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典教育故事

合集下载

教育孩子的120个国学经典故事

教育孩子的120个国学经典故事

1 20个国学经典故事(教育孩子的经典故事)√1、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

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于是,赶着马车寻声到前面,前进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系着白带,在那里失声痛哭,然而却不是哀丧之哭。

孔子于是下车,上前问道:“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

”孔子问:“您现在并不是服丧的时候,为何会哭得这样悲伤呢?”丘吾子哽咽地说:“我此生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觉悟到,但已经是追悔莫及了。

”孔子便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让我听闻吗?希望您能告诉我,不要有什么隐讳啊。

”丘吾子悲痛地说:“我年轻时喜欢学习,可等我到处寻师访友,周游各国回来后,我的父母却已经死了,这是我第一大过失;在壮年时,我侍奉齐国君王,然君王却骄傲奢侈,丧失民心,我未能尽到为人臣的职责,这是我第二大过失;我生平很重视友谊,可如今朋友间却离散断绝了,这是我第三大过失。

”丘吾子又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

过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的,是年龄啊;再也不能见到的,是父母啊!就让我从此辞谢这个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尽了。

孔子很感叹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记着此事,这足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啊!”【智慧小语】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是却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

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一定要抓紧啊!趁父母健在的光阴。

【树欲止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

教育孩子的国学经典故事

教育孩子的国学经典故事

【导语】给孩⼦讲故事是最容易让孩⼦明⽩道理的好⽅法,即使道理深刻难懂,也可以通过故事的⽅式变得通俗易懂。

下⾯是分享的教育孩⼦的国学经典故事。

欢迎阅读参考!教育孩⼦的国学经典故事【篇⼀】 春秋战国时期,耕柱是⼀代宗师墨⼦的得意门⽣。

不过,他⽼是挨墨⼦的责骂。

有⼀次,墨⼦⼜责备了耕柱。

耕柱觉得⾃⼰真是⾮常委屈,因为在许多门⽣之中,⼤家都公认耕柱是秀的⼈,但⼜偏偏常遭到墨⼦指责,让他没⾯⼦、⼼⾥过不去。

⼀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师,难道在这么多学⽣当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劲,以⾄于要时常遭您⽼⼈家责骂吗?” 墨⼦听后,毫不动肝⽕:“假设我现在要上太⾏⼭,依你看,我应该要⽤良马来拉车,还是⽤⽼⽜来拖车?” 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也知道要⽤良马来拉车。

” 墨⼦⼜问:“那么,为什么不⽤⽼⽜呢?” 耕柱回答说:“理由⾮常的简单,因为良马⾜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

” 墨⼦说:“你答得⼀点也没有错。

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再地教导与匡正你。

” 智慧⼩语:古语有云:“⽟不琢,不成器。

”穷其⼀⽣,能遇到⼏位⽤⼼雕琢璞⽟的⽼师呢?如果真的遇到了,请记得珍惜,不要因为⽼师的责备⽽选择怨恨。

因为,也许⽼师恰恰是在⽤这种⽅式来成就⾃⼰。

⽤感恩的⼼看待这⼀切,⼀切都会变得很美好。

教育孩⼦的国学经典故事【篇⼆】 周朝的鲁国,有个姓闵名损,字⼦骞的⼈。

在他很⼩的时候,母亲就不幸过世了。

⽗亲娶了后妻,后妻⼜连续⽣了两个弟弟。

⼈都有私⼼,因为不是⾃⼰亲⽣的,所以后母对待孩⼦就有很⼤的差别。

后母平时对⼦骞很不好。

严冬,后母给⾃⼰亲⽣的两个孩⼦穿着保暖的棉花做的棉⾐,两个⼩孩⼦就算是在户外玩耍⼩脸也是红扑扑的。

可怜的⼦骞却裹在⼀件单薄的芦花做成的⾐服⾥。

数九寒天,寒风刺⾻,⼦骞经常被冻得四肢僵硬、脸⾊发紫。

在⼀个严寒的冬天,⼦骞的⽗亲外出办事,要⼦骞驾车。

冰天雪地,⼦骞⾝上芦苇做的⾐服哪⾥能抵挡住冬天的严寒!双⼿被冻僵了,嘴唇冻紫了。

教育家典藏资料十个古今中外经典教育故事

教育家典藏资料十个古今中外经典教育故事

教育家典藏资料3、教研专题二:分享十个古今中外经典教育故事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

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

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二、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

”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三、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

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

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

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关于古代家教的经典故事_古代家庭教育故事精选

关于古代家教的经典故事_古代家庭教育故事精选

关于古代家教的经典故事_古代家庭教育故事精选 中国古代家教既有明晰的道德理想,⼜有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全的组织制度,是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外最早的和长效的教育资源。

那么你知道古代家教的故事有哪些吗?本⽂是店铺为⼤家整理的关于古代家教的经典故事,欢迎阅读! 关于古代家教的经典故事篇⼀:周公的《诫伯禽书》 【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号为周,爵位为公。

因采⾢在周,称为周公,因谥号为⽂,⼜称为周⽂公。

周成王之叔,因成王即位时年少,便辅政成王。

相传他制礼作乐,建⽴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是孔⼦最崇敬的古代圣⼈。

【故事】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封诸侯。

他将鲁地封给周公之⼦伯禽,周公告诫⼉⼦说:“往矣,⼦⽆以鲁国骄⼠。

吾⽂王之⼦,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沐三握发,⼀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

吾闻德⾏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地⼴⼤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失天下亡其⾝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 这就是周公的《诫伯禽书》。

他告诫⼉⼦伯禽:“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才。

我是⽂王的⼉⼦,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

可是,⼀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顿饭,要多次停下来,唯恐因怠慢⽽失去⼈才。

我听说,德⾏宽裕却恭敬待⼈,就会得到荣耀;⼟地⼴⼤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禄位尊盛却谦卑⾃守,就能常保富贵;⼈众兵强却⼼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聪明睿智却总认为⾃⼰愚钝⽆知,就是明哲之⼠;博闻强记却⾃觉浅陋,那是真正的聪明。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即使贵为天⼦,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

不知谦逊从⽽招致⾝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

中国教育史中的经典故事和启示

中国教育史中的经典故事和启示

在中国教育史上,有很多经典的故事,它们蕴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和人生智慧。

以下是一些经典故事和它们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多次搬家,最终选择在学宫附近定居。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为孩子提供一个有益于成长的环境,以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孔子学琴:孔子在学习琴艺的过程中,从最基本的音符开始学起,逐渐掌握弹奏技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任何技能都需要从基础开始,逐步提高。

曾子杀猪:曾子为了教育孩子诚实守信,承诺杀猪宴客。

虽然曾子家并不富裕,但他仍然兑现了承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坚守自己的承诺。

颜回守节:颜回在孔子门下学习,虽然生活清贫,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接受不义之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违背自己的良心。

岳母刺字:岳飞的母亲为了激励岳飞精忠报国,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这些经典故事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品德和价值观。

我们应该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同时,我们也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的榜样,让他们在我们的影响下健康成长。

具有教育意义的神话故事、名人典故、历史事件

具有教育意义的神话故事、名人典故、历史事件

一、神话故事:1.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即使面对巨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2.后羿射日:这个神话讲述了远古时期,天上出现十个太阳,导致大地干涸、生灵涂炭。

英雄后羿挺身而出,凭借神力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了人间百姓,教育人们勇敢面对灾难、为公共福祉作出牺牲。

3.夸父追日:夸父为了追求太阳,不断奔跑,最终化作了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勇于追求梦想。

4.精卫填海:精卫鸟为了填平大海,不断从远处叼来石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不畏艰难险阻。

二、名人典故:1.韩信胯下之辱:韩信在贫困时,勇敢地从恶少胯下钻过,忍受屈辱。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在逆境中要能屈能伸,坚定信念。

2.孟母三迁:这是一个著名的教育典故,讲述古代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三次搬家,最终使孟子得以在优良的文化氛围中成长为一代儒家大师。

该故事强调了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关键作用。

3.孔融让梨:这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经典案例,孔融四岁时就能主动将大梨让给兄长和弟弟,表现出谦逊有礼的美德。

这个故事教育孩子们要懂得尊敬长辈、爱护幼小,并学会分享与谦让。

4.程门立雪:杨时与游酢尊师重道的故事,二人站在雪中等候老师程颐醒来请教问题,展现了尊重师长、虚心求学的精神风貌。

5.负荆请罪:赵国大臣廉颇背负荆条,向赵王请罪。

这个事件教育我们要有勇气承认错误,勇于改过自新。

6.悬梁刺股:这个成语来源于东汉孙敬和战国苏秦的故事,他们通过头悬梁、锥刺股的方式刻苦学习,后来成为成功的政治家。

这个典故激励着后人勤奋努力、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和事业的成功。

7.曾子杀猪教子诚信:曾子的妻子哄骗儿子回家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得知后真的杀了猪,以此教育儿子做人要言而有信。

这个典故体现了家庭教育中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培养。

三、历史事件:1.诸葛亮七擒孟获: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时,多次俘获并释放叛乱首领孟获,以德服人,最终令孟获心悦诚服,归顺蜀汉。

古代经典教育寓言故事三篇

古代经典教育寓言故事三篇

【导语】在⼀些古代经典教育寓⾔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下⾯是分享的古代经典教育寓⾔故事三篇。

欢迎阅读参考! 古代经典教育寓⾔故事【篇⼀】 ⽑遂在平原君门下已经三年了,⼀直默默⽆闻,总得不到施展才能的机会。

⼀次,碰上秦国⼤举进攻赵国,秦军将赵国都城邯郸团团围住,情况⼗分危急,赵王只好派平原君赶紧出使楚国,向楚国求救。

平原君到楚国去之前,召集他所有的门客商议,决定从这千余名门客中挑选出20名能⽂善武⾜智多谋的⼈随同前往。

他们挑来挑去最终只有19⼈合乎条件,还差⼀⼈却怎么挑也总觉得不满意。

这时,只见⽑遂主动站了出来说:“我愿随平原君前往楚国,哪怕是凑个数!” 平原君⼀看,是平常不曾注意的⽑遂,便不⼤以为然,只是婉转地说:“你到我门下已经三年了,却从未听到有⼈在我⾯前称赞过你,可见你并⽆什么过⼈之处。

⼀个有才能的⼈在世上,就好像锥⼦装在⼝袋⾥,锥尖⼦很快就会穿破⼝袋钻出来,⼈们很快就能发现他。

⽽你⼀直未能出头露⾯显⽰你的本事,我怎么能够带上没有本事的⼈同我去楚国⾏使如此重⼤的使命呢?” ⽑遂并不⽣⽓,他⼼平⽓和地据理⼒争说:“您说的并不全对。

我之所以没有像锥⼦从⼝袋⾥钻出锥尖,是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像锥⼦⼀样放进您的⼝袋⾥呀。

如果早就将我这把锥⼦放进⼝袋,我敢说,我不仅是锥尖⼦钻出⼝袋的问题,我会连整个锥⼦都像麦穗⼦⼀样全部露出来。

” 平原君觉得⽑遂说得很有道理且⽓度不凡,便答应⽑遂作为⾃⼰的随从,连夜赶往楚国。

⼀到楚国,已是早晨。

平原君⽴即拜见楚王,跟他商讨出兵救赵的事情。

可是这次商谈很不顺利,从早上⼀直谈到了中午,还没有⼀丝进展。

⾯对这种情况,随同前往的20个⼈中便有19个只知道⼲着急,在台下直跺脚、摇头、埋怨。

唯有⽑遂,眼看时间不等⼈,机会不可错过,只见他⼀⼿提剑,⼤踏步跨到台上,⾯对盛⽓凌⼈的楚王,⽑遂毫不胆怯。

他两眼逼视着楚王,慷慨陈词,申明⼤义,他从赵楚两国的关系谈到这次救援赵国的意义,对楚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十大经典教育故事

十大经典教育故事

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

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

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二.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

”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三.一句话改变学生命运: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

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

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当他又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

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经典教育故事
用教育故事的方式反映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教师通过教育故事展开反思、讨论,校正自己的行为,提高认知,积极实践,在课堂实践中使师德落地,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

下面是管理资源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经典教育故事,供大家分享。

古代经典教育故事:泰伯采药殷朝末年的时候,有个孝悌兼全的人,姓姬名字叫泰伯,他是周朝太王的长子。

他的第三个弟弟,名字叫做季历。

后来季历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姬昌,就是后来的文王了。

生下来的时候,先有一只赤色的雀子嘴里衔了丹书停在门户上,表示着圣人出世的祥瑞,所以太王有想把周朝国君的位子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位给昌的意思。

泰伯知道父亲的意思,就和第二个弟弟、名字叫仲雍的约下了,假称因为父亲有病,要到山里去采药,借着这个名头,兄弟俩顺便逃到蛮夷的地方,披散了头发,又在身上画了花纹,表示自己的身子是不可以再在世上干事的了。

孔夫子表扬泰伯,说他已经到了至德的地步。

古代经典教育故事大全事:赵孝争死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赵,单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赵礼,很是友爱的。

有一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
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

赵孝就赶紧跑到了强盗那里,求恳那班强盗们说道,赵礼是有病的人,并且他的身体又很瘦,是不好吃的。

我的身体生得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弟,给你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走了。

强盗还没有开口说话,他那弟弟赵礼一定不肯答应。

他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

两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

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

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里,就下了诏书,给他们兄弟两个都做了官。

古代经典教育故事:许武教弟汉朝时候,有个姓许名武的,他父亲是早已死了,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叫许晏,一个叫许普的,年纪都还很小。

许武每每在耕田的时候,叫他两个弟弟立在旁边看着,晚上许武自己教他两个弟弟读书。

如若弟弟不听他的教训,他就自己去跪在家庙里告罪。

后来许武举了孝廉,但是他因为两个弟弟都还没有名望,就把家产分做了三份,自己取了最肥美的田地,和广大的房屋,所有坏的统统给了弟弟。

所以当时社会上的人,都称许他的两个弟弟,反而看轻许武了。

等到两个弟弟都得了选举,他就会合了宗族和亲戚们,哭着说明当时要给他弟弟显扬名声的缘故,并且把所有的家产,都让给了两个弟弟。

古代经典教育故事:姜肱大被汉朝时候,有个姓姜名肱的,表字叫做伯淮。

和他的两个弟弟,一个叫姜仲海,一个叫姜季江的,天性非常友爱。

虽然他们兄弟三个人,各自娶了妻子,可是不忍分开了睡,所以他们做了很大的被,兄弟三个人一同睡着。

有一次,兄弟们一同到府城里去,晚上碰着了强盗,就要杀他。

他们兄弟三个人都抢着死,强盗也就把三个人都释放了,只抢了一些衣服和金钱去。

到了府城里,别人家看见姜肱兄弟们都没有了衣服,就问姜肱这是什么缘故。

姜肱就用别的话来支开了,终究不肯说明,碰着强盗这一回的事。

强盗们得知了,觉得很感激,并且很懊悔,就到了姜肱那儿,叩头谢罪,把以前抢去的物件,统统都还了他们。

古代经典教育故事:缪彤自挝汉朝时候。

有一个人。

姓缪单名叫做彤。

表字豫公。

他在幼小年纪的时候。

早已没有了他的父亲。

兄弟四个人。

一同住在一块儿。

等到后来各自娶了妻子。

这几个妇女们就要请求均分家产。

已经有好几次了。

甚至于屡次有争闹的言语发生。

缪彤听见了很感愤叹息。

就关了门。

自己打着自己说道。

缪彤呀缪彤。

你勤修身体。

谨慎行为。

学了圣贤人的法则。

想去整齐世界上的风俗。

为什么不能够去正了自己的家庭呢。

他的弟弟们和那几个妇女听到了。

就都在门外叩着头、谢了罪。

缪彤才开了门出来。

从此以后。

他们一家的男男女女。

就更加敦好和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