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的生产工艺介绍

合集下载

PET生产线工艺流程

PET生产线工艺流程

PET生产线工艺流程1.PET原料预处理:PET原料通常以颗粒的形式提供。

在进入生产线之前,原料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步骤,如除湿、熔融、过滤等。

这些预处理步骤可确保原料质量符合生产要求。

2.熔融成型:PET颗粒通过熔融过程变成熔融状态,然后进入成型工序。

有多种熔融成型工艺可选择,如注塑成型、吹塑成型、挤出成型等。

3.注塑成型: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熔融的PET被注射到模具中,在模具内形成所需的形状。

注塑成型适用于制造小到中型尺寸的PET制品,如瓶盖、塑料勺等。

4.吹塑成型:在吹塑成型中,熔融的PET被注射到一个膨胀的模具内,然后通过气压使其膨胀并与模具内壁接触,形成所需的形状。

吹塑成型适用于制造大型中空PET制品,如瓶子、容器等。

5.挤出成型:在挤出成型中,熔融的PET被推送到一个加热的模具中,通过挤出头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

挤出成型适用于制造扁平的PET制品,如薄膜、片材等。

6.冷却和固化:在成型过程结束后,PET制品需要经过冷却和固化步骤,使其达到稳定的形状。

通常会使用冷却装置或者水冷却来加快冷却速度,并使PET制品更加坚固。

7.切割和修整:完成冷却和固化后,PET制品需要进行切割和修整,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多余材料或毛刺。

8.检测和质量控制:在PET生产线中,检测和质量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使用各种测试设备和工具,对PET制品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9.包装和存储:经过质量控制的PET制品会被包装和标记,以便存储和运输。

常见的包装方式包括纸箱、托盘等。

10.出厂和销售:最后,经过包装和标记的PET制品会从生产线上下线,然后被销售给客户或分销商。

这标志着整个PET生产线工艺流程的完成。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PET生产线工艺流程,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的执行和控制,以确保制造的PET制品质量符合要求。

不同的PET制品可能需要根据其形状、尺寸和质量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PET的生产工艺介绍

PET的生产工艺介绍

聚酯切片的生产工艺介绍百科名片聚酯切片聚酯切片聚酯工艺路线有直接酯化法(PTA法)和酯交换法(DMT法)。

PTA法具有原料消耗低、反应时间短等优势,自80年代起己成为聚酯的主要工艺和首选技术路线。

大规模生产线的为连续生产工艺,半连续及间歇生产工艺则适合中、小型多种生产装置。

聚酯PET 的用途不再主要局限于纤维,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各类容器、包装材料、薄膜、胶片、工程塑料等领域。

简介聚酯切片PET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简称:PET由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聚合而成.分类1、按组成和结构可分为:共混、共聚、结晶、液晶、环形聚酯切片等;2、按性能可分为:着色、阻燃、抗静电、吸湿、抗起球、抗菌、增白、低熔点、增粘(高粘)聚酯切片等;3、按用途可分为:纤维级聚酯切片、瓶级聚酯切片、膜级聚酯切片(主要是工艺指标不同)。

纤维级聚酯切片按其中消光剂tio2的含量不同又可以分为:超有光(大有光)、有光、半消光、(全)消光聚酯切片。

另外还有阳离子聚酯切片。

发现与发展目前,主要用于瓶级聚酯(广泛用于各种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的包装)、聚酯薄膜(主要用于包装材料、胶片和磁带等)以及化纤用涤纶. 聚酯系列产品的最早历史,可以说,1928年美国杜邦公司的卡罗瑟斯(Carothers)对脂肪族二元酸和乙二醇的缩聚进行了研究,并最早用聚酯制成了纤维。

1931年秋天,卡罗瑟斯(Carothers)在美国化学会正式发表其研究成果。

该纤维具有丝的光泽,强力和弹性均可和蚕丝媲美,但是由于其熔点低、易水解不耐碱,而无实用价值。

但这项研究最早证实了聚酯可以制成纤维。

1941年英国卡利科印染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CPA)的温菲尔德和迪克森在卡罗瑟斯(Carothers)工作的启发下,继续研究聚酯,1942年CPA取得了专利权。

可以说,聚酯(PET)是在1949年率先在英国实现工业化生产,因其有优良的服用和高强度等性能,成为合成纤维中产量最大的品种。

PEt工艺

PEt工艺

PET是一种热塑性聚酯,属部分结晶塑料,热变形温度为70℃,软化温度为80℃,结晶温度峰值Tc为160℃,熔融温度Tm=245-260℃,相对密度(1.3-1.4)g/cm3,注拉吹成型用PET的特性黏度一般70-80mL/g。

PET瓶一步法成型是指联机操作即从瓶胚的成形、拉伸、吹塑到瓶子的冷却、取出,各工序均在一台机器上完成。

本机采用一步法三工位,即注胚、拉伸吹塑、顶出脱模三个工位。

PET注拉吹快速成型制瓶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颗粒状塑料原料→干燥处理→注射机→加热塑化→计量均化→热流道注射模具→瓶胚转位输送→瓶胚温度调节→瓶胚预吹→拉伸→吹塑→排气→制品取出→成品检验→产品包装。

各成型工艺图见图1所示。

1.1 PET瓶胚注射成型PET瓶胚的注射是生产PET瓶的关键技术。

PET树脂的分子中有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的极性酯基团,加工时所含水分与PET熔体发生水解反应,导致PET的特性粘度下降,严重影响制品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因此,PET树脂在注射前应干燥处理,使其含水率低于0.005%。

最佳干燥条件为:干燥温度应控制在150℃-170℃之间,干燥时间为3h-5h。

此外,在170℃左右时,干燥时间过长会明显降低PET的特性粘度。

合理选择注射压力、注射速度,并配好料筒温度和注射模具的温度。

注射速度增加,注射温度高,则注射时间缩短;但注射速度太高,摩擦生热大,使瓶胚的内应力增加,增大各向异性,并易混入气泡。

注射速度太低,不利于提高效率,瓶胚易出现皱纹或缺料。

一般注射压力以100~200MPa为宜,注射速度选对应注射机流量的70%左右,料温取265℃~300℃,模温取85℃~100℃,注射吹塑的聚酯瓶胚中含有乙醛,所以对瓶胚乙醛含量必须加以控制,一般要求小于10PPM。

注射瓶胚时熔体的温度既要考虑保证瓶胚的透明度,同时又要考虑控制乙醛的产生。

瓶胚的乙醛含量与熔体温度及停留时间等有关,需要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乙醛含量,从而提出具体的对注射机的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PET生产工艺(PTA法).

PET生产工艺(PTA法).

1.聚酯合成的工艺路线
酯交换聚酯路线 聚酯合成的工 对苯二甲酸用乙二醇直接酯化 艺路线 聚酯路线 环氧乙烷酯化聚酯路线
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直接酯化法(PTA法)
对苯二甲酸提纯技术解决后,这是优先选 用的经济方法。 直接酯化的反应机理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 醇直接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 (BHET),因为PTA中羧酸对酯化反应的动态 平衡具有催化作用不需要外加催化剂。
连续缩聚 一般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除去醇化或酯交换反应中多余或产生 的乙二醇: 第二段是低聚合度物料缩聚,一般称这一阶段 为预缩聚 这时物料粘度较低.设备可以用釜式、塔式(容 量板塔)和卧式反应器,设备容量较大,采用二 级蒸汽喷射泵抽真空。 第三段是在高真空下进行的缩聚,称后缩聚。
直接酯化聚酯生产工艺 直接酯化聚酯生产工艺所用的原料为:对苯二甲酸 与乙二醇,其工艺过程包括酯化与缩聚。 酯化 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按摩尔比1∶1.33配料,以三氧 化二锑为催化剂,在搅拌下,控制酯化温度在乙二醇沸 点以上。酯化反应在反应釜中进行。用平均聚合度为 1.1的酯化物在反应器中循环,酯化物与对苯二甲酸的 摩尔比为0.8。控制釜的夹套温度为270℃,物料在釜内 第一区室内充分混合,制成粘度为2Pa· s的浆液。这种浆 液穿过区室间档板上的小孔进入下一个区室,物料在前 进中进行反应,最后获得均一低聚物。反应产生的水, 经蒸馏排出设备外。
缩聚
随着缩聚反应程度的提高,体系粘度 增加。在工程上,将缩聚分段在两反应器
内进行更为有利。前段预缩聚:270℃,
2000~3300Pa。后段终缩聚:280~285℃,
60~130Pa。
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
溶解混合釜 酯交换釜1 酯交换釜2路线酯交换聚酯路线对苯二甲酸用乙二醇直接酯化聚酯路线环氧乙烷酯化聚酯路线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直接酯化法pta法对苯二甲酸提纯技术解决后这是优先选用的经济方法

PET生产工艺流程

PET生产工艺流程

PET生产工艺流程PET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瓶装饮料、食品包装、纤维制品等行业。

以下是关于PET生产工艺流程的一个大致介绍。

1.PET原料准备:首先要准备PET的原料,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该物料是通过聚合反应将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进行缩合得到的。

2.原料预处理:PET原料在进入生产线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干燥、提纯、筛选等过程,保证原料的质量和纯度。

3.熔融挤出:将经过预处理的PET原料放入挤出机中进行熔融。

挤出机通过对PET原料进行加热和精确的控制温度,将原料熔融成液态。

4.挤出成型:将熔融的PET原料从挤出机中挤出,并通过模具进行成型。

模具可以根据需要制作不同形状和尺寸的PET制品,例如瓶子、盖子、容器等。

5.吹塑成型:对于需要制作空心结构的PET制品,还需要进行吹塑成型。

吹塑成型是将熔融的PET原料注入成型器中,然后用压缩空气将其吹气,使其膨胀成模具所需形状。

6.冷却和固化:在成型完成后,PET制品需要经过冷却和固化过程。

通常使用冷却水或冷却空气来降低温度,使PET制品迅速固化。

7.尺寸修整和检测:PET制品成型后,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尺寸修整,例如去除边缘的毛刺、清理表面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制品的符合标准。

8.包装和存储:对于成品PET制品,根据需要进行包装,通常使用塑料薄膜、纸箱等进行包装。

然后将其存储在适当环境中,以防止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关于PET生产工艺流程的一个概述,实际的生产过程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厂家和产品而有所差异。

此外,PET的生产工艺还涉及到许多细节和专业知识,例如温度控制、模具设计等,需要在实际生产中进行精细调整和改进。

PET的生产工艺介绍

PET的生产工艺介绍

PET的生产工艺介绍PET(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在各个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PET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步骤和技术。

下面将详细介绍PET的生产工艺。

PET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聚合反应、后处理和成型等几个阶段。

首先,原料准备是PET生产的重要一步。

PET是由聚酯与二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得到的,其中聚酯是由对苯二甲酸(PTA)与乙二醇(MEG)经过缩合反应合成的。

PTA和MEG的质量和纯度直接影响到PET的质量和性能,因此在制备PET时需要对原料进行筛选和精炼处理。

然后,在聚合反应中,PTA和MEG以一定的比例加入反应器中,经过聚合反应形成长链的聚酯,产生的反应热能以及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醇的反应水会通过系列冷却器降低温度。

通过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可以控制PET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此外,添加一定量的催化剂和稀释剂可以促进聚合反应的进行。

接下来,经过聚合反应后的聚酯需要经过脱水、过滤、酯交换和烘干等后处理步骤。

脱水是通过蒸馏等方法去除聚合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和其他杂质。

过滤是为了去除残留的催化剂和固体杂质,保证PET的纯度。

酯交换是通过再次与返料乙二醇发生酯交换反应,以进一步提高PET的聚合度。

烘干是利用热风或真空等方式去除聚酯中残留的水分和其他挥发物,以减少PET在后续加工过程中的气泡和缺陷。

最后,成型是PET生产的最后一步。

PET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吹塑成型、挤出成型等多种方式进行加工。

注塑成型是将熔融状态的PET注入到模具中,通过冷却固化形成所需的产品。

吹塑成型是将熔融状态的PET通过气压吹塑成型机吹成空心容器。

挤出成型是将熔融状态的PET通过挤出机经过模头进一步加工成管型或片材型产品。

通过不同的成型方式可以得到不同形状和尺寸的PET制品。

需要注意的是,整个PET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聚合时间和原料比例等参数,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对废料的回收和再利用也是PET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PET生产工艺介绍

PET生产工艺介绍

PET生产工艺介绍1. 背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包装、纺织、电子和汽车工业等领域。

在PET的生产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步骤,可以将原料转化为可用于各种应用的成品。

2. PET的制备方法2.1 原料准备PET的制备需要两种主要的原料: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MEG)。

PTA是PET的主要组成部分,而MEG则是用来与PTA发生聚合反应的物质。

在PET生产工艺中,原料的纯度和质量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2 聚合反应PET的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是聚合反应。

这一步骤中,PTA和MEG 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形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该反应通常在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时间和温度的控制对产物的质量和产率有决定性的影响。

2.3 精炼和净化聚合反应后,产物需要经过精炼和净化步骤,以去除杂质和未反应的原料。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离心、过滤和温度控制等操作,以确保最终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2.4 造粒和干燥在精炼和净化之后,PET通常以颗粒状的形式输出。

这一步骤中,将聚合得到的高分子量PET通过造粒机进行切割和造粒,以便后续的加工和使用。

随后,颗粒状的PET还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其中的水分和溶剂残留。

3. PET生产工艺的优化为了提高PET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进行工艺的优化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PET生产工艺的优化技术:3.1 温度和压力控制在聚合反应过程中,通过精确控制温度和压力,可以达到最理想的反应条件,从而提高聚合反应的效率和产率。

合理的温度和压力控制还可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产品的质量。

3.2 反应时间优化聚合反应的反应时间对最终产品的分子量分布和物理性质有重要影响。

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时间,可以调节产品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以满足特定应用的要求。

3.3 精炼和净化工艺改进精炼和净化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离心、过滤和温度控制技术,可以提高杂质的去除效率,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pet生产工艺流程

pet生产工艺流程

pet生产工艺流程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广泛用于包装行业、纤维行业和建筑行业等。

PET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原料准备:PET的主要原料是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MEG)。

这两种原料需经过精细处理,以确保产出的PET质量合格。

酯交换反应:将PTA和MEG放入酯交换反应容器中,加入催化剂,进行酯交换反应。

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度和提高产物纯度。

反应过程中,PTA和MEG会发生酯交换反应,形成聚酯分子链。

聚合反应:将酯交换反应得到的聚酯分子链放入聚合反应容器中,加入聚合催化剂和其他辅助剂,进行聚合反应。

聚合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分子链的生长速度和提高产物的分子量。

聚合反应过程中,分子链会逐渐增长,形成PET。

预干燥:经过聚合反应后,产出的PET含有相当数量的水分。

为了降低PET中的水分含量,需要对其进行预干燥处理。

预干燥通常通过加热PET并通过空气流动来完成,使其水分挥发。

挤出成型:将预干燥后的PET放入挤出机中,加热并挤出成型。

挤出机会将PET熔化,并通过模具成型,形成所需的PET制品。

拉伸定型:将挤出成型后的PET制品进行拉伸定型处理。

拉伸定型的目的是增强PET制品的强度和透明度,使其具有更好的物理性能。

冷却和切割:经过拉伸定型后,PET制品需要进行冷却和切割处理。

冷却可以使PET制品快速固化,切割可以将PET制品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包装:经过冷却和切割后,PET制品经过质量检查,符合要求的产品进入包装环节。

常用的包装形式有袋装、盘装、箱装等。

质检:对包装后的PET制品进行质检,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以上就是PET的生产工艺流程。

在实际生产中,还会有一些中间步骤和辅助工序,如颜料添加、阻燃剂添加、抗氧化剂添加等,以满足特定产品的要求。

同时,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对环保要求进行控制,确保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酯切片的生产工艺介绍
百科名片
聚酯切片
聚酯切片聚酯工艺路线有直接酯化法(PTA法)和酯交换法(DMT法)。

PTA法具有原料消耗低、反应时间短等优势,自80年代起己成为聚酯的主要工艺和首选技术路线。

大规模生产线的为连续生产工艺,半连续及间歇生产工艺则适合中、小型多种生产装置。

聚酯PET 的用途不再主要局限于纤维,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各类容器、包装材料、薄膜、胶片、工程塑料等领域。

简介
聚酯切片
PET
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简称:PET由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聚合而成.
分类
1、按组成和结构可分为:共混、共聚、结晶、液晶、环形聚酯切片等;
2、按性能可分为:着色、阻燃、抗静电、吸湿、抗起球、抗菌、增白、低熔点、增粘(高粘)聚酯切片等;
3、按用途可分为:纤维级聚酯切片、瓶级聚酯切片、膜级聚酯切片(主要是工艺指标不同)。

纤维级聚酯切片按其中消光剂tio2的含量不同又可以分为:超有光(大有光)、有光、半消光、(全)消光聚酯切片。

另外还有阳离子聚酯切片。

发现与发展
目前,主要用于瓶级聚酯(广泛用于各种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的包装)、聚酯薄膜(主要用于包装材料、胶片和磁带等)以及化纤用涤纶. 聚酯系列产品的最早历史,可以说,1928年美国杜邦公司的卡罗瑟斯(Carothers)对脂肪族二元酸和乙二醇的缩聚进行了研究,并最早用聚酯制成了纤维。

1931年秋天,卡罗瑟斯(Carothers)在美国化学会正式发表其研究成果。

该纤维具有丝的光泽,强力和弹性均可和蚕丝媲美,但是由于其熔点低、易水解不耐碱,而无实用价值。

但这项研究最早证实了聚酯可以制成纤维。

1941年英国卡利科印染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CPA)的温菲尔德和迪克森在卡罗瑟斯(Carothers)工作的启发下,继续研究聚酯,1942年CPA取得了专利权。

可以说,聚酯(PET)是在1949年率先在英国实现工业化生产,因其有优良的服用和高强度等性能,成为合成纤维中产量最大的品种。

生产方法
PTA法连续工艺主要有德国吉玛(Zimmer)公司、美国杜邦公司、瑞士伊文达(Inventa)公司和日本钟纺(Konebo)公司等几家技术。

其中吉玛、伊文达、钟纺技术为5釜流程,杜邦则开发了3釜流程(目前正在开发2釜流程),两者缩聚工艺基本相似,区别在于酯化工艺。

如5釜流程采用较低温度及压力酯化,而3釜流程则采用高乙二醇(EG)/PTA摩尔比和较高的酯化温度,以强化反应条件,加快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

总的反应时间为5釜流程10小时,3釜流程3.5小时。

目前世界大型聚酯公司都采用集散型(DCS)控制系统进行生产控制和管理,并对全流程或单釜流程进行仿真计算。

2003年初,伊文达-费希尔(Inventa-Fisher)(I-F)公司公布了其聚酯生产流程和能耗。

该工艺从PTA或DMT与乙二醇(EG)反应生产树脂级或纺织级聚酯。

采用4釜(4R)工艺,由PTA和EG或熔融DMT和EG组成的浆液,进入第一酯化/酯交换反应器,反应在较高压力和温度(200~270℃)下进行,生成的低聚物进入第二串级搅拌式反应器,在较低压力和较高温度下进行反应,反应转化率大于97%。

然后在低于常压和较高温度下,藉第3台串级反应器预聚合,缩聚程度大于20,经第4台DISCAGE精制器后,使最终缩聚物的特性粘度(i.V.)提高到0.9。

能耗为:电力55.0 kwh/t,燃料油
61.0kg/t,氮气0.8m3/t,空气9.0m3/t。

采用该工艺已建有50多套装置,其中13条生产线能力为100~700吨/天。

现已有单系列700吨/天生产线投运。

前景
今后,目前,聚酯PET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铝、玻璃、陶瓷、纸张、木材、钢铁和其他合成材料,聚酯的家庭也在持续扩大。

因此,聚酯PET系列产品未来前景仍然是比较看好的。

聚酯切片行业现状
2008年累计生产聚酯切片约513.27万吨,累计销售约503.48万吨,年库存量约为19.61万吨。

年产销率为98.09%,库存水平为49.67%。

2008年聚酯切片产销量呈现下降走势。

剔除2月份假期因素以外,从3月份至10月份,由于上游原料价格上涨,下游市场低迷导致产品利润空间下降。

致使产量逐渐减少。

销量受下游需求的影响逐渐下降。

库存量持续增加。

产销率大幅度波动。

库存水平持续增长。

10月份受原料价格暴跌的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因此产量有所增加。

但由于下游需求量有限,导致本月产销率大幅度下降。

11月份至12月份由于上游原料价格之间稳定以及下游企业对聚酯切片市场行情观望态度的转变,使得产量保持稳定,销量略有增加,库存量小幅度下降,产销率持续增长,库存水平略有下降。

从2005年至2008年聚酯切片产销量和库存量以及产效率均发生较大幅度波动。

2005年至2007年聚酯切片产销量总体呈现增长势头,2008年受下游需求减少,产品利润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产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库存量随之增加,产销率下降。

与2007年相比,产量下降4.38%,销量下降5.79%,库存量增长99.90%,产效率下降1.46个百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