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的效果回顾性分析
脑出血治疗中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的应用效果分析

脑出血治疗中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的应用效果分析目的分析脑出血治疗中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当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再予以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再予以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脑血肿或水肿体积为(4.05±2.63)mm,显著小于对照组,NIHSS评分为(11.02±3.8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出血治疗中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标签:脑出血;甘露醇;甘油果糖;β-七叶皂苷钠;应用效果脑出血后极易出现脑血肿或脑水肿,48h内脑水肿达最高峰[1]。
而脑血肿或脑水肿的出现又会形成颅内血滞,不断加剧颅内压的增高。
为了分析脑出血治疗中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的应用效果,对当地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当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
对照组:男:女=28:22,平均年龄(51.92±9.75)岁;平均发病时(12.29±3.47)h;平均出血量(19.18±3.58)mL。
观察组:男:女=29:21,均年龄(52.03±10.05)岁;平均发病时间(12.53±3.53)h;平均出血量(18.89±3.35)mL。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如绝对卧床休息,清理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以维持呼吸道通畅,并发症防治,控制血压维持在150~160/90~100 mmHg范围内。
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与观察

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与观察【摘要】目的:通过甘露醇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观察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每天2~3次;七叶皂苷钠10~20mg注入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连续滴注1~3个疗程。
结果:观察组的血肿消退效果好,水肿明显吸收,临床症状得以有效改善。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6.67%。
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结论:临床联合应用甘露醇和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甘露醇;七叶皂苷钠;临床治疗临床中,由于脑出血起病急、病情发展严重、致残率较高、死亡率高达40~60%,成为威胁中老年患者的重要致死病症之一。
据国内外相关医学文献报道,甘纯露联合七叶皂苷钠应用于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
甘露醇是一种渗透性利尿药,广泛应用于治疗脑水肿;七叶皂苷钠是一种抗渗出药物,联合甘露醇在治疗脑出血上,可以有效缩短血肿吸收时限和脑功能恢复[1]。
为此本文对我院近年收治的30例患者采用甘纯露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现将观察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自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3.2±2.5岁,病程15~25天,平均20.2±1.3天,出血量≤40ml。
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经过头部CT扫描脑部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丘脑、脑叶、小脑部位,除外原发性脑室、蛛网膜下控及脑干出血。
所有患者均有既往病史,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脑血管疾病。
β-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 . 1 选 择近两年来在本院住 院的急性 脑出血患者 12 ,均符合 2例 19 年第 四届全 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 的诊断标准 ,并经 头颅 C 96 T或
MR 证实 , 明显 的神经功能缺损和定位体征 。入选条件 : I 有 ①入院时 间在发病 2h 内; 出血量 1—5 l单侧基 底节 区出血 , 侧肌 4之 ② 0 3m, 患 力< I ; V级 ③意识 清楚和嗜 睡 、 昏睡 。排 除脑梗死 、 急慢性炎症 性疾
病、 脑血管畸形 、 血功能障碍 、 凝 颅脑 外伤 、 原发性室 出血 、 网膜 下 蛛
意 的疗效 。
收稿 日期 :0 9 1 - O 2 0 — 1 2
医学信息 2 1 年 O 月第 2 卷第 2 M d a I o a o . e. 0 0 V 12 . o 00 2 3 期 e i ln r t n F b 2 1 . o 3 N . c fm i . 2
组, 治疗 组 6 2例 , 予 B 给 一七 叶 皂 甙钠 联 合甘 露 醇 治 疗 ; 照组 6 对 O例 , 纯 用 甘 露 醇 治 疗 ; 分 别在 入 院 后 的 第 l 、0 、0 、0 单 并 d 1d 2 d 3 d测 定 其 神 经 功
能 评 分 和 血 肿 吸 收 情 况 以 及 CkP和 TNF 含 量 动 态 变 化 。 结 果 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8 %,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7 _ 在 测 定 的 几 个 项 目上 两组 — 38 明 33 %,
ita ee r mora e weern o y dvd d it wogo psa c r ig t o ptl ain i u c sin , 2 c s so e a e tcgo p u d ra i g nrc r ba he rh g r a d ml ii e no t ru c odn oh s i i t n sc eso l az o 6 ae ft rp u i ru n et kn h sdum e cn t ls ma io h rp ,0 c e fte c nrle ru n etkn ne ltea y h twa a ue u h a HS c r 、 oi a siae pu nc ltea y 6 a so h o told go p u d ra ig ma io h rp .T a s me s r d s c s NI S soe s
观察脑出血早期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的临床疗效

观察脑出血早期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的临床疗效牛艳【摘要】目的探究与讨论脑出血早期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脑出血早期患者为分析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n=15)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15)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影像学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脑出血早期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8)036【总页数】2页(P110-111)【关键词】脑出血早期;七叶皂苷钠;临床疗效【作者】牛艳【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邳州 22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4脑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以及高死亡率的特点,所以,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发生率,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对缓解脑出血患者的病情有着巨大的作用[1]。
为了研究脑出血早期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的临床疗效,笔者通过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0例脑出血早期患者展开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选择常规治疗以及七叶皂苷钠治疗两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入选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脑出血早期患者3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患者,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61~79岁,平均(71.3±6.8)岁;该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
观察组15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62~81岁,平均(72.3±6.9)岁;该组给予七叶皂苷钠的治疗方法。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方面有可比性。
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联合治疗脑出血72例疗效分析

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联合治疗脑出血72例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分析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1年4月因急性脑出血就诊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及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有效率为84.7%,生活自理能力总有效率为80.6%,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七叶皂苷钠;甘露醇;急性脑出血;药物疗法急性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早期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1年4月因急性脑出血就诊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及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1年4月因急性脑出血就诊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37例,年龄34~70岁;对照组68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37~6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检查确诊脑部少量出血。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20%甘露醇(四川科伦大药厂有限责任公司,H20043785)250 mL静脉滴注,3次/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七叶皂苷钠(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H20003428)20 mg,加入到5%葡萄糖250 mL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个疗程。
1.3疗效评价依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对进行评分,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为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或功能缺损评分增多<18%为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增多>18%为恶化。
脑出血采用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的临床观察

脑出血采用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的临床观察
王吉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7(9)7
【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采用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的6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55例,按照随机次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施治,观察组则采用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施治,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接受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血肿量均更低,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出血采用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的临床疗效颇为显著,能促进患者机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
【总页数】3页(P184-186)
【作者】王吉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4
【相关文献】
1.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半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临床观察 [J], 郑世文
2.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J], 周晓香
3.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 [J], 李晓龙;张晓霞
4.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J], 白育军
5.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 [J], 李晓龙;张晓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出血应用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出血应用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 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方法:随机抽取在 2016年5月 -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临床患者病例 78 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采用单纯应用甘露醇和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对脑出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甘露醇;甘油果糖;β-七叶皂苷钠;脑出血临床上脑出血患者并发脑水肿为一种十分常见的危急症,严重的脑水肿会导致患者的颅内压增高,致使患者的病情恶化甚至会危及到生命安全。
早期对脑水肿展开及时有效的控制,对于降低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以及致残率,有效改善预后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现阶段在临床上常用的脱水剂包括甘露醇、呋塞米、甘油果糖以及白蛋白等[1]。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 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展开分组治疗,并对比分析了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收治的脑出血临床患者 78 例,再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
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34~78岁,平均(58.9±14.3)岁;观察组男 22 例,女17例,年龄 33~79 岁,平均(59.2±14.7)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甘露醇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是接受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 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对照组应用 250 ml 20% 的甘露醇,每 6~8 小时给药 1 次。
脑出血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的临床观察

脑出血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的临床观察目的:探究分析对脑出血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接收治疗的7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35例治疗组和35例对照组,治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病死率。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病死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标签:脑出血;依达拉奉;七叶皂苷钠;疗效目前,临床中治疗脑出血患者主要采取内科治疗与外科治疗[1]。
笔者对我院收治的35例脑出血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接收治疗的7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出血诊断标准[2]。
将其平均分为35例治疗组和35例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41~83岁,平均年龄(61.6±3.9)岁;出血部位:14例脑叶,11例基底节,10例破入脑室;出血量16~39mL,平均出血量(22.5±6.4)mL;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2~84岁,平均年龄(61.9±4.1)岁;出血部位:10例脑叶,12例基底节,13例破入脑室;出血量17~40mL,平均出血量(22.6±6.6)mL;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部位以及出血量等资料方面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合并症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内科治疗,主要包括脱水、调控血糖与血压、化痰、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降颅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的效果回顾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6-05-06T11:37:54.2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作者:丁琪王云霞[导读] 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七叶皂苷钠的治疗效果确切并显著,较单纯用药疗效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常熟 2155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脑出血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的效果。
方法:本研究中对我院自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计60例展开回顾分析,60例患者依据随机分组的方法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30例。
对照组患者用药方案为七叶皂苷钠,观察组患者联合用药还原型谷胱甘肽。
为期1周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联合用药治疗后,整体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整体有效率则为66.67%(20/30),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出血患者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七叶皂苷钠的治疗效果确切并显著,较单纯用药疗效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出血;七叶皂苷钠;还原型谷胱甘肽;效果【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046-02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本病具有起病速度快,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以及病死率高的特点。
当前的临床统计数据中显示本病已成为导致中老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1]。
七叶皂苷钠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均为当前临床治疗脑出血疾病的常用药物,但当前尚缺少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报告与资料[2-3]。
为观察分析脑出血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的效果,本研究中对我院自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计60例展开回顾分析,60例患者依据随机分组的方法应用不同药物治疗干预,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中对我院自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计60例展开回顾分析,60例患者依据随机分组的方法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30例。
对照组中,男性为19例,女性为11例,年龄区间为40~80周岁,平均为(60.2±1.5)岁;观察组中,男性为20例,女性为10例,年龄区间为40~80周岁,平均为(59.8±1.9)岁。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
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
用药方案为:七叶皂苷钠给药剂量10.0mg配伍250.0ml剂量生理盐水,以静脉滴注方式用药,给药频率为2次/d,共接受为期1周的治疗。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
用药方案为:七叶皂苷钠用药方案与对照组患者一致,同时联合用药还原型谷胱甘肽干预。
还原型谷胱甘肽给药剂量1.2mg配伍250.0ml剂量生理盐水,以静脉滴注方式用药,给药频率为1次/d,共接受为期1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4] 为期1周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脑出血临床疗效的判定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现:当患者经过治疗后体征基本恢复正常,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下降90.00%及以上时可判定为显效;当患者经过治疗后体征有所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下降45.00%~90.00%区间时可判定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则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统计学处理期间可信区间取值95%,检验水准取值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联合用药治疗后,整体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整体有效率则为66.67%(20/30),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
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所示。
3.讨论
临床上针对应用七叶皂苷钠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研究报道较多,均证实了此药物的疗效。
作为三萜皂苷钠盐下的药物成分之一,七叶皂苷钠多由婆罗子果实中提取得来,对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价值,且在改善微循环,促进动脉扩张,消除机体肿胀等方面的价值显著。
已有的研究资料中还显示[5],七叶皂苷钠用药后能够促进固醇类化合物分泌水平的提高,使静脉张力得到增强并发挥抗炎的价值。
本研究中在以七叶皂苷钠进行基础用药的同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干预,数据显示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综合效果更加理想。
分析其机制在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构成包括甘氨酸、胱氨酸、以及谷氨酸等成分,其中含有活化基团-SH键,在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以及解毒等方面中均有积极的作用。
用药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而言能够保护肾小管上皮,降解甘氨酸后能够使细胞膜更加稳定,减轻肾损害作用,实现对肾脏的可靠保护。
综合上述分析所得出结论如下:脑出血患者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七叶皂苷钠的治疗效果确切并显著,较单纯用药疗效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 尚寒冰,杨德华,张卫峰等.大鼠脑出血急性期核因子Nrf2信号通路表达变化及其与继发性脑损伤的关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3,10(2):79-83.
[2] 王一凡,娄季宇,杨霄鹏等.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2):45-46.
[3] 高传生,陈信东,王萍萍等.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2,19(1):36-38.
[4] 丁亚楠,王冀伟,杜磊等.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核转录因子和水通道蛋白的作用及相关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