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小说中的商人形象新变——以《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为例
以《儒林外史》范进为例浅论明清士人形象的改变

以《儒林外史》范进为例浅论明清士人形象的改变摘要:吴敬梓《儒林外史》作为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代表作,其思想内容有着深刻的意义,作品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
本篇文章以《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为例,试图探讨在明清特有的社会环境下士人形象的特点以及与以往士人形象的不同。
关键词:儒林外史;范进;士人形象;时代转变一、士人形象的展现与改变1、传统士人形象的展现提起“士”我们会联想到士农工商,在古代即指所谓的四民,即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而在《淮南子·齐俗训》中对于士农工商的内容也有解释“是以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
而士除了是指读书人这一单纯特定的身份之外,士人也在这一身份之中涵盖了特定的文化意义与内涵,构成了独具一格的士人形象。
比如,在魏晋南北朝时代,除了我们知道这一时间是社会的转变期之外,我们更多的是熟知在这一时期的文人以及文化现象,比如文人中的以嵇康、阮籍为首的“竹林七贤”,以曹操、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人集团等,同时又以他们为代表形成的“建安风骨”、“魏晋风度”等等文化现象等,又或是以陶渊为代表的归隐文化等等。
虽然这些文人的政治明立场、政治主张以及人生价值有可能不同,但是从这些文人身上,我们能看出传统文化在这些文人身上的体现。
虽然在这里是以魏晋南北朝为代表叙述,但是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至明清以前,浏览各个朝代,几乎每个朝代都是以这种传统的文人士大夫思想和形象为主要的表现,他们身上的共同点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即便是没有上仕途的一批文人,在归隐山林的生活中也是塑造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
论聊斋志异中的商人形象

内容摘要:在《聊斋志异》的近五百篇作品中,其中有近五十篇是以商人生活为题材的,描写中国古代商人的精神面貌,思想品德以及经商的酸甜苦辣。
在一本文言小说集中,能以这么多篇章来反映商人商业活动是绝无仅有的,形成了中国文言小说的顶峰。
《聊斋志异》全面地反映了明清的社会概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其中也得以充分体现。
在这些形形色色的商人中,有诚实善良的商人,也有奸险狡诈的商人,并且还有有精明能干的女性商人,反映出作者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也反映了他对人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关键词:聊斋志异商人形象儒商奸商女性商人Abstract:Nearly five hundred works in "liao zhai zhi yi",Including nearly 50 is a businessman, depicting the life portrayal of the spirit of ancient Chinese businessman,self-comforting thought personal character as well as in business. In a classical Chinese novel, with so many chapters to reflect the merchant business is unique, has formed the peak of Chinese classical Chinese novels. "Strange stories"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general pictur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ociety, in whic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and is able to fully embody. In these various merchants, businessmen not only have men, women and has a smart businessman, which is divided into "profiteers" and "intellectual businessman", make the form bright contrast. Reflects the author identify the beauty and ugliness. Also reflects his yearning and longing for the good life is human.Keyword: Liao zhai zhi yi the businessman image also the female businessman profiteers可能一提起《聊斋志异》,大家就会想到里面所描绘的形形色色的狐妖鬼怪,以及各具情态,孜孜以求的科举士子的形象。
探究《聊斋志异》中的“士人从商”

商业是积累财富最有效、 商业是积累财富最有效、 最便捷的途径
卷一《王成》 卷一《王成》: 卷三《小二》: 卷三《小二》
……过三年家益富…… 过三年家益富
尝开琉璃厂, 尝开琉璃厂,每进工人 而指点之。一切棋灯, 而指点之。一切棋灯,其奇式幻 诸肆莫能及, 采,诸肆莫能及,以故直昂得速 居数年财益称雄。 售。居数年财益称雄。
探讨《聊斋志异》 探讨《聊斋志异》 中的“士人从商” 中的“士人从商”
历史0302 历史0302 黄志云 030414223
现象 原因 特点
现象
卷六《江城》 王子雅) 酤肆, 卷六《江城》:王(王子雅)有酤肆,肆中
多红梅,设宴招其曹侣。 多红梅,设宴招其曹侣。 卷八《褚生》 褚握手请间,戚然曰: 卷八《褚生》:褚握手请间,戚然曰:“贫 无以遗先生,必半月贩 始能一月读。 无以遗先生,必半月贩,始能一月读。” 卷九《刘夫人》: (廉生)往客淮上,进身 卷九《刘夫人》 廉生)往客淮上, 鹾贾,逾年利又数倍。(廉生) 。(廉生 为鹾贾,逾年利又数倍。(廉生)往涉荆 岁杪始得归,计利三倍。 襄,岁杪始得归,计利三倍。
卷六《细侯》 卷六《细侯》:
细侯)因问生: (细侯)因问生:“家田产几 满生)答曰: 薄田半顷, 何?”(满生)答曰:“薄田半顷,破屋 数椽而已。 数杭贺生,才名夙著,而家仅中 余杭贺生,才名夙著,而家仅中
资。
卷十《申氏》 卷十《申氏》:
泾河之间,有士人子申氏者,家 泾河之间,有士人子申氏者, 窭贫,竟日恒不举火。 窭贫, 日恒不举火。
父子俱诸生。翁年近六旬,性方鲠,而 父子俱诸生。翁年近六旬,性方鲠, 家屡空。……生归,翁无升斗,孤影对 家屡空。 生归, 无升斗, 四壁。幸邻人怜馈食饮,苟且自度。 四壁。幸邻人怜馈食饮,苟且自度。
从《聊斋志异·黄英》看明清士商关系变化

从《聊斋志异黄英》看明清士商关系变化郭静静【摘要】由于中国古代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一直很低,处于四民之末.然而宋、明、清时代商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商人地位大大提高,甚至直接动摇士的地位.从而便出现了士商关系变化问题.《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便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变化.因此在《聊斋志异》中便出现了许多反映这一变化的作品.《黄英》便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篇.【期刊名称】《内蒙古电大学刊》【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明、清商业发展;商人地位;《黄英》;士商关系【作者】郭静静【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 8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41《黄英》所反映的最重要的问题绝不是爱情,而是当时社会最显著的士商关系变化问题。
商业的发展自宋代以来已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显著的现象,到了明代和清代,商业已获得了相当充分地发展。
相应的,商人这一群体人数日益增多,并且由于明、清时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的改变,商日益成为一个与士并行的阶层,以至于以前的士、农、工、商一变而成为士、商、农、工,商人地位大大提高。
在这一四民地位变化中,商的地位的变化最为引人注目。
余英时先生在《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中引到清代沈垚(一七九八—一八四零)的《费席山先生七十双寿序》的一段话:“……是故古者四民分,后世四民不分。
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
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大较也。
天下之士多出于商,则纤啬之风益甚。
然而睦婣任卹之风往往难见于士大夫,而转见于商贾,何也?则以天下之势偏重在商,凡豪杰有智略之人多出焉。
其业则商贾也,其人则豪杰也。
”[1]P451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几点重要的信息:1.自宋以后四民地位及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商的地位大大提高,而且士大多出于商人家庭,士与商的界线已不能截然划分开。
但有一点必须注意,由于宋代社会毕竟仍是士阶层居于领导地位,所以四民关系直到明代中叶以后才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
论《聊斋志异》对清代文言小说的影响

论《聊斋志异》对清代文言小说的影响论《聊斋志异》对清代文言小说的影响陈炳照在《聊斋志异》出现以前的明清之世,文言短篇小说长期处于寂寞的低谷,不但无法与名篇名著如林的唐代相比,就连宋元时曾出现过的零星佳篇山不多见。
而《聊斋志异》出现后,情况便为之改观。
正如《史记》一出,二十四吏乃接踵问世;《聊斋》一出,则文言小说乃走向繁荣。
所不同者,前者为一脉相承,遗泽及于历朝;后者则集中影响于有清一代,至光绪间乃趋衰微.《史记》之出,是在先秦历史散文之外另树丰碑,从而使“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南宋郑樵语)。
《聊斋》之出,是在唐人小说之外再创辉煌,因而引来一个仿效和竞赛的高潮。
仿效者是因为被新出现的经典之作照亮了眼睛,由喜爱而崇拜,由崇拜而摹仿,希望也写出同样辉煌的作品,于是自己标榜追摹《聊斋》或被别人推为《聊斋》之流亚的文言小说集,不计其数。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举出“纯法《聊斋》者”,有沈起凤的《皆铎》、和邦额的《夜谭随录》、长白浩歌干的《萤窗异草》、管世澎的《影谈》、冯起凤的《昔柳摭谈》、邹弢的《浇愁集》,指出其“皆志异,亦俱不脱《聊斋》窠臼”。
随后又举出王韬的《遁窟谰言》、《凇隐漫录》、《淞滨琐话》,宣鼎的《夜雨秋灯录,,指出“其笔致又纯为《聊斋》者流”。
其实全书摹仿(聊斋》或部分摹仿《聊斋》的小说集远不止此。
部分摹仿《聊斋》的,其另一部分则摹仿《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是为反对《聊斋》的旨趣与笔法,想从不同道路上与之赌胜的一部笔记小说,作者纪昀,学问文笔都堪称一流,又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文坛声望,所以推祟仿效者也很多,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举出的,有许仲元的《三异笔谈》、俞鸿渐的《印雪轩随笔》、俞樾的《右台仙馆笔记》、金捧闾的《客窗偶笔》、梁恭辰的《池上草堂笔记》、许奉恩的(里乘》,对于后三者复斥为“盛陈祸福,专主劝惩,已不足以称小说”。
有人不辨二者的对立,意在兼收并蓄,于是便作出部分摹仿《聊斋》另部分摹仿(阅微》的小说集来.李庆辰的《醉茶志怪》,就是此类作品中有代表性的一种,容后详论。
浅谈《儒林外史》中的商人形象及其社会文化因素

019[摘 要] 《儒林外史》生动地展现了明清社会各阶级的生活画卷,以其高超的写作手法和讽刺技巧引起了学界的广泛研究,其中对于商人群体的研究是一个重要部分。
通过对作品中不同商人群体的刻画,体现了明清社会及作者本人对商人群体的态度,并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关 键 词] 《儒林外史》;商人形象;社会文化因素浅谈《儒林外史》中的商人形象及其社会文化因素赵 彤一、文献综述通过计量可视化分析,近二十年关于《儒林外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向:(1)对作品中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如杜少卿、匡超人、范进等,或者分析主要群体的共同特质,如士大夫知识分子群体、女性群体、和尚群体;(2)对作品所反映的科举制度的讨论以及对名利尊卑观念的分析和批判;(3)研究作品中的讽刺艺术与写作手法;(4)将作品与其他明清小说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以《儒林外史》和“群体”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大多数文章是分析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小人物形象与和尚群体形象,例如《论〈儒林外史〉中文人群体的科举情结》《〈儒林外史〉小人物群体的叙事意义》《〈儒林外史〉中僧人群像的世俗化特征》等,关于商人群像的研究相对较少。
尧育飞的《〈儒林外史〉徽商群像的建构策略》通过描写名士和官僚两大阶层的碰撞,将徽商豪横而卑贱的两面性呈现给读者,徽商群像得以立体呈现,通过分析建构策略,侧面反映了明清士商关系的变化;李娜的《从〈儒林外史〉解析士商关系及其成因》表现出士依附于商,士商渗透、融合、结亲与联姻等关系,融洽中不乏对立,对研究明清时期士商关系以及《儒林外史》中的商人形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王娟娟的《程梦星和〈儒林外史〉中的商人形象庄濯江》通过吴敬梓与程梦星之间的联系,具体反映了庄濯江这个小说人物与程梦星这个现实人物之间的关系,对于揭露明清时期儒商这一特殊商人群体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对具体分析商人形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马佳丽和杜升强的《〈儒林外史〉中的商人及吴敬梓的价值取向》深入分析了商人形象的类型和作家对于商人群体的价值取向,对《儒林外史》中的商人形象做了初步整理。
《聊斋志异》中的商人形象

《纫针》 纫针》
• 《纫针》篇中描写了一个高利贷商人黄某“为富 纫针》篇中描写了一个高利贷商人黄某“ 不仁”贪婪自私的品行。宦裔王心斋,家道衰落 家道衰落,衣 不仁”贪婪自私的品行。宦裔王心斋 家道衰落 衣 食无着,请人作保向富室黄某贷款作本经商 请人作保向富室黄某贷款作本经商,途中遭 食无着 请人作保向富室黄某贷款作本经商 途中遭 丧资,幸不死 索偿, 寇,丧资 幸不死。但黄氏却不管其是否赢利 索偿 丧资 幸不死。但黄氏却不管其是否赢利,“索偿 计子母(本息 不下三十金。 王家无力偿还,“黄窥 本息)不下三十金 计子母 本息 不下三十金。”王家无力偿还 黄窥 其女纫针美” 就提出将纫针作妾可折债 此计不成, 就提出将纫针作妾可折债,此计不成 其女纫针美”,就提出将纫针作妾可折债 此计不成 黄氏又托为客商,找到行旅中的王心斋 设馔相邀, 黄氏又托为客商 找到行旅中的王心斋,“设馔相邀 找到行旅中的王心斋 设馔相邀 更复助以资本,渐渍习洽 渐渍习洽。 更复助以资本 渐渍习洽。”以此利诱王心斋将纫 针嫁给黄氏的儿子,王心斋在其诱迫下 感其情,又 王心斋在其诱迫下,“感其情 针嫁给黄氏的儿子 王心斋在其诱迫下 感其情 又 仰其富,遂与订盟 遂与订盟。 仰其富 遂与订盟。”后来因纫针婚配之事讼于县 黄又以金赂官,求其左袒 宰,“黄又以金赂官 求其左袒”,再次暴露了黄氏奸 黄又以金赂官 求其左袒” 再次暴露了黄氏奸 诈自私的品行。 诈自私的品行。故事的结局当然是纫针没有嫁到 黄家,而是嫁给她 褓中论婚”的孝廉傅阿卯。 而是嫁给她“ 黄家 而是嫁给她“褓中论婚”的孝廉傅阿卯。
《聊斋志异》介绍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成书的年代,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 聊斋志异》成书的年代,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清王朝的鼎盛时期。在康乾盛世, 清王朝的鼎盛时期。在康乾盛世,由于当时社会的相对稳 定和繁荣,也由于受到当时外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定和繁荣,也由于受到当时外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致 使我国在明代已萌芽的资本主义又重新破土而生, 使我国在明代已萌芽的资本主义又重新破土而生,向着比 明代更高的形式发展。 聊斋志异》共有短篇小说431篇 , 明代更高的形式发展。《聊斋志异》共有短篇小说 篇 其中有近50篇是以商人生活为题材的 篇是以商人生活为题材的, 其中有近 篇是以商人生活为题材的,描写中国古代商人 精神面貌,思想品德以及经商的酸甜苦辣。 精神面貌,思想品德以及经商的酸甜苦辣。在一本文言小 说集中, 说集中,能以这么多笔墨来反映商人商业活动是绝无仅有 形成了中国文言商贾小说的顶峰。 的,形成了中国文言商贾小说的顶峰。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女商人形象

山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浅析《聊斋志异》中的女商人姓名王燕院系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14110103班学号1411010315指导教师高建旺答辩日期成绩浅析《聊斋志异》中的女商人内容摘要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集中描写了18位勤劳能干的女商人形象,她们当中有的为生活所迫依靠手工业维持生计,有的对经商感兴趣,还有的极具商业头脑最终成为当地的富商大贾。
她们秉承儒学的经商价值观念,以诚为本、迎难而上、乐善好施,突破了中国古代传统女性的形象,为后人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生活的不易与艰辛。
同时,这也体现了一种女性思想的独立,女性独立首先反映在经济独立上,这是那个时代女性获得发展的选择。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塑造的这些女商人形象不仅肯定了她们自身的价值,同时也多多少少影响了后世女性思想自我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女商人The Image of a Businesswoman in Strange Stories froma Chinese StudioAbstractPu Songling's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focuses on the image of 18 hard-working and capable businesswomen. Some of them are forced to rely on handicrafts for their livelihood, others are interested in business, and others are extremely commercial. The wealthy local businessman. They inherited the Confucian values of doing business, based on sincerity, facing difficulties, and being charitable, breaking through the image of ancient Chinese traditional women, and demonstrating the difficulties and hardships of women's lives in that era for future genera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is also embodies the independence of a woman's thinking. The independence of women is first reflected in the economic independence. This is the cho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 in that era. In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Pu Songling's image of these women businessmen not only affirmed their own values, but also affected the awakening of women's self-consciousness in later generations.【Key Words】Pu Songling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Female Business目录引言 (1)一、《聊斋志异》中的女商人形象分类 (2)(一)逆境生存型 (2)(二)自觉求富型 (3)(三)富商大贾型 (4)二、《聊斋志异》中女商人的价值观念 (5)(一)公平交易的诚信理念 (5)(二)迎难而上的自立信念 (6)(三)善行天下的君子原则 (7)三、蒲松龄创作女商人的原因探析 (8)(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8)(二)社会风气的影响 (9)(三)前人作品的影响 (10)结语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浅析《聊斋志异》中的女商人学生姓名:王燕指导老师:高建旺引言历代文学中刻画商人形象的作品十分常见,商人的活动轨迹范围大,走南闯北,几乎各个地域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使得他们的形象常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