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者运动指南共52页文档
给慢性病开运动处方

保健 ■至瑁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太极 拳 、太 极 剑 是 最适 合 高血 压 患 者 的 一 种 体 育疗 法 ,它动 作 比较 缓 慢 、放 松 ,情绪 也 比较 稳 定 ,是 一种理 想 的锻 炼方 法 ,长年 坚持 , 必定 有效 。
4.骑 自行车 、游 泳 等 运动 项 目均 为动 态 的 等 张 性 运 动 ,可通 过 全 身肌 肉 的 反复 收 缩 ,引 起 血 管的 舒张 和收缩 ,促 使血压 下 降 。
每次锻 炼 时 ,切忌 做 鼓劲 憋 气 、快 速 旋转 、 用 力剧 烈 和深 度 低头 的 动 作 。 因为 低 头 时 大 量 血液 流 向大 脑 ,颅 内压 会 突 然 升 高 ,严 重 的 甚 至 会 发 生 晌 血 管 意 外 。 也 不 要 突 然停 止运 动 , 因 为 支运 动 突然 停 1卜会 使 大 量血 液 滞 留在 F 肢 血 管 内 ,身体 其 他 部 位 尤 其是 处 于 最 高 部位 的 腑组 织 对 缺 m 反 应 十 分 敏 感 ,会 l-f{现 头晕 、 眼花 晕 厥 。
1.“ 巾天”运 动是 治 疗 胃下垂 的最 好方 法 。 把双 拳 举到 肩的 高度 , 腿 呈半弯 曲下蹲姿 势 ,
2018年第 5期 保健 医苑 39
一 般 来说 ,一 、 级 心 功 能 不 全 的轻 症心 脏 病 患 者 叮从 事 散 步 、打 人极 拳 、 医疗 体 操 等 运 动 ;i 、旧级 心功 能不 全 或心绞 痛 发作频 繁 的 患 者 不 宜 参与体 育活 动 ,要以 休 息 为 主 ,或者 足 适 当做 ·些 气 功 等 保护 性 轻 微 活动 ,原 则是 以 不 增 加心 跳 次 数 为 度 。锻炼 结 束 时 耍做 一些 放 松 活 动 ,/f 要立 即停 ll:i,ri动 ,更 要锻 炼 后 马 一LimbJ未休 息 ,否 则对心 HJ1 不利 。
慢性疾病的运动指导

高血压的生活方式改变
适当运动 减轻体重 饮食改变:减少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摄入, 强调水果、蔬菜以及低脂食物,减少食用红肉、甜食 和含糖饮料,增加富含镁、钾、钙、蛋白质和纤维素 的食物 充足睡眠 减少每日盐的摄入 停止吸烟
2005年,卫生部、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 研究中心、中国高血 压联盟联合发布了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 南(修订版)》。
高血压病分三期
第一期:血压均高于正常水平, 但临床无心脑肾表现;
第二期:下列一项者左室肥大、 眼底动脉狭窄、蛋白尿即为第 二期;
第三期:血压稳定性增高,同 时出现内脏器官的病理改变 (眼底、心脏、肾、脑血管改 变)。
治疗高血压建议
血压进程
临界水平 (130139/85-89)
1期(140159/90-99)
20 maximal exertion 完全力竭
运动时间及频率
大多数研究表明,每天20~ 30min的运动是引起心血管功能 改善的适宜量。每周锻炼的次数, 一般以每周3次以上即可产生降 压效果。有研究发现,每周7次 的锻炼比每周3次降压效果更为 明显。运动的降压效应至少在运 动1-2周后才能出现,5周左右血 压达到稳定状态,运动治疗则应 长期坚持。
指导患者从地面位置站起时要慢,因为当他/她们开始服 用减压药时,更加易受低血压或直立性低血压的影响
提醒那些希望参与竞赛性,包括高强度,急停运动的锻炼 者,此类运动(网球,篮球,壁球,手球等)会引起血压 快速升高 并不是所有高血压患者都适合运动,经过医生控制好血压 才能开始运动,否则就要避免运动 任何存在脏器损害的客户需要经过医生控制好血压才能开 始运动,否则避免运动
胜利的一刻!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慢性疾病发病情况 了解常见慢性疾病的一般特点 掌握常见慢性疾病运动指导的原则 掌握常见慢性疾病运动指导的方法和注意 事项
慢性病运动处方

12
2.特点 (1)我国35-74岁患病率高达27.2% (2)心脏病、中风的主要诱因 (3)与肥胖密切相关,75%的男性和65%的女性的高血压直接由肥胖导致
(4)科学的体育锻炼和体重控制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核心内容
二、高血压的病变特点与患者的体适能状态 (1)随着高血压病程的进展,患者可出现全身细小动脉硬化,进一步发展可产生 心脏、肾脏、肝脏和脑的损伤,甚至脏器的衰竭。 (2)高血压病人心肺适能显著下降,主要表现为运动中心血管系统的异常反应:
表明机体糖耐量能力减低,也就是说身体对糖的吸收和利用比正常人差了。 糖耐
量减低无明显不适感但一定不可掉以轻心。) 2.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3.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又称糖化血红素, 缩写作hemoglobin A1c, HbA1c, A1C, Hb1c; 有时缩写为HbA1c。是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
5.在跑台上步行运动是减少破行的有效方法之一
17
6.跑台的初始负荷设置在破行症状诱发点上3-5min内,病人在此负荷步行直至达到中等程度的破
行,随后站立或坐下进行短时间的休息缓解破行后继续运动。
7.采用运动-休息-运动的方式,直到累计完成运动处方设定的运动时间。 8.抗阻训练可作为病人康复的辅助训练,但不可代替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运动。
特点1我国3574岁患病率高达2722心脏病中风的主要诱因3与肥胖密切相关75的男性和65的女性的高血压直接由肥胖导致4科学的体育锻炼和体重控制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核心内容二高血压的病变特点与患者的体适能状态1随着高血压病程的进展患者可出现全身细小动脉硬化进一步发展可产生心脏肾脏肝脏和脑的损伤甚至脏器的衰竭
DM病人无症状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7-8倍。DM病人安静心率过快可能
慢性病患者运动指南

如出现头晕、胸闷、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检查。
及时休息与调整
合理安排运动与休息时间
慢性病患者应合理安排运动与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 运动。
根据身体状况调整运动计划
如身体状况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运动计划,避免过度运 动。
注意睡眠质量
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身体恢复和运动效果的巩固。
进行适当的拉伸运动,有助于放松肌肉,减轻运动后的肌肉酸痛。
温水泡澡
温水泡澡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放松身心。
06 慢性病患者运动的常见误 区与纠正方法
误区一:只有身体健康的人才适合运动
总结词
运动并非只适合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同样需要运动来改善 身体状况。
详细描述
许多慢性病患者认为自己身体状况较差,不适合运动。然而 ,运动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帮助改善心 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免疫力,从而缓解病情。
柔韧性训练
瑜伽
瑜伽是一种注重身心健康的柔韧 性训练,可以帮助慢性病患者提 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拉伸运动
通过拉伸肌肉和韧带,可以提高 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预防肌 肉拉伤和关节损伤。
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低强度、高柔韧性 的运动,适合慢性病患者。太极 拳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 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详细描述
许多慢性病患者在进行运动后忽视了恢复的重要性。运动后的适当休息和恢复可以帮助减轻肌肉疲劳 、促进身体恢复,从而更好地应对后续的运动。此外,正确的拉伸和放松练习也有助于预防运动损伤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调整呼吸方式
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适当调整呼吸方式,如腹式呼吸等。
慢性病运动管理课件

3
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应控制在30-60分钟之间,避免长时间运动导致身体疲劳。
4
运动方式:选择多种运动方式,如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平衡训练等,以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运动强度: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运动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以30-60分钟为宜运动频率:每周至少进行3-5次运动,保持一定的运动频率运动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环境:选择空气清新、环境舒适的运动场所,避免在恶劣环境中运动运动前后的拉伸:运动前后进行适当的拉伸,以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运动过程中的补水:运动过程中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避免意外伤害运动过程中的监测:定期监测运动过程中的心率、血压等指标,确保运动安全运动过程中的调整: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运动效果,适时调整运动计划和运动方式
增强心肺功能: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降低心脏病风险
改善心理健康:运动有助于改善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减轻抑郁和焦虑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运动有助于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和困扰
运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运动可以减轻慢性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运动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
提高生活质量: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
谢谢
05
运动频率:每周至少进行3-5次运动,保持一定的运动频率以维持运动效果。
06
运动方式:选择多种运动方式,如游泳、跑步、骑自行车等,以增加运动兴趣和效果。
运动强度和频率的控制
1
运动强度: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疾病特点,选择适当的运动强度,如轻度、中度或重度运动。
慢病运动处方

姓名:性别年龄高血压患者运动处方运动目标:改善高血压运动种类:①快走与慢跑,速度为120步/min(约7km/h、2m/s)②缓慢上下自家楼梯或蹬功率自行车运动强度:运动心率控制范围:次/min或者最大体力的50%运动时间:每次min运动频率:每周次注意事项:①高血压病人运动时间带应该避免在清晨和晚间②药物治疗和合理的运动相结合,锻炼不能代替药物③控制体重改变饮食习惯,低盐低脂低糖④生活规律⑤最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运动康复⑥在运动中注意安全,防止运动损伤姓名性别年龄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适用于II型糖尿病)运动目标:改善糖尿病运动种类:①低强度周期性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功率自行车②全身肌肉都参加的伸展、柔韧、灵活性的运动,如医疗体操、健身操、健身舞、太极拳、太极剑、保健养身气功运动强度:运动心率控制:次/min【170(180)-年龄,例如您的年龄是40岁,你的运动心率需要控制在170(180)-40=130(140)次/min】运动时间:每次min【15-60min,其中适宜心率应保持15-30min】运动频率:每天次,但每日总运动时间不宜超过2h,每周至少3次注意事项:①运动时间带应在:餐后30-60min为宜②运动疗法必须和饮食疗法、药物疗法结合起来,通常先实施饮食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带血糖和尿糖得到适当控制后,在开始运动疗法③运动量要适当④在运动中宜随身携带饼干和糖果,以防低血糖的发生⑤避免在将要进行运动的肢体上注射胰岛素⑥运动应该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姓名:性别年龄肥胖者的运动处方运动目标:减肥运动种类:1、中低强度有氧耐力运动:如步行、跑步、骑自行车、游泳、划船等大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运动。
慢速长跑是消耗热量最多、减肥见效最快的项目2、低强度的肌肉力量练习:通过锻炼身体某一部分的肌肉,消耗局部脂肪,增强肌力,主要是进行四肢大肌群、躯干及腹部的局部运动3、传统养身操:如养身气功、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瑜珈功4、各种球类运动运动强度:运动心率控制:次/min【110-150次/min】运动时间:min【30-60min,其中达到适宜心率时间必须在30-40min以上,40min 以上效果更好】运动频率:每周次注意事项:1、减肥运动不能急于求成,要持之以恒,运动强度不要太大,但时间要尽可能的长2、运动应与饮食控制结合3、运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4、停止运动要防止反弹,应通过一段时间逐渐减量姓名:性别年龄心脑血管疾病的运动处方运动目标:增强心肌能力运动种类:1.有氧运动包括:行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2.无氧运动包括:静力训练、负重等运动运动强度:运动心率控制:次/min【170(180)-年龄,例如您的年龄是40岁,你的运动心率需要控制在170(180)-40=130(140)次/min】运动时间:每次min【30-60min,其中达到适宜心率时间须在30-40min以上】运动频率:每周次注意事项:运动出现以下情况,暂停运动:1.运动时感觉胸痛、呼吸困难、头晕;2.运动时或运动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3.运动时血压升高>200/100mmHg。
慢性病的运动方案

慢性病的运动方案高血脂患者运动方案运动强度 运动时间45 运动频率3运动处方的核心是运动时间,一定要足够长高血脂患者运动处方举例1.万米长走推荐运动强度心率110-130次/分; 运动时间 运动频率 辅助运动高血脂患者运动处方举例2.长距离慢跑运动强度运动中心率110-130次/分;运动时间 运动频率辅助运动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方案运动形式强度时间频度强度:高血压患者运动处方举例1.气功推荐传统气功,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强度调身、调吸、调心 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辅助运动高血压患者运动处方举例2.散步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辅助运动高血压患者运动处方举例3.荒川氏处方运动类型1. 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与运动频率糖尿病人的运动方案1.运动方式要选择能随时中止的运动项目!!! Ⅰ型糖尿病或老年糖尿病患者:低强度运动 Ⅱ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者:中等强度运动2.运动强度Ⅰ型糖尿病或老年糖尿病患者:Ⅱ型糖尿病:3.运动时间与运动频度4.时间的选择饭后1-2小时1.强身跑运动强度 运动时间 运动频率 辅助运动2.定量长走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辅助运动老年人健身方案长寿老人90以上老年人75以上年轻的老年人60~74中年人45~59青年人44以下称呼年龄(岁)(1)按运动处方进行体育锻炼(2)适宜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内容1.老年人健身的注意事项(3)锻炼要循序渐进(4)经常了解锻炼后的反应自我感觉脉搏食欲和睡眠情况(5)避免某一肢体或器官负荷过重(6)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7)正常的生活制度老年人运动处方的原则1.运动方式轻度到中度的耐力性运动: 基本内容伸展运动:关节活动度不宜过大 增强肌力锻炼:注意准备活动、避免疲劳2.运动强度运动试验确定极限负荷、最高心率 HRmax 百分数 PRE HRR3.运动时间每次累计的运动时间至少要在20分钟以上4.运动频度每周至少要运动2-3次以上,推荐隔日运动高血脂患者运动处方的核心内容? 高血压患者采用的运动形式有那些? 糖尿病患者运动项目的选择?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间的选择?。
慢性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指南

慢性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指南慢性病是指持续时间较长且进展缓慢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对于这些患者来说,运动康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通过适当的锻炼,慢性病患者可以改善体能、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为慢性病患者提供运动康复指南。
一、运动前的准备在开始运动康复之前,慢性病患者应该先咨询医生或专业运动康复师,了解自身体能和健康状况。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锻炼建议,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二、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慢性病患者在选择运动方式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
一般来说,有氧运动对于心脏病和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
对于关节问题较严重的患者,水中运动如游泳和水中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瑜伽、太极拳等低强度的活动也适合大部分慢性病患者。
三、运动强度的控制慢性病患者在进行运动康复时,必须要控制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初次开始锻炼时,可以选择低强度、适量时间的运动,然后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同时,患者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避免出现乏力、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
四、注意休息和恢复慢性病患者在运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过度运动可能会导致身体疲劳和患病风险增加。
在每次锻炼后,患者应该留出时间休息和恢复,以便身体适应新的负荷。
五、饮食和水分的补充慢性病患者在进行运动康复期间,应注重饮食的均衡和营养摄入。
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提供能量和营养,促进康复效果。
此外,患者也要注意适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等不良反应。
六、规律性的运动慢性病患者在康复期间,应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
每周进行3-5次的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
坚持这样的锻炼频率和时间可以更好地产生康复效果,改善病情。
七、逐渐增加强度和时长在康复过程中,慢性病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长。
根据自身的感受和康复进展,逐步提高运动的负荷,并延长运动时间。
但是,要注意适应性和稳定性,避免过度运动引发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