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1.夏日绝句2-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3《夏日绝句》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3《夏日绝句》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夏日绝句》是四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内容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景色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培养对古诗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于简单的古诗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其意思。
但在古诗的鉴赏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夏日景色的认识和体验也有所不同,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丰富。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夏日绝句》。
2.理解《夏日绝句》的诗意,体会诗人对夏日景色的喜爱。
3.学会欣赏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古诗意境的把握和鉴赏。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夏日的氛围,感受诗人的情感。
2.采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夏日图片和音乐,用于营造学习氛围。
2.准备《夏日绝句》的译文和注释,方便学生理解和学习。
3.准备相关古诗的鉴赏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夏日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夏日的氛围,激发学生对夏日的喜爱。
然后,教师简介《夏日绝句》的作者和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夏日绝句》,引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停顿和韵律。
然后,教师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句诗句,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出诗句的意境。
其他组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夏日绝句》的填空练习,检验学生对诗句的理解程度。
教师出示相关古诗,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其他描写夏日景色的古诗,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3《夏日绝句》优质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3《夏日绝句》优质课教案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主要是21.3《夏日绝句》,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夏天的炎热与美好,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感。
同时,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也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夏日绝句》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感。
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并通过分析古诗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背诵《夏日绝句》。
2.掌握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
3.了解古诗《夏日绝句》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能力目标1.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感。
2.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解读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5分钟)1.讲解《夏日绝句》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2.利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资源引入,营造夏天的氛围。
第二阶段:学习与理解(15分钟)1.逐句解读《夏日绝句》,分析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
2.引导学生感悟古诗中的情感抒发,展开讨论。
第三阶段:诗歌赏析(15分钟)1.请学生背诵《夏日绝句》,并就诗中的意境展开互动讨论。
2.讲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第四阶段:情感体验(10分钟)1.让学生通过绘画、朗诵等方式表达对《夏日绝句》的情感体验。
2.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与古诗有关的作品。
第五阶段: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或创作一首与《夏日绝句》相关的诗歌。
2.鼓励学生继续欣赏、学习古诗,培养对文学的兴趣。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优质课的设计与实施,学生不仅对《夏日绝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在诗歌欣赏和表达能力上得到了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需要更多的指导与关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第2课时《凉州词 夏日绝句》市级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第2课时《凉州词夏日绝句》【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凉州词》《夏日绝句》,理解“沙场、人杰、江东”等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
2.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学习《凉州词》(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凉州词》。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出塞》这首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谁掌握的知识多一些。
课件出示:(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塞”有三种读音,在“出塞”中读(sài)。
在“阻塞”中读(sè)。
在“塞车”中读(sāi)。
2.唐代的边塞诗歌,有的倾诉离别的思念,有的描写边关的风光,有的讲述战争的残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凉州词》,体会一种别样的情怀。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快速掌握上堂课知识,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同时因为《凉州词》和《出塞》一样都是边塞诗,因此学生更易接受。
(二)理解题意。
《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
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
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设计意图:《凉州词》与前一首诗《出塞》不同,理解后,学生会更容易进入课文的学习。
(三)理解诗句。
1.学习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读一读诗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指名答。
生:我仿佛看到了将士们举起酒杯,正要痛饮葡萄酒,马上就听到了催人出发的琵琶声和战马的嘶鸣。
师:说得非常好,那么谁能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评价、总结,并课件出示诗句意思:诗意:精致的酒杯中斟满了葡萄酒,将士们正准备举杯痛饮,却听到了战马上弹起琵琶,在催人出发了。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3《夏日绝句》课堂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3《夏日绝句》课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为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第21课——《夏日绝句》。
该课程内容为一首描写夏日景色的绝句诗。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夏日的美好和诗歌的魅力,同时学习绝句的基本结构和韵律。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绝句的基本特点和结构;掌握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
三、教学重点1.理解绝句诗的意义;2.掌握用诗歌表达夏日景色的方法;3.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件和教材:准备《夏日绝句》的课文和相关素材;2.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彩色粉笔等;3.教学辅助材料:活动卡片、图片、音频等;4.学生个人工具:课堂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引入话题,让学生想象夏日的景色;2.出示夏日景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夏日的热情。
第二步:学习《夏日绝句》(15分钟)1.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解释生僻词汇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3.分段讲解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揣摩诗人的情感。
第三步:诗歌赏析(15分钟)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2.学生小组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加深对诗歌的体验;3.教师点评和引导,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情感共鸣。
第四步:课堂互动(10分钟)1.通过小组活动或游戏形式,巩固对《夏日绝句》的理解;2.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3.鼓励学生分享夏日的美好回忆,营造浓厚的诗意氛围。
第五步: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2.引导学生对诗歌学习的收获和体会进行个人感悟;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体验和欣赏诗歌的魅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夏日绝句》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3《夏日绝句》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3《夏日绝句》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夏日绝句》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色的绝句。
这首绝句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夏日的美丽,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能提高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古诗。
但他们对于绝句的格式和意境的把握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夏日的美丽,提升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夏日绝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夏日绝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
2.难点:把握绝句的格式和意境,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夏日的氛围。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理解诗句的意思。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夏日绝句》相关的课件,包括诗句、图片、音乐等。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
3.教材:准备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夏日的图片,如阳光、海滩、花草等,让学生感受到夏日的美丽。
同时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夏日绝句》,让学生感受诗句的韵律美。
然后解释诗句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夏日绝句》的意境和绝句的格式。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掌握课文。
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教学内容:1. 学习并理解《夏日绝句》的内容及意义。
2. 分析并欣赏《夏日绝句》的艺术特色。
3. 学习并掌握《夏日绝句》的作者及背景知识。
4. 学会运用《夏日绝句》中的诗句进行创作。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夏日绝句》的内容,掌握诗句的意义,学会运用诗句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1. 理解诗句的意义,尤其是涉及到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部分。
2. 学会运用诗句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古诗插图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PPT展示夏日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夏天的美好时光。
2.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描写夏天的古诗?引出《夏日绝句》。
二、学习《夏日绝句》1. 利用PPT展示《夏日绝句》的全文及插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2. 教师讲解诗句的意义,分析诗句的艺术特色。
3. 学生讨论并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三、学习作者及背景知识1. 利用PPT展示《夏日绝句》的作者及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2. 教师讲解作者及背景知识,分析其对诗句的影响。
3. 学生讨论并分享对作者及背景知识的了解。
四、创作环节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引导学生运用《夏日绝句》中的诗句进行创作。
2. 学生分组讨论,构思创作内容。
3. 学生展示创作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重点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板书设计:1. 《夏日绝句》全文及插图2. 诗句的意义及艺术特色3. 作者及背景知识4. 创作要求及成果展示作业设计:1. 背诵《夏日绝句》。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3《夏日绝句》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3《夏日绝句》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夏日绝句》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文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对古诗的韵律和意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文所表达的主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夏日绝句》;理解诗文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和感悟古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热爱生活、赞美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夏日绝句》;理解诗文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诗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感受诗人的赞美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夏日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理解和感悟古诗的能力。
3.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夏日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课件,营造夏日氛围。
2.诗文:准备《夏日绝句》的文本,方便学生朗读和背诵。
3.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重点句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夏日景色,如炎炎烈日、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等,让学生感受夏日的美丽。
同时,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夏日绝句》,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文的韵律和意境。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诗文中的意象和表达的情感。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优秀教案第【1】篇〗《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
2、在品读过程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在我国群星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有数不胜数的杰出的文学大家。
然而,这其中能流芳千古的女性作家却寥若晨星,李清照独出群芳,是最优秀的一个。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诗—《夏日绝句》,一起走进她的情怀。
师板书诗题:夏日绝句。
学生齐读诗题二、初读感悟,学习《夏日绝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和停顿。
生自由练读,指生展示读,注意停顿。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学生读诗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
3.学生齐读《夏日绝句》。
4、让我们走近古代才女李清照,以便更深入地学习欣赏这首千古绝唱。
(生简介李清照后出示李清照资料)5、李清照为什么会“思项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创作的背景。
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6、借助工具书和课后注释试着翻译这首诗,想想这首诗写了些什么?(请同学回答,纠正)三、分析全文。
品悟诗情(一)理解前两行诗句.1、自读古诗,读后从古诗中找出两个赞颂项羽的词语(人杰、鬼雄)。
2、你找的是那两个词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师板书:人杰、鬼雄。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人杰”和”鬼雄”的意思。
3、说说项羽的故事(成语故事:拔山盖世、破釜沉舟)。
4、交流:听了这两个成语故事,联系第一句诗,你对项羽有何感慨?(补充板书:生、死。
)生:人活着,就要成为人中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家捐躯,成为鬼中英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
总结全诗
体会情感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针对那些贪生怕死,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说的。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意思,借历史典故来抒发感情。李清照用项羽宁死不屈的气概来强调自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观点。全诗围绕一个“思”字,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爱国青年。
(3)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此时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听到了什么?
站在英雄曾经顽强抵抗的地方,看着眼前滚滚流淌着的江水,李清照不禁高喊——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杰:人中的豪杰。亦:也。鬼雄:鬼中的英雄。
在诗人眼里活着时候应该做怎样的人?死了以后又该做什么呢?
诗意: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方才不愧为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小结
同学们,我们做人也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项羽简介: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册
四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
教学目标
了解诗歌大意,在品读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古诗本身含义比较好理解,但诗歌的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好理解。
难点分析
学生不了解历史,不了解诗的创作背景,难以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
教方法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简介诗人
2、古诗朗诵
3、诗词讲解,体会情感
(1)从哪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怀念项羽?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从哪一个字可以看出诗人对项羽深深的怀念?
一个“思”字可以看出诗人对项羽深深的怀念。
诗意: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
那么“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
通过诗意,诗人创作的背景来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战争使多少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面对战争,李清照写下了一首诗——《夏日绝句》。
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南宋诗人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