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1]

合集下载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乙酰化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并对其纯度进行分析。

一、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用于制备阿司匹林等药物。

其制备原理是将水杨酸与乙酸酐在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酰水杨酸和醋酸。

二、实验步骤。

1. 将水杨酸和乙酸酐按摩尔比1:1加入反应瓶中;
2. 加入少量硫酸作为催化剂;
3. 在冰浴中搅拌反应混合物,控制温度在5-10摄氏度;
4. 反应结束后,用冰水淘洗得到的沉淀;
5. 用乙酸乙酯洗涤沉淀,得到乙酰水杨酸;
6. 对产物进行结晶、干燥,得到纯净的乙酰水杨酸。

三、实验结果。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熔点测定,得到的乙酰水杨酸样品与标准品的纯度相近,符合要求。

四、实验总结。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乙酰水杨酸,并对其纯度进行了分析。

通过实验,掌握了乙酰化反应的操作技巧,提高了对有机合成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反应过程中要控制温度,避免产生副反应;
2. 实验操作要细致,避免产物受到杂质污染;
3.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皿,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六、参考文献。

1. 《有机化学实验》,XXX,XXX出版社,XXXX年。

2. 《有机合成实验指导》,XXX,XXX出版社,XXXX年。

以上为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1]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1]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
1.了解乙酰水杨酸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
2.学会用硫酸和醋酸酐制备乙酰水杨酸。

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是水杨酸的乙酰化产物,它是一种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医学用途。

用硫酸和醋酸酐合成乙酰水杨酸的方法比较常用。

实验步骤:
1.取一定量的水杨酸,放入烧杯中,并加入适量的硫酸,溶解后放置冰水中冷却。

2.将一定量的醋酸酐注入烧杯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3.将冷却后的水杨酸溶液缓慢倒入醋酸酐溶液中,同时不断搅拌,直至反应完全结束。

4.将反应物倒入蒸馏瓶中,进行蒸馏分离。

用水洗涤分离的液体几次,直至醋酸和乙酰水杨酸完全分离。

5.将得到的水杨酸乙酰化产物乙酰水杨酸晶体过滤、干燥,测定其含量。

实验结果:
本次实验合成的乙酰水杨酸量为X g,理论产量为Y g,得到的收率为Z %,经过检测其含量为W %。

通过该实验,我们成功地合成了乙酰水杨酸,掌握了制备该化合物的方法。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入水杨酸溶液到醋酸酐的过程中必须缓慢倒入,并且不停地搅拌,以免混合不均导致反应不完全。

同时,反应物在进行蒸馏分离时要注意温度的控制,避免产生过高的蒸汽压,导致反应物混合。

最后,对合成物的产量和含量进行测定,并计算收率,以充分评估实验质量。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的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的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的实验报告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将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从而了解在实验条件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反应机理。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原理基于羧酸类化合物与酸酐类化合物的酰化反应。

水杨酸的羟基与乙酸酐的酰基发生酰化反应,生成乙酰水杨酸和乙酸。

三、实验步骤
1、选取一随意量的水杨酸,加入适量的乙酸酐中,搅拌均匀。

2、加入几滴浓硫酸,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

3、将其加热煮沸,使这种混合物在常压下失去酸酐的气体,制备乙酰水杨酸。

4、过滤固体,重结晶,获得纯净的乙酰水杨酸。

四、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混合物开始发生沉淀,并最终生成了纯净的白色乙酰水杨酸固体。

在对纯化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将乙酰
水杨酸溶解在乙酸中,然后使其慢慢结晶到纯净的结晶物。

最终,我
们得到了高度纯化且非常纯净的乙酰水杨酸固体。

五、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成功地制备出了纯净的乙酰水杨酸固体。


个过程不仅可以向我们展示出在一定条件下羧酸和酸酐的反应机制,
同时也表明了在实验条件下化合物的制备必须非常小心和谨慎。

最后还要提醒一点,乙酰水杨酸是一种有毒的物质,请谨慎使用,并在实验后立即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防止实验污染对其它活动产生
影响。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乙酰水杨酸的制备一、实验目的与原理乙酰水杨酸(salicylic acid,简称SA)是一种具有抗炎、镇痛、退热等作用的非甾体抗炎药。

为了研究其制备过程,我们进行了一次详细的实验。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乙酰水杨酸的制备方法,为后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原理:乙酰水杨酸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通过苯酚的催化加氢反应;2. 通过苯酚的羟基磺酸钠与氯丙酮的反应;3. 通过苯酚的羟基磺酸钠与氯丙酮的氨化反应。

本文主要介绍第一种方法。

二、实验步骤与结果分析1. 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乙醇、乙醚、苯酚、浓硫酸、冰醋酸、氯化铁、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

(2)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磁力搅拌器、温度计、密度计、冷凝管。

2. 实验步骤(1)称取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苯酚,分别放入三个干净的烧杯中。

(2)在第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浓硫酸,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然后将第二个烧杯中的乙醚倒入第一个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两者充分混合。

接着将第三个烧杯中的苯酚倒入第二个烧杯中,继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使三种物质充分混合。

此时,我们得到了一个黄色的液体。

(3)在第二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冰醋酸,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然后将第三个烧杯中的氯化铁溶液倒入第二个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两者充分混合。

接着将第四个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第三个烧杯中,继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使四种物质充分混合。

此时,我们得到了一个红色的液体。

(4)在第五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然后将第六个烧杯中的红色液体倒入第五个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两者充分混合。

接着将第七个烧杯中的冷水倒入第六个烧杯中,继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使五种物质充分混合。

此时,我们得到了一个白色的固体。

3.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到的白色固体即为乙酰水杨酸。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以保证产物的质量和纯度。

实验1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实验报告

实验1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实验报告

实验1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实验目的:掌握由酸酐作为酰基化试剂和醇反应制备酯的方法;巩固普通蒸馏、抽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学习应用显微镜熔点仪测定熔点的方法。

实验原理: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Aspirin),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一种具有解热止痛、治疗感冒作用的药物,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制备乙酰水杨酸一般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酐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进行。

生产中所用的水杨酸可以由从植物冬青树中提取的冬青油(主要成分为水杨酸甲酯)水解得到。

这两种原料在制备出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分子之间也可以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少量的聚合物。

反应式如下:仪器、材料及试剂:仪器:锥形瓶、普通蒸馏装置、抽滤装置、小烧杯、水浴。

材料及试剂:水杨酸、乙酸酐、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1%FeCl3溶液、乙酸乙酯、浓硫酸、浓盐酸。

实验步骤:1.乙酸酐蒸馏:量取乙酸酐30mL加入50mL的圆底烧瓶中进行普通蒸馏,收集137-140℃的馏分备用。

2.乙酰水杨酸制备:方法一:在125mL锥形瓶中加入2g(0.014mol)水杨酸、5.4g(5mL,0.05mol)新蒸乙酸酐和5滴浓硫酸,旋摇锥形瓶使水杨酸全部溶解后,在水浴上加热5-10min (水浴温度70-80℃)后进行冷却。

冷却至室温,既有乙酰水杨酸结晶析出。

然后加入50mL水,将混合物继续在冰水浴中冷却使结晶完全。

抽滤,结晶用少量冷蒸馏水洗涤,抽干后将粗产物转移至表面皿上,自然晾干,产物约1.8g。

方法二: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7.0g (0.050mol)干燥的水杨酸和10mL (0.100mol)新蒸的乙酸酐,再加10滴浓硫酸,充分摇动至水杨酸全部溶解,水浴加热,保持瓶内温度在70℃(为什么?)左右,维持20min,并时常摇动。

稍冷后,在不断搅拌下倒入100mL 冷水中,用冷水浴冷却15min,抽滤,冰水洗涤,得乙酰水杨酸粗品。

3.乙酰水杨酸的精制与纯化:方法一:将粗产物转移至100 mL烧杯中,搅拌下加入25 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加完后继续搅拌几分钟,直至无二氧化碳气泡产生,然后过滤,用5-10 mL水冲洗漏斗后,合并滤液,倒入预先盛有有4-5 mL浓盐酸和10 mL水配成的溶液的烧杯中,搅拌均匀,既有乙酰水杨酸沉淀析出。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合成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重结晶、抽滤、熔点测定等基本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乙酰水杨酸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酐在浓硫酸催化下进行酯化反应而制得的。

反应式如下:\\begin{align}C_7H_6O_3 +(CH_3CO)_2O &\stackrel{H_2SO_4}{\longrightarrow} C_9H_8O_4 + CH_3COOH \\水杨酸+乙酸酐&\longrightarrow 乙酰水杨酸+乙酸\end{align}\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电子天平三口烧瓶(250ml)球形冷凝管温度计(100℃)布氏漏斗抽滤瓶表面皿玻璃棒移液管(10ml、5ml)烧杯(500ml、100ml)电炉熔点测定仪2、试剂水杨酸(AR)乙酸酐(AR)浓硫酸(AR)无水乙醇(AR)蒸馏水四、实验步骤1、称取 20g 水杨酸于 250ml 三口烧瓶中,加入 5ml 乙酸酐,用玻璃棒搅拌使水杨酸完全溶解。

2、缓慢滴加 5 滴浓硫酸于三口烧瓶中,边滴加边搅拌。

3、装上球形冷凝管,在 80℃左右的水浴中加热反应 15 20 分钟。

期间不断搅拌,使反应充分进行。

4、反应结束后,将三口烧瓶从水浴中取出,冷却至室温。

然后将反应液倒入盛有 100ml 蒸馏水的 500ml 烧杯中,搅拌,有晶体析出。

5、进行抽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晶体,抽干。

6、将粗产品转移至 100ml 烧杯中,加入 20ml 无水乙醇,在电炉上加热至晶体完全溶解。

7、停止加热,将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放入冰水中冷却,使乙酰水杨酸结晶析出。

8、再次进行抽滤,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抽干。

9、将所得晶体转移至表面皿上,自然晾干,称重,计算产率。

五、实验现象1、滴加浓硫酸时,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

2、加热反应过程中,溶液逐渐变得澄清。

3、倒入蒸馏水后,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1]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1]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报告一、教学要求:1、通过本实验了解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熟悉重结晶、熔点测定、抽滤等基本操作。

3、了解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

二、预习内容:1、重结晶操作2、抽虑操作三、实验操作流程:水杨酸,醋酸酐浓硫酸摇匀70度左右20min 冷却抽滤洗涤粗产物乙酸乙酯沸石加热回流趁热过滤冷却抽滤洗涤干燥乙酰水杨酸三、实验原理: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aspirin),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作为一个有效的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今仍广泛使用,有关报道表明,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

水杨酸可以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

它是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羧基,羧基和羟基都可以发生酯化,而且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酰化和酯化反应的发生。

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水杨酸可由水杨酸甲酯,即冬青油(由冬青树提取而得)水解制得。

本实验就是用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

反应式为:OOH OH +(C H3CO)23+CH3COOH副反应:OOHOH2OHC OOOOH +OH 2OOHOCOCH3OOHOH+OCOCH3C OOOOH表1 主要试剂和产品的物理常数在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干燥的水杨酸7.0g (0.050mol)和新蒸的乙酸酐10ml(0.100mol )(思考题1),再加10滴浓硫酸,充分摇动(思考题2)。

水浴加热,水杨酸全部溶解,保持瓶内温度在70℃左右(思考题3),维持20min ,并经常摇动。

稍冷后,在不断搅拌下倒入100ml 冷水中,并用冰水浴冷却15min,抽滤,冰水洗涤(思考题4),得乙酰水杨酸粗产品。

将粗产品转至250ml 圆底烧瓶中,装好回流装置,向烧瓶内加入100ml 乙酸乙酯和2粒沸石,加热回流,进行热溶解(思考题5)。

然后趁热过滤,冷却至室温,抽滤,用少许乙酸乙酯洗涤,干燥,得无色晶体状乙酰水杨酸,称重,计算产率。

乙酰水杨酸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实验报告一、引言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见的药物成分,常被用于缓解疼痛和降低发热。

它是一种酯化合物,由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而成。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分离和纯化乙酰水杨酸的方法,并通过合适的实验来验证结果。

二、实验方法1. 购买乙酸酐和水杨酸,在实验室中按照所需比例混合,生成乙酰水杨酸。

2. 将混合物加热,以提高反应速率。

3. 将反应混合物冷却,直至乙酰水杨酸逐渐结晶。

4. 将结晶物通过过滤器分离,并在干燥器中风干。

5. 使用红外光谱法确定乙酰水杨酸的纯度。

三、实验结果经过反应和分离纯化,我们得到了乙酰水杨酸的结晶物。

通过红外光谱法的分析,我们确认了乙酰水杨酸的纯度。

四、实验讨论乙酰水杨酸结晶的过程并不总是完全协同的。

此外,在结晶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杂质。

这是因为反应滞后和结晶条件的变化可能导致结晶物中的杂质。

为了提高纯度,我们可以尝试多次结晶,或使用其他纯化方法,如再结晶或柱层析。

红外光谱分析是确定物质纯度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红外光谱,我们可以观察到物质中化学键的振动频率。

对于乙酰水杨酸,我们可以观察到酰基化合物中乙酰基的特征峰。

比较实验所得的光谱与标准乙酰水杨酸的光谱,我们可以确定其纯度。

实验报告中也需要对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可能的问题包括操作失误、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变化以及结晶的不完全。

这些问题都需要被注意,并尝试找到解决方法。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乙酰水杨酸,并通过红外光谱法确定了其纯度。

实验过程中也讨论了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纯化方法。

这个实验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化学反应和纯化技术的实践经验,还增进了对乙酰水杨酸的了解。

要注意,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成分,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正确使用方法。

本实验仅用于学术研究和教育目的,不得用于药物生产或其他非法用途。

六、参考文献1. Johnson, D.; Heldt-Hansen, H. "Quantitative Rice Assay for Determination of Acetylsalicylic Acid (Aspirin) Utilizing Percutaneous Permeation in Human and Hairless Rat Ski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1996, 85(1): 76-80.2. Swerdin, L. L. "Comparison of two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acetylsalicylic acid in tablets".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1993, 11(11-12): 1165-1167.3. Hu, M. "Bioavailability of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3D printed tablets: Effect of geometry, layer height, and infill dens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019, 567: 11848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报告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实验了解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熟悉重结晶、熔点测定、抽滤等基本操作。

3、了解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

二、预习内容:
1、重结晶操作
2、抽虑操作
三、实验操作流程:
水杨酸,醋酸酐浓硫酸摇匀70度左右
20min 冷却抽滤
洗涤
粗产物
乙酸乙酯沸石加热
回流
趁热过滤冷却
抽滤
洗涤乙酰水杨酸
三、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aspirin),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作为一个有效的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今仍广泛使用,有关报道表明,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

水杨酸可以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

它是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羧基,羧基和羟基都可以发生酯化,而且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酰化和酯化反应的发生。

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

水杨酸可由水杨酸甲酯,即冬青油(由冬青树提取而得)水解制得。

本实验就是用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

反应式为:
O
OH OH +(C H3CO)2
3
+CH3COOH
副反应:
O
OH
OH
2
OH
C O
O
O
O
H +O
H 2O
OH
OCOCH
3
O
OH
OH
+
OCOCH
3
C O
O
O
O
H
表1 主要试剂和产品的物理常数
在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干燥的水杨酸7.0g ()和新蒸的乙酸酐10ml ()(思考题1),再加10滴浓硫酸,充分摇动(思考题2)。

水浴加热,水杨酸全部溶解,保持瓶内温度在70℃左右(思考题3),维持20min ,并经常摇动。

稍冷后,在不断搅拌下倒入100ml 冷水中,并用冰水浴冷却15min ,抽滤,冰水洗涤(思考题4),得乙酰水杨酸粗产品。

将粗产品转至250ml 圆底烧瓶中,装好回流装置,向烧瓶内加入100ml 乙酸乙酯和2粒沸石,加热回流,进行热溶解(思考题5)。

然后趁热过滤,冷却至室温,抽滤,用少许乙酸乙酯洗涤,干燥,得无色晶体状乙酰水杨酸,称重,计算产率。

测熔点(思考题6)。

乙酰水杨酸熔点:136℃。

六、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1、 热过滤时,应该避免明火,以防着火。

2、为了检验产品中是否还有水杨酸,利用水杨酸属酚类物质可与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的特点,用几粒结晶加入盛有3mL 水的试管中,加入1~2滴1% FeCl 3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反应(紫色)。

3、产品乙酰水杨酸易受热分解,因此熔点不明显,它的分解温度为128~135℃。

因此重结晶时不宜长时间加热,控制水温,产品采取自然晾干。

用毛细管测熔点时宜先将溶液加热至120℃左右,再放入样品管测定。

4、仪器要全部干燥,药品也要实现经干燥处理,醋酐要使用新蒸馏的,收集139~140℃的馏分。

5、本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好温度(水温90℃)
6、产品用乙醇-水或苯-石油醚(60~90℃)重结晶。

七、深入讨论:
1、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
阿司匹林英文名称:aspirin 其他名称:乙酰水杨酸,醋柳酸。

适应症:阿司匹林是使用最多、使用时间长的解热、镇痛和消炎药物,能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前列腺素合成酶,使前列腺素(pge1)合成、释放减少,从而恢复体温中枢的正常反应性,使外周血管扩张并排汗,使体温恢复正常。

本品尚具抗炎、抗风湿作用,并促进人体内所合成的尿酸的排泄,对抗血小板的聚集。

适用于解热,减轻中度疼痛如关节炎、神经痛、肌肉痛、头痛、偏头痛、痛经、牙痛、咽喉痛、感冒及流感症状。

2、乙酰水杨酸其它制备方法
在干燥的锥形瓶中放入称量好的水杨酸(2g 、乙酐(5ml 5.4g ,滴入5滴浓硫酸,轻轻摇荡锥形瓶使溶解,在80~90℃水浴中加热约15min,从水浴中移出锥形瓶,当内容物温热时慢慢滴入3~5mL冰水,此时反应放热,甚至沸腾。

反应平稳后,再加入40mL水,用冰水浴冷却,并用玻棒不停搅拌,使结晶完全析出。

抽滤,用少量冰水洗涤两次,得阿斯匹林粗产物。

将阿斯匹林的粗产物移至另一锥形瓶中,加入25mL饱和NaHCO3溶液,搅拌,直至无CO2气泡产生,抽滤,用少量水洗涤,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弃去滤渣(为何物)。

先在烧杯中放大约5mL浓盐酸并加入l0mL水,配好盐酸溶液,再将上述滤液倒入烧杯中,阿斯匹林复沉淀析出,冰水冷却令结晶完全析出,抽滤,冷水洗涤,压干滤饼,干燥。

3、阿斯匹林的鉴定
①外观及熔点
纯乙酰水杨酸为白色针状或片状晶体,.135~136℃,但由于它受热易分解,因此熔点难测准。

②各种谱图
乙酰水杨酸的红外光谱图
乙酰水杨酸的核磁共振碳谱图乙酰水杨酸的质谱图
八、思考题和测试题
1:为什么使用新蒸馏的乙酸酐
答:长时间放置的乙酸酐遇空气中的水,容易分解成乙酸,所以在使用前必须重新蒸馏,收集139-140℃馏分。

2:加入浓硫酸的目的是什么
浓硫酸作为催化剂
3:为什么控制反应温度在70℃左右
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将增加副产物(如水杨酰水杨酸酯、乙酰水杨酰水杨酸酯)的生成。

4:怎样洗涤产品
洗涤时,应先拨开吸滤瓶上的橡皮管,加少量溶剂在滤饼上,溶剂用量以使晶体刚好湿润为宜,再接上橡皮管将溶剂抽干
5:乙酰水杨酸还可以使用溶剂进行重结晶重结晶时需要注意什么
还可以用乙醇-水、乙酸、苯、石油醚(30-60℃)等溶剂进行重结晶。

重结晶时,溶液不能加热过久,以免乙酰水杨酸分解。

当用有机溶剂重结晶时,不能用烧杯等敞口容器进行,而应用回流装置,以免溶剂的蒸气的散发或火灾事故的发生。

热过滤时,应避免明火,以防着火。

6:熔点测定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产品乙酰水杨酸易受热分解,因此熔点不明显,它的分解温度为128~135℃。

因此重结晶时不宜长时间加热,控制水温,产品采取自然晾干。

用毛细管测熔点时宜先将溶液加热至120℃左右,再放入样品管测定。

7、若在硫酸的存在下,水杨酸于乙醇作用将得到什么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将得到水杨酸乙酯,反应式如下:
O
OH
OH +
2H 5
+H 2O
CH 3CH 2OH
8、本实验中可产生什么副产物
本实验的副产物包括水杨酰水杨酸酯、乙酰水杨酰水杨酸酯和聚合物。

9.、混合溶剂重结晶的方法是什么
当一种物质在一些溶剂中的溶解度太大,而在另一些溶剂中的溶剂度又太小,不能选择到一种合适的溶剂时,常可使用混合溶剂而得到满意的结果。

所谓混合溶剂,就是把对此物质溶解度很大的和溶解度很小的而又能互溶的两种溶剂(例如水和乙醇)混合起来,这样可以获得新的良好的溶解性能。

用混合溶剂重结晶时,可以先将待纯化的物质在接近良溶剂的沸点时溶于良溶剂中(在此溶剂中极易溶解)。

不有不溶物,趁热滤去;若有色,则用适量(如1-2%)活性炭煮沸脱色后趁热过滤。

于此热溶液中小心地加入热的不良溶剂(物质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很小),直至所出现的浑浊不再消失为止,再加入少量溶剂或稍热使恰好透明。

然后将混合液冷却至室温,使结晶从溶液中析出。

10、本实验是否可以使用乙酸代替乙酸酐
不可以。

于酚存在共轭体系,氧原子上的电子云向苯环移动,使羟基氧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导致酚羟基亲核能力较弱,进攻乙酸羰基碳的能力较弱,所以反应很难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