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史第五讲鲁迅的文学创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鲁迅PPT课件

第20页/共50页
你怎么配姓赵?你怎么敢姓赵?
第21页/共50页
阿Q求爱
第22页/共50页
不准革命!
第23页/共50页
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第24页/共50页
• 精神胜利法: • 是指弱者在强者面前得不到物质上的胜利,又不去以自强的行动争取胜利时
而采用的以一种虚妄、想象的精神安慰来缓解和冲淡心灵痛苦的方式,是一 种消极的自我麻醉,具有欺软怕硬、自欺欺人、自我解嘲、自甘屈辱而又妄 自尊大的特征。这是中国传统和同时代人所具有的精神特征。
第41页/共50页
• (黑衣人)他的头一入水,即刻直奔王头, 一口咬住了王的鼻子,几乎要咬下来。王忍 不住叫一声“阿唷”,将嘴一张,眉间尺的 头就乘机挣脱了,一转脸倒将王的下巴下死 劲咬住。他们不但都不放,还用全力上下一 撕,撕得王头再也合不上嘴。于是他们就如 饿鸡啄米一般,一顿乱咬,咬得王头眼歪鼻 塌,满脸鳞伤。先前还会在鼎里面四处乱滚, 后来只能躺着呻吟,到底是一声不响,只有 出气,没有进气了。
• 黑色人和眉间尺的头也慢慢地住了嘴,离开 王头,沿鼎壁游了一匝,看他可是装死还是 真死。待到知道了王头确已断气,便四目相 视,微微一笑,随即合上眼睛,仰面向天, 沉到水底里去了。
第42页/共50页
记录
• 《故事新编》主题的整体意义: • 第一,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反思和解构,表现了中国文化的无意义性,
•
《墓碣文》1925-6-17
•
《颓败线的颤动》 1925-6-29
•
《立论》 1925-7-8
• 《死后》 1925-7-12
第46页/共50页
• (1)《野草》是五四退潮后鲁迅思想彷徨、苦闷的产物,反映了鲁迅彷徨、思索、坚韧战斗的心路历程。 • 1)无归宿感; • 2)必死的主题; • 3)荒诞的主题 ; • 4)绝望的抗战
鲁迅及作品分析PPT课件

2020/4/27
-
5
鲁迅思想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 期。后期鲁迅显示出在思想上的一些新 的发展,即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早期 坚持个性主义到后来站在阶级角度认识 到群众的力量。
2020/4/27
-
6
前期:
进化论是鲁迅早期思想的鲜明特征,但 其思想呈现相当的复杂性。摒弃了进化论中 “弱肉强食”等消极的因素,汲取了进化论 中注重生存斗争、相信事物的新陈代谢和社 会的进步、强调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性等积 极因素。
2020/4/27
-
30
1.旧式知识分子形象
(1)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旧社会文人 以《孔乙己》中的 孔乙已、《白光》中的陈
士成为代表。 孔乙已、陈士成曾如醉如痴地追求功名利禄,
却终生未爬上统治者的显赫地位,而他们所受的 教育又不能支持其在社会上生存下去,最后成为 封建科举制度的殉葬品。
2020/4/27
2020/4/27
-
27
《风波》讲述了撑航船的七斤在城里被剪去了 辫子,当皇帝就要复辟的流言传来时,七斤的家 里立刻紧张起来,辫子的有无成为问题的焦点。 赵七爷、九斤老太等人物各具特点,一个个神态 毕现。小说结尾处描绘了风波过去后的平静,暗 示复辟虽然不曾成功,而生活的进行依旧没有脱 离原来的轨道,既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普 通民众和辛亥革命之间有着深深的隔膜。同时也 说明农民的觉醒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2020/4/27
-
13
《 呐 喊 》出版于1923年,它收录了1918年至 1922年的小说十四篇,包括《孔乙己》、《药》, 《明天》,《一件小事》,《故乡》,《头发的 故事》,《阿Q正传》等。
鲁迅把这个集子题作《呐喊》,意思是给革 命者助阵作战,使他们不惮于前驱。小说具有充 沛的反封建的热情,从总倾向到具体描写,都和 “五四”时代精神一致,表现了文化革命和思想 革命的特色。
鲁迅生平思想和创作概况

鲁迅生平思想和创作概况一、鲁迅生平、思想、创作1.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途中,他深深领略了社会的世态炎凉。
2.1898年,他到南京进了江南水师学堂,第二年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学堂。
接触到了《时务报》和当时翻译过来的科学和文艺的书籍,阅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接受了进化论思想,激发了变革图强的热情。
3.1902年3月鲁迅考取官费到日本留学,其时鲁迅比较关注的是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1]1904年4月,鲁迅在弘文学院毕业。
同年9月,他离开东京,前往仙台医专学医。
鲁迅之所以选择学医,是“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2]。
4.1906年弃医从文鲁迅深深感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他们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3]。
1906年4月初,鲁迅离开仙台回到东京。
他先后发表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重要论文。
从1908年起,鲁迅和周作人翻译了许多外国短篇小说,合编为《域外小说集》(二册),并在朋友的帮助下得以出版问世。
1909年鲁迅离开日本返回祖国。
5.革命前后回国后鲁迅曾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在故乡绍兴积极参加宣传活动,并根据生活实感创作了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短篇文言小说《怀旧》。
1912年,他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部迁到北京。
辛亥革命的失败,引起了鲁迅极大的愤怒和痛苦。
他一度沉默,一直埋头抄古书,校古籍,同时也在沉默中考察思索着中国社会和历史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
6.五四后1918年起,鲁迅参与《新青年》杂志的活动。
鲁迅谈自己的文学创作.pptx

9
五、关于创作思想剖析(续四)
➢ “作家的取人为模特儿,有两法。一是专用一个人,言谈举动, 不必说了,连微细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这比较的 易于描写,但若在书中是一个可恶或可笑的角色,在现在的中国 恐怕大抵要认为作者在报个人的私仇——叫做‘个人主义’,有 破坏‘联合战线’之罪,从此很不容易做人。二是杂取种种人, 合成一个,从和作者相关的人们里去找,是不能发见切合的了。”
经将得罢该来,。连民们一的
于 创 作 思
过这依,会,但我自,究件国
想
的些了而自围是虽己所竟难民 中写自现己在始然的以还事的
剖
国出己在觉高终竭手也是,魂
析
的,的还醒墙自力也还未因灵
,
第7页/共11页
7
➢
五、关于创作思想剖析(续二)
以救病意不自的别闲作的且‘的“ 我的苦思幸病取号’不艺将闲称我 力注,是的态材。的过术‘书小深 避意引在人社,所新是’为’说恶 行。起揭们会多以式‘,艺,为先 文所疗出中的采我的消看术而 前
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
凑起来的脚色。”
第4页/共11页
4
四、关于创作手法(二)
➢ “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 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 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 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 思。”
➢ “可省的处所,我决不硬添,做不 出的时候,我也决不硬做……”
➢ “不过这样的写法,有一种困难, 就是令人难以放下笔。一气写下去, 这人物就逐渐活动起来,尽了他的 任务。但倘有什么分心的事情来一 打岔,放下许久之后再来写,性格 也许就变了样,情景也会和先前所 豫想的不同起来。”
听到过的缘由,但绝不全用这事实, 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鲁迅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鲁迅鲁迅第一篇: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鲁迅鲁迅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
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
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
散文名篇有:《过客》、《秋夜》等。
郁达夫郁达夫(1896~1945),名文。
创造社的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他的小说创作特别信守“自叙传”的写法,张扬主观情绪的抒发,善于坦露作品主人公及作家自身的内心世界,其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
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1921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收小说三篇:《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寒灰集》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
散文集《闲书》、《屐痕处》、《日记九种》等;散文名篇有《一个人在途上》,《钓台的春昼》等。
叶绍钧叶绍钧(1894~1988),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
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四川集》等。
他还创作了最早的现代儿童文学作品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冰心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
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
1919年起,谢婉莹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爱的哲学”的小说代表作《超人》、《烦闷》等。
中国现代文学 鲁迅 课件

鲁迅的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和文学 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和 读者。
2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 学的关系
THEME TEMPLATE
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鲁迅的文学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
中国现代文学 鲁迅 课件
THEME TEMPLATE
目录
CONTENTS
鲁迅的生平与创作
01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
02
03 鲁 迅 作 品 的 艺 术 特 色 与 思 想 内 涵
1鲁迅的生平与创作THEME TEMPLATE鲁迅的生平经历
1909年回国,任教于浙江 两级师范学堂
1881年出生于浙江绍兴
感谢观看
THEME TEMPLATE
心和凝聚力
鲁迅作品的文学价值与意义
鲁迅作品反映了中 国社会的现实,具 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鲁迅作品的艺术特 色包括独特的语言 风格、丰富的人物 形象和深刻的思想 内涵。
鲁迅作品对中国现 代文学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被 誉为“中国现代文 学的奠基人”。
鲁迅作品的文学价 值在于其对社会现 实的深刻反映和对 人性的深刻洞察, 以及对中国现代文 学的深远影响。
创作者
其他现代文学家对中国现代文 学的影响:各自在文学领域做 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中国现
代文学的百花园。
3
鲁迅作品的艺术特 色与思想内涵
THEME TEMPLATE
鲁迅作品的艺术特色
独特的语言风格: 简洁明快,富有哲
理
丰富的主题内涵: 反映社会现实,揭
《鲁迅及其创作》课件

讽刺与幽默的表现手法
讽刺手法
鲁迅的作品常常运用讽刺手法,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揭示和 批判,使得作品更加深刻有力。
幽默语言
鲁迅的作品中常常运用幽默的语言,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同时 也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
反讽手法
鲁迅的作品也常常运用反讽手法,通过对事物的反面描述和批判, 使得作品更加具有讽刺意味和批判精神。
THANKS
谢谢
04
CHAPTER
鲁迅作品的影响与评价
鲁迅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总结词:举足轻重
详细描述:鲁迅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视为现代文学的 开山之作,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总结词:深远广泛
详细描述:鲁迅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他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影响了许多作家和艺术家,至今仍被广泛研究 和引用。
详细描述
03
04
05
鲁迅的短篇小说常常以 尖锐的笔触揭示社会的 黑暗面,如贫富悬殊、 道德沦丧等问题。
在文化反思方面,鲁迅 的作品对封建文化进行 了深刻的批判,呼吁人 们摆脱束缚,追求自由 和真理。
在人物形象方面,鲁迅 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 社会底层人物,如农民 、小市民、知识分子等 ,通过对他们的刻画,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 面貌和人民的苦难。语言简来自明快,富有节奏感用词简练
01
鲁迅的作品用词简练明快,不拖泥带水,使得作品更加具有表
现力和感染力。
语言节奏感强
02
鲁迅的作品在语言上富有节奏感,通过语言的抑扬顿挫和音韵
搭配,使得作品更加具有音乐性和美感。
文风质朴自然
03
鲁迅的作品文风质朴自然,不刻意追求华丽和繁复,使得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史-20年代的小说创作PPT课件PPT教学课件

阿Q(《阿Q正 传》)是鲁迅笔下 最为知名的人物形 象。这是一个乡村 小无赖,一个流浪 汉的形象。他的性 格的核心是精神胜 利法,他健忘,他 自欺欺人,他以丑 为美,以丑骄人, 他畏强凌弱。他歧 视女人,但又要传 宗接代。他也有革 命的冲动,但主要 是投机革命,他所 理解的革命就是古 代的皇帝上台,就 是抢劫才财产和女 人,就是仇杀。
现实主义的深广性。对中国现代小说的 划时代意义。
5.《故事新编》别具一格的历史小说:采用幽默、讽刺和戏仿和 游戏拼贴等手法。将历史与神话进行现代化处理。《理水》中的学 者们对于大禹是人是虫的讨论;《补天》中女娲粗壮的大腿下那个 穿西装的小人的设置;《起死》中对避世的庄子进行了讽刺;《铸 剑》中塑造了复仇者宴之敖。
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 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 色,仿佛木核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 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 桓銎蜇ち恕!(《祝福》)。白描的语言, 如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 人”(《孔乙己》)。
3.《呐喊》《彷徨》的人物和思想。
鲁迅的小说涉及人物较多,主要是 两类,即:农民和知识分子。
首先是农民:
爱姑(《离婚》)性格泼辣,但 在故作姿态莫测高深的七大人的面前 一下子丧失了斗争的信心,最后败下 阵来。
祥林嫂《祝福》)因为两次死了 丈夫,所以担心将来下地狱会被两个 丈夫撕抢,所以就按照迷信的游戏规 则捐了门槛,但鲁四老爷一声你放着, 就让她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在封建的 夫权和神权的压榨之下,在社会的冷
• 灌溉条件好,苗垄可长,否则宜短。 苗垄长短还根据干湿积水状况确定。地 势平坦,100~200m均可,易积水, 30~40m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草》的生命哲学
韧性战斗的哲学:
主要是指对于旧的社会制度与黑暗势力,对人和人性摧残压迫所 采取的生命选择和心理姿态。《秋夜》《过客》
反抗绝望的哲学:
反抗绝望的哲学,是鲁迅转向自己内心世界进行激烈搏斗的产生 的精神产物。所谓“反抗绝望”并不是一个封闭世界的孤独者自 我精神的煎熬与咀嚼,而是坚持叛逆抗争中感受寂寞孤独时灵魂 的自我抗战与反思。它的产生与内涵,都与现实生存处境有深刻 的联系。《影的告别》
2、从现代文学史的地位上看,鲁迅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鲁 迅一方面是现代散文最早的作者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现代小说最 重要的开拓者。鲁迅在散文创作中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既是 “随感录”作家群的主将,又是“语丝派”的坛主。在新文学初 期的小说创作中,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诞生,也标志 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
5、当下对鲁迅的批评(柏杨 余英时 王蒙 王朔 葛红兵 )
四、鲁迅的文学地位
1、从鲁迅的文学地位上看,他是中国20世纪文学巨人。从横的方 面看,鲁迅和他同时代的作家比较,鲁迅的文学表现力量超过了 他们。从纵的方面看,即使把鲁迅的作品和90年代最优秀的作家 相比,也仍然毫不逊色。鲁迅的短篇小说和杂文,就是在今天看, 也仍然是很优秀的。鲁迅的文学风格:深刻锐利、沉郁冷峻。鲁 迅是思想家,是思想型作家,鲁迅是用文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 想,而且,是以揭示人的悲剧见长作家。
▪ 《朝花夕拾》——“闲话体”散文
▪ 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在简洁的描写 中分清是非, 使回忆与感想、抒情与幽默 和谐地结合起来 。
杂文是针对某一现实问题进行论辩,富有政论色彩;小说要展开 生活画卷,需要有丰富的完整的素材。鲁迅当时处在军阀统治下 的黑暗的北方,内心郁积着无限的苦闷,杂文和小说都不足以抒 发他内心的感受,于是就以散文诗的形式来表达。
《野草》的主题思想
《野草》区别于鲁迅其他创作的一个最大的特 征,是他隐藏的深邃的哲理性和传达的象征性。
2、这组散文的风格自然、亲切、和谐、宽松,有一种“谈闲天”式的氛围。《朝花夕拾》 开创了现代散文创作潮流的“闲话风”散文风格。
3、《朝花夕拾》写的是作者青少年时代的一些趣事,写出了儿童特有的天真之气,有一 种充满人情味的美好动人的力量。
4、《朝花夕拾》写了人类天性中的至爱与真情。 5、《朝花夕拾》也写了旧制度旧礼教对人性的摧残与戕害,从而构成一种批判的风格。
A 现实主义的基本方向:为人生——直面现实 B 浪漫主义:主观真诚 C 象征主义:哲理化与情绪化
(三)鲁迅的文学创作
鲁迅从1907年在日本期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 开始,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笔耕一生,留下大量著述 ,主要文学作品有: 3部小说集,两部现实题材作品《呐喊》《彷徨》,一部历 史题材作品《故事新编》。 3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两地书》。 16部杂文集《热风》 《坟》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 集》《准风月谈》《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事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 》。此外,还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 学术著作。
鲁迅前期是个进化论者,1927年后由于“血的教训” 和“ 革命文学论争的启迪” ,鲁迅认识到“唯新兴的无产阶 级才有将来” ,从而“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 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真正友人,以至于战 士。” 后期的鲁迅已是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者。
(二)鲁迅文学思想
• 1.进化论历史观——阶级论历史观 2.开放的现实主义文学观
3、对人性的阴郁和残忍的认识。《孔乙己》《祝福》等。
4、鲁迅的人生观 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自由意志。人生的最大意义就在于 自由意志的实现。《过客》就是鲁迅人生哲学——自由意志的最充分的体 现。
鲁迅简介
(一)爱国者(1918以前)·新文学先驱者(1918-1927)·共产
主义者(1927-1936)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生于浙江绍 兴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18岁以前,先后在本宅家塾和三味书 屋读书,1893年离家到南京求学,1902年赴日本留学 ,1909 年回国 。鲁迅的思想基础是爱国主义。他在《自题小像》一诗 中表达了他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野草》创作背景 :
五四以后不久,《新青年》的团体解散了,有的高升 ,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 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 ,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有了小感触,就写些 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 《野草》” ——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
主要内容:
❖ 一、爱憎鲜明、旨在社会批判的《无常》、 《狗·猫·鼠》、《二十四孝图》等。
二、亲切动人、描绘风俗世态的《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五猖会》、《阿长与山海经》、《父 亲的病》、《琐记》等。
三、境界开阔、记叙海外生活与革命友人的《藤野 先生》、《范爱农》等。
艺术特色:
▪ 1、侧重于对传统散文风格的继承; ▪ 2、刻画出一些情态逼真的人物形象 ▪ 3、渗透在事实与情节抒写中的思想批判 ▪ 4、墨淡意浓、深情平易的语言格调。
《野草》的生命哲学
向麻木复仇的哲学:
是鲁迅出于改造国民性思想而对于麻木群众一种愤激批判情绪的 升华与概括。《复仇》《复仇(二)》
爱憎与宽宥的哲学: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鲁迅《野草.题辞》
《秋夜》《复仇(二)》
《野草》的象征艺术
第一,通过象征性的自然景物的意象和氛围,构成象征世界、暗 示作者的思想和情绪。如《 秋夜》、《雪》、《腊叶》等。
《野草》收录的23篇散文诗的篇目:
《希望》《过客》《秋夜》《死火》《死后》 《影的告别》《这样的战士》《颓败线的颤动》 《墓碣文》《求乞者》《好的故事》《复仇》 《复仇(其二)》《雪》《风筝》《狗的驳诘》 《失掉的好地狱》《淡淡的血痕中》《立论》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一觉》 《我的失恋》
1、30年代右翼文人苏雪林的《鲁迅传论》(写于1966年)2、80年代评价源自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中国新文
学的奠基人。
3、90年代评价鲁迅是生命主义者。认为鲁迅以自己的独
特的对世界和人生的体验,揭示了人世间的丑恶和黑暗, 并与一切黑暗抗战到底。反抗绝望,是鲁迅的人生哲学。
4、近几年,有学者把鲁迅看作是一个自由主义者。
《野草》创作背景 :
作于1924年至1926年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传达出这个时期鲁迅精神苦闷。 个人生活方面来说,也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所以,在《野草》和《彷徨》中,我们可以嗅到同一
种精神气息,那就是被悲哀、痛苦和虚无所缠绕,又 竭力想从中挣扎出来的那一种精神上的苦闷和苍凉。 《野草》就是在这痛苦的煎熬中的思想和情感的结晶, 鲁迅自己称之为开放在“地狱边上”的“惨白色的小 花”。
第二,通过编造 幻 想中的真实与想象纠缠的故事,构成象征的 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和哲学,如《求乞者》、《复仇》、《复 仇(其二)》、《好的故事》、《过客》等。
第三,完全用非常荒诞的现实中不可能发生或存在的“故事”, 传达或暗示自己的旨意,如《影的告别》、《死火》、《狗的驳 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死后》等,这一部分 作品由于过分怪异和晦涩,往往难以弄懂。
五、鲁迅思想
(一)、鲁迅思想的最独特之处,就是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探索。鲁迅表达 思想的方式是批判,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他不是正面构建,指出一条光 明大道,而是反面批判 。用怀疑主义的思维方式,在对整个人类社会、 文明质疑的基础上,对社会、文明进行批判的。鲁迅总是在人们习以为常 的事实或不证自明的“真理”中发现荒谬的,然后进行猛烈的否定和批判。 “从来如此就对吗?”鲁迅往往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揭示出人类社会、文 明阴暗、残酷的一面。
《野草》与《朝花夕拾》
《野草》收作品23篇。 作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其风格 可用“独语”来括,主要是作者抒发了自己灵魂深处的矛盾、 紧张、焦虑,也包括难于言传的感觉、情绪、意识与潜意识, 并引向哲理的思考。《野草》比较晦涩难懂。 它大致表现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于世俗社会及黑暗政治的抨击《失掉的好地狱》《聪明人 和傻子和奴才》 2、寄托作家自己在黑暗中与旧势力奋勇搏斗《这样的战士》 3、在艰难中顽强求索的精神和情感《过客》 4、表达思想上的苦闷、彷徨、孤寂,以及为挣脱这困惑所进行 的思索 《影的告别》《墓碣文》 5、洋溢着春意、蓬勃的精神 《雪》《好的故事》
《野草》开了中国散文诗的先河
散文诗是欧洲风行的艺术样式,兼有诗和散文的文学特征。既有 散文自由抒写的特点,又能寄托诗的情绪,运用诗的象征,保持 诗的含蓄。
早在1919年鲁迅就发表了一组小散文诗,可以说在五四新文学 发生时期,鲁迅创造新的现代散文诗的文体意识,是非常自觉的。 20年代中期,鲁迅还接受了波特莱尔、屠格涅夫的一些象征主义 散文诗的影响。
第五讲
鲁迅的文学创作
文化巨人——鲁迅
❖ 大视野下概述对鲁迅的评价 ❖ 鲁迅的创作道路及《呐喊》、《彷徨》 ❖ 说不尽的阿Q ❖ 故事新编 ❖ 《野草》与《朝花夕拾》
鲁迅的照片
鲁迅的父母
《彷徨》
《呐喊》
《朝花夕拾》
《野草》
阿Q
祥林嫂
大视野下对鲁迅的概述评价
一、概述:在20世纪的作家之中,鲁迅是影响最大的一位。“鲁迅 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特别是现代文学中一种“经典” 在中 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其他作家如鲁迅这样,在生前生 后获得如此多的花环和掌声,当然也没有哪一位其他作家如鲁迅 这样,在生前生后遭受如此的亵渎和漫骂。他的最大魅力就是对 人心灵的征服。如果没有鲁迅,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化将会黯然失 色。
二、历史上的鲁迅
1、鲁迅在世的时候, 文坛上有两种评价:一是新文学最优秀的作 家之一。即使是他的论敌,对他的小说评价也很高的。二是左翼 文学领袖——中国的高尔基。这是左翼文学对他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