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初中科学教案《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浙教版

“东加西减”计算各城市的区时
知识应用
观看在华盛顿(西五区)举行的 2004年美国NBA冠亚军决赛,如果决赛 时间6月11日晚上7时开始,我们什么时 间看电视直播最好呢?
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中国在东八区,与美国相差13个时区即 相差13个小时。而中国在美国的东边, 所以要在6月11日晚上7时的基础上加上 13小时,因此计算结果是中国要在6月 12日早上8点看直播最好。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对经线和经度作探究
• (1) • (2) • (3)
不同的经线相比较,它们的长度都相同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 地球仪表面被划分为360° 东经与西经是以0°经线为起点划分的
• (4)
东半球和西半球是以20°W、160°E • (5) 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
• (1) 不同的纬线相比较,它们的长度不相同,
东京(9时) (正在紧张工作)
上海(8时)
(上班路上)
新加坡(7时) (晨练)
伦敦(0时)
(娱乐)
纽约
(上一天19时)
小明要坐飞机环球旅行,从北京向西飞,请问, 如果他要准确的知道自己所在位置的区时,他 应该如何调整他的手表呢?
每穿过一个时区就要把钟表向后拨一个小时。 当他完成环球飞行回到北京时,就已经穿过 24个时区,钟表上的时间就会推迟24个小时, 比原来少一天。
差别过大,不能适应,生活上的不便
识
图-时区
1、分区计时制度把全球分成几个地区?地区间宽 度是经度多少度? 24 15° 2、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被称为什么经线?它起何 中央经线 作用? 3、中时区是以几度经线作为中央经线的?东西十 二区都以几度经线作为中央经线的,它们是一个 0° 180°一个 区还是两个区?
最新科学:4.2《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1)(浙教版七年级下)

第四章第二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
2、知道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变化。
3、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
[课前预习]1、地方时:由于,同一瞬间,经度不同的地方是不同,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时区:把全球划分为个经度宽的地区。
3、划分法:以为标准向东、向西各划分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重合,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
中时区(零时区):以经线作为中央经线的15。
经度宽的地区。
东时区:中时区的分成12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等。
西时区:中时区的分成12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等。
东、西十二区:都以经线作为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跨。
其中北京位于区。
3、区时:每个时区都以其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时间。
4、日界线:国际上规定,把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5、中国幅员辽阔,地跨个时区,为了方便,中国把北京所在的的区时作为全国大部分地区统一使用的时间,称为。
6、当跨过日界线()时,当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时,日期要一天;反之,日期要一天。
[疑难重点]1、时区和区时那个是指时间?2、北京的时间是指的时间,而北京时间是指的区时。
3、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开幕式在2008年8月8日20点正式开始,而这个时间是指(北京的时间、北京时间)。
4、如果日界线西侧是星期日,那么日界线东侧是星期。
5、按时区划分,拉萨(910 E)在区,但拉萨所采用的时间是区。
6、人们有可能在同一年里过两次“圣诞节”吗?为什么?7、看你掌握的怎么样,你能给全球的时区进行公平的划分吗?[巩固练习]1、请分别说出地方时、时区、区时三者有什么区别?2、看图回答下面问题。
1)当经度1800的地方是正午12点时,00经线的地方是点,处于傍晚6点的是经线的地方。
2)当经度为1350E的地方是6月1日时,经度为1350W的地方日期是月日。
1350W1350E3、东、西十二时区的钟点(相同,不同),但日期却,因为。
科学七年级下浙教版4.2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4

2.4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学生了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2.通过游戏、制作学会查找各地的时区,并计算他们的区时;3.通过辩论,学会区分北京时间和北京的时间。
重点、难点:世界各地的区时和时区的划分;由时区理解区时,东西十二区的时间一样。
教学过程【出现几个生活片段】1.我是个足球迷,观看新闻知道某日有一场意大利米兰德比足球赛,比赛时间为当地晚上17点,我在该日的17点打开电视机,可是没有找到这场比赛的直播节目,这是什么原因呢?2.人们有可能在同一年里过两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吗?3.一对孪生姐妹后出生的妹妹却比先出生的姐姐大一天可能吗?4.北京的猴哥给伦敦的八戒打电话,八戒很生气,为什么半夜三更吵醒我呀?学生每一大组任选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得出结论由组长进行发言。
【新课讲授】1.辩论赛:辩论主题:北京的时间和新疆的时间是一样的吗?先进行举手表决,根据“一样”、“不一样”、分成二组,再由每一组学生提出自己结果的理由,并由对方进行反驳。
2.展示:地球的俯视图。
每一组共有八个地球仪,教师作简单的介绍,由学生自学课上内容,并讨论问题:从这副图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结论:同一瞬间,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刻不同,相同经度的地方时间相同;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游戏:两人南北站着,判别谁会先看到太阳;二人东西方向站着,谁先会看到太阳。
规律:东早西晚,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地方时来得早。
(时刻的早晚指先看见太阳为早,后看见太阳为晚)3.时区:讨论1:如果世界各地都采用各自的地方时,会引起什么问题?讨论2:全世界都统一使用某个地方时,又会产生什么问题?由正反两组各讨论一个问题,矛盾出现,如何解决?制作:学生阅读书上内容,每一条纸代表每一时区,分别粘在地球仪上。
提醒: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如何粘。
学生根据自己的制作成果进行展示,挑出前六名,并进行问题讨论:1.为了解决这些混乱,我们国际上采取了什么方法?为什么?2.全球共划分为多少个时区,你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划分?3.0度经线在哪个时区,180度经线又在哪个时区?4.从中时区向东和向西划分的每个时区的名称有什么规律?5.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属两个时区还是一个时区?6.北京在哪个时区,它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是多少度?7.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被称为什么经线?它起何作用?8.相差一个时区的两地,区时相差几小时?结论;一个时区中区经线的地方时,并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
科学》初中科学教案《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学目标:1. 了解北京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的概念。
2. 掌握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地理现象。
教学重点:1. 北京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的概念。
2. 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理解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
2.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地理现象。
教学准备:1. 地球仪2. 时区图3. 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时间吗?2.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概念,引出地方时和北京时间。
二、探究地方时和北京时间(10分钟)1. 讲解北京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的概念。
2. 引导学生通过地球仪和时区图,观察和分析北京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
3. 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
三、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与时间有关的地理现象(10分钟)1. 提问: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如何解释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地理现象?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地理现象,如:全球昼夜平分点的位置变化、国际日期变更线等。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2. 让学生总结地方时和北京时间的概念及关系,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 绘制一张北京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的关系图。
2. 收集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地理现象,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六、地方时和北京时间实例分析(10分钟)1. 展示北京天安门升旗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升旗时间与北京时间的关系。
2. 分析实例,让学生理解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
3. 提问:还有哪些实例可以看出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七、地球自转与地方时的关系(10分钟)1. 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科学》初中科学教案《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北京时间和北京所在时区的关系,知道北京时间是中国标准时间。
2. 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经度计算时区,了解全球时区的划分。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北京时间和北京所在时区的关系。
2. 如何根据经度计算时区。
三、教学难点:1. 全球时区的划分。
2. 理解北京时间作为中国标准时间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1. 地球仪。
2. 时区计算工具。
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和时区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让学生通过地球仪和时区计算工具,观察和计算北京的时区,引导学生发现北京时间和北京所在时区的关系。
3. 讲解:讲解全球时区的划分,让学生理解北京时间作为中国标准时间的含义。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根据经度计算其他城市的时区,并选取几组进行分享。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1. 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2. 北京所在时区:东八区3. 全球时区的划分4. 如何根据经度计算时区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时间和时区概念的理解。
2. 评估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其他城市的时区。
3. 观察学生对北京时间作为中国标准时间含义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探讨夏令时对全球时区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标准统一的必要性和意义。
八、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九、课后作业:1. 绘制一张世界时区图,标注主要时区和大致经度范围。
2. 编写一个小短文,解释夏令时对全球时区的影响。
十、课程总结:1. 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和时区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计算不同城市的时区。
科学初一下浙教版4.2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2

事
记
录
课
后
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思
(2)运算区时的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边,加时区差;反之,减时区差。
(3)钟表上的时刻有两个能够算,都算正确。
三、日界限
环球飞行:“周游地球80天“,引出问题。
向东环球:比地球快,多了一天,要减掉。
向西环球:比地球慢,少了一天,要加上。
周游地球80天,他自己运算时刻是用了81天,然而,因为向东,要减掉,因此,实际只用了80天。
科学初一下浙教版4
课 题
4.2 北京的时刻和“北京时刻”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地点时、区时的含义。
2、明白日界限两侧的日期变化。
3、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运算它们的区时。
重
点
难
点
分
析
了解地点时和区时,会运算世界各地的区时。
日界限通过讨论一些有味的事例来认识。
课程资源的预备与开发
课件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一、地点时和区时
电视台、电台播报“北京时刻”,什么缘故不说是“北京的时刻”,“宁波时刻”呢?【在黑板上把这三个时刻写下来】
地球自西向东转,宁波比北京要在东边,要先看到日出,因此,北京的时刻和宁波的时刻是不一样的。
【读图P123】 PS:人站在地球上,东边要比西边更先看到日出。
地点时:同一瞬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同一经度的时刻相同)
2、找出各都市所在的时区——东京(东九区)、纽约(西五区)、伦敦(中时区:0度经线)
3、运算北京与各都市的时区差——东京(+1)、纽约(-13)、伦敦(-8)
4、依照东早西晚原理,运用区时差运算各都市区时!——东京(15点)、纽约(1点)、伦敦(6点)
科学》初中科学教案《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北京时间和北京时间的概念,知道它是以北京所在的东八区为标准的。
2. 让学生掌握如何将北京时间换算成其他时区的时间,以及如何将其他时区的时间换算成北京时间。
3. 培养学生对时间概念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北京时间的定义及换算方法。
2. 如何将其他时区的时间换算成北京时间。
三、教学难点:1. 北京时间与其他时区时间的换算。
2. 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四、教学准备:1. 地球仪。
2. 时区图。
3. 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地球自转和时区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1)介绍北京时间:以北京所在的东八区为标准的时间,即东经120°的地方时。
(2)讲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也产生了时区差异。
(3)演示如何将北京时间换算成其他时区的时间,以及如何将其他时区的时间换算成北京时间。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知识将北京时间换算成其他时区的时间,以及将其他时区的时间换算成北京时间。
4.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北京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北京时间进行时区换算。
5.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关于北京时间和其他时区时间的换算练习。
六、教学拓展:1. 讲解全球时区的划分,以及时区换算的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北京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航班调度、体育赛事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地球自转速度是否均匀?如果不是,为什么?2. 讨论:如何解决跨时区沟通时的时差问题?八、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堂互动表现。
3. 对北京时间和其他时区时间换算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优点和不足。
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十、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北京时间和其他时区时间换算的科普文章。
科学《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学案(2)(浙教版七年级下)无答案.doc

第二课时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世界的时区划分和两地区时差的计算;2、理解日界线的含义,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意义及其与人们的生活、通讯的关系;3、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
【课前复习】——我行的!1、地方时是指因___________而不同的时刻,区时是指各时区以本区_________的地方时为共同使用的时刻。
2、区时制把全球划分为____个经度宽15°的地区,叫做_____.3、按时区划分,东京(139°E)在______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是_______(度)经线,它比北京的区时______(早,晚)______小时。
4、当北京时间为正午12点时,美国洛杉基(西八区)的时刻是______;此时悉尼(东十区)的时刻是______。
5、日界线:为了消除环球旅行中发生的日期混乱,国际上规定,把________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疑难重点】——我也会!1、麦哲伦“丢失一天”的故事1)15麦哲伦船队向西做环球航行,于1522年完成环球航行一周回到西班牙是4,当地的日历是9月8日,而水手们每天记录的航海日记上却是9月7日,怎么会丢失一点呢?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们向东做环球飞行,再回到原地时,日期将会______;如果我们向西做环球飞行,再回到原地时,日期又将_______.2、日界线的含义和意义:1)仔细观察书本112页日界线图片,回答下列问题:①如果日界线动东侧是9月30日,则西侧是________(填日期);②_______和________合为一时区,两地的_____相同,_____相差一天,日界线___侧是新一天的起点。
③当人们从空中或还上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即从______进入________时,日期将_______。
④日界线就是180°经线吗?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体验用模型和模拟实验来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知识与技能:了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知道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变化;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体会科学规定在实际运用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4.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体会科学的规定对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时区的判读和区时的计算教学难点: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变化教学准备:1.场地:如图所示,室外地面用24张桌子围成一个圆,圆内桌上有4个两面都标有东西方向的指向标,表明各不同位置的方向,方框为黑板所在的位置。
2.学生带课本和笔,围绕圆的内外坐好。
其中24个人背向圆心坐在0°和1803.0°和180°;贴有各时区名称的太阳帽24顶;日界线的挂图一幅;比较北京和其它城市的时区、区时的挂图一张(表中的黑体字部分先空着,课堂上边讲边填);各城市和北京(东八区)相比较表格(内容同上)。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述:五·一期间,老师看了一个介绍我国西部边疆某地人生活的片子,片中说:那个地方的人是晚上九点半吃晚饭,夜里两点钟才睡觉,早上十点钟起床,十一点半去上早班。
大家觉得奇怪吗?为什么那里的人的作息时间会是这么奇怪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讲述:首先,我来介绍一下今天出席讨论会的嘉宾,坐在圆的里边,背向圆心的24个同学将为我们扮演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的角色,大家用掌声对他们表示感谢。
不过,你们千万别得意地找不到方向,因为辨明地球上的方向非常重要。
圆里边方向标上标的方向表示的是地球自转的方向,我们规定不管是圆内外的同学最靠近你的那个方向标所标的就是你所在的地点现在的方向。
坐在圆外面的同学,你们将代表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
讲述:大家现在把我想象成太阳,太阳发出的光,将地球照亮。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在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半是昼半球,而另一半是夜半球。
二、新课㈠、地方时和区时概念1、地方时:讲述:我们规定昼半球中正对着太阳的地方的时间为正午12点,请翻开课本123页,完成图4-4中的问题。
教师讲评后讲述:同一瞬间,经度不同的地方的时刻是不同的,实际中经度每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板书)(手持地球仪讲述)由于地球上同一纬度的任何两个地方,它们的经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同一纬度上的任何两个地方的地方时都是不一样的,地球表面同一瞬间有无数个地方时。
讨论:⑴如果世界各地都采用各自的地方时,会引起什么问题?⑵全世界都统一使用某个地方时,又会产生什么问题?过渡: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国际上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在小范围统一时间。
设问:具体是怎样做的呢2、时区:讲述:首先,将全球360°等分为24个经度宽的地区,叫做“时区”(板书)。
怎么划分呢?将表示0°经线的衣服给一个学生穿上说:首先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它向东向西各7.5°的范围刚好跨经度15度,为一个时区,称为“中时区”(将“中时区”的帽子拿给0°经线的同学戴上),向东每跨15°又是一个时区,称“东一区”(将标有“东一区”的帽子拿给下一个同学戴上。
再分别将“东二区”~“东十一”区,“西一区”~“西十一区”的帽子分别拿给对应的学生。
)教师走到180°经线的位置讲述:以180°经线为中央经线的向东向西各7.5°也是一个时区,不过这个时区有点特殊。
看从西边看,与它相邻的是东十一区,那么它应该是东十二区(将字写在180°经线西边);从东边看,与它相邻的是西十一区,那么它应该是西十二区(将字写在180°经线东边)这个时区应该称什么时区?我们称它为“东西十二区”(将帽子给学生戴上)。
小结:你们把24个时区的名称记住了吗?其中特别要注意: 180°经线的西边是东十二时区、东边是西十二时区。
(同时板图,注意说明板图中的方向是地图上的方向“左西右东”并留半分钟给学生思考、体会)讲述:为了查找方便往往将球面上的24个时区展开变成平面的时区图,就如课本125页图4-6,请大家找找世界的著名城市“北京、东京、纽约、伦敦和悉尼”等城市分别处于哪个时区,并填在表格的括号中。
教师将“比较北京和其它城市的时区、区时将所在时区”的挂图贴出来,学生回答后将各城市所在时区的名称填到表格中。
问:它们分别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与北京分别差几个时区?学生在各自的表格中填出,并与相邻的同学交流,与教师表中的答案对照。
问:如何计算时区差?小结:计算时区差的方法——同区相减,异区相加(副板书)。
即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两时区数相减得时区差;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两时区时区数相加得时区差。
如果有学生问起能否从另一个方向去数,得出相差十一个时区的结论,教师要给予提示:数两地之间的时区差,要从不含有180°经线的那段弧上数。
3、区时:讲述:“每一个时区都跨经度15°,时区内都有无数个经度不同的地方,也有无数个不同的地方时,为了避免时间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以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称为“区时”(板书)。
例如:中时区的中央经线为0°经线,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整个中时区共同使用的区时;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是180°经线,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整个东西十二区所有地方共同使用的区时;北京处于东经116°,所处的时区是东八区,因此北京所用的时刻是东八区的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并不是116°E的地方时。
由于我国的首都在北京,我国又把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科学上把北京所在的116°E的地方时称为“北京的时间”,这两个概念一样吗?(不一样,“北京的时间”是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教师补充:两者实际时刻相差16分钟。
讲述: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经度每相差15度时差恰好1小时,因此每两个相邻的时区的区时差一个小时。
请看课本图4-6下方的时钟现在北京时间是几点钟?东九区的东京现在是几点钟?是否恰好相差一小时?哪里的时间更早?(注意说明:“经度不同的两个地方,先看到太阳的为早”)请比较表中的其它城市,区时比北京早或晚,时差几个小时。
学生回答后教师将表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对照表格问:从表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主要有:“东早西晚,区时差和时区差相等”(板书)㈡、世界各地的区时讲述:请利用以上的规律思考,假如现在北是北京时间十四点整,东京、伦敦和纽约现在应该是几点钟?课本124页,某宾馆的大堂里挂出的表示这些地方现在时间的时钟上时刻准确吗?如果不准请将它们调准确。
学生思考,思考后相互交流。
问:你们是怎样确定这些城市现在的时间?小结:根据相差几个时区就差几个小时的关系,利用东早西晚的原理,做“东加西减”的运算。
如果所要查找的城市在北京的东面在“北京时间”上加上时区差,如果所要查找的城市在北京的西面则在“北京时间”上减去时区差,算的各城市所在时区的区时。
(副板书:过几时区,东加西减几小时)㈢、日界线讲述:根据以上原理,现在我和一个同学从北京出发向东做环球飞行(和一个学生演示),每穿过一个时区就要把钟表向前拨一个小时,当完成环球飞行回到北京时,就会穿过24个时区,钟表上的时间就会前拨24个小时,比北京当时的实际时间多一天。
如果我们向西做环球飞行,再回到原地时,日期将会怎样变化?(比北京当时的实际时间少一天)讲述:可见一味5以东加西减的原理进行推算,会发生日期混乱的现象。
为了消除环球旅行中发生的日期混乱,需要把多出的一天减掉、把少掉的一天加起来。
那么这一天在哪里加减呢?国际上规定,在180°经线的地方加减。
(边讲述,在180°经线两旁边演示)即向东环球飞行多出一天,在向东跨过180°经线的时候减去。
例如,还没飞过180°经线时如果是4月10日,向东飞过180°经线后减去一天,变成4月9日。
讲述“日界线西侧过期的彩票到日界线东侧还可以兑奖的故事。
(在板书中的图中补充西向东减一天的图示,对照日界线图讲述)如果从时区的角度来说,向东飞过日界线实际是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即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补充板图)。
当向西环球飞行,日期会少一天,在跨过180°经线的时候将少掉的一天加上。
如果你4月30日到了这里(站在西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增加一天,就变成了5月1日。
(在板书中的图中补充西向东减一天的图示,对照日界线图讲述)如果从时区的角度来说,向西飞过日界线实际是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即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减一天(补充板图)。
学生对照板书思考、体会。
讲述:180°经线实际上不过是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但由于规定它为日界线,使它在时间上变成了一条特殊的中央经线。
问:与其他的中央经线相比较,它时间上有什么特殊性?(其它中央经线的两侧时刻相同,而日界线的两侧虽然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因此,我们把180°经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
问:能弄清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变化吗?如果还有不清楚,老师再教给大家一个记忆的方法,(对照副板书说)我们已知“过几时区,东加西减几小时”,其中“东”、“西”指方向向东或向西,那么“过日界线,……”提示学生思考。
“东减西加1整天”三、课堂总结请学生用一句话将“地方时”、“时区”和“区时”三个概念联系起来(区时是某一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讲述:大家注意,两个概念在运用时不能混淆,时区表示的是一个地域范围,属于空间的范畴,有东西之分,而区时表示的是某一时区共同使用的时刻,属于时间的范畴,有早晚之别。
讲述:我们已经学会了区时的推算方法“过几时区,东加西减几小时”,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时区都使用本时区的区时,一个国家往往根据实际的需要,共同使用某个区时地时间。
例如我国幅员辽阔,从东五区~东九区,地跨五个时区,最东端和最西端时差达4小时,为了使用方便,中国把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我国边疆西端处于东五区,也使用“北京时间”,你知道片子中地人九点半才吃晚饭的原因吗?同样为了避免日界线穿过的国家和地区处于不同的日期,实际的日界线并不是完全和180°经线重合,它是曲折的。
讨论:⑴人们有可能在同一年里过两个“五·一“劳动节吗?⑵一个孕妇怀了双胞胎的妇女坐船向东越过日界线,她临近日界线是生了一个男孩,越过日界线后生下一个女婴,从生日上来看,哪个大?板书:一、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二、时区时区差和区时差相等区时(东早西晚)2、日界线是教学中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