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 2016
2016年碘缺乏病监测工作计划

2016年碘缺乏病监测工作计划2016年碘缺乏病监测工作计划一、监测范围和对象东门、扬子、南门、清流、西涧5个街道办事处的中晚期孕妇、家庭主妇、8-10岁在校学生。
二、监测时间、孕妇和在校学生食用盐监测:2016年4月20日前完成。
2、孕妇和8-10岁在校学生病情监测:2016年4月25日前完成。
3、家庭主妇和8-10岁在校学生健康教育:2016年4月底完成。
三、监测方法、碘盐监测:抽取200名8-10岁在校儿童及100名中晚期孕妇家中食用盐样,检测碘盐含量。
2、病情监测:(1)在抽取的街道办事处中抽取一所小学,从该小学学生中抽取40名8-10岁学生,要求8-10岁各年龄组均匀分布,男女各半进行甲状腺触诊,并采集尿样,检测尿碘含量。
(2)在抽取的街道办事处中抽取20名中晚期孕妇,采集尿样,监测尿碘含量。
3、健康教育:(1)在五个项目办事处五所中心小学4至6年级开展一次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课。
(2)在五个项中心小学随机抽取5年级一个班40名学生,完成问卷调查;在每所项目学校所在地随机抽取20名家庭主妇,完成问卷调查,了解知晓率。
四、经费预算、召开东门、扬子、南门、清流、西涧5个街道办事处防保人员会议,布置2016年碘缺乏病监测工作。
预算工作就餐费400元。
2、碘盐、尿碘检测补助:80元∕8人∕5天,计人民币3200元。
3、碘盐、尿碘采样补助:80元∕5人∕5个社区,计人民币2000元。
4、健康教育宣传补助:400元/5个社区服务中心,计人民币2000元。
5、交通补助及燃油费:①碘盐检测100元∕4天∕5个社区服务中心,计2000元;②病情监测100元∕5天,计400元。
总计:10000元(一万元整)。
2016年515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通知

515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通知2016年515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通知2016年防治碘缺乏病日的宣传主题为“坚持科学补碘,建设健康中国”。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2016年515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通知,欢迎大家阅读。
2016年515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通知各县市区卫计局、盐务局,市疾控中心:2016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3个“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主题为“坚持科学补碘,建设健康中国”。
为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动员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确保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密切配合,围绕宣传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碘缺乏病防治政策,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针对宣传主题,各地要结合实际,针对育龄妇女、中小学生、教师、基层卫技人员等不同人群,深入开展核心信息和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科学补碘的`全面认识,达到保护婴幼儿及青少年儿童智力正常发育的目的。
三、各地要以“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为契机,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巩固防治成果。
附件:1. 2016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口号2.防治碘缺乏病核心信息3.株洲市第二十三届“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实施方案株洲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株洲市盐务局2016年5月11日附件1:2016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口号一、坚持科学补碘,建设健康中国!二、预防智力残疾从胎儿开始!三、消除碘缺乏病,共享健康人生!四、坚持食用碘盐,享受健康生活!五、食用加碘盐,健康全家人!六、科学补碘,持续消除碘缺乏病!七、防治碘缺乏病,保护母婴健康!八、缺碘影响儿童智力发育!九、加强碘盐监督管理,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十、食用碘盐是最好的补碘方法!十一、全社会共同努力,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十二、持续科学补碘,提高人口素质!附件2:防治碘缺乏病核心信息一、面向所有人群(一)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缺乏碘而引起的疾病。
福建省2016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福建省2016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王木华;陈志辉;陈迪群;林瑜;王丽金【摘要】目的:观察福建省新标碘盐落实后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全省范围内随机抽取1/3共31个县(市、区)作为病情监测,调查8~10岁学生采集尿样和家庭食用盐样,检测尿碘和盐碘含量,采用B超法测量甲状腺容积、检查甲状腺结节,计算甲状腺肿大率、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采集孕妇尿样和家中食用盐,检测尿碘含量和盐碘含量.结果:共检测学生家庭食用盐6341份,碘盐覆盖率94.0%,合格碘盐食用率91.2%,盐碘中位数23.2mg/kg;3103名孕妇家庭食用盐,碘盐覆盖率96.2%,合格碘盐食用率93.9%,盐碘中位数23.4mg/kg.检测6341名8~10岁学生尿样,尿碘中位数187.3μg/L;采集3103名孕妇尿样,尿碘中位数125.8μg/L.6341名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3.7%,结节检出率11.6%.结论:食用现行的碘盐浓度,福建省在省级水平上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但孕妇碘营养不足,需要采取其他补碘措施.【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7(030)022【总页数】3页(P3420-3422)【关键词】碘缺乏;中位数;儿童;孕妇【作者】王木华;陈志辉;陈迪群;林瑜;王丽金【作者单位】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福州市 350001;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福州市 350001;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福州市 350001;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福州市 350001;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福州市 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9为动态观察福建省新标碘盐落实后人群碘营养状况,积极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科学补碘的防控策略,按照国家新修订的《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的要求,笔者组织开展了福建省2016年碘缺乏病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2016年关于开展碘缺乏病防治日活动的通知

2016年关于开展碘缺乏病防治日活动的通知2016年关于开展碘缺乏病防治日活动的通知2016年5月15日是全国第23个“防治碘缺乏病日”,各地都展开活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2016年关于开展碘缺乏病防治日活动的通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6年关于开展碘缺乏病防治日活动的通知1各县区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016年5月15日是全国第23个“防治碘缺乏病日”,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0个部委《关于开展2016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的通知》和省地方病防治协调小组文件(甘防地协〔2016〕1号)精神,市地方病防治协调小组办公室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日活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坚持科学补碘,建设健康中国”。
为做好今年的宣传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各县区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活动的组织领导,协调卫生计生局、发改委、教育局、工信委、食药局、广电局、妇联、残联、妇儿工委办公室、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盐务局等有关部门,共同做好防治碘缺乏病日的宣传活动。
二、2016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市级宣传活动于5月15日上午9:30在万盛公园门口进行,要求市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悬挂宣传横幅,人员按时到位。
根据各单位实际宣传有关内容。
各单位横幅内容见附件。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活动的各项筹备工作。
各县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做好本地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的安排。
三、各县区要深入城乡医疗机构、学校、集市、广场等公共场所,大力宣传当地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绩,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和科学食用碘盐对于建设健康中国、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意义,重点宣传孕妇、婴幼儿科学补碘的重要意义。
同时加强医务人员培训,通过医务人员向群众正确宣传碘缺乏病防治知识,使防治工作不断适应群众关注健康的新常态。
四、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等新闻媒体,因地制宜地开展有影响、有深度、有重点、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社会氛围,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碘缺乏病的危害,掌握碘缺乏病防治基本知识。
2016年5月15日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核心信息

关于开展2016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的通知2016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3个“防治碘缺乏病日”。
近年监测结果显示,全国人群碘营养状况总体处于适宜水平,但部分沿海省份碘盐覆盖率达标区县数量持续下降,少数西部经济欠发达区县的碘盐覆盖率仍然达不到标准,部分地方存在儿童碘营养不良情况,一些地区孕妇面临碘营养不足风险。
为加大科学补碘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合理补碘,切实保障人民健康,今年宣传主题定为“坚持科学补碘,建设健康中国”。
现就做好2016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宣传工作通知如下:2016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核心信息一、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1.碘是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2.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
3.孩子大脑发育从母亲怀孕就开始了。
胎儿期和婴幼儿期(1-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聋哑、智力损伤甚至克汀病等。
4.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因此,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碘。
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
5.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碘。
6.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二、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7.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
我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重病区的儿童中5-15%有轻度智力低下(智商50-69个点),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症),严重影响当地人口素质。
8.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食用碘盐。
9.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
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

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一、背景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严重国家之一,坚持普及碘盐是持续纠正人群碘营养缺乏的唯一有效途径。
10多年来,我国通过实施全民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使人群碘营养状况总体得到改善。
但是,一些原盐产区、西部边远、贫困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人群仍在遭受缺碘危害,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消除碘缺乏病的长效工作机制,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做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强化碘缺乏病监测与防治干预措施的有机结合,确保各省(区、市)及95%以上的县(市、区、旗)按期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根据《201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行动方案》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的及时掌握缺碘地区居民户碘盐普及情况,动态评价人群碘营养状况及病情的消长趋势,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三、内容与方法(一)碘盐监测。
1.监测内容。
居民户食用盐。
2.监测时限。
各省(区、市)以县(市、区、旗)为单位开展监测。
每年4月1日至6月15日,完成随机抽样监测及数据传报;每年6月1日至8月15日,完成重点抽样监测及数据传报。
3.监测方法。
(1)随机抽样监测。
①所辖有9个以上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县(市、区、旗)。
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东、西、南、北片区各随机抽取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在中部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共抽取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在每个被抽中的乡(镇、街道办事处),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不足4个行政村(居委会)时全选(下同),填写表1;在每个被抽中的行政村(居委会),随机抽检8户居民食用盐,填写表2。
②所辖有9个或不足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县(市、区、旗)。
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辖有5个或不足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县(市、区、旗),抽取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在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填写表1;在每个行政村(居委会),随机抽检15户居民食用盐,填写表2。
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

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2016版)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广泛国家之一,多年来,通过实施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人群碘营养状况总体得到改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膳食营养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
为进一步了解人群的碘营养状况,积极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科学补碘的防控策略,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以县级区划为单位观察重点人群尿碘、盐碘水平以及甲状腺肿大率等情况,及时掌握县级人群碘营养状况及病情的消长趋势,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二、监测人群监测点居民户及居住半年以上常住人口中的8-10岁儿童、孕妇和新生儿。
三、监测项目(一)必测项目1.8-10岁儿童尿碘、盐碘含量;2.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3.孕妇尿碘、盐碘含量;4.地方性克汀病搜索(高危地区县、市、区、旗)。
(二)选择项目1.收集新生儿甲低筛查TSH结果;2.收集甲低筛查复检的新生儿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3.收集孕妇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
四、抽样方法与监测内容(一)抽样方法。
每个监测县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至少包括1个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各抽取1所小学校,每所小学抽取8-10岁非寄宿学生40人(不足40人可在邻近的学校补齐)。
每个监测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中每乡抽取20名孕妇(人数不足可在邻近乡镇补齐)。
(二)监测方法和内容。
1.基本情况。
收集监测县、乡的人口、上一年度经济收入情况等信息,填写表1。
2.8-10岁儿童尿碘、盐碘含量检测和甲状腺检查。
在上述每个监测乡随机抽取1所小学,在每所小学抽取40名8-10岁非寄宿学生(年龄均衡、男女各半),采集尿样和学生家中食用盐样,检测尿碘和盐碘含量。
采用B超法测量甲状腺容积,计算甲状腺肿大率(每县3年检测一次),填写表2。
3.孕妇尿碘、盐碘含量检测。
每个监测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中各抽取20名孕妇(早、中、晚孕期尽量均衡),采集孕妇尿样和家中食用盐,检测尿碘含量和盐碘含量,填写表3。
榆树市2016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方案

榆树市2016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实施方案2016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3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坚持科学补碘,建设健康中国”。
为做好这项宣传活动,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2016年5月15日上午9:00——11:00时。
二、活动地点榆树市公园、各乡(镇)。
三、参加单位榆树市卫生计生局、疾控中心联合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盐务管理局、新闻媒体等单位,共同搞好这次宣传活动。
四、活动形式1、面向所有人群的宣传活动为营造宣传气氛,在宣传日的当天,卫生、盐业部门出动宣传车辆,现场展示宣传横幅和宣传展板,设置宣传咨询点,开展防治碘缺乏病义诊和咨询活动,张贴宣传海报,发放碘缺乏病宣传材料。
各乡(镇)卫生院也要同一时间在当地人群密集地悬挂宣传条幅,设立宣传咨询台,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等开展现场宣传活动。
活动当天疾控中心将联合盐务管理局,新闻媒体深入居民户现场进行碘盐的半定量检测,现场向居民宣传碘缺乏病的危害。
2、面向特殊人群开展宣传活动①面向小学生开展宣传活动部分乡(镇)卫生院要深入学校,针对8—10岁小学生讲授一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课,侧重讲解“碘是智力元素,缺碘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及智力残疾。
让父母购买合格碘盐等小常识,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社会”这一有效的宣传链作用,通过小手拉大手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②面向孕妇、哺乳妇女、碘盐经营商开展宣传活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社区,有针对性对孕妇、哺乳妇女开展宣传活动。
重点宣传“宝宝的智力发育从怀孕开始,缺碘会导致智力缺陷,且造成胎儿的流产、早产、死产及先天畸形等碘缺乏病的危害。
疾控中心与盐业部门对经营者现场检查碘盐质量,同时宣传食盐加碘是国策,销售非碘食盐是违法行为等法律知识。
3、新闻媒体宣传活动邀请新闻媒体及时刊播5.15日活动经过,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社会氛围,切实提高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五、2016年5月17日上报活动工作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2016版)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广泛国家之一,多年来,通过实施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人群碘营养状况总体得到改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膳食营养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
为进一步了解人群的碘营养状况,积极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科学补碘的防控策略,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以县级区划为单位观察重点人群尿碘、盐碘水平以及甲状腺肿大率等情况,及时掌握县级人群碘营养状况及病情的消长趋势,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二、监测人群监测点居民户及居住半年以上常住人口中的8-10岁儿童、孕妇和新生儿。
三、监测项目(一)必测项目1.8-10岁儿童尿碘、盐碘含量;2.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3.孕妇尿碘、盐碘含量;4.地方性克汀病搜索(高危地区县、市、区、旗)。
(二)选择项目1.收集新生儿甲低筛查TSH结果;2.收集甲低筛查复检的新生儿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3.收集孕妇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
四、抽样方法与监测内容(一)抽样方法。
每个监测县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至少包括1个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各抽取1所小学校,每所小学抽取8-10岁非寄宿学生40人(不足40人可在邻近的学校补齐)。
每个监测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中每乡抽取20名孕妇(人数不足可在邻近乡镇补齐)。
(二)监测方法和内容。
1.基本情况。
收集监测县、乡的人口、上一年度经济收入情况等信息,填写表1。
2.8-10岁儿童尿碘、盐碘含量检测和甲状腺检查。
在上述每个监测乡随机抽取1所小学,在每所小学抽取40名8-10岁非寄宿学生(年龄均衡、男女各半),采集尿样和学生家中食用盐样,检测尿碘和盐碘含量。
采用B超法测量甲状腺容积,计算甲状腺肿大率(每县3年检测一次),填写表2。
3.孕妇尿碘、盐碘含量检测。
每个监测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中各抽取20名孕妇(早、中、晚孕期尽量均衡),采集孕妇尿样和家中食用盐,检测尿碘含量和盐碘含量,填写表3。
4.与妇幼部门合作,收集监测县新生儿甲低筛查TSH结果、甲低筛查复检的新生儿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以及孕妇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填写表4、5、6。
5.碘缺乏病高危地区地方性克汀病搜索。
(1)开展碘缺乏病高危地区地方性克汀病(以下简称地克病)搜索的条件。
以县级为单位,历史上曾有地克病流行,本年度孕妇或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低于100μg/L即可启动。
(2)终止条件。
孕妇或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在100μg/L以上后,终止高危地区地克病搜索。
(3)搜索疑似地克病病例方法。
在搜索县查阅县级医院、乡(镇、街道办事处)卫生院的门诊日志、住院病历,搜索疑似病例;在搜索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开展疑似病例线索调查,填写表7。
由各省(区、市)专家诊断组进行病例确诊后,将本地区开展搜索的范围和发现的线索、疑似、确诊地克病病人数及有关情况录入数据库。
如该县(市、区、旗)次年还是高危地区县,则不实施地克病搜索,如第3年仍是高危地区县,则需再次开展地克病搜索工作。
五、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
(一)尿碘含量。
采用《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107)。
(二)甲状腺容积。
采用B超法,按《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WS 276)判定。
(三)盐碘含量。
采用《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的测定》(GB/T 13025.7),川盐及其他强化食用盐采用仲裁法。
(四)地克病。
采用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诊断标准(WS104)。
六、监测时限各县级每年开展一次监测。
每年3月15日至7月15日完成现场工作,9月30日前上报监测数据及监测报告。
七、质量控制(一)人员培训。
1.对各级监测相关人员开展培训,确保监测方法统一、技术规范和协调有序。
2.从事甲状腺B超检查的专业人员,须培训合格后开展监测工作。
3.尿碘、盐碘检测和甲状腺检查数据录入技术统一由省级组织培训,培训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监测工作。
(二)样品采集及实验室检测。
1.采集孕妇尿样时,应避免与妇科B超检查同时进行,防止因腹部B超检查饮水过多造成尿液稀释。
2. 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对承担监测任务的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进行考核,并统一制备各项检测用的标准物质。
经质量控制考核合格的实验室,方可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
3. 每批样品测定须同时检测标准物质,进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4.省级或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要对县级检测的尿样、盐样随机抽检5%的样品进行了实验室复核检测工作。
(三)督导检查。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每年至少对1个监测县(市、区)和1个监测乡进行现场督导;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要参与指导监测县(市、区)的工作。
督导检查的重点包括是否严格按照方案执行、样本采集和抽样方法是否规范、检测技术是否通过考核、资料收集是否完整、可靠等。
(四)数据管理。
1.数据录入采用Epi Info格式,由监测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承担;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负责数据质量复核。
2.承担监测工作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应有专人负责监测信息的管理,确保监测数据在收集、管理、分析和报送过程中及时、准确性并且完整。
3.各种原始资料要及时分类、归档和备份。
4.未取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许可,不得擅自在媒体和学术刊物上公布或发表监测信息。
八、职责与分工(一)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1.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组织和领导全国碘缺乏病监测工作,向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通报监测信息。
2.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制订本地监测实施方案,组织管理碘缺乏病监测工作,向省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市级、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通报监测信息。
3.市级、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管理本地碘缺乏病监测工作,向同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通报监测信息。
(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
组织实施碘缺乏病监测工作的人员培训、督导、评估和质量管理工作;负责汇总、分析、上报和反馈全国碘缺乏病监测信息;对甲状腺肿大检测技术薄弱的省份给予培训。
2.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
承担碘缺乏病监测人员的培训、技术指导、督导和质量控制工作;对甲状腺肿大检测技术薄弱的地区给予支持,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和海南省甲状腺肿大检测技术由省级(或有甲状腺B超检测能力的区、县)完成;确诊新发地克病及确定高危地区地克病搜索的范围;汇总、分析、上报和反馈本省(区、市)监测结果。
3.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
负责辖区内监测县的监测工作组织协调。
对监测县的监测工作进行技术支持与技术指导;承担辖区内监测县的甲状腺肿大情况检测工作;组织协调碘缺乏病高危地区地克病搜索工作;负责汇总、分析、上报和反馈本市(州、地)监测结果。
4.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
负责本县监测工作的具体实施。
负责本县的尿碘、盐碘采样与检测工作;负责收集本县新生儿甲低筛查TSH结果、甲低筛查复检的新生儿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以及孕妇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负责碘缺乏病高危地区地克病搜索工作;负责收集、汇总、分析、上报和反馈本县(市、区、旗)监测结果。
附件:1.相关术语和定义2.调查表(表1-表7)附件1相关术语和定义一、合格碘盐食用率食盐中碘含量符合本地区碘含量最新标准的盐样份数占检测盐样份数的百分率。
合格碘盐食用率=(符合碘含量最新标准的盐样份数/检测份数)×100%。
二、甲状腺容积采用B超检测仪测量的甲状腺左叶容积与右叶容积之和。
甲状腺容积=0.479×(甲状腺左叶长度×左叶宽度×左叶厚度+甲状腺右叶长度×右叶宽度×右叶厚度)/1000。
(注:甲状腺容积的单位为ml,甲状腺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单位为mm)三、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采用B超检查出的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人数占受检8-10岁儿童人数的百分比。
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8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大于4.5ml的人数+9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大于5.0ml的人数+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大于6.0ml的人数)/检查人数×100%。
四、碘缺乏病高危地区历史上曾有地克病流行,本年度孕妇或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低于100μg/L的县(市、区、旗)。
五、疑似地方性克汀病病例由市(州、地)或县(市、区、旗)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流行病学和临床专家诊断组,按照WS 104标准诊断的病例。
六、确诊地方性克汀病病例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的流行病学和临床专家诊断组,按照WS 104标准诊断的病例。
1997年以后出生的确诊地方性克汀病病例为新发地方性克汀病病例。
附件2 调查表(表1-表7)表1 碘缺乏病监测县、乡基本信息调查表调查人:调查日期:年月日省(区、市)地(市、州)监测县信息1、县(市、区、旗)名称:__________;县代码:__________2、国家级贫困县:是、否3、县的地理类型(填数字) _1=平原,2=山区,3=丘陵4、是否沿海:是,否;距海岸线的距离:_________公里5、县人口总数:__________万;本县非农业人口数:_________万本县农业人口数:_________万6、本县上一年度总GDP:__________万7、本县上一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__________万监测乡信息1、乡(镇、街道)名称:;乡代码:2、采样小学名称3、乡的地理类型(填数字) _1=平原,2=山区,3=丘陵4、是否沿海:是,否;距海岸线的距离:_________公里5、乡人口总数:__________万;6、本乡上一年度总GDP:__________万7、本乡上一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__________万表2 碘缺乏病监测8-10岁儿童个案表调查人:调查日期:年月日省(区、市)地(市、州)县(市、区、旗)__________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学校一、基本信息1、姓名:学生编号:2、性别:3、年龄:4、身份证号码:5、家庭住址:二、查体6、甲状腺检查:左宽:右宽:左长:左厚:右长:右厚:三、实验室检查7、尿样编号:尿碘:尿样检测单位:检测人:8、盐样编号:盐碘:盐样检测单位:检测人:表3 碘缺乏病监测孕妇个案表省(区、市)地(市、州)县(市、区、旗)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一、基本信息盐样编号:尿样编号:1、孕妇姓名:孕妇编号:2、甲状腺病史:有,无;确诊的甲状腺疾病名称:_________3、孕期:4、年龄:5、身份证号:6、家庭住址:7、一年内是否服用过碘制剂:是,否;制剂名称、剂量:调查人:调查日期:年月日二、实验室检测8、尿碘:检测人:检测日期:9、盐碘:检测人:检测日期:表4新生儿甲低筛查TSH结果省(区、市)地(市、州)县(市、区、旗)注:采样部位(填数字):1=足跟血,2=脐带血生产方式(填数字):1=自然产,2=剖腹产收集人:,联系电话:调查单位(盖章):,调查时间:年月日表5甲低筛查复检的新生儿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省(区、市)地(市、州)县(市、区、旗)乡(镇、街道)调查人:,联系电话:,调查单位(盖章):调查时间:年月日表6孕妇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省(区、市)地(市、州)县(市、区、旗)乡(镇、街道)调查人:,联系电话:,调查单位(盖章):调查时间:年月日表7 碘缺乏病高危地区疑似地方性克汀病调查登记表省(区、市)市(州、地)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 村民小组填表说明:1.民族:汉族填1,藏族填2,维吾尔族填3,回族填4,其他民族填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