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复习题

合集下载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

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令堂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⑩犬子 ⑾令郎、令爱 ⑿令弟、令兄 ⒀ ⒀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⒁家兄、家姊 ⒂舍妹(弟)
敬词: ③④⑥⑦⑨ ⑾ ⑿ 谦词:①②⑤⑧ ⑩ ⑿ ⒁ ⒂
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 朋友是个怎样的人?结合全文,你怎 样全面评价这位友人? 2.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 的哪两点错误?
你能背几句关于雪的古 诗名句吗?
请欣赏:
• 如: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树飞花。” • ──韩愈《春雪》 •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 ──华幼武《春雪》 •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 ──张元所《雪》 •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 ──陆游《夜大雪歌》
1、“寒雪”“内集”“欣然”“大 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 氛围?
(融洽
欢快
轻松)
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 什么不同?
“儿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儿女”则专指子女。
“雪骤”一词在文中的作用? 为下文写咏雪做铺垫。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 意?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了谢太傅对谢道 韫才气的赞赏。
理解字词句,翻译课文《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举行家庭 聚会,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 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期中复习《〈世说新语〉二则》练习(含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世说新语〉二则》练习(含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上)语文期中复习《〈世说新语〉二则》练习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临川王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小说集。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的。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本文所选两则中,《咏雪》出自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篇。

二、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1)通假字尊君在不. __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今义: )②与友期.行 (古义:;今义: )③太丘舍去. (古义:;今义: )④相委.而去 (古义:;今义: )⑤下车引.之 (古义:;今义: )⑥元方入门不顾.(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1.而: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_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2.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_________________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__(4)特殊句式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句。

疑问代词“何”做前置,应为“”)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句。

“……也”是句的标志)三、其它重要词语1.《咏雪》①内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义③俄而..___________________ ④欣然..___________________⑤骤. ___________________ ⑥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⑦未若..___________________ ⑧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2.《陈太丘与友期》①日中..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③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④则.是无信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子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两则课后练习(共5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两则课后练习(共5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两则课后练习(共5则)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两则课后练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两则课后练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世说新语》是由组织编写的。

(2分)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6分)⑴俄而雪骤(俄而:)))⑵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可拟:⑶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期日中:⑷太丘舍去(舍去:⑸尊君在不(不:)))⑹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3.《咏雪》中两个比喻哪个更好?(4分)4.《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4分)5.“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4分)6.《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4分)第二部分:阅读分析(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1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7.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4分)8.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9.释词:(4分)日中:(无礼:()舍去:()引之:())。

(3分)10.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4分)11.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4分)12.“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

(3分)13.元方入门后,友人会怎样?(4分)(二)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人,生平不详)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指入侵的军队)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损害,毁坏)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这里是表示轻蔑的称呼),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世说新语两则_练习题

世说新语两则_练习题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题精选(一)咏 雪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选自 朝 编著的《 》一文。

2、解释加点的字词。

⑴内集..( ) ⑵儿女..( ) ⑶俄而..( ) ⑷欣然..( ) ⑸差可拟...( ) ⑹未若..( ) ⑺因.风起( ) ⑻即.公大兄无奕女(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① ② ③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文中“寒雪” “内集” “欣然” “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 的家庭气氛。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撒盐 / 空中差 / 可拟B .白雪 / 纷纷何 / 所似C .未若 / 柳絮 / 因风起D .左将军 / 王凝 / 之妻也6、对 “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 .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 .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 .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7.《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8. 从《咏雪》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9、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答:10、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答:11、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词:、句:⑴⑵(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说新语》是下列哪位作者的作品?A. 刘义庆B. 司马迁C. 班固D. 曹操2. 《世说新语》主要记录了哪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和逸事?A. 春秋战国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D. 唐宋时期3. 下列哪则故事不是出自《世说新语》?A. 王羲之爱鹅B. 王安石变法C. 谢安石东山再起D. 王献之书圣二、填空题4. 《世说新语》共分为________篇,主要记载了魏晋名士的________和________。

5. 《世说新语》中的“________”篇记载了魏晋时期名士的言行举止。

三、简答题6. 简述《世说新语》中“王羲之爱鹅”的故事内容。

7. 根据《世说新语》中的故事,谈谈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

四、论述题8. 论述《世说新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1. A2. C3. B4. 36,逸事,轶闻5. 言语6. “王羲之爱鹅”的故事讲述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非常喜爱鹅,有一次他听说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好鹅,便前去观赏。

王羲之看鹅看得入迷,于是提出用自己写的《黄庭经》来换取这些鹅。

道士欣然同意,王羲之便以书法换取了鹅,此事成为佳话。

7. 魏晋风度主要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所特有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它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追求精神的独立和超脱,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传统礼教束缚的反叛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8.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文学作品,它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名士的言行举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风貌。

作为一部志怪小说集,它开创了志怪小说的先河,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它也是研究魏晋文化和名士生活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打印版)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打印版)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打印版)#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打印版)## 一、阅读理解### 1. 题目一:《世说新语》中的《雅量》篇《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一部志怪小说集,其中《雅量》篇讲述了王导的故事。

王导在东晋时期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他以雅量著称。

请阅读以下段落,并回答问题:> 王导为司空,时人皆称其雅量。

一日,王导与友人共饮,忽有使者至,报其子王敦谋反。

王导闻之,颜色不变,对友人曰:“此乃家事,不足为外人道也。

”遂饮酒如故。

问题:- 王导在得知儿子谋反的消息后,为什么没有表现出惊慌失措?- 王导的这种态度体现了他怎样的个人品质?### 2. 题目二:《世说新语》中的《容止》篇《容止》篇描述了东晋名士嵇康的风采。

嵇康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风度翩翩,是当时人们仰慕的对象。

请根据以下段落回答问题:> 嵇康,字叔夜,性至孝,好学不倦。

时人皆称其容止之美,每出,路人皆驻足观之。

问题:- 嵇康的哪些品质使他受到人们的称赞?- 嵇康的“容止之美”具体指的是什么?## 二、词汇理解### 1. 题目一:理解“雅量”在《世说新语》中,“雅量”一词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和胸怀。

请根据上述《雅量》篇的内容,解释“雅量”一词的含义,并给出一个现代生活中的例子。

### 2. 题目二:理解“容止”“容止”一词在《世说新语》中通常指一个人的举止和仪表。

请解释“容止”一词的含义,并描述一个人如何通过自己的容止来赢得他人的尊重。

## 三、写作练习### 题目:以“雅量”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根据《世说新语》中的《雅量》篇,结合现代生活,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描述一个具有雅量的人物形象,并阐述雅量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以上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世说新语》中的经典故事,并通过阅读理解、词汇理解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些练习,更好地领会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同时培养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8、《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

8、《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

1、《咏雪》中谢道韫咏雪的名句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2、谢朗咏雪的语句是:撒盐空中差拟。 3、《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写陈元方斥责客人无信、无礼 的语句是: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表明元方不肯原谅“友人”的句子是:元方入门不顾。 5、古人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常常会使用一些敬辞、谦辞, 比如,成别人的父亲为 令尊 ,称自己的父亲为 家父 ; 初次见面说 久仰 ;求人解答 赐教 ;称自己的作品 为 拙作 。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两篇文章都选自 《世说新语》,它是由 南 朝人 刘义庆 组织人编 写的。主要记载 汉末至东晋(朝代)士大夫的言行、
行事,课题所选两则分别出自《 言பைடு நூலகம் 》篇和 《 方正 》篇。这两篇讲述的都是古代聪明孩子的
故事,第一篇故事主人公是 谢道韫 ,第二篇故事 的主人公是 陈元方 。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
总述了咏雪的背景,及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 ; 人物: 谢太傅与“儿女” ;事件 讲论文义 ;
2、这篇短文,具体说说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 家庭气氛? 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 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快乐、温馨 的气氛。
4、《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友人惭,下车 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 的行为?
没有失礼;是孩子率真的表现,符合一个 六七岁孩子的心理特征,客人无信无礼, 元方谴责他是维护自己及父亲尊严的表现, 我们不能求全责备说他无礼;
元方无礼;客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就应当原谅,况且友人是长辈、是客人,
“撒盐空中”更好。 雪的颜色和下落姿态都和盐比较接近;而柳絮 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 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首先形似 而后达到神似,形似是基础,因而用“撒盐 空中”更好。y

《世说新语》两则阅读与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阅读与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一、基础训练(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二)用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各组一个成语。

1.元方入门不顾. 2.友人便怒.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三)默写。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__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3.元方曰:“。

,; , 。

”友人惭,下车引之,。

(四)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对人的称谓,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称,哪些属于谦称?(填写序号即可)(1)敝人(2)卑职(3)陛下(4)令尊(5)寡人(6)足下(7)令郎(8)老朽(9)麾下(10)君(11)公(12)臣(13)愚(14)阁下(15)不才敬称:谦称:二、课时达标(一)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

”兄女曰:“_____________。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2.“儿女”一词古今义有何差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⑴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两则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是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一、咏雪1、重点字词解释
(1)内集:家庭聚会。

(2)儿女:子侄辈。

(3)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骤:急,紧。

(6)欣然:高兴地。

(7)差:大致,差不多。

(8)拟: 相比。

(9)未若:比不上。

(10)因:凭借。

2、课文翻译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谢道韫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重点内容
(1)文章开头第一句总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

(2)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热闹的家庭气氛。

(3)文章结尾交待谢道韫身份的作用是:暗示作者赏识她的才气。

(4)本文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少女谢道韫表现了柳絮咏雪的才能。

(5) A《咏雪》中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B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吗?C你还知道有哪些咏雪的名句?
A、“撒盐空中”一喻好,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撒盐时的情形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或“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因为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B、a大雪像一片片洁白的羽毛,纷纷扬扬地飘落到地上。

b美丽的雪花像一朵朵洁白的蒲公英,,满天飞舞。

c美妙的雪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C、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二、陈太丘与友期1、重点字词解释
(1)期行:相约同行。

(2)期:约定。

(3)至:到。

(4)去:离开。

(5)乃:才。

(6)戏:玩耍。

(7)不:通“否”。

(8)委:丢下,舍弃。

(9)引:拉。

(10)顾:回头看。

(11)君:对对方的尊称,可译为“您”。

(12)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可译为“我的父亲”。

(13)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可译为“您的父亲”。

2、课文翻译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陈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便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他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骂道:“真不是人!跟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3、重点内容
(1)陈元方两次回答的话表现了他怎样的特点?第一次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第二次不卑不亢、据理反驳。

(2) 陈元方认为友人的“不对”表现在哪两个方面?请用原文回答?两个方面:A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B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自己概括: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3) 友人“下车引之”的原因是什么?友人听了元方的话感到惭愧。

(4) 陈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不失礼:因为元方年仅七岁,他个性率真,还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并且友人犯错在先,对小孩不应求全责备。

(或失礼:友人知错就改,元方应原谅他,但元方却置之不理,对长辈不敬。

)(5)这则小故事一共写了哪几个人,任选其中你喜欢的一个,写出他的性格特征。

A陈太丘:正直守信。

B友人:无信、无礼、无义,但能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C陈元方:聪明机智、落落大方、明白事理、个性率真。

(6) 这则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做人要守信用、讲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8) 本文的中心思想:本文记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他的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也告诫人们,做人要讲信用,为人要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