轻歌曼舞”“行云流水”“画龙点睛”“笔走龙蛇”等形容不同艺术类型的成语的特点。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1)积累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培养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2)“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分别形容乐曲动听、技艺巧妙、文章生动。
重在朗读、运用。
2、语言、文字运用(1)“词句段运用”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交流与戏曲有关的词语、修改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
(2)“交流与戏曲有关的词语”编排了三行词语。
(3)“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列举了一份说明书,引导学生根据图片修改说明书。
课前准备:1、预习提纲(1)课前让学生借助资料,查阅关于戏曲的词语。
(2)课前让学生准备制作小台灯的工具材料。
(3)课前让学生查阅关于“日积月累”里的成语的意思。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积累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培养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并灵活运用在课堂学习中。
2、能交流与戏曲有关的词语的意思,并选一两个写句子。
3、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积累运用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教学流程:一、国粹演绎入课堂,戏曲自绕行云飞1、京剧表演。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一段表演。
睁大你的双眼,张开你的嘴巴,尽情欢呼吧!请班级内京剧爱好者表演《说唱脸谱》。
(提示:在学期伊始的社团活动中可针对性培养几位京剧小演员。
)2、提问引词。
师:观看了这么精彩的节目,老师想请大家用一些关于戏曲的词语介绍或评价你所看的《说唱脸谱》。
老师举个例子:没有人与京剧小演员唱对台戏。
课件出示:没有人与京剧小演员唱对台戏...。
预设:生:①这些小演员说台词真是字正腔圆....。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1. 学习交流做课堂笔记的方法。
2.通过交流,懂得一些和戏曲有关的词语,了解戏曲。
3.学习运用合适的语言把要说明的事情讲清楚讲准确。
4.理解并积累一些与艺术有关的成语。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准确的说明语言。
2.理解并积累与艺术有关的四字词语。
教学难点运用合适的语言把要说明的事情写得清楚明白。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经过几天的学习,今天我们来到了语文园地,共同积累了一些与戏曲和艺术相关的词语;了解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语文园地》。
出示课题。
二、自主预习朗读课文,思考:1. 学习过程中,你们是怎么做课堂笔记的呢?2. 如何改写说明书,说明更清楚?三、互动课堂(一)交流平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做课堂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帮助记忆,促进思考。
1.学习过程中,你们是怎么做课堂笔记的呢?生1:第一种笔记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记录的,也就是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我自己就经常会在课本上对应的地方写上相关内容。
生2:第二种笔记是我们预习课文时会写的,查找相关资料的工作最好放在课前预习时来做。
有些课文中有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比如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京剧趣谈》,里面有些戏曲方面的词语我就非常陌生,我会提前查查资料,这样课堂学习时就不会不理解了。
生3:第三种笔记与老师讲解的内容无关,但是也很重要,把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一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稍后还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或老师交流。
3.阅读下面的一段话,谈谈场面描写的作用。
2.课堂笔记的应记的主要内容?(1)记“新”,新的内容要记清记全。
(2)记“少”,记录自己“缺少”的内容,通过记笔记来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漏。
(3)记“实用”,如自己在训练或考试中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4)记“法”,即记下那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点。
明确:在课堂上做笔记难免有缺漏和笔误,因此在课后要趁热打铁,对照书本及时回忆有关信息,对笔记中出现的缺漏、跳跃、省略、简记等补充完整,对笔误的地方及时纠正,对错误之处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难点
理解题目的妙处和作用。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交流平台
一、回顾所学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要把文章写得具体而有条理,编写作文提纲是个好办法。详细的作文提纲就是一篇文章的整体骨架。编写作文提纲关键是在确定中心并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之后怎样处理我们所选择的材料。
列提纲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了更明确地表现文章的结构的各个部分,我们还可以把重点材料看做一个整体,依据上述方法把材料再分成几个部分,列出各个部分的子标题排序,从而更加清晰具体地表现整篇文章的脉络。
这是说明中国人中有骨气、有自信的人大有人在,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3.自读积累,领悟鲁迅先生的精神内涵。
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教会我们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为学习如何列提纲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题目特点,总结拟题的要求,学习拟题的技巧,以便于在以后的作文中拟出合适的题目。
在练习中巩固所学到的方法,学为己用。
教师补充柳公权及“楷书四大家”资料:【课件7】
柳公权(778年-865年),柳公权(778- 865 ) 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人。官至太子少师。工书,正楷尤知名。初学王羲之,遍阅近代笔法,而得力于颜真卿、欧阳询。楷书骨力遒健,结构劲紧,自成面目,对后世影响很大,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书碑很多,以《玄秘塔碑》、《金刚经》、《神策军碑》为最著。书迹有《蒙诏帖》《送梨帖题跋》 。
第二组这些题目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四组这些题目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5.练一练【课件3-5】
记忆中,我第一次走进商店时,大概四岁。一进门,就被满柜台可爱的糖果吸引住了。我贪心地要了一大堆各式各样的糖果。售货员是位态度亲切的阿姨,她问我:“你有这么多钱吗?”
(全)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图文讲解+练习

跑龙套 唱白脸 花架子 对台戏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这些词语都是与戏曲有关的,我们可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这些词语。 亮相:一种戏曲表演动作。主要角色上场时、下场前,或者是一段舞蹈动作完毕 后的一个短暂停顿,集中而突出地显示出人物的精神状态,采用一种雕塑的姿势 称为“亮相”。戏曲的亮相有两个作用:一是向观众展示美丽的造型,二是便于 拍摄剧照。 行当: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如京剧的生、旦、 净、丑。 压轴:戏曲名词,指一次戏曲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 行头: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包括盔头、靠、衣服、靴子等。 跑龙套:原指在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唱白脸: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白色脸谱扮演反面角色,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 中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 花架子:戏曲舞台上演武将的角色中专门有一个行当叫“架子花”,是“花脸” 的一种,观众所欣赏的重点之一就是他的功架(也称“架式”),即看他像不像 武将。戏台之外,现实生活中所说的“花架子”,往往指形式主义的做法。 对台戏: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同时演出的同样的戏。
C.劳动保护 D.劳动设备
【答案】B
230、颁发管理机关应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延期、暂 扣、吊销情况,于作出有关行政决定之日起( )内录入全国建筑施 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信息系统。 A.5 个工作日 B.10 个工作日 C.15 个工作日 D.20 个工作日
【答案】:A
231、中国自 1983 年 6 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 ,到 2006 年 10 月 31 日,我国共批准了( )个劳工公约;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原中华民国政府批准过( )个劳工公约,所以历届中国政府共批准了( )个国际劳工公 约。 A.10,13,23 B.11,15,26 C.14,11,25 D.11,14,25 【答案】:D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目标】:1.沟通做课堂笔记的方法,懂得做课堂笔记的重要性,养成做课堂笔记的好习惯。
2.积存“亮相、行当、压轴”等与戏曲有关的词语,和同学沟通它们的意思,再选词语说句子。
3.修改“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了讲解明书的语言要准确、严谨。
4.积存与艺术有关的成语。
【重点难点】:1.把握做课堂笔记的好方法。
2.积存与戏曲、音乐、书法等艺术相关的词语,感受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3.读懂说明书,感受说明书语言的准确、严谨。
【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结合寻常的学习状况沟通做课堂笔记的好方法。
2.把握一些与戏曲相关的词语,了解其含义,敏捷运用。
【课时重点】1.了解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养成做课堂笔记的好习惯。
2.感受戏曲与我们日常生活的亲热关系。
【教学过程】一、沟通平台1.教师出示“课堂笔记”图片,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大家知道“学霸”这个词吗?它是什么意思?〔生答复。
〕对,学霸就是学习超级厉害的人。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学习有方法。
我这里就有一些学霸的笔记,大家看一看,他们的笔记有些什么特点?〔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
〕教师这里还有一些我们班同学做的课堂笔记,大家也来看一看吧!大家会觉察,他们的笔记做得格外工整,有详有略,囊括的内容也比较多。
有了这样的课堂笔记,课后复习才会事半功倍。
今日,我们就来聊聊课堂笔记的事。
2.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上的内容,概括其中提到的做笔记的方法。
(1)留意泡泡中的提示文字,结合笔记内容与同桌沟通。
(2)指名汇报沟通内容,留意要结合自己寻常的学习状况来说。
沟通预设:生 1:第一种笔记是我们在课堂上常常记录的,也就是教师讲的重要内容。
我自己就常常会在课本上对应的地方写上相关内容。
生 2:其次种笔记是我们预习课文时会写的,查找相关资料的工作最好放在课前预习时来做。
有些课文中有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比方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京剧趣谈》,里面有些戏曲方面的词语我就格外生疏,我会提前查查资料,这样课堂学习时就不会不理解了。
(全)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图文讲解+练习知识点一、交流平台我发现这次大家交流的是做课堂笔记的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既可以帮助我们记忆,还可以促使我们积极思考。
(1)用图示法记录老师讲的重要内容;(2)记下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或需要查资料的部分;(3)用简短的语句记录下听课过程中的想法。
平时上课时,我也会做课堂笔记,比如:记录老师的课堂板书,记录老师强调的知识点,记录老师新教的方法,记录我自己容易混、容易错的地方,记录老师点到的或我想到的与当堂课有关的诗句,有时还记录同学们交流时的一些独特的感受等。
二、词句段运用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和同学交流它们的意思,再选一两个说句子。
亮相行当压轴行头跑龙套唱白脸花架子对台戏粉墨登场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科班出身这些词语都是与戏曲有关的,我们可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这些词语。
亮相:一种戏曲表演动作。
主要角色上场时、下场前,或者是一段舞蹈动作完毕后的一个短暂停顿,集中而突出地显示出人物的精神状态,采用一种雕塑的姿势称为“亮相”。
戏曲的亮相有两个作用:一是向观众展示美丽的造型,二是便于拍摄剧照。
行当: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如京剧的生、旦、净、丑。
压轴:戏曲名词,指一次戏曲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
行头: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包括盔头、靠、衣服、靴子等。
跑龙套:原指在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唱白脸: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白色脸谱扮演反面角色,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
花架子:戏曲舞台上演武将的角色中专门有一个行当叫“架子花”,是“花脸”的一种,观众所欣赏的重点之一就是他的功架(也称“架式”),即看他像不像武将。
戏台之外,现实生活中所说的“花架子”,往往指形式主义的做法。
对台戏: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同时演出的同样的戏。
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
字正腔圆:(说或唱)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
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新教材)部编版

语文园地
我会把听课 过程中产生 的想法记录 下来。
“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盲姑娘听琴声辨 认出了贝多芬,这是说贝多芬遇到了知音吧?
语文园地
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要有随时记 笔记的好习惯,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 还要通过查阅资料来帮助学习。
语文园地
词句段运用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 曲有关。读一读,和同学交流它们的 意思,再选一两个说句子。
(1)解释词语: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曲终人散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10、我不是最美丽,但我可以最可爱;我不是最聪明,但我可以最勤奋;我不是最富有,但我可以最充实;我不是最强壮,但我可以
最乐观。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 海峡,在别离后梦萦魂牵;乡愁是一轮没有年轮的树,在岁月中永不老去;
嘻嘻:
( 3 )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1.作者简介
语文园地
压轴,指一场折子戏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 跑龙套,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 对台戏,旧时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而同时演出 相同剧目的戏。 粉墨登场,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 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
5.
楷书
错了,跟说明书写得不够清楚有关系。
读读说明书,把写得不清楚的地方画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二)想一想下面的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再选择其中一句,照样子写一写。 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
唐代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局部)笔笔相连,转折自如,气势贯通,疏密适度,清秀挺拔,飘洒有致。 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读到《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时,我能直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

打圆场:圆场:戏曲表演动作程式。演员在舞台上所走的路线呈圆圈形,称为圆场。打圆场:它是从善意的角度出发,以特定的话语去缓和紧张气氛、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语言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读一读,和同学交流它们的意思,再选一两个说句子。
1.读一读,找规律。
点拨:读一读这些词语,我们可以运用不同方法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亮相:一种戏曲上的表演动作。主要角色上场时、下场前,或者是一段舞蹈动作完毕后的一个短促停顿。集中而突出地显示出人物的精神状态,采用一种雕塑的姿势,这就称其为“亮相”。戏曲的亮相有两个作用:一是向观众展示美丽的造型,二是便于拍摄剧照。
1.读一读,找问题。
点拨:读一读说明书,再与图片对照,你会发现,做错的地方是把灯泡装在灯罩的外面了。这位同学没有做对,是因为是说明中的第三步写得不够清楚。
2.练一练,学运用。
请把你第三步写的不清楚的地方画下来,你来改一改吧。
(3)把铅丝的另一头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把洞的两边粘牢。铅丝的头上用红橡皮泥做一个小灯泡。
行当: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如京剧的生、旦、净、丑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
压轴:戏曲名词,压轴,指一场折子戏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
捧场:原指特意到剧场去赞赏戏曲演员表演,今泛指特意到场对别人的某种活动表示支持、助兴,或对别人的某种活动说赞扬的话。
行头:行头,古代对戏曲服装的称谓,沿用至今。也可用以泛称一切戏曲演出用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栩栩如生 》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 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茫茫然周 也。——《庄子 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妄
《 画 龙
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二龙乘 点
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皆在。
睛
——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 》
高山流水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黄钟大吕
轻歌曼舞 行云流水 巧夺天工 惟妙惟肖
画龙点睛 笔走龙蛇 妙笔生花 栩栩如生
1.春水涨了,在山间(轻歌曼舞 )、浅斟低唱;枝头青了,让那春天的意气四处飞扬。
2.这个公园里的假山,结构新奇巧妙,真可以说是( 巧夺天工)。 3.他的这篇短文十分朴素,却如( 黄钟大吕),震撼人心。 4.舅舅家有一幅书法家写的字,写得特别好,( 笔走龙蛇)气势万千。 5.今天我去听了一场音乐会,那美妙的音乐堪称是( 天籁之音 ),时而有(高山流水)之 壮丽,时而有小溪潺潺之悠闲,听后( 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
姜明红工作室 沈花 开发
2019年7月27日
上海教育出版社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壹 交流平台
笔如 记何 ?记
“记录重要内容” “记录疑问待查” “记录所思所想”
贰
词 句 段 运 用
制作所需材料 制作过程
说明书名称
哇!灯泡在灯罩外面?
高山流水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黄钟大吕
轻歌曼舞 行云流水 巧夺天工 惟妙惟肖
叁日
积 月 累
画龙点睛 笔走龙蛇 妙笔生花 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