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常用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常用计算公式十

临床医学常用计算公式十

临床医学常用计算公式十常用医学计算公式医学资料1. 补钠计算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 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888 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1.1666应补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7 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03 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 应补3%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 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96 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

②按公式求得的结果一般可先总量的1/2~1/3然后再根据临床情况及检验结果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

③单位换算:钠:mEq/L×2.299=mg/dlmg/dl×0.435=mEq/LmEq/L×1/化合价=mmol/L氯化钠:g×17=mmol或mEq,(mmol)×0.0585=g/L2.补液计算(1)根据血清钠判断脱水性质:脱水性质血Na+mmol/L低渗性脱水>130等渗性脱水130~150高渗性脱水>150(2)根据血细胞比积判断输液量:输液量=正常血容量×(正常红细胞比积/患者红细胞比积)(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补液量:休克早期800~1200ml/(m2·d);体克晚期1000~1400ml(m2·d);休克纠正后补生理需要量的50~70%。

医学基础计算公式大全

医学基础计算公式大全

医学基础计算公式大全1. 体质量指数(BMI)计算公式:BMI = 体重(kg)/(身高(m)×身高(m))2.体表面积(BSA)计算公式:- BSA(m2)= (身高(cm)×体重(kg))/ 3600- BSA(m2)= 0.0061 × 身高(cm)+0.0128 × 体重(kg)-0.15293. 儿童静脉输液速度计算公式:静脉输液速度(滴/分)= (体重(kg)× 体积系数)/ 时间(h)4. 药物剂量计算公式:药物剂量(mg)= 体重(kg)× d × 剂量系数其中d为药物每日给药次数,剂量系数为每次给药的剂量5.血液代谢率计算公式:MR=体表面积(m2)×相对代谢率6. 血液液体需求计算公式:液体需求(ml)= 体重(kg)× 液体系数其中液体系数为单元体重(ml/kg)7.估算肌酐清除率(eGFR)计算公式:- for men: eGFR = [(140 - 年龄) × 体重(kg)] / (肌酐× 72)- for women: eGFR = [(140 - 年龄) × 体重(kg)] / (肌酐× 85)8. 心脏输出计算公式:心脏输出(L/min)= 心搏量(ml/每搏)×心率(每分钟)9.正常呼吸率计算公式:呼吸率(每分钟)=60/呼吸时间(s)10. 心律不齐指数计算公式:心律不齐指数(LI)= 心律不齐时的平均心跳间期(ms)/ 心律正常时的平均心跳间期(ms)11.钾平衡计算公式:钾平衡(mEq/L)=钾摄入(mEq)-钾分泌(mEq)-钾排泄(mEq)12. 校正钠计算公式:校正钠(mEq/L)= 血清钠浓度(mEq/L)+0.016 × (血糖浓度(mg/dL) - 100)13. 肥胖指数计算公式:肥胖指数 = 腰围(cm)/ 身高(cm)14.心电轴计算公式:P-波轴+T-波轴/2以上只是医学基础计算公式的一小部分,医学领域还有许多其他计算公式和各种专业的计算方法。

2024年医学计算公式讲解

2024年医学计算公式讲解

医学计算公式涉及到计算其中一种医学参数、指数、评分或风险的公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医学计算公式,并对其计算原理进行解释。

一、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体质指数(BMI)用于评估体重是否与身高相称,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衡量肥胖程度的方法。

BMI的计算公式如下: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计算原理:BMI是通过将体重与身高的比例进行计算得到的。

身高的平方用于归一化身高的影响,使其与体重的比例更加准确地反映肥胖程度。

根据国际卫生组织(WHO)的划分标准,BMI<18.5为体重过轻,18.5≤BMI<24.9为正常体重,25≤BMI<29.9为超重,BMI≥30为肥胖。

二、年龄校正的动脉血氧饱和度计算公式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是衡量患者的氧合状况的重要指标。

年龄校正的动脉血氧饱和度计算公式如下:年龄校正的SpO2=0.6471+0.6509×(1-e^(-0.0267×年龄))计算原理:动脉血氧饱和度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氧饱和度也会下降。

这个公式通过对年龄的校正,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氧合状况。

三、危重病评分(APACHEII)计算公式危重病评分(APACHEII)用于预测住院患者的病死率和预后。

APACHEII的计算公式如下:APACHEII=慢性病指数+年龄系数+系统性疾病数目+神经系统功能+肝功能计算原理:APACHEII评分通过对患者的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慢性病指数、年龄系数、系统性疾病数目、神经系统功能和肝功能,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该评分系统的开发是通过观察大量患者数据得出的,其中每个指标都有对应的分值,通过加和计算得出最终的APACHEII评分。

四、冠心病风险评估(Framingham Risk Score)计算公式冠心病风险评估(Framingham Risk Score)用于评估患者未来10年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

常见医学计算公式

常见医学计算公式

常见医学计算公式在医学领域中,有许多常见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医学计算公式:1.体重指数(BMI)计算公式:BMI = 体重(kg)/(身高(m)^2)BMI是衡量一个人体重是否健康的常用指标,正常范围为18.5至24.92.百分比体重损失计算公式:(起始体重-目标体重)/起始体重×100%该公式常用于评估患者的体重减轻程度,可用于判断体重损失是否超过了正常范围。

3.每日能量需求计算公式:(亦称哈里森-本式公式)男性:(13.75 × 体重kg) + (5 × 身高cm) - (6.75 × 年龄years) + 66女性:(9.56 × 体重kg) + (1.85 × 身高cm) - (4.68 × 年龄years) + 655这个公式用于估算不同性别、体重、身高和年龄的人每天需要的能量摄入量。

4.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计算公式(Framingham Risk Score):男性:1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 = 1 - (0.9144 ^ exp^(17.1145 - 1.02 ×ln(年龄) + 0.241 × ln(总胆固醇) + 0.53 × ln(HDL cholesterol) + 1.764 × ln(收缩压)))女性:1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 = 1 - (0.9144 ^ exp^(17.1146 - 1.208 × ln(年龄) + 0.815 × ln(总胆固醇) + 1.764 × ln(收缩压)))该公式用于评估患者10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5.度数和焦耳的转换计算公式:焦耳=度数×弹性模量×断面面积×弯曲角度这个公式用于将度数转换为焦耳,可在眼科和视光学中用于计算眼镜的弧度曲度。

医疗数据计算公式

医疗数据计算公式

医疗数据计算公式在医疗领域,数据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合理的数据计算,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和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医疗数据计算公式,包括BMI计算、药物剂量计算和死亡率计算。

一、BMI计算公式BMI(Body Mass Index)是一种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指标,它通过身高和体重的比值来计算。

BMI计算公式如下:BMI = 体重(kg)/ 身高^2(m^2)其中,体重以千克为单位,身高以米为单位。

根据BMI计算结果,可以将人的体重状况分为偏低、正常、超重和肥胖四个等级。

二、药物剂量计算公式在临床医学中,药物剂量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病情等因素,医生需要准确计算出合适的药物剂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剂量计算公式:1. 静脉注射药物剂量计算公式:药物剂量(mg)= 患者体重(kg) ×给药剂量(mg/kg)2. 口服药物剂量计算公式:药物剂量(mg)= 患者体重(kg) ×给药剂量(mg/kg) ÷给药频率(次/天)3. 儿童药物剂量计算公式:药物剂量(mg)= 患者体重(kg) ×给药剂量(mg/kg) ×调整系数其中,给药剂量是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患者的情况确定的,给药频率是指每天需要服用的次数,调整系数是针对儿童患者的特殊计算因素。

三、死亡率计算公式死亡率是衡量一定时间内人口死亡数量的指标,它可以用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死亡率计算公式:1. 病死率计算公式:病死率(%)= 病例死亡数 / 病例总数 × 100%2. 总死亡率计算公式:总死亡率(%)= 死亡人数 / 总人口数 × 100%3. 特定年龄组死亡率计算公式:特定年龄组死亡率(%)= 特定年龄组死亡人数 / 特定年龄组总人口数 × 100%通过对死亡率的计算,可以更好地了解某种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的影响程度,为制定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医疗数据计算公式

医疗数据计算公式

医疗数据计算公式医疗数据计算公式是医疗领域中常用的数学公式,用于计算和分析与医疗相关的数据。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员进行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药物剂量计算等工作。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医疗数据计算公式。

1. 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体质指数是一种常用的身体肥胖程度指标,通过计算体重和身高的比值来评估一个人的体重状况。

其计算公式为:BMI = 体重(kg)/ 身高(m)^22. 药物剂量计算公式:药物剂量计算是在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医生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

常见的药物剂量计算公式有:- 根据体表面积计算剂量:剂量 = 体表面积(m^2)×给药剂量(mg/m^2)- 根据体重计算剂量:剂量 = 体重(kg)×给药剂量(mg/kg)3. 心脏病风险评估计算公式:心脏病风险评估是帮助医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病风险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心脏病风险评估计算公式有:- Framingham风险评估公式:风险 = 基础风险 ×性别系数 ×年龄系数 ×血压系数 ×总胆固醇系数- SCORE风险评估公式:风险 = 基础风险 ×性别系数 ×年龄系数 ×收缩压系数 ×吸烟系数 ×总胆固醇系数4. 肺活量计算公式:肺活量是衡量一个人肺部功能的指标,常用于评估肺部健康和诊断呼吸系统疾病。

肺活量的计算公式根据年龄、性别、身高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上仅是医疗数据计算公式的一小部分示例,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公式和算法。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员更准确地评估和处理医疗数据,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仅供参考,具体的计算和应用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临床经验进行。

医生必备医学常用的计算公式口诀赶快收藏

医生必备医学常用的计算公式口诀赶快收藏

医生必备医学常用的计算公式口诀赶快收藏医生必备的计算公式口诀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领域。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计算和评估患者的生理状况,指导临床决策和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些医学常用的计算公式口诀:1.正常心率计算公式口诀(内科和儿科):-成人正常心率:220-年龄-儿童正常心率:120-一岁数2.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口诀(内科和外科):- 术前体表面积(BSA)计算公式:BSA(㎡)= 0.0061 * 身高(cm)+ 0.0128 * 体重(kg)- 0.1529- BSA < 2㎡时,按照实际体重计算药物剂量;BSA ≥ 2㎡时,按照标准体重(60kg)计算药物剂量。

3.水电解负荷计算公式口诀(内科和外科):- 没有肾功能损伤:水负荷(L)= 体重(kg) * 0.6- 有轻度到中度肾功能损害:水负荷(L)= 体重(kg) * 0.45- 有严重肾功能损害:水负荷(L)= 体重(kg) * 0.34.肺活量计算公式口诀(内科和儿科):- 成人男性肺活量(L)≈ 身高(cm)- 100- 成人女性肺活量(L)≈ 身高(cm)- 105- 儿童肺活量(L)≈ 身高(cm)- 1105.盐酸肾上腺素滴定计算公式口诀(心外科):- 初始滴定速率(滴/分钟)= 体重(kg) * 0.1-每次滴定速率(滴/分钟)=前一次滴定速率(滴/分钟)+56.休克复苏液体计算公式口诀(急诊医学和外科):- 体液损失量(mL)= 体重(kg)* 目标血容量减少百分比-目标血容量减少百分比:轻度休克为10-20%,中度休克为20-30%,重度休克为30-40%7.孕周计算公式口诀(妇科和产科):-最后一次月经第一天+7天-3个月=预产期(日月年)-孕周计算方法可以帮助确定胎儿的发育情况和确定预产期。

8.身高预测计算公式口诀(儿科):- 男孩:(父亲身高+母亲身高)/ 2 + 6.5cm- 女孩:(父亲身高+母亲身高)/ 2 - 6.5cm这些计算公式口诀可以帮助医生更加方便和快速地评估患者的生理状况,指导临床决策和制定治疗方案。

各种临床常用的公式及单位换算

各种临床常用的公式及单位换算

各种临床常用的公式及单位换算临床医学中经常使用各种公式和单位换算,以便于计算患者的生理指标、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式和单位换算。

一、体重公式和单位换算:1.体重公式:-标准体重(男)=22×(身高(m))²-标准体重(女)=22×(身高(m))²×0.9- BSA(体表面积)= 0.0061 × 身高(cm)+ 0.0128 × 体重(kg)- 0.1529- BMI(体重指数)= 体重(kg)/ (身高(m))²2.单位换算:- 1 kg = 2.2 lb(磅)- 1 lb = 0.45 kg- 1 kg = 1000 g- 1 g = 1000 mg- 1 mg = 1000 μg二、药物剂量计算:1.药物溶液浓度计算:- 溶液浓度(mg/mL)= 药物质量(mg)/ 溶剂体积(mL)- 例如,如果有10 mg的药物溶解于50 mL的溶剂中,那么溶液浓度为 10 mg/50 mL = 0.2 mg/mL2.药物剂量计算:- 药物剂量(mg)= 浓度(mg/mL)× 给药体积(mL)- 例如,如果药物溶液浓度为0.2 mg/mL,需要给予100 mL的药物剂量,那么药物剂量为0.2 mg/mL × 100 mL = 20 mg三、输液计算:1.液体输注速率计算:-每小时滴数=容量(mL)/时间(小时)-例如,需要输注1000mL的液体输液,持续8小时,那么每小时滴数为1000mL/8小时=125mL/h2.滴液速度计算(滴数/分钟):-滴数/分钟=(每小时滴数×60)/滴液容量(滴/mL)-例如,每小时滴数为125mL/h,滴液容量为20滴/1mL,那么滴数/分钟为(125mL/h×60)/20滴/mL=375滴/分钟四、尿量计算:1.尿量单位换算:-1L(升)=1000mL(毫升)- 1 mL = 1 cc(立方厘米)- 1 L = 1000 cc2.尿液流速计算:-尿液流速(mL/h)=尿量(mL)/时间(小时)-例如,如果尿量为500mL,时间为24小时,那么尿液流速为500mL/24小时=20.8mL/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常用计算公式
一、补液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却啥补啥。

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

若发热病人+300ml×n
1.补钾:
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

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

一般<20 mmol/h。

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

④见尿补钾。

尿量在>30ml/h。

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g糖=消耗2.8g 钾。

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2. 补钠:血清钠<130 mmol/L时,补液。

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公式:
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
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女性为3.3>
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女性为0.03>
或=体重(kg)×〔142-病人血Na+(mmol/L)〕×0.6<女性为0.5>÷17
3.输液速度判定
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
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4]
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4)
4.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
每h输入量×每ml滴数(15gtt)
①已知每h输入量,则每min滴数=-------------------------------------
60(min)
每min滴数×60(min)
②已知每min滴数,则每h输入量=------------------------------
每min相当滴数(15gtt)
5. 5%NB(ml)=〔CO2CP正常值-病人CO2CP〕×体重(kg)×0.6。

首日头2——4小时补给计算量的1/2。

CO2CP正常值为22——29%。

如未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可按5%碳酸氢钠每次溶液5ml/kg计算
(此用量可提高10容积%)。

必要时可于2~4 小时后重复应用。

二、20%甘露醇8克静点正常情况下能带出液体为100毫升。

三、热量(能量)的计算
正常成人一般每日约需热量(能量):25——30kcal/kg/日
成人每天基础热量(能量):1kcal×24×体重(kg)
三大产热营养素:蛋白质 4.1kcal/g
脂类(脂肪)9.3kcal/g
碳水化合物(糖类) 4.1kcal/g
注:卡路里(cal)的定义:将1克水在1大气压下提升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

热量单位换算公式:
1kcal=1000cal
1000kcal=4.184MJ
1MJ=239kcal
粗略计算热量:
50g大米或50g白面(相当于小米50g、挂面50g、苏打饼干50g、高粱米50g、干粉条25g、凉粉750g、土豆250g、咸面包60g)=180kcal
50g瘦肉(相当于鸡蛋50)=80kcal
250g牛乳(相当于豆浆300g、牛乳粉18g、酸奶1瓶)=160kcal
1汤勺花生油(相当于花生米30粒、核桃2个、葵花籽18g、南瓜籽18g、
芝麻酱9g、带壳花生25g)=80kcal
500g——750g蔬菜(白菜、菠菜、油菜、韭菜、芹菜、莴笋、西葫芦、
西红柿、冬瓜、黄瓜、茄子、丝瓜)=80kcal
1.糖尿病患者的每天所需热量:
Broca法: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桂法:标准体重=〔身高(cm)-100〕×0.9
实际体重-标准体重
判断人体型=——————————×%
理想体重
注:肥胖:超过标准体重的20%;消瘦:低于标准体重的20%。

附: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cm)2
体重指数WHO标准
正常18.5——24.9
肥胖前期25.0——29.9
Ⅰ度肥胖30.0——34.9
Ⅱ度肥胖35.0——39.9
Ⅲ度肥胖≥40
体重卧床休息轻体力劳动中等体力劳动重体力劳动
肥胖15kcal/kg/d 20-25kcal/kg/d 30kcal/kg/d 35kcal/kg/d
理想体重15-20kcal/kg/d 30kcal/kg/d 35kcal/kg/d 40kcal/kg/d
消瘦20-25kcal/kg/d 35kcal/kg/d 40kcal/kg/d 45-50kcal/kg/d
每日总热量=体重×所需热量(kcal)/kg/d
糖尿病患者所需胰岛总用量的公式(单位)=体重(kg)×1000×0.6×(病人血糖值mmol/L-5.6)÷1000÷11.1
1g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可释放能量约4kcal。

脑组织合成糖原能力极低,几乎没有糖原贮备,其所需的能量要依靠血中葡萄糖氧化供应。

脑缺氧时1mol糖可以产生2molATP;另有1mol葡萄糖完全氧化成Co2 和H2o时可净生成36——38molA TP。

2.结核病人的营养原则:三高二禁
三高:
高热能:一般30kcal/kg/d、总摄入量为2000kcal/d;
轻体力劳动者:40kcal/kg/d、总摄入量为2400kcal/d。

高蛋白:摄入量为1.2——1.5g/kg/d、每天的总进量为80——100g,其中
优质蛋白如肉、禽、水产品、蛋、乳及大豆制品应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50%以上。

高维生素:应重点补充V——A、B、C、D等。

二禁:禁止吸烟和饮酒。

应特别注意钙和铁的补充。

四、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公式:肾小球滤过率是最常用的表示肾小球
滤过功能的指标,肾小球滤过率是指每分钟双肾滤过的血浆的毫升数。

是一个反映肾脏真实功能的指标。

正常成人,GFR应大于90毫升/分钟。

低于60毫升/分钟时目前就认为已经处于慢性肾脏病三期的状态,
需要认真进行治疗了。

小于15毫升/分钟时应开始进行透析治疗。

MDRD(肾脏病饮食研究)公式
GFR=1.86×(血肌酐)-1.164×年龄-0.203
女生:上述数据结果×0.74
用此公式测出的相关性很好,可以提高早期慢性肾脏病的诊断率。

为此美国病理学院和澳大利亚病理学院提出对慢性肾脏病要列出血肌酐值,同时也应写出肾小球滤过率,特别是GFR<60 mL/min/1.73 m2者。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计算公式:体重(kg)×(140—年龄)/72×血清肌酐值(mg/L)
女性:上述数据结果×0.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