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经营与会计》读书笔记
经营与会计每章读后感

经营与会计每章读后感第一章: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
读完这一章,我就像突然被点醒了一样。
以前总觉得企业经营看的是各种高大上的指标,什么营业额啊,利润啊,觉得只要这些数字好看,企业就没问题。
但是稻盛和夫先生告诉我们,现金才是企业经营的“血液”。
就好比人啊,你身体再强壮,要是血液不流通了,那也得玩完。
企业要是没有现金,那些利润啊,资产啊,都可能只是镜花水月。
就像有些公司账面上盈利很多,但是资金链一断,马上就陷入困境,就像盖了一栋很漂亮的大楼,结果发现没有水,人在里面根本没法生存。
这让我明白了在看企业的时候,不能只被那些表面的盈利数字迷惑,得看看它兜里到底有没有真金白银。
第二章:贯彻一一对应原则。
这章给我的感觉就是在给企业的经营管理上紧箍咒呢。
一一对应原则就像是给每一笔交易都配了个身份证,从采购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得清清楚楚。
这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玩的连连看游戏,每个元素都要精准匹配。
如果企业不这么做,就会乱套,就像一个人把自己的东西乱放,到用的时候就找不到了。
而且还容易滋生腐败,就像在黑暗的角落里藏东西,谁也不知道有多少猫腻。
在企业里,如果采购和入库不对应,销售和收款不对应,那钱就不知道流到哪里去了,企业就像一艘到处漏水的船,早晚会沉。
所以说,这个一一对应原则虽然看似麻烦,但是就像给企业的经营搭了一个牢固的框架,让一切都井井有条。
第三章:彻底地实行筋肉坚实的经营。
我觉得这章是在教企业怎么减肥健身呢。
企业不能虚胖,那些不必要的资产就像人身上的赘肉一样,得减掉。
比如那些闲置的设备、积压的库存,它们占用了企业的资金和空间,却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
这就好比一个人背着很重的包袱跑步,肯定跑不快。
稻盛和夫先生强调要让企业的经营有肌肉感,就是要让企业的资产都是实实在在能发挥作用的。
这也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有些企业盲目扩张,到处投资,结果很多项目都不赚钱,就像一个人吃太多把胃撑坏了一样。
只有把企业的资源集中在真正有价值的地方,让企业变得强壮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跑得更快更远。
稻盛和夫《经营与会计》读书笔记

玻璃般透明经营的原则
• 营造尊重公正和正义胜过一切的公司风气,严格自律,杜 绝违规违法。 • 社会各界的领导者必须具备做人正确的、明确的、坚定的 哲学,在此基础上再去从事政治、行政、企业经营等实践 活动。只有构建了尊重社会正义的、高度透明的社会,市 场经济才能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按法律规定来,要依据具体资产工作强度、消耗情况去折—实质重于 形式)
• 以“作为人,何为正确”作为判断,道德良心为基 础; • 判断基准不拘泥于常识,透知事物本质,不被常 识捆绑手脚(银行强制收取票据贴现押金存款,有时超过贴现
金额,虽为常识却不合理,故难以持久)
稻盛会计学和经营
• 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
• 经营要有余下幸之助演讲“水库式经
营”。天助自助者,银行只把伞借给自己会避雨的人。——告诫经营 者:税后利润加上折旧足够偿付贷款,要在这个范围内借款投资才是 安全的。
一一对应原则
• 钱、物、票一一对应,各部门分别独立核算,折 旧费、人工费清楚划分; • 玻璃般透明管理,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梅村管
• 合理定价,找到客户愿意接受、乐意购买的最高 价格,此时:单价乘以销量达到最大值;(夜间面
条摊贩5万日元本金,原材料进货:降低成本削减费用;定价:找到 客户满意的最高价格,即临界点价格)
• 会计信息及时;经营者要懂会计,对会计数据稔 熟于心,才能指出问题所在。
现金流经营原则
• 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清楚地掌握赚的钱在哪 里,以什么形式存在。(现金流量表,能及时清 晰反映企业现金及其等价物)
稻盛和夫的经营与会计读后感

《稻盛和夫经营与会计》一书读后感阅读《稻盛和夫的实学》一书中所讲到了经营管理方法和原则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非常实用和宝贵。
以下几点是读后的体会和感悟:1、一一对应原则: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的规范、制度和审核流程,在任何情况下不能有舞弊行为。
我们各项工作按照制度、流程要求进行工作,特别工具和固定资产的实物和账本要一一对应,不搞虚假数据,建立可靠的工具和固定资产使用档案。
2、筋肉坚实的经营原则:在管理过程中,根据各生产车间设备的实际情况要合理制定准确的工务公司设备及备件采购计划,合理调拨固定资产,减少固定费用的增加,并对前期备件采购计划及备件定期审核处理,不要形成过多的库存,避免浪费。
要养成把本部门的管理工作做的比实际情况更好的习惯。
3、完美主义原则:不“允许暧昧和妥协,所有工作都要追求完美,达到每个细节,这是管理者的基本态度。
”这是在告诫每一个员工,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有追求完美主义的态度,要经常到设备现场,了解设备现场的实际情况,并要严格核查,反复审核,发现设备问题及时整改,才能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水平。
4、双重确认原则:既能保护员工又能提高业务本身的可信度,保证公司组织的健全性。
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数据必须由至少两个部门进行双重确认,严格把关,执行公司的各项制度和审核流程。
双重确认原则并非基于对员工的不信任,更非人“性恶”假设,而是出于防范人心脆弱的一面,是“经营者对员工的关爱之心,是不让员工犯罪的善的信念。
”5、积极参与员工提案制度,营造全员经营的氛围:稻盛先生认为经营企业的目的是:“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
并特别强调经营者与员工是平等的,通过“提案制度、合理化建议”等切实可行的措施,让全体员工参与经营,实现人人都是经营者。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感悟很深,书中很多观点很适用于我们部门的工作。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实事求是,摒弃传统固化的守旧思想,不拘泥于常识,做到每个细节,不断完善和改进本部门的管理体系。
《经营与会计》—光明正大的财务会计读后感

《经营与会计》—光明正大的财务会计读后感《读<经营与会计>—光明正大的财务会计有感》读《经营与会计》这本书,就像是在一场与会计知识和经营智慧的深度对话之中畅游。
读到关于光明正大的财务会计这部分内容时,我感觉稻盛和夫先生像是一位无比真诚的引路人,把财务那些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的深刻意义向我们娓娓道来。
特别触动我的是他强调的财务透明的重要性。
在商业世界里,好像很多时候大家都想隐藏一些东西,但稻盛和夫指出要光明正大地经营企业,在会计处理上就要做到清清楚楚。
这让我想起曾经看到过那些企业因为财务造假而导致的丑闻。
那些企业为了一时的利益,操纵数据,欺骗股东和大众,最终名誉扫地。
像安然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却因为财务丑闻轰然倒塌。
从这里我明白了企业经营绝不是短期的数据游戏,而是长远的诚实与信任的建立。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不仅仅是会计的技巧,更是一种企业经营的道德与良知。
一个企业如果从财务这个最核心的数据处理上都充满欺骗性,那么整个企业文化也好不到哪里去。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从个体小商铺到大型跨国公司,每一笔收支、每一项成本与利润的计算,都应该是光明磊落的。
这就好比我身边的一些小商户朋友,他们虽然不懂太多高深的会计原理,但他们知道每一笔钱是怎么挣的,怎么花的,清清楚楚,这其实也是一种最朴素的光明正大的财务态度。
在理解成本方面我也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我总觉得成本就是花钱出去那么简单的事。
但书中让我看到原来区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之类的概念会对企业的决策起到巨大的作用。
比如企业决定是否接受一个价格较低的订单时,如果只是模糊地看,可能觉得这个价格比以前的订单低就不能接受,但如果把成本核算清楚,可能就会发现变动成本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在订单不饱和的情况下接受订单是有利的。
这给我未来考虑商业机会的时候提供了新的审视思路。
后来我明白了财务会计不仅仅是一群数字,它是企业的良心,是向市场、向社会展示企业真实面貌的镜子。
经营与会计每章读后感

经营与会计每章读后感《经营与会计》每章读后感读罢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与会计》,真是收获满满。
在阅读第一章的时候,读到关于依据原理原则追求事物的本质,我感觉这就像是在商海中的一盏明灯。
这让我想起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做决策往往容易被表面的复杂情况所迷惑,而去追逐一些短期的利益。
而稻盛和夫先生强调依据原理原则做会计,就如同做事情遵循内心的道德与逻辑底线。
比如在公司财务核算的时候,不能因为要降低成本而违规进行财务操作,必须要遵循会计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法律法规。
特别触动我的是,这种对原理原则的坚守被上升到企业经营的高度。
一个企业的财务如果是建立在弄虚作假的基础上,那迟早是要崩塌的。
后来我明白了,这不仅仅是会计原则的问题,而是一种企业经营的价值观。
当读到有关现金流的章节时,我觉得作者想对企业经营者敲响一个警钟。
现金就像是企业的血液,很多企业看似有庞大的资产和高额的利润,但是一旦现金流枯竭,就会立刻陷入危机。
这让我想起曾经见过的一个小公司,它在业务拓展前期不断投入,接了很多订单,看似前景一片光明,利润表也很好看。
但是他们的应收账款回收很慢,而同时又有大量的应付账款即将到期,最后由于现金流断裂,公司难以继续运营下去。
这就深刻反映出稻盛和夫先生强调现金流重要性是多么的正确。
关于筋肉坚实的经营原则那部分,感觉非常实在。
所谓筋肉坚实,不保留无用的资产,规避不良资产的产生。
这就仿佛提醒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储蓄理财。
如果我们一直持有一些没有升值空间甚至在贬值的东西,比如长期闲置的一些大型生活用品或者低效率的投资品,这就如同企业中的不良资产。
而企业如果将这些剥离或者优化,就如同我们清理不必要的物品,把钱投入到更高效的理财渠道或者生活提升当中。
对了还想说在谈到双重确认的原则那里,这让我认识到在一个组织体系中,不管是对于防范财务风险还是道德风险都是非常必要的。
会计工作涉及到钱,操作上的一个小漏洞就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在一个不是很大的企业里,虽然可能人员配置没有那么完备,但是在财务审批流程上拥有双重确认的意识也是一种保障。
《经营与会计》—光明正大的财务会计读后感

《经营与会计》—光明正大的财务会计读后感《读〈经营与会计〉—光明正大的财务会计有感》读《经营与会计》这本书,真的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读到稻盛和夫先生强调会计是经营的罗盘时,我就感觉这把会计提到了一个相当核心的高度。
我们通常会觉得会计好像就是算算帐,记记账,是公司里面一个比较后台,甚至有些刻板的工作。
但是作者的观点彻底改变了我这个想法。
这让我想起之前工作的一家小公司,老板总是在业务上很拼命,对于会计只是说月底给我个大概的收支就行。
结果到了年底,居然发现因为一些财务方面的漏洞,很多环节成本控制不住,利润少得可怜。
这时候我就特别深刻地理解到,没有正确的会计思维引导经营,就像船没有罗盘,只能在茫茫商海中乱撞。
特别触动我的是书中提到“一一对应的原则”。
每一笔收入、支出,无论多细,都要有与之对应的票据或者记录。
刚开始我觉得这个是不是太过于严苛了,在一些小的交易中,偶尔会存在没有精确记录的时候呀。
后来我明白了,这是一种极高的经营道德和管理智慧。
这让我联想到现在电商购物退货退款的时候。
如果没有详细的对应关系,商家就无法精确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笔退货,是货物本身问题,还是运输问题。
那么对于财务核算成本以及找到改善方向都是完全没有头绪的。
只有每个环节都一一对应,才能精准地找到经营中的问题点。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不仅仅是财务知识,更是一种光明正大做企业的价值观。
通过正确的会计方式,让企业经营者在阳光下,透明的决策经营。
比如在资金的使用分配上,根据准确会计提供的数据进行分配,就不会过于主观地偏向某个项目或者个人。
还有稻盛和夫先生提到的筋肉坚实的经营原则。
这在企业缩减不必要成本方面特别引起我的思考。
现在有太多企业为了表面风光,租豪华办公室,购置昂贵却不必要的设备,盲目扩展人员。
而作者倡导的却是一种有肌肉,不浮肿的经营模式。
这让我想起来有一家互联网初创公司,一下子招聘了很多员工,租了很大的办公场地,看起来很有气势,但实际上业务量还很少。
《经营与会计》读书心得体会

《经营与会计》读书心得体会非常感谢公司赠予的《经营与会计》这本书,这是一本非常通俗、诚恳、耿直的书,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了解到了很多的关于企业经营活动和会计中的知识,更认识到了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所应依据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所应树立的思维模式。
稻盛和夫,一个非常重视会计学的老板,一个耿直的人,《经营与会计》,一本耿直的书。
稻盛和夫用一个房子来做比喻,京瓷的经营哲学是地基,会计学和阿米巴就是支撑房子的两根柱子。
他的管理追求做人的普遍正确的原则,在这种经营哲学的基础上,推行“一一对应”、“玻璃般透明的经营”、“双重确认”等原则,构建极其单纯朴实的会计系统,乃至企业运作系统。
正是稻盛和夫的这种耿直的性格,使他更善于思考,善于挖掘事物的本质,善于打破常规,他的不加粉饰的完全透明的企业经营理念,造就了京瓷的成功。
稻盛和夫不满足于传统,力求探索事物本源。
正如他所说:世界所谓的复杂,不过是简单东西经过投影后的复杂反映。
这这种理念下,你愿意得到简单东西还是想去理解复杂反映?坚持追求本源,才能够从根本上吃透事物本质;迷信复杂反映,要么心生畏惧而裹足不前,要么迷信这雾障而误入歧途。
在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中,不被“复杂的反映”捆住手脚,而是透视事物的本质,不断做出正确的判断,非常必要。
企业的经营取决于领导者的经营哲学,依据原理原则追求事务的本质,以“作为人,何谓正确”进行判断。
在此基础上,稻盛先生创立了会计七原则,我感觉也可以叫经营七原则,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会计活动,更应把这些原则贯彻到企业经营活动的思维理念和企业文化当中。
书中谈到的“一一对应原则”规范了企业及其员工们的行为,在实现玻璃般透明的经营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看,企业及员工都不能有舞弊的行为。
“彻底的实行筋肉坚实的经营”是稻盛和夫会计学的精髓,不受欲望的驱使,不追求表面的繁华,要塑造一个本质上强壮的企业。
“双重确认的原则”,注意到了人性脆弱的一面,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创造一个珍惜人的职场环境,营造出一个具有紧张感、而又生机勃勃的职场氛围。
稻盛和夫的经营与会计读后感

精心整理《稻盛和夫经营与会计》一书读后感记得第一次读稻盛和夫的书读是阿米巴经营,那时便对稻盛和夫有了解,以后的日子中又读了他的几本书。
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能够在财务会计领域中独树一帜,创造出一整套精细而实用的会计原则就是本书《经营与会计》:通过读这本《经的目标,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系统;在这管理期间稻盛和夫与财政部长就财务问题的长期的激烈争论中逐步的诞生了他自己的独特的会计学。
稻盛和夫的会计学的基本思维模式是追求事物的本质,以做人为何为正确为基础对事物进行判断,判断的同时必须追寻到事情的本质同时要以做人的基本道德和良心为基础,这个是最重要的部分。
在经营的重要领域-会计学领域我们不能盲目的去凑合会计学的常识习惯,而是要追溯到事物的本质,金额回归到会计的原则原理进行判断,适宜的会计标准并不一定适合我们自己的企业,我们要站在经营的角度追问“为什么是这样”和“什么是它的本质”。
会计学的判断不能拘泥于常识,需要从事物的本质进行思考,从实际出发进行问题处理,不能囫囵吞枣,生搬硬套,在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中我们的经营管理不能被这种观念束缚住手脚,而是要透过事物的本质,不断的作出正确的判断。
工的理解,这样平时就可以知道财务人员,作出适合经营管理的财务会计报表,这样财务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一、以现金为基层的经营“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就是经营要聚焦在现金的流动上,会计为企业经营服务,就必须要以现金为基础,实事求是的反应企业现阶段的实际资金情况。
经营者时刻要注意你的资金去了哪里,同时更要及时的关注每日的资金情况,不能等到财务结算后看报表,因为过去的事情是无法挽回的,所以要及时的去关注你的企业的现金情况,你的钱去了哪里,它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应对,及时的调整经营策略,同时财务在记账过程中的记账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收益真实性,所以我们做经营不能等财务报表,要根据你手上的现金来执掌你的经营,把以现金经营作为基础,放在中心的位置,这样才能做好经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印章管理:分内外箱,不让一个人能够做完全部程序。
双重确认原则
• 购买手续:采购部门统一采购,禁止要求购买的部门直接 与供应商交涉; • 应收账款的管理:销售管理部门统计应收明细开出发票, 督促销售人员按合同收款,销售人员拿着发票执行催收款, 收回的款项送总公司财务部;
• 废料管理:承包商过称后,专设部门进行再次确认;
经营与会计
稻盛和夫
稻盛会计思维方式
• 依据原理原则追求事物本质;(固定资产折旧,不能死板
按法律规定来,要依据具体资产工作强度、消耗情况去折—实质重于 形式)
• 以“作为人,何为正确”作为判断,道德良心为基 础; • 判断基准不拘泥于常识,透知事物本质,不被常 识捆绑手脚(银行强制收取票据贴现押金存款,有时超过贴现
• 领导者亲临现场,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反复确认,扎根 制度。
提高核算效益原则
阿米巴经营模式:
京瓷发展组织壮大,大组织分成一个个小组织,每个小 组织像一个独立的经营体,可依照自己的意志开展事业,每 个阿米巴作为利润中心运行,阿米巴的领导者需要上司认可 ,但是它的经营计划、业绩管理、劳务管理都由自己运作, 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经营模式,每位员工目标清晰,在各自的 岗位不懈努力,获得自我实现。提高核算效益原则。
筋肉结实的经营原则
• 注重经营效率和产出比,警惕固定费用的增加。(京瓷自制
本土设备效率是德国高精设备的一半,价格却是它的几十分之一。眼 前收益不高,奢谈扩张,只会增加经营危机)
• 经营者严格律己、有坚定的经营原则,使得公司的资产货 真价实不含水分,不允许做虚假的会计处理使得账面数字 比实际好看,不持有不良资产。(陶瓷石块理论)
量购买乡下亲戚带来的廉价番薯,到最后番薯大多数变质。一次大量 买进看起来划算,其实不然)
完美主义原则
• 不允许暧昧妥协,追求完美至每个细节。经营者不仅宏观 管理理念要懂,更要亲身出入现场,了解现场情况,才能 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 必须百分之百实现目标,不能降低目标要求。经营者必须 具备一种能力,就是把人们内心持有的向新鲜事物挑战的 精神诱导出来,提出明确而坚定的目标,意气风发身先士 卒,点燃大家热情。
来,就分行业分地区公示企业财务信息,被美国注册会计师评价为 “无条件且公正合理”。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和公示内容,京瓷光明正 大公开信息,同美国企业公示内容完全一样)
反映经营实态)
• 经营者要以心为本修养自身人格,得到员工的信赖和尊敬 ,从而将必要的能量直接注入现场员工身上——“注入灵 魂”,员工有了积极性,每个人都追求提升效益,才能真 正把公司办好。
玻璃般透明经营的原则
• 财务人员清正廉洁,公正无私,追求做人的普遍正确的准 则,摒弃卑怯的思想行为。 • 经营者严格自律公正无私。让员工知道公司的整体情况、 前进方向目标,凝聚员工的力量,形成公司的合力,增强 公司的发展。 • 公正优先于利益,如实公布财务核算资料,如实告诉投资 者自己具备健全的财务体质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样投资 者才会信任企业愿意投资,提升股价。(京瓷自美国上市以
一一对应原则
• 钱、物、票一一对应,各部门分别独立核算,折 旧费、人工费清楚划分; • 玻璃般透明管理,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梅村管
理加利福尼亚桑尼维尔京瓷分公司,严格遵守票据一一对应、账实分 文不差)
• 应付货款、应收货款一一对应,才能做出可靠的 会计资料;
• 凡是物品流动,都要一一对应,复数人负责同一 事项,开具票据,杜绝企业违规、舞弊丑闻。
持阿米巴的道德和活力,单位时间效益核算和财务会计的结算表要明 确整合紧密相连)
提高核算效益原则
• 成本核算采用“售价还原成本法“,即:成本=售价✘成本率; (京瓷认为定价即经营,所以对每一种产品的定价都注入 心血。考虑到特点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所以摒弃传统的 “标准成本核算法”) • “售价还原成本法”能敏感反映市场变化,是经营者正确评 估库存的最恰当方法。(标准成本核算法计算库存,不能够如实
提高核算效益原则
• 单位时间效益核算制度,净生产量=对外出货+公司内销公司内购,是阿米巴经营的重要指标。任何人都需要在更 大的集体中互相支持、互存共荣;
• 追求附加价值的阿米巴经营:阿米巴作为一个经营主体, 尽可能获取更多订单,按订单生产时,把费用压缩到最小, 附加价值最大化。
• 各个阿米巴、各个部门的费用严格合理分配,做到一一对 应,杜绝糊涂账笼统账;(只有公平公正处理所有实务,才能维
• 从上至下,管理者,经营者,员工,都要严于律己追求完 美。
却未 在与 枝群 头芳 独同 欢温 笑暖
双重确认原则
•
员工及部门之间相互审核确认,以心为本的经营;
• 进出款项的处理:开票人和管钱人必须分开。类比于企业中 出纳不能兼任会计档案保管、稽核、收支债券债务等; • 现金处理:每一个时间点账实相符;
金额,虽为常识却不合理,故难以持久)
稻盛会计学和经营
• 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
• 合理定价,找到客户愿意接受、乐意购买的最高 价格,此时:单价乘以销量达到最大值;(夜间面
条摊贩5万日元本金,原材料进货:降低成本削减费用;定价:找到 客户满意的最高价格,即临界点价格)
• 会计信息及时;经营者要懂会计,对会计数据稔 熟于心,才能指出问题所在。
• 削减固定费用,把盈亏平衡点降下来,增加利润。
筋肉结实的经营原则
• 摒弃投机行为,追求投机性利润对社会毫无价值。企业的 使命,是通过自由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孕育新的价值,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以此获得的利润,称之 为额“头流汗换来的利润”,这才是企业应该追求的。
• 即买即用原则,“需要一升,只买进一升”。(小时候妈妈大
现金流经营原则
• 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清楚地掌握赚的钱在哪 里,以什么形式存在。(现金流量表,能及时清 晰反映企业现金及其等价物)
• 经营要有余裕,无债经营,提高自有资本比例 (在土表正中相扑);启蒙于松下幸之助演讲“水库式经
营”。天助自助者,银行只把伞借给自己会避雨的人。——告诫经营 者:税后利润加上折旧足够偿付贷款,要在这个范围内借款投资才是 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