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合集下载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ppt课件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ppt课件

向一个盛有 空气的集气 瓶和一个盛 有呼出气体 的集气瓶中, 各倾倒等量 石灰水, 振荡。
呼出气体的集气瓶 中澄清石灰水变 _____,装有空气 的集气瓶中 __浑__浊___。
呼出的气体 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 空气中的多
没有变化
10
5. 收集证据
将燃着的 木条分别 深入盛有 空气和呼 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盖住瓶口,从水中取出___放(填 气体__色。
正或倒)在桌面上。


呼出的气体是__色的。 无
8
5. 收集证据
2.收集空气
将空的集气瓶装满水,将 水倒出,并用玻璃片盖住 瓶口,正放在桌面上
无 气体__色。
空气为____ 色。无
9
5. 收集证据
3.对比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含量是 否相同
燃着的木条熄灭的快
4. 进行实验
二氧化碳含量高 氧气含量低
干燥玻璃片有水雾
水蒸气含量高
7
5. 收集证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用排水法 收集气体
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 住瓶口,倒放在水中。将塑料管 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收集满 一瓶气体
呼出的气体大部分没有 溶于水。
在水中收集满气体后,用玻璃片
(1)第一步应如何操作? (2)下表是他们的 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
探究内容
二氧化碳 含量是否相同
氧气含量 是否相同
水含量 是否相同
实验方法
20


空 气


澄的

清 的
小 木
璃 片
判断石 灰依据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本实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本实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课本实验再现【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猜想与假设】1、空气中氧气含量可能大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2、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可能小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可能小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①空气的组成;②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③燃着的木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的燃烧现象等。

【解释与结论】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相比,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较少。

拓展训练1.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中,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错误的是( )2.同学们在做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时,部分同学向收集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并未浑浊。

此时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检查收集呼出气体的装置和实验方法是否有错误B.检查澄清石灰水是不是失效C.再次实验,看是不是还会出现相同实验现象D.向老师请教这个实验的实验现象和结论,然后填写实验报告3.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干冷的玻璃片上有水雾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4.如图1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食品保鲜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入气体。

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X表示二氧化碳,曲线Y表示的是水蒸气B.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氧气含量低,所以不含有氧气C.200s时没有被采集数据的其他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23.34%D.呼出气体水蒸气含量160秒后降低的可能原因是停止呼气后水蒸气有少量冷凝5.小华同学做“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分别收集两瓶空气样品和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探究。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探究实验报告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探究实验报告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探究实验报告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探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以加深对呼吸生理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人体吸入的空气中含氧约21%,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增加。

通过本实验,我们将收集并比较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成分,以验证这一生理过程。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一袋气球、一个气球导管、一个透明的塑料瓶A、一个透明的塑料瓶B、一个橡皮管、一个塞子。

2.将气球导管插入橡皮管一端,再将气球导管另一端插入透明塑料瓶A的瓶口,确保密封良好。

3.请实验者先深呼吸数次,然后将气球吹起并捏紧,再将其连接到透明塑料瓶A的导管上,松手让气球中的空气进入瓶中。

这就是吸入空气的样本。

4.请实验者用力呼气数次,然后将气球吹起并捏紧,再将其连接到透明塑料瓶B的导管上,松手让气球中的空气进入瓶中。

这就是呼出气体的样本。

5.同时收集两个样本后,将两个塑料瓶中的气体样本充分混合。

四、实验结果通过对比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成分变化,我们发现以下现象:1.吸入空气的样本中氧气含量较高(约21%),而二氧化碳含量较低(约4%)。

2.呼出气体的样本中氧气含量较低(约16%),而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约5%)。

3.两种气体样本中水蒸气含量也有所不同。

吸入空气的样本中水蒸气含量较低(约1%),而呼出气体的样本中水蒸气含量较高(约5%)。

五、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在呼吸过程中,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较高,而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较低。

这表明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来产生能量和排出二氧化碳。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降低,而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增加。

这表明人体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并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3.这些结果验证了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呼吸生理过程。

4.本实验通过收集和分析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人体呼吸的生理过程。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让学生掌握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三、教学难点1. 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2.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人体呼吸过程。

2. 利用实验观察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3. 运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人体呼吸系统模型。

3. 呼出气体收集装置(如气球、塑料袋等)。

4. 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检测试剂。

5. 实验记录表。

教案内容: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是如何进行呼吸的吗?2. 引导学生回顾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肺。

3. 提问: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呢?二、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1. 讲解呼吸道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的结构和功能。

2. 演示实验:用气球或塑料袋收集学生的呼出气体,观察气球的膨胀程度。

3. 讲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肺泡的结构和功能。

4. 实验操作:学生用呼出气体填充气球,用吸入空气填充另一个气球,比较两个气球的膨胀程度。

5. 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有什么不同?6. 讲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变化。

三、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因素会影响呼吸过程吗?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呼吸道的健康?4. 布置作业:结合实验现象,绘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变化图。

六、教学内容1. 复习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呼吸的基本过程。

激发学生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体呼吸的基本过程。

探讨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人体呼吸的过程。

通过图片展示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第二章:吸入空气的成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吸入空气的主要成分。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2 教学内容:介绍吸入空气的主要成分,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探讨吸入空气对人体的作用。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吸入空气的成分。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吸入空气作用的理解。

第三章:呼出气体的成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2 教学内容:介绍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探讨呼出气体对环境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呼出气体的成分。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呼出气体环境影响的理解。

第四章:实验探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2 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5.2 教学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学习体会。

5.3 教学方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章:气体的成分与健康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体成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

6.2 教学内容:探讨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介绍保持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6.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气体成分与健康的关系。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呼吸作用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呼吸过程中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教学内容:1. 引入呼吸作用的概念,解释人体呼吸过程。

2. 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呢?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自己呼出的气体,注意其气味和颜色。

2. 引导学生思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第二章: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如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2. 解释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

教学活动:1. 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气球的变化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第三章: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体积变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体积变化。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体积变化,如吸入时胸腔扩张,呼出时胸腔收缩。

2. 解释呼吸过程中的胸腔运动。

教学活动:1. 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气球的变化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体积变化。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体积差异。

第四章: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温度变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温度变化。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温度变化,如呼出气体通常比吸入空气温暖。

2. 解释呼吸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原因。

教学活动:1. 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触摸感受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温度变化。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温度差异。

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

教学内容:1. 回顾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体积和温度变化。

探究实验二__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视频、教案、例题、小结、作业、测试)doc

探究实验二__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视频、教案、例题、小结、作业、测试)doc

化学探究实验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即含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的含量多少)实验用品(主要仪器及药品):4只集气瓶、水槽(盛水)、玻璃片4块、细口瓶(盛澄清石灰水)、胶头滴管、火柴、木条、饮料管。

实验结论:(1)呼出的气体中比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氧气较少。

(2)吸入的空气进入肺部发生气体交换,使呼出的气体成分发生了变化。

---- 化学变化问题和讨论:★1.如何收集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哪些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举出三种气体。

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及理由?如何判断气体已经收集满?收集好的气体如何选择正放或倒放在实验桌上?除外还必须做什么?★2.二氧化碳有何特性?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打开可乐或雪碧瓶盖后有大量的气体逸出,这种气体可能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证明?★3.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没有浑浊现象发生,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4. 该步实验怎样操作更简便?★5. 氧气有何特性?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6.对着燃烧的蜡烛吹气,蜡烛熄灭,能否证明“呼出气体中O2含量少,CO2含量多”?并说明理由。

7. 该步实验能否用带火星的木条代替燃着的木条进行?为什么?★8.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9.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的多少,可得出什么结论?★10.如何鉴别氧气和空气?如何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如何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无色气体?★11.如何收集密闭教室内或仓库里的空气?如何设计探究实验说明密闭教室内的空气和室外的空气有什么不同? 12.用最简便的方法区别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空气。

13.在家中如何区分蒸馏水和澄清石灰水?★14.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纸张或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或酒精的燃烧产物?拓展:1. 证明“人呼出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的探究实验。

实验4--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报告

实验4--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报告

实验4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类型:
探究性实验
实验目的:
1.初步学习水槽、集气瓶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2.初步学会收集、检验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有关实验操作;
3.学会“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实验用品:
集气瓶、玻璃片、水槽、火柴、木条、弯导管、胶头滴管、酒精灯;
水、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2.猜想与假设
(1)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多;
(2)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少;
(3)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多。

3.制定方案(设计实验方案)
(1)设计思路:依据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越多,木条燃烧越旺;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还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

对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相关实验,比较它们成分含量的不同。

(2)实验流程:收集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检验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检验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认识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不同。

5.反思与评价
(1)检验二氧化碳存在的方法是什么?
(2)现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无色气体,它们是空气、氧气、二氧化碳,请你将他们一一鉴别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文章由<免费教育文稿网>收集。

教学目标]: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提出问题,大胆猜想,科学验证的探究过程。

2、通过探究活动,认识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不同。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初步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
[实验用品](教师)集气瓶一只,毛玻片一块,水槽一只,酒精灯,滴管,火柴,木条,澄清石灰水,氧气一瓶,二氧化碳一瓶。

(学生)集气瓶四只,毛玻片四块,光玻片一块,水槽,酒精灯,滴管,火柴,木条,水槽,澄清石灰水,水。

[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作出猜想――知识准备――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完成报告。

[课堂设计]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
[教师]
同学们,请大家跟着我的口令进行一次深呼吸。

请大家深深地吸一口气,再缓缓地呼出一口气。

这跟我们平时的呼吸没有什么两样,呼吸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可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完全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
[教师]对,不完全一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人体吸入的气体(是什么)和呼出的气体的变化之处。

(板书课题: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第二部分作出猜想
[教师]既然大家认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不完全一样,那就请大家猜想一下,可能会有哪些不同?(可以讲物质的不同,也可以讲空气中某些气体含量的变化。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可以讲自己知道的,也可以讲自己估计的,但要能讲出猜想的简单理由)
[学生回答]1、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变低
2、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高
第三部分知识准备
(已知的可通过问题提问的形式,未知的可以进行材料给予)
[教师]大家能不能结合在其它学科中学到的有关知识和生活中的常识来讲讲如何检验这三种气体。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1、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
2、氧气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

(不一定能正确地回答出来)
3、空气中水蒸气的存在可以用从冰箱中取出冷冻的东西,不一会儿就看到表面有水珠来说明。

(水蒸气的检验不能回答时,可以换一种方式提问:能不能举一个实例说明空气中水蒸气的存在?)[教师演示]往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变浑浊。

说明这瓶气体是二氧化碳。

(现象由学生讲)
[教师引导]如果这一瓶是空气,加入澄清石灰水后振荡,会不会产生浑浊?(会,因为有二氧化碳的存在)浑浊的程度会不会同现在一样?(不会因为二氧化碳的量比较少,甚至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太少,不能看到有明显的现象。


[教师引导]那么请大家讨论一下如何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要学会细心观察,大胆猜想,要准备一定的知识,不能盲目,在比较的时候要注意可比性,探究时遇到的问题要进行认真地思考与讨论。

[教师引导]通过本节课探究得到的结论,在我们的生活、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养成哪些行为习惯。

[教师总结]我们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有许多已经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有许多我们还没有留意,希望大家多做有心人,善于发现问题,大胆假设,认真查阅资料并且通过实验去验证你的假设。

如果你坚持这样做了,你会发现科学探究,化学探究充满了无穷的乐趣,希望化学能成为大家的朋友,希望你们能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

板书设计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二氧化碳吸入气<二氧化碳呼出气
氧气吸入气> 氧气呼出气
水蒸气吸入气< 水蒸气呼出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