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基础》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

合集下载

政治学课件 第五章 政党制度 课件

政治学课件 第五章 政党制度 课件
得2004年大选的胜利,第二次当选为总统。
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一)政党制度
1、政党、政党政治、政党制度
2、政党制度的含义:
政党制度是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中形成的 有关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 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政党制度的类型
通常,根据数目、政党关系、政党 与政权的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察, 可以把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划分为三种主 要 类型:
近代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 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的历史过程中产生 的,在实施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过程中发展和演 变的。
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政治条件: 资产阶级议会制度 思想文化条件: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2、资产阶级政党产生的方式
(1)体制内政党
在英美等国,议会中不同的政治派别或政治联盟, 随着政治实践活动的开展,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政 党组织。
日本自民党和瑞典社会
民主党曾分别创造了连续执 政38年和44年的神话,如今 仍是执政地位。
3.一党制
(1)概念
指一个国家的政权完全掌握在单一的一个政 党手中,法律上和事实上不允许其他政党存 在或与之争夺政权。
(2)一党制的典型形式
A、法西斯国家的一党制 特点::
※国内只存在一个唯一合法的政党; ※党魁个人独裁; ※以恐怖和暴力来维护国家统治; ※实行党政合一的政权形式。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
1. 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其任务是提
高整个工人阶级的觉悟; 3.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具有高
度的组织纪律性; 4.是无产阶级一切组织的最高形式; 5.有独特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政党和政治团体PPT学习教案

政党和政治团体PPT学习教案
多党制:两个以上政党彼此之间的竞 争为特色,因而降低了单一政党组阁 的可能性,却增加了多党联合内阁的 空间。
第16页/共28页
第四节 政党制度
一党独大制:一党独大制是较“一党 独裁制”更具竞争性的,因为仍有数 个政党竞争权力,但实际上却是由同 一个政党长期垄断执政大权,最显著 的特征是政治焦点由数个政党之间的 竞争转移到独大政党本身内部的派系 冲突。
政党推选候选人竞选公职,为使他们当选而展 开助选活动,并动员民众参与选举政府领导人。
第6页/共28页
第一节 政党的定义、要素及功能
政党的功能
政党为公民提供了一条就当选政党官员的施政 表现向他们问责的途径。
政党通过选举的胜利获得政府的职位和权力而 组织政府。
第7页/共28页
第二节 政党的类型
第22页/共28页
第五节 政党的发展趋势
二战后经济飞速发展,大部分西方国家 的政党不再拘泥于狭隘的意识形态中, 而成为争取各类选民的政党,以争取大选 的胜利。“兼容型”政党声称能代表所 有人的利益。
更大众化媒体--电视的出现,使得政党领 导人可以通过媒体与选民或者支持者沟 通,直接传达他们的呼吁和号召,而不 必跟以前一样依靠政党的选区组织。
第25页/共28页
第六节 政治团体
特征
政治团体与政党的不同 的特征:
政治团体的利益和目标 单一具体。
政治团体是社会成员按 照特定规则形成。
第政26页治/共2团8页 体是旨在影响政 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 的政治组织。
第六节 政治团体
政治团体实现目标方式
游说议会通过与实现其组织利益目标相关的议 案。
政党和政治团体
会计学
1
第一节 政党的定义、要素及功能

政治学05 政党与政党制度

政治学05 政党与政党制度

以英国为代表的内阁制下的两党制
第一,两党活动围绕下院选举展开
第二,两党采取集中制原则
政党制度的主要类型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1. 两党制
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下的两党制 第一,两党竞争主要表现在总统竞选上 第二,两党组织结构松散 第三,两党制以单人选区多数制为基础
政党制度的主要类型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政党的产生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各国工人阶级 和劳动人民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压迫的 斗争,促成了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的成 熟,是工人阶级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 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是1847 年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
政党的涵义与特征
西方政治学对政党的定义是与资产阶 级对政党的认识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联系 在一起的 回避了政党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和 经济社会根源,回避了政党的阶级性,因 而没有触及政党的本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不断改革和完善领导体制和工 作机制,按照执政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和 各人民团体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不懈地改善 党的领导
2.中国的民主党派
中国的民主党派,历史上是指中国 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以民主为宗旨的 各党派 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民主党派指 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国其他的参政党
中国民主党派及其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中国的民主党派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自检自测与解答一、填空题1.中国___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___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亚里士多德把___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4.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___,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5.___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1.“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社会时期。

A.封建B.奴隶C.资本主义D.原始2.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哥拉底D.西塞罗3.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A.法家B.杂家C.兵家D.儒家4.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

A.孔子B.韩非C.庄子D.荀子5.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A.法B.势C.术D.变6.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根据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行为的互动关系,形成特定的分析模式有(),用来分析和解释政治现象。

A.联盟理论模式B.博弈对策模式C.制度变迁模式D.理性选择模式7.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A.政治沟通分析方法B.心理研究方法C.政治系统分析D.社会学研究方法8.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有()。

A.经济分析方法B.历史研究方法C.利益分析方法D.阶级分析方法9.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A.制度研究途径B.权力研究途径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10.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

A.政治哲学研究B.政治科学研究C.政治经济研究D.政治法律研究三、名词解释1.政治:2.政治学:四、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五、论述题1.试评述历史上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儒家2.国家政权3.国家4.公正5.政治权力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1.B2.A3.D4.B5.A B C6.A B D7.A B C D8.A B C D9.B10.A B三、名词解释: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政治学概论 第五章概要

政治学概论 第五章概要

4、政党要竭尽全力争取群众。 一个政党要实现本阶级、阶层的利益, 就必须要有力量。一个政党的力量同它所 拥有的党员和所联系的群众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任何一个政党,不管其是否真心实 意地爱护人民,代表人民,都要力争民众。 为此,许多资产阶级政党的名称贴上了"人 民"的标签,在许多资产阶级政党的党纲里 "人民"的字眼到处可见。
A. 从议会中的不同政派,经过政治活动逐渐发展成独立政党。 B.在议会外形成政党。这些政党是在社会阶级斗争和政治斗 争中组建的,议会甚至是这些政党通过斗争创设的。
资产阶级政党的特征
——标榜全民代表性 ——围绕选举开展活动 ——党内派系斗争合法化 ——各党地位平等公平竞争
图片说明:
民主党总统候人 人奥巴马赢得2008年大 选的胜利。
2.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
党的政治纲领是表明党的性质而公开树立的一面旗 帜,通过这面旗帜而把党员集合起来,为实现政治目标 而奋斗。 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是政党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第 二个显著特征
“给我一个铁的纪律的 无产阶级政党,我就可以 把俄国翻过来。”
—— 列宁
3.政党是制度化的组织
政党一般都有系统的组织机关和一定的组织 纪律,这样才能发挥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 用。
(3)政党是为了取得权力和控制政府而建立的政治组织。《大英百科 全书》对政党的定义是:“政党是政治体制内为取得和行使权力的目的 而组织的集团。”《日本大百科辞典》是这样论述的“政党是以取得国 家权力为目标而基于共同的政策组织和动员国民,开展一切政治活动的 持久性的政法团体”。
( 4) 在以阶级划分为基础的社会中,敌对阶级 之间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变成政治斗 争。各阶级政治斗争的最严整、最完全和最明显 的表现,就是各政党的斗争。 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 由比较稳固的集团来主持的,而这个集团是由最 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来担任最 重要职务而被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 ——列宁

《政治学基础》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

《政治学基础》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

LOGO
第二节 政党及政党政治 一、政党及其历史演变 1、政党的定义及特征
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生活的重要原则。无论被视为实现 民主的手段,还是被看成专制压迫的根源,政党在国家 与社会、政府制度与社会利益集团之间都起着重要的连 接作用。 所谓政党(political party)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 或其他手段赢得政治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政党区别 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政党的目标是通 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 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 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 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LOGO
依据政党的组织方式、动员方式、参政方式以及政 治态度等标准划分政党类型:

LOGO

LOGO
三、政党的基本功能
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政党是一 个双向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表达渠道。 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干的重要途径。 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 实现社会化的机构。 4、组织政府的手段 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
logowwwthemegallerycom二市民社会的意义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这些组织和团体包括政党组织家庭组织宗教团体工会商会学会学校团体社区和村社组织各种娱乐组织和俱乐部各种联合会和互助协会等等
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

LOGO
政党的类型
根据政党组织特点来划分政党类型,是较常见的一 种方法。据此,各国政党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核心会议型政党:以领导成员会议和活动为核 心,组织松散,政党活动围绕选举而展开。欧美保守党、 自由党、民主党、共和党等都属于此类政党。 2、支部型政党:根据地域建立自上而下的支部化 组织,广泛招募成员,实行相对集中的职业化领导,议 会党团在议会中具有高度的纪律性。1914年以前欧洲社 会主义政党是其典型代表。 3、单位化政党:成员被组织在小的单位中,横向 沟通少,禁止内部派别活动,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 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这种类型政党的典型。 4、准军事性(民兵性)政党:高度纪律性,职业 军事化组织结构。纳粹政党属于此种类型。

05第5章政治党团

05第5章政治党团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现代政治学原理
现代政治学原理(第三版)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 组编 石永义 刘玉萼 张璋 编著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现代政治学原理
第五章 政治党团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现代政治学原理
第一节 政党的概念和特征
一、政党的概念
❖ 政党是为了取得政权或行使政治权力而建立起来的组织。 ❖ 阶级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任何一个政党都是代表一定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现代政治学原理
第四节 政治社团
一、政治社团的含义和特征
(二)政治社团的特征
❖1.政治社团的基础是社团成员相对具体和特定的共同利益。 ❖2.政治社团的组织形态相对宽松,具有松散性。 ❖3.政治社团成员具有群众性。 ❖4.政治社团实现利益要求的手段具有明显的政治性。21世纪来自共行政系列教材 现代政治学原理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现代政治学原理
第二节 政党的产生、发展和作用
二、政党的作用
❖(一)资产阶级政党的作用
1.阶级的宣传教育者 2.阶级的领导者 3.阶级的组织者 4.国家政治权力的执掌者或争夺者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现代政治学原理
第二节 政党的产生、发展和作用
二、政党的作用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
(二)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实质
❖1.资产阶级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与封建专制和资产阶级法西斯 专政相比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这种政党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 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资产阶级经济政治统治需要的。 ❖2.西方的两党制和多党制共同遵循的原则是维护资产阶级的 经济政治利益。 ❖3.西方两党制或多党制采用的策略和手法:(1)竭力渲染其 分歧;(2)对工人阶级上层进行收买;(3)两党中的资产 阶级政客直接混入工人组织和社会主义团体,篡夺领导权。 ❖4.从本质上说,两党制或多党制是资产阶级统治的精巧工具, 是资产阶级政党分赃制。

《政治学基础》中的名词解释打印

《政治学基础》中的名词解释打印

《政治学基础》中的名词解释【政治】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按照《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指在共同体中并为共同体利益而作出决策和将付诸实施的活动。

【政治利益】人们在政治过程中,借助公共权力来实际的具有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政治关系】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特定的利益要求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政治权力】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

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一种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政治权利】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在政治共同体中获取自身利益的正当性和特定资格。

这种资格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利益的分配关系,是社会成员实现利益分配的政治资格。

【政治行为】指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活动。

政治行为通常有四个要素,即,政治行为的主体、方向、性质和方式。

【政治冲突】指政治体系中的不同个人或群体,由于利益的不一致和对同一利益均具有要求而产生的矛盾。

政治冲突有对抗性和非对抗性表现。

【政治斗争】政治冲突的一种形式,指各政治主体之间基于自身的利益要求,为实现特定的权利而围绕着公共政治权力所产生的对抗性互动行为。

政治斗争行为具有如下几个特征:1利益争夺;2权力角逐;3矛盾对抗;④意识自觉;⑤事关全局。

【暴力斗争】指伤害个人和社会的暴烈性政治压迫与政治反抗的行为,它在政治革命和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最为普遍,是和平合法手段失效以后采取的斗争手段,最主要表现形式有暴动、武装起义和战争。

【议会斗争】非暴力政治斗争的一种。

指社会各个阶级、政党、集团及其代表在议会里所进行的斗争。

这种斗争直接影响到国家政策,斗争各方都进行理论宣传、施加政治压力,甚至采取金钱交易的方式,以实现自己的集团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划分国家与社会的界限以及如何界定国家与 社会的关系,是政治学研究的重大问题。该问题反映着 社会政治生活中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和私人领域 (private sphere)、政府与非政府、公共权威与社会自 治和个人自由权利各自范围和权重比例关系。在现实政 治生活中,对二者关系的不同界定关系到一个社会是实 行“大(强)政府--小(弱)社会”模式,还是相反,实行 “小(弱)政府--大(强)社会”模式。 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国家与社会的高度一体 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因此,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 关系的LOGO
2、压力集团(pressure group) 压力集团是西方国家主要的政治社团组织。 它被认为是影响政治决策的三个主要因素之一。 压力集团又称为利益集团,它是具有特定 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 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 的政治性团体。 西方国家的压力集团数目和种类繁多,其 活动范围也非常广泛。当代西方社会压力集团 数目种类繁多,尤以美国为甚。 3、中国社团组织的发展 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 组织和妇女组织。

LOGO
二、社团组织的类型
1、社团组织的分类 在目前的政治研究中,人们一般把政治性社团组织分为三大种类: 即社区性团体(communal groups)、制度性团体(institutional groups)和协会性团体(associational groups)。 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协会性政治社团数目繁多,也可以分为不同类 型: 按照政治性社团所维护和寻求的利益来划分:有维护和寻求特殊利 益保护的政治社团(protective)与促进和寻求公共利益的政治社团 (promotional)。 按照政治性社团成员特征来划分:有产业工人、企业主、农民、农 场主、教师、学生、有色人种、妇女、青年、退伍军人、宗教徒等 组织。 按照政治社团自主性程度来划分:有自主性政治社团、依附性政治 社团和合作性政治社团。 按照政治社团的法律地位来划分:有合法性政治社团和非法性政治 社团。
(3)政府权力在两党之间轮流交替,二者都可以通过选举上台, 一方执政,另一方就成为在野政府。 3、一党居优制 一党居优制是在多党竞争局面下一党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政 党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日本被认为是一党居优制的典型。 4、多党制 多党制是指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 度。多党制的存在降低了一党执政的可能性,增加了联合执政的 机会。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多党制。但是多党制被认 为不利于实现政府稳定。 5、中国的政党体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当代中国政党政治的核心, 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 他8个政党。这些政党都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合法政党和积极 力量。 (2)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 党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对国家实行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 组织领导,而且对各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各民主党派积极参 政议政。 LOGO
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
教学目标
了解:政党与社团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政党的历史演变、政党的类型、社团组织的类 型; 理解:国家与社会:政府与非政府、社团 组织的性质和特点、政治社团的作用及其方式; 掌握:政党的定义、政党的基本功能、政 党制度及政党政治。

LOGO
第一节 政党与社团的政治定位 一、国家与社会:政府与非政府的关系

LOGO
3、社团组织的特征 (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 治组织 (2)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 政治组织 (3)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 过程的政治组织 (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①政治社团的成员构成具有群众性。②政治社 团服务于特定的群体利益。③政治社团与特定 的群众有着直接和广泛的联系。

LOGO
二、政党的类型 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人们从不同的角度, 根据不同的标准而把政党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比如按照政党的阶级属性而把它们划分为资产 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等;按照政党是否具 有法律地位而把它们划分为合法政党和非法政 党;按照政党是否掌握政权而把它们划分为执 政党、参政党和在野党;按照政党在议会中占 有议席的数量而把它们划分为多数党和少数党; 按照政党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倾向而把它们 划分为保守政党、激进政党和中间政党等。
LOGO

4、政治社团的发展
在当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社团得到很大发展,已成 为社会政治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政 治生活和政府政策的制定、执行具有重要影响。这种状 况的发生和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利 益的多样化,政冶权力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的增 强以及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分不开的。 第一,从社会方面来看,政治社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 发展和社会利益复杂化、多样化的结果。 第二,从政治权力的作用来看,近代以来,尤其是现代 以来,政治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扩展和 加强,政府的政策对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深远而巨 大的影响。 第三,从民主政治的发展来看,政治社团产生、发展和 发挥作用,是以民主政治为制度条件和背景的。

LOGO
第二节 政党及政党政治 一、政党及其历史演变 1、政党的定义及特征
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生活的重要原则。无论被视为实现 民主的手段,还是被看成专制压迫的根源,政党在国家 与社会、政府制度与社会利益集团之间都起着重要的连 接作用。 所谓政党(political party)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 或其他手段赢得政治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政党区别 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政党的目标是通 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 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 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 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LOGO
二、市民社会的意义
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 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 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这些组织和团 体包括政党组织、家庭组织、宗教团体、工会、商会、 学会、学校团体、社区和村社组织、各种娱乐组织和俱 乐部、各种联合会和互助协会等等。 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着十 分重要的意义。 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 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 缓冲地带 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 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

LOGO
四、政党制度及政党政治
政党制度,就是指由国家法律所确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 形成的关于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政党之间相互关系、政党执掌政 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则或规定。 依据政党数量把政党制度划分为一党制、两党制、一党居优 制和多党制。 1、一党制 一党制是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 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制度。实行一党制的国家 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极权主义国家,另一种是民族主义国家。 2、两党制 两党制是由两个主要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互相竞取政府权力 的政党制度。两党制的主要特点是: (1)在政治体系中,尽管也有着一些小党存在,但是,只有 两个主要的政党真正拥有选举和立法的有效实力,具有赢得政府 权力的现实可能性; (2)以选举为基础,两党中赢得选举的政党(多数党)一般 可以单独执政,而另一个在选举中失败的政党(少数党)则成为 反对党; LOGO

LOGO
政党的类型
根据政党组织特点来划分政党类型,是较常见的一 种方法。据此,各国政党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核心会议型政党:以领导成员会议和活动为核 心,组织松散,政党活动围绕选举而展开。欧美保守党、 自由党、民主党、共和党等都属于此类政党。 2、支部型政党:根据地域建立自上而下的支部化 组织,广泛招募成员,实行相对集中的职业化领导,议 会党团在议会中具有高度的纪律性。1914年以前欧洲社 会主义政党是其典型代表。 3、单位化政党:成员被组织在小的单位中,横向 沟通少,禁止内部派别活动,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 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这种类型政党的典型。 4、准军事性(民兵性)政党:高度纪律性,职业 军事化组织结构。纳粹政党属于此种类型。

LOGO
2、政党是现代政治的产物
作为有组织地赢得选举从而获得政府权力的政治 机制,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第一代政党就是由议会 内部的小派别集团为了反对共同“敌人”而组织形成的。 北欧和英国保守党(The Conservative Party)都属于议 会“内部产生”(internally created)的政党。后来的绝 大多数政党都属于“外部产生”(externally created)的 政党。它们力图进入议会,争取在立法机关中能有自己 的代表。 西方传统政党最早出现于英国(托利党和辉格党, 后分别于1833年和1839年易名为保守党和自由党)。 政党已经成为现代各国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 素,而政党的发展和政党体系的形成也被视为政治现代 化的标志。

第三节 社团及其作用 一、社团组织的性质和特点 1、社团组织的界定 社团组织作为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政党一样,是现代社会政府与公民大众之 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政治社团组织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 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 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 体,包括各种形式的行业协会、商会、工会、 俱乐部、兴趣爱好者协会、利益集团等等。

LOGO
2、社团组织的产生
很难界定最早的政治社团组织的产生年代。 1787 年英国就成立了反对奴隶贸易的“废奴组织”。1839 年建立的“反谷物法联盟”通常被视为较为成型的政治 社团组织,因为它的目的更加明确,就是要对政府施加 压力,影响政府决策。19世纪30年代,托克维尔访问 美国以后就曾经指出,美国的社团组织已经成为社会行 动的有力工具。1831年由意大利爱国者马志尼所建立 的“青年意大利”作为民族主义组织很快遍布了欧洲。 “女权协会”于1886年在法国成立,推动了全球范围 的女权运动。19世纪末期,大多数工业社会都形成了很 有影响力的农业和商业集团组织,同时,工会运动也得 到了发展。当今西方社会中最有影响的利益集团主要形 成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它们被认为是政党政治之外 的又一种政治结构和机制,弥补了政党政治的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