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讲 金属元素概述

合集下载

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

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

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一、金属元素的定义金属元素是指具有金属性质的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弹性。

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主要位于左侧和中间位置,包括钠、铁、铜、铝等元素。

金属元素的性质主要受到其电子排布和原子结构的影响。

二、金属元素的分类1. 碱金属:包括锂、钠、钾等元素,它们具有低密度、低熔点和高反应性的特点。

2. 碱土金属:包括镁、钙、锶等元素,它们具有活泼的化学性质,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3. 过渡金属:包括铁、铜、锌等元素,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通常用于制造工业材料。

4. 钪族元素:包括钪、钇、镧等元素,它们具有与过渡金属相似的性质。

5. 铀族元素:包括铀、钍、镤等元素,它们具有放射性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核能领域。

6. 稀土金属:包括铈、镨、钕等元素,它们具有多样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是现代工业中重要的原材料。

三、金属元素的性质1. 导电性:金属元素中的自由电子能够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电流,因此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铜、铝等金属常用于制造电线、电路板等导电材料。

2. 导热性:金属元素的自由电子能够快速传递热量,因此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铝、银等金属常用于制造散热器、热交换器等导热材料。

3. 延展性: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被拉伸成细丝或薄片。

铜、铝等金属常用于制造金属丝、箔等材料。

4. 弹性: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并且恢复原状。

钢、弹簧钢等金属常用于制造弹簧、弹簧元件等。

5. 耐腐蚀性:金属元素中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以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保持良好的性能。

不锈钢、镍基合金等金属常用于制造耐腐蚀部件。

6. 磁性:金属元素中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磁性,包括铁、镍、钴等元素。

它们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能够产生磁性。

四、金属元素的应用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1. 金属材料:金属元素作为重要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车、飞机、船舶、建筑等领域。

完整版)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完整版)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完整版)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金属元素概述1.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特征金属元素分布在周期表的左下方,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中有90种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仅有Ge、Sn、Pb有4个,Sb、Bi有5个,Po有6个。

金属原子半径较同周期非金属原子半径大。

金属元素形成的金属单质固态时全是金属晶体。

2.金属的分类1)按冶金工业上的颜色分:黑色金属有Fe、Cr、Mn (其主要氧化物呈黑色),有色金属则是除Cr、Mn以外的所有金属。

2)按密度分:轻金属密度小于4.5g/cm³,如Na、Mg、Al;重金属密度大于4.5g/cm³,如Fe、Cu、W。

3)按存在丰度分:常见金属如Fe(4.75%)、Al(7.73%)、Ca(3.45%)等;稀有金属如锆、铪、铌等。

3.金属的物理性质1)状态:除汞外,其他金属通常为固态。

2)金属光泽:多数金属具有金属光泽。

3)易导电和导热:由于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的运动,使金属易导电、导热。

4)延展性:金属可以压成薄片,也可以抽成细丝。

5)熔点及硬度: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的作用强弱决定其熔点和硬度,最高的是钨(3413℃),最低的是汞(-39℃)。

4.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作用。

2)与H2O作用。

3)与酸作用。

4)与碱作用,只有Al、Zn可以。

5)与盐的作用。

6)与某些氧化物的作用。

5.金属的冶炼1)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金属):2HgO=2Hg+O²,2Ag2O=4Ag+O²。

2)热还原法(常用还原剂CO、H2、C活泼金属等):Fe2O3+3CO=2Fe+3CO2,Cr2O3+2Al=2Cr+Al2O3.3)电解法(适用于非常活泼的金属):2Al2O3=4Al+3O2,2NaCl=2Na+Cl2.二、碱金属元素1.钠及其化合物1)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柔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较低。

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具,它将所有已知的化学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和排列,从而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元素的性质和关系。

其中,金属元素是周期表中的一个重要分类,本文将重点介绍和讨论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元素。

一、什么是金属元素?金属元素是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点的元素。

按照元素周期表的分类,金属元素主要分布在周期表的左侧和中心位置,包括了大部分的元素。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金属元素的特点金属元素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1. 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元素的外层电子较少,形成离子时容易失去外层电子,从而形成正离子。

这使得金属元素能够自由传递电子和热量,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2. 延展性和塑性: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具有典型的金属键,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

金属可以被拉长成细丝或者打薄成薄片,这是由于金属中的原子可以在外加压力下发生滑移。

3. 反射性:金属元素对光具有良好的反射性,即我们常说的“金属光泽”,这是由于金属电子在光的作用下发生激发并产生反射。

4. 化学活性:金属元素具有较低的电负性,往往易于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

因此,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较高的化学活性。

三、金属元素的分类按照元素周期表的分类,金属元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主族金属和过渡金属。

1. 主族金属:主族金属包括了周期表的IA和IIA族元素,也就是周期表的第1至2组元素。

这些金属元素具有较低的电离能和较低的电负性,常见的主族金属包括锂、钠、钾、铜、银等。

2. 过渡金属:过渡金属分布在周期表的B族到IIB族,即周期表的第3至12组。

这些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电离能和电负性,也常常表现出不同的氧化态。

常见的过渡金属包括铁、铜、锌、铝等。

四、金属元素的应用金属元素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金属元素的几个重要应用领域:1. 电子产品制造:金属元素的导电性使它们成为了电子产品制造中的重要材料。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元素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元素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元素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而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元素知识点非常丰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元素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元素是指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构造而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的物质。

元素是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构建块,它们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元素按照其在化学反应中能否被分解又可分为两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主要存在于左侧和中间区域的周期表,而非金属元素则主要存在于右侧的周期表。

二、常见金属元素1. 铁(Fe)铁是地壳中最常见的金属元素之一,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同时还是许多合金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可以参与到许多重要的生物过程中,例如血红蛋白的组成等。

2. 铜(Cu)铜也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和建筑行业。

此外,铜还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3. 锌(Zn)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主要存在于锌矿石中。

锌广泛应用于电池、防腐蚀和冶金等领域。

此外,锌也是许多酶的辅助因子,对人体的健康发育和免疫系统有着重要作用。

三、常见非金属元素1. 氧(O)氧是地壳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氧气是地球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也是许多生物呼吸所必需的。

另外,氧还能与其他元素形成氧化物,在无机和有机化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 碳(C)碳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之一,构成了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的有机物。

无机方面,碳还可以形成一些重要的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碳等。

3. 氢(H)氢是最轻的元素,是宇宙中流行程度最大的元素之一。

在自然界中,氢气主要以氢原子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氢还是许多物质的重要成分,例如水和石油等。

四、化学符号与元素周期表为了便于记录和描述元素,科学家们发明了化学符号。

化学符号是表示元素的缩写,由元素的拉丁名的首字母组成。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是化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关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从性质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1. 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元素一般具有固定的晶体结构,其外层电子较少,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金属元素的熔点低、导电性好、热传导性好、延展性好等特点使其具有多种特殊的性质。

以铁(Fe)为例,铁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电线、电器以及建筑结构等领域。

2. 金属元素的应用金属元素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金属元素及其应用:(1)铁(Fe):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在建筑、制造工业、交通工具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例如铁路、汽车、建筑结构等。

(2)铝(Al):铝是一种轻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

由于其重量轻,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包装材料等领域。

(3)铜(Cu):铜是一种导电性能极好的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器、电线、管道等领域。

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1.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非金属元素一般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容易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非金属元素的气体状态下多数无色、无味、无毒,而固体或液体状态下多数为多样的颜色。

以氧(O)为例,氧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化学反应中常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

2. 非金属元素的应用非金属元素在生活和工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应用:(1)氧(O):氧是生命必需的元素,广泛应用于呼吸、燃烧等过程中。

(2)氮(N):氮在大气中占比较大,广泛应用于植物的养分和保护包装等领域。

(3)碳(C):碳是生命体中的重要元素,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反应、材料制备等领域。

综上所述,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在化学中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应用。

金属元素常具有导电性好、热传导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工具制造等行业;而非金属元素一般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在生命过程和化学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

《金属元素通论》课件

《金属元素通论》课件

维持生理功能
人体内的一些金属元素如铁、铜 、锌、钴等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所必需的,缺乏或过量都会影响 人体健康。
治疗疾病
一些金属元素如铂、钯、铑等在 医学上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通 过与癌细胞结合或影响细胞代谢 等方式发挥抗癌作用。
PART 04
金属元素的提取与冶炼
金属元素的提取方法
物理提取法
利用金属元素与其他物质在物理 性质上的差异,如密度、导电性 等,进行分离。如浮选法、电磁
金属元素在古代医学中也有广泛 应用,如金、银、铜等元素被用 于制作医疗器械和药品,治疗各
种疾病。
金属元素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金属元素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如钢铁、铝、铜等金属材 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电子等 领域。
金属元素在航空航天工业中也有广泛 应用,如钛、铝、钢等金属材料被用 于制造飞机和火箭等航空航天器。
金属元素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如利用金属元素制备新型电池材料 、太阳能电池等,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金属元素性质
总结词
金属元素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其中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光泽、硬度 、密度等,化学性质包括氧化还原性、配位性等。
详细描述
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是其最基本和直观的特性,如颜色、光泽、硬度、密度等。 而化学性质则是金属元素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的性质,如氧化还原性、 配位性等。这些性质决定了金属元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和价值。
金属元素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制造合金
金属元素是许多合金的主要成分,如 钢铁、铝合金、铜合金等,用于制造 各种工业设备和产品。

九年级化学金属元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金属元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金属元素知识点一、金属元素及其性质在化学中,金属元素是指具有金属性质的化学元素。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密度高: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常常以紧密堆积的方式排列,因此其密度较大。

2. 导电性好:金属元素中的电子容易从一个原子迁移到另一个原子,因此它们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3.导热性好:由于金属元素中的电子能自由移动,使得热量迅速传导。

4.延展性和韧性好: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存在金属键,金属元素可以被拉伸成线或者被压成薄片而不容易断裂。

5.金属元素的光泽:金属元素表面光洁,能够反射出光线。

6.金属元素的氧化性:金属元素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与氧元素结合形成金属氧化物。

二、金属元素的常见例子与应用1. 铁(Fe):铁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金属元素,常用于制造钢铁、建筑物和机械制造等。

钢铁是铁与碳及其他元素形成的合金,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

2. 铝(Al):铝是一种轻便和耐腐蚀的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物、包装和电子设备等领域。

3. 铜(Cu):铜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常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子元件等。

4. 锌(Zn):锌常用于镀层、防腐蚀处理、蓄电池等。

5. 银(Ag):银是一种优良的导电体,广泛用于电子元件、镜子和饰品制造等。

6. 金(Au):金是一种稀有且贵重的金属元素,常用于珠宝首饰、货币和装饰品等。

三、金属元素的离子化与化合价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会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离子。

它们的化合价取决于被失去或者接受的电子数量。

以下是常见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和化合价示例:1. 铁:Fe → Fe2+ (+2价)、Fe3+ (+3价)2. 铝:Al → Al3+ (+3价)3. 铜:Cu → Cu+ (+1价)、Cu2+ (+2价)4. 锌:Zn → Zn2+ (+2价)5. 银:Ag → Ag+ (+1价)6. 金:Au → Au+ (+1价)、Au3+ (+3价)四、金属元素的反应性金属元素的反应性主要取决于其电子层结构以及所处的位置。

初中化学元素性质概述

初中化学元素性质概述

初中化学元素性质概述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元素的性质,这将对我们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元素的性质进行概述。

一、元素的物理性质1. 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它们通常是固体的,具有金属光泽和高密度。

常见的金属元素有铁、铜、锌等。

2.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差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一般是气体、液体或者固体。

它们通常没有金属光泽,而是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有氧、氮、氢等。

3. 半金属元素:半金属元素具有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一些性质,既能导电又能半导体或者绝缘体,它们常用于电子产业。

硅、锑等是常见的半金属元素。

二、元素的化学性质1. 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金属元素容易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常见的金属元素在与非金属元素反应时往往会失去电子。

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可以生成盐和释放氢气。

2. 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非金属元素通常会接受电子形成负离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反应时通常会得到电子。

非金属元素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氧化物。

3. 半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半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介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

半金属元素既能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也可以接受电子形成负离子。

三、物质的性质和元素的特征1. 元素组成的物质通常具有特征性质:物质的性质往往与其组成元素的性质有关。

例如,氧气是由两个氧元素组成的,具有无色、无味、质轻和易燃的性质;氮气由两个氮元素组成,具有无色、无味、质轻和不燃的性质。

2. 化合物的性质由元素比例决定: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的。

化合物的性质往往由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的性质和比例决定。

例如,氯化钠是由一个钠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具有味咸和易溶于水的性质。

3. 混合物的性质与元素性质相互影响:混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元素或化合物的物质混合而成,每个组成部分的性质保持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金属元素的位置和原子结 构
【讨论】现有的元素周期表中一共几种金 属元素?分别处在元素周期表的哪里? 87种金属元素,22中非金属元素
[答案](1)Cu;Fe(顺序可交换) 答案] (3) 编 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用药匙取少许样品,加入试管A中, 再用滴管取过量NaOH溶液并滴加 样品部分溶解,并有气体 到试管A中,充分反应后,静置, 放出。 弃去上层清液,剩余固体备用。 往试管A的剩余固体中加过量稀硫 酸,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 液于试管B中,剩余固体备用 往试管B中加入少许稀硝酸,再滴 加KSCN溶液 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体 放出,溶液呈浅绿色,可 能含铁。 溶液先变黄色,加KSCN 后显血红色,结合②可知, 一定含铁。 固体溶解,有无色刺激性 气体产生并很快变成红棕 色,溶液显蓝色,加 NaOH溶液后有蓝色沉淀 产生,一定含铜。
பைடு நூலகம்
3、铜合金: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 铜合金:
青铜:主要含铜和锡, 青铜:主要含铜和锡, 铜和锡 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耐磨、耐腐蚀, 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耐磨、耐腐蚀, 主要用于制机器零件如轴承、齿轮等。 主要用于制机器零件如轴承、齿轮等。 黄铜:主要含铜和锌 铜和锌, 黄铜:主要含铜和锌, 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易加工、耐腐蚀, 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易加工、耐腐蚀, 主要用于制机器零件、仪表和日用品。 主要用于制机器零件、仪表和日用品。 白铜:主要含铜和镍 铜和镍, 白铜:主要含铜和镍, 它不容易生铜绿, 它不容易生铜绿,常用于制造精密仪器 和装饰品。 和装饰品。
112 160
= 3.36 g, 有: 矿石
6.62 g m(矿石)(1 4%)
~ 生铁
=
3.36 g 1.00 t × 96%
,解得m(矿石) = 1.97 t。 (2)①n(C) =
0.224 L 22.4 L mol-1
= 0.010 mol,得m(C) = 0.12 g。 n(Fe):n(C) =
与酸反应
能置换非氧化性酸中的氢, 能置换非氧化性酸中的氢,由快到慢 与强氧化性酸均能反应但无H 与强氧化性酸均能反应但无 2生成 浓硫酸无H (与 HNO3、浓硫酸无 2)
先与水反应 与盐溶 后考虑碱与 液反应 盐反应的可 能性
K Ca Na Mg Al
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其后面的 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8.12 g-0.12 g 56 g mol-1
:0.01 mol = 50:1。 ②从表中可知,实验III中的H2SO4完全反应,所以有:n(H2SO4) = n(H2), 即:c(H2SO4)×0.1 L =
2.8 L 22.4 L mol-1
,得c(H2SO4) = 1.25 molL-1。 ③H2SO4共0.125 mol,设再加入钢样的质量为m时酸反应完,则有: n(Fe)总= (5.624 g + m)×
Cu Hg Ag Pt Au
条件 冷水
强碱 产物 + 氢气
热 水 碱 + 氢 气
高温水蒸气
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氢气
不与水反应
高温 3Fe+4H2O==Fe3O4+4H2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与非氧化性酸 一般不反应, 一般不反应, Pt、Au溶于王水 、 溶于王水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冶炼 方法
电解法
还原法 (常见还原剂 2 常见还原剂)H 常见还原剂 、CO、C、Al 、 、
热分 解法
物理 富集法
注意 Na+KCl = K↑+NaCl + +
(沸点:Na>K) 沸点: > )
[拓展 金属的冶炼 拓展]金属的冶炼 拓展
1、冶炼金属一般三个步骤 、 ;(2)冶炼; (1)矿石的采集;( )冶炼; (3)精炼 )矿石的采集;( )
0.12 g 28.12 g




往②剩余固体中加入稀硝酸,再滴 加NaOH溶液
三、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应用
活动性顺序 单质还原性 阳离子氧化性 与O2化合难易
K Ca Na 与 水 反 应 Mg Al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强 弱 易
弱 强 难
Zn Fe Sn Pb(H)
4.铁合金: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 4.铁合金:用量最大, 铁合金
钢的含碳量越低,韧性越好,硬度越低; 钢的含碳量越低,韧性越好,硬度越低; 含碳量越高,韧性越差,硬度越高。 含碳量越高,韧性越差,硬度越高。
【答案】
[答案](1)6.62 g铁矿石中铁的质量为m(Fe) = 4.80 g× 答案]
28 g 28.12 g
= n(H2SO4) = 0.125 mol,得m = 1.406 g。 a.若加入的钢样粉末过量(m≥1.406 g),H2SO4全反应,则: m(余固体) = (5.624 g + m g)-0.125 mol×56 gmol-1 = (m-1.376)g。 b.若加入的钢样粉末少量(m≤1.406 g),Fe全溶解,则: m(余固体) = (5.624 g + m g)×
第20讲 金属元素概述 讲
二、金属的通性 1、物理性质:常温下,绝大多数金属是固体,呈银白色。金属一般 、物理性质:常温下,绝大多数金属是固体,呈银白色。 具有延展性, 具有延展性,是 电和热的良导体。 电和热的良导体。 2、化学性质:金属元素原子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而且原子半 、化学性质:金属元素原子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 径比同周期的非金 属原子半径大,故金属原子易失去电子显还原性。 属原子半径大,故金属原子易失去电子显还原性。 3、特性: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b.金属中有液态,例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金属中有液态 金属中有液态, 、特性: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如汞,它是熔点最低的金属; 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铯 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铯, 如汞,它是熔点最低的金属;c.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铯,最稳定的金属 是金。 是金。 4、影响金属晶体熔沸点高低和硬度的因素 、 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电荷价数越高, 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电荷价数越高,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的作用 力越强,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硬度Al>Mg,熔点 力越强,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例:硬度 ,熔点Al>Mg。 。 5、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 (1)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越剧烈,该金属越活泼。 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越剧烈, 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越剧烈 该金属越活泼。 (2)金属对应的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该金属越活泼。 金属对应的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 金属对应的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 该金属越活泼。 (3)一种金属能从另一种金属盐的溶液中将其置换出来,则该金属活 一种金属能从另一种金属盐的溶液中将其置换出来, 一种金属能从另一种金属盐的溶液中将其置换出来 泼性比另一金属强。 泼性比另一金属强。 (4)两金属构成原电池时,做负极的金属一般比做正级的金属活泼。 两金属构成原电池时, 两金属构成原电池时 做负极的金属一般比做正级的金属活泼。 (5)在电解过程中,一般来说先得电子的金属阳离子对应的金属单质 在电解过程中, 在电解过程中 的活动性比后得电子的金属阳离子对应的金属单质的活动性弱。 的活动性比后得电子的金属阳离子对应的金属单质的活动性弱。
2、常见金属的冶炼原理
金属 Fe 冶炼原理 高炉炼铁: 铝热法炼铁: Cu 火法炼铜: 湿法炼铜: Mg 热还原法: 电解法: Al
Na
四、 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
1、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跟非金 、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 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特点: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 、特点 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 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 或机械性能。 或机械性能。 硬度大于各成分金属 ◇ 硬度大于各成分金属 熔点低于各成分金属 ◇ 熔点低于各成分金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