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护理难点及对策
神经外科护理工作要点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神经外科护理工作要点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神经外科护理工作是医护人员在神经外科病房为神经外科患者提供专业护理的工作。
在这一领域,护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和治疗。
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策是什么呢?下面将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要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护理工作中患者的情绪波动大在神经外科病房,患者往往因为疾病的困扰而情绪波动大,可能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这就需要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有耐心和细心地对待患者,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并针对不同的情绪状态给予相应的护理。
对策: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护士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护理能力,学习各种情绪疏导技巧和方法。
二、护理工作中出现突发情况在神经外科病房,患者可能由于病情变化或手术后并发症等原因出现突发情况,这就需要护士具备应急处理能力,能够迅速冷静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
对策:护士应定期参加急救技能培训,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包括心肺复苏、伤口处理、输液技巧等,提高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
护理团队要加强协作,形成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做好突发情况的预案和应急处置措施。
三、护理工作中患者疼痛管理不到位神经外科患者常常伴有疼痛症状,如头痛、背痛等,护士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疼痛管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对策: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特点和程度,合理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对症施治,及时记录患者的疼痛评估和治疗效果,与医生及时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四、护理工作中感染管理不到位在神经外科病房,患者的免疫系统通常较弱,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等,护理工作中感染防控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策:护士要严格按照感染防控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护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增强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隔离患者,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保持病房的清洁和消毒,及时处理医疗废弃物,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神经外科护理工作难点及对策分析

神经外科护理工作难点及对策分析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其疾病种类复杂、病情变化急剧、临床表现多样,导致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不同于其它专科护理。
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领域的扩大,高精技术的引进,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我们针对神经外科的护理难点逐一分析,并制定防范对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神经外科临床护理的难点及对策浅析如下。
1 护理难点1.1病人危、急、重,病情变化快颅脑损伤及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病人入院时常处于昏迷状态,病情变化急剧,因此病情变化在神经外科就显得尤为重要。
1.2置管护理多,工作强度大在神经外科工作的护士都知道神经外科病人有“三多”。
即:昏迷病人多、置管护理多、基础护理多。
护士每日忙于大量的翻身、吸痰、鼻饲、口腔护理及留置尿管的护理;雾化吸入,气管切开护理,脑室引流管护理;就目前而言,护士工作量大而人员编制少,护理工作因繁忙而工作不到位。
1.3陪护探视多,病区管理难神经外科患者发病急,突发事件多,陪护探视多,基层医院家属自带物品多,给病人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1.4家属对患者治愈抱有期望值过大,医生及护士解释不到位,护理纠纷多,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心理压力及损失,容易挫伤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1.5神经外科专业性强,学科发展迅速,对护理人员知识面和配合各项新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 解决对策2.1做好基础抢救,快速建立急救措施:①打开气道;②人工呼吸;③人工循环。
2.2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的变化,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加重或由于极度的烦躁不安突然转入昏迷,瞳孔发生改变,颅脑手术后的患者清醒后再次出现昏迷都应引起警觉,通知医生及时处置。
2.3应注意病人有无定位体征及病理特征,有无耳鼻脑脊液漏,有无伴有其他脏器损伤,如血压急剧下降应注意有无肝脾破裂及骨盆骨折等合并征。
2.4医院领导要对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有充分的预见性,合理配置编制,尤其我院实行的“夯实基础护理”,使我科病床护士比例,由以前的1∶0.3增加到现在的1∶0.5,使护士有充足的人手和时间做好基础护理,也避免了因家属看护不当而致导管脱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一起聊聊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起聊聊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神经外科护理需要护理工作人员具备超强的专业性与实践性,护理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到神经外科病人的身体恢复。
神经外科疾病多是发病较急,变化很快,而且现在神经外科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为了确保病人的恢复效果,除了积极对症治疗外,良好的护理也是非常关键。
护理人员需要具备敏锐的反应速度、良好的应急能力与处理能力,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可以妥善处理,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
但是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神经外科护理中难免出现很多问题,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治疗护理的效果,甚至还会引发一些不良事件和医疗事件等。
下面我们一起聊聊神经外科护理中都存在什么问题,又该怎样处理?1.神经外科护理中都有哪些问题?1.有些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与护理操作都比较差有部分工作经验少的护理人员,对于神经外科护理中的理论知识比较薄弱,需要积极提高护理工作能力。
还有些护理人员尽管理论知识掌握非常扎实,但对于临床实际护理中却很难将理论与实际良好结合在一起展开有效运用。
对于新的护理技能,虽然有些外科护理人员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还并为做到真正的理解,所以很难充分发挥新护理技能的功效,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际操作护理能力,都需要积极提高。
2、有些护理人员缺少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大家都知道神经外科病人的病情发展迅速,复杂且多变,这就需要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可以对疾病的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与处理。
但实际护理工作中,很多护理人员并不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所以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总是惊慌无措,不知该怎办办,难以做出准确有效的应急处理,也无法协助医生实施有效救治,这样就会给病人家属造成强烈的不信任感,容易引发护患事件与纠纷,延误病人的有效治疗,也增加病人的危险。
3、有些护理人员做不到与病人有效沟通,难以实现护理中的人文关怀有些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都未能将“以患者为本”运用到实际中,多是为了护理操作去执行护理,实际护理过程中根本不考虑病人的需求,忽略病人的真实感受,在对病人护理过程中,也不善于与病人沟通,不及时了解病人对于护理的感受,都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护理,有些护理人员更是戴着口罩匆忙操作完就离开了,不与病人交流,甚至病人询问时,也不清楚的做出解释,不积极交流甚至是达不到有效沟通,更别说让病人感受到人文关怀服务了。
神经外科病房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

神经外科病房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神经外科病房的患者通常病情较为严重且复杂,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护理安全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更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分析神经外科病房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神经外科病房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一)患者病情观察不及时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变化迅速,如颅内压增高、脑疝等,如果护理人员未能及时、准确地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变化,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导致严重后果。
例如,患者出现头痛加剧、呕吐频繁、意识障碍加深等症状时,护理人员若未能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就可能错过最佳的治疗窗口。
(二)护理操作不当护理操作包括静脉穿刺、导尿、鼻饲等,如果操作不规范、不熟练,可能会引起患者的疼痛、感染等并发症。
比如,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如果未能选择合适的血管或穿刺角度不正确,可能会导致穿刺失败、药液外渗,甚至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三)管道护理问题神经外科患者常留置多种管道,如脑室引流管、气管插管、胃管等。
管道护理不当,如管道堵塞、脱落、移位等,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例如,脑室引流管堵塞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气管插管脱落可能引起患者窒息。
(四)跌倒和坠床风险神经外科患者多存在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加之病房环境的因素,如地面湿滑、床栏未拉起等,容易发生跌倒和坠床事故。
一旦发生,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
(五)护理记录不规范护理记录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可能会影响医疗决策,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例如,护理记录中未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当出现医疗争议时,就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据。
(六)护患沟通不畅良好的护患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工作繁忙、沟通技巧不足等原因,可能会导致护患沟通不畅。
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不理解、不配合,从而影响护理效果。
浅议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神经外科病房是一个风险系数很高的科室,里面的病人多半是病情严重,具有很强的多发和突发性,所以要求护理人员能保持较高的警惕,积极应对各种突发症状,随时做好护理安全准备工作,通过仔细的观察,对病患实施可预见的安全护理措施,一定要杜绝因护理中出现的不当操作或采取防范措施不及时给病人造成身心损害或危及生命的事件。
一、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护理人员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护理知识以适应新型技术的开展。
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先进的临床技术和新型设备的引进和应用,这些外在的因素都对神经外科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
护理人员要主动学习,多阅读医学护理的书籍或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医学技术来充实自己,扩宽知识面,熟悉基本的操作规程和熟练处理常见的技术故障,这样才能精于自己的医护工作,才能更好的做好护理工作。
(二)缺乏专科理论知识。
当今多数的神经外科护理工作者都很年轻,没有护理经验和基本的安全预防意识,如果护理人员缺乏专科的理论知识,那就会导致护理工作不能正常进行,所以,医院相关部门可以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这方面的培训,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更具病人的情况作出相应的护理,在特殊情况下,能尽量争取病患的抢救时间。
(三)护理人员没有很强的法律观念。
护理人员无论是在学校学习中还是岗位培训中都没有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这样导致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然而在临床护理中,对病人的隐私、病情的告知、相关的签字确认手续等问题往往不能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常常忘了让病患签字或者未尽告知义务,这些基本的法律意识的欠缺,往往会让护理人员和病人及其家属发生冲突。
(四)护理人员没有较强的心理抗压和应急能力。
病人病情重,变化快是神经外科的基本特点,在这里工作的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这些其要求护理人员要有极强的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在遇到病情危急的病人时能正确判断,快速做出应急措施,避免因慌乱找不到疾病原因所在而耽搁治疗。
神经外科护理工作要点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神经外科护理工作要点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神经外科护理工作是一项高度精细和专业的工作。
它需要护士对神经外科手术的理解和护理技能的掌握,能够处理与神经疾病有关的各种并发症和危急情况。
在执行神经外科护理工作时,护士们可能会遇到如下问题:问题一:神经外科手术后出现感染神经外科手术后,由于术后伤口护理不当,可能会出现伤口感染,导致病情加重。
此时,护士需要及时发现这种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对策:为了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护士需要注意伤口护理。
术后头部平卧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随时检查伤口,并及时处理伤口积液、渗出物等问题。
护士还应该对患者进行手卫生、换药及抗感染药物的静滴等操作。
由于神经外科手术涉及头部的手术,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平躺,在床上活动受限,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增加。
深静脉血栓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肺栓塞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对策:为了防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护士需要密切监护患者的病情,随时观察患者的肢体变化等症状。
同时,护士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给予抗凝治疗和预防性药物治疗,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神经外科手术后,由于手术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刺激和摩擦,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改变的情况,包括昏迷、谵妄、嗜睡等。
这种情况对于患者的恢复和康复极为不利。
对策:为了及时发现患者意识改变的症状,护士需要密切监护患者的病情,特别是对易于出现意识改变的患者进行特殊关注。
同时,护士需要密切与医师和神经外科专家的沟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处理。
总体来说,神经外科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在工作实践中注重细节,并积极与医师和专家沟通协作,共同护理患者,提高治愈率和康复效果。
神经外科护理工作要点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神经外科护理工作要点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神经外科护理工作是一项关键且复杂的工作,要求护士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要点问题及其对策分析:1. 术前准备问题:术前准备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重要环节,要求护士仔细检查和准备相关的设备和药品。
由于手术时间可能变动,护士可能会面临时间压力和资源不足的问题。
对策是护士应提前沟通,确保手术时间和设备的准备充分,同时应学习并掌握应急处理措施。
2. 术中监测问题: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持续的生命体征监测和神经功能评估。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波动、休克等紧急情况,护士需要及时应对。
对策是护士应接受相关的监测技术培训,熟悉各种监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同时掌握危急情况的处理流程。
3. 术后护理问题: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和护理,包括术后的伤口护理、疼痛管理、神经功能评估等。
由于患者可能出现术后并发症和疾病变化,护士需要及时处理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对策是护士应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了解术后并发症的常见情况和处理方法,同时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4. 罕见并发症问题: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罕见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脉络丛损伤等。
护士在面对这些情况时需要具备快速反应和处置的能力。
对策是护士应熟悉相关的抢救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同时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并及时向其报告和寻求指导。
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要点问题主要涉及术前准备、术中监测、术后护理和罕见并发症等方面。
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对危急情况的应对能力,以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神经外科护理工作要点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神经外科护理工作要点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神经外科护理是针对神经外科疾病(如脑血管病、脑肿瘤、神经损伤等)进行的护理工作,其工作内容十分复杂和繁琐,要求护士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两个方面,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分析和思考。
1.术后感染: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免疫力较弱,术后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2.颅内压过高:脑部手术患者在术后出现颅内压过高的相关症状,如呕吐、头痛、癫痫等。
3.人工气道管理: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人工气道管理,如保持通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等。
4.疼痛控制: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较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疼痛控制。
5.肌肉萎缩: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肌肉萎缩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二、对策分析1.术后感染:预防术后感染是关键,术前及术中给予患者特殊的抗生素治疗,术后加强护理,注意消毒及卫生环境的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2.颅内压过高: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例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指标,熟练掌握ICP监测仪的使用方法,发现颅内压过高及时处理。
3.人工气道管理:定期更换气管插管、吸痰及定时翻身护理,增加氧气供应等。
4.疼痛控制:针对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镇痛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同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避免出现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5.肌肉萎缩:术后患者进行被动活动及早康复训练,避免长时间的卧床不起,增加晚期康复难度。
同时,给予患者必要的营养支持,避免患者出现脱水、营养不良等情况。
总之,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十分繁琐和复杂,护士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能,学习新知识,不断总结、提高工作质量,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服务广大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外科护理难点及对策第一篇:神经外科护理难点及对策内容摘要:神经外科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专业性强,疾病种类复杂,病情变化急剧。
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领域的扩大,高精技术的应用,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我们针对神经外科的护理难点逐一分析,并制定防范对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神经外科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专业性强,疾病种类复杂,病情变化急剧。
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领域的扩大,高精技术的应用,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我们针对神经外科的护理难点逐一分析,并制定防范对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1病人危、急、重,病情变化快颅脑损伤及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病人入院时常处于昏迷状态,病情变化急剧,因此病情变化在神经外科就显得尤为重要。
1.2置管护理多,工作强度大在神经外科工作的护士都知道神经外科病人有“三多”。
即:昏迷病人多、置管护理多、基础护理多。
护士每日忙于大量的翻身、吸痰、鼻饲、口腔护理及留置尿管的护理;雾化吸入,气管切开护理,脑室引流管护理;就目前而言,护士工作量大而人员编制少,护理工作因繁忙而工作不到位。
1.3陪护探视多,病区管理难神经外科患者发病急,突发事件多,陪护探视多,基层医院家属自带物品多,给病人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1.4家属对患者治愈抱有期望值过大,医生及护士解释不到位,护理纠纷多,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心理压力及损失,容易挫伤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1.5神经外科专业性强,学科发展迅速,对护理人员知识面和配合各项新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解决对策2.1做好基础抢救,快速建立急救措施:①打开气道;②人工呼吸;③人工循环。
2.2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的变化,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加重或由于极度的烦躁不安突然转入昏迷,瞳孔发生改变,颅脑手术后的患者清醒后再次出现昏迷都应引起警觉,通知医生及时处置。
2.3应注意病人有无定位体征及病理特征,有无耳鼻脑脊液漏,有无伴有其他脏器损伤,如血压急剧下降应注意有无肝脾破裂及骨盆骨折等合并征。
2.4医院领导要对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有充分的预见性,合理配置编制,尤其我院实行的“夯实基础护理”,使我科病床护士比例,由以前的1∶0.3增加到现在的1∶0.5,使护士有充足的人手和时间做好基础护理,也避免了因家属看护不当而致导管脱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把以前交给由家属做的翻身、鼻饲工作都由护理人员自己动手,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了家属的好评。
2.5医院在病区设专门人员,限制探视,规定探视时间,发放危重症患者陪护证,限制过多人员进入病区,保持病房安静,使正常治疗及操作顺利进行。
2.6由于编制到位,保证了责任护士的数量,实行小组护理,加大了宣教及健康教育的力度,配备了陪护躺椅,家属减少了自带物品,使患者真正认识到环境对病人康复的影响。
2.7神经外科病死率、病残率高,护士应协助医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情况,或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及费用问题,取得家属的理解。
2.8每张病床都有固定护理人员,负责病人的健康教育时,主动与病人及家属沟通。
提高自身素质,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减少护患纠纷,从而减轻因纠纷而给自己带来的痛苦。
2.9护理人员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改变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新进设备管理人员要及时组织人员学习、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具备发生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以保证安全使用。
神经外科护士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及精湛的专业技术,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遇事沉着冷静,加强重症护理,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高效。
第二篇:神经外科护理难点及对策(一).神经外科护理难点及对策(一)神经外科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专业性强,疾病种类复杂,病情变化急剧。
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领域的扩大,高精技术的应用,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我们针对神经外科的护理难点逐一分析,并制定防范对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护理难点1.1病人危、急、重,病情变化快颅脑损伤及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病人入院时常处于昏迷状态,病情变化急剧,因此病情变化在神经外科就显得尤为重要。
1.2置管护理多,工作强度大在神经外科工作的护士都知道神经外科病人有“三多”。
即:昏迷病人多、置管护理多、基础护理多。
护士每日忙于大量的翻身、吸痰、鼻饲、口腔护理及留置尿管的护理;雾化吸入,气管切开护理,脑室引流管护理;就目前而言,护士工作量大而人员编制少,护理工作因繁忙而工作不到位。
1.3陪护探视多,病区管理难神经外科患者发病急,突发事件多,陪护探视多,基层医院家属自带物品多,给病人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1.4家属对患者治愈抱有期望值过大,医生及护士解释不到位,护理纠纷多,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心理压力及损失,容易挫伤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1.5神经外科专业性强,学科发展迅速,对护理人员知识面和配合各项新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解决对策2.1做好基础抢救,快速建立急救措施:①打开气道;②人工呼吸;③人工循环。
2.2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的变化,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加重或由于极度的烦躁不安突然转入昏迷,瞳孔发生改变,颅脑手术后的患者清醒后再次出现昏迷都应引起警觉,通知医生及时处置。
2.3应注意病人有无定位体征及病理特征,有无耳鼻脑脊液漏,有无伴有其他脏器损伤,如血压急剧下降应注意有无肝脾破裂及骨盆骨折等合并征。
2.4医院领导要对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有充分的预见性,合理配置编制,尤其我院实行的“夯实基础护理”,使我科病床护士比例,由以前的1∶0.3增加到现在的1∶0.5,使护士有充足的人手和时间做好基础护理,也避免了因家属看护不当而致导管脱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把以前交给由家属做的翻身、鼻饲工作都由护理人员自己动手,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了家属的好评。
2.5医院在病区设专门人员,限制探视,规定探视时间,发放危重症患者陪护证,限制过多人员进入病区,保持病房安静,使正常治疗及操作顺利进行。
2.6由于编制到位,保证了责任护士的数量,实行小组护理,加大了宣教及健康教育的力度,配备了陪护躺椅,家属减少了自带物品,使患者真正认识到环境对病人康复的影响。
2.7神经外科病死率、病残率高,护士应协助医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情况,或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及费用问题,取得家属的理解。
2.8每张病床都有固定护理人员,负责病人的健康教育时,主动与病人及家属沟通。
提高自身素质,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减少护患纠纷,从而减轻因纠纷而给自己带来的痛苦。
2.9护理人员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改变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新进设备管理人员要及时组织人员学习、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具备发生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以保证安全使用。
神经外科护士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及精湛的专业技术,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遇事沉着冷静,加强重症护理,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高效。
3小结在神经外科工作的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责任心,提高业务能力,尤其要对所处科室的特殊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不断识别护理工作现有和潜在的风险,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第三篇:神经外科护理记录缺陷分析及对策神经外科护理记录缺陷分析及对策护理记录是指患者入院至出院期间, 护士按照护理程序对其实施整体护理过程的客观、真实和动态的记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原始文字材料。
神经外科病人大多数病情危重、变化快, 损伤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护理记录书写水平要求更高。
因此, 如何提高神经外科病人护理记录质量, 使记录更体现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连续性、完整性、合法性、层次性和重点性, 是护理工作者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护理记录书写情况,现将存在问题分析如下:一、法制观念不强,护理记录涂改严重,长期输液执行单有提前签字现象护理文件是医疗病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重要的法律依据。
完整可靠的护理记录可提供当时诊治的真实经过,是重要的法律证据及线索。
部分护士法制意识较淡薄,自我保护意识欠缺,职业素质较低, 缺乏工作责任心,平时观察病情不到位, 凭主观想像随便填写,记录不认真、不准确、不真实、不及时, 医护记录不相符, 涂改、粘刮、错别字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关键词的涂改, 导致护理记录失去真实性,埋下医患纠纷的隐患。
一旦发生医患纠纷, 造成患方对病历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将会带来不良后果。
二、记录缺乏重点性、连续性主要表现为上一班病人发生病情变化或用药后, 下一班没有回应性记录。
如病人诉头痛,遵医嘱用药后,没有记录用药后病情是否缓解。
许多护理记录针对性不强,未能及时反应病人病情、治疗和护理效果,未体现专科特色三、护理资源缺乏主要体现在护理人员少,工作繁忙,压力大,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顾得了患者顾不了护理记录,造成事后补写时出现错漏,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忽略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四、工作责任心不强书写护理记录时,未认真查看医嘱下达时间,造成记录不准确。
在一级护理患者记录单上,基础护理记录少,甚至无记录。
病人每日健康教育无具体内容、无针对性,甚至千篇一律。
五、输液滴数与医嘱不相符六、长期输液病人,下达临时补液医嘱时,签名时间与长期输液执行时间相重叠,这样就潜伏了一个延误抢救和治疗不及时的法律责任,对举证带来不利因素七、医护记录不相符主要表现在患者1、入院时间不符2、医护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医生与护士对病人病情观察及判断结果不一致,使同一病人医疗、护理记录不一致。
如护理记录病人“神志清楚, 呼之能应”而同一时间内医疗病程记录病人“嗜睡”。
使医护记录产生自相矛盾, 降低了病历文书的法律效力3、患者入院时医护双方填写的生命体征不一致八、各种护理记录单、交接单漏项1、体温单未按规定测量绘画或测量后漏记,尤其表现在入院前三天病人的体温绘制2、病房与监护室、手术室之间交接单填写漏项3、护理记录单记录频次不够4、长期输液医嘱执行单漏项,体现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未执行实时签名九、有代人签名和不同班次出现同一个人签名的现象。
在记录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如错记、漏记需重新转抄或补记时, 出现同一人的笔迹完成不同班次的护理记录情况, 导致原始记录的真实性降低, 一旦发生纠纷将无法解释清楚。
十、书写不规范,缺乏医学术语或用简称,如“地塞米松”写成“地米”等十一、转科病人和转床病人,相关护理记录未及时修改,如患者科室、床号等身份信息十二、部分护士字迹潦草对策一、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通过法律、法规学习,引导护士学法、懂法、知法、依法行护,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从而减少医疗纠纷, 提高护理水平, 在日常医疗护理工作中,处处注意所收集记录的资料能够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是必要的, 合乎法律法规的, 以降低职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