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肺部浸润的影像学分析_刘增辉
白血病肺部浸润的CT诊断

料的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妒检验。设P<o.05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286
3讨论
万方数据
圈3
取肺毛玻璃 性蛋白酶释放等因素都可导致肺
损害。另外白血病患者机体免疫
285
万方数据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年第22卷第2期
J MedImagingV01.!!堕!:!!!!!
力下降.易发生细菌感染.治疗过程中抗生素使用时间往往
无特征性,影像诊断要结合临床和化验检查,同时应认真观 察分析肺内病变的性质,如渗出、实变、结节、小叶间隔增厚、 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以及胸膜、心包受累的情况等.与肺部
质性病变、弥漫性病变的显示极具优势,可提供更准确、更具 体的信息.进一步揭示白血病细胞淋巴{曼润的本质。白血病 肺部浸润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肺间质改变为主的多形性病变。
Is]Tanaka N。Matsumoto T。Miura
kemicpulmon—aryinfiltration with Eur Radiol,2002,12:166-174.
肿块;23例良性肿块包括乳腺炎2例、囊肿4例、乳腺增生8
例、纤维腺瘤9例;45例恶性肿块包括腺样囊腺癌2例、浸润 性小叶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35例。68例患者超声造影、彩 色多普勒超声与病理检查对照分析.见表l。有7例
(10.3%)良性肿块经超声造影误诊为良性;有4例(5.88%) 恶性肿块经超声造影检查误诊为良性;有5例(7.3%)良性
现代药物应用,2011,5:83—84.
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li,31:210—212
(收稿日期2011—07 20修回Et期:2011—11—19) (本文编辑:崔国明)
[1 z]朱源生,胨忠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
白血病肺部浸润影像学表现

白血病肺部浸润影像学表现白血病肺部浸润影像学表现引言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骨髓中异常增生和蓄积了大量的白细胞。
这种疾病通常会波及多个器官,其中肺部是白血病浸润的常见部位之一。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白血病在肺部的表现,这对于早期诊断、疾病分期和监测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白血病肺部浸润的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检查方法通常,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摄影、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MRI)。
其中,CT扫描是最常用的方法,能够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图像。
白血病肺部浸润的影像学表现病灶的分布白血病肺部浸润可以呈现为单个或多个肺实质病灶,也可以是弥漫性浸润。
通常,病灶的分布可以根据浸润程度进行划分:局灶型、大叶型和弥漫型。
病灶的形态白血病肺部病变的形态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结节、斑片状浸润、肺实变以及弥漫性毛玻璃影等。
病灶的密度白血病肺部浸润的病灶密度通常是非特异性的,主要表现为肺实质密度增高。
在一些情况下,病灶密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如出现坏死、出血或钙化等。
病灶的边界白血病肺部浸润的病灶边界通常是模糊的,与周围正常肺组织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伴随其他影像学表现白血病肺部浸润可能伴随其他肺部病变,如肺炎、肺间质纤维化和胸腔积液等。
这些伴随表现有助于进一步诊断和鉴别诊断。
白血病肺部浸润的临床意义肺部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白血病的肺部浸润会对呼吸功能和氧合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并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结论白血病肺部浸润的影像学表现是诊断和监测该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病灶的分布、形态、密度和边界的观察,可以提供有关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信息。
因此,在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影像学检查应作为一个重要的辅段。
白血病肺部浸润的CT诊断

白血病肺部浸润的CT诊断
亓连玉;赵绪政;李英;李琮
【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
【年(卷),期】2012(022)002
【摘要】白血病是人体血液中白细胞的恶性病变,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体内大量白血病细胞广泛而无控制地增生,浸润到体内各脏器组织及外围血液中,导致正常造血细胞受到抑制、产生各种症状.白血病肺部浸润的CT表现文献报道较少,笔者搜集本院确诊的11例白血病患者肺部浸润的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像表现及临床价值.
【总页数】2页(P285-286)
【作者】亓连玉;赵绪政;李英;李琮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北院山东青岛 2661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北院山东青岛 2661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北院山东青岛 2661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北院山东青岛 26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R814.42
【相关文献】
1.白血病肺部浸润的X线诊断价值(附31例报告) [J], 赵云秋
2.白血病肺部浸润的X线、CT表现分析 [J], 林民辉;黄泽光;罗泽斌
3.白血病肺部浸润病例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J], 尚硕红;高莉
4.白血病肺部浸润的影像学分析 [J], 刘增辉;崔鹤仙;南静;陈四虎;徐亚民
5.白血病肺部浸润误诊为肺部感染1例 [J], 闻艳;陆智祥;史克倩;沈晓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血病肺浸润的CT表现

白血病肺浸润的CT表现【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肺部浸润的CT表现,提高对白血病肺部浸润的认识和CT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13例白血病患者的肺部白血病浸润的CT表现。
结果白血病患者发生肺部浸润的CT主要表现为:两肺小叶间隔线样或结节样增厚,外周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亦可表现为多发斑片状影、多发结节影,毛玻璃样改变或肺实变影;且常并发霉菌感染。
这些表现的多样性、多形性与白血病细胞浸润肺的途径相一致,但不具特异性。
结论白血病患者出现肺部症状时,应考虑肺部浸润的可能,行CT检查有助于肺浸润的诊断,但应与其他并发症如感染相鉴别。
【关键词】白血病; 肺; X线; 计算机体层摄影[Abstract] Objective To describe CT manifestations of lung in patients with leukemia pulmonary infiltrates as well as to improve CT recognition of leukemia pulmonary infiltrates. Methods Findings CT of lung in 13 patients with leukemia pulmonary infiltrations were reviewed. Results CT findings of leukemia pulmonary infiltration had a great variety, the main findings were penbronchovascular interstitial thickening, parenchymal nodules, interlobular septal thickening, groundglass opacity, air space consolidation and so on. These finding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pattern of the leukemic cells to infiltrates the lung, but all the findings wereof non璼pecificity. Conclusion The presence of pulmonary infiltrate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complication occurs in patients with leukemia. Although other processes should be excluded, CT is helpful in detecting leukemia pulmonary infiltrates.[Key words] leukemia; lung;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白血病肺部症状通常时由于感染和出血引起的。
白血病肺部浸润影像学表现

作者认为白血病肺部浸润最显著的特征是
肺间质增厚,这种发现与病理检查结果时
相当一致的。白血病细胞沿着支气管周围
浸润可能与白血病细胞淋巴细胞转移有关。
所有病人都有肺部结节改变,只是由于结
节太小和数目较少,某些病例未显出。结 节沿着支气管分布者有4例,小叶中央分布 者3例,此可能与白血病细胞在淋巴管周围 灶性聚集密切相关。
图1:27岁男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HRCT(2mm)右 上肺靶扫描显示小叶间隔(直箭)和支气管血管束(弯箭)
均匀性明显增厚。右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图2:51岁男性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b)右上肺 HRCT(1mm)靶扫描显示支气管血管束增厚(直箭),支
气管周围结节边界欠清晰(弯箭)。结节周围呈毛玻璃样改 变。
图5:45岁女性成人T细胞型白血病. A:HRCT(1mm)显示右肺上叶后段外周局灶性实变。注意胸膜下上叶和
下叶局灶性实变影。而且还注意充填肺小叶的毛玻璃阴影。
图5:45岁女性成人T细胞型白血病. B:右肺上叶后段经支气管活检病理显示白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c)右下肺HRCT (1mm)靶扫描显示小叶中心多发融合结节(箭)。
图3:22岁女性成人T细胞白血病。B:右肺HRCT(1mm)靶扫描显示 小叶中心分布结节(直箭)。支气管壁增厚。(弯箭)
图4:67岁女性成人T细胞型白血病。 B:右下肺HRCT靶扫描(1.5mm)显示支气管周围实变。
白血病肺部并发症的影像学分析

收稿日期:2003-04-11;修回日期:2003-06-13作者简介:姜丽慧(1965-),女,天津市人,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系毕业,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血液系统疾病相关的影像学诊断。
胸部放射学 Thoracic Radiology白血病肺部并发症的影像学分析姜丽慧(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放射科,天津 300020) 摘要:目的 分析白血病肺部并发症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白血病肺部并发症的水平。
方法 分析200例白血病肺部并发症的影像学特点。
结果 并发症的致病因素:单一细菌感染占33.5%(67例),细菌混合感染占35%(70例),真菌感染占3.5%(7例),真菌细菌混合感染占5%(10例),致病菌不明占23%(46例)。
影像学表现:肺纹理改变84例(42%),肺实质病变116例(58%),胸膜改变29例(14.5%),胸腔积液19例(9.5%),肺门或纵隔改变40例(20%)。
结论 白血病肺部并发症以感染为多见,诊断应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此外治疗后复查对照亦有助于鉴别。
关键词:白血病;肺;并发症;X线摄影;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733.7;R81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671(2003)10-0899-03The Analysis of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in LeukemiaJ IA N G L i-hui(Depart ment of Radiology,Hemopathic Hospital of Hem alology Instit ute,Chi nese A cadem y of Medical Sciences,Tianji n 300020,Chi 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level of pulmonany complications of leukemia by analysing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The imaging findings of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were analysed in200cases with leukemia.R esults The pathogenic agents of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included:infection of single type of bacteria in33.5%(67cases),mixed bacteria infection in35%(70cases),fun2 gal infection in3.5%(7cases),fungal infection combined with bacteria infection in5%(10cases),unknown pathogenic agents in23%(46 cases).The radiologic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the change of lung markings in84cases(42%),lung parenchyma lesion in116cases(58%), pleura lesion in29cases(14.5%),pleural effusion in19cases(9.5%),hilum of the lung or mediastina lesion in40cases(20%).Conclu2 sion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of leukemia are mainly pulmonary infection.The diagnosis of this lesion has to combined with clinical data and laboratory test,repeat radiography after treatment is also helpful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K ey w ords:leukemia;lung;complication;radiography;tomography,X-ray computed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起源于造血(或淋巴)干细胞的恶性疾病。
白血病肺浸润

20例急性白血病肺浸润患者中,15例肺部呈 现弥漫性改变,影像学图像也表现为多种 形态。15例出现肺间质改变,多表现为肺小 叶间隔线状或结节状增厚,并可出现“树 芽征”,7例出现小结节影,15例双肺出现 弥漫性毛玻璃样改变,5例肺内出现单发或 多发型斑块影,同时伴有小叶间隔的增厚 ,其中2例患者肺部既有毛玻璃样改变,又 有斑片影。
急性白血病肺浸润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具有特异 性,并且肺浸润的影像学图像也没有特异性表现 ,多呈现多样性,所以很容易出现误诊。在检查 时,要仔细辨别,做好与肺部其他病变,例如与 感染、结核、霉菌感染的鉴别诊断。
(1)感染:斑片影比较容易与感染相混淆,感染 好发于肺段和肺叶,且伴有较为严重的呼吸道 症状,进行抗生素治疗后,疗效显著,而斑片 影多伴有小叶间隔增厚,以间质性斑片影为主 ,薄层CT扫描能够显示; (2)结核、霉菌感染:急性白血病肺浸润,与结 核、霉菌染的结节影内,都有空洞表现,所 以很容易造成误诊。除了影像学表现外,还要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 ,进行诊断。
白血病、骨髓移植相关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1

小结2
• 毛霉菌:病程凶险,进行性加重,手术切除。 • 念珠菌:药物治疗多有效。 • 曲霉菌:介于前述两者之间;适当药物治疗,临 床症状较快好转,CT显示病情好转或静止,部分 病灶长期存在,当患者免疫力下降(原发病复发 或出现较重GVHD,使用大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时病灶增大增多,而当患者免疫力正常(无 GVHD,不再需要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 有时病灶可自行消失。
曲霉菌:沿 支气管分布 的小斑片
曲霉菌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细 支气管管壁增厚,多发边界不清的 小结节,并可见树芽征
粟粒性肺结核: 胸膜下小结节、 血管上小结节、 磨玻璃影
便曲霉菌: 结节
曲霉菌:斑片影
毛霉菌
• 实变 • 空洞 • 脓肿 • 结节 • 肿块 新月征,晕征亦可见 常单发,累及上叶
毛霉菌: 实变周边晕 征
毛霉菌:实变、 内密度不均匀, 考虑脓肿形成, 边缘模糊,有晕 征,少量积液。
念珠菌肺炎
• 斑片状实变 • 空洞 • 多发肺结节,可有晕征
白色念珠菌 肺炎:片状 实变
念珠菌:片状实变位于支气管周围, 为支气管肺炎
热带念珠菌:细支气管炎改变
小结
小结1
• 不同真菌感染单纯依靠CT很难鉴别
气道侵袭性曲霉菌病
• 分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 病理:曲霉菌侵及气道基底膜 • 气管支气管炎:常正常,偶见气管或支气 管管壁增厚。 • 细支气管炎:树芽征、小叶中心性结节 • 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周围实变 小叶中心结节:需与支气管内膜播散性肺结 核、病毒、支原体肺炎等相鉴别
血液病、骨髓白血病死亡患者中尸检有2030%患有真菌感染。 • 另有研究显示白血病或骨髓移植患者处于 中性粒细胞缺乏时50%的患者有严重的真 菌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容医学2012年7月第21卷第7期(下)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Jul.2012.Vol.21.No.7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原发性恶性疾病,表现为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幼稚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并浸润其他组织器官,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
白血病肺部浸润临床并不罕见,但容易同其他疾病肺部表现相混淆而被忽视、漏诊,白血病的肺部症状一般由感染或出血引起,20%~60%的白血病患者尸检发现肺部白血病细胞浸润,但由于大多数患者没有胸部影像学检查证据,仅有不到5%的患者胸部X线检查能显示出白血病肺部浸润[1]。
因此关于白血病肺部浸润的影像学表现的不多。
Zerhouni于1985年首次提出应用1~3mm薄层扫描并作高或极高分辨力重建图像的检查技术,即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CT,HRCT),HRCT可显示出4~5级支气管,用于显示肺的微细结构和肺局灶病变[2]。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确诊白血病肺部浸润患者普通放射学和CT影像学资料,系统描述成人白血病肺部浸润临床影像学表现,评价对白血病肺部浸润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1材料和方法搜集2003年~2011年我院临床确诊白血病肺部浸润45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3~73岁,平均43岁。
其中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2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8例,T细胞白血病6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6例。
所有病理均经骨髓象检测,经支气管镜活检和肺泡脱落细胞学检查确诊。
支气管镜检及脱落细胞活检均在影像检查后1~7天内进行。
本文所研究患者均有白血病肺部浸润,其他肺部感染、出血、肺水肿、药物反应患者均排出在外。
1.1临床诊断:45例患者均符合白血病的诊断标准[3];有呼吸道症状,X线胸片或CT有肺部发现;抗生素治疗7~10天无效或症状加重,抗白血病治疗有后疗效明显或完全缓解,复查肺部病变消失。
1.2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均有呼吸道症状,咳嗽或持续性干咳伴胸闷35例,咳嗽有痰10例,少数患者伴血痰发热25例,胸部胀痛8例,肝、脾、淋巴结肿大23例,肺部阳性体征21例,其中呼吸音增粗10例,肺部湿啰音8例,哮鸣音6例。
本组患者普通放射学平片采用GE公司CR、DR数字X线机,CT 使用GE64排螺旋CT 机。
先行常规普通放射学检查,再用CT 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并对病灶区作1.0~3.0mm 薄层扫描,重建图像采用高或极高分辨率算法,由数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对所有病例的普通放射学、CT 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就影像学征象达成一致意见后详细记录。
以活检区域异常影像改变为重点,并同正常肺组织对比观察。
肺组织分上、中、下肺野三部分记录。
严格按照影像学解剖规定,对于分布于肺内侧(纵膈旁)2/3称为中央型病变,肺外侧1/3称为周围型病变。
影像医师阅片时,主要观察肺部结节、肺纹理异常增多、肺野毛玻璃状改变等普通放射学平片征象以及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间质增厚、肺部结节、气腔实变、支气管间质增厚、肺部结节等C T征象。
结节标记为淋巴管周围型、小叶中心型和随机分布。
≤10mm为小结节,≥10mm为大结节。
小叶间隔增厚和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可为线状或结节状增厚;气腔实变为透明度下降,内部支气管结构不能分辨;毛玻璃状改变为肺实质透明度下降,但血管结构可分辨。
2结果本组显示所有患者肺部平片均表现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呈条索状或网格状23例,两肺中下野斑片状阴影12例;两肺散在粟粒状阴影6例,呈针尖状散在分布,同肺纹理网格并存;两肺结节、斑点状密度增高影13例,6例大结节10~15mm ,7例为小结节5~10mm 。
胸腔积液1例,表现为双侧胸腔积液。
白血病肺部浸润CT 主要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和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本组所有病例均有小叶间隔增厚,其中线状增厚9例,结节状增厚24例,线状合并结节状增厚12例;线状增粗15例,结节状增粗30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5例。
HRCT 示所有病例肺内均见结节,多数为小结节,24例结节<5mm ,15例直径5.0~10.0mm ,6例直径10~15mm ;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淋巴管周围型结节18例,沿小叶中心分布的结节15例,结节随机分布12例,肺门淋巴结增大3例。
存在毛玻璃状改变、气腔实变21例,18例毛玻璃状改变和气腔实变位置有关,15例实变沿周围支气管分布,合并支气管含气征。
肺透明度下降周围型分布12例,中央型9例。
本组实变均伴小叶间隔增厚或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白血病肺部浸润的影像学分析刘增辉1,崔鹤仙2,南静1,陈四虎1,徐亚民1(1.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放射科;2.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河北邯郸056002)[摘要]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合并肺部浸润的临床及胸部影像学特征,提高白血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
方法:分析45例骨髓检测确诊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及胸部影像学资料。
结果:白血病肺部浸润影像表现很多,主要有肺纹理增多、肺野斑片阴影、毛玻璃状改变、细小结节、肺门淋巴结增大,胸腔积液等。
C T 检查可见小叶间隔增厚,外周支气管血管间质增厚、肺部结节等。
这些表现与白血病细胞浸润病理一致,但不具备特异性。
结论:白血病患者出现胸肺部症状时,应考虑肺部浸润的可能,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肺部浸润的诊断,但不具备特异性,应与其他并发症相鉴别。
[关键词]白血病:肺部浸润;影像学分析142DOI:10.15909/61-1347/r.2012.08.168中国美容医学2012年7月第21卷第7期(下)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Jul.2012.Vol.21.No.7白细胞总数同胸部影像异常关系:白细胞总数<4.0×109/L共10例,胸部X线影像检查异常共10例。
3讨论白血病是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特征为骨髓异常幼稚白血病细胞弥漫性增生,取代正常骨髓组织。
异常幼稚白血病细胞侵入周围血液,导致周围血液白细胞量变和质变。
幼稚白细胞浸润肝、脾、淋巴结、肺等组织器官和脏器,引起各种并发症,晚期可导致严重贫血和出血[4]。
文献报道白血病肺部浸润发生率为24%~64%,多见于病变终末期,也可发生于未治疗的病变早期[5],大部分肺部浸润在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中没有显示。
尸检与胸部影像学对照研究证明只有少数白血病患者肺部浸润能导致胸部影像异常[2,9]。
肺部白血病浸润的胸部X线片主要表现为弥漫状网状影像,也有文章表明其肺部表现为结节及局灶性肺实变[6-7]。
CT发现白血病胸膜浸润及胸腔积液也有文献报道[8]。
白血病肺部浸润的X线表现很多,但都不具备特异性,临床常误诊为肺炎和支气管炎。
本组病例肺纹理增粗占51.1%,提示肺纹理增粗是白血病肺部浸润的主要X线表现。
病理基础是支气管、肺间质被白血病细胞浸润。
本组中5例患者临床误诊支气管炎,26.7%表现为两肺中下野散在斑片阴影,边缘模糊,易误诊肺炎,经抗炎、止咳、化痰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本组虽两种疾病X线表现相似,但支气管炎、肺炎以高热为主要表现,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较重,经短期抗炎治疗有效,而白血病肺部浸润咳嗽症状轻,少有咳痰,抗炎治疗无效,改化疗后症状消失。
因肺泡中含气,故肺组织有良好的密度对比,CT与胸部平片比较,密度分辨率较高,可精确空间定位,多窗位显示病变,使CT成为评价肺组织病变的最佳手段。
白血病肺部浸润最常见的异常CT影像是小叶间隔增厚,可累及中央及周围间质。
其病理基础为白血病细胞向支气管、细支气管周围结缔组织浸润,白血病细胞穿过支气管肺泡壁集结于结缔组织中。
可能是因为白血病细胞沿淋巴管转移而分布于支气管周围。
该表现同病理学研究结果,与白血病细胞倾向于浸润支气管、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然后进入气道壁相符合[10]。
在显示间质增厚时,应采用HRCT对极小病变扫描,应用2.0~3.0mm薄层扫描,对发现和显示微小病变有良好的效果。
结节影可见于所有白血病肺部浸润的患者,但因结节小,数量少,随病情、病程不同而变化,所以结节影不是肺浸润的特异性表现[11]。
本组20例沿中央小叶分布,25例结节影分布于支气管血管周围,其病理基础可能是由于白血病细胞的淋巴管或淋巴结局部聚集。
细支气管周围实变可见于多种疾病,且CT表现基本相同,所以也不是白血病肺部浸润的特异性CT征象,病理基础和白血病细胞在同空气相通的支气管、肺泡界面聚集有关。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胸部影像检查有以下表现的时候应该考虑存在白血病肺部浸润的可能:平片:①肺纹理增粗,以中下肺野为主;②片状阴影;③纵膈增宽;④肺门结节影;⑤胸腔积液。
CT:①小叶间隔与支气管血管束增厚;②肺部结节、肺毛玻璃样变;③肺实变。
X线平片是基本的检查手段,可发现明显的病变,CT可用于确定病变范围和性质。
白血病患者CT或HRCT发现肺间质增厚,应高度怀疑肺部浸润的可能[12]。
白血病肺部浸润主要应与细菌性肺炎、肺结核、肺水肿、肺出血和肺霉菌感染等相鉴别。
细菌性肺炎,病变多呈小叶性或大叶性,一肺或两肺中下野的中内带肺纹理增多、增粗,沿肺纹理分布小点片状阴影,可融合成大片;浸润型肺结核病变为一肺或两肺肺尖部,可发展到中上肺野,病灶边缘不清,可呈片絮状或团块状阴影,偶有空洞、肺水肿,为肺门周围对称的磨玻璃样改变和肺部云团状阴影;肺霉菌感染为两肺中下野弥漫点片状阴影,可融合成大片或云团状,表现无特征性,需结合实验室检查方可诊断。
综上所述,白血病胸部并发症种类很多,肺部浸润很常见,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和治疗过程中胸部并发症也不完全相同,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但均不具备特异性,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胸部X线片及CT检查,必要时三维重建,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考虑,才能对白血病肺部浸润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减少误诊。
[参考文献][1]Mail CW,Moore AV,Ulreich S,et al.Chest Radiographic-patho-logic Correlation in adult Leu kemia Patients[J].Invest Radiol.1983,18(6): 495-499.[2]Zerhouni EA.CT and MRI of the Thorax[M].New York;Churohill, 1990:93-95.[3]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06-121,131-143.[4]武忠弼.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47-353.[5]李相生,张万时,徐家兴.白血病肺部并发症的CT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3:133-134.[6]Okura T,Tanaka R,shibata H,et al.Adult T-cell leukemia with a solitary lung mass[J].Chest,1992,101(?):1471-1472.[7]霍秀英,岳宗元.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胸部X线观察[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4,5:314-315.[8]Kim FM,Fennessy JJ.Pleural Thickening Caused by Leukemic Infiltration:CT Findings[J].AIR,1994,162(2):293-294.[9]李云江,臧旭,白血病胸部浸润和并发症的病理X线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1978,12(1):9-12.[10]Tanaka N,Matsumoto T Miura G,et al.CT Findings of LeukemicPulmonary Infiltration with Pathologic Correlation[J].Eur J Radiol, 2002,12(1):166-174.[11]Okada F,Ando Y,Kondo Y,et al.Thoracic CT Findings of AdultT-Cell Lymphoma[J].AJR,2004,182(3):761-767.[12]罗绍凯,洪文德,李娟.临床血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1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