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分类

合集下载

玉米的分类 特点 用途

玉米的分类 特点 用途

玉米的分类特点用途玉米是一种广泛栽培的植物,拥有数百个品种,可以分为四类:人工野生种、粟种、糯种和淀粉种。

人工野生种玉米以墨西哥为产地,外观如同普通的西瓜,皮上有着特殊的质地,适宜磨制成玉米面,制作传统玉米饼和玉米卷饼,被誉为玉米的祖先。

粟种玉米颗粒较小,粒纹相对密集,因此干燥时间较短。

颗粒透明,颜色较浅。

其中又分为黄色和白色两种,以黄色品种为主,外形圆锥形。

粟种玉米非常适合制作玉米片和炸玉米。

由于黄色品种在日常饮食中能够传递橙色,因此更受欢迎。

糯种玉米则是以多产西南一些省份,外形长而粗壮,粒上有着特殊的黏性质,所以可以用来制作糯米饭、糯米糍等食品。

淀粉种玉米则可以用来制作高价值白色玉米油和玉米酒。

它的颗粒色泽白色,直径较粟类玉米为小,表面相对光滑。

不同于其他品种的特点就是粉质较多,可以支持将其用于工贸活动,如化妆品、医药产品和植物树脂等。

因此,淀粉种玉米是取代石油、塑料、合成纤维和金属等传统产品的重要原料。

无论是哪种品种的玉米,它们都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谷类作物之一,立足于世界各地的农业项目中。

玉米富含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维生素B和谷氨酸等,它是不同种类的食物和饮料的主要成分之一。

例如,它可以制作麦片、面粉、婴儿食品、饼干、蛋糕等产品。

此外,玉米还可以用来蒸、煮、炒等烹饪方式作为常见的食材。

在发酵工艺中,玉米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料,许多酿酒厂使用玉米制作啤酒酿制原料。

此外,收获后的芯子可以作为动物饲料使用。

总之,根据玉米不同品种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到各种使用方法。

玉米的营养丰富,食用安全。

它不仅常见于人类饮食,还支持了许多工业活动。

我国玉米品种特点

我国玉米品种特点

我国玉米品种丰富多样,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特点:
1. 糯玉米:颗粒较小,外观呈现出黄色或白色。

因其糯性而得名,煮熟后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甜品和糯米饭。

2. 甜玉米:颗粒较大,呈现出黄色或白色。

因其甜味而得名,可以作为蔬菜食用,也可以加工成玉米片、玉米饼等食品。

3. 硬玉米:颗粒较硬,外观呈现出黄色或白色。

不适合作为蔬菜食用,但可以用于制作玉米面制品。

4. 高油玉米:含油量较高,能够降低胆固醇,饱和脂肪酸也很低,适宜大众食用。

5. 爆裂玉米:果穗和籽粒都比较小,籽粒几乎全由角质胚乳构成,硬而透明,遇高温会爆裂。

爆米花就是由爆裂玉米制作而成。

6. 紫香糯玉米:色泽独特,油黑发亮,美观大方。

是我国惟一的特香型双穗鲜食强黏度珍稀品种,集黏、甜、色、香、高营养和药用保健作用于一身。

以上都是我国玉米的主要品种及其特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玉米的各种分类,它们的区别你都知道吗?

玉米的各种分类,它们的区别你都知道吗?

玉米的各种分类,它们的区别你都知道吗?按造型分类:硬粒型玉米:也称燧石种。

籽粒四周和顶部为角质胚乳,中间为粉质胚乳。

籽粒光泽坚硬。

马齿型玉米:籽粒四周为角质胚乳,中间和顶部为粉质。

籽粒脱水后顶部凹陷,呈马齿状。

半马齿型玉米:是硬粒型和马齿型玉米的中间类型,角质胚乳比硬粒型少,比马齿型多,顶部凹陷程度小。

按质感分类:糯质型玉米:也叫蜡质型玉米或粘玉米。

籽粒表面无光泽,角质和粉质层次不分,胚乳淀粉全部由支链淀粉组成,具有粘性,较适口,是我国普通玉米发生基因突变形成的。

粉质型玉米:也叫软质型玉米。

籽粒无角质淀粉,全部由粉质淀粉组成,形状象硬粒型玉米。

甜质型玉米:籽粒几乎全部为角质透明胚乳,含糖量高,品质优良,脱水后皱缩。

爆裂型玉米:籽粒小,坚硬,光滑,顶部尖或圆形。

胚乳几乎全部由角质淀粉组成,加热后有爆裂性。

按播种时间分类:春玉米:指春天3月至5月上旬播种,秋天收获的玉米。

夏玉米:指夏天5月中旬至6月底播种,秋天收获的玉米。

秋玉米:指立秋前后播种,霜前收获的玉米。

间作玉米:指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或前后不久的时间内,与其他作物按一定比例间隔种植的玉米。

按生长期分类:早熟品种:通常指某一地区生育期较短的品种。

晚熟品种:通常指某一地区生育期较长的品种。

中熟品种:通常指某一地区生育期介于早、晚熟品种之间的品种。

按穗数分类:矮秆品种:受矮生基因控制,植株较矮,茎秆节间短的品种。

双穗品种:单株有效穗数1.6—2.0的品种。

多穗品种:单株有效穗数2.01以上的品种,包括单秆多穗和多秆多穗。

多行品种:果穗籽粒行数在18行以上的品种。

大粒品种:千粒重在400g以上的品种。

按环境因素分类:抗旱品种:根系吸水力强,茎叶保水力好,或利用水分经济,在干旱条件下生长较好,减产少的品种。

抗寒品种:在较低温度下,出苗较快且齐,幼苗受害轻,或后期籽粒灌浆较快,籽粒较饱满的品种。

耐雾品种:一种是果穗苞叶长,包得紧,成熟时果穗下垂,耐成熟前后多日雨雾,穗尖不腐烂的品种。

关于玉米的知识

关于玉米的知识

关于玉米的知识
玉米,又称“粟米”,是一种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作为重要的粮食和饲料来源被广泛种植。

以下是关于玉米的知识:
1. 原产地: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古老的玉米遗址在墨西哥发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

2. 分类:玉米按栽培用途可分为甜玉米、工业玉米、饲料玉米和种用玉米等几种类型。

3. 营养成分:玉米富含维生素B1、B2、E和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4. 使用范围:除了被用作食品和饲料外,玉米还可以制成淀粉、玉米粉、玉米油、玉米醇等工业用途。

5. 美食文化:玉米在世界各地都拥有各自的烹饪方式与文化。

在美国,玉米棒子、爆米花和薯片等食品是常见的快餐食品;而在墨西哥则喜欢用玉米制成的玉米饼作为主食。

6. 种植面积: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种植玉米的面积约为2.2亿公顷,且玉米是全球粮食生产的一大主力。

7. 影响:玉米生产受气候变化和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其价格也常常对全球物价水平产生一定影响。

三种常见的玉米分类方法

三种常见的玉米分类方法

三种常见的玉米分类方法由于目的及依据不同,可将玉米分成不同的类别,最常见的是按子粒形态与结构分类,按生育期分类,以及按子粒成分与用途分类。

1.按子拉形态与结构分类根据子粒有无稃壳、子粒形状及胚乳性质,可将玉米分成9个类型。

(1)硬粒型:又称燧石型,适应性强,耐瘠、早熟。

果穗多呈锥型,子粒顶部呈圆形,由于胚乳外周是角质淀粉。

故子粒外表透明,外皮具光泽,且坚硬,多为黄色。

食味品质优良,产量较低。

、(2)马齿型:植株高大,耐肥水,产量高,成熟较迟。

果穗呈筒形,子粒长大扁平,子粒的两侧为角质淀粉,中央和顶部为粉质淀粉,成熟时顶部粉质淀粉失水干燥较快,子粒顶端凹陷呈马齿状,故而得名。

凹陷的程度取决于淀粉含量。

食味品质不如硬粒型。

(3)粉质型:又名软粒型,果穗及子粒形状与硬粒型相似,但胚乳全由粉质淀粉组成,子粒乳白色,无光泽,是制造淀粉和酿造的优良原料。

(4)甜质型:又称甜玉米,植株矮小,果穗小。

胚乳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及水分,成熟时因水分蒸散而种子皱缩,多为角质胚乳,坚硬呈半透明状,多做蔬菜或制罐头。

(5)甜粉型:子粒上部为甜质型角质胚乳,下部为粉质胚乳,世界上较为罕见。

(6)爆裂型:又名玉米麦,每株结穗较多,但果穗与子粒都小,子粒圆形,顶端突出,淀粉类型几乎全为角质。

遇热时淀粉内的水分形成蒸气而爆裂。

(7)蜡质型:又名糯质型。

原产我国,果穗较小,子粒中胚乳几乎全由支链淀粉构成,不透明,无光泽如蜡状。

支链淀粉遇碘液呈红色反应。

食用时粘性较大,故又称粘玉米。

(8)有稃型:子粒为较长的稃壳所包被,故名。

稃壳顶端有时有芒。

有较强的自花不孕性,雄花序发达,子粒坚硬,脱粒困难。

(9)半马齿型:介于硬粒型与马齿型之间,子粒顶端凹陷深度比马齿型浅,角质胚乳较多。

种皮较厚,产量较高。

2.按生育期分类主要是由于遗传上的差异,不同的玉米类型从播种到成熟。

即生育期亦不一样,根据生育期的长短,可分为早、中、晚熟类型。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划分早、中、晚熟的标准不完全一致,一般认为:(1)早熟品种:春播80~100天,积温2000~2200℃,夏播70~85天,积温为1800~2100℃早熟品种一般植株矮小,叶片数量少,为14~17片。

玉米的主要分为几大类

玉米的主要分为几大类

玉米的主要分为几大类根据玉米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按籽粒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分类,有硬粒型、马齿型、中间型、糯质型、爆裂型、甜质型、粉质型、甜粉型和有稃型9种。

(一)马齿型玉米当前生产上种植的最重要的栽培类型。

果穗圆筒型,籽粒扁平,呈方形或长方形,两侧胚乳为角质淀粉,中间和顶部为粉质淀粉。

马齿型玉米成熟时顶部干燥凹陷呈马齿状。

植株高大,抗逆性强,产量较高,适于在高肥水条件下种植,但籽粒品质较差。

(二)硬粒型玉米又称燧石型或普通型。

果穗圆锥形。

籽粒一般为圆形,顶端和周围胚乳均为角质淀粉,透明而有光泽;中间为粉质淀粉。

硬粒型玉米食用品质好,成熟早,适应性强,但丰产性差,多数农家品种属于这种类型。

(三)半马齿型玉米也称中间型,为马齿型和硬粒型间的杂交种。

籽粒顶部凹陷,深度较马齿型浅,也有不凹陷的,但呈现白色斑点,产量中等,品质较马齿型好。

当前生产上栽培的杂交种玉米大多属于这一类型。

(四)粉质型玉米也称软质型。

穗形和粒形与硬粒型相似,籽粒胚乳全由粉质淀粉组成,粒色乳白,质地松软,外表无光泽。

生产上栽培较少。

(五)甜质型玉米又称为甜玉米。

籽粒未成熟时具有半透明的角质外形;干燥时籽粒表面皱缩,呈半透明状。

在乳熟期籽粒的糖分含量达15%-18%,成熟时含糖量逐渐减少。

这种玉米多在没有完全成熟时供作蔬菜,大部分用来制作罐头食品。

(六)爆裂型玉米果穗和籽粒均较小,穗轴细,籽粒全部为角质淀粉,质地坚硬,品质较好,加热爆裂较硬粒型籽粒为大。

80年代以来我国培育出一些优良爆裂型品种和杂交种。

(七)糯质型玉米又称蜡质型,是玉米引入我国后产生的突变类型。

籽粒胚乳成分全为角质的枝链淀粉。

籽粒不透明,暗淡无光泽,味带粘性。

(八)有稃型玉米果穗每个籽粒均有一个长大的稃片包被,而果穗外面又有普通玉米一样有苞叶包住。

常自花不孕,是一种较为原始的类型,栽培价值较低。

(九)甜粉型玉米籽粒上半部具有甜质型玉米相同的角质淀粉,下半部具有与粉质型玉米相同的淀粉。

玉米的生物学分类

玉米的生物学分类

玉米的生物学分类
一、玉米的生物学分类
玉米(Zea mays)是一种低等植物,属於禾本科的禾草属。

由於玉米的农业应用价值高,所以在植物分类学的研究中也给予了高度重视。

玉米的生物学分类可以从动植物分类体系来看,其属于植物界,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双子叶目,唇形科,禾本科,禾草属,玉米种。

二、玉米的起源
根据遗传学和动物学的发现,玉米是从古先场米和苏米亚场米通过联交杂交而来的。

古先场米正常玉米有8条染色体,苏米亚场米有10条染色体,经过杂交后,玉米拥有9条染色体,3条主要源自古先场米,6条主要源自苏米亚场米。

玉米原产於中美洲,古玉米的主要栽培中心在现在的墨西哥。

玉米早在7万年前就被人类收获利用了,1500年前也已经到达了南美洲,1000年前就到达了北美洲,最早到达欧洲的时间也要早于1492年前。

三、玉米的品种
现代玉米的品种多达数百种,这些品种主要可以分为玉米玉米、玉米混合、玉米杂交以及甜玉米等四大类。

1.玉米玉米:玉米玉米是常见的一种品种,分为禾草类、玉米籽类、小玉米类和细米类等,其中禾草类玉米主要用于粮食加工,细
米类主要用作杂粮;玉米籽类主要用于食用米蔻,小玉米类适合磨成玉米粉,玉米混合等经济用途。

2.玉米混合:玉米混合也称为抽穗玉米,是将不同品种的玉米以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以达到更好的结果,如抗病性强、耐旱性强、抗寒性强等。

3.玉米杂交:玉米杂交是将不同品种的玉米进行杂交,以达到更强的株系效果,如高产率、耐病虫等。

4.甜玉米:甜玉米又称糯玉米,主要用来加工制作甜玉米棒、玉米糖、玉米芯和玉米粥等食品,有着清甜的口感与特殊的营养价值。

作物生产技术基础—玉米的分类

作物生产技术基础—玉米的分类

X 玉米的分类
2、马齿型 又称马牙种,果穗多呈圆筒形,子粒扁平呈方 形或长方形。角质胚乳分布于子粒两侧,中央 和顶部为粉质胚乳,成熟时顶部失水干燥较快, 故子粒顶部凹陷如马齿状。多为黄白两色,不 透明,品质较差。马齿型品种产量分类
• 3.半马齿型 • 又称中间型,是由硬粒种和马齿种杂交而
X 玉米的分类
8、有稃型 子粒包于长稃内,有的具芒。子粒坚硬,角 质胚乳环生于外层,有色泽,具有各种颜色 和形状。高度自交不孕,无栽培价值。
• 9.甜粉型
• 子粒上半部为角质胚乳,下半部为粉质胚 乳。
X 玉米的分类
(二)生物学特征分类
• 按生育期分类 • 早熟种 生育期70~100d,积温约为2000~2200℃的品种。 • 中熟种 生育期100~120d,积温约为2300~2600℃的品种(杂交种)。 • 晚熟种 生育期120~150d,积温在2600~2800℃以上的品种(杂交
玉米的分类
X 玉米的分类
玉米的分类
(一)子粒特征分类 (二)生物学特征分类:生育期分类和株型分类。
X 玉米的分类
(一)子粒特征分类
1.硬粒型、2.马齿型、3.半马齿型、4.糯质型、5.爆裂型、6.粉质 型、7.甜质型、8.有稃型、9.甜粉型
X 玉米的分类
1、硬粒型 果穗多为圆锥形,子粒方圆形,坚硬饱 满,平滑,有光泽。子粒顶部和四周的 胚乳均为角质淀粉,仅中部有少量粉质 淀粉。角质胚乳环生于外层,故子粒外 表透明。硬粒型品种品质较好,适应性 强,成熟较早,需肥少,产量较低但较 稳定。
种)。
X 玉米的分类
(二)生物学特征分类
• 按株型分类 • 紧凑型:叶片与茎秆的叶夹角小于30° • 平展型:叶片与茎秆的叶夹角大于45° • 半紧凑型:植株形态介于紧凑型和平展型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的分类
玉米类型的变化:本身类型很丰富,气候、土壤环境的变化,人为的育种追求,对玉米用途的要求,引起玉米类型的变化之众多。

(1)硬粒型
植物学特征
①果穗多为圆锥形,子粒坚硬,有光泽;
②胚乳以角质淀粉为主;
③子粒有黄、白、红、紫等颜色,以黄色最多,白色次之。

④穗轴以白色为多。

生物学特性
一般硬粒型品种具有早熟、结实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2)马齿型
形态特征
①果穗多为圆柱形,子粒较大;
②胚乳以粉质淀粉为主。

③子粒顶部凹陷呈马齿状,凹陷程度随子粒粉质淀粉含量而不同,粉质淀粉含量越多,凹陷越深。

④子粒颜色以黄色为多,次为白色,其他颜色 (紫色、红色)较少。

生物学特性
马齿型品种增产潜力较大,是栽培品种的主要类型。

(3)半马齿型(中间型)
子粒形态
①玉米果穗长锥形或圆柱形,与马齿型比较,子粒顶端凹陷不明显或显白顶。

②角质淀粉较多,品质比马齿型为好,系马齿型与硬粒型的杂交种衍生而得到的。

(4)糯质型
糯质型亦称蜡质型,胚乳为角质淀粉组成,子粒不透明,无光泽如蜡状,色泽有黄色和白色。

淀粉呈黏性,遇碘显红色反应。

糯质型是玉米引入我国后形成的一种新类型。

由于起源于我国,故有“中国蜡质种”之称。

栽培面积不大。

(5)甜质型
甜质型玉米(甜玉米)
普通甜玉米 (su
1) 超甜玉米 (sh
2
)
乳熟期含糖15%-18%。

甜玉米为玉米属的1个甜质型玉米亚种,可分为普甜型、超甜型、加强甜型、甜脆型和甜糯型。

甜玉米子粒在乳熟期含有较多的糖分,含糖量达10%-20%,为普通玉米的2-8倍;水溶性多糖为普通玉米的2.5-10倍;蛋白质含量在30%以上,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18种氨基酸,鲜嫩多汁,又称“水果玉米”
(6)爆裂型
爆裂型玉米穗小轴细,粒小坚硬、圆形,子粒顶端突出。

胚乳多为角质淀粉,仅中部有少量粉质淀粉。

粒色多呈黄、白色,红、紫色较少。

子粒形状有米粒形和珍珠形两种。

子粒在常压下遇高温,体积能膨大20-30倍以上。

(7)粉质型
粉质型玉米子粒与硬粒型玉米相似,无光泽。

胚乳由粉质淀粉组成,仅外层有少量角质淀粉,组织松软,易磨粉。

产量偏低,不耐贮藏,易受象鼻虫危害。

(8)有稃型
有稃型玉米植株多叶,子粒外有稃包住,有时有芒,常自交不孕。

子粒坚硬,具有各种形状和颜色。

脱粒不便,无栽培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