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思维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否定结构
在翻译中,英语的否定结构是一种很常见的语言现象。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尤其在表达否定的概念上,英语民族喜欢使用大量的否定句,而汉民族则更喜欢使用肯定句。英语中的否定的部分可以分布在全句的任何成分,而转移否定的范围更广,即从形式上、位置上来看是某个词或短语的否定,而从意义上、逻辑上来看却否定的是另一个词、短语或从句。这一现象常出现在某些带宾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中。在翻译时,我们只有用“转译法”将“前否定译成后否定”才能使汉语表达准确无误地与英语原文对应。而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英文的否定句子翻译成汉语的肯定句子。
It was a keen disappointment when I had to postpone the visit which I intended to pay toAmericainJune.
参考译文:我原本打算在今年6月访问美国,后来不得不推迟,这使我非常失望。英文句子中是把“It was a keen disappointment”放在最前面,他把最终的结果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说出来了。而相对的汉语翻译时却把这一处信息点放在了最后,因为按照逻辑顺序,“令我很失望”这件事应该是属于最后得出的结果。而在从句中英语句子照样遵循了主要信息在前,次要信息在后的原则,就像译文中依然是把先发生的事放前,后发生的放后一样。再看一句:We ate to our heart’s content at the new restaurant last Friday.参考译文:上星期五,我们在那家新餐馆尽情地吃了一顿。从这一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英语和汉语的语序也是不一样的。英语是主语加上方式再加上地点最后加上时间,而汉语的译文则是主语加上时间再加上地点最后加上方式。英语中通常都是时间地点放在最后,在说完了整件事情的所有细节之后再加上时间和地点。汉语则相对更看重时间地点,一般都出现在句子的开头,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就像我们经常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人物都是放在最后的。
学生译法:这个项目是否可行迄今为止还值得怀疑。
如若按照学生的译法,则要平白无故的加上“是否”,而效果却不如在形容词或动词后加后缀好。
2.直线性思维和圆形思维
英语民族在表达思想时,是一种直线性思维,一般说英语的时候语速较快,会先陈述主要思想,再延伸出去。英语句子先说出主要信息,然后介绍其它辅助信息,如时间、地点、原因等。在英语中一般会把主要的要强调的内容放在前面,在后面再不断地加从句。英语可以借助它的形态和丰富的关联词语,按意思和结构的需要,灵活安排,且英民族在叙事时往往先说最近发生的事,再说以前发生的事。而汉语民族很注重逻辑,他们会按时空顺序,因果关系排列组织语言,与英语有很大的差别。汉语听来逻辑性很强,往往先因后果,先假设后推论,先叙事后表态,先说以前发生的事,再说最近发生的事。空间上,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由远及近,从大范围到小范围。谈问题由重要意义到次要意义,由程度强者到程度弱者,由一般到具体的顺序排列。
Bitterness fed on the man who had made the world laugh.The moralizing of his earlier writing had been well padded with humor.Now the gloves came off with biting satire.这个曾给全世界带来欢笑的人自己却饱尝了人世间的苦难。他早期作品的道德说教充满了幽默的色彩,可现在幽默褪尽变成了尖锐的讽刺。译文将“苦难被这个人所尝”译为“这个人饱尝了人世间的苦难”。
(1)否定转移
I don’t think she will agree.我想她不会同意。
I do not believe that he will come tomorrow.我相信他明天不会来。上面两句中都进行了否定转移,用于这种否定式的谓语动词通常只限于某些表示信念、推测、愿望之类心理活动的动词,如:think、believe、suppose、feel、image、consider、reckon、expect、fancy等,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动词。而转移否定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叫做偏离否定,将这种转移否定句译成汉语时,要注意否定的实际内容。
例如: I don’t like both of the books.译文:两本书,我并不都喜欢。
I don’t know all of them.译文:我并不认识他们所有的人。这两句由于有both和all的加入,表示的是“都不”的意思。
I asked that notice should immediately be given that I would broadcast at 9 o’clock that night.参考译文:我吩咐有关部门立即通知,我将于当晚九点发表广播讲话。英语句子中的信息是“通知要马上给出去”,这样会使句子显得更加的地道,而在翻译的时候也要相应的变成我们汉语所熟悉的语言。
3.主体和客体
英语民族重客体,多以理性来分析事物,强调客体意识,用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以事物本身为主。而汉民族重主体。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天人合一,人法自然,强调主观要参观到客观中区,强调人的作用和主体性,所以表现为多以人为主语。英语民族十分喜欢使用被动句,尤其是在写科普相关的文章时,使用的更为频繁。他们要保证文章的客观公正性,使用被动句能够给予他们很大的帮助。而汉民族则相反,他们喜欢把做某件事的行为人,也就是主语放在前面,严格遵循主谓宾的原则。例如:For the essay portion of your test on Monday,you will be asked to describe a historical battl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oth the winners and the losers.参考译文:周一测试的论述题部分会要求你们从胜者和败者两个方面描述一场历史性战役。原文中使用了被动句,有些同学可能会译成“你们会被要求从胜者和败者两个方面描述一场历史性战役”,这样翻译会很不自然,显得很奇怪。在翻译时,省略主语,将其翻译成“论述题部分要求你们......”会好得多。
2014年《英汉语言对比》课程论文
英汉思维对比及其翻译上
姓名:***
学号:************
摘要:不同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人文环境等因素而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就形成英汉思维的差异。而这思维上的差异也就是使英汉互译变得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英汉思维的不同,并加以举例分析,旨在让英语学习者通过学习用英语的思维思考,进一步更好的学习英语。
二、英汉思维的差异及其在翻译上的体现
人有别于动物的最大特点是人类的思维活动。全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语言相差甚远,思维也存在很大差异,但本质上的思维活动却是相同的,也因此,各个国家之间的语言才能够相互进行翻译,但翻译的过程无疑是艰难的。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文字(原语)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目标语)表达出来,英汉思维的差异必定会影响到它们的翻译,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懂得不同民族的思维差异。只有真正懂得了英汉思维的差异,才能够更好的将原语变成译语。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在翻译上的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三种就是添加范畴词。由形容词、动词加后缀构成的抽象名词,在翻译时可以加上“化”、“论”、“性”、“行为”、“态度”等范畴词,将其具体化。例如: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ject has been doubtful so far.
参考译文:这个项目的可行性迄今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还值得怀疑。
第二种是转化词类。英语中某些由形容词/动词转化来的抽象名词可以直接转译成形容词/动词,这样会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例如:
The hard facts have shown theobjectivity and correctnessof the report.参考译文: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这一报告是客观而正确的。本句中把名词转译成了形容词,使整个语句变得通顺。如若译成“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这一报告的客观和准确”,则不太符合汉语的说法。
例如:(1)He had to stay at home yesterday because he was ill.参考译文:因为他病了,昨天他不得不呆在家里。
(2)Trageties can be written in literature since there is tragedy in life.参考译文:生活中既然有悲剧,文学作品中就可以写悲剧。
这表现为英语常常使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概念,而汉语会用解释性或描述性较强的词语来表述抽象的意义。抽象名词的翻译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就是直接翻译成汉语中对等的抽象名词。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抽象名词,但较之英语,汉语中的抽象名词要少得多,因此可以直接将英语中的抽象名词翻译成汉语中的抽象名词。例如:
If the thief had thecourage,he would go to the police station and report the whole case.参考译文:如果这个小偷有勇气的话,他就会去警察局报案。英语句子里的“courage”也就直接翻译成了勇气的意思,可以直接对应的上。
一、 引言
思维分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而狭义的通常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也就形成英汉思维的差异。作为交际工具来讲,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属性是相同的,因此,用英语或是汉语在表达思想的时候自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经过了多年的英语学习,我们会发现中英文间的区别也有很多,而我此次要讨论的就是中英文间的思维差异。大多数的学生都已经学习英语很多年了,但是他们仍然觉得英语很难学,那是因为他们是运用中文思维来学习英语,那自然就很难了。他们一般在说英语前会先想自己要讲的中文,再在脑中把它翻译成英文,这样一来,时间就过去了,没有人会等你翻译过来之后再与你交流。这产生的结果就是同学们常常觉得自己讲不出来,也没什么好讲的。而且,即使翻译出来了,也大多都是些中式英语,与那些英语为母语的人所说的地道的英语相差很大。我们如果能够学会如何用英语思维思考的话,英语学习就会变得十分简单了。本文就是对英汉思维进行对比,研究其在翻译上的体现,从而让人们更加了解英汉语言的不同,并让英语学习者能够更好的利用英语思维学习英语。
1.具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通过一个民族的语言,我们可以观察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特点。长久以来,英汉两个民族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和风俗习惯都各不相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西方人的具象思维比汉民族强,他们习惯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抽象思维较突出;而汉民族却偏向形象思维,运用形象的表达手法描绘抽象的概念,汉语中多喜欢形象的描绘某一事物。
Thesightandsoundof our jet planes fitted me with special longing.参考译文:看到我们的喷气式飞机,听见隆隆的声,令我特别神往。有些同学将这个句子翻成:喷气式飞机的样子和声音都令我十分神往。这个译文基本上还是以抽象的方式译出,并没有表达出原文真正的含义,甚至有一些偏离原句的意思。而参考译文中将名词“sight”和“sound”翻译为看见和听见,更符合汉语的习惯。
(3)You are going to need me when things get messy and emotional.参考译文:在场面一塌糊涂情绪激动的时候,你会需要到我的。以上几个例句都有同一个特点,那就是英语句子都是把重要的信息放在前面,然后再添加其他的信息,利用介词、连词再接状语或从句。先把主要信息列出来,次要信息再进行叠加。而汉语句子则十分注重逻辑和因果关系,一般先说侧面外围的信息,到最后再交待主要的信息。再对比一下下面几个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