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典型例题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项复习题:情景应用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项复习题:情景应用题【含答案】阅读与思考强调数学应用,突出对应用意识的考查是现今各级考试的显著特点,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许多应用题也烙上了时代的印迹.这些应用题高度关注社会热点,以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和多彩的市场经济为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常见的问题有储蓄利息、商品利润、股票交易、价格控制、经济预算、企业决策、人口环境等.解决这些问题须注意:1.理解相关词语的意义,熟悉基本关系式:①利率=×100%,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本息和=本金+利息=本金×(1+利率×存期);;②利润率=×100%,利润=利润率×进货价;售出价=进货价+利润=进货价×(1+利润率);③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2.在理解题意、理顺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用方程(组)、不等式(组)及相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例题与求解【例1】某商店将某种超级DVD按进价提高35%,然后打出“九折酬宾,外送50元出租费”的广告,结果每台超级DVD仍获利208元,那么每台超级DVD的进价是元.(“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设未知数,利用售出价、进货价、利润之间的关系建立方程.【例2】某人将甲、乙两种股票卖出,其甲种股票卖价1200元,赢利20%,其乙种股票卖价也是1200元,但亏损20%,该人此次交易的结果是().A.不赔不赚B.赚100元C.赔100元D.赚90元(“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解题思路:要判断此人交易的结果,关键是计算出该人购买甲、乙两种股票的进价.【例3】商业大厦购进某种商品1000件,销售价定为购进价的125%,现计划节日期间按原定售价让利10%售出至多100件商品,而在销售淡季按原定售价的60%大甩卖,为使全部商品售完后赢利,在节日和淡季之外要按原定价销售出至少多少件商品?(河北省竞赛试题)解题思路:恰当引元,解题的突破口是把“至多”“至少”“赢利”等词语转化为对应的数学关系式.【例4】某大型超市元旦假期举行促销活动,假定一次购物不超过100元的不给优惠,超过100元而不超过300元时,按该次购物金额9折优惠,超过300元的其中300元仍按9折优惠,超过部分按8折优惠,小美两次购物分别用了94.5元和282.8元.现小丽决定一次购买小美分两次购买的同样的物品,那么,小丽应该付款多少元?(海南省中考试题)解题思路:先求出小美第二次购物的原价,再分情况讨论.【例5】某开发商进行商铺促销,广告上写着如下条款:投资者购买商铺后,必须由开发商代为租赁5年,5年期满后由开发商以比原商铺标价高20%的价格进行回购.投资者可以在以下两种购铺方案中作出选择:方案一:投资者按商铺标价一次性付清铺款,每年可获得得租金为商铺标价的10%.方案二:投资者按商铺标价的八五折一次性付清铺款.2年后每年可获得租金为商铺标价的10%.但要缴纳租金的10%作为管理费用.⑴请问:投资者选择哪种购铺方案,5年后所获得的投资收益率更高?为什么?(注:投资收益率=×100%)⑵对同一标价的商铺,甲选择了购铺方案一、乙选择了购铺方案二.那么五年后两人获得的收益将相差5万元.问:甲、乙两人各投资了多少万元?(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试题)解题思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恰当地设未知数解决问题.【例6】某商场促销方案规定:商场内所有商品按标价的80%出售,同时,当顾客在商场内消费满一定金额后,按下表返还相应金额.消费金额(元)300~400 400~500 500~600 600~700 700~800 …返还金额(元)30 60 100 130 150 …注:300~400表示消费金额大于300且小于或等于400.其他类同.根据上述促销方案,顾客在该商场购物可以获得双重优惠.例如,若购买标价为400元的商品,则消费金额为320元.获得优惠额为400×(1-80%)+30=110(元).⑴购买一件标价为1000元的商品,顾客获得的优惠额是多少?⑵如果顾客购买标价不超过800元的商品,要使获得的优惠额不少于226元,那么该商品的标价为多少元?(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试题)解题思路:⑴根据标价商品按80%价格出售,求出消费金额,再根据金额所在的范围,求出优惠额.⑵先设商品的标价为元,根据购买标价不超过800元的商品,要使获得的优惠不少于226元,来列出不等式,再分类讨论,求出的取值范围,从而得到答案.能力训练A级1.某商店老板将一件进价为800元的商品先提价50%,再打八折卖出,则卖出这件商品所获利润为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中考题)2.某商品的标价比成本高,当该商品降价出售时,为了不亏损成本,售价的折扣(即降价的百分数)不得超过,则可用表示为 .3.某机关有三个部门,部门有公务员84人,部门有公务员56人,部门有公务员60人,如果每个部门按比例裁减人员,使这个机关仅留公务员150人,那么部门留下的公务员的人数是 .(山东省济南中考试题)4. 某商品降价20%后欲恢复原价,则提价的百分数为().A.18%B.20%C.25%D.30%(湖北省数学竞赛选拔赛试题)5. 某电脑用户计划使用不超过500元的资金购买单价分别为60元、70元的单片软件和盒装磁盘,根据需要,软件至少买3片,磁盘至少买2盒,则不同的选购方式共有().A.5种B.6种C.7种D.8种(湖北省武汉市选拔赛试题)6. 某商店出售某种商品每件可获利元,利润率为20%.若这种商品的进价提高25%,而商店将这种商品的售价提高到每件仍可获利元.则提价后的利润率为().A.25%B.20%C.16%D.12.5%7. 某商店经销一种商品,由于进价降低了5%,出售价不变,使得利润率由提高到,则值为().A.12B.10C.17D.148.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每件成本价是400元,销售价为510元,本季度销售了件,为进一步扩大市场,该企业决定在降低销售价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经过市场调研,预测下季度这种产品每件销售价降低4%,销量将提高10%,要使销售利润保持不变,该产品每件的成本应降低多少元?(陕西省中考试题)9.甲、乙两个仓库要向,A B两地运送水泥,已知甲库可调出100吨水泥,乙库可调出80吨水泥,A地需70吨水泥,B地需110吨水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题难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题难题附答案一、解答题1.工人师傅准备从一块面积为36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工料上裁剪出一块面积为24平方分米的长方形的工件.(1)求正方形工料的边长;(2)若要求裁下的长方形的长宽的比为4:3,问这块正方形工料是否满足需要?(参考数据:2 1.414≈)≈,3 1.7322.如图,这是由8个同样大小的立方体组成的魔方,体积为64.(1)求出这个魔方的棱长;(2)图中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ABCD,求出阴影部分的边长.3.如图,8块相同的小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大长方形,(1)每块小长方形地砖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要求列方程组进行解答)(2)小明想用一块面积为7平方米的正方形桌布,沿着边的方向裁剪出一块新的长方形桌布,用来盖住这块长方形木桌,你帮小明算一算,他能剪出符合要求的桌布吗?4.如图,纸上有五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纸,我们可以把它剪开拼成一个正方形.(1)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分别是多少?(2)如图所示,以数轴的单位长度的线段为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以数轴的-1点为圆心,直角三角形的最大边为半径画弧,交数轴正半轴于点A,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多少?点A表示的数的相反数是多少?(3)你能把十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纸,剪开并拼成正方形吗?若能,请画出示意图,并求它的边长5.如图用两个边长为18cm的小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纸片,沿着大正方形纸片的边的方向截出一个长方形纸片,能否使截得的长方形纸片长宽之比为3:2,且面积为30cm2请说明理由.二、解答题6.已知:AB//CD.点E在CD上,点F,H在AB上,点G在AB,CD之间,连接FG,EH,GE,∠GFB=∠CEH.(1)如图1,求证:GF//EH;(2)如图2,若∠GEH=α,FM平分∠AFG,EM平分∠GEC,试问∠M与α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用含α的式子表示∠M)?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7.如图1,已知直线m∥n,AB是一个平面镜,光线从直线m上的点O射出,在平面镜AB上经点P反射后,到达直线n上的点Q.我们称OP为入射光线,PQ为反射光线,镜面反射有如下性质: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即∠OPA=∠QPB.(1)如图1,若∠OPQ=82°,求∠OPA的度数;(2)如图2,若∠AOP=43°,∠BQP=49°,求∠OPA的度数;(3)如图3,再放置3块平面镜,其中两块平面镜在直线m和n上,另一块在两直线之间,四块平面镜构成四边形ABCD ,光线从点O 以适当的角度射出后,其传播路径为 O→P→Q→R→O→P→…试判断∠OPQ 和∠ORQ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8.已知,AB ∥CD ,点E 为射线FG 上一点.(1)如图1,若∠EAF =25°,∠EDG =45°,则∠AED = .(2)如图2,当点E 在FG 延长线上时,此时CD 与AE 交于点H ,则∠AE D 、∠EAF 、∠EDG 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请说明你的结论;(3)如图3,当点E 在FG 延长线上时,DP 平分∠EDC ,∠AED =32°,∠P =30°,求∠EKD 的度数.9.如图,已知直线12//l l ,点A B 、在直线1l 上,点C D 、在直线2l 上,点C 在点D 的右侧,()80,2,ADC ABC n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直线BE DE 、交于点E .(1)若20n =时,则BED ∠=___________; (2)试求出BED ∠的度数(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3)将线段BC 向右平行移动,其他条件不变,请画出相应图形,并直接写出BED ∠的度数.(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10.如图1,MN ∥PQ ,点C 、B 分别在直线MN 、PQ 上,点A 在直线MN 、PQ 之间. (1)求证:∠CAB =∠MCA +∠PBA ;(2)如图2,CD ∥AB ,点E 在PQ 上,∠ECN =∠CAB ,求证:∠MCA =∠DCE ; (3)如图3,BF 平分∠ABP ,CG 平分∠ACN ,AF ∥CG .若∠CAB =60°,求∠AFB 的度数.三、解答题11.如图1,E 点在BC 上,A D ∠=∠.180ACB BED ∠+∠=︒.(1)求证://AB CD(2)如图2,//,AB CD BG 平分ABE ∠,与EDF ∠的平分线交于H 点,若DEB ∠比DHB ∠大60︒,求DEB ∠的度数.(3)保持(2)中所求的DEB ∠的度数不变,如图3,BM 平分,EBK DN ∠平分CDE ∠,作//BP DN ,则PBM ∠的度数是否改变?若不变,请直接写出答案;若改变,请说明理由.12.如图1,//AB CD ,E 是AB 、CD 之间的一点.(1)判定BAE ∠,CDE ∠与AE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2,若BAE ∠、CDE ∠的两条平分线交于点F .直接写出AFD ∠与AED ∠之间的数量关系;(3)将图2中的射线DC 沿DE 翻折交AF 于点G 得图3,若AGD ∠的余角等于2E ∠的补角,求BAE ∠的大小.13.如图1,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30OC AOC ︒∠=,将一直角三角板(30M ︒∠=)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一边ON 在射线OA 上,另一边OM 与OC 都在直线AB 的上方,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 以每秒3°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1)几秒后ON 与OC 重合?(2)如图2,经过t 秒后,//MN AB ,求此时t 的值.(3)若三角板在转动的同时,射线OC 也绕O 点以每秒6°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那么经过多长时间OC 与OM 重合?请画图并说明理由.(4)在(3)的条件下,求经过多长时间OC 平分MOB ∠?请画图并说明理由. 14.已知两条直线l 1,l 2,l 1∥l 2,点A ,B 在直线l 1上,点A 在点B 的左边,点C ,D 在直线l 2上,且满足115ADC ABC ∠=∠=o .(1)如图①,求证:AD ∥BC ;(2)点M ,N 在线段CD 上,点M 在点N 的左边且满足MAC BAC ∠=∠,且AN 平分∠CAD ;(Ⅰ)如图②,当30ACD ∠=o 时,求∠DAM 的度数; (Ⅱ)如图③,当8CAD MAN ∠=∠时,求∠ACD 的度数. 15.问题情境(1)如图1,已知//AB CD ,125PBA ︒∠=,155PCD ︒∠=,求BPC ∠的度数.佩佩同学的思路:过点P 作PG//AB ,进而//PG CD ,由平行线的性质来求BPC ∠,求得BPC ∠=________. 问题迁移(2)图2.图3均是由一块三角板和一把直尺拼成的图形,三角板的两直角边与直尺的两边重合,90ACB ︒∠=,//DF CG ,AB 与FD 相交于点E ,有一动点P 在边BC 上运动,连接PE ,PA ,记PED α∠=∠,PAC β∠=∠.①如图2,当点P 在C ,D 两点之间运动时,请直接写出AOE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②如图3,当点P 在B ,D 两点之间运动时,APE ∠与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判断并说明理由;拓展延伸(3)当点P 在C ,D 两点之间运动时,若PED ∠,PAC ∠的角平分线EN ,AN 相交于点N ,请直接写出ANE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四、解答题16.(1)如图1,∠BAD 的平分线AE 与∠BCD 的平分线CE 交于点E ,AB ∥CD ,∠ADC =50°,∠ABC =40°,求∠AEC 的度数;(2)如图2,∠BAD 的平分线AE 与∠BCD 的平分线CE 交于点E ,∠ADC =α°,∠ABC =β°,求∠AEC 的度数;(3)如图3,PQ ⊥MN 于点O ,点A 是平面内一点,AB 、AC 交MN 于B 、C 两点,AD 平分∠BAC 交PQ 于点D ,请问ADPACB ABC∠∠-∠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改变,请说明理由.17.小明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中的一个有趣问题做如下探究:(习题回顾)已知:如图1,在ABC 中,90ACB ∠=︒,AE 是角平分线,CD 是高,AE 、CD 相交于点F .求证:CFE CEF ∠=∠;(变式思考)如图2,在ABC 中,90ACB ∠=︒,CD 是AB 边上的高,若ABC 的外角BAG ∠的平分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其反向延长线与BC 边的延长线交于点E ,则CFE ∠与CEF ∠还相等吗?说明理由;(探究延伸)如图3,在ABC 中,AB 上存在一点D ,使得ACD B ∠=∠,BAC ∠的平分线AE 交CD 于点F .ABC 的外角BAG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MN 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M .直接写出M ∠与CFE ∠的数量关系.18.如图①,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放在同一条直线AB 上,其中∠ONM =30°,∠OCD =45°.(1)将图①中的三角板OMN 沿BA 的方向平移至图②的位置,MN 与CD 相交于点E ,求∠CEN 的度数;(2)将图①中的三角板OMN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BON =30°,如图③,MN 与CD 相交于点E ,求∠CEN 的度数;(3)将图①中的三角板OMN 绕点O 按每秒30°的速度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在第____________秒时,直线MN 恰好与直线CD 垂直.(直接写出结果) 19.如图所示,已知射线//,//,100CB OA AB OC C OAB ︒∠=∠=.点E 、F 在射线CB 上,且满足FOB AOB ∠=∠,OE 平分COF ∠ (1)求EOB ∠的度数;(2)若平行移动AB ,那么:OBC OFC ∠∠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如果变化,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3)在平行移动AB 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OEC OBA ∠=∠?若存在,求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已知,//AB CD ,点E 为射线FG 上一点.(1)如图1,写出EAF ∠、AED ∠、EDG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如图2,当点E 在FG 延长线上时,求证:EAF AED EDG ∠=∠+∠;(3)如图3,AI 平分BAE ∠,DI 交AI 于点I ,交AE 于点K ,且EDI ∠:2:1CDI ∠=,20AED ∠=︒,30I ∠=︒,求EKD ∠的度数.【参考答案】一、解答题1.(1)6分米;(2)满足. 【分析】(1)由正方形面积可知,求出的值即可;(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4a 分米、3a 分米,根据面积得出方程,求出,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和6比较即可. 【详解】 解:(解析:(1)6分米;(2)满足. 【分析】(1(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4a 分米、3a 分米,根据面积得出方程,求出a ,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和6比较即可. 【详解】解:(16分米; (2)设长方形的长为4a 分米,则宽为3a 分米. 则4324a a ⋅=,解得:a =∴长为4 5.6566a ≈<,宽为3 4.242 6.a ≈<∴满足要求.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及实数大小比较,用了转化思想,即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2.(1)棱长为4;(2)边长为:(或) 【分析】(1)由立方体的体积为棱长的立方可以得到答案;(2)用勾股定理直接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解:(1)设正方体的棱长为,则,所以,即正方体的棱长为4.解析:(1)棱长为4;(2 【分析】(1)由立方体的体积为棱长的立方可以得到答案;(2)用勾股定理直接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解:(1)设正方体的棱长为x ,则364x =,所以4x =,即正方体的棱长为4.(2)因为正方体的棱长为4,所以AB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立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理解与计算,由实际的情境去理解问题本身就是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与算术平方根是关键.3.(1) 长是1.5m,宽是0.5m.;(2)不能. 【解析】 【分析】(1)设每块小长方形地砖的长为xm,宽为ym,列方程组求解即可; (2)把正方形的边长与大长方形的长比较即可. 【详解】 解:解析:(1) 长是1.5m,宽是0.5m.;(2)不能. 【解析】 【分析】(1)设每块小长方形地砖的长为xm,宽为ym,列方程组求解即可; (2)把正方形的边长与大长方形的长比较即可. 【详解】解:(1)设每块小长方形地砖的长为xm,宽为ym,由题意得:32x yx y =⎧⎨+=⎩, 解得: 1.50.5x y =⎧⎨=⎩, ∴长是1.5m,宽是0.5m.(2)∵正方形的面积为7平方米, ∴米,∵∴他不能剪出符合要求的桌布.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算术平方根的应用,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是解(1)的关键,求出正方形的边长是解(2)的关键.4.(1)5;;(2);;(3)能,. 【分析】(1)易得5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那么就得到了大正方形的面积,求得面积的算术平方根即可为大正方形的边长. (2)求出斜边长即可. (3)一共有10个小正解析:(1)521;13 【分析】(1)易得5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那么就得到了大正方形的面积,求得面积的算术平方根即可为大正方形的边长. (2)求出斜边长即可.(3)一共有10个小正方形,那么组成的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0,边长为10的算术平方根,画图.【详解】试题分析:解:(1)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积与原面积相等1×1×5=5,边长为5,如图(1)(2)斜边长=222222+=,故点A表示的数为:222-;点A表示的相反数为:222-(3)能,如图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积与原面积相等1×1×10=1010考点:1.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2.图形的剪拼.5.不能截得长宽之比为,且面积为cm2的长方形纸片,见解析【分析】根据拼图求出大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长方形的长、宽之比为3:2,计算长方形的长与宽进行验证即可.【详解】解:不能,因为大正方形纸解析:不能截得长宽之比为3:2,且面积为30cm2的长方形纸片,见解析【分析】根据拼图求出大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长方形的长、宽之比为3:2,计算长方形的长与宽进行验证即可.【详解】解:不能,182+182=36(cm2),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6cm,设截出的长方形的长为3b cm ,宽为2b cm ,则6b 2=30,所以b =5(取正值), 所以3b =35=45>36,所以不能截得长宽之比为3:2,且面积为30cm 2的长方形纸片.【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是正确解答的关键.二、解答题6.(1)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等量代换得出,即可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解;(2)过点作,过点作,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析:(1)见解析;(2)902FME α∠=︒-,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CEH EHB ∠=∠,等量代换得出GFB EHB ∠=∠,即可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解;(2)过点M 作//MQ AB ,过点G 作//GP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1)证明://AB CD ,CEH EHB ∴∠=∠,GFB CEH ∠=∠,GFB EHB ∴∠=∠,//GF EH ∴;(2)解:902FME α∠=︒-,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M 作//MQ AB ,过点G 作//GP AB ,//AB CD ,//MQ CD ∴,AFM FMQ ∴∠=∠,QME MEC ∠=∠,FME FMQ QME AFM MEC ∴∠=∠+∠=∠+∠,同理,FGE FGP PGE AFG GEC ∠=∠+∠=∠+∠, FM 平分AFG ∠,EM 平分GEC ∠,2AFG AFM ∴∠=∠,2GEC MEC ∠=∠,2FGE FME ∴∠=∠,由(1)知,//GF EH ,180FGE GEH ∴∠+∠=︒,GEH α∠=,180FGE α∴∠=︒-,2180FME α∴∠=︒-,902FME α∴∠=︒-.【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记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及作出合理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7.(1)49°,(2)44°,(3)∠OPQ=∠ORQ【分析】(1)根据∠OPA=∠QPB .可求出∠OPA 的度数;(2)由∠AOP=43°,∠BQP=49°可求出∠OPQ 的度数,转化为(1)来解 解析:(1)49°,(2)44°,(3)∠OPQ =∠ORQ【分析】(1)根据∠OPA =∠QP B .可求出∠OPA 的度数;(2)由∠AOP =43°,∠BQP =49°可求出∠OPQ 的度数,转化为(1)来解决问题; (3)由(2)推理可知:∠OPQ =∠AOP +∠BQP ,∠ORQ =∠DOR +∠RQC ,从而∠OPQ =∠ORQ .【详解】解:(1)∵∠OPA =∠QPB ,∠OPQ =82°,∴∠OPA =(180°-∠OPQ )×12=(180°-82°)×12=49°,(2)作PC ∥m ,∵m ∥n ,∴m ∥PC ∥n ,∴∠AOP =∠OPC =43°,∠BQP =∠QPC =49°,∴∠OPQ =∠OPC +∠QPC =43°+49°=92°,∴∠OPA =(180°-∠OPQ )×12=(180°-92°)×1244°,(3)∠OPQ =∠ORQ .理由如下:由(2)可知:∠OPQ =∠AOP +∠BQP ,∠ORQ =∠DOR +∠RQC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AOP =∠DOR ,∠BQP =∠RQC ,∴∠OPQ =∠ORQ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前为后用的设置目的.8.(1)70°;(2),证明见解析;(3)122°【分析】(1)过作,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即可求得;(2)过过作,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即;(3)设,则,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得到,由角平分线解析:(1)70°;(2)EAF AED EDG ∠=∠+∠,证明见解析;(3)122°【分析】(1)过E 作//EF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25EAF AEH ∠=∠=︒,45EAG DEH ∠=∠=︒,即可求得AED ∠;(2)过过E 作//EM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80EAF MEH ∠=︒-∠,180EDG AED MEH ∠+∠=︒-,即EAF AED EDG ∠=∠+∠;(3)设EAI x ∠=,则3BAE x ∠=,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得到2EDK x ∠=-︒,由角平分线定义及//AB CD 得到33224x x =︒+-︒,求出x 的值再通过三角形内角和求EKD ∠.【详解】解:(1)过E 作//EF AB ,//AB CD ,//EF CD ∴,25EAF AEH ∴∠=∠=︒,45EAG DEH ∠=∠=︒,70AED AEH DEH ∴∠=∠+∠=︒,故答案为:70︒;(2)EAF AED EDG ∠=∠+∠.理由如下:过E 作//EM AB ,//AB CD ,//EM CD ∴,180EAF MEH ∴∠+∠=︒,180EDG AED MEH ∠+∠+=︒,180EAF MEH ∴∠=︒-∠,180EDG AED MEH ∠+∠=︒-,EAF AED EDG ∴∠=∠+∠;(3):1:2EAP BAP ∠∠=,设EAP x ∠=,则3BAE x ∠=,32302AED P ∠-∠=︒-︒=︒,DKE AKP ∠=∠,又180EDK DKE DEK ∠+∠+∠=︒,180KAP KPA AKP ∠+∠+∠=︒,22EDK EAP x ∴∠=∠-︒=-︒, DP 平分EDC ∠,224CDE EDK x ∴∠=∠=-︒,//AB CD ,EHC EAF AED EDG ∴∠=∠=∠+∠,即33224x x =︒+-︒,解得28x =︒,28226EDK ∴∠=︒-︒=︒,1802632122EK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正确做出辅助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1)60°;(2)n°+40°;(3)n°+40°或n°-40°或220°-n°【分析】(1)过点E 作EF ∥AB ,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BED 的度数;(2)同(1)中方法求解解析:(1)60°;(2)n°+40°;(3)n°+40°或n°-40°或220°-n°【分析】(1)过点E作EF∥AB,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BED的度数;(2)同(1)中方法求解即可;(3)分当点B在点A左侧和当点B在点A右侧,再分三种情况,讨论,分别过点E作EF∥AB,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的和差计算即可.【详解】解:(1)当n=20时,∠ABC=40°,过E作EF∥AB,则EF∥CD,∴∠BEF=∠ABE,∠DEF=∠CDE,∵BE平分∠ABC,DE平分∠ADC,∴∠BEF=∠ABE=20°,∠DEF=∠CDE=40°,∴∠BED=∠BEF+∠DEF=60°;(2)同(1)可知:∠BEF=∠ABE=n°,∠DEF=∠CDE=40°,∴∠BED=∠BEF+∠DEF=n°+40°;(3)当点B在点A左侧时,由(2)可知:∠BED=n°+40°;当点B在点A右侧时,如图所示,过点E作EF∥AB,∵BE平分∠ABC,DE平分∠ADC,∠ABC=2n°,∠ADC=80°,∴∠ABE=12∠ABC=n°,∠CDG=12∠ADC=40°,∵AB∥CD∥EF,∴∠BEF=∠ABE=n°,∠CDG=∠DEF=40°,∴∠BED=∠BEF-∠DEF=n°-40°;如图所示,过点E作EF∥AB,∵BE平分∠ABC,DE平分∠ADC,∠ABC=2n°,∠ADC=80°,∴∠ABE=12∠ABC=n°,∠CDG=12∠ADC=40°,∵AB∥CD∥EF,∴∠BEF=180°-∠ABE=180°-n°,∠CDE=∠DEF=40°,∴∠BED=∠BEF+∠DEF=180°-n°+40°=220°-n°;如图所示,过点E作EF∥AB,∵BE平分∠ABC,DE平分∠ADC,∠ABC=n°,∠ADC=70°,∴∠ABG=12∠ABC=n°,∠CDE=12∠ADC=40°,∵AB∥CD∥EF,∴∠BEF=∠ABG=n°,∠CDE=∠DEF=40°,∴∠BED=∠BEF-∠DEF=n°-40°;综上所述,∠BED的度数为n°+40°或n°-40°或220°-n°.【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应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各角之间关系是解题关键.10.(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120°.【分析】(1)过点A作AD∥MN,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MCA=∠DAC,∠PBA=∠DAB,根据角的和差等量代换即可得解;(2)解析:(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120°.【分析】(1)过点A作AD∥MN,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MCA=∠DAC,∠PBA=∠DAB,根据角的和差等量代换即可得解;(2)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CAB+∠ACD=180°,由邻补角定义得到∠ECM+∠ECN=180°,再等量代换即可得解;(3)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FAB=120°﹣∠GCA,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到∠GCA﹣∠ABF=60°,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即可求解.【详解】解:(1)证明:如图1,过点A作AD∥MN,∵MN∥PQ,AD∥MN,∴AD∥MN∥PQ,∴∠MCA=∠DAC,∠PBA=∠DAB,∴∠CAB=∠DAC+∠DAB=∠MCA+∠PBA,即:∠CAB=∠MCA+∠PBA;(2)如图2,∵CD∥AB,∴∠CAB+∠ACD=180°,∵∠ECM+∠ECN=180°,∵∠ECN=∠CAB∴∠ECM=∠ACD,即∠MCA+∠ACE=∠DCE+∠ACE,∴∠MCA=∠DCE;(3)∵AF∥CG,∴∠GCA+∠FAC=180°,∵∠CAB=60°即∠GCA+∠CAB+∠FAB=180°,∴∠FAB=180°﹣60°﹣∠GCA=120°﹣∠GCA,由(1)可知,∠CAB=∠MCA+∠ABP,∵BF平分∠ABP,CG平分∠ACN,∴∠ACN=2∠GCA,∠ABP=2∠ABF,又∵∠MCA=180°﹣∠ACN,∴∠CAB=180°﹣2∠GCA+2∠ABF=60°,∴∠GCA﹣∠ABF=60°,∵∠AFB+∠ABF+∠FAB=180°,∴∠AFB=180°﹣∠FAB﹣∠FBA=180°﹣(120°﹣∠GCA)﹣∠ABF=180°﹣120°+∠GCA﹣∠ABF=1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准确的推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1)见解析;(2)100°;(3)不变,40°【分析】(1)如图1,延长交于点,根据,,可得,所以,可得,又,进而可得结论; (2)如图2,作,,根据,可得,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角之间的关系,再 解析:(1)见解析;(2)100°;(3)不变,40°【分析】(1)如图1,延长DE 交AB 于点F ,根据180ACB BED ∠+∠=︒,180CED BED ∠+∠=︒,可得ACB CED ∠=∠,所以//AC DF ,可得A DFB ∠=∠,又A D ∠=∠,进而可得结论; (2)如图2,作//EM CD ,//HN CD ,根据//AB CD ,可得//////AB EM HN 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角之间的关系,再根据DEB ∠比DHB ∠大60︒,列出等式即可求DEB ∠的度数;(3)如图3,过点E 作//ES CD ,设直线DF 和直线BP 相交于点G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定义可求PBM ∠的度数.【详解】解:(1)证明:如图1,延长DE 交AB 于点F ,180ACB BED ∠+∠=︒,180CED BED ∠+∠=︒,ACB CED ∴∠=∠,//AC DF ∴,A DFB ∴∠=∠,A D ∠=∠,DFB D ∴∠=∠,//AB CD ∴;(2)如图2,作//EM CD ,//HN CD ,//AB CD ,//////AB EM HN CD ∴,1180EDF ∴∠+∠=︒,MEB ABE ∠=∠, BG 平分ABE ∠, 12ABG ABE ∴∠=∠, //AB HN ,2ABG ∴∠=∠,//CF HN ,23β∴∠+∠=∠,∴132ABE β∠+∠=∠, DH 平分EDF ∠,132EDF ∴∠=∠, ∴1122ABE EDF β∠+∠=∠,1()2EDF ABE β∴∠=∠-∠, 2EDF ABE β∴∠-∠=∠,设DEB α∠=∠,1180180()1802MEB EDF ABE EDF ABE αβ∠=∠+∠=︒-∠+∠=︒-∠-∠=︒-∠,DEB ∠比DHB ∠大60︒,60αβ∴∠-︒=∠,1802(60)αα∴∠=︒-∠-︒解得100α∠=︒DEB ∴∠的度数为100︒;(3)PBM ∠的度数不变,理由如下:如图3,过点E 作//ES CD ,设直线DF 和直线BP 相交于点G ,BM 平分EBK ∠,DN 平分CDE ∠,12EBM MBK EBK ∴∠=∠=∠, 12CDN EDN CDE ∠=∠=∠, //ES CD ,//AB CD ,////ES AB CD ∴,DES CDE ∴∠=∠,180BES ABE EBK ∠=∠=︒-∠,G PBK ∠=∠,由(2)可知:100DEB ∠=︒,180100CDE EBK ∴∠+︒-∠=︒,80EBK CDE ∴∠-∠=︒,//BP DN ,CDN G ∴∠=∠,12PBK G CDN CDE ∴∠=∠=∠=∠, PBM MBK PBK ∴∠=∠-∠1122EBK CDE =∠-∠ 1()2EBK CDE =∠-∠ 1802=⨯︒ 4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12.(1),见解析;(2);(3)60°【分析】(1)作EF//AB ,如图1,则EF//CD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1=∠BAE ,∠2=∠CDE ,从而得到∠BAE +∠CDE =∠AED ;(2)如图2,解析:(1)BAE CDE AED ∠+∠=∠,见解析;(2)12AFD AED ∠=∠;(3)60° 【分析】(1)作EF //AB ,如图1,则EF //CD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1=∠BAE ,∠2=∠CDE ,从而得到∠BAE +∠CDE =∠AED ;(2)如图2,由(1)的结论得∠AFD =∠BAF +∠CDF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F =12∠BAE ,∠CDF =12∠CDE ,则∠AFD =12(∠BAE +∠CDE ),加上(1)的结论得到∠AFD =12∠AED ;(3)由(1)的结论得∠AGD =∠BAF +∠CDG ,利用折叠性质得∠CDG =4∠CDF ,再利用等量代换得到∠AGD =2∠AED -32∠BAE ,加上90°-∠AGD =180°-2∠AED ,从而可计算出∠BAE 的度数.【详解】解:(1)BAE CDE AED ∠+∠=∠理由如下:作//EF AB ,如图1,//AB CD ,1BAE ∴∠=∠,2CDE ∠=∠,BAE CDE AED ∴∠+∠=∠;(2)如图2,由(1)的结论得AFD BAF CDF ∠=∠+∠,BAE ∠、CDE ∠的两条平分线交于点F ,12BAF BAE ∴∠=∠,12CDF CDE ∠=∠, 1()2AFD BAE CDE ∴∠=∠+∠, BAE CDE AED ∠+∠=∠,12AFD AED ∴∠=∠; (3)由(1)的结论得AGD BAF CDG ∠=∠+∠,而射线DC 沿DE 翻折交AF 于点G ,4CDG CDF ∴∠=∠,11422()22AGD BAF CDF BAE CDE BAE AED BAE ∴∠=∠+∠=∠+∠=∠+∠-∠= 322AED BAE ∠-∠, 901802AGD AED ︒-∠=︒-∠,390218022AED BAE AED ∴︒-∠+∠=︒-∠, 60BAE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3.(1)10秒;(2)20秒;(3)20秒,画图见解析;(4)秒,画图见解析【分析】(1)用角的度数除以转动速度即可得;(2)求出∠AON=60°,结合旋转速度可得时间t ;(3)设∠AON=3解析:(1)10秒;(2)20秒;(3)20秒,画图见解析;(4)703秒,画图见解析(1)用角的度数除以转动速度即可得;(2)求出∠AON=60°,结合旋转速度可得时间t;(3)设∠AON=3t,则∠AOC=30°+6t,由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4)根据转动速度关系和OC平分∠MOB,由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30÷3=10,∴10秒后ON与OC重合;(2)∵MN∥AB∴∠BOM=∠M=30°,∵∠AON+∠BOM=90°,∴∠AON=60°,∴t=60÷3=20∴经过t秒后,MN∥AB,t=20秒.(3)如图3所示:∵∠AON+∠BOM=90°,∠BOC=∠BOM,∵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射线OC也绕O点以每秒6°的速度旋转,设∠AON=3t,则∠AOC=30°+6t,∵OC与OM重合,∵∠AOC+∠BOC=180°,可得:(30°+6t)+(90°-3t)=180°,解得:t=20秒;即经过20秒时间OC与OM重合;(4)如图4所示:∵∠AON+∠BOM=90°,∠BOC=∠COM,∵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射线OC也绕O点以每秒6°的速度旋转,设∠AON=3t,∠AOC=30°+6t,∵∠BOM+∠AON=90°,∴∠BOC=∠COM=12∠BOM=12(90°-3t),由题意得:180°-(30°+6t)=12( 90°-3t),解得:t=703秒, 即经过703秒OC 平分∠MOB .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的计算以及方程的应用,关键是应该认真审题并仔细观察图形,找到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求出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14.(1)证明见解析;(2)(Ⅰ);(Ⅱ).【分析】(1)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再根据角的和差可得,然后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证;(2)(Ⅰ)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从而可得,再根据角的和差可得 解析:(1)证明见解析;(2)(Ⅰ)5DAM ∠=︒;(Ⅱ)25ACD ∠=︒.【分析】(1)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65BAD ∠=︒,再根据角的和差可得180BAD ABC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证;(2)(Ⅰ)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0BAC ACD ∠=∠=︒,从而可得30MAC ∠=︒,再根据角的和差可得35DAC ∠=︒,然后根据DAM DAC MAC ∠=∠-∠即可得;(Ⅱ)设MAN x ∠=,从而可得8CAD x ∠=,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42CAN CAD x ∠=∠=,再根据角的和差可得5BAC MAC x ∠=∠=,然后根据65CAD BAC BAD ∠+∠=∠=︒建立方程可求出x 的值,从而可得BAC ∠的度数,最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详解】(1)12//,115l l ADC ∠=︒,18065BAD ADC ∴∠=︒-∠=︒,又115ABC ∠=︒,180BAD ABC ∴∠+∠=︒,//AD BC ∴;(2)(Ⅰ)12//,30l l ACD ∠=︒,30BAC ACD ∴∠=∠=︒,MAC BAC ∠=∠,30MAC ∴∠=︒,由(1)已得:65BAD ∠=︒,35DAC BAD BAC ∴∠=∠-∠=︒,35305DAM DAC MAC ∴∠=∠-∠=︒-︒=︒;(Ⅱ)设MAN x ∠=,则8CAD x ∠=, AN 平分CAD ∠,142CAN CAD x ∴∠=∠=, 5MAC CAN MAN x ∴∠=∠+∠=,MAC BAC ∠=∠,5BAC x ∴∠=,由(1)已得:65BAD ∠=︒,65CAD BAC BAD ∴∠+∠=∠=︒,即8565x x +=︒,解得5x =︒,525BAC x ∴∠==︒,又12//l l ,25ACD BA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的和差、角平分线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的几何应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15.(1);(2)①,②,理由见解析;(3)【分析】(1)过点作,则,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的度数;(2)①过点作的平行线,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与,之间的数量关系; ②过作,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即解析:(1)80︒;(2)①APE αβ∠=∠+∠,②APE βα∠=∠-∠,理由见解析;(3)1()2ANE αβ∠=∠+∠ 【分析】(1)过点P 作//PG AB ,则//PG CD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PC ∠的度数;(2)①过点P 作FD 的平行线,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PE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②过P 作//PQ DF ,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QPA β∠=∠,QPE α∠=∠,即可得到APE APQ EPQ βα∠=∠-∠=∠-∠;(3)过P 和N 分别作FD 的平行线,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ANE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1()2ANE αβ∠=∠+∠. 【详解】解:(1)如图1,过点P 作//PG AB ,则//PG CD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80B BPG ︒∠+∠=,180C CPG ︒∠+∠=,又∵125PBA ︒∠=,155PCD ︒∠=,∴36012515580BPC ︒︒︒︒∠=--=,故答案为:80︒;(2)①如图2,APE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APE αβ∠=∠+∠;过点P 作PM ∥FD ,则PM ∥FD ∥CG ,∵PM ∥FD ,∴∠1=∠α,∵PM ∥CG ,∴∠2=∠β,∴∠1+∠2=∠α+∠β,即:APE αβ∠=∠+∠,②如图,APE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APE βα∠=∠-∠;理由:过P 作//PQ DF ,∵//DF CG ,∴//PQ CG ,∴QPA β∠=∠,QPE α∠=∠,∴APE APQ EPQ βα∠=∠-∠=∠-∠;(3)如图,由①可知,∠N=∠3+∠4,∵EN 平分∠DEP ,AN 平分∠PAC ,∴∠3=12∠α,∠4=12∠β, ∴1()2ANE αβ∠=∠+∠,∴ANE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1()2ANE αβ∠=∠+∠.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过拐点作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结论.四、解答题16.(1)∠E=45°;(2)∠E=;(3)不变化,【分析】(1)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D+∠ECD=∠E+∠EAD ,∠B+∠EAB=∠E+∠ECB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ECD=∠ECB=∠解析:(1)∠E =45°;(2)∠E =2βα-;(3)不变化,12【分析】(1)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D+∠ECD=∠E+∠EAD ,∠B+∠EAB=∠E+∠ECB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ECD=∠ECB=12∠BCD ,∠EAD=∠EAB=12∠BAD ,则可得∠E= 12(∠D+∠B ),继而求得答案;(2)首先延长BC 交AD 于点F ,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BCD=∠B+∠BAD+∠D ,又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3)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90ADP ACB DAC ∠+︒=∠+∠ADP DFO ABC OEB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与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1)∵CE 平分∠BCD ,AE 平分∠BAD∴∠ECD=∠ECB=12∠BCD ,∠EAD=∠EAB=12∠BAD , ∵∠D+∠ECD=∠E+∠EAD ,∠B+∠EAB=∠E+∠ECB ,∴∠D+∠ECD+∠B+∠EAB=∠E+∠EAD+∠E+∠ECB∴∠D+∠B=2∠E ,∴∠E=12(∠D+∠B ), ∵∠ADC=50°,∠ABC=40°,∴∠AEC=12×(50°+40°)=45°;(2)延长BC 交AD 于点F ,∵∠BFD=∠B+∠BAD ,∴∠BCD=∠BFD+∠D=∠B+∠BAD+∠D ,∵CE 平分∠BCD ,AE 平分∠BAD∴∠ECD=∠ECB=12∠BCD ,∠EAD=∠EAB=12∠BAD , ∵∠E+∠ECB=∠B+∠EAB ,∴∠E=∠B+∠EAB -∠ECB=∠B+∠BAE -12∠BCD =∠B+∠BAE -12(∠B+∠BAD+∠D ) = 12(∠B -∠D ), ∠ADC =α°,∠ABC =β°,即∠AEC=.2βα-(3)ADP ACB ABC ∠∠-∠的值不发生变化,1.2ADP ACB ABC ∠∴=∠-∠ 理由如下:如图,记AB 与PQ 交于E ,AD 与CB 交于F ,,PQ MN ⊥90,DOC BOE ∴∠=∠=︒90ADP ACB DAC ∠+︒=∠+∠①,ADP DFO ABC OEB ∠+∠=∠+∠②,∴ ①-②得:90,DFO ACB ABC DAC OEB ︒-∠=∠-∠+∠-∠90,DFO OEB DAC ACB ABC ∴︒-∠+∠-∠=∠-∠90,,ADP DFO OEB EAD ADP ∠=︒-∠∠-∠=∠AD 平分∠BAC ,,BAD CAD ∴∠=∠,OEB CAD ADP ∴∠-∠=∠2,ADP ACB ABC ∠=∠-∠ 1.2ADP ACB ABC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此题难度较大,注意掌握整体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7.[习题回顾]证明见解析;[变式思考] 相等,证明见解析;[探究延伸] ∠M+∠CFE=90°,证明见解析.【分析】[习题回顾]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证明∠B=∠ACD ,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解析:[习题回顾]证明见解析;[变式思考] 相等,证明见解析;[探究延伸]∠M+∠CFE=90°,证明见解析.【分析】[习题回顾]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证明∠B=∠ACD ,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证明;[变式思考]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对顶角相等可得∠CAE=∠DAF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得出CFE ∠=CEF ∠;[探究延伸]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EAN=90°,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M+∠CEF=90°,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CEF=∠CFE,由此可证∠M+∠CFE=90°.【详解】[习题回顾]证明:∵∠ACB=90°,CD是高,∴∠B+∠CAB=90°,∠ACD+∠CAB=90°,∴∠B=∠ACD,∵AE是角平分线,∴∠CAF=∠DAF,∵∠CFE=∠CAF+∠ACD,∠CEF=∠DAF+∠B,∴∠CEF=∠CFE;[变式思考]相等,理由如下:证明:∵AF为∠BAG的角平分线,∴∠GAF=∠DAF,∵∠CAE=∠GAF,∴∠CAE=∠DAF,∵CD为AB边上的高,∠ACB=90°,∴∠ADC=90°,∴∠ADF=∠ACE=90°,∴∠DAF+∠F=90°,∠E+∠CAE=90°,∴∠CEF=∠CFE;[探究延伸]∠M+∠CFE=90°,证明:∵C、A、G三点共线 AE、AN为角平分线,∴∠EAN=90°,又∵∠GAN=∠CAM,∴∠M+∠CEF=90°,∵∠CEF=∠EAB+∠B,∠CFE=∠EAC+∠ACD,∠ACD=∠B,∴∠CEF=∠CFE,∴∠M+∠CFE=90°.【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角平分线的有关证明,等角或同角的余角相等.在本题中用的比较多的是利用等角或同角的余角相等证明角相等和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理解并掌握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8.(1)105°;(2)135°;(3)5.5或11.5.【分析】(1)在△CEN中,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2)由∠BON=30°,∠N=30°可得MN∥CB,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解析:(1)105°;(2)135°;(3)5.5或11.5.【分析】(1)在△CEN中,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2)由∠BON =30°,∠N =30°可得MN ∥CB ,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求出∠CEN 的度数.(3)画出图形,求出在MN ⊥CD 时的旋转角,再除以30°即得结果.【详解】解:(1)在△CEN 中,∠CEN =180°-∠ECN -∠CNE =180°-45°-30°=105°;(2)∵∠BON =30°,∠N =30°,∴∠BON =∠N ,∴MN ∥CB .∴∠OCD +∠CEN =180°,∵∠OCD =45°∴∠CEN =180°-45°=135°;(3)如图,MN ⊥CD 时,旋转角为360°-90°-45°-60°=165°,或360°-(60°-45°)=345°,所以在第165°÷30°=5.5或345°÷30°=11.5秒时,直线MN 恰好与直线CD 垂直.【点睛】本题以学生熟悉的三角板为载体,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垂直的定义和旋转的性质,前两小题难度不大,难点是第(3)小题,解题的关键是画出适合题意的几何图形,弄清求旋转角的思路和方法,本题的第一种情况是将旋转角∠DOM 放在四边形DOMF 中,用四边形内角和求解,第二种情况是用周角减去∠DOM 的度数.19.(1)40°;(2)的值不变,比值为;(3)∠OEC=∠OBA=60°.【分析】(1)根据OB 平分∠AOF ,OE 平分∠COF ,即可得出∠EOB=∠EOF+∠FOB=∠COA ,从而得出答案;(2解析:(1)40°;(2):OBC OFC ∠∠的值不变,比值为12;(3)∠OEC=∠OBA=60°.【分析】(1)根据OB 平分∠AOF ,OE 平分∠COF ,即可得出∠EOB=∠EOF+∠FOB=12∠COA ,从而得出答案;(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OBC=∠BOA ,∠OFC=∠FOA ,再根据∠FOA=∠FOB+∠AOB=2∠AOB ,即可得出∠OBC :∠OFC 的值为1:2.(3)设∠AOB=x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表示出∠CBO=∠AOB=x ,再根据三角形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答案解析(共四套)

⼈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答案解析(共四套)B ′C ′D ′O ′A ′O DC BA(第8题图)⼀、选择题(每⼩题3分,计24分,请把各⼩题答案填到表格内)题号 1 2 3 4 5 6 78 总分答案1.如图所⽰,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l 1∥l 2的是 A .∠1=∠3 B .∠2=∠3 C.∠4=∠5 D.∠2+∠4=180° 2.为了了解某市5万名初中毕业⽣的中考数学成绩,从中抽取500名学⽣的数学成绩进⾏统计分析,那么样本是 A .某市5万名初中毕业⽣的中考数学成绩 B .被抽取500名学⽣(第1题图)C .被抽取500名学⽣的数学成绩D .5万名初中毕业⽣ 5.有⼀个两位数,它的⼗位数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为5,则符合条件的数有 A .4个 B .5个 C .6个D .⽆数个 7.下列事件属于不确定事件的是A .太阳从东⽅升起B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C .在标准⼤⽓压下,温度低于0摄⽒度时冰会融化D .某班级⾥有2⼈⽣⽇相同 8.请仔细观察⽤直尺和圆规.....作⼀个⾓∠A ′O ′B ′等于已知⾓∠AOB 的⽰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图形的全等这⼀章的知识,说明画出∠A ′O ′B ′=∠AOB 的依据是 A .SAS B .ASA C .AASD .SSS⼆、填空题(每⼩题3分,计24分)9.⽣物具有遗传多样性,遗传信息⼤多储存在DNA 分⼦上.⼀个DNA 分⼦的直径约为0.0000002cm .这个数量⽤科学记数法可表⽰为 cm . 10.将⽅程2x+y=25写成⽤含x 的代数式表⽰y 的形式,则y= . 11.如图,AB∥CD,∠1=110°,∠ECD=70°,∠E 的⼤⼩是 °. 12.三⾓形的三个内⾓的⽐是1:2:3,则其中最⼤⼀个内⾓的度数是 °.13.掷⼀枚硬币30次,有12次正⾯朝上,则正⾯朝上的频率为 .14.不透明的袋⼦中装有4个红球、3个黄球和5个蓝球,每个球除颜⾊不同外其它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个球,则摸出球的可能性最⼩. 15.下表是⾃18世纪以来⼀些统计学家进⾏抛硬币试验所得的数据:试验者试验次数n 正⾯朝上的次数m正⾯朝上的频率nm布丰 4040 2048 0.5069 德·摩根 4092 2048 0.5005 费勤1000049790.4979那么估计抛硬币正⾯朝上的概率的估计值是 . 16.如图,已知点C 是∠AOB 平分线上的点,点P 、P′分别在OA 、OB 上,如果要得到OP =OP′,需要添加以下条件中的某⼀个即可:①PC=P′C;②∠OPC=∠OP′C;③∠OCP=∠OCP′;④PP′⊥OC.请你写出⼀个正确结果的序号:.三、解答题(计72分)17.(本题共8分)如图,⽅格纸中的△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在⼩正⽅形的顶点(格点)上,称为格点三⾓形.请在⽅格纸上按下列要求画图.在图①中画出与△ABC 全等且有⼀个公共顶点的格点△C B A ''';在图②中画出与△ABC 全等且有⼀条公共边的格点△C B A ''''''.20.解⽅程组:(每⼩题5分,本题共10分)(1)=+-=300342150y x yx (2)=+=+300%25%53%5300y x y x 21.(本题共8分)已知关于x 、y 的⽅程组=+=+73ay bx by ax 的解是==12y x ,求a b +的值.OAC P P′(第16题图)(第16题图)22.(本题共9分)如图,AB=EB ,BC=BF ,CBF ABE ∠=∠.EF 和AC 相等吗?为什么?23.(本题9分)⼩王某⽉⼿机话费中的各项费⽤统计情况见下列图表,请你根据图表信息完成下列各题:(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扇形统计图中,表⽰短信费的扇形的圆⼼⾓是多少度?24.(本题4+8=12分)上海世博会会期为2010年5⽉1⽇⾄2010年10⽉31⽇。
2020-2021学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81的算术平方根为()A.9 B.±9 C.3 D.±3【分析】直接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2.将点A(1,﹣1)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A.(﹣2,1) B.(﹣2,﹣1) C.(2,1) D.(2,﹣1)【专题】几何图形.【分析】让A点的横坐标减3,纵坐标加2即为点B的坐标.【解答】解:由题中平移规律可知:点B的横坐标为1-3=-2;纵坐标为-1+2=1,∴点B的坐标是(-2,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变换是中考的常考点,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左右移动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移动改变点的纵坐标,下减上加.3.已知实数a,b,若a>b,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7>b﹣7 B.6+a>b+6 C.D.﹣3a>﹣3b【专题】方程与不等式.【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b,A、a-7>b-7,故A选项正确;B、6+a>b+6,故B选项正确;D、-3a<-3b,故D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熟知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不等式3-x≥2,得:x≤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已知面积为8的正方形边长是x,则关于x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x是有理数B.x不能在数轴上表示C.x是方程4x=8的解D.x是8的算术平方根【专题】实数.【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无理数的意义,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A、x是无理数,故A不符合题意;B、x能在数轴上表示处来,故B不符合题意;C、x是x2=8的解,故C不符合题意;D、x是8的算术平方根,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无理数的意义,实数与数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P(a,a+3)的位置一定不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专题】常规题型.【分析】判断出P的横纵坐标的符号,进而判断出相应象限即可.【解答】解:当a为正数的时候,a+3一定为正数,所以点P可能在第一象限,一定不在第四象限,当a为负数的时候,a+3可能为正数,也可能为负数,所以点P可能在第二象限,也可能在第三象限,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根据a的取值判断出相应的象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如图,已知AB∥CD,∠1=115°,∠2=65°,则∠C等于()A.40°B.45°C.50°D.60°【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1=∠EGD=115°,再根据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性质可得∠C的度数.【解答】解:∵AB∥CD,∴∠1=∠EGD=115°,∵∠2=65°,∴∠C=115°-65°=5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8.某同学在研究传统文化“抖空竹”时有一个发现:他把它抽象成数学问题,如图所示:已知AB∥CD,∠BAE=87°,∠DCE=121°,则∠E的度数是()A.28°B.34°C.46°D.56°【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分析】延长DC交AE于F,依据AB∥CD,∠BAE=87°,可得∠CFE=87°,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得到∠E=∠DCE-∠CFE.【解答】解:如图,延长DC交AE于F,∵AB∥CD,∠BAE=87°,∴∠CFE=87°,又∵∠DCE=121°,∴∠E=∠DCE-∠CFE=121°-87°=34°,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9.如图,∠B=∠C,∠A=∠D,下列结论:①AB∥CD;②AE∥DF;③AE⊥BC;④∠AMC=∠BND,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分析】由条件可先证明AB∥CD,再证明AE∥DF,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及对顶角相等可得到∠AMC=∠BND,可得出答案.【解答】解:∵∠B=∠C,∴AB∥CD,∴∠A=∠AEC,又∵∠A=∠D,∴∠AEC=∠D,∴AE∥DF,∴∠AMC=∠FNM,又∵∠BND=∠FNM,∴∠AMC=∠BND,故①②④正确,由条件不能得出∠AMC=90°,故③不一定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即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a∥b,b∥c⇒a∥c.10.甲、乙两人从A地出发,沿同一方向练习跑步,如果甲让乙先跑10米,则甲跑5秒就可追上乙,如果甲让乙先跑2秒,那么甲跑4秒就能追上乙,设甲、乙每秒钟分别跑x米和y米,则可列方程组为()A.B.C.D.【专题】方程与不等式.【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1)乙先跑10米,甲跑5秒就追上乙;(2)如果让乙先跑2秒,那么甲跑4秒就追上乙,可以列出方程组.【解答】解:设甲、乙每秒分别跑x米,y米,由题意知: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列方程组时,要注意抓住题目中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11.如图,根据2021﹣2021年某市财政总收入(单位:亿元)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021~2021年财政总收入呈逐年增长B.预计2021年的财政总收入约为253.43亿元C.2021~2021年与2021~2021年的财政总收入下降率相同D.2021~2021年的财政总收入增长率约为6.3%【专题】统计的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折线统计图可以判断选项中的说法是否正确【解答】解:根据题意和折线统计图可知,从2020-2021财政收入增长了,2020-2021财政收入下降了,故选项A错误;由折线统计图无法估计2021年的财政收入,故选项B错误;∵2020-2021年的下降率是:(230.68-229.01)÷230.68≈0.72%,2020-2021年的下降率是:(243.12-238.86)÷243.12≈1.75%,故选项C错误;2020-2021年的财政总收入增长率是:(230.68-217)÷217≈6.3%,故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12.小明统计了他家今年5月份打电话的次数及通话时间,并列出了频数分布表:通话时间x/分钟0<x≤5 5<x≤10 10<x≤15 15<x≤20频数(通话次数) 20 16 9 5则5月份通话次数中,通话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所占百分比是()A.10% B.40% C.50% D.90%【专题】常规题型;统计的应用.【分析】根据表格可以得到总的频数和通话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频数,从而可以求得通话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百分比.【解答】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频数分布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13.某校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测试,七、八、九三个年级共有800名学生,各年级的合格人数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合格人数270 262 254 A.七年级的合格率最高B.八年级的学生人数为262名C.八年级的合格率高于全校的合格率D.九年级的合格人数最少【分析】分析统计表,可得出各年级合格的人数,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回答即可.【解答】解:∵七、八、九年级的人数不确定,∴无法求得七、八、九年级的合格率.∴A错误、C错误.由统计表可知八年级合格人数是262人,故B错误.∵270>262>254,∴九年级合格人数最少.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统计表的认识,读懂统计表,能够从统计表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4.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m﹣2,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2 B.m≥2 C.m>2 D.m<2【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根据不等式和不等式组解集得出m≥2m-2,求出即可.【解答】由①得:x<2m-2,由②得:x<m,∵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m-2,∴m≥2m-2,∴m≤2.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题意得出m≥2m-2是解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2115.(4分)计算:|2﹣|的相反数是.【专题】计算题.16.(4分)若方程x﹣y=﹣1的一个解与方程组的解相同,则k的值为.【专题】计算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分析】联立不含k的方程组成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x与y的值,即可确定出k的值.【解答】代入方程得:2-6=k,解得:k=-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7.(4分)为了解植物园内某种花卉的生长情况,在一片约有3000株此类花卉的园地内,随机抽测了2021的高度作为样本,统计结果整理后列表如下:(每组数据可包括最低值,不包括最高值)高度(cm) 40~45 45~50 50~55 55~60 60~65 65~70 频数33 42 22 24 43 36试估计该园地内此类花卉高度小于55厘米且不小于45厘米的约为株.【专题】常规题型;统计的应用.【分析】用总人数300乘以样本中高度小于55厘米且不小于45厘米的数量占被调查株数的比例.【解答】故答案为:960.【点评】本题考查了统计表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此题主要考查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统计表可以将大量数据的分类结果清晰、一目了然地表达出来.18.(4分)如图,将长方形ABCD折叠,折痕为EF,且∠1=70°,则∠AEF的度数是.【专题】几何图形.【分析】再根据AD∥BC,即可得到∠AEF=180°-∠BFE=125°.【解答】解:∵∠1=70°,∴∠BFB'=110°,又∵AD∥BC,∴∠AEF=180°-∠BFE=125°.故答案为:12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9.(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对任意一点(a,b),规定两种变换:f(a,b)=(﹣a,﹣b),g(a,b)=(b,﹣a),那么g[f(1,﹣2)]=.【专题】常规题型.【分析】首先根据变换方法可得f(1,-2)=(-1,2),再根据变换方法可得g(-1,2)=(2,1),从而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f(1,-2)=(-1,2),g(-1,2)=(2,1),故答案为:(2,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变换的方法.三、解答题(共58分)202110分)(1)计算:+﹣|﹣2|(2)解不等式组【专题】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分析】(1)根据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绝对值的性质化简计算即可;(2)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解答】(2)解:由①得,x≤3,由②得,x>0,不等式组的解集为0<x≤3.【点评】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不等式组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1.(8分)如图,DE∥BF,∠1与∠2互补.(1)试说明:FG∥AB;(2)若∠CFG=60°,∠2=150°,则DE与AC垂直吗?请说明理由.【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分析】(1)依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得∠1=∠DBF,即可得到FG∥AB;(2)依据FG∥AB,∠CFG=60°可得∠A=∠CFG=60°,再根据∠2是△ADE的外角,可得∠2=∠A+∠AED,进而得出∠AED=150°-60°=90°,可得DE⊥AC.【解答】解:(1)∵DE∥BF∴∠2+∠DBF=180°∵∠1与∠2互补∴∠1+∠2=180°∴∠1=∠DBF∴FG∥AB(2)DE与AC垂直理由:∵FG∥AB,∠CFG=60°∴∠A=∠CFG=60°∵∠2是△ADE的外角∴∠2=∠A+∠AED∵∠2=150°∴∠AED=150°-60°=90°∴DE⊥A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断,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22.(8分)为了庆祝即将到来的“五四”青年节,某校举行了书法比赛,赛后随机抽查部分参赛同学的成绩,并制作成图表如下:分数段频数频率60≤x<70 30 0.1570≤x<80 m 0.4580≤x<90 60 n90≤x≤100 20 0.1请根据以上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随机抽查了名学生;表中的数m=,n=;(2)请在图中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若绘制扇形统计图,分数段60≤x<70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4)全校共有600名学生参加比赛,估计该校成绩80≤x<100范围内的学生有多少人?【专题】常规题型;统计的应用.【分析】(1)根据60≤x<70的频数及其频率求得总人数,进而计算可得m、n的值;(2)根据(1)的结果,可以补全直方图;(3)用360°乘以样本中分数段60≤x<70的频率即可得;(4)总人数乘以样本中成绩80≤x<100范围内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解答】解:(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30÷0.15=2021,则m=20210.45=90,n=60÷20210.3,故答案为:202190、0.3;(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3)若绘制扇形统计图,分数段60≤x<70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0.15=54°,故答案为:54°;答:估计该校成绩80≤x<100范围内的学生有240人.【点评】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图表等知识.结合生活实际,绘制条形统计图或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近年中考的热点.只要能认真准确读图,并作简单的计算,一般难度不大.23.(8分)在△ABC中,点D在边BA或BA的延长线上,过点D作DE∥BC,交∠ABC 的角平分线于点E.(1)如图1,当点D在边BA上时,点E恰好在边AC上,求证:∠ADE=2∠DEB;(2)如图2,当点D在BA的延长线上时,请直接写出∠ADE与∠DE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出∠ABE=∠CBE,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CBE=∠DEB、∠ADE=∠ABC,进而可得出∠ABE=∠DEB,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证出∠ADE=2∠DEB;(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出∠ABC=2∠CBE,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DEB=∠CBE,进而可得出∠ABC=2∠DEB,再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证出∠ADE+2∠DEB=180°.【解答】证明:(1)∵BE平分∠ABC,∴∠ABE=∠CBE.∵DE∥BC,∴∠CBE=∠DEB,∠ADE=∠ABC,∴∠ABE=∠DEB,∴∠ADE=∠ABE+∠DEB=2∠DEB.(2)∠ADE+2∠DEB=180°.∵BE平分∠ABC,∴∠ABC=2∠CBE.∵DE∥BC,∴∠DEB=∠CBE,∠ADE+∠ABC=180°,∴∠ABC=2∠DEB,∴∠ADE+2∠DEB=18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平行线的性质找出∠ABE=∠DEB;(2)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平行线的性质找出∠ADE+2∠DEB=180°.24.(12分)某校计划购买篮球、排球共2021购买2个篮球,3个排球,共需花费190元;购买3个篮球的费用与购买5个排球的费用相同.(1)篮球和排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若购买篮球不少于8个,所需费用总额不超过800元.请你求出满足要求的所有购买方案,并直接写出其中最省钱的购买方案.【专题】销售问题.【分析】(1)设篮球每个x元,排球每个y元,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2)根据购买篮球不少于8个,所需费用总额不超过800元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1)设篮球每个x元,排球每个y元,依题意,得答:篮球每个50元,排球每个30元;(2)设购买篮球m个,则购买排球(2021)个,依题意,得50m+30(2021)≤800.解得m≤10,又∵m≥8,∴8≤m≤10.∵篮球的个数必须为整数,∴m只能取8、9、10,∴满足题意的方案有三种:①购买篮球8个,排球12个;②购买篮球9,排球11个;③购买篮球10个,排球10个,以上三个方案中,方案①最省钱.【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题意正确列出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25.(12分)甲、乙两商场以同样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各自又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商场累计购物超过2021后,超出2021的部分按90%收费;在乙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后,超出100元的部分按95%收费.设小李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x元,其中x>2021(1)当x为何值时,小李在甲、乙两商场的实际花费相同?(2)根据小李购物花费的不同金额,请你确定在哪家商场购物更合算?【专题】方程与不等式.【分析】(1)根据已知得出甲商场2021(x-2021×90%以及乙商场100+(x-100)×95%,相等列等式,进而得出答案;(2)根据2021(x-2021×90%与100+(x-100)×95%大于、小于、等于,列三个式子,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解答】解:(1)依题意,得2021(x-2021×90%=100+(x-100)×95%,…(2分)解得x=300.…(3分)即当x=300时,小李在甲、乙两商场的实际花费相同;…(4分)(2)①当2021(x-2021×90%>100+(x-100)×95%时,解得x<300.…(5分)②当2021(x-2021×90%<100+(x-100)×95%时,解得x>300.…(6分)③当2021(x-2021×90%=100+(x-100)×95%时,解得x=300.…(7分)答:当小李购物花费少于300元时,在乙商场购物合算;当小李购物花费多于300元时,在甲商场购物合算,当小李购物等于300元时,到两家商场花费一样多.…(8分)【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读懂题意,列出不等式,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不要漏项.。
2021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专题训练:专题07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含参数问题(含答案及解析)(人教

2020-2021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专题训练(人教版)专题07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含参数问题【典型例题】1.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212398x y a x y a -=+⎧⎨+=-⎩,其中a 是实数, (1)当1a =-,求出方程组的解;(2)解这个方程组(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x ,y ).【答案】(1)43x y =-⎧⎨=-⎩;(2)312x a y a =-⎧⎨=-⎩【分析】(1)将a =-1代入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2)把a 看做已知数,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详解】解:(1)当a =-1时,12317x y x y -=-⎧⎨+=-⎩①②, ①×3+②得:5x =-20,解得:x =-4,把x =-4代入①得:y =-3,则方程组的解为43x y =-⎧⎨=-⎩; (2)212398x y a x y a -=+⎧⎨+=-⎩①②,①×3+②得:5x =15a -5,解得:x =3a -1,把x =3a -1代入①得:y =a -2,则方程组的解为312x a y a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加减消元法是解本题的关键.【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已知方程组2421mx y nx ny m+=⎧⎨-=-⎩的解是11xy=⎧⎨=-⎩,那么m、n的值为()A.11mn=⎧⎨=-⎩B.21mn=⎧⎨=⎩C.32mn=⎧⎨=⎩D.31mn=⎧⎨=⎩【答案】D 【解析】把11xy=⎧⎨=-⎩代入方程组2421mx y nx ny m+=⎧⎨-=-⎩,得:2421m nn m-=⎧⎨+=-⎩,解得31mn=⎧⎨=⎩.故选D.2.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423x y kx y k+=⎧⎨-=⎩的解,也是二元一次方程345x y+=的解,则k的值为()A.-2B.2C.12D.12-【答案】C【分析】先解方程组,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x、y,再把x、y的值代入二元一次方程中,求出k.【详解】解:2423x y kx y k+=⎧⎨-=⎩①②,①+②×2,得5x=10k,∴x=2k,代入②中,得4k-y=3k,解得:y=k,∴二元一次方程组2423x y k x y k+=⎧⎨-=⎩的解也是二元一次方程345x y +=的解, ∴3245k k ⨯+⨯=,解得:k =1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一元一次方程,题目难度不大,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35225x y a x y a -=⎧⎨-=-⎩,若x ,y 的值互为相反数,则a 的值为( ) A .-5B .5C .-20D .20【答案】D【分析】由x 与y 互为相反数,得到x +y =0,即x =-y ,代入方程组求出a 的值即可.【详解】由x 与y 互为相反数,得到x +y =0,即x =-y , 代入方程组得:8235y a y a ---⎧⎨⎩==, 消去y 得:34a =a -5, 解得:a =20,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 4.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3453x y a x y a +=-⎧⎨-=⎩,给出下列结论: ①51x y =⎧⎨=-⎩是方程组的解; ②无论a 取何值,x ,y 的值都不可能互为相反数;③当1a =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4x y a +=-的解;④x ,y 的都为自然数的解有3对.其中正确的为( )A .②③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④【答案】B【分析】①将5x =,1y =-代入检验即可做出判断;②将x 和y 分别用a 表示出来,然后求出3x y +=来判断;③将1a =代入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代入方程中检验即可;④由3x y +=得到x 、y 都为自然数的解有4对.【详解】解:①将5x =,1y =-代入方程组得: 534553a a -=-⎧⎨+=⎩, 由①得2a =,由②得103a =,故①不正确. ②解方程 3453x y a x y a +=-⎧⎨-=⎩①②, ①-②得:844y a =- 解得:12a y -=, 将y 的值代入①得:52a x +=, 所以3x y +=,故无论a 取何值,x 、y 的值都不可能互为相反数,故②正确.③将1a =代入方程组得:3353x y x y +=⎧⎨-=⎩, 解此方程得:30x y =⎧⎨=⎩,将3x =,0y =代入方程3x y +=,方程左边3==右边,是方程的解,故③正确.④因为3x y +=,所以x 、y 都为自然数的解有30x y =⎧⎨=⎩,03x y =⎧⎨=⎩,12x y =⎧⎨=⎩,21x y =⎧⎨=⎩.故④不正确. 则正确的选项有②③.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条件,求出x 、y 的表达式.二、填空题 5.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223x y k x y k -=+⎧⎨-=-+⎩,则x ﹣y 的值是_____. 【答案】53 【分析】把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相加得到3x ﹣3y =5,进而即可求得x ﹣y =53. 【详解】 解:2223x y k x y k -=+⎧⎨-=-+⎩①②, ①+②得:3x ﹣3y =5,∴x +y =53, 故答案为53.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加减消元法的应用.6.若方程组423521m n a m n a +=+⎧⎨+=-⎩的解满足3m n +=,则a =________. 【答案】152【分析】将①+②求得方程,然后整体代入求解.【详解】解:423521m n a m n a +=+⎧⎨+=-⎩①②将①+②,得:6632m n a +=+,即326a m n ++=∴3m n += ∴32=36a +,解得:152a = 故答案为:152. 【点睛】本题考查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掌握解方程的步骤,运用整体思想求解是关键.7.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1310mx y n x ny m +=+⎧⎨+=-⎩的解是34x y =⎧⎨=⎩则代数式m n +的值是_____. 【答案】-2【分析】先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代入方程得到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然后两个方程相加即可.【详解】 解:把34x y =⎧⎨=⎩代入二元一次方程组得342133410m n n m +=+⎧⎨+=-⎩, 把两个方程相加得m +n =-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时需要灵活,只要相加即可求出m +n 的值.8.已知方程组23325x y m x y m -=+⎧⎨+=-⎩①②,以下说法:①无论m 和y 取何值,x 的值一定等于2:②当3m =时,x 与y 互为相反数;③当方程组的解满足25x y +=时,1m =-;④方程组的解不可能为20x y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①②④【分析】把m 看做已知数求出x 的值,进而表示出y ,进而判断即可.【详解】解:23325x y m x y m -=+⎧⎨+=-⎩①②,①+②得:48x =,解得:2x =,①正确;当2x =时,12m y --=,3m =可得2y =-,x 与y 互为相反数,②正确; 25x y +=时,12252m --⨯+=,即3m =-,③错误; 由2x =,可知20x y =-⎧⎨=⎩不可能是方程的解,④正确, 综上,正确的有①②④.故答案为:①②④.【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9.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404320x y m x y --=⎧⎨-=⎩的解中y 与x 的值相等,求m 的值. 【答案】5【分析】现把m 当作已知条件求出x ,y 的值,再根据x 与y 的值相等得出关于m 的方程,最后求出m 的值即可.【详解】解:24043=20x y m x y --=⎧⎨-⎩①②,将①2⨯,得:4280x y m --=③,②-③,得:820y m -+=④,由④得:820y m =-,将820y m =-代入②,得:610x m =-,解中y 与x 的值相等,∴610820m m -=-,∴5m =.故m 的值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根据题意得出关于m 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0.若方程组 4x y a x y a +=⎧⎨-=⎩的解是二元一次方程35900x y --=的一个解,求a 的值. 【答案】6a =【分析】 求出方程组 4x y a x y a+=⎧⎨-=⎩的解,代入35900x y --=即可求出a 的值. 【详解】解:4x y a x y a +=⎧⎨-=⎩①②, ①+②得:25x a =,即25x a =., 把25x a =.代入①得:15y a =-., 把25x a =.,15y a =-.代入方程, 得:7575900a a +-=.., 解得:6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其基本思路是消元,消元的方法有: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两种,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1012px my qx ny -=⎧⎨+=⎩的解是24x y =⎧⎨=⎩试求关于a ,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1012p a b m a b q a b n a b ⎧+--=⎪⎨++-=⎪⎩的解.【答案】31a b =⎧⎨=-⎩ 【分析】 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定义可设a b x +=,a b y -=,则可得出24a b a b +=⎧⎨-=⎩,解此方程组后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a b x +=,a b y -=,则由1012px my qx ny -=⎧⎨+=⎩的解是24x y =⎧⎨=⎩可知, 24a b a b +=⎧⎨-=⎩, 解得31a b =⎧⎨=-⎩.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31a b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定义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2.在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21x y a x y +=⎧⎨-=⎩中. (1)若方程组的解为3x b y =⎧⎨=⎩,求-a b 的值. (2)设(31)1m a x y =+-+,比较m 与0的大小.【答案】(1)6;(2)m >0【分析】(1)把3x b y =⎧⎨=⎩代入x +2y =a ,可求a -b 的值; (2)由221x y a x y +=⎧⎨-=⎩可得3x +y =a +1,可得m =a 2+1>0.【详解】解:(1)把3x b y =⎧⎨=⎩代入x +2y =a , 则b +6=a ,则a -b =6;(2)由221x y a x y +=⎧⎨-=⎩,两式相加得3x +y =a +1, ∴m =a (a +1-1)+1=a 2+1>0.【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13.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5264x y ax by +=-⎧⎨-=-⎩和35368x y bx ay -=⎧⎨+=-⎩有相同的解, 求:(1)这两个方程组的解;(2)代数式2020(2)a b +的值.【答案】(1)26x y =⎧⎨=-⎩;(2)1. 【分析】(1)由两个方程组同解可得25263536x y x y +=-⎧⎨-=⎩,解方程组可得答案; (2)把26x y =⎧⎨=-⎩代入两个系数未知的方程可得:264268a b b a +=-⎧⎨-=-⎩,解方程组求解,a b 的值,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1)由题意得:25263536x y x y +=-⎧⎨-=⎩①② ①+②得:510,x =2,x ∴=把2x =代入①得:4+526,y =-530,y ∴=-6,y ∴=-所以这两个方程组的解是:2.6x y =⎧⎨=-⎩ (2)把26x y =⎧⎨=-⎩代入可得: 264268a b b a +=-⎧⎨-=-⎩③④, ③3+⨯④得:2020,b =-1,b ∴=-把1b =-代入③得:264,a -=-1,a ∴=所以:1,1a b =⎧⎨=-⎩()()20202020221 1.a b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同解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数式的值,乘方符号的确定,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复习资料详解共五套

李庄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末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m >-1,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A .6m >-6 B .-5m <-5 C .1>0 D .1-m <2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16±4 B.±164 C 327- 3 2(4)- 4 3.已知a >b >0,那么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的是( ) A . B . C . D .4.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为 ( )(A) 先右转50°,后右转40° (B) 先右转50°,后左转40° (C) 先右转50°,后左转130° (D) 先右转50°,后左转50° 5.解为的方程组是( ) A. B. C. D.6.如图,在△中,∠500,∠800,平分∠,平分∠,则∠的大小是( ) A .1000 B .1100 C .1150 D .1200PCBA 小刚小军小华(1) (2) (3)7.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4,5,7,则它们首尾相连可以组成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8.在各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一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12,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5 B .6 C .7 D .89.如图,△A 1B 1C 1是由△沿方向平移了长度的一半得到的,若△的面积为20 cm 2,则四边形A 11的面积为( )A .10 cm 2B .12 c m 2C .15 cm 2D .17 cm 210.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1,小华对小刚说,假如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5,4)B.(4,5)C.(3,4)D.(4,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干脆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11.49的平方根是,算术平方根是8的立方根是. 12.不等式59≤3(1)的解集是.13.假如点P(a,2)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3)在.14.如图3所示,在铁路旁边有一李庄,现要建一火车站,•为C 1A 1ABB 1CD了使李庄人乘火车最便利(即间隔 最近),请你在铁路旁选一点来建火车站(位置已选好),说明理由.15.从A 沿北偏东60°的方向行驶到B,再从B 沿南偏西20°的方向行驶到C,•则∠度.16.如图∥,∠100°平分∠,则∠.17.给出下列正多边形:① 正三角形;② 正方形;③ 正六边形;④ 正八边形.用上述正多边形中的一种可以辅满地面的是.(将全部答案的序号都填上) 18.若│x 2-25则.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46分,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0.解方程组:2313424()3(2)17x y x y x y ⎧-=⎪⎨⎪--+=⎩21.如图, ∥ , 平分∠,你能确定∠B 及∠C 的数量关系吗?请说明理由。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复习专题05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知识点串讲)(解析版)

专题05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知识框架重难突破一、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一元一次不等式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及解集(1)使一元一次不等式成立的每一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3)解集在数轴上表示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 a <(x a >或)x a x a ≥≤或或的形式,其一般步骤为:(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
备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不同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这是解不等式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例如:131321≤---x x 解不等式: 解:去分母,得 6)13(2)13≤---x x ((不要漏乘!每一项都得乘) 去括号,得 62633≤+--x x (注意符号,不要漏乘!)移 项,得 23663-+≤-x x (移项,每一项要变号;但符号不改变)a a a a < > ≤ ≥合并同类项,得 73≤-x (计算要正确)系数化为1, 得 37-≥x (同除负,不等号方向要改变,分子分母别颠倒了) 例1.(2019·湖南广益实验中学初一期中)下列不等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A .1x >3B .x 2<1C .x +2y >0D .x <2x +1【答案】D【解析】解:A 、1x 是分式,因此1x>3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 、x 2是2次,因此x 2<1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 、x +2y >0含有2个未知数,因此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 、x <2x +1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练习1.(2018·六安市裕安中学初一期中)下列不等式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有( )①2x 32x +> ②130x -> ③ x 32y -> ④x 15ππ-≥ ⑤ 3y 3>- 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 【答案】B【解析】详解:①不是,因为最高次数是2;②不是,因为是分式;③不是,因为有两个未知数;④是;⑤是.综上,只有2个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选B .例2.(2019·洋县教育局初二期中)若437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 =__________.【答案】3【解析】解:∵437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4-m =1,∴m=3,故答案为:3.练习1.(2019·山东省初二期中)已知12(m+4)x|m|﹣3+6>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的值为()A.4 B.±4 C.3 D.±3【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m|﹣3=1且m+4≠0解得:|m|=4,m≠﹣4所以m=4.故选:A.例3.(2018·浙江省初二期中)一元一次不等式2(x﹣1)≥3x﹣3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A.B.C.D.【答案】B【解析】解: 2(x﹣1)≥3x﹣3去括号, 得2x-2≥3x-3,移项, 合并同类项, 得-x≥-1,得:x≤1故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B.练习1.(2020·万杰朝阳学校初一期中)如图,张小雨把不等式3x>2x-3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则阴影部分盖住的数字是____.【答案】-3【解析】由3x>2x-3,解得:x>-3,∴阴影部分盖住的数字是:-3.故答案是:-3.例4.(2020·监利县新沟新建中学初一期中)解不等式:14232-+->-x x . 【答案】x <−2【解析】解:去分母:2(x −1)−3(x +4)>−12,去括号:2x −2−3x −12>−12,合并同类项:−x >2,系数化1:x <−2. 练习1.(2018·福建省永春第二中学初一期中)解不等式3(21)x +<13(43)x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答案】x <2,数轴见解析【解析】去括号,得 6x +3<13-4+3x ,移项,得 6x -3x <13-4-3,即3x <6,两边同除以3,得x <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如下:例5.(2019·重庆市凤鸣山中学初一期中)关于x 的不等式22x a -+≥的解集如图所示,则a 的值是( )A .0B .2C .2-D .4- 【答案】A【解析】解:解不等式22x a -+≥,得22a x- ,∵由数轴得到解集为x ≤-1, ∴212a -=- ,解得:a =0. 故选:A .练习1.(2019·陕西省初二期中)不等式-4x -k ≤0的负整数解是-1,-2,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A .812k ≤<B .812k <≤C .23k ≤<D .23k <≤ 【答案】A【解析】解:∵-4x -k ≤0,∴x ≥-4k , ∵不等式的负整数解是-1,-2,∴-3<-4k ≤-2, 解得:8≤k <12,故选:A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定义: 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立方根 典型例题(考点)讲解+练习(含答案)(1).doc

初中奥数题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如果a ,b 都代表有理数,并且a +b=0,那么 ( ) A .a ,b 都是0 B .a ,b 之一是0 C .a ,b 互为相反数 D .a ,b 互为倒数 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单项式 B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多项式 C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和是多项式 D .整式与整式的和是整式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最小的自然数 B .没有最小的正有理数 C .没有最大的负整数 D .没有最大的非负数4.如果a ,b 代表有理数,并且a +b 的值大于a -b 的值,那么 ( ) A .a ,b 同号 B .a ,b 异号 C .a >0 D .b >0 5.大于-π并且不是自然数的整数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6.有四种说法:甲.正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乙.正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丙.负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1【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立方根责编:杜少波【学习目标】1. 了解立方根的含义;2. 会表示、计算一个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立方根. 【要点梳理】【:389317 立方根、实数,知识要点】 要点一、立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这就是说,如果3x a ,那么x 叫做a 的立方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要点诠释:一个数a 3a a 是被开方数,3是根指数. 开立方和立方互为逆运算. 要点二、立方根的特征立方根的特征: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初中奥数题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如果a ,b 都代表有理数,并且a +b=0,那么 ( ) A .a ,b 都是0 B .a ,b 之一是0 C .a ,b 互为相反数 D .a ,b 互为倒数 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单项式 B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多项式 C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和是多项式 D .整式与整式的和是整式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最小的自然数 B .没有最小的正有理数 C .没有最大的负整数 D .没有最大的非负数4.如果a ,b 代表有理数,并且a +b 的值大于a -b 的值,那么 ( ) A .a ,b 同号 B .a ,b 异号 C .a >0 D .b >0 5.大于-π并且不是自然数的整数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6.有四种说法:甲.正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乙.正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丙.负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2要点诠释:任何数都有立方根,一个数的立方根有且只有一个,并且它的符号与这个非零数的符号相同. 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的立方根也互为相反数. 要点三、立方根的性质33a a -=-33a a =()33a a =要点诠释:第一个公式可以将求负数的立方根的问题转化为求正数的立方根的问题. 要点四、立方根小数点位数移动规律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或者向左移动3位,它的立方根的小数点就相应地向右或者向左移动1位.例如,30.000 2160.06=,30. 2160.6=,3 2166=,3216000 60=. 【典型例题】 类型一、立方根的概念1、(2016春•吐鲁番市校级期中)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初中奥数题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如果a ,b 都代表有理数,并且a +b=0,那么 ( ) A .a ,b 都是0 B .a ,b 之一是0 C .a ,b 互为相反数 D .a ,b 互为倒数 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单项式 B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多项式 C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和是多项式 D .整式与整式的和是整式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最小的自然数 B .没有最小的正有理数 C .没有最大的负整数 D .没有最大的非负数4.如果a ,b 代表有理数,并且a +b 的值大于a -b 的值,那么 ( ) A .a ,b 同号 B .a ,b 异号 C .a >0 D .b >0 5.大于-π并且不是自然数的整数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6.有四种说法:甲.正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乙.正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丙.负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3B .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C .负数没有立方根D .一个不为零的数的立方根和这个数同号,0的立方根是0 【思路点拨】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判断即可. 【答案】D ;【解析】A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或1或-1,故错误;B .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错误,还有0;C .负数有立方根,故错误;D .正确.【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立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立方根的定义. 举一反三:【:389317 立方根 实数,例1】 【变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64的立方根是±4B .12-是16-的立方根 C .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只有0和1D 332727-=【答案】D.类型二、立方根的计算【:389317 立方根 实数,例2】初中奥数题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如果a ,b 都代表有理数,并且a +b=0,那么 ( ) A .a ,b 都是0 B .a ,b 之一是0 C .a ,b 互为相反数 D .a ,b 互为倒数 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单项式 B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多项式 C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和是多项式 D .整式与整式的和是整式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最小的自然数 B .没有最小的正有理数 C .没有最大的负整数 D .没有最大的非负数4.如果a ,b 代表有理数,并且a +b 的值大于a -b 的值,那么 ( ) A .a ,b 同号 B .a ,b 异号 C .a >0 D .b >0 5.大于-π并且不是自然数的整数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6.有四种说法:甲.正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乙.正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丙.负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42、求下列各式的值:(1)327102-- (2)3235411+⨯ (3)336418-⋅ (423327(3)1---(5)10033)1(412)2(-+÷-- 【答案与解析】解:(1)310227-(23321145⨯+(3)331864-3642743==33=116425=729=9⨯+ 1=241=2⎛⎫⨯- ⎪⎝⎭-初中奥数题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如果a ,b 都代表有理数,并且a +b=0,那么 ( ) A .a ,b 都是0 B .a ,b 之一是0 C .a ,b 互为相反数 D .a ,b 互为倒数 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单项式 B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多项式 C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和是多项式 D .整式与整式的和是整式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最小的自然数 B .没有最小的正有理数 C .没有最大的负整数 D .没有最大的非负数4.如果a ,b 代表有理数,并且a +b 的值大于a -b 的值,那么 ( ) A .a ,b 同号 B .a ,b 异号 C .a >0 D .b >0 5.大于-π并且不是自然数的整数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6.有四种说法:甲.正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乙.正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丙.负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5(4)23327(3)1---=331=1-++(5)310031(2)2(1)4--3=21247=1=33÷++【总结升华】立方根的计算,注意符号和运算顺序,带分数要转化成假分数再开立方.举一反三:【变式】计算:(130.008-=______;(2)=364611______;初中奥数题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如果a ,b 都代表有理数,并且a +b=0,那么 ( ) A .a ,b 都是0 B .a ,b 之一是0 C .a ,b 互为相反数 D .a ,b 互为倒数 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单项式 B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多项式 C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和是多项式 D .整式与整式的和是整式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最小的自然数 B .没有最小的正有理数 C .没有最大的负整数 D .没有最大的非负数4.如果a ,b 代表有理数,并且a +b 的值大于a -b 的值,那么 ( ) A .a ,b 同号 B .a ,b 异号 C .a >0 D .b >0 5.大于-π并且不是自然数的整数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6.有四种说法:甲.正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乙.正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丙.负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6(3)=--312719______.(4)=-33511)(______. 【答案】(1)-0.2;(2)54;(3)23;(4)45. 类型三、利用立方根解方程3、(2015春•北京校级期中)(x ﹣2)3=﹣125.【思路点拨】利用立方根的定义开立方解答即可. 【答案与解析】 解:(x ﹣2)3=﹣125, 可得:x ﹣2=﹣5, 解得:x=﹣3.【总结升华】此题考查立方根问题,关键是先将x ﹣2看成一个整体. 举一反三:【变式】求出下列各式中的a :(1)若3a =0.343,则a =______;(2)若3a -3=213,则a =______; (3)若3a +125=0,则a =______;(4)若()31a -=8,则a =______.初中奥数题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如果a ,b 都代表有理数,并且a +b=0,那么 ( ) A .a ,b 都是0 B .a ,b 之一是0 C .a ,b 互为相反数 D .a ,b 互为倒数 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单项式 B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多项式 C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和是多项式 D .整式与整式的和是整式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最小的自然数 B .没有最小的正有理数 C .没有最大的负整数 D .没有最大的非负数4.如果a ,b 代表有理数,并且a +b 的值大于a -b 的值,那么 ( ) A .a ,b 同号 B .a ,b 异号 C .a >0 D .b >0 5.大于-π并且不是自然数的整数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6.有四种说法:甲.正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乙.正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丙.负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7【答案】(1)a =0.7;(2)a =6;(3)a =-5;(4)a =3. 类型四、立方根实际应用4、在做物理实验时,小明用一根细线将一个正方体铁块拴住,完全浸入盛满水的圆柱体烧杯中,并用一量筒量得铁块排出的水的体积为643cm ,小明又将铁块从水中提起,量得烧杯中的水位下降了169πcm .请问烧杯内部的底面半径和铁块的棱长各是多少?【思路点拨】铁块排出的643cm 水的体积,是铁块的体积,也是高为169πcm 烧杯的体积. 【答案与解析】解:铁块排出的643cm 的水的体积,是铁块的体积.设铁块的棱长为y cm ,可列方程364,y =解得4y =设烧杯内部的底面半径为x cm ,可列方程216649x ππ⨯=,解得x =6. 答:烧杯内部的底面半径为6cm ,铁块的棱长 4cm .【总结升华】应该熟悉体积公式,依题意建立相等关系(方程),解方程时,常常用到求平初中奥数题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如果a ,b 都代表有理数,并且a +b=0,那么 ( ) A .a ,b 都是0 B .a ,b 之一是0 C .a ,b 互为相反数 D .a ,b 互为倒数 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单项式 B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多项式 C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和是多项式 D .整式与整式的和是整式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最小的自然数 B .没有最小的正有理数 C .没有最大的负整数 D .没有最大的非负数4.如果a ,b 代表有理数,并且a +b 的值大于a -b 的值,那么 ( ) A .a ,b 同号 B .a ,b 异号 C .a >0 D .b >0 5.大于-π并且不是自然数的整数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6.有四种说法:甲.正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乙.正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丙.负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8方根、立方根,要结合实际意义进行取舍.本题体现与物理学科的综合. 举一反三:【变式】将棱长分别为和的两个正方体铝块熔化,制成一个大正方体铝块,这个大正方体的棱长为____________.(不计损耗) 333a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20•岐山县二模)将直角三角板ABC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直线a 经过点A ,且直线a ∥BC ,若∠1=60°,则∠2的度数为( )A .35°B .30°C .60°D .5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推理能力.【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3的度数,再根据平角的定义求出∠2的度数.【解答】解:如图.∵直线a ∥BC ,∴∠3=∠1=60°,∵∠CAB=90°,∴∠2=180°-∠CAB-∠3=30°,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2020•邢台一模)若a表示正整数,且a,则a<<的值是()A.3 B.4 C.15 D.16【考点】实数与数轴;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专题】二次根式;数感.【分析】直接利用a的取值范围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解答】解:∵<<a<<∴正整数a=4,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正确得出接近无理数的整数是解题关键.≤≤≤,则的3.(2020•鼓楼区一模)已知57,4整数部分可以是()A.9 B.10 C.11 D.12【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无理数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专题】实数;运算能力.【分析】根据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方法即可得分.≤≤≤,【解答】解:∵57,4∴25≤a≤49,16≤b≤36,∴41≤a+b≤85,则的整数部分可以是6,7,8,9.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估算的方法.4.(2020•乐东县一模)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1放置,若∠1=41°,则∠2的度数为()A.129°B.121°C.141°D.131°【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推理能力.【分析】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3的度数,结合邻补角互补可求出∠4的度数,由直尺的对边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求出∠2的度数.【解答】解:∵∠1+∠3+90°=180°,∴∠3=180°-90°-∠1=180°-90°-41°=49°.∵∠3+∠4=180°,∴∠4=180°-∠3=180°-49°=131°.又∵直尺的对边平行,∴∠2=∠4=13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邻补角互补,求出∠4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5.(2020•上虞区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1y中,点A的坐标为(1,1).如果将x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将y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交于点O2,点A的位置不变,那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2y中,点A的坐标是()(-3,2)B.(3,-2)C.(-2,-3)D.(3,4)【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专题】平面直角坐标系;平移、旋转与对称;应用意识.【分析】画出新坐标系,写出点A的坐标即可.【解答】解:新坐标系如图所示,点A在新坐标系中的位置(3,-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6.(2020•罗湖区一模)对平面上任意一点(a,b),定义f,g 两种变换:f(a,b)=(-a,b),如f(1,2)=(-1,2);g (a,b)=(b,a),如g(1,2)=(2,1),据此得g[f(5,-9)]=()A.(5,-9)B.(-5,-9)C.(-9,-5)D.(-9,5)【考点】点的坐标.点的坐标的规律【专题】平面直角坐标系;创新意识.【分析】根据f,g两种变换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f(5,-9)]=(-5,-9),∴g[f(5,-9)]=g(-5,-9)=(-9,-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点的坐标,正确理解f,g两种变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7.(2019秋•曹县期末)某学校准备为七年级学生开设A ,B ,C ,D ,E ,F 共6门选修课,选取了若干学生进行了我最喜欢的一门选修课调查,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表(不完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次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400人B.E 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80°C.喜欢选修课F 的人数为72人D.喜欢选修课A 的人数最少【考点】统计表;扇形统计图.【专题】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的应用;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分析】求出调查总人数,可以对A 做出判断,求出E 、F 组的人数和所占圆心角调查即可对其它选项做出判断,调查答案.【解答】解:60÷15%=400人,因此选项A 正确,C 对应的人数为400×12%=48人,F 对应的人数为400×18%=72人,E对应的人数为400-40-60-100-48-72=80人,因此C、D 都正确;=72°,因此B是错误的,360°×80400故选:B.【点评】考查统计图表的意义和制作方法,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中常用的方法8.(2019秋•奉节县期末)甲、乙两种盐水,若分别取甲种盐水240g,乙种盐水120g,混合后,制成的盐水浓度为8%;若分别取甲种盐水80g,乙种盐水160g,混合后,制成的盐水浓度为10%,求甲、乙两种盐水的浓度各是多少?如果设甲种盐水的浓度为x,乙种盐水浓度为y,根据题意,可列出下方程组是()A.()()240+120=240+1208%80+160=80+16010%x yx y⎧⎪⎨⎪⎩B.()()240+120=240+1208%80+160=80+16010%x yx y⎧⎪⎨⎪⎩C.()()240120=2401208%80160=8016010%x yx y--⎧⎪⎨--⎪⎩D.()()240+120=x+y8%80+160=x+y10%x yx y⎧⎪⎨⎪⎩【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应用意识.【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的等量关系有,240克的甲种盐水的含盐量+120克的乙种盐水的含盐量=浓度为8%的盐水的含盐量,80克的甲种盐水的含盐量+160克的乙种盐水的含盐量=浓度为10%的盐水的含盐量.根据以上条件可列出方程组.【解答】解:甲种盐水的浓度为x,乙种盐水的浓度为y,依题意有()()240+120=240+1208% 80+160=80+16010%x yx y⎧⎪⎨⎪⎩,故选:A.【点评】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解题关键是要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求解.注意:盐水浓度=含盐量÷盐水重量=含盐量÷(含盐量+水的重量).9.(2020•甘南县模拟)小明要用40元钱买A、B两种型号的口罩,两种型号的口罩必须都买,40元钱全部用尽,A型每个6元,B型口罩每个4元,则小明的购买方案有()种.A.2种B.3种C.4种D.5种【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应用意识.【分析】根据题意得出方程,进而得出方程的整数解解答即可.【解答】解:设A型x个,B型口罩y个,可得:6x+4y=40,因为x,y取正整数,解得:=4=4xy⎧⎨⎩,=6=1xy⎧⎨⎩,=2=7xy⎧⎨⎩所以小明的购买方案有三种,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答.10.(2020春•常熟市期中)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它们的直角顶点A重合,∠C=45°,∠E=30°,若AC∥DE,则∠1的度数为()A.90°B.75°C.60°D.4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推理能力.【分析】根据题意和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到∠CAE的度数,然后根据∠1=∠C+∠CAE,即可得到∠1的度数.【解答】解:∵∠E=30°,AC∥BD,∴∠CAE=∠E=30°,∵∠C=45°,∠1=∠C+∠CAE,∴∠1=7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1.(2020•丰台区二模)实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c B.|b|>|a| C.b+c<0 D.ab>0【考点】实数与数轴.数轴上表示点的运算【专题】实数;数感;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分析】根据实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可以得到-4<a<-3,-1<b<0,2<c<3,进而对每一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由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可知,-4<a<-3,-1<b<0,2<c<3,因此有a<b<c,|a|>|b|,b+c>0,ab>0,故选:D.【点评】考查数轴表示数的意义,绝对值和符号是确定有理数的两个必要条件.12.(2020•江干区一模)设x ,y ,z 是实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若x >y ,则xz≠yz B.若<43x y z z则3x≠4y C.若x <y ,则<x y z zD.若x >y ,则x+z >y-z 【考点】不等式的性质.【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 、当z=0时,xz=yz ,故本选项错误;B 、若<43x y z z,则3x≠4y ,故本选项正确; C 、当z 是负数时,>x y z z ,故本选项错误; D 、不知道z 是正数还是负数,不能判断x+z 与y-z 的大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0”是很特殊的一个数,因此,解答不等式的问题时,应密切关注“0”存在与否,以防掉进“0”的陷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13.(2020春•姜堰区期中)如图,AD ∥CE ,∠ABC=95°,则∠2-∠1的度数是( )A .105°B .95°C .85°D .7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应用意识.【分析】作BF ∥AD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作BF ∥AD ,∵AD ∥CE ,∴AD ∥BF ∥EC ,∴∠1=∠3,∠4+∠2=180°,∠3+∠4=95°,∴∠1+∠4=95°,∠2+∠4=180°,∴∠2-∠1=85°.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正确得∠1+∠4=95°,∠2+∠4=180°是解题关键.14.(2020•如东县模拟)若不等式组+012>2x ax x≥⎧⎨--⎩有三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2≤a<3 B.2<a≤3C.2<a<3 D.a<3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专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应用;运算能力.【分析】首先解不等式,根据解的情况确定a的取值范围.特别是要注意不等号中等号的取舍.【解答】解:+0 12>2x ax x≥⎧⎨--⎩,解不等式x+a≥0得:x≥-a,解不等式1-2x>x-2得:x<1,∴-a≤x<1.∵此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这3个整数解为-2,-1,0,∴-3<-a≤-2,∴2≤a<3.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解题中要注意分析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