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视野缺损的影响

中医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视野缺损的影响
( 3 . 7 9 ± 0 . 4 6 ) d B ,临床总有效率为 6 9 . 7 %;两组 比较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 闭角
型青光眼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 关键词 】 闭角型青光眼 ; 视野缺损 ; 临床疗效 ; 中医
临虏 与 实践 L i n c h u a n g y u s h i j i a n 《 中 国 医 学 创 新 》 第1 o 卷第2 o 期( 总 第2 6 6 期) 2 o 1 3  ̄7
中医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 及对视野缺损 的影 响
彭晓莉①
【 摘要 】 目的: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视野 的影响 。方法 :将 7 6 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随机分 为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ic f a c y o f t h e t w og ro u p s . Re s u l t : T h e i n t r a o c u l a r p r e s s u r e o f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w a s ( 1 6 . 2±1 . 3 amHg , t h e v i s u lf a i e l dme a n d e f e c t ( MD)
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 ,观察组根据 中医辨证分型给予相应的中药治疗 ,观察两组 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眼压 为 ( 1 6 . 2 ±1 _ 3 ) m mH g ,视野平均缺损 ( M D) 为 ( 1 . 9 2 4 - O . 3 7 ) d B ,临床 总有效 率为 9 1 . 1 %;对照组治疗后 眼压 为 ( 2 0 . 7 ±1 . 5 ) m mH g ,视

曲伏前列素与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老年青光眼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曲伏前列素与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老年青光眼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曲伏前列素与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老年青光眼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作者:尹瑜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观察曲伏前列素与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老年青光眼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差异,优化青光眼治疗方案。

方法将88例青光眼患者分为曲伏前列素组44例(80眼)与噻吗洛尔组44例(76眼),分别滴用曲伏前列素与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眼压、昼夜眼压差、视野缺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1)曲伏前列素、噻吗洛尔治疗后平均眼压、昼夜眼压差、视野缺损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结论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是治疗老年青光眼强效、稳定和安全的药物,可作为临床老年各类青光眼的首选治疗药物。

[关键词] 曲伏前列素;噻吗洛尔;老年青光眼[中图分类号] R7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7-100-03青光眼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一类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病理性高眼压为共同特点的眼病,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失明,本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高眼压是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及失明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

降低眼内压是青光眼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临床仍以药物治疗为首选[2-3]。

前列腺素类药物能有效控制眼压长达24的持续作用,广泛用于青光眼的治疗[4]。

本研究观察曲伏前列素与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老年青光眼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差异,以期能优化青光眼治疗方案,提高老年青光眼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88例老年青光眼患者是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按1︰1分为曲伏前列素组44例(80眼)与噻吗洛尔组44例(76眼),曲伏前列素组中男20例,女24例,年龄(65±8)岁,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为14例(24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0例(38眼),抗青光眼术后高眼压4例(6眼),无晶体继发性青光眼4例(8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例(4眼),噻吗洛尔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67±7)岁,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为12例(20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1例(36眼),抗青光眼术后高眼压5例(8眼),无晶体继发性青光眼3例(6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例(6眼),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不同能量NdYAG 激光治疗老年闭角型青光眼虹膜周边切开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不同能量NdYAG 激光治疗老年闭角型青光眼虹膜周边切开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第 26 卷 第 5 期
2020 年 5 月
河 北 医 学
HEBEI MEDICINE
1.1 一般资料:筛选 2016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期间
在我院接受 MSI 治疗的老年 ACG 患者 122 例纳入本
实验ꎮ 纳入标准:①符合« 眼科常见病临床诊疗»
第 26 卷 第 5 期
2020 年 5 月

河 北 医 学
HEBEI MEDICINE
dein patients with hear tfailure[ J] .Am CollCardiolꎬ 2016ꎬ68
(22) :2425 ~ 2436.
Nd:YAG 激光治疗ꎬC 组( n = 39) 给予高能量( >45mJ) Nd:YAG 激光治疗ꎬ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ꎬ并
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角膜内皮细胞变化情况ꎮ 结果:A 组、B 组、C 组术后 1 周、1 月、3 月的眼压与
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5) ꎬ三组间术后 1 周、1 月、3 月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in heart failure and affects cardiac fibroblast function [ J] .
MolMed( Berl) ꎬ2017ꎬ95(7) :767 ~ 777.
【 文章编号】 1006-6233(2020)05-0807-04
不同能量 Nd:YAG 激光治疗老年闭角型青光眼
【 文献标识码】 A 【 doi】10.3969 / j.issn.1006-6233.2020.05.026
青光眼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病ꎬ发病机制复杂ꎬ对视
神经损害是不可逆的ꎬ能够导致不可逆性眼盲 ꎮ 闭

拉坦前列素长期干预对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意义研究

拉坦前列素长期干预对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意义研究

选取 2 9 例( 5 5只 眼 ) 早、 中期 老 年 C AC G患者 , 平均年 龄为 7 7 . 8 3 士5 . 7 4岁 , 眼压 >2 1 mmHg ( 1 mmHg =0 .
1 3 3 k P a ) 且 <3 6 mmHg 。给 予 拉 坦 前 列 素滴 眼 液 滴 眼 , 每 天 1次 , 共 随访 3年 。于 用 药 后 1 周、 4 周、 6月 、 1 2 月、 2 4月
胡 丹 萍 , 施 小 茹 , 高怡 红 , 贺 冰
( 1 _ 吉林大学第一 医院 眼科 , 吉林 长春 1 3 0 0 2 1 ; 2 . 吉 林 大 学 第 一 医 院 干部 病 房 特 诊 室 , 吉林 长春 1 3 0 0 2 1 )
摘要 : 目的 方法
观 察 长 期单 纯 应 用 拉 坦 前 列 素 滴 眼 液 治 疗 老 年 慢 性 闭 角 型 青 光 眼 ( C AC G) 的临床疗 效及 安全性 。
中国实验诊断学
2 0 1 3年 1 2月 第 1 7 卷
第 l 2期

21 7 5 一
文章编号 : 1 0 0 7 —4 2 8 7 ( 2 0 1 3 ) 1 2 —2 1 7 5 —0 3
拉 坦 前 列 素 长 期 干 预 对 老 年 慢 性 闭角 型 青 光 眼 的临床 意 义 研 究
r u , GA0 Y i — h o n g , e t a 1 .(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Op h t h a l mo l o g y, Fi r s t Ho s pi t a l , Ji l i n Un i v e r s i t y, Ch a n g c h u n 1 3 0 0 2 1 , Ch i n a; 2 . De pa r t me n t o f C a dr e Wa r d, Fi r s t Ho s pi t a l , J i l i n Un i v e r s i t y) A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l o n g — t e r m e f f i c a c y a n d s i d e e f f e c t s ( a d v e r s e e f f e c t s ) o f L a t a n o p r o s t mo n o —

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联合激光治疗效果观察

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联合激光治疗效果观察

细血管间距离加大而出现的缺氧区域。

HBO下可增加脑组织损伤周围(缺血半暗影区)的受损细胞的供氧,加速受损细胞恢复。

H BO可以加速血肿、坏死组织的清除,加速胶原纤维、毛细血管的再生,加速病灶的修复。

HBO下可增加椎2基底动脉血流量,可提高网状激活系统和脑干的氧分压,加快意识恢复速度,从而维持生命功能的正常活动。

HBO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本科谷胱甘肽(G SH)的含量。

加强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能力,减少再灌注损伤。

因此对脑外伤患者的恢复,H BO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国内外研究表明,HBO能改善脑外伤症状,治疗脑外伤所致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供氧,使昏迷患者苏醒,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恢复,减少后遗症。

由于HBO对脑外伤后康复期的治疗效果明显,而又不增加患者痛苦,副作用少,患者亦乐于接受,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据国内相关文献报道,HBO治疗脑外伤的总有效率在90%以上。

我们的治疗结果表明,H BO治疗脑外伤的总有效率为92.5%。

可见,HBO不失为治疗脑外伤的一种方便、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在应用H BO治疗脑外伤时,单纯地增加疗程有时并不能改善脑外伤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本组6例经HBO治疗3个疗程后症状改善仍然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患者脑外伤严重,损伤部位广泛,拖延的时间过长,开始接受HBO的时间过晚,治疗时神经细胞已产生不可逆性病理改变甚至出现神经细胞死亡现象。

参考文献:[1] Col l et J P,Vanass e M,M ar oi s P,et a l.Hyperbari c oxygen for chil2dren w it h cerebral pals y:a random ised m ulticentre trial.HBO2C PR es earch Group[J].L ancet,2001,357(9256):5822586.[2] Roberts on C.Desat u rati on ep is odes after Severe head injury:influ2ence on out come[J].Acta Neurochir,1993,59:982101.[3] 李静,万积成,吴健中,等.高压氧对实验性颅脑损伤和脑水肿的影响[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4,10(4):266.[4] 李温仁,倪国坛.高压氧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 张仲民.高压氧治疗脑外伤20例[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4,1(4):230.[6] 肖翠兰.高压氧治疗脑外伤86例[J].中国疗养医学,2000,9(2):24225.(收稿日期:2008203212)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联合激光治疗效果观察徐涤非,王 星(抚顺眼病医院,辽宁抚顺113008)[摘 要]目的:评价联合激光手术对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价值。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联合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与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甄选我院2017年2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一共100例展开研究分析,分组原则设置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具体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眼压、视力以及房角改善情况。

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眼压、视力以及房角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眼压以及房角均降低,视力均上升,对照组和观察组组间比较,观察组变化更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联合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与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改善了患者的眼压、视力以及房角状态,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康复,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房角粘连分离术;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属于常见于眼科中的疾病,诱发原因较为复杂,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为周边虹膜导致小梁网发生堵塞或小梁网以及周边虹膜发生粘连,最终导致房水排出阻塞。

通常情况下,眼压升高为主要临床症状,因为患者眼球局部出现异常解剖结构,且多伴有白内障,所以治疗较大。

目前,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措施为白内障超声乳化,其效果显著,但存在并发症,因此联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于2017年2月~2020年7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则分析讨论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Pentacam对激光虹膜切开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的评价

Pentacam对激光虹膜切开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的评价

蛋 白质 的 合 成 , 而 抑 制 N —B 的活 化 。 因此 , 抑 从 FK 以 制 N .B活化 和减 少 炎 症 介 质 生 膜 的治疗 和预 防将是 有效 的 。本 研究 表 明 N —B与黄斑 前膜 的发生 密切相 关 , FK 深入 研 究 N —B、 FK
[ ] O uJP yi ,9 9 10 2 :8 J . e hs l19 ,8 ( ) 12—19 o 8
9 H es me e , a p n , u c y , t a . - B P 0 s a tr e is y r V Kr p ma n D W lz n G e 1 NF K 1 5 i a g t
E O,9 9 1 ( 7 : 7 6—4 7 MB 1 9 , 8 1 ) 4 6 78
1 Ih b s iT , n m aa 0 s i a h I o t H , o h A , t 1 Y si e a .Roe o — B l f NF K me itd I - d ae L 8
早期 也应 用糖皮 质激 素 , 因为 糖 皮 质激 素受 体 能 直 接 作用 于 N .B的 R l 而 抑 制其 与 D A结 合 , 一 FK eA从 N 另
方面也 能增加 IB c R A的表 达并促 进功 能性 IBo K —m N  ̄ K — t
dpn etR l popo lin ah a eedn eA h sh r ao ptw y[J .Sine 2 0 30: y t ] c c , 04, 1 e
IB和有 关 细 胞 因子 的调 节 机 制 , 有 助 于我 们 从 信 K 将 号传导 网络方 面更 好地 了解 黄 斑 前膜 的发 病 机 制 , 并
开拓 出以 N .B、K F K IB或 下游 的 细 胞 因 子 为 药 物 靶 点

中医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中医治疗的效果。

方法:抽取时间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纳入56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参与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8例。

参照组行西医治疗,实验组行中医治疗。

检验研究中眼内压、疼痛评分、视野平均缺损值、治疗效果。

结果:与参照组数据相比,实验组中眼内压、疼痛评分、视野平均缺损值均较低,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为96.43%(27/28)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效果为71.43%(20/28),比较卡方值=6.4870,p值=0.0108。

结论: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将视野缺损情况予以减少,控制眼内压,使疼痛情况减少,使患者治疗效果得到保证,有利于顺利恢复。

关键词: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中医;临床疗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周边虹膜堵塞小梁网或与小梁网产生永久性粘连,房水外流受阻,引起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

患眼具有房角狭窄、周边虹膜易于与小梁网接触的解剖特征。

主要致病因素为前房角关闭,造成患者眼内房水流出受阻,使眼内压增高,根据眼压升高是骤然发生还是逐渐发展,将闭角型青光眼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由于房角粘连和眼压升高都是逐渐进展的,主要表现为眼部不适、视力下降,如病情较轻,患者补充充足睡眠后,可逐渐恢复。

其病情严重如不能第一时间治疗,会引起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等情况[2],。

1基本数据与方法1.1.基本数据抽取时间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纳入56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参与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8例。

实验组:有16例男性人数,有12例女性人数,年龄介于20~68岁,年龄均数为(44.35±5.24)岁;参照组:有18例男性人数,有10例女性人数,年龄介于21~68岁,年龄均数为(44.58±5.36)岁;将研究中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中,并进行详细检验,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闫瑞嘉贺冰赵洁高怡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吉林长春130021)〔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对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 )患者的疗效及其维持有效视功能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07年6月 2008年6月收治的33例(65只眼)CACG 患者,均采用抗青光眼药物局部点眼,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观察其用药前后眼压(IOP )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 )厚度与视乳头杯盘(C /D )比值及视野的差异,并行统计学分析。

随访期限为3年。

结果Paired-Sample t Test 显示:用药前后,CACG 患者眼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反映疾病进展程度的RNFL 厚度、C /D 比值及视野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

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局部给药可以明显降低眼压,且没有其他副作用;通过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及规范化的随访,老年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可以维持长久可用视力。

〔关键词〕老年;青光眼;药物;疗效〔中图分类号〕R7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6-1167-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6.025通讯作者:贺冰(1956-),女,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眼科疾病研究。

第一作者:闫瑞嘉(1986-),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眼科疾病研究。

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

最大程度地减少眼内压对视神经的损伤是青光眼治疗中的首要原则,在此基础上,危险性最低,并发症最少且能最小程度干扰患者正常生活的方法将是青光眼综合治疗中的优先选择〔1〕。

近年来,利用激光和手术治疗青光眼的方法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因而局部用药被作为青光眼治疗中的主要选择〔2〕。

而对那些眼压略高,进展较缓慢的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 )患者,单纯局部用药的疗效跟踪观察尚缺乏相关报道。

本文旨在探讨老年CACG 患者局部药物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共33例CACG 患者,其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71 87〔平均(77.3ʃ 6.9)〕岁。

纳入标准:(1)符合CACG 的诊断〔3〕。

(2)未经激光及手术治疗。

(3)用药前眼压在35mmHg 以下。

(4)有良好的依从性。

排除标准:(1)用药前存在非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及可导致视野改变的颅脑疾病或视网膜疾病。

(2)屈光间质浑浊以致影响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 )及视野检查。

(3)无法坚持规则随访。

1.2方法1.2.1检查项目及监测指标用药前后均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Stratus3000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 )厚度、Humphrey 自动视野计测量视野;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检查房角。

1.2.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同一位医师指导下根据不同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所用药品包括:硝酸毛果芸香碱,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美开朗),布林佐胺滴眼液(派立明),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适利达)。

每月复查眼压,其他项目每3 6个月随访复查一次。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数据资料以x ʃs表示,采用配对t 检验。

2结果2.1CACG 患者单纯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眼内压的变化所有入选者用药前统一检测眼内压,均值为(23.53ʃ2.60)mmHg 。

随访期结束后,所有病人眼压控制良好,未有眼部胀痛不适等表现,眼内压均值为(17.66ʃ2.03)mmHg ,经统计学分析,t =11.91,P <0.01,表明CACG 患者用药前后眼内压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

2.2RNFL 、视乳头杯盘比值(C /D )及视野变化结果显示用药后RNFL 各象限的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C /D 各径线比值的变化也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视野的变化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表3。

表1CACG 患者个体化药物治疗前后RNFL厚度比较(μm ,x ʃs )参数n 用药前用药后t 值P 值S 3398.45ʃ23.7395.58ʃ23.17 1.630.11T 3366.61ʃ19.4265.52ʃ20.00 1.750.09I 3396.03ʃ31.1794.61ʃ29.79 1.660.11N3366.27ʃ16.5365.52ʃ19.560.360.72表2CACG 患者个体化药物治疗前后视乳头杯盘比值(C /D )比较(x ʃs )参数n 用药前用药后t 值P 值A 330.56ʃ0.210.57ʃ0.22-1.240.22H 330.76ʃ0.160.77ʃ0.16-1.840.80V330.69ʃ0.160.71ʃ0.18-0.260.10表3CACG 患者个体化药物治疗前后视野比较(x ʃs )参数n 用药前用药后t 值P 值MD 33-6.74ʃ4.57-7.20ʃ5.12 1.680.10PSD335.17ʃ4.335.51ʃ4.12-1.630.113讨论CACG 患者的眼压升高是逐渐进展的,选择最有效的方式降低眼内压,从而避免或者减缓视神经损害成为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手段。

美国眼科学会推荐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LPI )作为CACG 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应指出,虽然LPI 有着无创、简单、快速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其降低眼压的广泛有效性仍存在质疑〔4,5〕;若LPI 后眼压仍未得到控制则可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当局部用药后眼压仍不能保持在理想低位时可考虑滤过性手术(小梁切除术)。

目前,这种“LPI-药物-手术”的序贯性治疗策略已在国际上普遍采用。

欧美国家的小梁切除手术量从1996年 2006年减少了近70%,这与新型局部抗青光眼药物不断问世紧密相关。

在中国,小梁切除术仍然是治疗CACG 的主要手段〔6〕,多数情况下,其降低眼内压效果显著且可长期控制。

Wong 等〔7〕进行的一项长期随访研究表明,小梁切除术后视神经和视野均可得到良好保护。

但小梁切除术潜在的并发症仍较为严重,且发生率较高。

术中常出现前房出血;术后多为早期低眼压(24.3%)、浅眼房(23.9% 40%)、脉络膜脱离(12% 14.1%)〔8〕;远期并发症如白内障出现或加重、滤过泡瘢痕化倾向以及眼内感染等。

而且手术本身可导致约20%的患者出现术后早期视力的下降〔9〕。

鉴于此,随着更有效降眼压的抗青光眼药物的出现,药物保守治疗正在变得更为普及,尤其是对那些高龄患者,通过有效控制眼内压使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从而避免手术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多数患者由于对手术有着较大的顾虑,而且很多老年人本身伴随全身系统性疾病,对手术耐受性差,都使得CACG 患者更多选择较为保守且相对安全的治疗策略。

此外,老年人依从性好,可保证规律服药及规范化随访,也使得药物治疗成为老年患者更为合理地选择。

本文结果表明通过个体化的药物治疗,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而RNFL 、C /D 比值及视野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经合理用药后所有CACG 患者均未发现有疾病本身的进展。

青光眼作为一种终身性眼病,必须进行定期随访,综合分析各种检查结果,适时调整个体化治疗方案,在疾病进展之前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以避免形成不可逆的损害。

由此可见规范化的随访是保证有效药物治疗的重要前提。

因而对于那些眼压不是很高(小于35mmHg ),且进展较为缓慢的老年CACG 患者,单纯通过抗青光眼药物局部点眼并定期跟踪随访,可以达到控制眼压,维持其有效视功能的目的。

本研究虽然认为单纯依靠局部用药治疗老年CACG 患者效果可靠,但必须指出其适用人群范围相对有限,且需更多的观察人数及更长时间的随访。

尽管如此,本研究已为那些眼压略高,进展缓慢的老年CACG 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且效果显著的新选择。

4参考文献1蒋幼芹.青光眼的药物治疗〔J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2):190-2.2Fechtner RD ,McCarroll KA ,Lines CR ,et al .Efficacy of the dorzolamide /timolol fixed combination versus latanoprost in the treatment of ocular hy-pertension or glaucoma :combined analysis of pooled data from two large randomized observer and patient-masked studies 〔J 〕.J Ocul Pharmacol Ther ,2005;21(3):242-9.3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51-2.4Spaeth GL.How to value surgical services justly 〔J 〕?Ophthalmic Surge Lasers ,1999;30(2):85-90.5孙霞,梁远波,李思珍,等.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方法的循证评价〔J 〕.眼科,2007;16(4):267-72.6梁远波,李思珍,范肃洁,等.国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方案及手术指征的问卷调查〔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27(3):305-9.7Wong TT ,Khaw PT ,Aung T ,et al .The singapore 5-Fluorouracil trabecu-lectomy study :effects on intraocular pressure control and disease progres-sion at 3years 〔J 〕.Ophthalmology ,2009;116(2):175-84.8Edmunds B ,Thompson JR ,Salmon JF ,et al .The National survey of trabe-culectomy.III.Early and late complications 〔J 〕.Eye (Lond ),2002;16(3):297-303.9王宁利,梁远波,庄雪梅,等.非穿透小梁手术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及成本-效果分析〔J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6):505-10.〔2011-10-26收稿2011-12-05修回〕(编辑袁左鸣/徐杰)·8611·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3月第32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