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首:归园田居

合集下载

小学课文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

小学课文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

小学课文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小学课文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归园田居是陶渊明一篇经典的古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自己对乡村纯真美好生活的向往,下面是小学课文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阅读。

原文归园田居(其一)[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归园田居:此诗共五首,自成一组。

本首为其一。

适俗韵:合适于世俗的性情。

韵,性情、情调、风度。

尘网:尘世的网罗,这里指仕途。

意思是说仕途像网罗一样束缚人。

三十年:有人说当作“十三年”,因为陶渊明由出任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县令归田,前后正好是十三个年头。

在这里的“三十”不是确数。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束缚于笼子中的鸟儿总是依恋过去的树林,养在池子中的鱼儿总是想着原来生长的潭水。

羁鸟,束缚于笼子中的鸟。

池鱼,被人养在池子中的鱼。

渊,潭。

本句以“羁鸟”、“池鱼”比喻不自一由的仕途生活,以“旧林”、“故渊”比喻渴望的田园。

南野:一作“南亩”。

际:间。

守拙:安于没有能力做官。

拙,指不善于做官,也就是不善于逢迎取巧之意。

荫:荫蔽。

罗:罗列。

暧暧:昏昧的样子,指隐约不清。

依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烟:村落里的炊烟。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门庭之内没有尘俗杂事,虚空安静的居室显得很闲暇。

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虚空的屋子。

余闲,闲暇。

樊笼:关鸟兽的笼子,这里比喻仕途。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一由。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译文我这个人天生就缺少迎一合世俗的本性,自幼就钟情于悠闲自在的山川田园生活。

然而却不慎陷落了仕途的网罗中,这一去就是很多年。

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儿总是依恋曾经生长的山林,养在池子中的鱼儿永远都思念生活过的深潭一样,我毅然退出官一场,固守愚拙,回到家乡开荒种地,享受渴望已久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全部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全部

《归园田居》是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歌共五首,通过描绘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自由和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官场世俗的厌倦。

下面是《归园田居》五首的原文及简要翻译:《归园田居·其一》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翻译:少年时代就没有随世俗的气韵,本性热爱自然。

不小心落入尘世的罗网,一去就是三十年。

像羁绊的鸟儿怀念旧日的山林,池中的鱼儿思念曾经的生活。

在南野际开荒,保持拙朴的本性回归田园。

宅院有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桃李花开在堂前。

远处的村落朦胧可见,炊烟袅袅升起。

深巷中传来狗吠,桑树上雄鸡啼鸣。

庭院内洁净无尘,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尘世的束缚,如今重获自由回归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野外罕人事,穷巷窄陋居。

白日掩荆扉,对案嚼蜡无。

鸡犬相闻望,黍稷随时序。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寒风。

翻译:野外少有世俗的纷扰,贫巷中狭窄简陋的住所。

白天关着荆木门,面对案板嚼蜡般的生活。

鸡犬之声彼此相闻,黍稷随季节生长。

破旧的房屋何必追求宽敞,只要能遮挡寒风就好。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种桑长江边,春来多雨好。

深耕种禾黍,常恐失时节。

雨好养蚕子,茧薄丝更长。

得天宽恕已,赋税皆输将。

翻译:在长江边种桑,春天多雨利于生长。

深耕种植禾黍,时常担心错过时节。

雨量充沛利于养蚕,茧子薄丝更长。

得到天时地利,赋税皆能如期缴纳。

《归园田居·其四》原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逍遥于红尘之外,的追求。

农夫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我行四方,以求草木之滋。

翻译:日出时劳作,日落后休息。

在红尘之外,逍遥自在。

农夫告诉我春天已来临,将要去西畴耕作。

诗四首《归园田居》

诗四首《归园田居》

颔联的风格有什么变化?
“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 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 历史感; “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 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 怅惘之情。 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一种 过渡,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颈联通过叙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 懑。 “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 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 收到了双重的艺术效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 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 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 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 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 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 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 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 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 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 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 如在目前。
中间四句对偶本诗工稳, “平 野”对“大荒”,“天镜” 对“海楼”,佳句佳对。赋予了 江水以人的浓厚的感情,这水情 意真挚地把诗人送到楚国。这真 是诗意盎然,情景交融。
尾联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抒深沉思乡之情)
结尾二句,诗人发出由衷的心声:这长 江是故乡的水啊,所以它才不远万里把我送 到江汉平原。诗人抒发了爱祖国、爱自然、 爱故乡的深挚的感情。诗中写的长江之水, 是来自故乡的水,它在蜀楚交界的荆门山送 别诗人,把李白送入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之中。 在这一描写中,表现了初离蜀地的诗人对家 乡的深深依恋。

《归园田居》全文带拼音

《归园田居》全文带拼音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怜பைடு நூலகம்下草裙石。
一径青山天外碧,
无人行径自茅屋。
解析:
《归园田居》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后来的《桃花源记》的预示。该诗通过描写归田田园生活的情景,表达了陶渊明向往田园的心情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
诗中的第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以简洁的形象描述了陶渊明归田的状态,他骑着竹杖辅助自己行走,穿着草鞋,轻松自在。这句话中使用了反讽手法,以竹杖芒鞋来对比马匹,表达了陶渊明不追求奢华,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无人行径自茅屋”,描述了陶渊明生活的环境。他的住处是一座茅屋,处于偏僻的位置,没有人迹可寻。这句诗传达了他远离尘世的愿望和对宁静生活的期待。
通过这首诗,陶渊明表达了他对离尘世归隐田园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失望。他希望能够过上简朴自然的生活,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这种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田园诗的代表作。
第二句“谁怜足下草裙石”,描绘了陶渊明漫步田间的情景。他行走的路上是长满草的小径,脚下是坚硬的石头。这句话中的“足下草裙石”一词形象地描述了他的归园生活,显示了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态度。
接下来的"一径青山天外碧"一句中,陶渊明通过描绘青山碧水的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他的归园之境被青山环绕,天空湛蓝。这一句揭示了陶渊明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向往。
《归园田居》全文带拼音
归园田居guī yuán tián jū
竹杖芒鞋轻胜马zhú zhàng máng xié qīng shèng mǎ
谁怜足下草裙石shéi lián zú xià cǎo qún shí
一径青山天外碧yī jìng qīng shān tiān wài bì
古诗词全文展示如下:

归园田居诗词介绍

归园田居诗词介绍

归园田居诗词介绍一、原文及翻译。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翻译过来就是:年轻的时候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本性是喜爱山川田园的。

错误地陷入尘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十三年(这里的“三十年”可能是十三年的误写)。

被束缚的鸟儿眷恋过去的树林,在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的深潭。

在南边的田野间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的本性回归田园。

住宅周围有十几亩地,还有八九间草屋。

榆树和柳树遮蔽着后面的屋檐,桃树和李树罗列在堂屋前面。

远处的村落隐隐约约,村落里升起袅袅炊烟。

狗在深深的巷子里叫着,鸡在桑树的顶端鸣叫。

门庭里没有世俗那些繁杂的事务,空静的屋子显得很悠闲。

长久地被困在笼子里,现在又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

二、解析与赏析。

1. 主题思想。

- 陶渊明这诗啊,就是在表达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那种勾心斗角生活的厌恶。

你想啊,他说自己“少无适俗韵”,就是打小就不适合在官场那种世俗的环境里混。

他把官场比作“尘网”,这网可不得了,就像蜘蛛织的网一样,把他困在里面好多年。

他就像那只被关起来的鸟和池子里的鱼,一直想念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2. 描写手法。

- 景物描写。

- 他描写田园生活那可真是一绝。

你看他写自己的家,“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先从自己住的地方写起,十几亩地、八九间草屋,这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

榆树柳树在屋后遮着阴凉,桃李树在堂前排列着,就像一幅田园画。

然后再把镜头拉远,远处的村子模模糊糊的,村子里升起的炊烟袅袅娜娜的,多有意境啊。

最后再来点声音,深巷里的狗叫,桑树顶上的鸡鸣,这田园的生活气息就更浓了。

这就像拍电影一样,从近景到远景,再加上声音,整个田园生活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

《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

《归园田居其一》东晋.陶渊明一、本篇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二、文章翻译:小时候,我就不喜欢迎合世俗的风气,我的天性就是热爱山林的宁静。

不幸地,我陷入了官场的纷扰之中,一晃就是三十年。

就像被囚禁的鸟儿思念着它曾经的森林,池中的鱼儿想念它旧日的深潭。

我决定在南边的荒野开垦一片土地,回归田园,守着自己的笨拙和简单。

我拥有的宅地不过十几亩,草屋也就八九间。

屋后有榆树和柳树为我遮阴,门前有桃树和李树花开。

远远地,可以看到村庄的炊烟袅袅升起,给人一种宁静和安逸的感觉。

深巷里传来狗叫声,桑树顶上公鸡在打鸣。

我的家没有尘世的喧嚣和杂乱,房间里充满了宁静和闲暇。

长久以来,我一直感觉自己像是被困在笼子里的鸟儿,现在终于能够重返自然,重获自由。

三、文章解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是其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由仕途回归田园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实践。

以下是对其全文的详细解析:内容解析1. 开篇自述与内心矛盾“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诗人一开始就坦诚自己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本性热爱自然山水。

这一句揭示了陶渊明性格中与世无争、亲近自然的一面,为后续的归隐抉择埋下伏笔。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以“误落”二字表达自己涉足官场并非本愿,而是像鸟儿意外落入罗网一般。

三十年的仕宦生涯被比喻为束缚身心的“尘网”,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无奈。

2. 归隐决心与自然意象“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运用“羁鸟”、“池鱼”两个生动的自然意象,分别象征被束缚的自我和渴望回归的心境。

鸟儿眷恋曾经的森林,鱼儿思念原来的深渊,寓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怀念与迫切回归之心。

《归园田居》译文及赏析

《归园田居》译文及赏析

《归园田居》译文及赏析《归园田居》译文及赏析导语:陶渊明厌恶官场的黑暗污浊,寻求出仕隐居,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归园田居》的翻译及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

秽:肮脏。

这里指田中杂草荷锄:扛着锄头。

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

长,生长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只.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违:违背。

译文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鉴赏《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结尾二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所谓“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

在陶渊明看来,为口腹所役,以社会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追逐富贵,追逐虚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为。

而自耕自食,满足于俭朴的生活,舍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与斗争,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

不管这种认识在社会学中应作如何评价,终究是古今中外反覆被提出的一种思想。

当然,陶渊明作为一个贵族的后代,一个很少经历真正的苦难生活的磨砺的士大夫,要完全凭借自己的体力养活一家人,实际是难以做到的;而且事实上,他的家中仍然有僮仆和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门生”为他种田。

但他确实也在努力实践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特殊认识,经常参加一些农业劳动,并在诗歌中歌颂这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

读者应当注意到:不能把陶渊明的“躬耕”与普通农民的种地等量齐观,因为这并不是他维持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手段;也不能把陶渊明对劳动的感受与普通农民的感受等同看待,因为这种感受中包含了相当深沉的对于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在古代,它只能出现在一小部分优秀的知识分子身上。

人教版初二语文《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

人教版初二语文《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行到水穷处。
——《终南别业》
李 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欧阳修 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 轼东坡居士)。李白的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 奔放,别具一格。像著名的组诗《古风》,批评朝 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展抱负;乐府《行路 难》,《梁甫吟》,《将进酒》等,是抒发怀才不遇的 悲愤;《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望庐山瀑布》、 《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篇,以充满想象的神秘之 笔描画祖国的壮丽山河。尽管李白有的诗歌也隐含 着人生如梦、纵酒狂欢的颓废情绪,但不满于社会 和政治的黑暗,追求心身自由和解放的昂扬向上的 精神是他诗篇的主旋律。
著有《 简斋集》。
写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 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 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 之难为界限,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 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 (1113)登进士第,授文林郎。他精于绘画,善于书 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 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产生 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 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 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 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 歌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 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整理ppt
整理ppt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田园农家生活: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
官场:
尘网

樊笼

田园:幽雅恬适
恋恋 土地 草屋 归归 榆柳 桃李
村庄 烟
狗鸡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喜欢听瘦瘦的豆荚渐渐成熟渐渐饱满发出的爆裂的声
响。收获时节斟一杯自家酿制的米酒,煮一碟自家生
产的毛豆,又怎能不让我激情满怀,诗情喷涌呢?
方法:1、 用第一人称
2、 发挥想像和联想
3、 注意色彩的渲染,细节的设置,并善于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
田园农家生活: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整理ppt
少无适俗韵, 误入尘网中, 羁鸟恋旧林, 开荒南野际, 方宅十余亩, 榆柳荫后檐, 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户庭无尘杂, 久在樊笼里,
性本爱丘山。 一去三十年。 池鱼思故渊。 守拙归园田。 草屋八九间。 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 鸡鸣桑树颠。 虚室有余闲。 复得返自然。Fra bibliotek整理ppt
田园农家生活:
————《归去来兮辞》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又名:潜 字:元亮
东晋最杰出的诗人
“田园诗人” “隐逸诗人” “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
你现在就是陶渊明,长袍宽袖,须发冉冉。饱 读诗书的你抱着济世救民的满腔热情踏入官场,但 是冰冷的现实给了你无情的打击。没有人理会黎民 百姓的疾苦,周遭里膨胀的私欲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你想离开,但你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你极力抓 住每一个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每一次希望都以 失望告终。没有哪一个权贵肯接纳你,除非你甘做 幕僚,为他们争权夺利出谋划策,可你怎么肯低下 那高贵的头颅?十几年来,你坚守着志节,犹如污 泥中的一茎白荷,风霜中的一朵黄菊。在彭泽令任 上,你不肯阿谀奉承,你高吟着“岂能为五斗米折 腰”,愤然辞官。污浊的官场被你抛在身后,清新 的田园迎面而来。是呀,你本是自然的儿子,早该 回到自然的怀抱。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 向你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她们召唤着你、簇拥着你、 抚摸着你、你陶醉了,即兴而吟——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方宅十余亩:
南山那十几亩地,是我一锄一耙开垦出来的,那
里有我洒播的汗水,也满盛着我收获的喜悦。最爱的
是那满眼盈盈的绿色,它总是洗刷着我的疲劳,给我
清凉和慰藉。我像呵护着小儿女一样,呵护着我的庄
稼。我喜欢看细小的玉米苗长成翠袖临风的少女,也
走近陶渊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 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 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抚老以流憩,时矫首而 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 将入,抚孤松以盘桓。”
————《归去来兮辞》
走近陶渊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 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 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抚老以流憩,时矫首而 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 将入,抚孤松以盘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