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知觉与注意..

合集下载

心理学感觉知觉与注意

心理学感觉知觉与注意

感觉、知觉与注意的联系
感觉、知觉和注意都是人类心理活动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关联,共 同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行为。
知觉则是对感觉信息的加工和理解过 程,它使我们能够将感觉信息整合成 有意义、有组织的整体。
感觉是我们与外部环境接触的直接通 道,通过感觉我们能够获取外界信息, 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
通过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 皮肤等器官感知外部世界的感觉 ,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 触觉。
内部感觉
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如平 衡觉、运动觉、机体觉等。
感觉的特性
感受性
个体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 受性越高,对刺激的敏感度越
高。
适应性
感觉器官对持续刺激的反应逐 渐减弱的现象,如长时间听同 一首音乐会感到声音越来越小 。
集中性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 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
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对象或某种活动 上。
分配性
注意的分配性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够把注意力平均分配 于活动对象的一种特性。
04
感觉、知觉与注意的关系
象,同时离开其他对象。
心理活动组织与指导行为
03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对人的行为起着
组织、指导和调节的作用。
注意的种类
有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 意。
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 力的注意。
注意的特性
指向性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他对 象。

感觉、知觉、注意、

感觉、知觉、注意、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知识的源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感觉的分类:根据刺激物的来源和产生感觉的分析器的不同,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指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属性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等内部感觉:指受机体内部的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部器官的不同状态的感觉。

它包括运动感,平衡感、肌体感觉等。

感觉的一般规律感受性和感觉阈(yu)限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绝对感觉阈限:那种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这种对最小刺激量的感受能力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一、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二是不同感觉指间的相互作用。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适应:相同的刺激物持续不断的作用于某以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感觉的对比: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一种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分为同时对比(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一种感受器,产生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刺激物先后作用于一种感受器)。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任何一种感受器的感觉性,都会因同时或继时发生作用的其它感受器的影响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它的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比如: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他的听觉更加敏锐)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做联觉。

如红色给人热烈的感觉,紫色给人以高贵的感觉。

)知觉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心理学认知过程的三个阶段

心理学认知过程的三个阶段

心理学认知过程的三个阶段一、感知阶段感知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它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和处理外界刺激的过程。

感知阶段主要包括感觉、知觉和注意三个方面。

1. 感觉感觉是人类接收外界刺激的基本过程,它涉及到各种感觉器官的参与,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感觉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外界刺激通过感觉器官传递到大脑,形成感觉经验的过程。

2. 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外界刺激进行加工、组织和解释的过程,从而使人们能够对刺激进行有效的辨别和识别。

知觉的过程是主观的,它受到个体经验、认知偏见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3. 注意注意是人类在感知阶段对外界刺激进行选择性加工和集中注意力的过程。

注意可以分为自主注意和强制注意两种形式。

自主注意是个体自主选择注意的对象,而强制注意是受到外界刺激的干扰和指导。

二、思维阶段思维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它是指个体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推理的过程。

思维阶段主要包括概念形成、判断和推理三个方面。

1. 概念形成概念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和概括,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概念形成是个体通过对感知到的具体事物进行归类和抽象,从而形成一般性的概念和概念网络的过程。

2. 判断判断是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评价和决策的过程。

判断的过程涉及到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逻辑判断等多个方面,它是个体进行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推理推理是在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基础上,通过逻辑规则和推理规则进行推理和演绎的过程。

推理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形式,它是思维的高级形式,能够帮助个体进行问题解决和决策。

三、记忆阶段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它是指个体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阶段主要包括感知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三个方面。

1. 感知记忆感知记忆是个体对短暂的感觉和知觉信息进行短时存储的过程。

感知记忆的容量有限,持续时间较短,主要用于对即时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对于长期记忆并不起作用。

教育心理学 第2章 感觉知觉与注意(原创)

教育心理学 第2章 感觉知觉与注意(原创)
只有在注意的状态下才能监控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活动,使 其朝着达到目标的方向发展。
一、注意的概述
(二)注意的类型 1.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 意志努力的注意。 例:大家正在开讨论会,忽然一个人推门进 来,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转过头去看他
上课时,老师停止声音。
•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 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同时这两方面 的原因也是密切联系的
感觉对比
•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 官,使其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 原理:两事物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相互诱导 作用,在对比中加深了印象,而单独出现 在大脑皮层中的事物,无诱导作用,显得 平淡而不易记忆。
• 感觉对比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 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如,同样一个灰色 长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上就显得暗些,而放在黑色 背景上则显得亮些。
第二章 感觉知觉与注意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第二节 注意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一、 感觉的概述 (一)感觉的概念
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 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一、 感觉的概述
(二)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感觉
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觉)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
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集中性:有关心理活动共同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
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多余的活动 被抑制。
第二节 注意
一、注意的概述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大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有限,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 分信息。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 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 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 各种刺激。

消费者的感觉知觉与注意

消费者的感觉知觉与注意
消费者的感觉知觉与注意
(二)感觉的适应性
l 随着刺激物持续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 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三)联觉
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使某种感觉的感受性 发生变化。
消费者的感觉知觉与注意
三、消费者的感觉在营销中的应用
¡ 商标策略
l 名牌商标生产者力求与对手的区别;而对手企图混淆视听,鱼目混 珠,如剑南春与剑商春。
消费者的感觉知觉与注意
消费者的感觉知觉与注意
l 2008年8月,阿迪达斯公司状告阿迪王公司侵权,理由是1974 年阿迪达斯公司的“Adidas”商标在中国内地注册,此后又先后 在相关商品上注册多个类似商标。然而阿迪王公司在经营场所 显著位置悬挂标有“阿迪王”、“adivon”以及图文组合标识, 销售的鞋和运动服也使用与原告多个注册商标相近似的标志, 足以造成相关公众的混淆误认,侵犯了阿迪达斯公司的注册商 标专用权。
消费者的感觉知觉与注意
l (2)差别感觉阈限的应用 ¡ 价格调整
l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折扣的感觉阈限一般是15%~90%。
¡ 质量变化
l 品质上的改善要让消费者觉察。(例,加量不加价) l 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上涨时,企业采用在现有价格下降低产品的份
量或降低包装的成本这一比较隐蔽的提价策略,这种策略要求份量 和包装大小的变化不被消费者察觉,要控制在差别阈限之内。但要 避免一些商人利用这一原理侵害消费者的利益。
l
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消费者的感觉知觉与注意
红色
l 红色——温暖、感性 和无威胁,是生机的 根源。许多商品的品 牌图案或包装都是用 红色
消费者的感觉知觉与注意

心理学感觉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感觉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感觉的名词解释引言:心理学作为一门关于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研究着人类大脑神经系统是如何接收、处理和感受外界刺激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感觉。

本文将对心理学中涉及的感觉相关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探索感知的奥秘。

一、感觉感觉是指通过我们的感官器官(如眼睛、耳朵、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接收和处理外界刺激的过程。

感觉依靠我们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进行信号传递和解码,最终生成我们所认知的信息和体验。

二、感知感知是感觉的结果,是我们对外界刺激的主观体验和认知。

感知是个体独特的,它取决于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过去的经验和知识。

感知是对感觉信息的加工和综合,它使我们能够理解和解释世界,从而产生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三、知觉知觉是指在感知的基础上对外界刺激进行识别和分类。

它是一个更高级的认知过程,需要多个感官通道的协同作用和大脑的综合处理。

知觉能够使我们辨别物体、人物、声音等,并且将其与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

四、注意力注意力是指我们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对特定刺激的集中和选择性处理。

由于我们的感官系统每时每刻都接收到大量的刺激信息,因此我们需要选择性地聚焦于某些刺激,忽略其他无关的信息。

注意力的选择性和分配能力不仅影响我们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认知,也对我们的学习、记忆和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五、感觉阈感觉阈是指我们感知到某种刺激的最小强度或最低程度。

这个概念反映了我们感官系统的灵敏度和可感知范围。

感觉阈的不同也解释了为什么不同人对相同刺激的感知程度会有所差异。

六、感知误差感知误差是指我们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或偏差。

感知误差可以是感觉器官本身的故障引起的,也可以是个体在信息加工中的认知偏见导致的。

感知误差的存在使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和真实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相对性。

七、感知训练感知训练是一种旨在提高感官系统灵敏度和感知能力的训练方法。

通过特定的训练练习,个体可以提高对特定感官刺激的感知精细度和快速识别能力。

注意、感觉与知觉

注意、感觉与知觉

第三章注意、感觉与知觉〔思考·练习〕一、注意一、填空:1.注意的基本特征是______和______,______是保证人们有选择地加工外界信息的必要条件。

2.注意不是独立的______,是伴随感知、记忆、思维等出现的一种共同的______。

3.“一目十行”是关于注意的______的描述。

4.有意后注意不同于有意注意,因为它______,它不同于无意注意,因为它______。

5.注意的种类按其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不同,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例如,有一天阿基米德刚坐进浴池,便发现池内水位上升,此时的注意即______,这使他惊喜不已,他立即对这一现象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此时注意即______,最后提出了著名的流体力学定律。

6.影响注意广度的几个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7.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状态______,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在______方面的特征。

8.注意的外部表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9.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______。

人在集中注意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就产生一个______,由于______诱导,大脑皮层的邻近区域就处于______。

10.注意的指向性显示出人的认识活动具有______。

11.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心理活动______无关事物,而且也______无关事物。

12.我们听到钟声时,一时听到,一时又听不到,或者感到钟的声音一时强,一时弱,注意的这种______的变化,称为注意的______。

13.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______和引起注意转移新事物(新活动)的______。

14.注意的分散是由______的干扰或由______的长期作用所引起。

15.注意的品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单项选择:1.在同时进行两项或几项活动时,一个人能自如地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上,这是()。

第四讲消费者注意、感觉与知觉

第四讲消费者注意、感觉与知觉
利用情感
通过唤起消费者的某种情感来引起其注意,如爱、自豪、好奇心等 。
基于感觉的营销策略
视觉营销
通过视觉元素如颜色、形状、大小等来吸引消费者的 注意,如店铺装修、广告设计等。
听觉营销
利用声音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如音乐、声音效果等 。
触觉营销
通过触觉体验来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的特点,如质地 、温度等。
知觉在营销中的应用
利用知觉特性进行营销策略设计
例如,利用知觉的整体性设计品牌形象和包装设计,利用知觉的理解性进行广告文案创作。
通过调整营销刺激的物理属性来影响消费者的知觉
例如,通过调整产品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物理属性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和评价。
利用知觉过程和机制进行营销策略优化
例如,通过了解消费者的特征检测偏好、模板匹配类型和知识驱动路径来优化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忠诚度。
消费者通过听觉感知产品 的声音、音乐等声音特征 。听觉对产品的功能和使 用体验有重要影响,如品 牌标识、广告语等都可以 通过听觉影响消费者的感 知和态度。
消费者通过嗅觉感知产品 的气味。嗅觉对产品的品 质和特点有重要影响,如 香水和咖啡的独特气味可 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
消费者通过味觉感知产品 的味道和口感。味觉对产 品的品质和特点有重要影 响,如食品的口感和饮料 的味道可以直接影响消费 者的购买决策。
在广告制作中,注意是广告成功的关 键之一。广告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吸引 消费者的注意力,如使用具有冲击力 的图片、醒目的色彩、引人入胜的音 效等。同时,要注意避免干扰消费者 注意的因素,如广告语过于复杂、背 景音乐过于刺耳等。
02
消费者感觉
感觉的定义与特性
感觉是消费者对外部刺激的直接反应,是消费者对外部刺激 的初步认知。消费者通过感觉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初步 筛选、处理和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注意的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 1. 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方向——指向性
强度——集中性
注意: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是各种心理活
动的共同特性,总是和心理过程紧密联系。 (注意看、注意听)
指向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某 一时刻指向一部分 对象,而离开其他 对象,表现出心理 活动的选择性。
(1)知觉的选择性
•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 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 它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 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的声音为知觉 的对象,而环境中的其它声音成为背 景。
花瓶? 侧影?
是男士的腿还是女士的腿?
知觉的整体性
•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 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 • 例如,在下图中,我们的知觉系统把 视野中的个别成分综合成一个有组织 的整体结构。
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着几个 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是什么数 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7 9
5
3
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答案:数字分别是9,7,5,3
总和:24
• 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 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 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
7 9
5
3
集中性: 心理活动共同停留 在被选择的对象上, 它使心理活动离开 一切无关的事物, 多余的活动被抑制。
• • • •
关系 反比例 感受性强弱 敏感迟钝用刺激量表示 感受性高——阈限值低;感受性低——阈 限值高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到最小 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 例如,把一个非常轻的物体慢慢地放在被 试的手掌上,被试不会有感觉,但如果一 次次地稍稍增加其重量,并达到一定数量 时,就会引起被试的感觉反应。这个刚能 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
练习题
• 名词解释:感觉、知觉、注意、感受性、 感觉阈限、感觉适应、感觉对比、联觉、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 简述知觉的特性。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 差别阈限——感觉上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之 间的最小差别量 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阈限的测定小实验
1.在你的左手上放一枚面值一元的硬币,右手 放两枚。你可以觉察到两个手上的重量差别 么?
2.把左右手上的硬币分别放进两本同样重量的
书中,然后拿起书。你现在能判断哪本书里
•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 图中有哪些字母?
faewoymr
teaching 图2
图1
2. 注意的稳定性
• 人的心理活动对同一对象注意所能持续 的时间。
请你聚精会神地看这个图 形,你看到了什么?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 注意的对象(单调、静止——复杂、变化) • 人的积极性(态度、兴趣、理解) • 人的意志
联系: 1、感觉和知觉同属认识的初级阶段,都是人 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 分,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感觉的 有机综合; 3、感觉和知觉两者同时发生,合称感知。
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作用: 1.感觉是认识世界的起点 “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 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 何形式。”
2.感觉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所 必需的过程 感觉剥夺实验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 感受性:一种心理量,即人对刺激物的感觉 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吃盐) (豌豆公主) • 感觉阈限:一种物理量,即人要想感觉到刺 激的存在或变化,刺激本身的强度和强度的 变化需达到一个起码的量值,这个临界值就 叫感觉阈限。
② 继时对比:先喝糖水再吃苹果,
感觉苹果有点酸
1.同一种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后像
• 是指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 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 这种现象称为后像。
①正后像:后像的性质与刺激物相同。
②负后像:后像的性质与刺激物相反。
• 正后象是一种与原来刺激性质相同的感觉印象。
• 电影
注意分配的条件
• 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达 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 同时进行的活动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联系。 • 分配可以锻炼出来。
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
• 小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还较低,难以同时兼顾两 件事情。 • 初中低年级学生在注意分配时也会出现顾此失彼 现象,注意了抄写就忽略了听讲。初三以上的学 生由于各种技能技巧的稳定性有了提高,才使注 意分配能力逐渐向较高水平发展。 •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活动的性质和 任务,较好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如高中生既能听 讲又能抄写,既能注意教师讲解的主要问题,又 能注意问题的前后联系。这种有机结合,说明高 中生注意分配能力已日趋成熟。
形状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
第二节 注意
注意是心灵唯一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 东西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乌申斯基
会走路的“黑板”
物理学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然 脑子里考虑到一个题目,就向前面一块“黑板” 走去,他随手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头,在“黑板” 上演算起来。可是,“黑板”一下子挪动了,而 安培的演算题还没有算完,他不知不觉地追在黑 板后面计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追不 上了,这时他看见街上的人都朝他哈哈大笑,他 才发现,那块会走动的“黑板”原来是一辆黑色 马车车厢的后背。
小活动
• 表演注意
(二) 注意的种类
• 无意注意 • 有意注意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 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外——刺激物的特点
内——人本身的状态
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
新异性
2. 有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困难、单调——不吸引人注意——不感兴 趣——非做不可——意志
小资料
• • • • • 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 7~10岁的儿童可达20分钟, 10~20岁的儿童可达25分钟, 20岁以上一般能坚持30~45分钟。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度的 注意稳定性。
3. 注意的分配

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 不同的对象。

“一心多用”
4. 注意的转移
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 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 到另一种活动上。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原先的注意越集 中,转移就越困难。 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活动越符合人 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 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自控力 明确信号
有两枚硬币吗?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
感受性
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
感觉适应
• 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 用而使感受性下降或消失的现象。
• 嗅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
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视觉:白天进出电影院,暗适应 • 夜间行车,明适应 • 痛觉:适应性低
• (2)豆粒数量越多,估计的偏差范围越大。
• (3)豆粒数量增多,出现低估倾向。
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
• • • • 黑色圆点 外文字母 几何图形 汉字 8~9个; 4~6个; 3~4个; 3~4个。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客观因素:知觉对象的特点。 集中、排列规律 主观因素: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 经验。
知觉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 觉对象的特点记下来,而是以过去 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 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 意义。
13或B?
经验因素
知觉的理解性
知 觉 与 经 验
(4)知觉的恒常性
• 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 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 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它是人们知 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度放映,视觉的残留使我们产生错觉,误
认为画面是连续的。
• 负后象则是一种与原来刺激相反的感觉印象。
联觉
• 联觉——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 种感官的感觉和。切玻璃
知觉
•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整 体)的综合的反映。
感觉知觉
一杯水什么时候 最重?
拿在手里 的时候!
1、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个 别属性的反映。
下面哪一种是感觉?
• 1、梦中蓝色的大海 • 2、迷人的玫瑰 • 3、“我看见了一朵花是红色的” • 4、海市蜃楼
感觉的特点:
• 反应的客观现象
• 反映的是直接影响感觉器官的事物 • 反映的是事物个别属性 • 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2018/10/10
16
• 人具有很高的适应性,适应机制使人能够在 变动的环境中分析和反应复杂的事物,顺利
的开展工作。
• 但适应是有限度的,不断的适应和过度的适 应则易使人疲劳,降低感受性。
2018/10/10
17
1.同一种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感觉的对比 • 是指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同一种感受 器而使感受性发生 变化的现象。 ① 同时对比:月明星稀 黑人的牙
• 知觉的特点:
• 反映的是直接影响感觉器官的事物
• 反映的是事物的各种属性与各部分之间的 相互联系和关系(整体属性) • 与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
客观 事物 直接 作用 于感 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