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训练的策略思考

合集下载

试谈中考议论文三要素及应试策略

试谈中考议论文三要素及应试策略

试谈中考议论文三要素及应试策略【摘要】中考议论文作为中学考试中重要的考查形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论文三要素的概念入手,详细解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的重要性。

结合中考议论文的特点,提出了应对考试的有效策略,包括选好立意,运用恰当的论据和合理的论证方式等。

在总结了中考议论文的关键要点,并强调了应试策略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考议论文的要素和写作技巧,从而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中考议论文、三要素、应试策略、重要性、引言、正文、结论、概念、详解、总结、强调。

1. 引言1.1 中考议论文的重要性中考议论文作为中考考试中的一部分,是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撰写议论文,考生需要展现自己对于某一议题的观点和论证能力,同时也需要展示自己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议论文要求考生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用合理、有力的论据和例证来支撑自己的立场,这对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中考议论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写好一篇议论文不仅可以展示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考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撰写议论文,考生可以学会如何理性思考、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论证观点,这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是非常有益的。

中考议论文的重要性在于不仅考察了考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考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

对考生而言,掌握好中考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和要点,不仅可以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1.2 论文三要素的概念论文三要素是指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是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或立场,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整篇文章要讨论的问题。

论点的确立需要具备独特性和针对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引导读者对文章的主题有一个整体把握。

论据是支持论点的数据、事实、例证或理论依据。

中考作文技法训练策略 (详细)

中考作文技法训练策略 (详细)

8.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
攀枝花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类别 A B C
语句通顺 一类卷 中心突出,内容 条理清楚 语言生动流畅, (44分—50分) 新颖,有真情实感 结构完整 表达方式恰当 中心明确 二类卷 材料得当 (37分—43分) 有真情实感 三类卷 有中心 (30分—36分) 较有真情实感 语句较通顺 表达方式恰当 语句不通 病句较多 条理较清楚 结构较完整 条理不够清楚 结构不够完整
——鲁迅《故乡》中杨二嫂 的外貌

识 细 节
屠户把银子攥 在手里紧紧的,把 拳头舒过来,道: “这个,你且收着。 我原是贺你的,怎 好又拿了回去?”
——吴敬梓《范进中举》中 胡屠户的动作

识 细 节
只见他脑袋撞地, “咚咚咚”叩得山响, 一边叫道:“中堂大人 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 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 粒,惹恼了大人。……”
《竞争》 ①用修辞;②引用(诗文,歌词,故事等); ③仿写; ④设置情境
《生活的烦恼》
扣 题:指的就是扣主题、扣标题。寻找题目中的 关键词,在文中不断写出这个关键词。
位置主要在开头、结尾,这两处一定要巧妙点题,中间几段最 好能在段首或在段尾分别点题。必要之时,要把点题的句子单独成段。
妈妈,我一生的感动
四类卷 (30分以下)
无中心 文不对题目 胡编乱造
文理不通 语无伦次
条理和结构混 乱
1.作文字数 (1)字数不足600字,得分不得超过30分; (2)字数不足500字,得分不得超过20分; (3)字数不足400字,得分不得超过15分; (4)字数不足150字,得分不得超过10分; (5)字数不足50字, 0分。 2.抄袭,凡是发现作文与现成文章在结构、 立意等方面大量雷同的,直接交仲裁予以认 定。被认定为抄袭作文的视情节在0—10分 区间给分。

中考作文应试策略

中考作文应试策略

中考作文应试策略
为了帮助广大中考考生提高作文水平,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考作文应试策略。


下是几个方面的建议:
1. 阅读理解能力
写好作文,首先需要有很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勤读好书、多
做阅读理解练习是必要的。

尤其在考场上,考生有限的时间内需要快速理解文章,并找到
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思路。

2. 明确文体与主题
在审题后,考生需要明确作文的文体和主题。

文体包括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主题则是作文的中心思想,要在文章中得以贯穿和体现。

3. 制定写作计划
考生需要在写作前制定一份写作计划。

首先需要思考文章要表达的内容、结构和要点,然后根据要点分别列出论据和具体例子。

有了这份清晰的写作计划,考生可以更加简单地
将自己的思路整理清楚。

4. 每段开头和结尾
每段都需要有开头和结尾。

考生需要在开头引入话题,介绍主题;在结尾做出总结,
点明主题的重点和要义。

开头和结尾的优秀处理既可以吸引读者,又能使文章重点得以突出。

5.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语言表达需要准确无误。

考生需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精准性,避免出现错误的语法
和用词不当的现象。

同时还要注意文风和语气的搭配,力求使文章显得生动、感人、引人
入胜。

6. 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写好作文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

考生需要建立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系,将各种论据
有机地组合起来,使文章思路清晰明了。

除此之外,考生需要注意段落间的逻辑关系,避
免出现跳跃或不连贯的现象。

教之道,贵以“砖”———浅谈中考作文指导的抛砖引玉

教之道,贵以“砖”———浅谈中考作文指导的抛砖引玉

教学篇•教学反思作文一直牢牢占据着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如何组织高效的写作教学活动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内容。

写作教学不能“一招吃遍天下”,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绝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之事,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和教学需要,结合中考作文考查实际抛砖引玉,引导学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创作之路。

一、关注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纵观近几年各省市中考题,我们普遍发现大部分作文题都体现了关注生活的命题趋势:2016年北京市作文题《读书,实践,收获》、2016年安徽中考作文题《你是我最……的人》、2016年重庆中考作文题《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2016年济南中考作文题《共度好时光》等无一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

上作文课,光靠讲范文、背模板是永远也不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的。

范文永远都讲不完,模板早晚都会过时,教师指导写作活动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写出自己的东西。

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都蕴藏着无数的写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的事物出发,激发创作欲望。

开展写作训练活动时,教师给出的题目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切忌空中楼阁式的写作活动。

学生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新鲜事,形形色色的事件、人物都可以作为话题组织学生展开写作。

中考作文要求学生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写出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认识。

仔细分析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我们发现很多命题都具有明显的现实色彩,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

生活是广阔的海洋,生活中蕴藏着无数的宝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身边人,使学生将写作内容密切联系现实,关注自我成长,再也不用愁写作时无真话可说、无真话可写了。

二、联系教材,训练写作技能新课标写作教学目标在语言方面加入了“生动”这一项,学生习作应当立足通畅、追求文采。

质朴的叙述应融入丰厚的底蕴,布局谋篇之间应注入情感的血液,遣词造句之时应加大思想容量,理性思辨之中应高扬人文素养,形象描述之中应呈现诗情画意。

中考高分作文训练的备考策略.docx

中考高分作文训练的备考策略.docx

中考高分作文训练的备考策略苑陵中学王莉君一、作文是中考语文的主阵地不管中考语文命题如何变化,作文占50分是不变的(按120分计算约占42%),对优秀生而言,如果作文拿不到45分左右,就意味着该生语文这一科基本上退出高分行列。

二、中考作文考点要求(摘要)-感情真挚,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内容要求・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

写法要求•写记叙性的文章,做到内容具体充实。

文体要求三、中考作文评价的主要标准•内容:思想感情健康,立意深刻,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语言:文从字顺.语言准确生动,表达好。

-结构:结构严谨,层次清楚.-书写: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四、河南省中考语文作文题回顾•2012年为命题作文《同在一个屋檐下》-2011年作文半命题《怀念的日子》-2010年半命题作文《我身边的》-2009年命题作文《逆耳忠言助我行》•第二个题目:均是给材料作文,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题目自拟。

-课程标准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新意,作文便是这一精神的体现。

五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的特点与启示•特点:1、都可以写成记叙文。

2、都可以用第一人称来写自己身边的事。

3、以命题或半命题形式二选一,配材料作文呈现。

启示:根据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特点可以发现:“家庭、学校、社会、人生”几个话题依旧会是2013年中招命题的主旋律。

而这样的中考作文其实主要就是转换一篇记叙文。

所以,提高记叙文的写作能力就可以把握中考作文的主动权,就可以占领中考语文的主阵地!这可能也就是部分老师明确要求学生不准写议论文的主要原因!我们今天针对记叙文写作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来重点谈谈我们的苑陵中学九年级语文组的一些做法。

六、关于记叙文写作我们主抓“一个主题,一个故事”,提倡“以小见大”,分点训练“有中心、有详略、有情节、有情感、有环境、有过渡、有铺垫、有伏笔、有呼应、有修辞、有描写、有点题、有升华”等目标。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写作策略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写作策略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写作策略1、切合题意,明确补题范围琢磨半命题作文的题目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补题的内容。

一般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以名词、形容词和动词居多,考生应当根据题意明确补题的范围,否则容易偏题甚至离题。

二是文体的要求。

有一些半命题确定了文体,比如《小议》,显然是议论文,但更多的题目则是不同的补题有不同的文体,因此,考生要在文体定向的前提下选择补题内容。

2、拓展思维,筛选补题对象许多考生由于没有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所以往往难于开掘出更大的补题空间,因而也就无法补好题目。

一般来讲,可以按照“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自身”这个思维体系去拓展思维,从而筛选好补题对象。

比如《生活因______更精彩》这个题目,从家庭考虑,可选择亲情、母爱、温馨、电视等;从学校考虑,可选择语文、学习、《红楼梦》、考试等;从社会考虑,可选择爱心、宽容、选择、网络等;从自然考虑,可选择登山、探险、亲近自然等;从自身考虑,可选择思考、信心、忍耐等。

3、力求新颖,发挥补题创意对任何一种作文题型来说,创新都显得相当重要。

在半命题作文考试中,要使自己的补题富有新意,一要善于拓展思维,让思考的触角伸向不同的层面。

二是要把握好题目的引申含义,学会从深处补题。

比如:《的滋味》这一文题,填上“牛排”、“辣椒”、“喝茶”,就滋味写滋味,则缺乏新意。

如能把握好题目的引申含义,扣紧“滋味”进行深处开掘,那么《登山的滋味》、《下雪的滋味》、《采访的滋味》,则有了一定的新意。

再进一步拓展思维,选择《作弊的滋味》、《说谎的滋味》、《出走的滋味》,则题目就更为新颖了。

求新是好的,但不能为求新而求新,否则容易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令人生厌。

4、寻求展示,争取补题有利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能够使考生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助,因此,在补题时,考生要尽量选择一个有利于自己发挥和展示的内容。

有利于自己发挥和展示的内容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己熟悉的内容,不熟悉的内容,考生难于把握,很难写成功。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3篇_中考作文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3篇_中考作文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3篇_中考作文中考作文复习策略1:应考策略1.命题作文一就是深入细致审题,明晰题意。

必须认真弄清楚题目的建议、重点和范围。

二是确定中心,选好材料。

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

确定写作中心后,就要围绕中心,对回忆的材料进行取舍,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进行作文。

三就是列于不好小册子,确认征引。

在动笔文学创作之前,必须列于不好一个文学创作精心安排,先写下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下什么,得有个次序。

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必须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可能将Steno,分后个主次。

2.半命题作文一要堵上文题,即将半命题作文变成命题作文,卷本文题时应特别注意三点:(1)易于自己写作,如(妈妈、我、故乡的小河),真不简单你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若觉得这几个都不怎么好写,你就另选词语。

(2)确认体裁。

通常考场作文都没文体建议,但我们文学创作时一定得存有文体,所以应当根据自己的特长考量就是写下记叙文,还是说明文,或是议论文;就是写下人记事,还写景状物,或是阐释道理。

一旦文体确认,文学创作时就要凸显所确认的文体特点,极力杜绝文体杂柔文体乍一看的现象。

(3)内容健康。

半命题作文给我们以自由选择材料的余地,同时也放宽了题目本身的要求。

有的考生往往填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如,真不简单,有的考生填上打麻将抽烟自杀等词语,这样让阅卷老师瞠目结舌,降低了文章品位。

二要选定材料。

卷本不好了文题,也就变成了命题作文了,那我们就要按照命题作文的建议,对已经堵上的文题展开审题、检人称、检体裁、审题眼、的定选材范围。

必须将挑选的材料展开深入细致甄选,挑选出最存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去抒发文章的主题。

三要有好的开头,扣题的结尾(其实这是任何类型作文都应该做到的)。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头要抓住人心,吸引读者往下读的欲望,分数也会有所提高;如果没有结尾会让读者感觉文章没写完,所以结尾也是作文的关健。

中考写作技巧与策略

中考写作技巧与策略

中考写作技巧与策略写作是学生在中考中不可避免的一项考试内容,它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关乎思维的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为了在中考写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策略。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考写作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一、认真审题在中考写作时,认真审题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学生应该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并明确文章要表达的主题。

不要匆忙动笔,以免偏离主题或写了与题目无关的内容。

二、合理构思在写作之前,学生应该合理构思,梳理思路。

可以通过列提纲、做思维导图等方式,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清晰明了。

构思完毕后,再开始动笔,这样可以让文章结构更加紧凑,逻辑更加清晰。

三、恰当运用词汇和句式词汇和句式的运用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一些高级或生动的词汇来丰富文章的表达。

同时,要注意句式的变化,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句式,以免显得单调乏味。

四、注意篇章结构中考写作一般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因此篇章结构也是需要注意的。

文章的开头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端,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中间要有合理的分段,每一段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并与整体主题紧密相关;结尾则要有一个有力的总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五、注意细节和语法错误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细节和语法错误。

拼写错误、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等都会影响整篇文章的质量。

因此,在完成写作后,要仔细检查、修改错误,以确保文章的语法准确性和流畅性。

六、充分练习要想在中考写作中获得好成绩,充分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可以多做一些模拟题,按照限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写作。

通过不断地练习,熟悉题目类型和写作要求,提高自己的写作速度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中考写作并非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和策略,就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认真审题、合理构思、恰当运用词汇和句式、注意篇章结构、注意细节和语法错误,以及充分练习,都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

希望中考的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些技巧和策略,取得满意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训练的策略思考
发表时间:2017-07-26T15:57:30.31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7期作者:闫玲玲[导读] 有精彩的开头;有意味深长的结尾;有深刻的议论;有动人的细节;有美好的文面。

学生再结合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以乌鲁木齐市中考作文为例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二中学830022 德国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的目标是把学生沉睡的自我意识从生命最底处唤醒,使其成为真正的写作主体;把创造力从文体写作的僵化教条中唤醒,使其具有创新意识;把“真、善、美”的人格从“假、大、空”的编造中唤醒,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150分的试卷作文占60分,作文的好坏直接关乎语文成绩的高低。

所谓“得作文者得天下”,这话充分体现了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生进入初三,要在短时间内大面积地提高作文水平,是很困难的。

一、让学生了解现状
1.中考考题现状。

纵观近三年乌鲁木齐市的中考作文题:从2014年的“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2015年从“酸甜苦辣”中任选一味或几味作文,2016年以“这真有意思”为题作文,可看出乌鲁木齐市中考作文考题呈现这样一些特点:(1)贴近实际。

题目涉及的生活话题和思想内涵,都比较贴近考生实际,符合初中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他们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2)文体多以记叙文为主。

这对考生来说不生僻。

但要考生在中考考场的那种环境,短时间内写出有相当文采和思想深度的作文,如果没有扎实的功底,绝对拿不到高分。

2.学生个人现状。

具体表现:写作审题不清,不合题目要求;缺少真情实感,无病呻吟;没有文体感,选材视野不开阔;立足点不高,思考不深,有的连题目都不看,随心所欲地安个题目乱写。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他们的生活阅历较浅,接触面窄,经验不多;阅读量少,阅读面窄,思想情感贫乏;到了初三学业负担又重,多些时候又只忙于应付理科。

二、教学对策
1.上学期教学,主抓素材积累。

丰富的素材积累是写出上乘佳作的必要条件。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1)从生活中积累。

文章要做到内容充实、叙事感人、情意真切,才能为获取高分奠定基础。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让学生懂得作文不光是人做的事可以让你有生活感悟,很多的景和物也可以让你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只有让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去捕捉并蓄积生活中难忘的“每一细节”和“每一刻”。

在生活中体验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通常我是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和随笔。

(2)从媒体中积累。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为,因此,通过间接渠道获取写作素材是必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教材、课外书、电视、上网等方式,获取写作素材。

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应养成良好的习惯。

发现好的素材,应及时记下来,长期坚持积累,自然无论遇到什么文题都能信手拈来,文思泉涌。

有些学生接受了我的这个方法,立马就信心百倍。

我班孙志杰同学在月考中的作文“你在我心里”,选材就用了一篇新闻报道:一位大巴司机在天降大祸(一个很大的物块猛然间直戳向司机腹部)时,忍着剧疼,挽救一车乘客的故事,他利用这一素材,写出了十分感人的文章。

(3)从阅读中积累。

读书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没有深刻的思想是不可能有深刻的语言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阅读。

①阅读积累主要从三方面培养:A.精。

读课内经典文章写感悟。

间接地从名家名篇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检验自己对人、事、社会等的看法。

B.做摘抄、写点评。

通过浏览报刊杂志上的各类文章来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及时掌握当今世界的各类信息,使思想观点处于世界的前沿。

这类文章范围宽广,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

鲁迅曾说:“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C.利用交流课。

每周开展一次,学生互相交流近段时间自己所读的书,所写的日记、随笔,把佳作选出来,在班上交流。

此法不但拓宽了学生的写作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让他们在繁忙的学习中感受到轻松。

②学生学语文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去课外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对阅读资料进行筛选。

学生刚一进入初三,我就向他们推荐几本杂志,如《意林》《读者》《特别关注》等。

2.下学期专题训练和技巧点拨。

第二学期伊始,我每周坚持安排两节作文课,对某一专题进行当堂作文,快速批阅,及时反馈。

学生交上作文,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则当作是自己一次精心创作的尝试,渴望很快得到结果,老师就应及时批阅及时发放,让学生尽快品味到写作成功后的喜悦。

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尝到成功的甜美。

如发现本次作文不成功时,可结合本次专题和点拨再次修改,直至写好。

(1)专题训练有:写人类,叙事类,写景类,感悟类,一事一议类。

(2)技巧点拨:命题及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审题能力;中考作文的布局谋篇,开头、结尾,表现手法运用,语言表达,行文形式训练等。

在技巧点拨中,借鉴各地满分作文的特点是短时间提高学生作文的捷径。

可指导考生从“为什么这是篇满分作文”切入,仔细揣摩,认真品味,从而得出以下几点:有醒目的标题;有精彩的开头;有意味深长的结尾;有深刻的议论;有动人的细节;有美好的文面。

学生再结合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