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课件
合集下载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PPT多媒体教学课件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动态过程:
吸附 侵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侵入别的细菌
DNA是唯一的遗传物质吗?
例: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
3、人的遗D传N物A是质是主( 要A )遗传物质的证据 A、DNA B、RNA C、DNA和 RNA D、DNA或RNA
DNA—主要的遗传 RNA(核糖核酸)
物质 目前,已有 有些病毒(如烟
R
R
R
R R多
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
数
继续
R
S少 R 数
S
实验结论: 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
化的物质,DNA是转化因子。
以上转化实验表明:
DNA是遗传物质。 继续
练习:
• 1.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D)
• A.R型肺炎双球菌 • 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 • 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 • 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细菌混合
A1型最密堆积(配位数为12)(例如铜)
2.离子晶属非等径圆球的密堆积方式:
大球先按一 定的方式做 等径圆球密 堆积
小球再填充 到大球所形 成的空隙中
配位数:一个原子或离子周围所邻接的原子 或离子数目。
NaCl:Cl- 离 子密先堆以积,AN1a型+ 离紧 子再填充到空 隙中。
ZnS: S2-离子 先以A1型紧密 堆积,Zn2+ 离 子再填充到空 隙中。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原因之一是 ( B ) :
A. 它的含量很少
B. 它不能自我复制
C. 它与新陈代谢无关 D.它的种类很多
2.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D)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PPT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20世纪中叶,科学家 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 蛋白质和DNA组成的, 在这两种物质中,究 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 呢?试着设计实验来 证明你的观点。
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实验材料: 肺炎双球菌
菌落 S型 光滑 R型 粗糙
荚膜 有 无
毒性 有 无
2.实验过程: (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2这)种艾转弗化里因的子体是外什转么化呢实?验
相对地,假如你现在走进一位低效教师的课堂,你 可能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分配了学习任务,总 有那么几个学生坐在椅子上无所事事。他们或许在 打瞌睡,或许在做些违反课堂纪律的事情。
总之,他们不是老老实实地坐在座位上听讲,而是急不可耐地
挨过上课时间,显然,你已经知道,从上课铃到下. 课. .铃的整个
课堂时段中,只有那些高效教师才能保持课堂不被琐事中断, 并且保证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在高效教师的课堂上,没有 一分钟被浪费,没有学生无事可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高 效的教师很少遇到有关课堂纪律的问题。 那么,高效教师是如何让整个课堂从头到尾一直保持饱满的 状态呢?他们仔细规划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以保证没有时间 被浪费;他们仔细规划讲课过程,力求简明扼要(因为他们知 道长时间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他们为领 先的学生着想,他们也为后进的学生着想。
D.仅出现在 T2 噬菌体的外壳中 解析:DNA 和蛋白质中都含有 N 元素。噬菌体侵染被 15N
标记的大肠杆菌,合成自身 DNA 和蛋白质的原料都来源
于大肠杆菌,因此子代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都含有 15N。 答案:C
附赠材料:
怎样认真规划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
假如你现在走进一位高效教师的课堂,毫无意外, 你会看到学生一定正在忙着学习。这些学生虽然不 一定整齐划一地干同样的事情,但他们手头一定有事 做,而不会坐在课桌前发呆。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第1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 时间:1953年 • 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 • 结论:DNA的双螺旋结 构 • 内容:DNA是由2条右 旋但反向的链盘绕而成 ,像一个螺旋形梯子, 生命的遗传信息就贮存 在“梯子”的横档上。
通过前面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 裂和受精作用过程的学习,我们可以认 识到染色体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的 作用。
二、 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 1、S型细菌的化学组成: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
生物必修2
2、实验过程:
S型菌蛋白质 S型菌多糖
S型菌DNA
S型菌DNA + DNA酶
生物必修2
资料:艾弗里实验的缺陷 艾弗里的试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信服这一结 果。 因为,艾弗里的试验中提取的DNA 的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
4
5
高温灭活:S菌 小白鼠 +R菌 死亡
发现S活 死亡的S菌能使R菌转化 提取4实验死鼠 菌 为S菌
• 为什么是R型被转化,而不是加热杀死的 S型复活呢?
• 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才具有生理活性,加热 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性),且该过程不可 逆。所以加热后蛋白质变性失活,不可能再恢复其 功能(例如高温下酶失活)。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 的承担者,蛋白质失活了,生命活动就不可能再恢 复,也就是说热杀死的S型是不可能复活的。
生物必修2
五、小结
细胞生物 (真核、原核) 核酸 遗传物质 非细胞生物 (病毒)
DNA和RNA DNA
DNA DNA
RNA RNA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生物必修2
反馈练习 1. 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 是( D) A.R型肺炎双球菌 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 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 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 肺炎双球菌
• 时间:1953年 • 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 • 结论:DNA的双螺旋结 构 • 内容:DNA是由2条右 旋但反向的链盘绕而成 ,像一个螺旋形梯子, 生命的遗传信息就贮存 在“梯子”的横档上。
通过前面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 裂和受精作用过程的学习,我们可以认 识到染色体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的 作用。
二、 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 1、S型细菌的化学组成: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
生物必修2
2、实验过程:
S型菌蛋白质 S型菌多糖
S型菌DNA
S型菌DNA + DNA酶
生物必修2
资料:艾弗里实验的缺陷 艾弗里的试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信服这一结 果。 因为,艾弗里的试验中提取的DNA 的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
4
5
高温灭活:S菌 小白鼠 +R菌 死亡
发现S活 死亡的S菌能使R菌转化 提取4实验死鼠 菌 为S菌
• 为什么是R型被转化,而不是加热杀死的 S型复活呢?
• 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才具有生理活性,加热 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性),且该过程不可 逆。所以加热后蛋白质变性失活,不可能再恢复其 功能(例如高温下酶失活)。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 的承担者,蛋白质失活了,生命活动就不可能再恢 复,也就是说热杀死的S型是不可能复活的。
生物必修2
五、小结
细胞生物 (真核、原核) 核酸 遗传物质 非细胞生物 (病毒)
DNA和RNA DNA
DNA DNA
RNA RNA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生物必修2
反馈练习 1. 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 是( D) A.R型肺炎双球菌 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 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 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 肺炎双球菌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课件

【例 2】(2010 年广东学业水平)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 实验证明了( )
A.脂类是遗传物质 B.DNA 是遗传物质 C.糖类是遗传物质 D.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解题关键]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选 B。
【例 3】(多选)在人类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中,科学家以 T2 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噬菌体
侵染细菌的实验,在此实验中,用 32P、35S 分别标记的是噬菌体 的( )
A.32P 标记 DNA B.32P 标记 RNA C.35S 标记核苷酸 D.35S 标记蛋白质 [解题关键]DNA 和蛋白质相比,DNA 特含 P 元素,蛋白质特含 S 元素,所以用 32P、35S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选 AD。
A.DNA B.RNA C.蛋白质 D.多糖 答案:A
3.若用 DNA 酶处理 S 型肺炎双球菌,再使其与活的 R 型肺 炎双球菌(无毒性)一起感染小鼠,结果是( )
A.小鼠不死亡 B.小鼠死亡 C.从小鼠体内可分离得到 S 型活菌 D.从小鼠体内可分离得到 S 型菌的 DNA 解析:用 DNA 酶处理使 S 型肺炎双球菌的 DNA 水解,从而 不能使 R 型细菌转化。 答案:A
4.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 ) 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B.DNA 是遗传物质 C.糖类是遗传物质 D.RNA 是遗传物质 答案:B
5.(多选)下列有关“DNA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 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除此以外的其他 生物遗传物质是 RNA 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其他生物的遗 传物质是 RNA 答案:ACD
高中生物备课参考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②不溶于酒精,但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可以溶于其中。根据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取出
含杂质较少的 DNA。 (2)实验步骤 ①制备鸡血细胞液(柠檬酸钠、新鲜鸡血、静置);
②DNA 释放(蒸馏水、搅拌、单层纱布); ③DNA 析出(2mol/L 的氯化钠、轻搅、蒸馏水、轻搅、玻璃棒挑起白色丝状物); ④DNA 再溶解(2mol/L 的氯化钠、两层纱布); ⑤DNA 纯化(95%的冷酒精、玻璃棒卷起丝状物)。 DNA 的提取方法有很多:主要有氯化钠法、氯仿法、去污剂法和苯酚法,后三种方法 主要在 DNA 浓度较高的的情况下应用。
答案:C
3.下列哪项使格里菲斯提出了“转化因子”的结论(
)
A..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 DNA,与 R 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B.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多糖,与 R 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C. 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蛋白质,与 R 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病死
(c)本实验还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增强了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例如.体内转 化实验中,注射 R 型活细菌与注射 S 型活细菌相对照.说明 S 型活细菌有毒性;再如,体外 转化实验中.各组互为对照.说明只有 DNA 才是遗传物质。
【画龙点睛】①格里菲思未证明遗传物质是什么。
的遗传物质。
②艾弗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 DNA.不是蛋白质。 ③肺炎双球细菌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而不是证明 DNA 是主要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a 菌体的结构生理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 (b)侵染细菌后,就会利用细菌内部的物质合成自身蛋白质成分
含杂质较少的 DNA。 (2)实验步骤 ①制备鸡血细胞液(柠檬酸钠、新鲜鸡血、静置);
②DNA 释放(蒸馏水、搅拌、单层纱布); ③DNA 析出(2mol/L 的氯化钠、轻搅、蒸馏水、轻搅、玻璃棒挑起白色丝状物); ④DNA 再溶解(2mol/L 的氯化钠、两层纱布); ⑤DNA 纯化(95%的冷酒精、玻璃棒卷起丝状物)。 DNA 的提取方法有很多:主要有氯化钠法、氯仿法、去污剂法和苯酚法,后三种方法 主要在 DNA 浓度较高的的情况下应用。
答案:C
3.下列哪项使格里菲斯提出了“转化因子”的结论(
)
A..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 DNA,与 R 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B.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多糖,与 R 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C. 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蛋白质,与 R 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病死
(c)本实验还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增强了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例如.体内转 化实验中,注射 R 型活细菌与注射 S 型活细菌相对照.说明 S 型活细菌有毒性;再如,体外 转化实验中.各组互为对照.说明只有 DNA 才是遗传物质。
【画龙点睛】①格里菲思未证明遗传物质是什么。
的遗传物质。
②艾弗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 DNA.不是蛋白质。 ③肺炎双球细菌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而不是证明 DNA 是主要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a 菌体的结构生理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 (b)侵染细菌后,就会利用细菌内部的物质合成自身蛋白质成分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PPT课件3 苏教版

32、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
33、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萧何
萧何(?~前193),泗水沛(今江苏沛县) 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深得刘邦信任, 被任为丞相。他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楚汉 战争中,萧何留守关中,安定百姓,征收赋税, 供给军粮,支援了前方的战斗,为刘邦最后战 胜项羽提供了物质保证。西汉建立后,刘邦认 为萧何功劳第一,封他为侯。后被拜为相国。 刘邦去世后,继续辅佐惠帝。萧何病危时,举 荐曹参接替自己,保证了汉初政策的连续性。
•
30、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时光转换,体会到缘分善变;平淡无语,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与不在,都会惦念;无心的情,无论你好与不好,只是漠然。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
31、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
•
鸿门宴
韩信
秦末汉初著名军事家。淮阴(今江苏淮阴 西南)人。辅佐刘邦,指挥了楚汉战争的主要 战役。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被 告发与谋反的陈豨相勾结,为吕后、萧何诱 杀于长乐宫。
张良
(?~公元前186)秦末汉初军事谋略家。 字子房。其先本韩人,祖父、父为韩五世相。 辅佐刘邦,为其争夺政权出谋划策。被誉为 “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的谋略家。
•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请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两种肺炎双球菌
多 糖 类 荚 膜
试简述一下实验过程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1.第3组实验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 菌还有致病能力吗? 2.前三组实验说明能使小鼠患败 血症死亡的细菌是怎样的细菌?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回顾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
1.孟德尔通过实验研究提出“遗传因子”的 假设,成功解释了很多遗传现象,发现了 遗传规律,1866年,孟德尔发表论文。 但他的科学发现在当时没有得到重视,因为 他提出的“遗传因子”只是一种假设,到 底在哪里,是什么?只有解答了这个问题, 才能解释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随着科学的发展,孟德尔定律被重新提出和 认可,1909年,约翰逊给“遗传因子”一 词起了一个新名字---基因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多糖
脂类
蛋白质 RNA
DNA
但究竟哪一个才是转化因子呢?
二、 艾弗里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
R型菌
S型菌菌
S型菌的 蛋白质或荚膜多糖
只长R型菌
R型菌
S型菌的 DNA+DNA酶
只长R型菌
(三)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动态过程:
思考: 如何将蛋白质和DNA分开研究呢?
设计实验:探究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TMV
(烟草花叶病毒)
蛋白质 RNA
设计思路:将蛋白质与RNA分离,单独观察其作用 实验结论: RNA是遗传物质。
[课堂小结]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讲课稿)

释放
4、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①选择同位素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C、H、O、N、S等 用35S标记蛋白质 DNA的组成元素: C、H、O、N 、P 用32P标记DNA
细菌+含35S的培养基→含 35S 的细菌 细菌+含32P 的培养基→含 32 P 的细菌 .第二步:标记T2噬菌体 35 T2噬菌体+含35S的细菌→含 S的T2噬菌体 32 T2噬菌体+含32P的细菌→含 P的T2噬菌体
DNA,蛋 放射性存在 白质外壳 于大肠杆菌 留在外面 外
6、实验 结论
在噬菌体中,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
连续性的物质是DNA,即 DNA 是遗传物质
体内转化实验:加热杀死的S型菌 肺炎双球菌 (格里菲思) 中含有“转化因 的转化实验 子” 体外转化实验: DNA是“转化 (艾弗里) 因子”
课堂小结
.第一步:标记细菌
②标记T2噬菌体方法:
③实验过程:
放射性主要 存在于大肠 杆菌内
放射性存在 于大肠杆菌 外
5、实验过程及结果:
分组
用32P标记的噬 菌体侵染未标记 对比 的细菌 实验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
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结果
结果分 析
放射性主要 进入细菌 存在于大肠 细胞内的 是噬菌体 杆菌内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二、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 结论:RNA是遗传物质 三、大量实验得出DNA是主要的 遗传物质
结论:转化因子是DNA,DNA是遗传物 质
反馈练习
1. 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 D ( ) A.R型肺炎双球菌 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 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 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肺炎双 球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噬菌体侵染细菌及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分析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思路及方法:
“S”是蛋白质特有的元素,“P”是DNA特有的元素,用放
射性同位素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地单独
地观察它们的作用,即为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①标记噬菌体 a . 含 35S 的 培 养 基 ―培―养―大―肠―杆―菌→ 含 35S 的 大 肠 杆 菌 ―培―养―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含 35S 的噬菌体 b . 含 32P 的 培 养 基 ―培―养―大―肠―杆―菌→ 含 32P 的 大 肠 杆 菌 ―培―养―噬―菌―体→内部 DNA 含 32P 的噬菌体
[思维激活2] 为了获得含32P或35S的噬菌体,可否用人工配制 营养全面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为什么? 提示 不能。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病毒不具有独立代谢的 功能,它必须依赖寄主细胞繁殖,因此,为获得含32P或 35S的噬菌体应先用人工配制分别含32P与35S的培养基培养 细菌,再用普通噬菌体侵染细菌。
第一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课程标准 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尝试提取DNA。 课标解读 1.简述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
及结论。 2.比较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
验方法的异同点。 3.选择适宜材料,提取DNA分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
(3)肺炎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与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
体内转化实验
培养细菌
用小鼠(体内)
实验原则
R型球菌与S型球菌的毒 性对照
实验结果
加热杀死的S型球菌能使 R型球菌转化为S型球菌
实验结论
S型球菌体内有某种“转 化因子”
体外转化实验 用培养基(体外)
S型球菌体内各成分作 用的相互对照
S型球菌的DNA能使R 型球菌转化为S型球菌
【巩固1】下图是“肺炎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研究过程,能充
分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
物质”的是
( )。
A.①②④ C.①③④
B.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R型活球菌在S型球菌的DNA作用下,转化为S型 球菌,这说明S型球菌的DNA进入了R型球菌细胞中,实 现对其性状的控制,可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②③④ 中R型球菌在S型球菌的其他物质(如蛋白质、RNA、多糖) 作用下,都不发生这种转化,这说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 是遗传物质。因此①②③④都可以说明题干所述的问题。 答案 D
加热杀死的S 型球菌体内 含有“转化 因子”,促
使R型球菌转
R型球菌转化为S 化为S型球菌
型球菌,且性状
可以遗传
(2)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的实验) ①实验过程:
a.只有S型球菌的DNA能使R型球菌发生转化。 b.DNA被水解后不能使R型球菌发生转化。 c.S型球菌的其他物质不能使R型球菌发生转化。 d.实验结论 S型球菌体内只有DNA才是“转化因子”,即DNA是遗传物 质,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及烟草 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T2噬菌体 ①结构:_蛋__白__质__外壳和内部的_D_N__A_。 ②生活方式: _寄__生__。
(2)实验过程
①标记T2噬菌体 含 35S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含 35S 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 蛋白质外壳含_3_5_S_的噬菌体; 含 32P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含 32P 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 内部 DNA 含_3_2_P_的噬菌体。
特点 类型
菌落
荚膜
毒性
致病性
S型
光__滑__ _有__
_有__
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 败血病
R型 _粗_糙__ _无__ _无__
无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实验(体内转化)
(2)艾弗里实验(体外转化)的发现 ①使R型球菌转化为S型球菌并不需要_完__整__细__胞__。 ②构成S型活球菌的_D__N_A_、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中,是 _D_N__A_使球菌的致病性发生了转化。
S型球菌的DNA是遗传 物质
两实验 的联系
①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S型球菌体内有“ 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 子”是DNA;②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 量原则
温馨提示 体内转化实验加热杀死S型球菌的过程中,其 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 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其活性;体外转化作用的实质是外源 DNA与受体细胞DNA之间的重组,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 的遗传信息。
③实验结论:_D__N_A_是使R型球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即_D_N__A_ 是遗传物质。 3.遗传物质 像DNA这样,能携带_遗__传__信__息__,控制生物体的特定_性__状__, 并通过_细__胞__增__殖__过程将_遗__传__信__息__传递给后代的物质,称为 遗传物质。
[思维激活1] 格里菲思肺炎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是否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实验呢? 提示 格里菲思肺炎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仅证明了加热杀死 的S型肺炎球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并未证明该转化因 子为DNA。艾弗里实验则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分析 (1)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的实验)
实验过程
①R型活球菌 ―注―射→ 小鼠不死亡
②S型活球菌―注―射→ 小鼠死亡 ③加热杀死的S型球菌―注―射→小鼠 不死亡
④ R型活球菌 加热杀死的 ―注―射→小鼠死亡 S型球菌
分离 S型活球菌
结果分析 R型球菌无毒
结论
S型球菌有毒
加热杀死的S型球 菌已失活,毒性 消失
②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含 35S 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放射性物质存在于大___肠__杆__菌__外__ 含 32P 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放射性物质存在于大__肠___杆__菌__内__。 结论:_D_N__A_是遗传物质。
2.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 (1)烟草花叶病毒的组成:由_蛋__白__质__和_R_N__A_构成。 (2)侵染过程及结果 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离出_蛋__白__质__和_R_N__A_: ①用分离出的_蛋__白__质__去侵染正常的烟草,烟草_不__感__染__花_ _叶__病__。 ②用分离出的RNA去侵染正常的烟草,烟草_感__染__花__叶__病__。 结论:控制烟草花叶病毒性状的遗传物质是_R_N__A_而__不__是__ _蛋__白__质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