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读:高考语文复习命题规律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教衔接,现代文阅读之选择题、主观题课内课外对比阅读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教衔接,现代文阅读之选择题、主观题课内课外对比阅读

一、2023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客观选择题命题规律和2024年备考对策一、规律与对策1.老高考选择项55字左右,新高考第二个题选择项38字左右。

[如](2023新高考全国Ⅰ卷)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部分,父亲想象儿子上大学后会像时髦青年一样爱旅游,由此切入长大成人和出门旅行这两个关联话题。

(高中语文阅读写作与备考)B.儿子在渡船上会邂逅许多陌生人,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

C.父亲设想儿子一路上常会遇到狗,并建议儿子离开时带走一条狗,可见狗应是父亲当年乡村生活中难忘一部分。

D.儿子的板桥之旅除了坐车乘船,还需步行走过许多路,如江堤、大路、大埂、渠边小路、石桥等,带有较浓的寻访意味。

(2023新高考全国Ⅰ卷)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你会捉摸到”的那种“历史感”,也正是“我”当年的经验和感悟。

(高中语文阅读写作与备考)B.句子②语义上与上段文字紧密相连,但单独成段,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就更强烈。

C.句子③中的“飘”,是年轻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

D.句子④表达出的不确定,与前文多处“你会”“你得”表现出的笃定形成了张力。

【对策】新高考注意联考习题字数选择,选阅读量合理出题规范的联考题。

2.重视教材,重视比较阅读。

[如](2023全国乙卷)D.德贵与《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有相似之处,德贵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与老人的永不言败,都是他们坚韧执着性格的体现。

(人物形象比较)(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C.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同鲁迅《社戏》对归家途中的景物描写一样,都以自然之美衬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

(自然环境比较)比较阅读+自然景物作用(高中语文阅读写作与备考)(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D.沈从文这里写社戏,同他在《边城》中写端午节一样,都是通过对民俗的铺写描绘了存有世外桃源意味的乡土社会。

高三复习-高考语文试卷答题规律 高三生必知的语文答题技巧

高三复习-高考语文试卷答题规律 高三生必知的语文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试卷答题规律高三生必知的语文答题技巧很多高中生都认为语文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

的确,学知识不能投机取巧,但是考试还是可以找到一些规律的。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考语文试卷怎么答题1、基础知识要扎实,但是也要懂考试规律然后希望大家能牢牢记住我的这句话:学知识不能投机取巧,但考试绝对有规律!尤其是高考这种不涉及到高深知识的选拔性考试,有极强的规律性!不管谁出题,高考题的思路不会变,每年的高考题大方向是不变的,所以它必然有极强的规律性!所以,你们把前几年的你们当地的高考题收集好,只要当地的,外地的高考题不需要研究!我要求的不是把这几套题做会了,也不是要求你们反复做几遍,我要的是把这几套题彻底研究透,换句话说,看到每个问题时,立刻脑中能反映出出题老师想考你什么,需要你掌握什么知识。

所以说对于语文来说,其实很简单,就是把高考要考的相应类型问题一个个的解决过关就可以了2、语文拿高分,重在选择、阅读和作文我想问一下大家,高考语文什么最拉分?答案是选择题、阅读和作文!可能很多人要质疑了,选择题一共没多少分啊,拉什么分啊,我要强调的是,选择题只有对与错,没有中间分!也就是说,比如一道选择题三分,那做对了就是三分,做错了就是零分!没有得一分的情况!一道阅读题比如说是五分都写满了,得四分与得三分只差一分!类似的翻译题与语言运用题也一样。

这就是为和我说选择题拉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选择题做错了等于浪费时间啊!其他题做完了即使答得不好也不至于得零分,但选择题做了半天做错了是不是等于在浪费时间?所以说选择题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我从高二开始就一直在积累生词成语以及病句等等,高考时我的选择题一道也没错,平时考试即使错我也顶多允许自己错一道!阅读分为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对于文言文阅读,我从高二开始就一直在做文言文阅读的题目,到高考前至少做了有400篇,边做边积累文言文中各种字词意思以及运用,并且整理出来,到后来的考试在我文言文这一块选择题一般一道都不会错,翻译也至多扣2分而已。

高考语文命题知识点

高考语文命题知识点

高考语文命题知识点高考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要求较高。

在高考语文的命题中,有一些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语文成绩。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考语文命题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命题的重要部分,要求考生理解课文主旨、把握作者写作意图、掌握篇章结构等。

在现代文阅读中,常见的题型包括主旨大意题、细节理解题、观点态度题等。

在做现代文阅读时,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仔细阅读全文,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抓住作者的中心观点。

2. 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

3. 把握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结构,看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

4. 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分析作者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探究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二、古文阅读古文阅读是高考语文命题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要求考生理解古文的意义、掌握古文的基本用法和修辞手法等。

在古文阅读中,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古文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词汇:熟悉古文的基本句型结构,掌握古文的常用词汇和短语等。

2. 理解古文的意义:分析句子结构,理解每个字词的意义,推敲出整个句子的含义。

3. 解读古文的修辞手法:分析古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理解作者的修辞意图。

三、作文写作作文写作是高考语文命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构建合理的篇章结构。

在作文写作中,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明确文体和题材要求:根据作文题目的要求,确定所写文章的文体和题材特点,选择合适的写作方式。

2. 合理组织篇章结构:清楚文章的基本框架,确定引言、论证、结尾等部分的内容和顺序,保持篇章结构的完整性。

3. 运用多样的修辞手法: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 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使用准确、得体的语言表达,避免语法错误和不恰当的用词,保持文采和逻辑的连贯性。

初三语文复习掌握高考命题规律

初三语文复习掌握高考命题规律

初三语文复习掌握高考命题规律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掌握高考命题规律是非常关键的。

只有了解和熟悉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备战高考,提高语文成绩。

本文将介绍初三语文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高考命题规律。

一、理清考纲知识点初三语文的考试内容主要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来确定,因此,同学们首先要理清考纲中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包括文学常识、语文基本功、古诗文赏析等等。

通过逐一梳理,理解每个知识点的要求和考点,可以更好地备考。

二、关注历年高考真题关注历年高考语文真题是掌握高考命题规律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仔细分析真题,可以发现高考语文命题的趋势和规律。

比如,有些年份注重考查古诗文的鉴赏能力,有些年份则注重考查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同学们通过对真题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高考语文试卷的特点和要求,为备考做好充分准备。

三、培养批判性思维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有一定比例的题目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因此,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

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思考,培养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

四、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是高考语文试卷中一个重要的命题要求。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可以通过背诵古诗文、多读名著、大量阅读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五、掌握解题技巧在做高考语文试卷时,掌握一些解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阅读理解题中,可以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结构,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找出答案。

在作文写作中,可以通过构思提纲、写好过渡句、运用修辞手法等方式,来提高作文的质量。

六、多练习模拟题通过多练习模拟题,可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和对高考命题规律的掌握程度。

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审题,掌握答题技巧,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总结起来,初三语文复习掌握高考命题规律需要同学们从多个方面入手。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命题规律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命题规律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命题规律2023高考语言文字应用命题规律一文体多样。

2023全国甲卷为单篇文章5道习题,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文为双篇文章5道习题。

2023全国甲卷关于成语故事叙事,2023全国乙卷为乡土文学和关于学习焦虑的文章,2023新高考Ⅰ卷关于遗忘的科普说明文和名著《骆驼祥子》节选,2023新高考Ⅱ卷传统文化皮影戏和关于塞耳机和耳鸣的说明文。

二病句习题创新。

2023新高考Ⅱ卷病句常规题,病句考点集中在一句中;2023新高考Ⅰ卷病句考点集中在一段中;2023全国甲卷、2023全国乙卷只靠一个病句考点。

三突破成语限制,词语考查多元化。

2023新高考Ⅱ卷考成语填空,2023全国甲卷考成语诠释,2023全国甲卷考俗语客观题;2023全国乙卷、2023新高考Ⅱ卷词语用法与作用相同的客观选择题,2023023新高考Ⅰ卷鉴赏叠词。

四重视句子比较赏析。

2023全国乙卷考句子赏析客观选择题,2023全国甲卷仿写句子;2023全国乙卷、2023新高考Ⅱ卷原句与改句比较效果型。

五观点评论与写报告让人耳目一新。

2023全国甲卷评价对成语说法,2023新高考Ⅰ卷写报告。

2024高考语言文字应用复习对策一重视习题精练,避免同质化训练。

不要跟着联考指挥棒走,要有自己的创新习题题库。

二重视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词语与句子鉴赏能力。

阅读是比刷题更有效的复习方法,重视阅读科普说明文和乡土文学,重视经典作品阅读和学生生活贴近的新闻。

三重视逻辑思维,正确补写句子。

重视阅读科普说明文,重视学生根据新闻命制补写句子习题。

四重视高考真题和错题重练。

习题命制尽量电子化,方便错题重练;重视习题类型化,绝不就题论题。

(2023高考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

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

做事一定要坚决。

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备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及应考策略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备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及应考策略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及应考策略一、能力要求1.理解能力(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命题规律1.选文以社科类文本为主,阅读障碍较少,更易于学生理解。

2.命题强调阅读的整体性与开放性,点对点的简单对比减少。

3.题型设置形成新格局,三道题由点到面,形成一个合理的梯度:表述正误——理解正误——拓展分析。

4.思维含量增大,强调对文本内容的深层理解,重视逻辑分析。

洞察常见的设题陷阱:整体与部分(以偏概全)、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先期与后期、主要与次要(本末倒置)、原因与结果(强加因果、因果倒置)、言此与言彼(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客观与夸大(缩小)、有据与凭空(无中生有)、肯定与否定。

深入探究高考命题设置的上述陷阱,对考生快捷地排除干扰、准确地筛选答案会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

三、应考策略1.树立强烈的文本意识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单项选择题的选项都源自提供的文本,文本与选项的不同点只在于内容的表述,这其中也包含有内容的概括、筛选和整合。

为此,做题的第一要旨就在于准确地找出选项所对应的文本信息,坚信答案就“潜伏”在原文中,而不在自己头脑的“臆断”中。

2.具备敏锐的识别能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另一半成功要旨来自“对位的文本信息”与“试题的选项内容”的比照。

在“文本”与“选项”的比照上,不仅需要精确的逻辑思维,同时也需要敏锐的识别力。

命题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运用“似是而非”的手法,即在语言形式上“靠近”文本原句,而在表达意义上与文本原句悖离。

命题在设置正确选项时,也往往运用“似非而是”的手法,即在语言形式上“远离”文本原句,而在表达意义上与原句相符。

为达到相应的效果,往往在变换句式时运用合理的省略、调序、增添、替换、归纳或发散。

3.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一是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

高考命题知识点总结

高考命题知识点总结

高考命题知识点总结高考,是每个学生都会经历的一场考试,它关乎着每个人的未来发展。

为了顺利通过高考并获得理想的成绩,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命题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考命题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整理,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语文命题知识点1. 阅读理解题:重点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平时多读书来提高。

解题时要注意细节,理清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

2. 作文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水平和思辨能力。

写作时要注意结构合理,观点明确,句子通顺,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

3. 古诗文导读题:重点考察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理解古文时需注意注重上下文的联系和大意。

二、数学命题知识点1. 几何题:包括平面几何和空间几何,考察学生的几何直观和图形分析能力。

解题时要注意画图、分类讨论和使用几何定理。

2. 高中代数与函数:主要考察学生对代数概念和函数变换的掌握程度。

解题时要理清思路,注意运用代数公式和性质。

3. 概率与统计:考察学生对概率和统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解题时要注意整理数据,进行概率计算和统计分析。

三、英语命题知识点1. 完形填空:考察学生的语法、词汇和阅读理解能力。

解题时要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语义的准确理解。

2. 阅读理解: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

解题时要注意理清文章结构,抓住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

3. 写作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语法知识。

写作时要注意组织结构,运用恰当的句型和词汇,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

四、物理命题知识点1. 力学:涉及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动量守恒等知识点。

解题时要注意分析力的平衡与合成、运用物理公式和运动定律。

2. 电磁学:涉及电路、电磁感应、电磁波等知识点。

解题时要注意分析电路图,运用电学公式和电磁学定律。

3. 光学:涉及光的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知识点。

解题时要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定律。

五、化学命题知识点1.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要求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计算的方法。

2023高考语文规律总结

2023高考语文规律总结

2023高考语文规律总结引言高考是每个学生所必须面对的重大考试之一,而语文作为其中一科,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必考的。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高考语文,本文将总结一些2023高考语文的规律,以便考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规律总结1. 注意课本知识高考语文考试中,大部分的考题来自于学生日常所学的课本知识。

因此,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首先要熟悉并掌握自己所使用的课本的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包括课文内容、课文背后的意义、作者的写作技巧等等。

通过对课本的深入理解,考生可以更好地把握住语文考试的重点。

2. 多做试题除了掌握课本知识外,多做一些高考语文的模拟试题和往年的真题也非常重要。

通过做试题,不仅可以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要求,还可以锻炼自己的答题能力。

在做题过程中,考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复习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同时也可以通过分析答题的过程和结果,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升解题的能力。

3. 注意作文的写作规范高考语文中的作文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占据了相当大的分值。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作文的写作规范。

作文要求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同时还要遵循一定的写作规范,包括文体要求、结构要求、使用的修辞手法等等。

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考生可以多读一些范文,分析优秀作文的写作特点,从而在高考中写出出色的作文。

4. 阅读理解的技巧高考语文中的阅读理解是一个相对较难的环节。

考生在备考阅读理解时,应该注重培养阅读的习惯和阅读理解的技巧。

一方面,考生可以通过阅读各类文章,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和阅读速度。

另一方面,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考生可以采取一些答题技巧,比如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然后从题目入手,寻找相关的段落进行定位;最后根据文章的信息进行答题。

这样可以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和效率。

5. 注意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高考语文中,文言文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对于不少考生来说,理解和翻译文言文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文言文的学习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必读:2019高考语文复习命题规律
高考必读:2019高考语文复习命题规律
语文:从高考题看高考语文命题规律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包括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两大
方面。

前者包括5个考点:字音、字形、标点符号、词语(包括熟语)、病句。

后者包括4个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近三年,这一板块命题的总特点是稳中求变。

新课标命题仅仅只剩下三个语言基础题:词语病句语言衔接。

语言表述题明显增大仿句,概述仍然沿用。

1.字音考查的命题规律
(1)字音考查题出现频率较高,一般以客观题形式呈现。

2019年只有宁夏∕海南卷、上海卷、福建卷没有考查,2009年和2019年只有宁夏∕海南卷、辽宁卷、上海卷、安徽卷、福建卷等没有考查。

山西海南卷语言基础题减少,仅仅保留下词语病句衔接题。

(2)其他省份着重考查常用的多音字和易读错的形声字。

前者如“泊”、“称”、“角”、“着”等,后者如“漪”、“莘”、“菁”、“侩”等。

(3)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高考对汉字读音的考查都是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来设置的,即考查词语中
加点的字的读音。

(4)有时也把字音与字形合并为一题来考查。

如2019年北京卷,2009年北京卷、山东卷,2019年北京卷、重庆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