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类天疱疮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大疱性类天疱疮该怎么办
中药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验案1则

山 西 中 医 2021年6月第37卷第6期 SHANXI J OF TCM Jun.2021 Vol .37 No .6·3·品,冰伏邪气,凉遏气机,且苦寒伤阴,阴愈亏,火愈炽,故疗效欠佳。
针对其内有郁火,外有湿热之病机,选用消风散加减以疏解郁热,健脾燥湿。
方中荆芥、防风为“风药之润剂”,既宣在表之邪,又透内郁之火,宣畅气机,给邪以出路;当归、生地黄滋阴凉血,既养已失之津,又防郁火伤阴;茯苓、白术、陈皮健脾燥湿,脾健则湿自除;桑白皮、蛇床子祛风止痒;合欢皮解郁宁心;甘草调和诸药。
5 结语传统医学认为浸淫疮的病机是心火脾湿受风所致,故其治疗多以清热利湿为主。
但过用寒凉有损伤脾胃的弊端。
笔者认为,“火郁发之”理论是浸淫疮过程不可忽视的治法。
采用宣透法治疗可以因势利导,宣发郁火,使外邪得解,怫郁得散。
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入轻清宣透的中药宣透郁热,畅达气机,可以提高临床效果,为中医治疗浸淫疮提供较为完整的临床思路。
(收稿日期:2021-02-26)本文编辑:宋雨中药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验案1则白 云关键词:大疱性类天疱疮;中医药疗法;验案中图分类号:R758.66,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7156 (2021) 06-0003-01作者简介:白云,女,副主任医师,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妇幼保健院 (莘县 252400) 。
类天疱疮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大疱性皮肤病,因其皮损类似天疱疮,故名类天疱疮,病程长,预后良好。
临床特征是在红斑上或正常皮肤上出现紧张性大疱,疱壁较厚,不易破裂,尼氏征阴性。
笔者近来用中医辨证治疗1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典型病例魏某,女,83岁,2019年12月24日初诊。
全身起红色风团伴瘙痒半月。
患者半月前全身起红色风团伴瘙痒,自行服用抗过敏药物,现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皮肤发紧,结合病理检查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
刻症见:胸、背、腋下可见散在多处水疱,水疱发生在红斑基础上,水疱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疱壁紧张,侧壁内凹,呈钝角,清亮透明,尼氏征阴性,口腔上腭部位可见小片糜烂面,伴烦躁,面色不华,纳差,手脚浮肿发胀,大便黏滞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小孩得了大疱类天疱疮怎么办

小孩得了大疱类天疱疮怎么办大疱类天疱疮(Pemphigus foliaceu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但也有儿童罕见发病,是一种炎症反应系累及表皮,特征为大质量液体组成的疱疹,严重时会使孩子出现严重的水肿甚至呼吸困难。
治疗方法:1. 皮肤外用药物治疗1.1 皮质类固醇类皮质类固醇因其抗炎、抗过敏作用,是治疗天疱疮的基石。
国内外表明,应依疾情确定应用的剂量及疗程,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副作用。
1.2 其他口服药物如果皮质类固醇外用无效,应慎重考虑口服高剂量的皮质类固醇,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小剂量的甲氨蝶呤和其他免疫抑制剂等。
2. 光疗治疗紫外线A(这种紫外线被称为“长波长紫外线”和“UVA”)治疗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3. 光动力疗法光动力疗法是用于局部治疗皮肤病的一种疗法。
该疗法需要特定类型的药物和特定类型的光波来完成。
目前这种方法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需要进一步验证。
4. 输液经验性传统疗法的一个方面是爱的输液治疗。
在为期两周的住院治疗期间,向患者点滴输液。
输液过程中应确保输入足够的蛋白质和液体。
注意事项:1. 彻底清洁干净水中的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可能会感染或加重孩子的病情。
切忌用勉强可以接受的水温度进行清洗,但不要太热。
使用棉签轻轻擦拭患处。
2. 不要挤破大泡有许多孩子因为感到瘙痒会尝试挤破疱疹,特别是在疱疹处于发作期间。
切忌挤破疱疹,因为这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并减缓伤口的愈合。
3. 孩子要穿宽松的衣服尽量穿着宽松而透气的衣物。
不要选择防止紫外线的夏季衣物,因为它们可能会加重瘙痒感和发热感。
4.远离感染源孩子在患有皮肤疾病期间应注意避免接触池水、浴缸、海水等容易感染的场所。
保持地面干燥。
5. 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孩子的饮食应清淡、易于消化,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糖和维生素。
6. 多喝水多喝水,保持足够的水分,防止孩子出现脱水,缓解孩子身体的不适。
小孩多动症能不能治好小孩多动症能不能治好小孩多动症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病因复杂,症状也多样化。
皮肤科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诊疗护理

皮肤科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诊疗护理大疱性类天疱疮(bu11ouspemphigoi,BP)是一种表皮下水疱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多发于老年人。
以紧张性大疱为特征,免疫病理发现基底膜带有IgG和补体C3沉积,多无黏膜损害,小部分患者在口腔上出现非瘢痕性水疱和糜烂,尼氏征(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类天疱疮抗体与抗原(BPAGI和BPAG2)结合,激活补体、过敏毒素C3a和C5a形成,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并黏附到基底膜上,释放溶酶体酶,导致基底细胞膜半桥粒和锚丝等断裂及消失,形成水疱。
【临床类型及表现】1、临床类型包括全身性类天疱疮、局限性类天疱疮、瘢痕性和(或)黏膜类天疱疮、丘疹性和结节性类天疱疮、增殖性类天疱疮、妊娠疱疹等。
2.临床表现开始通常为瘙痒和四肢的非特异性皮损,瘙痒可持续几天到几年。
皮疹可为尊麻疹样或湿疹样,在水疱出现前,持续几周到几个月不等。
前驱症状后在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紧张性大疱,好发于胸腹、腋下、腹股沟、四肢屈侧,一周内泛发全身。
疱壁紧张,疱壁厚,疱液清或偶带血性,尼氏征(一)。
继之水疱破溃一糜烂一结痂一痂皮脱落一色素沉着。
皮疹成批出现或此起彼伏。
有8%〜39%的黏膜损害,多发生在皮损泛发期或疾病后期,较易愈合。
未经治疗的类天疱疮呈慢性、自限性过程,病程平均3〜6年,大多数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
预后的参考指标:患者的年龄、系统性疾病、低白蛋白、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活动性水疱期的老年患者未经治疗有1/3会导致死亡。
【诊断及治疗】1.诊断①好发于老年人,红斑或正常皮肤上有紧张性大疱,疱壁不容易破溃,尼氏征(一),糜烂面容易愈合。
②黏膜损害少而轻微。
③病理变化为表皮下水疱,基底膜有IgG线状沉积。
④血清中有抗基底膜带循环抗体。
⑤本病应与寻常型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线状IgA皮病和大疱型多形红斑相鉴别。
2.治疗治疗的目的是用最小剂量的药物抑制病情活动。
米诺环素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

米诺环素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发布时间:2021-07-07T15:29:23.04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1期作者:刘嘉[导读]刘嘉(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川成都610036)摘要:大疱性类天疱疮是当前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大疱病,该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上升,该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糖皮质激素在对BP进行治疗时经常会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很多患者的身体系统无法长时间接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摄入。
而米诺环素在治疗过程中尽管较为安全,但其临床治疗效果无法满足患者的疾病治疗需求。
因此,本文作者针对我院在2019年12月收治的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疾病患者开展了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米诺环素的临床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大疱性类天疱疮;米诺环素;糖皮质激素大疱性类天疱疮作为当前影响老年患者正常生活的一种疾病,其在临床治疗中不仅需要考虑到治疗效果,同时还需要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性的考量。
单纯的糖皮质激素疗法临床效果较好,但由于其对老年患者的身体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大剂量服用会造成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受到较大的损伤,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对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而米诺环素在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疾病时的效果不佳,本文作者针对我院在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开展了米诺环素联合糖皮质激素的临床治疗方法,具体的报告内容如下:1 临床资料研究对于本次研究的患者,其是我院在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经临床诊断和病理学检查确认患者临床症状符合大疱性类天疱疮疾病的症状。
患者年龄为67岁,观察患者身体症状,其胸背部有红斑和水疱,且患者的症状持续3个月时间以上,并与 2019年1月到我院进行就诊治疗。
患者在8个月前因过敏性鼻炎疾病采用中药药膏进行胸背部穴位贴服治疗,治疗频率为10天1次贴服,且每次的贴敷治疗时间在4h以上,在就诊前共治疗3次。
大疱性类天疱疮护理课件

注意事项
定期复诊,及时与医生沟通病情变化和 疗效 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保持环境清 洁
注意事项
避免与他人共用护肤品和个人用品,避 免交叉感染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大疱性类天疱疮护理课 件
目录 引言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慢性泡疹性皮肤 病 病情复杂,需要综合治疗和护理
引言
本课件将介绍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方 法和注意事项
护理方法
护理方法
保持患者室内环境舒适:适当调节室温 和湿度,避免过度潮湿或过度干燥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性 物质接触,使用适当的护肤品
护理方法
温和清洁:使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剂清 洗患处,轻柔擦干
外用药物应用:根据医嘱正确使用外用 药物,避免过度使用或长期使用
护理方法
饮食控制:合理搭配膳食,避免食用辛 辣刺激性食物和过热过冷食物 心理支持:提供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 积极面对病情,减轻焦虑和压力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注意防晒
米诺环素联合烟酰胺治疗2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

要的漏诊或误诊。
参考文献!蒋明,朱立平,林孝义"风湿病学(下册)"第!版"北京:科学出版社,!##$"!%#&"’吴志华"现代皮肤性病学"第!版"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收稿:’%%$+%)+%&修回:’%%$+%$+’%)米诺环素联合烟酰胺治疗’(例大疱性类天疱疮陈喜雪!王娣!尹保会’朱学骏![摘要]选择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例,用米诺环素联合烟酰胺治疗。
随访$个月,’年。
结果:!%例完全控制,!!例部分控制,*例未能控制。
$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米诺环素联合烟酰胺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疗效肯定,副作用相对较低,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之一。
[关键词]大疱性类天疱疮;米诺环素;烟酰胺大疱性类天疱疮(-.//0.12342567068,9:)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重症大疱性皮肤病。
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9:患者人数正呈上升趋势。
由于9:患者常伴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栓等,为糖皮质激素的绝对或相对禁忌症,因此,我科于’%%’年!!月,’%%*年!!月从大疱病专科门诊选择了’(例有较多合并症或年龄较大的患者,采取了米诺环素联合烟酰胺的治疗方法,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基本情况’(例患者中男!;例,女&例。
年龄(!,#!岁,平均(;("*%<#")*)岁。
受累面积从!=,$%=,平均(’("%*<!;"$&)=,见表!。
病程!(8 ,$%个月,平均(#"$(<!$")#)个月。
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皮损的组织病理检查及免疫荧光检查确诊。
大疱性类天庖疮一例治疗体会

基础 疾病多 , 体免疫力低下 , 机 如观察到 任何 诱因情况 下 , 手掌 内侧 出现 水疱 , 双 疱液混 浊 , 围皮肤肿 住院病人都是老年患者 , 周 就要高度怀 疑是大疱性类天疱 胀 。因我院无皮肤专科 , 建议 患者家属将患者转外院治疗 , 由于 老年人皮肤上 出现张力性 的大疱 , 但
当代 医学 2 0 0 9年 1 月第 1 卷 第 3期总 第 18期 C ne p rr dc e e . 0 ,o. o3 s eN .5 5 5 o t oa Me i n , c2 9 1 5N - Is o18 m y i D 0 V 1 u
大疱性 类天庖 疮一例 治疗体会
通 结 对 种种原因未能至外院就诊, 而在我 院暂 予无极膏和康纳乐霜 等外 疮 的 可 能 , 过 上 级 医疗 机 构 的会 诊 , 合 病 理 检 查 结 果 , 大 疱 用, 由于 考 虑 合 并 有 感 染 , 予抗 感 染 治 疗 。但 患者 皮 损 未 见 好 转 , 性类天疱疮 的诊断并不 困难。同时也应注意大疱性类天疱疮应与 并 向四 肢 、 干 延 伸 , 呈 圆形 、 液 浊 变 , 径 多在 1公 分 左 右 , 躯 疱 疱 直 获 得性 大疱 性 表 皮 松 解 症 相 鉴 别 。这 两 个 病 的 共 同 之 处 是老 年 发 DF脱屑 、 有破 溃 。后 经 外 院 诊 断考 虑 为 霉 菌 性 湿 疹 继发 病 ; 张 力性 大 疱 ;病 理 上 为 表 皮 下疱 ; I 并
一旦 发现此类病 例, 需要 明确 诊断还是 要依靠有 条 痒、 烧灼感 。 慢性病程 , 反复发作[ 早期皮损可仅表现 为浮肿性 的 大 的局 限性 , 1 l 。 但根据 该病例 的发病 特点 , 尤其 是老年 患 红斑而没有水疱 , 可误诊 为多形红斑或药疹 。患者全 身健康状况 件 的医疗机构 的帮助 ,
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的治疗与护理

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的治疗与护理发表时间:2012-10-16T13:46:47.0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期供稿作者:王丽红朱强平[导读] 大疱性类天疱疮多见于60-70岁以上老年人[1]。
王丽红朱强平(景德镇市皮肤病医院江西景德镇 333000)2010年7月我院收治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1例,现将诊治和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78岁。
因全身水疱伴痒半月,于2010年7月5日来我院就诊。
半月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头面、躯干、四肢出现散在数个水疱,绿豆至蚕豆大小,水疱不易破、壁紧张,液清,伴痒。
逐渐增多,个别水疱破溃后,遗留糜烂面,渗液少。
门诊拟“大疱性类天疱疮”收入住院。
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较差,糖尿病饮食,睡眠欠佳,小便正常,大便三日未解。
既往史:脑梗伴左侧半身不遂三年,左侧足背、内踝各一核桃大小溃疡二年,高血压、糖尿病十余年。
个人史、月经婚育史以及家族史无异常。
体格检查:血压:160/80mmHg,坐轮椅推入病房,对答切题,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
专科情况:头面、躯干、四肢散在十余个绿豆至蚕豆大小水疱,水疱不易破、壁紧张,液清,尼氏征阴性。
双上肢各一拇指盖大小糜烂面,渗液少,易于愈合。
口腔粘膜无糜烂。
左侧足背、内踝各一核桃大小溃疡,基底平坦,暗红,边齐,有少许稀薄分泌物。
实验室检查:血球分析(7月6日):白细胞:7.17×109,中性细胞比率:49.84%,淋巴细胞比率:19.54%,嗜酸性粒细胞比率:26.41%,嗜酸性粒细胞:1.89×109。
生化检查:总蛋白:55g/L,白蛋白24g/L,白球比:0.77;血糖:7.0mmol/L,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电解质未见异常。
7月8日复查:血糖:8.79mmol/L。
7月11日复查电解质:钾:2.89mmol/L。
7月13日口腔粘膜查念珠菌:阳性。
7月17日生化复查:未见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疱性类天疱疮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大疱性类天疱疮该怎么
办
大疱性类天疱疮最有效的西医治疗方法
一、西医
基本原则与天疱疮相似。
控制大疱性类天疱疮皮损所需的皮质类固醇用量要小,一般为泼尼松40一60mg/d。
水疱控制后2周逐渐减量至维持量,并长期服用,一般需服2年左右。
不宜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如伴发糖尿病、结核病等的患者,可用氨苯砜(100一150mg/d)或免疫抑制剂如雷公藤多甙,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治疗。
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年迈体弱,全身支持疗法也是很重要的。
在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期间,应注意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
二、治疗
1.皮质类固醇激素是首选治疗。
由于本病患者多为老年人,且疾病过程相对良好,皮质类固醇激素剂量低于寻常性天疱疮。
一般为泼尼松40~80mg/d或等量的其他皮质类固醇激素,如甲泼尼龙等,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
2.免疫抑制剂可用硫唑嘌呤100~150mg/d或甲氨蝶呤25~50mg静脉每周1次,可与皮质激素联合或单独使用。
3.磺胺吡啶3.0~6.0g/d,氨苯砜50~150mg/d,亦有一定疗效。
极少数病例用四环素500mg 3次/d,联合尼克胺500mg 3次/d。
亦有一定疗效。
4.对于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引起患者免疫抑制导致的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
应保持高度警惕。
5.局部治疗与天疱疮基本相同。
三、预后
本病呈慢性过程,有复发和缓解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继发细菌感染如支气管肺炎、败血症等。
年龄愈大,预后相对较差。
大疱性类天疱疮最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医
1.中医疗法:
多用清热解毒,清营凉血,祛湿解表的药物。
如地肤子、白鲜皮、防风、银花、连翘、蒲公英、紫地丁、黄柏、黄芩、栀子、丹皮、当归、生地、赤芍、甘草等煎汤口服。
对正气不足与津液消耗等,可以用补气、养血、滋阴等药物。
可选用清瘟败毒饮、清脾除湿饮。
二、辨证论治:
1.热毒炽盛证:起病急骤,水疱迅速扩展或增多,糜烂面鲜红,身热口渴,便
于溲赤,舌质红绛,苔少或黄,脉弦滑或数。
清热解毒。
清瘟败毒饮加减。
2.心脾积热证:燎浆水疱,反复新起,疮壁松弛,流汁较多,甚则口糜舌烂。
兼见心烦不眠,胃纳呆滞,腹胀便溏,甚则恶心呕吐,舌尖红,苔黄腻,脉濡数。
清心泻脾。
清脾除湿饮加减。
3.气阴两亏证:病程日久,已无水疱出现,倦怠无力,气短懒言,或五心烦热,舌质淡红,苔少或苔剥,脉沉细。
益气养阴、清解余毒。
参芪知母汤加减。
三、外治及其他治疗:
1.银花、地榆、野菊花、秦艽,煎水外洗,或三黄洗剂,外搽。
2.酌情选用清凉膏(石灰、麻油)、石珍散(煅石膏、真轻粉、青黛、黄柏)、青黛散,麻油调搽。
3.粘膜损害,以青吹口散、养阴生肌散、锡类散、珠黄散等,外吹或外涂。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dpxltpc/yy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