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主题法

合集下载

第四章 分类标引方法 和分类检索工具-PPT精品文档

第四章 分类标引方法 和分类检索工具-PPT精品文档

• 轮排形式
– 轮排索引可以选择的轮排形式至少有三种:词内轮排、词外轮 排词、倒置轮排。其中,以词内轮排形式采用较多。
• 款目包含因素
– 轮排索引的款目因素,除了被轮排的词之外,可以或多或少地 包含这些因素:词在字顺表中的位置、范畴号、参照项、外文 译名等。
《汉表》自然科学(增订本)轮排索引片段
三、叙词表结构的变化
(五)字顺索引
• 字顺索引是将叙词(或包括非正式叙词)按字 顺排列,而不包含叙词款目中的其他项目的一 种索引 • 字顺索引的功能:
–提高主表查词速度。
(六)入口词表
• 入口词表,是将非正式叙词按字顺排列,并指 出其对应叙词的索引。 • 入口词表的功能:
–提高查词速度; –减少选词错误。
(七)范畴索引
• 译名与叙词的对应关系
– 两种语言的词或词组之间并不总是一一对应。 – 双语种对照索引按译名的字顺排列。 一般采用逐词字顺排列法。
《汉表》自然科学(增订本)英汉对照索引片段
(五)轮排索引的微观结构
• 收词范围
– 轮排索引最好是将叙词表的全部叙词和非正式叙词都予以编排; 轮排索引也可以只收词组叙词,不收单词素叙词和非正式叙词。
–提供从族首词出发,查找所需叙词的途径; –借助上位词、下位词和同位词,明确词义; –方便进行扩检和缩检。
(九)叙词关系图
• 叙词关系图,是用图形显示叙词之间关系的一 种工具 • 叙词关系图的功能:
–形象、直观揭示位于某一词族内叙词间的各种关系。
(十)分类表
• 分类表。是指实现分类主题一体化的词表中, 与字顺表相配合的分类表,它不同于叙词分类 索引 • 分类表的功能:
(二)专有叙词表
• 专有叙词的范围较广,如地区索引、人物索引、 机构索引、产品索引等 • 单独设立专有叙词表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 压缩字顺表的篇幅,方便从字顺表查词;二是 便于用户迅速查到所需的专有叙词,不必去词 量较多的主表中查找

第四讲_主题法与主题标引(新)

第四讲_主题法与主题标引(新)

第四讲主题法与主题标引一、主题法的概念所谓主题法就是直接以表达文献的语词作为检索标识,以字顺为主要检索途径,并通过参照系统等方法揭示词间关系的标引和检索文献的方法。

所谓主题,通常指文献论述的对象,包括事物、问题、现象等。

而经过选择,用来表达文献主题的语词,称为主题词。

――《文献分类法主题法导论》/马张华,候汉清编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7二、主题法的特征:目前各国采用的主题法存在多种形式,但一般都具有如下特征:1.都是以特定的事物、问题、现象,即主题为中心集中图书资料的。

主题法不象分类法那样需要受学科体系的限制,而是直接从主题对象的角度揭示图书资料的。

2.都是以语词作为检索标识的。

3.都是以字顺方式作为主要检索途径的。

虽然根据揭示词义关系的需要,主题法也采用范畴、词族等方式组织主题词,但字顺方式始终是它的主要排检依据。

4.一般都是通过详尽的参照系统等方式揭示主题词之间的关系的。

为克服字顺排列不能揭示主题词之间联系的局限,主题法发展了完备的参照系统,并备有词族索引、范畴索引、轮排索引等多种辅助索引,从而在主题词之间建立起充分的语义联系。

5.主要是用来处理文献资料、编制各类检索工具及检索系统的。

分类法通常用以组织文献排架和组织分类检索工具;主题法则一般不用于组织图书,只广泛用于组织各种检索工具,不仅可以利用它编制各类供手检使用的书目索引,也可以用来建立计算机检索系统,进行机械检索。

三、主题法的类型主题法的类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划分方法,按照主题词的选词方式,习惯上可以分为标题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按照其使用时组配的先后,则可以分为先组式主题法和后组式主题法。

1.标题法标题法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主题法类型。

它是一种以标题词作为文献主题标识的标引和检索的主题法。

所谓标题词,亦称标题,是指经过规范化处理的,用来标引文献的词或词组,通常为比较定型的事物名称。

标题法是一种在手工检索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列举方式的主题法。

信息检索概论思考题答案

信息检索概论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信息检索概论思考题:1.什么是信息?简述信息的特点和分类?我们认为,信息是事物或事物之间不确定性的量度,即负熵。

掌握的信息越多,所需认识的事情的确定性就会越少。

信息由信源,信宿和信道(载体)构成。

信息的特点:(1)客观真实性:客观、真实是信息的最重要的本质特性(2)普遍性: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物质是具有普遍性,所以信息也拥有该特性(3)针对性:信息的作用和价值可以随着接受者的不同而不同(4)传递性:过程:信息源(信息的发出者)——>编码—>信道(载体)—>译码—>信宿(信息的接收者)信息源:是信息的发出者信宿:是信息的接收者信息的传播是双向的,多维的。

信息源和信宿是相对的,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信道:就是在传播过程中,编码经过的物理通道(5)时效性:指信息发出、接收到利用的时间间隔及效率,也包括信息的本身更新速度。

客观物质不断的变化,反映事务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信息也会发展变化一般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的价值会逐渐减少也有反例:如考古信息(恐龙、古钱币),年代越久,使用价值越大衡量信息的时效性参数不只是时间参数,还有地理环境(6)可转换性:信息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7)可处理性(可识别性):可以通过人们的感觉器官所感知,也可以通过仪表、器械来检测进而予以识别。

(8)可共享性:指同一内容的信息可以在同一时间里被若干个用户使用,此时信息载体本身的信息量不会被磨损、消失信息的类型:(1)按信息表现形式划分,可分为文字信息,图象信息,数值数据信息,语音信息。

▪文字信息:文字是人们为了实现信息交流、通信联系所创造的一种约定的形象符号。

▪图象信息:图象(形)是一种视角信息,它比文本信息直接,易于理解。

如,一幅画、一部电影。

▪数值数据信息:数值数据是“信息的数字形式”或“数字化的信息形式”。

▪语音信息:人讲话实际是大脑的某种编码形式的信息转换成的语言信息的输出,是一种最普遍的信息表现形式。

信息组织重点

信息组织重点

第一章1. 什么是信息组织?P1信息组织,亦称为信息资源组织,是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以文本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为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等的分析、选择、标引、处理,使其成为有序化集合的过程。

2. 数据数据是原生态的,即未经过处理的。

信息则是经过人类处理的数据。

3. 检索工具的类型 P6按照系统中所用的标识是否进行控制,检索工具可以分为受控检索系统与自然语言检索系统两种。

按照系统中标识组配的特点,检索系统可以分为先组式和后组式两种。

4. 检索语言检索语言是一种由表达信息资源主题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词汇及规则组成的人工语言系统,国内亦称为情报检索语言。

5. 信息组织的研究领域总体上包括三个层次。

a) 理论层面:研究信息组织的基本规律和理论基础,为规范层面和方法层面提供理论指导。

b) 规范层面:研究信息组织的基本规律和理论基础,为规范层面和方法层面提供理论指导。

c) 方法层面:指信息资源组织技术方法,包括操作的技术方法、信息组织的管理、具体标引规则、描述规则等。

其作用是按照信息资源组织的要求进行操作、实现信息资源系统的组织。

第二章1.检全率亦称查全率、命中率,指系统实施检索时检出的与某一检索提问相关的信息资源量与检索系统中与该提问相关的实有信息资源总量之比。

2.检准率亦称查准率、相关率,指系统实施检索时检出的与某一检索提问相关的信息资源量与检出的信息资源总量之比。

3.对词汇的控制通常包括:①同义控制;②词义控制;③词间关系控制;④还包括词量控制,词组选择和使用的控制,以及专指度控制等。

4.常用的相关因素包括:引用关系、链接关系、用户需求。

5.相容关系是指至少有一部分外延相同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包括:①同一关系;②包含关系;③交叉关系。

6.不相容关系是指不存在共有外延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包括:①矛盾关系;②反对关系;③并列关系。

第三章1.信息描述的含义:是指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对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形式特征、物质资源形态等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活动。

刑事侦察情报学考点

刑事侦察情报学考点

第一章绪论情报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1情报来源于人类社会的实践2情报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在社会实践中被广泛使用3情报信息业是当今社会中发展最快的一种产业情报从信息角度定义:1情报是含有最新知识的信息2情报就是信息。

存在一个发生源和吸收源,当发生源发出的信息被吸收源所理解时就成为情报。

3情报就是有用的数据或被认为有用的数据情报的基本属性:1情报具有知识性2情报具有传递性3情报具有效用性情报学产生的历史条件: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情报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情报信息爆炸是促使情报学产生的直接原因。

情报学:是处理和分析研究情报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的科学。

情报学研究的内容:1情报学研究的对象和学科性质2情报源3情报的传递和利用4情报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刑事侦查情报:以公开与秘密的侦察措施、手段极其他方法获得的有关刑事犯罪的一切线索和情况,以及对其分析研究的成果。

刑事侦查情报的基本属性:1信息性2传递性3效用性4秘密性5社会性6时效性7使用范围的局限性8系统性刑事侦查情报的分类:1按情报的使用价值可分为战略情报、战术情报2按情报的属性可分为线索型情报、资料型情报、预测型情报3按情报的地域来源可分为境外情报、境内情报4按情报收集的手段和方法可分为公开情报和秘密情报5按情报的载体形式可分为文字情报、声像情报、实物情报刑事侦查情报的内容:1预谋案件和预谋作案征兆及与预谋案件有关的人、事、物。

2刑事犯罪活动嫌疑人的情况和动态3实施刑事犯罪活动遗留的痕迹物证。

4已经抓获的刑事作案人,所使用的作案工具、作案手段的习惯特征,以及隐藏逃跑销赃伪装等活动方式等情况。

5来华进行刑事犯罪活动的国外境外组织和个人6有关刑事犯罪活动的统计数字和调查材料。

刑事侦查情报工作:将公安机关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的零星分散的各种刑事侦察情报,按统一规定加以集中分类整理存贮和检索,形成比较系统的情报资料,并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和综合研究的一项刑侦基础业务工作。

信息管理学复习

信息管理学复习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题型:一、选择题2X10分二、判断题2X10分三、名词解释4X5分四、简答题5X4分五、论述题10X2分1.信息的定义•本体论层次的信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2.信息管理的概念•信息管理(狭义)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如分类、主题、代码、计算机处理等)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贮、检索和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信息管理(广义)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 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3.信息管理的对象信息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

•信息资源:狭义的信息资源等同于知识、资料和消息,即指信息本身的集合。

广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人员的有机集合。

•信息活动:与信息的产生、记录、传播、收集、加工、处理、存储、检索、传递、吸收、分析、选择、评价、利用以及系统开发、技术更新、运行维护、管理决策等与信息行为有关的全部社会活动统称为信息活动。

即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

第二章信息交流1. 共时交流与历时交流⏹ 共时信息交流或横向信息交流的主要功能是克服交流的空间障碍,达到及时的信息共享;⏹ 历时信息交流或纵向信息交流的主要功能在于消除交流的时间障碍,填补过去和现在的鸿沟,将古代与现代联系起来,为继承和发展提供条件。

2.信息栈(1)定义:是信息从S向R流动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

(2)信息栈的特征与职能根据信息栈W的功能特征将其分为时间栈和空间栈。

•时间栈主要实现信息的时间传递,有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献中心等;•空间栈主要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递,有新闻、报纸、互联网、邮政系统、广播电视等。

3.社会代理(1)定义:是指信息交流双方(S或R)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由于无法直接将信息传递给另一方(R或S),于是将信息交流行为转移到社会中的信息栈,由信息栈代理S或R来传递交流信息,从而完成信息交流。

图书馆学(吴慰慈)_知识点概要.

图书馆学(吴慰慈)_知识点概要.

第二章图书馆学:性质、方法与趋势1、亚里士多德将人类知识分为三类:理论的哲学、实践的哲学和创造的哲学,英国的弗朗西斯.培根将知识领域分为三大类:记忆的科学、想象的科学、判断的科学。

2、与图书馆学同族关系的学科:情报学、文献学、目录学、档案学;交叉关系的学科:教育学、社会学;应用关系的学科: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信息科学;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申农、控制论的创始人美国人维纳,系统论的创始人是贝塔朗菲3、一般科学方法有:逻辑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系统方法、数学方法,图书馆学研究的专门方法有:(图书馆统计法、读者调查法、移植法、比较法),著名的文献统计定律有:布拉德福定律_文献分散定律、齐普夫定律_词频分布定律、洛特卡定律,文献增长规律、文献老化规律(以上属于文献计量学内容)4、图书馆学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学科知识增长点:(文献建构、元数据、搜索引擎、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第三章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1、美国图书馆学家巴特勒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提出:“图书馆是将人类记忆中的东西移植于现在人们的意识之中的一个社会装置。

”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认为“图书馆是这样一个社会机关,它用书面记录的形式积累知识,并通过馆员将知识传递给团体和个人,进行书面交流”,他是从“社会认识论”的思想、从图书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的角度来认识图书馆的。

德国图书馆学家卡尔施泰特认为“图书是客观精神的容器,图书馆是把客观精神传递给个人的场所”,他是从文化的创造和继承角度来认识图书馆的。

2、图书馆是社会记忆的外存和选择传递机制。

换句话说,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扩散装置。

3、图书馆的五要素:文献信息资源、用户、工作人员、技术方法、建筑与设备,决定性因素是工作人员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赖以存在和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

知识是认知主体以其认知图式适应、同化被认知客体的信息内容,经整合重构而再现的观念化、符号化的有序信息集合。

OECD关于知识的4W概念从广义概念出发,知识是一种信息,是一种具有普遍性与概括性的高层次信息,是信息的一个特殊的子集A.德本斯将认知过程表达为:事件→符号→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图书馆文献信息是指图书馆所收藏和链接的各类型文献信息资源的总和。

主题法

主题法

主题法概述一.引言主题法检索语言是一种从内容角度标引和检索信息资源的方法。

它不象分类法以学科体系为中心,而是利用词语来表达信息资源中论述的主题概念。

用来表达信息内容的词语称为主题词。

主题词不同于自然语言,它是将自然语言中的词语经过人工规范后的语言,即经过词汇控制的词语。

所谓主题法,就是以自然语言中的词语或规范化的词语作为揭示文献主题的标识,并以此标识编排组织和查找文献的排检方法。

主题指文献所具体论述的对象和研究的问题,它以语词作为检索标识,按字顺排列,直观性强,也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信息组织方法。

该方法提供了一种直接面向具体对象、事实或概念的信息组织方法和信息检索途径。

二.主体法的发展主题法真正发展历史已美国图协有100 多年。

1895 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根据克特的思想编制、出版的《字典式目录使用的标题表》,即《标题表》是世界上第一部大型的标题表,也可视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主题法。

进入20 世纪50、60 年代,又在标题法的基础上陆续发展出元词法、关键词法和叙词法。

这种完全建立在自然语言基础上的主题法,由于能直接以事物为中心集中文献信息,以直观的语词表达信息检索要求,采用字顺方式组织信息,符合用户在获取信息时的方便性和易用性要求,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特性检索的需要,因而,一度成为信息组织的主流方法,同分类法一起构成信息组织与检索的两种主要方法。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 我国一直以分类法作为文献信息组织与检索的主要方法,有关主题法的研究涉及甚少。

伴随学科研究的交叉与深化,信息检索的计算机化和检索人员的非专业化,导致主题检索需求越来越多,相应地主题检索系统也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

自20 世纪70 年代我国第一部叙词法诞生,尤其是《汉语主题词表》问世以来,主题法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先后相继出版了百余部主题词表,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学科专业,为我国文献数据库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 世纪90 年代起,随着人类逐渐步入网络时代,信息组织工作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繁荣和发展时期,十年间,国内有关信息组织的研究从未间断,且论文逐年递增,尤其是进入21 世纪,不仅论文数量增多,而且研究内容有了新的变化,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信息组织的方式方法、信息组织技术、信息组织的基础理论、信息组织的应用,以及信息组织的教育方法和科研方法的研究,而网络信息组织的方法和技术则是这一时期研究的热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④对一词组以组配表达产生二义性时,可适当选 用词组,如:工业橡胶一词,以工业与橡胶组配, 可以工业橡胶和橡胶工业两种意义,一般直接选 用 • ⑤专有名词一般可直接选用,不与分解,例如广 州图书馆,北京大学 • ⑫不选用词组作叙词的规则 • ①可分解为两个或多个交叉关系的语词的复合词, 如:生物遗传学可分解为 生物学 和遗传学两个 表示交叉关系的语词,喷气式垂直降落飞机可分 解为喷气式飞机和垂直起落飞机两个表示交叉关 系的语词,不应直接选用
• ⑰历史事件名称,如辛亥革命、海湾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 ⑱法规、条约名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育法、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78)等 • ⑲文献名称,如《资本论》《红楼梦》等
• 3、先组词的选择 ⑪应该选用词组(先组词)作叙词的规则 ①词表涉及领域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词组, 一般直接收入词表,如化学工业、高等教育,国 际贸易政策、情报检索语言、数据处理等,均直 接选入 • ②一组词分解后其单词的含义会发生变化,产生 二义性时,直接选用词组,如燃料电池、全面战 争二词分解后,燃料、全面二词的含义发生变化, 应直接选入。 • ③凡有词组分解后其中的一方失去意义,没有实 际检索价值,应直接选用词组。如回溯检索、台 面二极管二词分解后,回溯、台面两词没有实际 检索意义,应直接选入
• ⑫选择的语词应该念明确,一词一义,符合科学 性、通用性的特点,适宜于准确地表达文献主题 和检索提问。对于自然语言中的同形异义词、多 义词一般不予选入,在确实需要时,应通过限定 的方法加以使用。 • ⑬语词的选择应符合叙词概念组配的特点,要求 既能发挥组配的优越性,又能兼顾词汇的专指性, 在收入单词的同时也收入一定数量的具有造词功 能的词和词组。 • ⑭选定的语词应符合汉语的构词特点,在词形上 符合语词标识的要求,并尽量选用便于字面成族 的词。
二、主题法的类型
• 主题法的类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划分方法,按照 主题法的选词方式,可分为:标题法、元词法、 叙词法、关键词法;按照使用时组配的先后,可 以分为先组式主题法和后组式主题法;按照使用 时是否进行控制,可分为受控主题法和非受控主 题法。 • 1、标题法 • 标题法是最早出现的主题法类型,标题是主题标 题的简称(subject heading),是直接表达文献 主题的标识,大多是对文献内容所论述及事物名 称及特征的规范表达。众多标题集合而成的主题 标识系统,就是标题语言。标题语言或用标题语 言进行标引的方法叫标题法。
• ②由事物与其方面,包括材料、属性、操作等的 概念构成的复合词,一般应予以分解,如水电站 设计,用水电站+设计;水稻生长习性,用 水稻 +生长习性 • ③由事物与其部分构成的复合词,一般用表示事 物整体的词与表示部分的词表示。如:车床润滑 系统,用车床+润滑系统,飞机座舱用飞机+座舱 • ④由专有名词如国家名、地区名、时代名、人名 的与其他主题概念组成的复合词,如中国石油工 业,李白诗歌创作。但是由专有名词与其他词组 成的专门名词除外,如弗洛伊德误差、阿贝尔扩 张等应直接选入。
• ⑪规定语词形体,当一个汉字存在几种形体,如 繁简体、异体或未正式公布的简体时,一律以通 行的字体为标准,如,储液池(正式叙词),贮 液池(非正式叙词) • ⑫规定外来语和数字的用法,外来名词术语一般 应选用规范的汉译名,但在外文名词术语更为通 行时,也可直接选用。例如:FORTRAN语言、 BASIC语言、A射线、BCS理论,数字在汉表中 视具体情况,有两种形式一是汉字形式,二是阿 拉伯数字形式,但同一概念只能选用一种形式表 达。 四氧化三铁、铀235、135照相机等
• ⑬根据每种藏书编制的,著录的是索书号,即 指向类目中具体的藏书 • 《郭沫若文集》主题索引款目为 • 郭沫若-文学-作品综合集 I217.2/G815 • 《矛盾文集》主题索引款目为 • 矛盾-文学-作品综合集 I217.2/M378 • (不是主题目录,没有每种藏书基本编目数据, 花费人力和经费较少,与主题目录相比,其主 题检索功能相差不少)
• 字顺主题索引实例(3种方式) • ⑪根据藏书类目的类名编制的,而不是根据该 类目所收录的每种藏书做成的 • 《郭沫若文集》主题索引款目为 • 文学-作品综合集-中国-现代-别集 I217.2 • 《矛盾文集》主题索引款目为 • 文学-作品综合集-中国-现代-别集 I217.2 • ⑫根据每种藏书编制的,但著录的也是分类号, 仍是指向整个类目 • 《郭沫若文集》主题索引款目为 • 郭沫若-文学-作品综合集 I217.2 • 《矛盾文集》主题索引款目为 • 矛盾-文学-作品综合集 I217.2
• ⑬规定标点符号的用法,一般只在必要时使用括 号、连线、小圆点等符号,其他标点符号除特殊 情况外,概不使用。如:静态分析(经济学)、 发射管(电子)、九.一八事变、气体—固体界 面等均为正式主题词 • ⑭规定词序,收入词表的复合词一般均采用自然 语序,不使用倒置形式。例如用院校图书馆不用 图书馆,院校;用控制计算机不用计算机,控制。 倒置形式在必要时可作为非叙词收入词表,用于 指向相应叙词。
• 如:Culture in literature • 文学作品中的文化 • Horses in art • 艺术作品中的马
• 2、元词法,也叫单元词法、元词语言 • ⑪元词法的后组使用方式
主题
0 1 2 030 021
分类
3 4 033
5 6 035 055
7 8 007
9 019
0
1
2 3 002
4 5 6 7 064 055 076
8
9 029
标引
0 1 010 040
2 3 002
4 5 6 024 055
7 特点: • ①词表体积小(没有先组词)②标引专指度高(通过灵 活组配形式表达主题)③便于从不同主题角度检索(以 每个元词作为检索入口)④适合对专指主题进行标引 • ⑬元词语言的不足
• “图书馆学-关系-情报学”组配表达“图书馆学与 情报学的关系” • “粤语-比较-普通话”组配表达“广东话与普通 话的异同” • ③特称组配 • “平面磨床”和“卧式”组配表达“卧式平面机 床” • 属概念 “种差”多出的特征 待标引的种概念 • “齿轮”和“不锈钢”组配表达“不锈钢齿轮” • ⑭叙词组配的作用 • 三、主题法的特征
到置标题:美洲野猪,成化石的;化学,有机; 化学,无机;地图,统计学的;知识,社会 学的。 自由浮动短语标题: [Personal name] in fietion,drama,poetry, etc.小说、戏剧、诗歌中的某人 [Topic or place] in literature 文学作品中的某论题或某地 [Topic or place] in art 艺术作品某论题或某地 [Name of river] Watershed 某河流分水界
• ④采用并进一步完善了标题语言的参照系统 • ⑤采用等级列举式分类语言的原理编制叙词分 类索引(范畴索引)和等级索引(词族索引), 甚至引入等级列举式分类表实现分类主题一体 化 • ⑥采用关键词语言的轮排方法,编制轮排索引 • 教材上有表
• ⑬叙词的概念组配类型 • ①交叉组配 • “心理学”和 “教育学”组配表达“教育心 理学” • “电视机”和“录像机”组配表达“电视录 像机” • “水生动物”和“哺乳动物”组配表达“水 生哺乳动物” • ②方面组配 • “汽车”和“发动机”组配表达“汽车发动 机”
• ⑫叙词语言对其他检索语言原理方法的吸收 • 叙词语言在继承和发扬元词语言的积极因素基础 上,还吸收并综合了多种检索语言的原理和方法, 主要表现为: • ①采用了分面组配分类语言的概念组配来取代单 元词语言的字面组配 • ②适当采用标题语言的预先组配,选用必要的词 组,放弃元词语言的标识单元性原则 • ③采用标题语言和单元语言对语词实行严格控制 的方法,以保证概念表达的唯一性
⑪叙词语言对元词语言的扬弃
• 对词组的分解是字面分解,组配也是字面 组配,易导致语义失真及误检
主题:美术学校 元词法用:美术 学校 产生歧义:美术专科学校 学校的美术课 主题法直接用:美术学校 进行标引
字面组配 香蕉+苹果 胃+溃疡+出血 概念组配 香蕉味食品+苹果 胃溃疡+消化性溃疡出血
香蕉苹果 胃溃疡出血
• ⑭表示研究方法、工艺、加工技术、操作等方面 的名词术语,如调查、总结、铸铁、热处理、爆 炸成型、抽样调查、有限元法、质量管理、经济 核算等。 • ⑮表示学科门类、技术部门、理论、定理等的名 词术语,如哲学、伦理学、生物学、图书馆学、 经济学、遥感技术、水利工程、对立统一规律、 万有引力定律等。 • ⑯表示文献类型的名词术语,如词典、年鉴、百 科全书、期刊、索引等 • ⑰某些具有构词功能的词,如台式、小型、多用 途等
• 2、词汇类型 • 叙词表选词以名词为主,必要时也收入少量形容 词。按照反映事物概念数量的不同,收入词表的 语词可以分为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两种。普通名 词是叙词表的基本构成成分,其选词范围包括: ⑪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术语,如商品、信息资源、 汽车、车床、电子计算机、细菌、水稻、原子、 反应堆、图书馆、宇宙、海洋等 • ⑫表示事物材料的名词术语,如塑料、橡胶、人 造纤维、感光材料等。 • ⑬表示事物性质、现象、状态、过程等方面的名 词术语,如导电性、耐用性、失真、老化、土壤 熟化、日冕、船舶过载、腐蚀等
第二节 叙词语言的词汇控制
• 一、词汇选择 • 为了保证词汇的选择质量,叙词表对词汇选择原则以及 词汇的类型、范围都有明确的规定 • 1、词汇选词原则(大的框框) • 为了保证词汇选择的质量,汉语叙词的选择一般遵守下 述原则 • ⑪叙词的选择,应依据标引和检索的实际需要,并考虑 学科或专业领域的现状及发展。选定的词汇,应是在文 献检索中有一定使用频率、并能汇集一定文献量的名词 术语。对于表达新事物、新学科的语词,应根据其现实 需要,结合其发展情况,加以选用。
第四章 主题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