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面点流派及特色

合集下载

中式点心

中式点心

先对中式点心的流派进行一下简单介绍:中式点心讲究面皮与馅种类的丰富多样,烹饪上有煎、炸、蒸、烤等多种方法。

同时甜咸兼具,口感丰富。

一般来讲,中式面点分为京式、苏式及广式三大系。

◆广式点心特点:具有广博的包容性。

品种异常繁多,丰富性居全国之首。

除了采用各种烹饪手段外,馅料的选择也非常广泛,甜咸、荤素、各种食材均有。

同时也糅和了西点的一些技巧和特色,在原料上也会选择某些西点原料,如巧克力、奶油等。

口感总体较为清爽。

◆京式点心特点:可分为大众及宫廷风味。

相对南方,大众口味的京式点心油厚味重,就是油用得更多,面皮较厚,常常是皮厚馅少。

烹饪方法上有蒸、炸、煎、烙等做法。

常用素馅,咸味较多。

而宫廷式点心则特别讲究造型精美,常常是形式大于内容。

◆苏式点心特点:口感上特别强调清爽,馅料常使用绿豆、虾仁等油脂较轻的原料。

面皮则注重薄酥脆,即使油炸也注意将含油量降至最低。

对外形与口感同样重视,讲究每一款面点的小巧玲珑、精细可人莲蓉包广式茶点,那也是非常有名的。

而且种类繁多,其工艺之精细,绝不是和果子能比的。

常吃的广式点心:潮州蒸粉果广州传统的糕点。

其皮与形状较虾饺略大,馅却有虾肉、芫荽、鲜猪肉、叉烧、笋肉。

冬菇等,芫荽虾肉的色透露于外,又青又红,入口甜爽。

波菜奶黃包又称奶皇包,是广东、香港和澳门地区常见的点心,菠菜料为皮,奶黄馅是以牛油、鸡蛋、牛奶、糖、面粉、粟粉及吉士粉等做,吃起来有一股浓滑的奶香。

笼仔蒸凤爪这是脍炙人口几乎大小酒家饭店都有供应的一个酱菜,其名雅致,唤作凤爪,凤爪乃鸡脚的雅称,誉鸡为凤。

干蒸干蒸烧卖是广州人喜欢的茶楼传统早点之一,它用薄面包裹半露的肉馅料蒸熟,色鲜味美,爽口不腻。

榴莲酥用新鲜榴软滑的莲果肉填作馅心,外面是松化精细的酥皮,一啖咬开散开的榴莲香味甚是诱人。

萝卜糕萝卜糕是常见的大众早点之一,萝卜糕的做法,是用脸盆大小的糕盆, 蒸熟, 成一大块, 凉后切成厚片, 放进油锅, 煎得两面焦黄, 然后蘸了酱油或辣椒等各种调味料一起吃。

中国的面点流派及特色

中国的面点流派及特色
中国的面点流派及特色
1
• 1.苏式 • 2.广式 • 3.京式
苏式面点的特点
1
• 分布:在长江下游,江淅一带地区,以江苏为代表 • 特点:口感上特别强调清爽,馅料常使用绿豆、虾仁 等油脂较轻的原料。面皮则注重薄酥脆,即使油炸 也注意将含油量降至最低。对外形与口感同样重视, 讲究每一款面点的小巧玲珑、精细可人。 • 名点:船点,淮安文楼汤包,扬州三丁包子,镇江蟹汤
肉末 烧饼
猫耳朵
包,无锡小笼包子.
蟹黄包
无锡小笼包
广式面点
1
• 分布:在珠江流域及南部沿海地区,以广东为代表 • 特点:讲究形态花色著称,馅心多样,味道清淡 • 名点:船点,淮安文楼汤包,扬州三丁包子,镇江蟹黄汤 包,无锡小笼包子.
三鲜包
船点
京式面点
1
• 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以北京为代表. • 特点:特别擅长制作面食品,馅心多为"水打馅"吃口鲜 咸而香 • 名点:狗不理包子,肉末烧饼,千层糕,猫耳朵,清油饼等.

面点工艺学之风味流派

面点工艺学之风味流派
面点工艺学——风味流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烹饪1705 武文舟
面点风味流派的起源
中式面点的主要风味流派有哪些?
我国面点制作的风味,具有可分为"南味"与"北味"流源 则很多,但概括起来,具体又可分为京式,广式,川式,苏 式四大流派。
·京式面点
·广式面点
·川式面点 ·苏式面点
• 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以北京为代表. • 特点:特别擅长制作面食品,馅心多为"水打馅"吃口鲜咸而香 • 名点:狗不理包子,肉末烧饼,沙琪玛,猫耳朵,清油饼等.
四川人习惯把面臊分为三种: 汤汁面臊、稀卤面臊和干煵面臊。
珍珠圆子
赖汤圆
• 赖汤圆,四川成都名小 吃,就是汤圆,也就是 元宵。 元宵也叫“汤 圆”、“圆子”。 赖汤 圆迄今已有百年历史, 一直保持了老字号名优 小吃的质量。
• 分布:长江下游江、浙一带地区所制作的面点,以江 苏为代表,故称苏式面点。 • 特点:馅料多用果仁、猪板油丁,用桂花、玫瑰调香, 口味重甜。代表品种有苏式月饼和猪油年糕等。苏式 糕点在中国传统糕点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 国传统糕点主要帮式之一。据有关史料,苏式糕点萌 芽于春秋,起源于隋唐,形成于两宋,发展于明清, 继承、发扬、创新于现代。
翡翠烧卖是江苏地方传统名 点,由扬州市富春茶社创始 人陈步云首创。"要得甜先放 盐",放盐提鲜衬甜,能保持 叶绿素。此点是扬州点心双 绝之一。皮薄馅绿,色如翡 翠,糖油盈口,甜润清香。
千层油糕是江苏省扬州市著名传统小吃, 以清肥慢长起酵法,绵软甜嫩,层次清 晰。菱形块,芙蓉色,半透明,糕分64 层,层层糖油相间,糕面布以红绿丝, 观之清新悦目,食之绵软嫩甜。 由福建人高乃超创于清朝光绪年间,至 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厨师在长期操作实 践中,吸取了“千层馒头”的“其白如 雪,揭之千层”的传统技艺,创制出绵 软甜润的千层油糕,为扬州传统名点之 一,与翡翠烧卖并称为“扬州双绝”。

1.2.1 中式面点各风味流派的形成(一)

1.2.1 中式面点各风味流派的形成(一)

9
1、京式面点的形成
(2)京式面点的形成与继承和 发展本地民间小吃相伴。
明朝刘若愚《酌中志》 以糯米饭加芝麻糖为
凉糕,丸而馅之为窝窝, 即古之不落夹是也。
烹饪班《中式面点工艺》
10
1、京式面点的形成
(3)京式面点的形成是各地、各民族及宫廷面点并存 的结果。
烹饪班《中式面点工艺》
11
2、京式面点的特点
(1)面粉为主、杂粮居多
烹饪班《中式面点工艺》
12
(2)馅心具有北方独特风味,
善用“水打馅”。







烹饪班《中式面点工艺》
13
(3)面食制品制作技艺性强
烹饪班《中式面点工艺》
14
3、京式面点的代表品种:
烹饪班《中式面点工艺》
15
3、京式面点的代表品种: 民间
烹饪班《中式面中式面点工艺》
17
5
观点三:
京式(北京) 川式(四川) 苏式(江浙) 秦式(陕西) 广式 (广东) 晋式(三晋)
烹饪班《中式面点工艺》
6
烹饪班《中式面点工艺》
7
一、京式面点的形成和特色
京式面点的地域
烹饪班《中式面点工艺》
8
1、京式面点的形成
(1)京式面点的形成与北 京悠久的历史条件和古老的文化 相伴。
烹饪班《中式面点工艺》
《中式面点工艺》
第二节 中式面点各风味流派的形成
烹饪班《中式面点工艺》
1
观点一:
我国面点主要分 京式、广式、苏式三 大流派。
烹饪班《中式面点工艺》
2
烹饪班《中式面点工艺》
3
观点二:

面点的制作

面点的制作

面点的制作一、面点:以粮食为原料,或以粮食为主料配以肉类、蛋品、乳类、蔬菜等制作而成的营养价值的味美可口米面制品。

二、风味和流派风味:南味和北味流派:京式:主要原料是杂粮和面粉。

猪肉:馅以水打馅,汁多。

馅料:主要是以果脯、猪肉多掺入皮冻,形味重厚。

馅心:重糖轻油,调料保持原汁原味、皮薄、馅大。

苏式:面粉、米粉、咸甜口。

广式:面粉、米粉、含淀粉比较多的原料。

四大面食:小刀面、刀削面、抻面、拨鱼面。

三:原料知识:皮料,馅料,调辅料、添加剂,1、皮料面粉:等级粉、特制粉、标准粉、普通粉、专用粉:面包粉:高筋粉、面包、饼干,糕点粉:低筋粉、蛋糕、饺子粉:自发粉:米粉:米质不同:糯米粉、粳米粉、籼米粉。

加工不同:干磨粉、湿磨粉、水磨粉2、调辅料、添加剂:(1)、糖:焦化作用(烤制品),改变面团组织、调节发酵速度 分之30面粉加快发酵速度,>百分之30抑制。

防腐作用。

(2)、盐:增强筋性、增加口味(酥香)(3)、油脂:减少粘性、增加层次、酥松成品。

(4)、蛋品:蛋清起泡性、蛋黄乳化作用。

(5)、乳类:乳化作用。

(6)、添加剂:(7)、膨松剂:生物膨松剂、酵母菌:纯酵母菌:液体鲜酵母活性干酵母压榨干酵母杂菌酵母:面肥、面头化学膨松剂:小苏打(碳酸氨钠)纯碱(碳酸钠)泡打粉臭粉(矾、碱、盐)占面粉重量的百分之2.5既1:1:0.8,10斤面矾、碱个125克、盐100克。

(8)、香精:天然、人工合成。

(9)、色素:天然、人工合成。

实面团:面加水。

特点:组织紧密。

分类:水湿:含水面团:30度以下(饺子、馄饨、面条、抻、面)湿水面团:50度左右(成团之前热量散尽面上点凉水饼类花色蒸饺)烫水面团:70度以上(春饼、烧麦、合子、锅贴)加水量:硬面、软面、稀糊面。

面粉:淀粉:53度以上糊化作用、水解作用。

蛋白质:吸水性强百分之150。

30度以下形成面筋网络,随着水温提高,发生热面性,70度完全热变,调制时注意问题:1、水量适当2、加水量适当:面条、饺子、3.5两水饼6两水玉米饼8两水3、揉均匀、揉适当。

中式糕点种类

中式糕点种类

中式糕点种类
中式点心的品种有:京式糕点、苏式糕点、广式糕点、扬式糕点、闽式糕点等。

1、京式糕点
京式糕点,以北京地区为代表,具有重油、轻糖、酥松绵软、口味纯甜、纯咸等特点。

代表品种有京八件和红、白月饼等。

2、苏式糕点
苏式糕点,以苏州地区为代表,馅料多用果仁、猪板油丁,以桂花、玫瑰调香,口味重甜。

代表品种有苏式月饼和猪油年糕等。

3、广式糕点
广式糕点,以广州地区为代表,馅料多用榄仁、椰丝、莲蓉、糖渍肥膘,重糖、重油,具有皮薄馅多、油润软滑、口味甜中带咸等特点。

代表品种有广式月饼等。

4、扬式糕点
扬式糕点,以扬州和镇江地区为代表,馅料以黑麻、蜜饯、芝麻油为主,麻香风味突出。

代表品种有维扬八件和黑麻椒盐月饼等。

5、闽式糕点
闽式糕点,以福州地区为代表,馅料多用虾干、紫菜、桂元、香菇、糖腌肉丁等,口味甜酥油润、海鲜风味突出。

代表品种有福建礼饼和猪油糕等。

面点的风味流派.wps

面点的风味流派.wps

绪论第三节我国面点的主要风味流派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清点人数3.强调课堂纪律二、导入新课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的国家。

受气候、地理环境等影响。

各地物产不尽相同,加之民族众多,构成不同区域的饮食文化,面点制作在原料选择、口味、制作技艺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的风味特点。

目前,人们常把面点分为南、北两大风味流派面点,主要有京式、苏式、广式、川式及地方风味流派。

三、讲授新课第三节我国面点的主要风味流派一、主要风味流派(一)京式面点1.定义:泛指黄河流域及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所制作的面点,以北京为代表,故称京式面点。

2.形成: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文荟萃、商业繁荣、饮食文化发达,从而促进了京式面点的形成。

3.特点:用料丰富、品种繁多、制作精细、风味多样造型精美、极富传统民族特色。

口味注重咸鲜。

4.代表品种:龙须面、银丝卷、天津狗不理包子、沙琪玛、艾窝窝等。

(二)苏式面点1.定义:泛指长江中下游江、浙、沪一带地区所制作的面点,以江苏为代表,故称苏式面点。

2.形成:江浙一带是我国的鱼米之乡,物产丰富,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3.特点:品种繁多、应时迭出、制作精细、讲究造型、馅心掺冻、汁多肥嫩、味道鲜美、略甜。

口味浓,卤多味美。

4.代表品种:扬州三丁包子、翡翠烧卖、千层油糕、灌汤包、杭州小笼包、宁波汤圆。

(三)广式面点1.定义:泛指珠江流域及南部沿海地区所制作的面点,以广东为代表,故称广式面点。

2.形成:处于我国南方,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后又吸取各地面点的精华,借鉴西方点心技艺,风味独特。

3.特点:品种繁多、讲究花色、使用油、糖、蛋较多,馅心用料广,讲究清淡。

口味清淡、具鲜、爽、滑、嫩、香。

4.代表品种:伦敦糕、老婆饼、广式月饼、鲜奶鸡蛋挞。

(四)川式面点1.定义:泛指长江中上游以及西南一带地区制作的面点,以四川为代表,故称川式面点。

2.形成:素称“天府之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巴山蜀水、人杰地灵。

各地风味流派面点

各地风味流派面点
调料:盐、碱各少许。
操作方法: 1.面粉加少许盐并加入碱水揉透成 面团。 2.面团拉成细丝条,放温油冲开细 面条,再用沸水炸成金黄色即成龙 须面。 3.可用鸭饼包上龙须面,如配上白 菜、咸白菜炒鸭丝更佳。
特 点: 面如发丝,吃口香脆。
菠双菜色馄凉饨糕
原 料: (10块计)糯米粉500克、糖200克、 水400克、枣20克、瓜仁20粒。
特点:色泽洁白,咸中带甜。
菠兰菜花馄蛋饨挞
原 料: 水油面750克、干油酥面500克、蛋500 克、糖500克、水750克。
操作方法: 1.水烧开,加入糖,溶解后离火,冷
却后成糖水,蛋打碎,倒入糖水中 制成蛋糖水待用。 2.将油酥面包入水油面中,擀成长方 形的面坯,一叠三,如此进行三 次,然后再擀成长方形,一叠为 二,擀成厚薄均匀的坯皮,用花边 模子揿出皮子,放入梅花印子内略 揿,再加蛋糖水制成生坯。 3.制成的生坯送入220℃的烤箱烤至坯 皮起层熟透。 4.将剩余的坯皮搓成长条状,弯成篮 攀,送入烤箱烤熟,插在花篮中间 即可。
10分钟待用。 4.成形:取饧好的面团用压面机压好后卷
成条,下成40个剂子做成圆饼状后,抹 水沾上芝麻即成为生坯。 5.发酵:将生坯放入蒸汽柜发酵35分钟后 即可。 6.熟制:发酵好后将蒸汽柜汽阀打开蒸制 12分钟,取出后放入油锅中炸至色泽金 黄即可捞出。 7.装盘:制品沥净油后摆入盘中即成。
制品特点: 色泽金黄,外表酥脆、 内部松软,麻香浓郁。
苏式面点是指江、浙、沪一带制作的面点, 它起源于扬州、苏州,发展于江苏、上 海等地,以江苏为代表,故称苏式面点。
长江下游江、浙、沪一带的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湖泊 河流交错,自古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物产丰饶,这给面点 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苏式面点的花色 众多,讲究做工,造型及风格特色突出, 就其风味而言,包括苏扬风味、淮扬 风味、宁沪风味、浙江风味等,在 我国面点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咸而香 • 名点:狗不理包子,肉末烧饼,千层糕,猫耳朵,清油饼等.
肉末 烧饼
猫耳朵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Biblioteka 中国的面点流派及特色1
• 1.苏式 • 2.广式 • 3.京式
苏式面点的特点
1
• 分布:在长江下游,江淅一带地区,以江苏为代表 • 特点:口感上特别强调清爽,馅料常使用绿豆、虾仁
等油脂较轻的原料。面皮则注重薄酥脆,即使油炸 也注意将含油量降至最低。对外形与口感同样重视, 讲究每一款面点的小巧玲珑、精细可人。 • 名点:船点,淮安文楼汤包,扬州三丁包子,镇江蟹黄汤 包,无锡小笼包子.
蟹黄包
无锡小笼包
广式面点
1
• 分布:在珠江流域及南部沿海地区,以广东为代表 • 特点:讲究形态花色著称,馅心多样,味道清淡
• 名点:船点,淮安文楼汤包,扬州三丁包子,镇江蟹黄汤 包,无锡小笼包子.
三鲜包
船点
京式面点
1
• 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以北京为代表. • 特点:特别擅长制作面食品,馅心多为"水打馅"吃口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