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说课

合集下载

高职高专《儿科护理》说课设计

高职高专《儿科护理》说课设计
再次袁紧抓新生入学教育袁让学生早点对相关的专业有具体的认 识袁为职业发展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遥 部分新生在初始入学时袁对自己 所学专业所需要掌握的技能和未来的就业方向还存在着较大的迷茫袁 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袁但是大部分 学生可能对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涯的规划薄弱袁不能建立目标明确的专 业技能发展方向袁所以袁在新生入学专业教育时袁要做好导师制相关教 学的介绍和成果展示院包括优秀毕业生实例和相关的技能竞赛获奖证 书袁能够让学生对具体的导师制项目有直观明确的认识遥
咱责任编辑院田吉捷暂
渊上接第 306 页冤对销售人员进行详细的产品知识培养遥 4冤并不是每位流失客户都是野重要客户冶袁要尽量挽回关键客户袁
对流失的野普通客户冶尝试恢复袁对野小客户冶丢失要见机行事袁对野不良 客户冶要彻底放弃遥 4.4 解决客户抱怨与投诉的对策
. Al训l袁提员R冤高有i员备g工h无处t患理s袁客减户少Re投客s诉户e的投r能诉v力可e能袁d首产.先生应的对不员好工影进响行遥培加训强袁员在工企的业培员
家长是年幼患儿的代言人与病情的知情人袁家长知识缺乏常造成 儿童患病袁如营养不良性疾病等袁所以儿科护理要实现野以儿童家庭为 中心冶的整体护理袁健康教育对象也包括患儿家长遥 角色扮演教学法主 要要求学生相互扮演患儿家长袁了解有关儿童营养与喂养尧患病儿童 的护理与病情观察尧儿童素质教育等方面知识遥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 进行部分项目的技能训练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袁同时培养 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质量意识遥 4.2 教学手段 4.2.1 开展融多种教学媒体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
揖关键词铱儿科护理曰说课
说课是指在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袁让教师面对同行或教学研究人 员袁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袁口头表述一节课的教学设 想袁然后由听者评析袁以便相互交流尧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1]遥 说课 是一种教学尧教研改革的模式袁说课活动可以有效地调动教师投身教 学改革袁学习教育理论袁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袁是提高教师素质袁是 培养造就研究型尧学者型教师的途径之一遥 笔者现对我院儿科护理课 程的说课设计介绍如下遥

儿科护理学部分教案

儿科护理学部分教案

儿科护理学部分教案第一章:儿科护理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理解儿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2 教学内容儿科护理学的定义和范围儿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儿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儿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和发展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儿科护理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儿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儿科护理案例的分析能力第二章:儿科护理评估2.1 教学目标掌握儿科护理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理解儿科护理评估中的重要指标和工具学会运用儿科护理评估结果进行护理计划的制定2.2 教学内容儿科护理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儿科护理评估中的重要指标和工具护理计划的制定方法和步骤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儿科护理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模拟评估,掌握评估方法和技巧2.4 教学评估模拟评估:评估学生对儿科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的掌握程度护理计划制定:评估学生运用评估结果进行护理计划制定的能力第三章:儿科患者的基本护理3.1 教学目标掌握儿科患者的基本护理技术和方法理解儿科患者的基本护理原则和注意事项学会运用基本护理技术进行儿科患者的护理3.2 教学内容儿科患者的基本护理技术和方法儿科患者的基本护理原则和注意事项基本护理技术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儿科患者的基本护理技术和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模拟护理操作,掌握基本护理技术3.4 教学评估模拟护理操作:评估学生对儿科患者基本护理技术的掌握程度护理记录:评估学生对护理过程的记录和表达能力第四章: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4.1 教学目标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技巧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注意事项学会运用护理知识对儿科常见疾病进行护理4.2 教学内容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技巧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注意事项护理知识在儿科常见疾病护理中的应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儿科疾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护理原则和注意事项4.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儿科常见疾病护理方法和技巧的理解程度护理计划制定:评估学生运用护理知识进行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计划制定的能力第五章:儿科患者的心理护理5.1 教学目标掌握儿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理解儿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原则和注意事项学会运用心理护理知识对儿科患者进行护理儿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儿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原则和注意事项心理护理知识在儿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儿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角色扮演法:学生进行模拟护理操作,掌握心理护理技巧5.4 教学评估模拟护理操作:评估学生对儿科患者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护理记录:评估学生对护理过程的记录和表达能力第六章: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护理6.1 教学目标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掌握儿童营养需求和评估的方法学会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护理策略6.2 教学内容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儿童营养需求和评估的方法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护理策略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需求的基本知识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评估的模拟操作生长发育和营养评估模拟操作:评估学生对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评估方法的掌握程度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护理策略的应用能力第七章:儿童免疫接种与传染病护理7.1 教学目标理解儿童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和程序掌握儿童传染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学会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7.2 教学内容儿童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和程序儿童传染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儿童免疫接种和传染病预防的基本知识小组讨论法:学生讨论疫苗接种和传染病护理的案例7.4 教学评估疫苗接种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儿童疫苗接种知识的掌握传染病护理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儿童传染病护理措施的应用能力第八章:儿童急症护理8.1 教学目标掌握儿童急症的识别和紧急处理原则学会儿童心肺复苏和常见急症护理技术理解儿童急症护理的团队合作和沟通重要性8.2 教学内容儿童急症的识别和紧急处理原则儿童心肺复苏和常见急症护理技术儿童急症护理的团队合作和沟通重要性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儿童急症识别和处理的基本知识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儿童心肺复苏和急症护理技术的模拟操作8.4 教学评估心肺复苏技能测试:评估学生对儿童心肺复苏技术的掌握程度急症护理模拟操作:评估学生对儿童急症护理技术的应用能力第九章:儿童康复护理9.1 教学目标理解儿童康复护理的概念和原则掌握儿童康复评估和干预的方法学会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心理支持和家庭指导9.2 教学内容儿童康复护理的概念和原则儿童康复评估和干预的方法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心理支持和家庭指导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儿童康复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儿童康复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康复评估和干预9.4 教学评估康复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儿童康复护理方法和技巧的理解程度家庭指导模拟:评估学生对儿童康复护理中家庭指导的能力第十章:儿童安全与事故预防10.1 教学目标理解儿童安全的重要性和事故预防措施掌握儿童伤害预防和处理的方法学会儿童安全教育和家庭合作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儿童安全的重要性和事故预防措施儿童伤害预防和处理的方法儿童安全教育和家庭合作的重要性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儿童安全和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小组讨论法:学生讨论儿童伤害预防和处理的方法10.4 教学评估安全知识和事故预防测试:评估学生对儿童安全和事故预防知识的掌握伤害预防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儿童伤害预防和处理的应用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儿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需要重点关注的原因: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对儿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个学科的认识。

儿科护理学课件

儿科护理学课件

儿科护理学课件教案:儿科护理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儿科护理学》教材,内容涵盖第二章第二节:儿童生长发育。

具体内容包括: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各年龄期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体格测量、儿童营养与喂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 掌握各年龄期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3. 学会进行儿童体格测量。

4. 理解儿童营养与喂养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各年龄期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体格测量方法。

难点:儿童营养与喂养的适应性调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测量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为例,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婴儿的生长发育特点。

2. 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引导学生学习生长发育的规律,并通过PPT展示相关图表,让学生了解影响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

3. 各年龄期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讲解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青春期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并通过PPT展示各时期的生长发育曲线。

4. 体格测量:教授正确的体格测量方法,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5. 儿童营养与喂养:讲解儿童营养需求、喂养方式及注意事项,引导学生理解营养与喂养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2. 各年龄期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3. 体格测量方法4. 儿童营养与喂养七、作业设计1. 简述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 列举各年龄期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3. 设计一份儿童营养与喂养计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掌握较好,但在儿童营养与喂养方面仍需加强。

在课后拓展延伸中,可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儿童营养与喂养的适应性调整。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实际病例讨论,提高临床护理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细节1. 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此部分内容需重点关注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如生长速率、生长规律等,以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如遗传、营养、环境等。

儿科护理学讲义

儿科护理学讲义
杨锡强,主编.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沈晓明等,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2007.
目的与要求:
1、了解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小儿生长发育的特殊问题及干预措施、儿童保健的范围与任务、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
2、熟悉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各年龄期的保健重点、计划免疫的相关概念、小儿各种预防接种的免疫程序。
6、计划免疫的相关概念10分钟
7、小儿各种预防接种的免疫程序、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22分钟
8、小结、布置作业8分钟
方法:系统讲授,图片、简图加深感性认识,简表对比加深理解。
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
重点:1、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及正常值,体重和身高的计算
2、小儿运动发育的规律
3、计划免疫的相关概念、小儿各种预防接种的免疫程序
运动发育
语言发育
心理活动的发育
小儿生长发育中的特殊问题及干预
------------------------------------------------
体格生长偏离心理行为问题
第三章 儿童保健
儿童保健的范围和任务
范围
任务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重点
--------------------------------------------
3、婴儿期保健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4、计划免疫包括那两种方式? 菌苗和疫苗制剂各举两种。
5、我国小儿1岁以内必须完成的预防接种有哪些?并说它们的初种年龄。




1、复习第1-3章
2、生长发育(实践课)







目的与要求:
1、了解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小儿生长发育的概念。

儿科说课第章-小儿营养与婴喂养课件

儿科说课第章-小儿营养与婴喂养课件

B6
1~2mg
各种食物;肠内细菌合成
叶酸
0.1~0.2mg 绿叶蔬菜、肝、肾、坚果
B12
1ug
肝、肾、肉、蛋、鱼
C
30~50mg 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
儿科说课第章-小儿营养与婴喂养
矿物质的需要
常量元素:钾、钠、氯、钙、磷等 分类
微量元素:铁、铜、锌、碘等
需要量及来源


儿科说课第章-小儿营养与婴喂养
种 类 每日需要量
来源

1~2g
豆类、谷类、鱼类、禽类、肉类、乳类
钠、氯 钙 磷 镁 铁
0.5~3g 约1g
约1.5g 200~300mg
5~15mg
食盐、乳类 乳类、豆类、绿叶蔬菜 乳类、肉类、豆类、谷类 谷类、豆类、坚果、肉类、乳类 肝、蛋黄、血、豆类、肉类、绿叶蔬菜

5~15mg 鱼、蛋、肉、全谷、豆类、酵母
(二)母乳喂养的优点
1.满足营养需要 2.增强抗病能力 3.促进心理发育 4.哺喂经济方便 5.有利母亲健康
婴儿与母亲紧密接触, 母亲的抚摸,温柔的话 语,带给婴儿深刻、微 妙的心理暗示与情感交 流,使婴儿获得最大的 安全感;母婴目光的对 视,可增加互相了解及 信任。
儿科说课第章-小儿营养与婴喂养
儿科说课第章-小儿营养与婴喂养
第一节 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一.能量的需要 二.营养素的需要
儿科说课第章-小儿营养与婴喂养
一、能量的需要
(一)基础代谢(50%-60%) (二)生长发育(小儿所特有) (三)食物的热力作用(5%) (四)活动消耗 (五)排泄损失
儿科说课第章-小儿营养与婴喂养
每天需要总能量:
儿科说课第章-小儿营养与婴喂养

《儿科护理学》课程说课

《儿科护理学》课程说课
临床见习
组织学生到医院儿科病房见习,观察 并参与实际护理工作,培养临床思维 能力。
护理技能实训
在模拟病房或实验室进行护理技能操 作训练,如静脉输液、吸氧等,提高 学生 宣传和健康指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 任感和综合素质。
科研训练
鼓励学生参与儿科护理相关的课题研 究或学术论文撰写,培养学生的科研 能力和创新精神。
儿科护理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儿科护理学的地 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内外儿科护理发展现状
国内儿科护理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儿科护理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儿科护理队伍 不断壮大,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儿科护理在专业化、精细化等方面仍有差距。
《儿科护理学》课程 说课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资源与团队建设 • 教学改革与成果展示 • 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 • 课程特色与创新点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儿科护理学定义及重要性
儿科护理学定义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一门 学科。
儿科护理学的重要性
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
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01
02
03
过程性考核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 、案例分析等方式,全面 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终结性考核
采用闭卷考试形式,重点 考查学生对儿科护理学基 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
成绩评定方法
综合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 考核的成绩,按照一定比 例计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 。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改进方向

儿科护理学说课比赛

儿科护理学说课比赛
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研究的深入,对于儿童生长迟缓、发育异常等问 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需要儿科护理学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儿童心理健康的需求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儿科护理学在心理护理方面提供更 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儿科护理学的研究方向
儿童疾病预防与控制
01
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疾病的发生率,以及如
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儿童生长发育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 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 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生长发 育特点和护理需求。
儿童的生长发育受到遗传、环境、营 养、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这 些因素有助于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护理。
生长发育规律
儿童的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包 括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 由简单到复杂等,了解这些规律有助 于更好地护理儿童。
何对已发生的疾病进行控制和管理。
儿童生长发育研究
02
深入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儿童生长发育提
供科学依据和护理建议。
儿童心理健康研究
03
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如何通过护理干预促进
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的更新
根据儿童健康需求的演变和护理实践的发展,不断更新和优化教 学内容,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04 儿科护理学的实践应用
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
感冒
感冒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护理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鼓 励患儿多休息、多喝水,遵医嘱治疗。
腹泻
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护理时应调整饮食,避免油腻食 物,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
哮喘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护理时应避免过敏原,保持室 内空气清洁,遵医嘱使用吸入性药物。

《儿科护理学》课程说课

《儿科护理学》课程说课

解决办法
1.正常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儿童喂养及预防保健,强调儿童动态的概念; 2.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典型临床表现、诊治要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3.临床护理思维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①改革教学手段 ②多种教学方式并存 ③进行个别辅导 ④开拓帮助学生记忆的方法 ⑤利用案例分析 ⑥开辟“第二课堂” ⑦建立儿科护理实验室 ⑧加强临床多,不易咳出,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5℃之间,1天前出现咳嗽加剧,气喘,烦躁不安。查体:体温38.8℃,脉搏160次/分,呼吸60次/分,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可见鼻翼煽动和三凹征,双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及细湿啰音,心音低钝,肝右肋下3.5cm,双下肢无明显浮肿。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学时
理论
实践
合计
一、绪论
2
2
二、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估
4
3
7
三、住院患儿的护理
2
3
5
四、新生儿及其疾病患儿的护理
4
4
8
五、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4
4
六、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4
2
6
七、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4
2
6
八、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4
2
6
九、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3
十、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具有开展儿童护理研究、护理管理、儿童教育工作的最基本能力。
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 崇高的职业道德 爱伤观念 高度的责任感
歌谣: 一哭二笑三咿呀,四月哈哈望妈妈。 五抓六坐握足玩,七翻八爬九叫爸。 十站对指十二走,看图说话在十八。 两岁能用少吃饭,喜怒分明命令发。 三岁学穿鞋和袜,长成大娃别娇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一、教学背景
(二)、学情分析
1. 知识基础:通过前3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 生积累了医学基础及相关专业课程 的知识
2.目前面临问题:全国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及实习 3.学习积极性:偏低
一、教学背景 (三)、课程资源
1.教材
主 编:叶春香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 次:2013年11月第2版
一、教学背景 (二)、课程资源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科常用护理技术、 各器官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新生儿及小儿各器官系统常见疾病的病 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3.了解理评估、护理目标
三、教学目标
(二)、能力教学目标
1.具有小儿常见疾病护理的能力 2.具有识别小儿常见疾病的能力 3.具有促进小儿健康、预防疾病的能力 4.具有本专业知识再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三)、素质教学目标
1.树立学生为小儿整个家庭服务的观念 2.培养学生成为“四心”护士——爱心、耐心、
细心、责任心 3.使学生养成用统筹方法安排护理工作的习惯
四、教学方案
(一).教学方法 (二).教学手段 (三).课程设计
四、教学方案 (一)、教学方法
难点内容讲解 激发想象 常用技术的讲解 常见疾病的讲解 贯穿整个教学 过程
2.参考书
一、教学背景 (二)、课程资源
3 :与《儿科护理学》配套 4.图片、视频: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等
一、教学背景 (二)、教学资源
5.教学团队 (1).本校教师 (2).外聘专家
一、教学背景 (四)、相关联系课程
解剖学 组织胚胎学
生物学
免疫学 病原学 病理学 药理学 健康评估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护理学基础
儿科护理学说课
说课主要内容
教学背景 一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三
教学方案 四
教学评价 五

教学展望
一、教学背景
(一). 课程定位 (二).学情分析 (三).课程资源 (四).相关联系课程
一、教学背景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护理专业课 2.课程功能:介绍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小儿保
健、疾病防治和护理的基础知识 和技能 3.授课对象:高职学生
营养不良
营养过剩
佝偻病
麻疹
腮腺炎
猩红热
水痘
肺结核
二、教学内容 (二)、学时安排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科保健,小儿 常见疾病护理
突 难点:小儿常见疾病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破 重点强调、课后练习、课前提问
突 破 归纳总结、图框演示、图片视频展示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二).能力教学目标 (三).素质教育目标
实习 就业
二、教学内容
(一).内容组成 (二).学时安排 (三).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内容 (一)、内容组成
儿科护理学
第一部分
绪论
小儿生 长发育
第二部分
小儿 保健
儿科常 用技术
第三部分
营养疾 病患儿
护理
各器官系统 常见疾病护 理
感染性 疾病患 儿护理
婴儿沐浴
换血疗法
婴儿抚触
约束法
光照疗法
头皮静脉穿刺
图框 情境法 演示法 病例分析法 讲授法
四、教学方案
(二)、教学手段
儿科护理相 关技术的学习
实验课
课件演示 图片、视频展示
多媒体
板书
见习 实习
2周医院见习 8个月或1年实习
四、教学方案 (三)、课程设计
回顾旧课 课堂提问
导出本次疾病的病因、临床 表现、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给出病例 讨论病例
第二个病例 总结本次所学内容
No Image
五、教学评价
(三)、教评教: 欢迎各位老师随堂听课,并接受点评
(四)、相关部门评教 接受教学检查,教学小组听课
(五)、社会评价 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工作态度认真
六、教学展望
(一)、现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大部分学 生能成为掌握儿科护理相关基 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合格的儿 科护士
(二)、未来:通过本课程及本课程相关知识的 再学习,能把儿科护理相关知识 应用于社会的儿童,创造社会效益
五、教学评价
(一).教评学 (二).学评教 (三).教评教 (四).相关部门评价 (五).社会评价
五、教学评价 (一)、教评学
1.课堂评价:课堂提问、课后总结、课堂纪律 2.课后练习:儿科护理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期末考试
总评=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
五、教学评价 (二)、学评教
1.课下交流:积极与学生沟通 2.期末网上评教 3.班级日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