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15例急性腕管综合征非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15例急性腕管综合征非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 bt c】 0 jcv T m az t o — u a ta et cn a ei c ad e il u As t a r bete o u m re h nn s clr t n,l i lfc y n abi o a t i s i e e m ic a f iy f c e s t
c r a u n l y d o . e h d T n l s h l i a aa o 5 c s s w t c t a a u n ls d o h ap t n e n r me M t o s l s o a ay e t e ci c d t f1 a e i a u e c r l t n e y rme w o n l h p n
《 海南 医学)oo年第 2 卷 第 8 2l l 期
H I A D C LJ U N L A N NME I A O R A
V 1 1 o8A .2 1 o. . pI00 2N

经验交流 ・
1 急性 腕 管综 合 征 非 手 术治 疗效 果 观 察 5例
魏 锦 辉 杨克 非 ,
S n;C i s ss l t n a h r mu ou i i o
在 手腕 部 掌 侧 , 强 的腕 横 韧 带 与 腕 骨 构 成 的 坚
12 病 因 分 类 .
4例 为手 腕 部 骨 折 、 位 : 脱 腕
腕管内有正 中神经通过 , 各种原因令此 骨性纤 维管 骨骨折或脱 位、 桡骨下端骨折或桡 骨茎突骨折 ; 例 5 的内压力增高 , 常常导致神经受压而产生正 中神经 为挫伤 : 倒时手掌先 着地 , 跌 暴力 传达至手腕部 ; 3 功能障碍 , 出现相应 的临床症状 , 这就是“ 管综 合 例为绳索勒 紧手腕部所致 ; 腕 3例无外 伤史 , 病程有两 征 ( apl uniSnrm ,T ) ¨ 。若 上 述 l C ra T n e ydo eC S ” l 临床 个 月至两 年不 等 , 有 长期反 复 活动手 腕 习惯 。 均 症状 于短 期 ( 两周 内) 发生 , 症状 不能 自行缓 解 , 可 则 13 临床 症 状 急 性 腕 管 综合 征 包 括 手 的疼 . 称 之为 “ 急性 腕 管 综合 征 ” 07年 1月 至 20 。20 09年 痛 、 木 和桡侧 3个 半 指 掌 侧 感 觉异 常 。常有 夜 间 麻 7 , 月 我院对收治的 1 5例腕 管综合征急性发作 而不 痛及反 复屈 伸腕 关 节后 症 状加 重 , 患者 常 以腕痛 、 指 愿手 术 的患 者采 取保 守 治疗 , 部外 敷 2号 活血 散 , 无 力 、 局 捏握 物 品障 碍 及 所 握 物 品不 自主 从手 中掉 下 配合手法松解 ( 定骨舒筋) 中医康复治疗早期介入 , 为 主诉 。 , 使腕管综合征之急性临床正 中神经压迫症状得以消 14 临床检查 指腹痛触觉试验 、 . 两点辨别觉 退或 缓解 , 获得 良好疗 效 , 报道如 下 : 试验 、 大鱼 际肌 力 检 查 、 伸 腕部 触觉 检 查 、 发 试 屈 激 验( 包括 T e S i l 神经 叩击试 验、 hl n P a n试验和止血 e 本组男 5例 , l 。年龄 带试验 ) 急性腕 管综 合征 的诊 断均具 有重要 价 女 O例 对 3—O , 0 6 岁 平均年龄 4 岁 。其 中 l 2 2例外伤史 明确 ; 值 。

腕管综合征的症状和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症状和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症状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单手或双手手指麻木,在干活或是骑车的过程中,这种感觉会有所加重,而在吃饭时会出现筷子和碗拿不稳的情况。

但许多人对此并不在意,不会将这种情况看作是一种疾病。

而事实上,这种现象在临床中被称为腕管综合症。

患者在发现自己患上该病后,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但由于许多人对该疾病并不了解,常常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因此,本文便对腕管综合症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够提高人们对该疾病的认知。

一、什么是腕管综合症?腕管综合症是一种单发性的神经疾病,而这一疾病多是由于患者的正中神经受到压迫所导致,在临床中也较为常见,这一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其致病原因包括外源性的压迫或是腕管变小,腕管内容物体积变大也会导致该疾病的发生。

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过度用手,特别是频繁重复单一的动作,那么人们患上该疾病的几率非常高,例如使用鼠标或打字,但这一观点的真实性还有待考察,此中观点目前尚存在一定的争议。

而对于一些患有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怀孕或是腕部有创伤的患者都有较大的患病可能性。

还有一些患者尽管没有出现上述情况,也会由于长期过度用力而导致该疾病的出现,例如木工,厨工,这些工种在长期的工作中需要大量使用到腕部的力量,稍不注意就会导致腕管内的压力出现急剧变化,从而导致患者的正中神经受损,继而出现腕管综合症,因而,对于需要长期使用腕部工作的人群应格外注意。

二、腕管综合症的症状30~50岁的群体最容易患上腕管综合症,其原因可能因为大多数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频繁用手,而女性的患病几率是男性的数倍之多,这可能也是由于女性腕部力量相对较弱,因此更容易受到损伤。

该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在患病后,其食指、中指及拇指均有不同程度的麻木感。

而大多数患者的初次发病时间是在夜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病情会越来越严重,手指出现麻木的感觉就越剧烈。

并且大多数患者都有存在夜间被麻醒的经历。

而这种手指麻木的情况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方式得到改善,甩手或是改变上肢姿势都有不错的效果。

腕管综合征治疗分析

腕管综合征治疗分析
作者单位:830011乌鲁木齐, 解放军第474医院骨科
史。神经电生理异常更加明显,SNAP波幅显著降低或无
法引出,全靠运动检测。正中神经CMAP传导速度明显延 长,波幅明显降低。保守治疗8例,5例症状缓解,其中1例 症状缓解明显(优良率13%);手术治疗44例,其中33例 (75%)效果优良,8例(18%)效果可,症状好转,3例(7%)效 果差,症状改善不明显。手术方法中腕管松解结合掌腱膜 完全松解术和单纯腕管松解术的治疗效果相差不大。 10例(6.7%o)为正中神经完全损伤型腕管综合征。 感觉、运动均障碍。大鱼际严重萎缩,CMAP、SNAP均无 法引出。均为多年腕管综合征未予治疗和处理的病例, 保守治疗无效,各种手术治疗效果均差。术中行神经外 膜松解、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适当改善患者症状,但恢 复效果不佳。
features.Radiology,1992;182(1):213-216
H Synovial,articular cartilage and bone changes in rapidly destructive arthropathy(osteoarthritis)of the hip.Rheutmtol Int,1992;12(1):
一Medelec Synergy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神经一肌电图检
经增粗且质地较硬、神经外膜有粘连者,行神经外膜松解 术。术后辅以甲钴胺(mecobalamin)营养神经药治疗。 根据Kelly分级方法评定治疗效果,功能完全恢复正 常为优,偶尔有轻度症状为良,仍有部分症状为可,症状 同治疗前或加重为差。
12
bone
pathogenesis.ain 13
resorptive joint Ortbop Relat Res,1992;284:273-282

腕部综合症怎么治疗

腕部综合症怎么治疗

文章导读腕部综合症是最为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年人是比较好发的人群,而对于这些病症的治疗,包括有很多方法,其中就有非手术治疗法,但是这种封闭治疗方法并不见得对所有患者都有效,如果这种保守治疗方法一直无效的话,那么对患者而言,采取手术治疗才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手术治疗之后的一些护理工作也应该注重,同时生活当中要注意做好预防护理,尤其是手以及腕部劳动强度不能够过长,应该注意休息,劳动之后应该放松手腕部位让其放松,预防腕部综合症发生。

一、非手术治疗对患病早期、症状较轻者,可用小夹板等固定腕关节于中立位1~2周,多数患者有效果。

另外,可采用腕管内皮质类固醇激素封闭治疗。

通常用曲安奈德(曲安西龙、确炎舒松A)0.5g 加2%利多卡因1ml局部封闭,每周1次,用3~4周。

封闭方法为:在远侧腕横纹紧靠掌长肌腱(如掌长肌腱缺如就在环指的延长线)尺侧进针,针尖指向中指,针管与皮肤成30°角,缓缓进入腕管约2.5cm。

如果引起感觉异常,则需退出针头重新定位。

有人调查,封闭3次后,81%的患者有缓解,持续1天至40个月不等,但通常2~4个月后复发。

二、手术治疗对症状严重、保守治疗2个月无效者应及早手术治疗。

通常行腕横韧带切开腕管减压术。

手术切口一般采用小鱼际桡侧缘凸向尺侧的弧形切口,并向腕上延长,这样可以避免损伤正中神经掌皮支。

将掌长肌腱及桡侧腕屈肌肌腱分别向两侧牵开后即可暴露正中神经及腕横韧带,沿正中神经的尺侧由近及远切开腕横韧带,以免损伤正中神经回返支,因为有约23%的人正中神经回返支穿过腕横韧带至大鱼际肌。

切开腕横韧带后,探查腕管内的情况,如正中神经与周围的肌腱滑囊粘连,则小心松解,如腕管内有新生物则手术摘除。

腕横韧带切开后不需重建,止血彻底后缝合伤口。

术后短臂石膏固定手于伸腕位7~9天,以免屈肌腱疝出,然后去掉石膏开始主动活动。

三、预防护理1.手及腕劳动强度大时应注意劳动间期休息,防止腕部正中神经持续性受压,中年女性在劳动中更要注意这一点,另外,在劳动前和劳动后放松腕部,充分活动腕关节,有助于防止腕管综合征的发生。

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摘要】目的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我院近年来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56例通过1年随访治愈率100%。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病因症状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也称腕正中神经挤压征,系指骨、肌肉、韧带、筋膜等形成管道或间隙受压使正中神经在腕管内缺血,而产生的以手指感觉异常为特殊的一种征候群。

本征群临床上并非少见,多发生于经掌用手抓握、揉搓劳动的中年妇女,以右侧多见,也可有双侧同时发病。

腕管是腕部的一个骨纤维管道,由掌侧的腕横韧带和背侧八块腕骨9条肌腱。

1条正中神经排列紧密构成,正中神经及屈指肌腱都通过此管道。

正中神经出腕管后发出分支,支配大鱼际肌,拇对掌肌,拇收肌和1.2蚓状肌还发出分支支配掌桡侧拇、食、中三指半掌面。

以及这些手指运侧指关节指尖背侧。

如此,腕管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狭窄时则可使正中神经受压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腕管综合征的发生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以女性多见,为男性4-6倍、30-60岁其中有些可能因腕关节病,关节炎或屈指肌腱腱鞘炎,腕横韧带肥厚桡骨下腱鞘囊肿,脂肪瘤等局部病变所致。

另一些则可由于更年期、妊娠、哺乳肢端肥大症或甲状腺机能障碍等内分泌改变,如糖尿病以及慢性劳损而致腕横韧带、腕骨等正中神经周围的纤维骨组织退变增生的结果。

减少腕管的容积引起正中神经受压。

上述这些改变可造成腕管相对狭窄而至正中神经受压。

临床资料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6例多为女性,占男性的6倍,平均年龄48岁,其中骨性关节炎8例,创伤性关节炎15例,腕横韧带肥厚12例,更年期10例,甲状腺机能障碍6例,慢性劳损5例。

1.2治疗方法1.2.1非手术治疗:本组对甲状腺机能障碍及糖尿病病例均采取保守治疗,给以外固位制动休息,口服神经营养药物,以及局部封闭治疗。

随访半年内缓解率25%、复发率90%以上。

1.2.2手术治疗手术方法:病人仰卧位,臀丛麻醉后,上止血带,于大鱼际尺侧5-6cm做平行于鱼际纹的切口,向近端做“S”形延伸过腕关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腕管综合症

腕管综合症

精选ppt
4
病因:
任何使腕管容积减少,腕管内容物增大、增 多的原因都可导致。 ·腕横韧带肥厚、桡骨远端骨折后对位不佳; ·感染、外伤等引起的水肿、血肿; ·腕管内的肿瘤、囊肿; ·风湿、类风湿、内分泌紊乱等; ·长期过度使用腕部。
精选ppt
5
临床表现:
手部麻痛: 病人常诉手部麻木、麻痛、烧灼样感,这
⑵教会病人掌握便携式神经电刺激仪的使用 方法:神经营养药物的服用方法,主被动 活动的训练方法。将医生的详细随访计划
向患者告知。 ⑶术后3个月行轻体力劳动,6~9个月完全恢
复工作。
精选ppt
16
是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常以桡侧3指为主, 也有仅累及中指。
精选ppt
6
临床表现:
夜间麻醒史: 是CTS的一个重要症状,与睡眠姿势、习惯
性屈腕等有关,可能是静脉回流不畅所致, 手部活动后可缓解。
精选ppt
7
临床表现:
鱼际萎缩: CTS的重要体征,应从侧面观察,二侧比较,
由于鱼际萎缩,拇指对掌功能受限,发生 率在30%一40%。
腕管综合症
余倩
精选ppt
1
病例:
患者女性,27岁,从事文秘工作,以右手拇、 示、中指疼痛、麻木6个月为主诉来诊。患者 6个月前逐渐出现右手的拇、示、中指疼痛、 麻木感,并有夜间加重的表现,影响睡眠。 晨起时手指发僵,活动不灵活,近来出现大 鱼际肌处萎缩现象,手指握持无力。经对症 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来无外伤史。
精选ppt
8
诊断:
◆肌电图检查:具有特殊意义,尤其对缺 乏客观证据而病史和主观症状符合CTS诊断 时很有价值,潜伏期大于5ms即可诊断。
◆X线检查:可作为排除其它疾病的依据。

腕管综合征-11月

腕管综合征-11月

预防
尽量避免上肢长时间处于固定、机械 而频繁活动的工作状态下,使用鼠标 或打字时,每工作一小时就要起身活 动活动肢体,休息时,员工可紧握住 拳头不放,几秒之后才放松,可以加 强指力,屈曲手掌的运动,也可以增 强腕力
注意避免劳作中洗冷水,避免寒冷刺 激和过度伸屈用力,注意局部保暖。
预防
1. 使用电脑时,电脑桌上的键盘和鼠标的高度,最好低 于坐着时的肘部高度,这样有利于减少操作电脑时对 手腕的腱鞘等部位的损伤。 2. 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以减轻手腕的压力,移 动鼠标时不要用腕力而尽量靠臂力做,减少手腕受力。 3. 不要过于用力敲打键盘及鼠标的按键,用力轻松适中 为好。 4. 鼠标最好选用弧度大、接触面宽的,有助力的分散。 5. 使用鼠标时配合使用“鼠标腕垫”垫在手腕处。
3.
占位性病变:腱鞘囊肿、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引起腕 管内容物增多
4. 慢性劳损: 如过度掌屈、背伸;或退行性变,腕骨骨 质增生等 5. 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多见于妊娠(体液滞留)、哺乳、 绝经期妇女,也可见于甲低患者(改变体液平衡 )、 糖尿病(引起神经变性)
【病理】

病变初期正中神经水肿、充血,逐渐由于压迫性缺血 而造成神经内纤维化,最后神经组织转为纤维组织,
1. 治疗原则 :舒筋通络 2. 常用穴位及部位: 内关、大陵、鱼际等穴,及前臂掌侧、腕掌侧和手掌侧 3. 常用手法 : 滚法、按法、指揉法、摇法、抹法、拿法、擦法等
中医治疗腕管综合征
4. 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均可,医生根据患者的体位可 选用立位或坐位治疗。先以患肢前臂掌侧、腕掌侧和 手掌侧施以滚法;从前臂到手掌上下往返滚法,以腕 掌侧和手掌侧部位为重点,并配合腕关节屈曲的被动
运动及少量的腕关节尺偏和桡偏的被动运动。这样治

腕管综合征有哪些治疗方法

腕管综合征有哪些治疗方法

文章导读腕管综合症是比较常见的周围性神经卡压性的一种疾病,在外科手术当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的病症,可以通过支具制动,或者是皮质类固醇注射来进行治疗,这是比较常用的保守的治疗方法,当然,如果保守方法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来治疗这种病症的女性发病率要高于男性,虽然目前病因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对于患者的手指没看是比较大的,经常会导致感觉异常,造成手指麻木,尤其是在进行一些危险操作的时候不能得心应手。

非手术治疗腕管综合症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支具制动和皮质类固醇注射等。

1、医生常常建议患者采用支具制动来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

常用的是预制好的支具,佩戴后腕关节被控制在背伸30度位。

但这样的背伸角度会增加腕管内压力。

2、口服消炎药和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药物也是常用方法,文献报告成功率不一。

Celiker 等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对比了皮质类固醇注射与非类固醇类消炎药联合支具制动的疗效。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症状都明显改善。

手术治疗1、内窥镜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切口小,创伤小,可以避免术后切口不适等问题。

目前,使用各种内窥镜技术的文献很多,不过,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医源性神经损伤,视野欠佳,不能辨别解剖变异,松解不充分以及费用较高等。

如果视野不充分,应改为切开手术。

也有一些医生则认为小切口切开减压手术也是“微创技术”,也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率。

2、内窥镜“微创”腕管松解手术分为双入路(Chow法)和单入路(Agee法)两大类。

双入路为在腕管近侧和远侧各切开一个约25px的小切口,在内窥镜指导下,用小钩刀切开屈肌支持带。

单入路则只从腕管近侧切开一个小切口,在内窥镜的指导下,用特殊切刀切开松解屈肌支持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观察比较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36.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腕管综合征患者而言,采用手术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标签: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治疗效果;复方倍他米松
本次研究选取6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比较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符合腕管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5.21±8.54)岁;患病时间3个月~2年,平均患病时间(10.56±
2.37)个月;临床分型:重度8例,中度13例,轻度9例;5例患者双手发病,15例患者右手发病,10例患者左手发病;肌电图结果:7例患者潜伏期超过10 ms,14例患者潜伏期超过4.5 ms,9例患者潜伏期在1~2 ms;2例患者不能完成拇指对掌动作,11例患者大鱼际肌萎缩,17例患者大鱼际肌力减退;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4.46±9.74)岁;患病时间2个月~2年,平均患病时间(10.17±2.58)个月;临床分型:重度9例,中度10例,轻度11例;6例患者双手发病,10例患者右手发病,14例患者左手发病;肌电图结果:5例患者潜伏期超过10 ms,17例患者潜伏期超过4.5 ms,8例患者潜伏期在1~2 ms;1例患者不能完成拇指对掌动作,15例患者大鱼际肌萎缩,14例患者大鱼际肌力减退。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时间、临床分型等一般情况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3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口服10 mg/d的地巴唑、维生素B6、维生素B1以及0.5 mg的甲钴胺,3次/d。

在1.5 ml 的0.5%布比卡因中加入7mg的复方倍他米松,调成2.5 ml的混合液,在腕管内注射,1次/月,连续治疗3个月。

对于麻痛症状非常严重的患者可以同时使用非甾体类镇痛药物[1]。

1.2.2观察组观察组3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在手掌根部选择长度5厘米左右的纵行切口,近端不能超过腕横纹。

纵行切开腕横韧带,远端可以看见掌浅弓,腕横纹近端约2 cm的掌侧支持带,拉起皮肤,最大限度的远离正中神经尺侧,将其剪开,使正中神经可以充分暴露。

21例患者腕横韧带切开后可以看见滑膜明显增生,其中,15例患者行部分滑膜切除。

手术过程中,正中神经卡压处的压迹非常明显,卡压段明显变细,17例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行神经外膜松解术。

1例患者部分神经束发白,质地比较坚硬,在手术显微镜下行束间松解术。

所有患者神经松解之后,在1.5 ml的0.5%布比卡因中加入7 mg的复方倍他米松,调成2.5 ml的混合液,在外膜下注入1.5 ml,剩余1 ml混合液注入滑膜内[2]。

1.3观察指标及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4疗效判断标准痊愈:患者腕管综合征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正常工作和生活不受影响;显效:患者腕管综合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正常工作和生活基本不受影响;有效:患者腕管综合征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生活需要人帮助;无效:患者腕管综合征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好转,甚至更加严重[3]。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此次研究的所得资料和数据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 16.0处理分析,计量数据用(x±s)表示,计数和计量资料经过χ2和t检验,P <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36.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腕管综合征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过去手指麻木的患者通常被诊断为颈椎病,没有做细致深入的检查,而现在临床检查手指麻木患者时,临床医生会首先考虑到腕管综合征,如果患者腕部正中神经Tinel呈阳性并且经常出现半夜麻醒的情况,就可以初步诊断为腕管综合征,再加上神经电生理检查就可以确诊[4],临床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方法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方式。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30例患者中,10例中度患者手术结束后24 h以内,手指麻痛症状就完全消失,5例针刺痛觉改变的患者,使用手术治疗后完全恢复正常,拇指对掌肌理也有很大程度的恢复,2例>80岁的患者由于滑膜水肿,需要每隔6个月或者1年就要进行1次腕管内封闭,减轻患者手指麻痛的症状。

但是7例患者手术结束后在进行拧毛巾等动作时,手腕切口处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经过6个月的休养后均好转,所以对于手术治疗的腕管综合征患者,护理人员或者临床医生要在患者手术前就告知患者手术结束后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并且在恢复
过程中肢体用力受到限制[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腕管综合征患者而言,采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方式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相对而言,手术治疗更适合治疗腕管综合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季伟,陈振兵,黄启顺,等.开放式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的主观评价[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4,30(2):118-120.
[2]吴佩蓉,付备刚,陆耀刚,等.腕管综合征两种减压手术后肌电图检测结果的分析比较[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3,29(5):290-292.
[3]郑丽娜,张哲成,刘娜,等.单纤维传导对腕管综合征运动纤维损伤的早期评价[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6):396-398.
[4]王会含,张志新,刘举,等.感觉神经传导檢查比较法在诊断轻度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65-67.
[5]茅天,谢仁国,汤锦波,等.影响重度腕管综合征术后捏力恢复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4,30(5):362-3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