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推荐PPT课件

合集下载

《爱的艺术》读书交流 ppt课件

《爱的艺术》读书交流 ppt课件
• 爱的主要特征是给予,而不是接纳,很 多人觉得给予的同时就意味着失去,但对 于爱,你给予的越多,自己所得到的也就 越多。
《爱的艺术》读书交流

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我找到了更
多的情感共鸣,并追随弗洛姆一起认真的
寻求热爱的生命的道路。
《爱的艺术》读书交流
• 我渐渐明白:所谓爱的艺术其实就是修 炼一个人爱的能力,你不光要爱自己,爱 他人,还要爱所有人,爱世界,爱生活, 最终的目标是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爱。
《爱的艺术》读书交流
《爱的艺术》读书交流
《爱的艺术》读书交流
《爱的艺术》读书交流
《爱的艺术》读书交流
《爱的艺术》读书交流
《爱的艺术》读书交流
《爱的艺术》读书交 流
《爱的艺术》读书交流
• 母爱是对儿童的生活和需求做出的毫无 保留的肯定,这种肯定包括两个方面:一 是必须关心幼儿并对其成长负有责任,以 维护和发展弱小生命。另一方面,则超出 了维护生命的范围,那就是要使孩子热爱 生活,要使他感到:活着是多么好,当一 个小男孩或一个小女孩有多么好。
《爱的艺术》读书交流
《爱的艺术》读书交流
• 因为你热爱生命,所以你认真对待生活, 因为你热爱生命,所以你爱家人,
• 因为你热爱生命,所以你热爱事业, • 因为你热爱生命,所以你爱学生。
《爱的艺术》读书交流
• 以《爱的艺术》为鉴, 实现爱的终极目标,发 展爱的பைடு நூலகம்力,并朝着有 益的目标迈进。
• 一《个爱人如的果艺在术母亲》那读里书得不交到流爱,他又
如何爱身边的人?如何爱生活?如何爱这 个世界?
《爱的艺术》读书交流
爱自己的孩子,维护和发展他的生命, 教他热爱生活,热爱自己。
《爱的艺术》读书交流

爱的艺术(作者弗洛姆)PPT课件

爱的艺术(作者弗洛姆)PPT课件
• 只有当我爱那些与我个人利益无关的人时, 我的爱情才开始发展。
心灵沟通论坛
22
第二章 爱情的理论 (3)(二)
• (2)母爱
• 乳汁象征母爱的第一个方面:对生命的关心 和肯定,蜂蜜则象征生活的甘美,对生活的 爱和活在世上的幸福。大多数的母亲有能力 给予“乳汁”,但只有少数的母亲除乳汁外 还能给予“蜂蜜”。
• 我们的全部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 换的观念为基础,现代人的幸福就是欣 赏橱窗,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 他力所能及的物品。
心灵沟通论坛
6
第一章 爱是一门艺术吗?(四)
• 归根结蒂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对方 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
• 在一个商业化占统治地位以及把物质成 功看得高于一切的文化中,事实上是没 有理由对下列事实抱有吃惊的态度:人 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 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
心灵沟通论坛
33
第二章 爱情的理论(3)(十三)
• 我们最多只能说上帝不是什么,即用否定的 形容词,那就是:上帝不是有限的,不在热 恋,不是无理的。我越知道上帝不是什么, 就越了解上帝。
• 爱、理智和正义的范畴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 在进化的过程中有能力发展他内心的力量。
• 在道家思想中思考能引起的最高的东西就是 知道自己的无知
• (5)神爱
• 人把他自己的力量和技能反射到自己制作的 物体上去,并以一种异化的形式礼拜他自己 的力量和财物。
• 父爱的基本点是父爱是有条件的,并且规定 原则和法律,父亲对孩子的爱取决于孩子服 从他的程度。
• 发展到这一阶段上帝就不再是一个人,一个
男人和一个父亲。上帝成为统一各种现象的 原则。上帝不可能有自己的名字。
• 有创造性的人对"给"的理解完全不同。他们认为"给 "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 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体验到生命 力的升华使我充满了欢乐。我感觉到自己生气勃勃, 因而欣喜万分。"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 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 我的生命力。

爱的艺术 【完整版】

爱的艺术 【完整版】

爱的艺术一位教育艺术家曾深有感触地说:“一切好的教育方法,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的挚爱之中”。

的确,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在学生的观察之下,并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新时代下的教师要懂得爱的艺术。

一、懂得尊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有些人认为,只要课讲得好,学生就能学得好,其实不然。

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告诉我们,愉悦的情感体验可以使学生感知灵敏,思想活跃,积极阳光。

古人曰:“亲其师,信其道”。

就是让我们每一位老师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激情,少抱怨,少生气,快快乐乐的去面对,努力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

“用平常心看待生活,用积极情绪,去做平凡工作。

”敬业,奉献,提高,超越自我。

只有学生在情感上亲近老师时,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才会欣然接受。

由此可见,教学是否成功,离不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若教师不了解学生心理需要,不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不去倾听他们的心声,而是指责,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影响双方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尊重学生,不使用粗暴的态度,不随意呵斥学生,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可亲可敬的。

学生的精神上无束缚,必然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积极性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

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或者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失去了耐心和对学生的信赖,我们出口伤人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尽管我们事后恢复了正常,但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却可能无法恢复,师生间的关系可能无法再恢复如初了。

相反我们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氛围,就可以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方能使师者乐教,学者乐学。

因此,不要做出伤害学生的举动,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和学生们相互信赖。

二、善于赞美,对学生一视同仁。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特长,都有闪光点,都可以取得成功。

一个学生有不足,并不意味着他都是缺点,教师要善于捕捉、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扬长避短,成功的教师尤其懂得赞美的力量。

作为教师不应该花时间寻找问题、指出错误、盯着过失,成功的教师应想方设法发现学生的正确行为,懂得如何赞美他们,鼓励他们做正确的事情。

2爱的艺术.ppt

2爱的艺术.ppt
生活的忠告:
《半生缘》 世均,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4.野狼的饭后运动 生活的忠告:
5.饥不择食 4.野生狼活的饭忠后告运: 动
6.猫功夫 生活的忠告:
7.圣诞老猫 生活的忠告:
8.我困了,就在这儿睡了 生活的忠告:
9.猫也会... ... 生活的忠告:
10.这么好喝 生活的忠告:
谢谢观赏,下次再见! 声明:本作品所有内容并不代表作者本人的立场
第八、如果她说她会杀了你,那不要当真,这样你会 好受些;
第九、如果她的鞋穿着不舒服,一定要和她换鞋穿; 第十、她喜欢写东西,要好好地鼓励她。
《花样年华》 “如果,我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生活的忠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堕落天使》 当你年轻时,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
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每天你都有机会 和很多人擦身而过,有些人可能会变成你的朋友 或者是知 己所以我从来没有放弃任何跟人磨擦的机会。有时候搞得 自己头破血流,管他呢!开心就行了。
的爱声称:“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 你所。以”我成需熟要的你原。则”生认活为的忠:告“: 因为我爱你,
4.当人意识中产生害怕无人爱自己的念头时, 其实恰好表明,他在无意中害怕施爱于人。 爱意味着勿需山盟海誓的承诺,意味着把 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于人,希望自己的爱 能在所爱的人之间激起爱的波澜。爱是信 心的活动,缺乏信生心活,的忠爱告也: 不会深厚。
生活的忠告:
《向左走,向右走》 生命中充满了巧合,两条平行线也会有相交的一天。
生活的忠告:
《红玫瑰与白玫瑰》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 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 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弗洛姆《爱的艺术》讲稿

弗洛姆《爱的艺术》讲稿

1开篇:爱是什么?这是千百年来人类苦苦探索的一个问题,是被无数文学作品所描述的,被无数电影所演绎,无数歌曲所传唱的永恒主题,少有人能给爱下准确的定义,却还是有一代代人前仆后继的追随爱的脚步,为爱辛苦为爱忙,为爱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爱很神秘么?父母的爱是需要我们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的么?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爱他,才是既可以给予对方温暖,又给予自己安全感的一种正确的成熟的爱人的方式呢?2、请同学们任选上述问题之一回答。

3、本篇课文节选自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弗罗姆的一本著作《爱的艺术》,该书以基于大量的实践观察,从精神分析立场出发,对爱进行了一番与众不同的诠释。

弗罗姆认为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行为规范、专心的投入和养成耐性而学到的一门艺术。

那么,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成长为一个成年人,他的爱的能力是怎样发展的呢?通过这段的阅读,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作者结尾:爱是你走到奈何桥边时,即将饮下孟婆汤时,含泪告别的东西,爱是丘比特射到你身上的箭,是你再辛苦也不想放弃的痛,爱是月下老人系在你脚上的红线,是甜蜜的牵绊。

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在接受爱,给予爱中学习着怎样去爱,愿每个人都被温暖的爱着,都有着强大而宽广的怀抱去拥抱你爱的人,愿你们爱自己,像爱别人一样慈悲,回馈爱,感激爱,创造爱,散播爱。

父母是生我们的人养我们的人不光给了我们生命,甚至给了我们宿命。

我们的基因遗传自父母,我们生长的环境取决于父母,我们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来自父母,我们人生的许多关键性的转变可能就是在父母无意识中的一句话一个举动中产生,然而对子女富有如此大责任的父母,他们却并不是完美的,驾驶员需要考核后才能上岗,可是做父母缺不需要。

于是,我们发现,生养我们的父母可能自己也不是一个具有成熟的爱的能力的人,他们可能是一个焦虑的人,不会妥善的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眉头紧缩地将压力转移到家庭中,他们可能没有广博的知识,也给不了我们优渥的生活,他们可能会打碎我们笃信的美好梦想,会因为一次人生路上的差池而给我们带来永难磨灭的负面影响,会秉持着爱的名义剪断我们的翅膀,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父母也是普通人,而他们给与我们的爱,确实他们力所能及的最好的付出了。

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
弗罗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该书中爱不仅仅是 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炼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 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创作背景
20世纪以来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直是一个危机不断的地方。弗罗姆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尤其在二 次大战时,由于是犹太人而横遭迫害,流亡美国,因此他对于西方社会的现状几乎持一种全盘否定的态度。
作者认为爱情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的不二之途,也是人类摆脱人际孤独感的必然之路。而实现人与人之 间的统一的前提就是拥有爱的能力,这能力是能将爱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的因素,比如奉献、关心、责任心、尊重 和认识。每一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茫茫人海中寻求另一个独立的个人来实现统一,摆脱孤独,这就是爱情。 归根结底,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而非欲望的事,也非人类本能的事,这里的人不是被本能与欲望所驱使的野兽, 而是能将本能与欲望控制于掌中并以人类高尚的精神性作为应答人类生存问题答案的理性人。
爱的艺术
埃里希·弗罗姆创作心理学著作
01 内容简介
03 作品思想 05 作者简介
目录
02 创作背景 04 作品影响
《爱的艺术》是美籍德裔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创作的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56年。
《爱的艺术》中,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解释了“爱”这个深奥的话题,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 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该书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被誉为爱的艺术理论 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内容简介
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弗罗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 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的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 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爱的艺术读书交流ppt课件

爱的艺术读书交流ppt课件

14
如何来爱?
• 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我找到了更 多的情感共鸣,并追随弗洛姆一起认真的 寻求热爱的生命的道路。
15

我渐渐明白:所谓爱的艺术其实就是修 炼一个人爱的能力,你不光要爱自己,爱 他人,还要爱所有人,爱世界,爱生活, 最终的目标是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爱。
16
学生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大学之道,在于树人。 树什么样的人? 树热爱生命之人
10

一个人如果在母亲那里得不到爱,他又 如何爱身边的人?如何爱生活?如何爱这 个世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
爱自己的孩子,维护和发展他的生命, 教他热爱生活,热爱自己。
12
我的学生们呢?
• 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爱,去维护 和发展他们的生命,教他们热爱生活,热 爱自己。
13

爱的主要特征是给予,而不是接纳,很 多人觉得给予的同时就意味着失去,但对 于爱,你给予的越多,自己所得到的也就 越多。
17
• 因为你热爱生命,所以你认真对待生活, 因为你热爱生命,所以你爱家人, • 因为你热爱生命,所以你热爱事业, • 因为你热爱生命,所以你爱学生。
18

以《爱的艺术》为鉴, 实现爱的终极目标,发 展爱的能力,并朝着有 益的目标迈进。
19

只有当你是一方沃 土时,才能滋养出美 丽的花朵,所以我们 要努力的热爱生活, 热爱身边的人,热爱 我们的学生,愿我们 都有爱的能力,让爱 在我们的灵魂之上开 出无比绚烂的花。
20
此课件可编辑版,如对课件有异 议或侵权的请及时联系删除! 课件可编辑版,请放心使用!
《爱的艺术》 ——永恒的人生经典
2
3
4
5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演示文稿(1)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演示文稿(1)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 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 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 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 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 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 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 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 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人在生长过程中 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
年龄段
刚出生阶段 8岁以下 8—10岁 少年时期 成熟时期

无爱的意识,不具备感受爱的能力

(婴儿期)
有被爱的意识,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幼儿期) 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童年期)
开始呼唤爱(克服自我中心阶段)和学习爱别人 “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过 渡期) 爱别人,创造爱“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成熟期)
[至善至亲,父母大爱]
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 洋。父亲代表思想的世界…… 美 弗罗姆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汉 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 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 吕公著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 字严
全书阐释了爱 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 熟程度无关的感情, 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 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 的纪律、集中和耐心 学到手的行为艺术。
弗洛伊德 (1856-1939)奥地利 精神病学家和心理 学家,心理分析学派 创始人。著有《梦 的解析》《超越愉 快原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2/2018
完美的人格
• 弗洛姆经过心理分析,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一个成熟的人 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 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 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 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 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 是你必须改变自 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 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 两个形象。
7/22/2018
Thank you!
7/22/2018
7/22/2018
人们只有认识对方,了解对方才能尊重对方
• 成为爱情的第一要素是要深入了解事物的内部,而不是满 足于一知半解。只有用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对自己 的兴趣退居第二位,才能真正地去了解对方。
7/22/2018
爱与被爱
• 天真的孩童的爱遵循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 成熟的爱: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 不成熟、幼稚的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 成熟的爱: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7/22/2018
• 弗洛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爱”,前提是你要 有爱的能力!
这并不是一本教给你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书,恰恰相反, 弗洛姆想让读者明白,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 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 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 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 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 永远得不到满足!
7/22/2018
博爱
• 爱首先不是同一个特殊的人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态度, 性格上的一种倾向。这种态度决定一个人同整个世界,而 不是同爱的唯一“对象”的关系。如果 一个人只爱他的对 象,而对其他的人无动于衷,他的爱就不是爱,尽管如此 大多数人都认为爱情取决于对象,而不是能力。他们甚至 认为专爱一个人就是强烈爱情的证明。 • 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 “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
7/22/2018
一.爱是一门艺术吗?
• 如果不是艺术,你可能会仅仅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只有 幸运儿才能“堕入”爱的情网呢? • 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 爱的问题。
• 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
• 从没想过“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 • 又或者认为,爱只是一种可望不可即的奢望呢?
7/22/2018
没有爱,人类一天也不可能生存。
• 爱情应该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一般来说可 以用另一个说法来表达,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 什么是“给”? • 有创造性的人对“给”的理解完全不同。他们认为“给” 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 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体验到生命力的升 华使我充满了欢乐。
7/22/2018
达到这一目的的一种途径是不同形式的纵欲。 达到统一和和谐的另一种可能性是创造性的劳动,无论 是艺术家还是手工业者的劳动都属于此类劳动。在每一 种创造性的劳动中,创造者同他的物质—组成人的周围 世界的物质达成一致。 但是, 通过创造性的劳动达到的统一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统一。 通过纵欲达到的统一是暂时的。 对人类存在问题的真正的和全面的回答是要在爱中实现 人与人之间的统一。
7/22/2018
• 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 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心、 责任心、尊重和了解。
• 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关心,如果缺 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 • 爱的本质是创造和培养,爱情和劳动是不可分割的。人们 爱自己劳动的成果,人们为所爱之物而劳动。
• “恋爱不是温馨的请客吃饭”,现代人的幸福就是享受、 消费和交换 • 结婚是为了 “结伴”,为了避免孤独感,把爱情当做了 “避风港”,其实是把两个人的自私当做了相互依赖,当 做了爱情
7/22/2018
四.爱的实践
• 专心 • 耐心 • 给予最大关注 • 自己实践
7/22/2018
• 爱,值得我们去学习,爱是如此稀缺,并 非满地都是,要舍得付出,学会珍惜。
7/22/2018
自爱
• 一切有能力爱别人的人必定也爱自己。原则上爱自己和爱 别人是不可分的。真正的爱是内在创造力的表现,包括关 怀、尊重、责任心和了解诸因素。
7/22/2018
三. 爱情在当代西方的消亡
• 每个人爱的能力都被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所影响。 • 当代社会,许多假的爱情形式取代了它们的位置,而这些 假的形式其实只是爱情的衰亡的表现形式。
7/22/2018
二. 爱的理论
第一步:认识到爱是一门艺术 要学会爱情,就像学习绘画、音乐一样 是艺术就有理论和实践,更重要的是要把成为大师看得高 于一切,这一目标必须占据他整个身心。 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对人来说,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 监禁。人达到这一目的过程中的完全失败就会导致他的疯 狂。
爱的艺术
作者:艾瑞克· 弗洛姆
7/22/2018
作者其人————弗洛姆(1900- 1980)
• 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毕生致力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 两次世界大战後的精神处境。精神分析学说对世界有影响 力,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 弗洛姆思想的特色便是企图调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 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学说,其思想可以说是新佛洛依德主义 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交汇 • 弗洛姆以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的笔调,创作了人量学术著 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 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他 的人生历程在书中也有所讲述,咨询师、教授,而他自己 的生活也非常波折,另外由于时代的影响,他还非常关心 政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