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38例颅脑出血的疗效评价
颅内血肿微创术救治重症老年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颅内血肿微创术救治重症老年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颅内血肿微创救治重症老年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从本院收治重症老年脑出血患者中,使用随机抽样法选择出病例数80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其中40例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视为对照组,另有40例患者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手术,对比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P<0.05。
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手术治疗重症老年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较高,值得推荐。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手术;重症老年脑出血;临床疗效;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136-02如今,我国已经步入老年化社会,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发病率逐渐提高,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例数也在不断的增加。
其中,脑出血作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速度快、病情危及等特征,很多脑出血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或护理,其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该疾病是导致临床致死率较高的疾病,需要引起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的相关重视。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手术治疗重症脑出血逐渐取得较高的应用效果,在传统治疗过程中,多采用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但是该手术方式效果不佳,逐渐被临床上所淘汰。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开展研究,对其进行不同的手术方法,探究颅内血肿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以下是正文内容。
1.资料、方法1.1 病例资料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重型老年脑出血患者均为本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将这8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病例数为40例。
所有参与者均符合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出血诊断标准,经CT诊断为幕上出血,排除出血性梗死、混合性卒中、脑炎出血等疾病。
对照组患者实施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观察组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病例数为23例,女性病例数为17例,患者年龄范围62岁~77岁,平均年龄值(69.8±5.3)岁,基底节区出血患者20例,脑叶出血18例,小脑出血患者2例。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黄洋;任伶俐;冉光宝【摘要】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4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
观察组使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手术成功20例,死亡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对照组手术成功15例,死亡8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0例。
两组手术成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由显著差异(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 <0.05)。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3(000)011【总页数】2页(P2516-2517)【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锥颅血肿抽取术;开颅血肿清除术;并发症【作者】黄洋;任伶俐;冉光宝【作者单位】印江自治县人民医院,贵州印江 555520;印江自治县人民医院,贵州印江 555520;印江自治县人民医院,贵州印江 5555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脑出血在脑血管疾病中病死率最高,尤其老年患者的脑出血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引起临床医师与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1]。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可有效清除对颅内血肿,手术创伤小、对患者机体刺激较小,术后康复快,且患者依从性较好。
本文通过对比我院部分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以作参考。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4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
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和年龄结构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床旁局麻,在CT引导下精确定位并观察血肿的位置、范围,并在颅骨表面选取标记穿刺点,选择长度适宜的穿刺针,与颅骨垂直方向进针,缓慢推进至血肿腔内,缓慢抽出血肿腔内液态物质,无血液外流后插入血肿粉刺针,通过冲洗液将血肿半固态的部分反复冲洗干净,而后向腔内反注血肿液化剂以将固态部分溶解,并进行引流;对照组患者实施锥颅血肿抽取术,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38例脑出血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38例患者分为微创组(n=19)与常规治疗组(n=19)。
微创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常规治疗组使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法。
结果:微创组中治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5、7、5、2,2例患者病情恶化,常规治疗组中治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7、4、2、6,4例患者病情恶化,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4%与68.4%,,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有着操作简单、损伤小、手术难度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可以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抢救时间,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标签: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脑出血;疗效观察脑出血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多发疾病,目前,我国已经迎来了老龄化社会,脑出血发生率也逐年升高,脑出血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致残率与死亡率极高,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措施主要有内科保守治疗法与开颅手术两种方式,保守治疗法只适宜用于出血量小于35ml的患者,开颅手术则需要于全麻状态下开展,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创伤与费用,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此,就必须要积极推广新型治疗方法。
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脑出血患者采用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成效理想,现将治疗措施与注意事项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38例脑出血患者纳入本研究,本组患者均经CT或者MRI检查确诊。
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为47~73岁,病程为4~12年,平均病程为(6.2±1.4)年,在类型上,基地节区出血、脑室出血、脑叶出血、丘脑出血患者例数分别为11、13、9、5,出血量为35~87mL,平均出血量为(51.9±2.2)mL。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脑出血的疗效评价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脑出血的疗效评价摘要】目的:研究对颅脑出血病人实施微创清除治疗手术去除颅脑血肿的详细效用。
方法: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被送入本医院的颅脑出血病人中选出36例,依照救治方案的差异,把采取保守治疗方案的其中18 例病人分到对照组,其他18 例实施微创清除手术方案的病人统一归纳为研究组,记录所有病人的复原状态以及颅脑神经系统缺损的恢复数据。
结果:研究组颅脑出血病人的康复概率是94.44%,对照组是康复概率是77.78%,概率数据的差别显著P<0.05;实施治疗并休养两星期后,研究组颅脑神经系统缺损的恢复水平比对照组更优P <0.05。
结论:微创类血肿清除手术除了创伤轻微之外,还可以消除颅脑中出现的血肿情况,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因此医院需要对这种针对颅脑血肿进行的微创类清创手术方案实施普及。
【关键词】微创清除治疗;颅内血肿;颅脑出血症状;效用研究【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038-01当病人因高血压发作引起头颅内部出血时,就必须马上送往医院实施紧急救治,否则贻误施救机会病人沦为残障甚至会因救治不及时而死亡[1]。
面对这种刻不容缓的高危病症,医生必须探究最佳的出血控制方式以及处理颅脑内部血肿的方案。
为此,笔者研究对颅脑出血病人实施微创清除治疗去除颅脑血肿的详细效用,具体情况整理为下文。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3 年12 月至2014 年11 月被送入本医院的颅脑出血病人中选出36例,这些病人均因高血压发作而发生颅内出血情况。
依照救治方案的差异,把采取保守治疗方案的其中18例病人分到对照组,其他18例实施微创清除方案的病人统一归纳为研究组。
对照组的18例颅脑出血病人中包括男性病人10例,其他8例是女性病人,年龄在39.5岁至75.3岁,平均(48.5±3.6)岁。
对照组的18例颅脑出血病人中男女病人各位9例,年龄在38.8岁至74.9岁,平均(47.1±4.2)岁。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脉交通 。 随着病变的严 重 , 单侧颈动脉的变得更窄 , 前交通动脉的 血流量增 ; 同一个 道理 , 当双侧颈动脉变窄 时, 前交通 动脉 的血 流 量将减小 。 双侧颈内动脉的患者 , 其双侧 的颈 内血液压力差较小 , 主要依靠侧 支血 管的代偿 , 经过交通动脉形成侧支循环 , 利 于病 情 的恢复 , 如果对侧代偿 不 良, 则病 变部 位的血液循环难 以得 到 保证。 据有关研究表 明A C O A的开放几率为4 7 — 7 2 %, A C O A 的开放 可 以减少脑 部前皮质型分水岭损伤的儿率 ,减少 中风和T I A 发生 的儿 率 。 ( 2 ) 严重动脉狭窄P C O A 开 放 患者 据有关报道P C O A开放 的概率 为3 6 — 5 9 %, 本 组严 重狭 窄或闭 塞 的患者 中, 其 中1 例患者 的右侧椎动脉人 颅段 的血管发 生闭塞 , 作椎 动脉入颅段血管发育 缺陷 , 较为细小 , 左侧大脑后 动脉严重 狭窄, 基底动脉与左椎动脉交汇处狭窄 , 为7 0 %左右 , 右侧大脑后 动脉 出现闭塞 , 但双侧大脑后动脉开放 , 侧支血流分级为1 - 2 级。 ( 3 ) 严 重动脉狭窄A C O A、 P C O A 同时开放患者 严重动脉狭窄的出现A C O A 和P C O A同时开放的患者中 , 发部 分 为脑梗死 , 也有有T I A 发作的。有- -5 8 岁的患者 , 影像资料显示 其左颈 内动脉起始 端 出现7 5 %的狭 窄 ,右 颈 内血 管 出现闭塞 , AC O A、 P C O A同时开放 , 代偿右大脑的前动脉 , 左椎动脉流人颅段 血管狭窄5 0 %, 为右 大脑后通脉 供血 , 并 经过后交通 动脉供应右 侧大脑 中动脉 , 测流分级为2 — 3 级。 3 . 4 治疗 对 于缺血性脑卒 中的治疗方法有多种 ,有外科手术治疗、 药 物治疗 , 无论哪种治疗方法 , 都用对颅 内外血管 的代偿 作用有充 分的认识 , 掌握侧支循环对缺血性脑卒 中患者诊 断和治疗 的重要 作用。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2例。
观察组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10%,观察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要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要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共出现并发症3例(7.14%),对照组共出现并发症9例(21.4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较好,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the minimally invasive intracranial hematoma removal technique in treatment of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84 cases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5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42 cases of observational group and 42 cases of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intracranial hematoma removal technique,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ematoma by craniotomy,compare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al group was 97.62%,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ontrol group was 88.10%,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al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the operation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re were 3 cases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al group,and 9cases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具有可比性。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评价

[ e od ] co i aiee a u t nh mao ; rnoo ywi o e l ; n rca i e tma K yw rs Mi - n s v c ai e t ma C a i m t b n a I tarna h ma r v v o t h fp l o
【 中图分 类号1 6 1 1 R 5 . 【 献标识 码】 文 B 【 文章 编 号] 0 6 9 9 2 1 ) z 0 O 1 1 0 —1 5 (0 0 1 一0 2 —O 注 : 间 比较☆P 0 0 , 组 < . 5 有显 著统计 学差 异 ; 3 讨 论 颅 内血肿 是脑损 伤 中最常见 最严 重的继 发 性病 变 。脑损 伤 后颅 内 出 血 聚集 在颅腔 的一定 部位 而且达 到相 当的体 积 后 , 成颅 内压 增 高 , 造 脑组 织 受压并 引起 相应 的l 症状 l 。按 血肿 的来源 和部位 可分 为 硬脑 膜外 临床 _ 4 ] 血肿 、 脑 膜下血 肿及 脑内血 肿等 。硬脑 膜外 血肿 一般 多 见于 颅盖 部 , 硬 血
[ src] jcie:Toe poet eciia fe t fmir — iv sv v c ainh mao o ainswihita rna e tma Abtat 0hetv x lr h l clefcso co n a iee a u to e tmafrp t t t n rca ilh mao .Meh d 6 n e to s 7 1
~
请 除挫裂 糜 烂及血 循环 不 良的脑 组织 [ 实 验组 行微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肿清 除术 。使 3 ]
用 颅 内血肿 粉碎 穿刺 针 , T引导 下选 择据 头皮最 近处 为穿 刺点 。电钻 钻 C 透颅骨 和硬 脑膜 , 到达血 肿 深 度后 , 入塑 料 针芯 , 插 使针 体 缓慢 进 人 血 肿 腔内 , 除针 芯 。 出钻头 , 拔 退 即可见 陈 旧性血 流 出, 紧 盖帽 , 1 ml 射 拧 用 0 注 器经连 接管 轻柔 抽吸 , 次抽 吸血 肿量 约 1 ~3 左右 , 初 O O 同时 接引流 袋 开放 引流 , 用生理 盐水 和肝 素 ( 0 ml 理盐水 加 1 5 o 肝 索 ) 采 50 生 20U 反复 冲 洗, 血肿 大部 份清 除后 拔 出穿 刺 针 。术 后 两 组 患者 均及 时复查 肝 肾功 能 和血 、 常规 、 据患 者临 床 反馈 调 整 脱水 剂 、 生 索 、 尿 根 抗 止血 药 的剂 量 ; 严 密监测 患者 各项 生命 体征 , 止 消化 道 出血 、 防 肾功 能 衰 竭 、 和 电解 质 紊 水 乱、 感染 、 发性 癫痫 等 , 注意 控制血 压 。 继 并 1 3 效 果评 价 : . 患者 术 后生 活 质 量评 价 参 考 AD L分级 : I级 : 全 完 恢复 日常生 活能 力 ; Ⅱ级 : 部分恢 复 或能 独立生 活 ; Ⅲ级 : 日常生 活 需人 帮 助 , 可扶拐 可走 ; 但 Ⅳ级 : 痪 , 可 保 持 意 识 ; 瘫 但 V级 : 物 生存 状 态 或 死 植 亡 。我们将 I 视 为显效 , 级 Ⅱ级 和 Ⅲ级 视 为 良好 , Ⅳ级 和 V级 视 为差 。总 有效率 为 效率率 加 良好率 。 1 4 数 据处 理 : . 数据 处理 采用 S S I . P S 2 0统计 学处理 软件 , 数 资料 计 采用 卡方 检验 , 量 资料采 用 t 计 检验 , P . 5为有 显著 统计学 差异 。 以 <O 0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目的研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抽取94例患有脑出血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7例。
采用内科保守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外科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
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患有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标签: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脑出血;治疗;疗效观察脑出血是临床上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该类患者经临床保守治疗的病死率及致残率相对较高。
近年来,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被临床广泛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
本次研究对患有脑出血的患者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8月~2012年8月抽取9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52~86岁,平均71.8岁;发病时间3~34 h,平均14.2 h。
治疗组患者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53~84岁,平均72.1岁;发病时间2~36 h,平均14.8 h。
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自然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进行科学性的比较研究。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方式实施治疗。
治疗组采用外科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实施治疗,主要操作方法为:将CT片上所显示的最大血肿层面的血肿中心作为手术操作的靶点,准确测出头皮的穿刺点,经换算得到该点到血肿中心的实际距离。
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选择血肿粉碎针,并在局麻状态下利用手电钻将粉碎针准确的穿过颅骨,而后将其送达血肿的中心位置;在拔出针芯后,盖上帽盖,经注射器自侧管展开抽吸操作。
而后,将冲洗器插入到粉碎针中,用0.9%氯化钠溶液对血肿区进行彻底的冲洗,并将冲冼液从侧管排出到颅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38例颅脑出血的疗效评价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76例颅
脑出血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
观察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结果治疗1周及2周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总有效率(86.84%)高于对照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脑出血患者疗效佳,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标签: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颅脑出血;保守治疗;血压;止血
颅脑出血是一种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临床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而且目前临床上也无特效药物。
本研究中,笔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了38例颅脑出血患者,结果取得较佳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就诊的颅脑出血患者76例,男39例,女37例,年龄42~76岁,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及患者知情同意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56.9±6.3)岁。
对照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56.3±6.8)岁。
两组颅脑出血患者年龄、性别比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降低颅内压、调整血压、止血等保守治疗。
观察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采用CT进行定位,选择血肿面积最大的平面,以血肿中心在头皮的投影,作为穿刺点;对患者进行局麻,将穿刺针在电钻的带动下穿过颅骨进入患者的血肿腔,退出针芯,见有血性液体流出,接注射器缓慢抽吸血肿。
当抽出了血肿量的30%左右时停止,插入血肿粉碎器,用4℃冰盐水或者肝素(25~50U/mL)对血肿部位进行冲洗,将冲洗液从侧管排出,当其变的澄清了以后,可以注入尿激酶(1万~2万U)对血肿进行液化,4h后进行引流。
随后重复上述一系列过程,用CT进行复查,当其结果显示血肿清除,即可停止上述过程,将引流管拔出。
1.3 疗效判定
参考文献[1-2]制定标准。
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90%。
显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46%~89%。
有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18%~45%。
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增减不足18%或死亡。
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
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84%(33/38),高于对照组65.79%(2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9,P<0.05),见表2。
3 讨论
颅脑出血后,由于血肿的颅内占位效应及血肿本身对脑组织及血管的一系列病理损害,导致患者致残及致死率高,及时清除脑内血肿,则可减少或解除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使被挤压移位的部分脑组织及时复位,局部循环逐渐得到改善,同时能在短期内减轻因血凝块释放的多种活性物质对脑组织产生的继发性损害,从而改善患者预后[3-4]。
目前颅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主要有传统的内科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传统的内科治疗,其主要治疗目的是对颅内压进行降压,以维持患者脑灌注压在正常水平,虽然其治疗风险不大,但是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生存率极低[5-6]。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手术在局麻下操作,可避免全麻气管插管的并发症;术前准备时间短,在CT引导下行穿刺,不用开颅即可在早期短时间内清除颅内血肿,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性损害,同时能在短期内减轻因血凝块释放的多种活性物质对脑组织产生的继发性损害,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7-8]。
本研究中,笔者在对照组采用给予降低颅内压、调整血压、止血等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1、2周,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86.84%)高于对照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微创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脑出血患者疗效佳,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朱振云,梁剑锋,韩磊,等.CT立体定向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
疗效[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0,23(5):298-300.
[2] 张燃.CT引导下脑内血肿穿刺术治疗49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67.
[3] 梁中奎,杨彦丽.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颅脑出血61例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44-45.
[4] 黄文胜.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内科保守治疗对照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26(5):609-610.
[5] 文奎.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0):725-728.
[6] 朱国新,王德洲,邵婵军,等.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26(1):108-109.
[7] 张智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26(4):450-451.
[8] 孙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内科治疗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