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

合集下载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一,他们都没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没有搞清楚“革命的朋友和革命的敌人”,当然会失败。

第二,他们都不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代表。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相比,都有落后性,阶级局限性。

这是他们失败的共同的致命原因。

第三,他们都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对近代的革命理论不能接受。

资产阶级虽然接受了西方的启蒙思想,但他们并没有把西方的先进思想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归于失败首先,近代文明是工业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变革,工业是整个社会里主导地位也是最先进的行业,随之工人阶级也将是引导社会发展的最先进也是最主要的引导者,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它之所以在中国成功是因为跟进了时代的步伐,符合了历史的发展规律。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也符合了一个客观规律。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1)农民阶级受阶级的局限主要表现在: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的小生产者,目光短浅。

②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和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都有致命的缺陷。

③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④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义和团的分散斗争都说明了这一点。

(2)农民阶级受时代的局限主要表现在: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过于强大,是以往农民战争未曾遇到的新情况。

②由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较晚和发展不充分,当时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未成熟到领导农民革命的程度,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然要失败。

地主阶级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逐渐打开了中国大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张之洞决定兴建。厂址在汉阳。由于张之 洞等人对经营近代工业盲目无知,办理成 绩很差。1896年改为“官督商办”,由大 官僚买办盛宣怀接办。
(4)上海机器织布局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近代化棉纺织厂。 1882年,由李鸿章奏准创办,是一个“官 督商办”企业。 在开办之初,李鸿章曾为织布局奏请了 减税和十年专利权,“酌定十年以内,只 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在这 种一家垄断的情况下,生产发展较快。
(2)金陵制造局
1865年,李鸿章将1863年设立于苏州的洋炮
局搬到南京,成立金陵制造局,生产枪、
炮、子弹、火药,供应淮军及本省各防营。
该局的工程师和负责人为英人马格里。
1875后,该局由中国人监办。
金陵制造局制造的大炮
(3)福州船政局
1866年由左宗棠设立。厂址在福州马尾, 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分任正副监督。 1884年中法战争时,船政局遭到严重破 坏
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年),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 代表。字季高,湖南湘阴人。1860年为曾国藩推荐,统领 部分湘军,曾自募约五千人,组成“楚军”,左系湘军形 成。1862年初,经曾国藩举荐,升任浙江巡抚,与法国组 织“常捷军”,陷宁波、绍兴等地。1866年以闽浙总督身 份创办福州船政局。次年调任陕甘总督,“身虽西去,心 犹东注”。督陕甘期间,曾办兰州制造局,因西北盛产羊 毛,又办兰州织呢局。1875年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次年率军入疆,进攻阿古柏反动政权。1878年收复除伊犁 以外新疆全境,建议设立新疆行省,开发新疆。1881年升 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1884年中法战争中是主战派,督 福建军务。次年因病退职死。他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在70 年代以后裁撤洋员,与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的“非洋人 洋匠不可” 的情形有所不同,反映了他具有一定的自力 更生办洋务的思想特点。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新式学堂培养的人才
詹天佑
邓世昌
一、洋务运动的概况
1、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2、代表人物:1个中央代表 、 4个地方代表 3、目的: 维护清朝的统治 4、口号: 自强、求富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筹建海军 培养人才
5、内容:
6、结果
破产
(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7、评价
4、口号: 自强、求富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5、内容:
洋务运动后期,(19世纪70年代~90年代) 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 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时间 举办者 1872 李鸿章 1893 年 张之洞 1893 年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
1300万两;湖北织布局 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4、口号: 自强、求富
“师夷长技”
前期
后期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自强”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求富”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一、洋务运动的概况
1、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2、代表人物:1个中央代表 、 4个地方代表 3、目的: 维护清朝的统治
4、口号: 自强、求富
创办军事工业
5、内容: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兴办民用工业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轮船招商局
福州船政局 先后造出40艘近代 船舰,装备了福建水师 全部,北洋水师的五分 之二,南洋水师的三分 之一。
“平远号”为福州船政局所造, 亚洲国家第一艘全钢军舰
昔日上海轮船招商局 现今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

洋务运动的时间

洋务运动的时间

洋务运动的时间洋务运动是指中国清朝末期,自1861年至1895年间,在中国境内兴起的一场维新运动。

其始于同治年间,以维护国家权益、借鉴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为主要目标,运动中各地的洋务局和洋务学堂建立起来,为中国近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整个运动分为五个时期,这五个时期分别为同治、光绪初年、光绪中年、戊戌维新前夕和戊戌维新后期。

具体的时间段是:同治年间(1861年-1874年)是洋务运动的开始时期,同治元年(1861年)十月底设立“兴学致用总局”(即洋务局),其总署设在南京。

第一任总办大臣是左宗棠,江南纺织业、关外军械制造业、海军的建设、洋务学堂等活动在同治年间得以蓬勃发展。

光绪初年(1875年-1884年)是洋务运动的第二个时期,第一次海军改良运动于1875年开始,学习俄国舰船的技术,引进外籍军官,修建了许多军舰和炮台。

同时,由魏源、严复、曾国藩等推动兴办学堂,以提高国人教育水平,培养造船机械等方面的人才。

光绪中年(1885年-1895年)是洋务运动的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是整个运动的高峰时期。

1885年,李鸿章设立了南洋实业公司,引进了西方现代工艺和先进技术,推动了纺织业、造船业、采矿业、冶金业等各行业的发展。

同时,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广州成立了大学堂,培养出了许多各行各业的人才。

戊戌维新前夕(1895年)是洋务运动的第四个时期,这一时期是洋务运动走向尾声的时期。

由于甲午战争失败,清朝政府开始发生动荡,一些洋务运动中的先进王公大臣和士人开始对清政府进行批评和改革呼声,为戊戌维新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戊戌维新后期(1895年-1898年)是洋务运动的最后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是戊戌维新运动爆发后的整合和推动时期。

戊戌维新运动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变革,它是清朝史上最大也是最具政治性的变革运动。

由于戊戌政变失败,戊戌维新运动遭到了失败,但它却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方向,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一页。

第四课-洋务运动

第四课-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曾 国 藩
李 鸿 章
左 宗 棠
张之洞
名称
创办人
创办 时间
1861年
地点 安庆
经营 范围 仿制洋 枪洋炮
枪炮、 弹药、 轮船
地位 第一家 近代军 事企业 近代最 大的军 事企业
近代最大 的船舶修 造厂 规模仅次 于江南制 造总局
安庆军 曾国藩 械所 江南制 造总局
李鸿章
1865年
第4课:洋务运动
奕 訢
曾 国 藩
章李 鸿
棠左 宗
张之洞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一词由「夷务」而來。中国古代以「夷」 专指华夏以外民族,把与外国人打交道称为「夷务」。 「夷」字经逐漸演变而成为贬称,含有歧视之意。第二 次鸦片战争后,1858年的《天津条约》規定公文不用 「夷」字,从此「夷务」为「洋务」所取代,泛指与西 方国家进行的一切事务,如外交、商贸、传教、办新式 学堂、引先进技术等。 「洋务运动」又称「自強运动」,专指19世紀60年代 初期到90年代中叶,清朝一部分洋务派官僚提倡的全国 性运动,以学习西方科技,引进現代「大机器」为「自 強」的主要內容。
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 “誉之为圣相,谳 建树功业、转移运 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 然而,也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 民族罪人、擅权滥 之为元凶” 之谜 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 “违朝廷大禁 纳妾” 之谜 五十一岁时,咸丰帝大丧期间,秘娶小妾,“违制失德”,故 有人斥其为“伪君 子”。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曾国 藩“貌之过人者,眼作三角形,常如欲 睡,身材仅中人,行步 则极厚重,言语迟缓。”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洋务: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兴办的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密切关系的一切事物。

一.背景:1.清王朝面对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

2.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1)洋务派——代表:中央(弈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主张利用西方科技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2)顽固派——代表:倭仁。

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3)慈禧:为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支持有实力并得到列强支持的洋务派。

二.过程:1.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内部的改革派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旨在富国强兵挽救清王朝统治危机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2.目的:剿发捻(镇压国内反抗;平中国);勤远略(为皇帝解除外患;敌外国)。

3.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4.领导:中央——总理衙门;地方上的督抚是洋务派的实力派。

5.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

6.内容:(1)前期:打着“自强”的旗号,兴办军事工业。

A.代表企业: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中国近代最早的兵工厂。

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近代最大的兵工厂。

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近代最早的造船厂。

崇厚的天津机器局——北方最大的兵工厂。

B.特征:政府投资;引进设备,机器大生产;引进洋匠、外国科技人才;封建管理;产品服务于政府和军队。

C.性质:封建性质的企业,最关键的表现是投资不为了营利,产品不投入市场。

(2)后期:打着“求富”的旗号,兴办民用工业。

A.代表企业:(都是当时最大)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天津开平煤矿。

张之洞——湖北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B.特征:政府主导(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商业资本介入;机器大生产;是军工企业的辅助;以营利为目的,产品与市场有密切关系。

C.性质: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3)筹建近代海军:北洋,南洋,福建海军;成立海军衙门。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是洋务运动初具成效的标志。

(4)创办新式学堂,外派留学生。

三.洋务运动的失败:1.失败标志:中法战争的失败,宣告初步失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彻底失败。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创办新式学堂
洋务派还向西方国 家派遣留学生。留学生 中的不少人,学到了西 方先进文化,在以后中 国的政治、军事、外交 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 了积极作用。
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 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 交人才为宗旨。此后,洋务派在各地相 继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 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 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 技方面,打开了窗口。
5、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左宗棠(1812),字季 高,才学出众,能力非凡, 但科场失意,人生坎坷,入 仕出头,竟在40岁之后。
左宗棠一生对中华民族, 甚至对自己,最大的贡献就 是收复新疆。在晚清名臣皆 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的情况下,他率军抵抗外敌, 收复新疆,成为晚清腐败政 治中的一个亮点。被梁启超 评价为“五百年来第一伟 人”。
(一)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
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 了促进作用;
2
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
3
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二)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
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 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 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 为维持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 洋务运动进行时,清政府已 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 约,西方列强正是依据种种特权, 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 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 中国真正富强起来。 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企业虽 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 其管理却仍是封建衙门式的。
创办人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崇厚
创办民用工业
口号
求富
民用工业名称 上海轮船招商局 天津开平煤矿 汉 阳 铁 厂 湖北织布局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主要工矿企业(6张)①洋务企业采用西方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属于近代企业。
②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使用,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门式的。虽然 这些企业采用机器生产,但本质上属于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官办企业。
③洋务派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投资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管理 上采取劳动雇佣制所以其本质上属于带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慈禧太后北洋海军的建立,是洋务运动军事方面的最高成果之一。尽管最后北洋海军失败了,但是它毕竟曾 经是中国可以威慑海洋的先进军事力量,在世界海军史上都占踞了一席之地,并且在培养北洋海军的过程中,还 带动了一系列的近代事业发展。
事件成果
新式企业 开创报刊
新式学堂 选派留学生
架设电报
翻译书籍
修建铁路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在李鸿章等 人的主持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 短短几年中,中国就已经具备了铸铁、炼钢以及机器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产品包括大炮、枪械、弹药、水 雷、和蒸气轮船等新式武器,装备了一些军队他们还开办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广州鱼雷学堂、威海水师学堂、 南洋水师学堂、旅顺鱼雷学堂、江南陆军学堂、上海操炮学堂等一批军事学校,为国防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国人自办了约20种近代报刊。除福州、厦门各地外,其余主要在上海、香 港、广州和汉口。
洋务运动时期主要报刊有《申报》和《万国公报》,两者均为该时期创刊。 其他报纸有:1873年4月创刊的《西国近事汇编》、王韬主持的《循环日报》等。
1862年,恭亲王爱新觉罗·奕䜣和文祥 首次创办京师同文馆,开创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篇章。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新式学堂的主要类别: (1)外国语性质的学堂,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866年后增设算学馆,成为综合性学堂)上海广方 言馆等。 (2)军事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等。 (3)技术学堂,如上海机械学堂,天津电报学堂等。 办学特点:与传统官学相比,这些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如翻译人才、军事人才、技术人才等;教 学内容有西学,如西文、西艺等;采用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务运动教案设计(细节决定成败)【教学背景】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年历史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历史积淀,但八年级历史内容有了一定的深度,所以在教学中以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并重,在应借助多媒体增强历史的直观感,使学生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自学能力有待加强,在教学中应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基本的历史知识。

2、通过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发展 破产的史实,培养学生对材料处理的能力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解读课本文字与有关图片,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新事物使古老中国迈向近代的起步。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课本提供的资料为证据进行辩论。

正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成功地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最终也只是以破产告终。

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教师作小结。

对学生的观点,不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材分析】:一重点和难点本课教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洋务运动的兴起;第二,洋务运动的概况;第三,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本课重点是对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中要抓住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创办军事工业;二是创办民用工业;三是筹划海防;四是培养人才。

本课难点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尽管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在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重要的一步,开始了近代工业大大机器生产。

但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保守性。

洋务派识图用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仅仅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嫁接在腐败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不触动封建制度。

这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根本原因。

二教学突破洋务运动的概念是重点也是难点。

老师可以开门见山的让学生明确:洋务指一切涉外事务。

洋务运动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标榜自强求富,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的 自救 运动。

因它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处在同治和光绪年间,所以又称 同光新政 自强新政 。

【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给学生讲解相关概念;•(2)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收集洋务运动的有关资料,谈谈自己对洋务运动的看法。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课本提供的资料进行辩论。

•(3)适当补充人物的相关历史事实,通过对人物的了解更好的记忆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4)采用启发教学、分析比较、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探究式模式;引导学生从中国人民对近代化探索过程去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概括知识点。

•(5)、图表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侵略与反抗》,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规模最大的有两次农民运动,分别是哪两次?学生回答: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师:其实,面对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统治阶级内部也乱成了一锅粥,分成了两个派别,急于拯救日益衰落的大清帝国。

那么地主阶级是怎么做的呢?接下来让我们来学习一下第六课《洋务运动》。

展示课件:《洋务运动》。

学生认真听讲。

(3分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学习目标,重难点。

展示课件1和课件2(学生齐读)。

自强与求富1、生:在导学稿的指导下,带着兴趣看书,做导学稿。

(5分钟)教师巡回指导。

自主学习(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5分钟记忆。

)(阅读课本“自强”与“求富”一目,完成下列问题。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________。

2.目的:洋务派主张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________________。

3.代表人物:这些官员被称为“______派”。

他们的代表在中央是________,在地方主要是________、李鸿章、左宗棠和________。

4.时间:从19世纪___ ~ ___年代,洋务派掀起一场“________ ”的洋务运动。

5.主要内容(1)洋务运动前期又以“________”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批近代________。

(2)洋务运动后期以“________为口号,开办了一批近代________,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创办的汉阳铁厂,_____________等。

(3)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还筹建了南洋、________和________三支海军。

(4)洋务派还开始兴办________,培养人才。

其中1862年成立的________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派还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________和________。

6.结果:甲午战争中,________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师生共同解决导学稿的疑难问题后,学生强化记忆5分钟。

3、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近代化?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生:积极思考讨论教师的讲解,了解: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历程。

4、师:什么是洋务派?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生积极回答,由于理解不到位,,需要适当提示。

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

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挽救清朝统治5、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洋务运动。

学生积极回答,在教师的指导下知道洋务指一切涉外事务。

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师补充: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作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展示课件:课件4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课件5过程:19世纪60~90年代师:阅读材料,总结出洋务运动的四项主要活动,并说明原因。

生:整理,思考。

作出基本结论。

师展示课件6洋务运动的内容师:引导学生分析洋务运动这些活动的基本目的和影响。

生:简单整理,分清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内容和作用。

展示课件7 14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堂。

洋务运动的评价。

师: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最终有没有挽救清朝的命运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边看书边做自学提纲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洋务运动的评价”一目,完成下列问题。

)1.性质: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________。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________,而不是把中国引向________。

2.积极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_______________,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________。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________________的产生影响和发展起了_____作用,为中国的______开辟了道路。

师生解决疑难后学生强记5分钟。

师:总结: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彻底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生:得出要点:洋务运动没有达到使中国富强的目的。

师:洋务运动兴办的军事工业基本上是封建性近代工业,民用工业基本上是以利润、市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企业。

近代的生产力跟腐朽的封建式经营管理制度不配套,特别受制于封建体制的束缚和侵略势力的压迫,使洋务运动举步维艰。

师:展示课件15问题探究合作探究采用同桌→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想一想,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生:认真阅读,明确: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

生:把准备的材料整理好,分正反两方:正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成功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方观点是洋务运动没有起到积极作用,最终也只是以失败告终。

•师:总结提示要点•失败标志•性质•消极作用•积极作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答案。

学生做当堂检测。

达标检测1.若想了解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的情况,可查阅下列哪位人物的传记( )A.奕 B.曾国藩C.李鸿章D.张之洞2.小兰曾在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学习过,这所学堂的名称( )A.福建船政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万木草堂D.北洋水师学堂3.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欲达到的目的是( )A.发展中国科技B.抵御外国的侵略C.平定内乱 D.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的统治4.若想了解李鸿章创办的民用企业的情况,可查阅哪个企业的资料( )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轮船招商局D.湖北织布局5.丽丽以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丽丽的座右铭是( )A.自强 B.求富 C.制夷 D.反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 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材料二:……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

富强之甚,此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请回答:①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这个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谁?②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③从材料一二看,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非常重要的一步。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教学反思】本课设及一些新名词,近代化、近代史、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近代化和近代史的区别,很多学生都混淆了,老师要加强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同时讲解新课时多利用图片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