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作业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俄汉报刊标题中仿拟辞格的使用对比

俄汉报刊标题中仿拟辞格的使用对比王伟2013-3-11 13:42:13 来源:《西伯利亚研究》2011年第3期(运城学院外语系,山西运城 044000)摘要:当今世界已进入“读题时代”。
标题是报刊新闻内容的凝缩,好的标题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研究报刊新闻标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俄汉报刊新闻标题中均使用了仿拟辞格,增强了标题的感染力。
但俄汉两种语言的仿拟辞格又打上了各自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烙印。
通过语言的对比,挖掘出两个民族在语言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深层次的异同,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俄汉报刊标题的研究。
关键词:俄语;汉语;报刊标题;仿拟辞格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0961(2011)03-0057-03 作者简介:王伟(1982-),女,辽宁绥中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俄语语言学和修辞学研究。
报刊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凝缩,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标题不仅能准确传达文章的信息,而且还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仿拟辞格在报刊标题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语言时尚,符合广大读者追新求异的心理和语言自由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它与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体现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时代气息。
在标题中使用仿拟辞格,使得新闻标题的表达方式呈现多样化,意味深长,令人回味,起到了吸引读者注意力的重要作用。
同时,在报刊新闻标题中使用仿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增强了报刊新闻标题的感染力。
一、俄语标题中仿拟辞格的运用“仿拟是一种模仿现成格式而临时新创的修辞方式,又称仿用与仿化。
所仿用的大多为现成的词语、句子、篇章的结构形式。
被仿的词语、句子、篇章称原体,仿拟而成的新词语、句子、篇章称为变体。
仿拟虽是模仿现成的格式,往往是用自己的语言,融入新的思想,因此它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修辞活动,具有增强言语表达的感染力和幽默风趣或讽刺、诙谐的修辞效果,使人感到新鲜,能引起读者思考与想象,加深对变体含义的认识和理解。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夏洛;孟晓东(供稿)
【期刊名称】《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年(卷),期】2008(000)009
【摘要】一大早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灾区新闻看得我泪流满面。
儿子鄙视我:眼泪有什么用呢,还不如来点实际行动。
这使我想起了前苏联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剧中一句经典的台词:“别哭了,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现在不该哭,而该行动。
”
【总页数】2页(P4-5)
【作者】夏洛;孟晓东(供稿)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卢布——不相信莫斯科的眼泪
2.从电影中透视俄罗斯的社会与文化——《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解读
3.找寻丢失的"自我"——浅析前苏联影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4.探析影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5.电影台词中的预设\r——以《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俄汉报刊标题中仿拟辞格的使用对比

一
、
俄 语 标 题 中仿 拟 辞 格 的运 用
“ 拟是 一种 模 仿 现成 格 式 而 临 时新 创 的修 仿 辞 方式 , 又称 仿 用 与 仿 化 。所 仿 用 的 大 多为 现 成 的词语 、 句子 、 章 的结 构 形 式 。被 仿 的 词语 、 篇 句 子、 篇章 称原体 , 拟 而成 的新词 语 、 仿 句子 、 篇章 称 为变 体 。仿拟 虽 是 模 仿 现成 的格 式 , 往 是 用 自 往
其之 间 的同音关 系 , 描写 出暴 雨对 广州 的影 响 , 言
1Y eb — BT e几 ee TM ( T y ) . qHe Ce, cHRlr b a 《 p; , i a 2 0 2 0 ) 如有 钱 , 7— 6— 0 7 ( 学则 明 )
标 题是 对俄 语 谚 语 “ qH e一 ̄e , eq H e Y eb BT Hy e b
HueoBe eI ( 当代 英雄 》 由原来 的肯 定结 al pM HI 《 r , ” ) 构 变 成 了 否 定 结 构 。 标 题 2 将 俄 罗 斯 谚 语 “ Tp CbH aoT ” 年 老 没有 什 么 可 高 兴 C aOT eBp ̄ cb ( 的) 的否 定结 构 变 成 了肯 定结 构 。两个 标 题 的表 达都 与原 义相 反 , 得新 颖 、 致 。 显 别
金)
2 头 脑风 暴有 “ ” ( 光 明 日报 》,0 0年 . 钱 途 《 21
5月 1 日) 9
例句 是仿 照谚语 “ naH 一3B T ” 沉 默 Moqn e O OO ( 是金 ) 来 , 面加 上 了 限 定 语 , 义 深 远 , 人 而 后 意 发
2020年职称俄语复习:“莫斯科没有眼泪”

2020年职称俄语复习:“莫斯科没有眼泪”2020年职称俄语复习资料:“莫斯科没有眼泪” 该怎样翻译冬天的离别在莫斯科的深夜一列列军队在街上戒备森严这里没人察觉谁又爱上了谁因为苦难不许人崩溃感情上若习惯防备寂寞就多一道墙围爱情隐隐约约提醒我这个回再不拥抱就是罪莫斯科没有眼泪大雪纷飞你冷的好憔悴单身的我原本以为能够一辈子不跟谁莫斯科没有眼泪我却流泪不住哭的赞美让我付出不怕心碎是你的美莫斯科没有眼泪我却流泪不住哭的赞美让我付出不怕心碎是你的美爱在最古老的国界再不求能全身而退Нет слёз в МосквеЗимнее расставание быловечером в Москве。
Многий отряды строго охранили на улице。
Здесь никто не заметил,ктоопять любил кого,потому что беды не разрешили человекуразвалиться。
Если по чувству привыкнулиостерегаться,скучность болееглубокая。
любовь расплывчатно напомнила мне этот раз,если всё не обнить,даже и вина。
Нет слёз в Москве,идёт снег ,Ты холоднее так ,как чахлее。
Одинокая я конечно считала,за никем можно не следолать。
Нет слёз в Москве,но яслезилась .Невольно слёзная хвала。
Твая лучшая краса ,пусть яплатил и не боялась горести。
В самой древной стране,любовь всё не стремиться тихомурасставанию!。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2007-05-11 232458)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2007-05-11 23:24:58)苏联电影好长一个时期内都没有办法进入西方,我们在中国看了几乎所有苏联最好的电影,在美国却几乎没有人听说过它们。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英文翻译为 Moscow Does Not Believe in Tears )是1981年真正进入西方主流的苏联电影,并且在当年的奥斯卡上赢得了当年的最佳外国电影奖,可是大事一件了。
美国人上次看到的苏联大片,还是1968年的《战争与和平》,那是邦达尔丘克自导自演的,对于美国观众来说,实在太长了,因此看过的人很少。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就不同,讲平常人的故事,具有丰富的人情味,没有政治说教,因此能够受到观众普遍的喜欢。
卡捷琳娜是服装厂的女工。
一天,面包厂的柳德米拉约她同去为吉洪诺夫教授看家,并提议冒充教授的女儿举行一次晚会,在晚会上,卡捷琳娜认识了电视台摄影师鲁奇柯,掉入情网委身于他。
鲁奇柯发现了卡捷琳娜的真实身份后,不顾她已怀孕弃她而去。
16年过去了卡捷琳娜成了一名拥有三千工厂的化纤联合工厂的厂长,邂逅了一名高级电焊工果沙。
果沙偶然得知卡捷琳娜的真实身份后大受刺激,拂袖而去,没有露面。
卡捷琳娜痛哭不已,在朋友的帮助下,两人误会冰释,开始了新的生活。
影片上映后反响强烈,有五十多个国家购买了这部电影的拷贝,美国也放映,在苏联电影历史上,这样的成功的确少见。
导演是符拉基米尔·缅绍夫,片中的三个姑娘分别由薇拉·阿莲托娃、伊琳娜·穆拉维耶娃和梁赞诺娃饰演。
这部片子其实是在1979年拍摄的,但是到西方公演则是在1981年,我先在国内看的录影带,到美国之后居然可以在一个外国片电影院看原片,很感亲切。
这个电影获得了当年苏联观众评选的最佳影片和国家奖金,又获得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苏联电影同时得到东西方两个大国的双重承认,在当是绝无仅有的。
影片以生活中的矛盾和情感纠葛为主,前后跨度20年,展现了了这一代普通人的生活、命运、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等。
俄罗斯国情 俄语版 (6)

39.扎尔赫依-赫依费茨:波罗的海代表1937、政府委员1940、大家庭1954、带吧儿狗的女人1960、陀斯妥耶夫斯基一生中的26天1981
40.彼得-托道罗夫斯基:战地浪漫曲1984、国际女郎1989、再来一次1992、生活宛如游戏2003
17.Bakhtyar Khudojnazarov:谁来为我摘月亮1999、西服/西装2003
18.帕维尔-Chukhraj:小偷1997、薇拉的司机/将军谋杀案2004
19.艾列姆-克利莫夫:炎628/自己去看1985;垂死挣扎1981
20.阿布拉捷:悔悟1984;哀求1967、愿望树1977
54.列昂尼德-贝柯夫:只有老兵去战斗1973
55.瓦列里-雷巴廖夫:我叫阿尔列基诺1988
56.瓦西里-皮楚拉:小薇拉1988
57.谢尔盖-索洛维也夫:童年过后的一百天1975
58.叶菲姆-吉甘: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1936
59.叶夫盖尼-叶夫图申科:幼儿园1984
60.尤里-卡拉:后来发生了战争1987
11.巴维尔-隆金:出租汽车布鲁斯/蓝色计程车1991、爱,婚了头/婚礼2000、月亮乐园1992、俄罗斯大亨/俄国寡头2002
12.马尔科-顿斯阔依:童年1937、乡村女教师1947、在人间1939、我的大学1940
13.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雁南飞1957、我是古巴1964、未寄出的信1960
31.列瓦兹-赤赫依泽:士兵的父亲1965
32.罗兰-贝柯夫:丑八怪1982
33.瓦西里兄弟:夏伯阳1934
当代俄罗斯经典电影

当代最优秀的俄语电影《Сибирский цирюльник西伯利亚理发师》、《Утомленные солнцем烈日灼人》(9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作品,比较有历史、政治气息《Вор小偷》也是反映苏联时期的电影《Итальянец寻找幸福的起点》:一个小男孩找妈妈的故事,很让人感动《Масква слезам не верит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确实是好电影《Ирония судьбы(С лѐгким паром)命运的捉弄》、《Служебный роман办公室的故事》、《Жестокий романс残酷的罗曼史》:梁赞诺夫的悲喜三部曲,前两部喜,很有意思,很逗。
后一部悲剧以下的就是比较现代的电影了,可能算不上经典,但是我觉得挺不错。
《Ночной дозор守夜人》,应该属于魔幻科幻玄幻啊之类的,跟根据俄罗斯小说家的作品改编,小说共四部,守夜人、守日人、黄昏使者、最后的守护人,还不错,比较有特点的是,套用一句书评,与《魔戒》相比,《守夜人》并未划分黑白、善恶,而是让读者自己思考善恶的真正差别究竟在哪里,电影应该拍了两部了,据说在俄罗斯本土的票房超过了《魔戒》《Русалка美人鱼》(也译作水仙女、我的人鱼女友(讨厌这名))看了几遍,故事挺简单的,小女主人公也不漂亮,看着有时很想笑,有时又觉得有些悲伤遗憾,据说很有才的某女导演作品《Стиляги阿飞》(摩登一族),让我感觉眼前一亮很惊艳的俄罗斯电影,也是苏联时期的背景下,不过不是沉重的题材,载歌载舞,生动活泼。
很讽刺,也不知最后讽的到底是谁之后这几个我看着还算有意思。
推荐一下下《Книга мастеров大师之书》迪斯尼拍的俄罗斯传统故事,画面很美好,感觉跟童话似的,很有俄罗斯民族风味。
《Мы из будущего我们来自未来》几个倒卖历史文物的毛头小子穿到了二战战场上,接受了回爱国教育《Дерзкие Дни轻狂岁月》青春少年的一点小事。
回忆流逝残酷岁月——莫斯科没有眼泪

回忆流逝残酷岁月——莫斯科没有眼泪好奇心去百度为何莫斯科没有眼泪在莫斯科人们只靠自己的努力、学业赢得他人的尊重。
莫斯科人不相信眼泪,是因为他们不会同情弱者,这和莫斯科这个城市,俄罗斯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也是息息相关的。
莫斯科人不富裕,甚至很穷,所以他们才这么拼命的工作、学习,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去同情别人了。
要得到莫斯科人的肯定,唯一的途径就是靠自己赢得尊重。
对于这首歌的喜爱才使我去搜索这条百科。
历史书写在大地上。
诚如俄罗斯历史学家伊林说:“只要你经历过几天几夜的俄罗斯的暴风雪,遭遇过俄罗斯的冰雪严寒,你就会知道俄罗斯为何如此的坚韧不拔,而不曾体验到俄罗斯寒冷到什么程度,也就无法体会俄罗斯人的性格,坚强到什么程度,当然也不能对比出俄罗斯人心肠火热到什么程度。
”阿尔伯塔的冬季会是这样吗。
为什么会有这个自己都不确定的选择啊。
不确定这这个问题,我不解。
只是因为热血,因为冲动,还是因为什么。
会在阿省的冰天雪地中被熄灭,还是会像俄罗斯人那样锻炼出坚韧的性格。
这是历练。
不可否认俄罗斯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一个以毅力来拼搏的民族,刚。
现在的我仅仅只是为了自己零花钱去饭店刷刷盘子的小孩。
不明白学到的只是能干什么,不理解自己突如其来的奇怪想法。
数学老师说过人生是一个矛盾体。
当时和听到的同学一样失笑。
或许年龄的增长会让我更加理解吧。
莫斯科,只是一个代号。
阿尔伯塔,只是一个代号。
唯一不变的是什么,大概就只有自己的信念,于异国他乡时的思念了。
对于家人的付出我了解。
我说过,我想做到的事情都是我要完成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个时代都大不一样,然而每代人的青春和爱情 却大致相同。 人生,同样的开头,同样的结尾,看似波澜不 惊,实则峰回路转。你说是概率事件,我说是蝴 蝶效应,佛说是缘起缘灭,命中注定。 四十岁,生活才刚开始 看完《莫斯科不相信眼 泪》,内心涌起一股对待生活的复杂情感,不是 喜悦,不是忧愁,有一种美好的期待与渴望,又 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忧伤,盘踞内心,久久不能释 怀。 也许,这部影片算不上是苏联最好的电影, 但是,我相信,任何完整地看完影片的观众,他 们的内心都会有所触动。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 不论你经历着什么样的生活,不论你身处哪个国 家,也不论你是......
曾经以为可以这样牵着手一路走下去,可是放手才明白,一切只是两条平行线偶然的相交,当 一切都烟消云散平行线却依旧平行,即使相隔不远,也是人隔天涯,勇敢的代价是自己先放下, 承认失败,接受无奈,轻轻的叹一口气,无奈地祝福他们幸福快乐,从此心若止水,难起波澜。 其实,要想完全的很快忘记一个人那是不可能的,也是在骗自己,只是留住记忆之中的深情, 忘记过去的伤痛而已,因为,最美的祝福是把一个人记住,最好的辛苦是想到一个人会哭,最 大的满足是你给予的在乎,爱受了些苦才会变得刻骨铭心。 人大都到了不惑的年纪才懂得了什么是生活,即使偶尔也有心潮澎湃的时候,但终归踏实 而坦然的生活才能赢取淡定平和的人生,女人不要怕岁月衰老的痕迹,那是最真实而真切的生 活,女人应该最怕自己的青春岁月充满着无限的平庸虚无苍白虚幻,因为有的时候,某些东西 一旦失去就不再回来,特别是女人的青春年华,毕竟莫斯科没有眼泪,也不相信眼泪。“到四 十岁,我才觉得生活刚刚开始。”这是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的我很喜欢的一句台词, 短短几个字,却蕴含着很深刻的人生哲理,真的很佩服,能说出这句话的女人,一定是个很自 信很乐观的人,一个女人一旦有了本事,心里就会感到无比的踏实,上帝是公平的,她在为你 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最后,凭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她终于收获了自己 甜蜜爱情。生活是公平的,只要努力,女人同样可以做得很出色,卡佳奋斗的精神、寻找幸福 的精神、积极乐观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所有的女性学习的。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是由切尔内赫编剧,缅绍夫执导, 阿莲托娃主演的故事片,由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79年摄制。 影片的情节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终于70年代,影片把两个时 代进行了对比,着力表现中年人的命运,描绘了这一代人的 心理状态,涉及了许多观众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如道德、幸 福、人生价值等等。片中的主人公卡捷琳娜和果沙给中国观 众留下了十分难忘的印象。 影片讲述十七岁的女工卡捷琳娜因天真幼稚和充满幻想 而冒充教授的女儿,并爱上了电视台摄影师鲁道夫,进而怀 了孕。不久,鲁道夫发现真相并抛弃了卡捷琳娜。但卡并未 就此消沉,她一面抚养孩子,一面发愤读书,终于在十六年 后成为莫斯科一家大厂的厂长。此后,卡捷琳娜又结识了电 焊工果沙,并一直隐瞒自己的身份。真相再一次暴露后,卡 捷琳娜在女友们的帮助下,经过一番周折终于结束了单身生 活,得到了一个女人真正的幸福。
阿勒克塞· 巴塔洛夫
苏联男演员、导演,苏联人民艺术家,列宁 勋章获得者。1928年出身于演员世家,16岁时第 一次上银幕,在《卓娅》中饰一配角。在《莫斯 科不相信眼泪》中,他所扮演的现代工人果沙的 形象,被认为是苏联电影艺术中的突出成就。 他主演过的影片还有:《鲁勉采夫案件》、《死 魂灵》、《我敬爱的人》、《一年中的九天》、 《幸福妇的伞》、《赌徒》、 《三个胖子》等。他还执教于苏联国家电影学院。
1518班 基世韵
演员介绍
影片简介 观后感
影片评价
薇拉· 阿莲托娃
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功勋演员。1942年2月21日出 生于演员家庭。毕业于莫斯科艺术学院表演学校, 曾是莫斯科普希金剧院的台柱之一,演过很多话剧, 并在电视剧《这样短暂的漫长生活》中担任主角。 1980年首次拍电影,在其丈夫缅绍夫导演的《莫斯 科不相信眼泪》中,扮演女主人公卡佳,塑造了一 个坚强、上进,通过不懈努力终于获得幸福,掌握 自己命运的当代苏联妇女的形象。上映时曾引起极 大的轰动,该片获1980年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和布鲁塞尔第八届国际电影节女主角奖。并于次年 获得前苏联国家奖金。1984年,又主演《愿望的年 代》,得到观众的好评。在前苏联同年,该片还获 得了美国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
看俄罗斯片,感觉是轻轻的,淡淡的,画面很平淡,没有好莱坞大片的那种大气的场面,也没有 韩剧那悲凉的气氛,在看《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之前,看名字和剧情简介觉得里面一定会有蛮多 悲情场面的,但是看完了影片,心情不沉重,感觉轻松,又觉得看这部影片很值,1958年的苏联 电影,竟然能拍得这样好,震惊!寂寞的华丽不是用眼泪装点的,因为莫斯科压根就不相信眼泪, 捍卫莫斯科的战争的没有眼泪,追求爱情的幸福,同样也不需要眼泪,需要更多的是优雅与睿智, 一个女人一生的长度与宽度不取决于命运,取决于她对自我的追求与把握度。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部经典电影诞生于前苏联流行至今,这是一部关于关于女人的成长 史,奋斗史,幸福史,如台词所言:“生活是从40岁开始的”。 卡捷琳娜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她美丽,坚持,执着于理想,这是很能打动人的特质她贫穷 而平凡,在那流光溢彩的喧嚣中显得那么干净,脱俗而纯真。后来,可能会有很多人认为是柳德 米拉带坏了她,可是如果她自己不愿意,又有谁能强迫她呢?爱情,谎言,她沉沦;现实,抛弃, 她在莫斯科的深夜哭泣。十六年,泪水浇注出了坚强,她实现了理想,得到了真爱,美丽绽放。 故事的结尾很温馨感人以果沙对众人说:“卡捷琳娜是我的妻子!”告终。 从这部《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我们就不难看出,爱情这场游戏注定他渺小的同时,又注定了 其的伟大,生活总是充满了戏剧,也绝对不会辜负为生活而努力的人。所谓的灰姑娘到白雪公主 的童话纯属是骗小女孩的,当小女孩变为大姑娘的时候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自己的人生, 去赢得一份有价值的爱情。 心灵的创伤只有用心医治,只能让自己躲在角落里用时间慢慢的疗伤,回到大自然里去疗养 心灵的创伤,等待伤口的愈合。其实、说句实话,爱过了伤过了痛过了,要想完全的忘记谈何容 易,能够真正做到忘记的又有几人,也许是绝对不可能的,也是在骗自己,有些记忆只能深深的 埋藏在脑海里直至永远,只是用时间来慢慢的淡忘罢了,爱可以是一瞬间的事情,也可以是一辈 子的事情。 因为爱所以离开,因为爱所以放弃。这话让人听起来似乎很伟大,可是又有谁能为了爱真正 的放弃呢?只是学会放弃。有些人或有些事,在岁月的时间里不经意的错过或失去了,偶然的拾 起回忆,便会油然地生出一缕忆起往昔的浪漫情愫,便含有一种睹物思人之感,过往云烟之叹。 爱到痛了,痛到哭了,于是选择了放手,放手是一种无奈的绝望,痛彻心扉。当曾经真爱释如生 命的人,即将相逢陌路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以为的天长地久,其实,不过是萍水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