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合集下载

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行管考研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行管考研就业情况-报录比-免费资料

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行管考研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行管考研就业情况-报录比-免费资料

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必读信息一、北航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招生报考统计(育明考研课程中心)招生院系专业名称专业方向招生人数初试科目复试科目人文社会科学院120401行政管理01政府管理计划招生20人推免12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或712行政管理基础④812公共政策分析①英语口语和听力测试②专业英语笔试③专业口试与专业附加考试02公共政策分析03人力资源管理04公共项目管理育明教育考研课程中心王老师解析:1、北航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的报录比约为1:15~1:20(竞争比较激烈),报考人数每年基本在150-200人这个区间。

2、复试的各项内容总计300分,其中英语口语和听力测试40分,专业英语笔试60分,专业口试及专业附加考试200分。

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分学科专业按初试和复试成绩总和排序,从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

复试成绩未达到18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

3、行政管理专业考生须提交一篇本人撰写的,能代表自己学术水平的论文(包括未发表)。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共有4个专业方向:01.政府管理02.公共政策分析03.人力资源管理04.公共项目管理5、初试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

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

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6、北航人文社会科学院学科门类较多,包括哲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行政管理属于学院核心专业,不论师资和影响力都不错,复试一般不超过计划招生150%的名额。

(北航行管考研具体情况可以咨询育明王老师/扣扣:1546.709.369)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概况(育明教育课程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其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3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

2017届毕业生就业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报告

2017届毕业生就业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报告

2017届毕业生就业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报告一、2017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一)毕业生的规模天津师范大学2017届毕业生共7753人。

其中女生599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7.36%;男生175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2.64%,男女比例为1:3.42,女生比例较高;市外生源为主,共4566人,占比为58.91%。

(图一)2017届毕业生男女比例(图二)2017届毕业生市内外生源比例(二)就业总体情况1.总体就业率及毕业去向2017年我校共有毕业生7753人,其中研究生1232人,本科生6034人,高职生487人,截止至2017年12月31日,我校2017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2.18%,比2016年同期提高2.22%;总体签约率为29.90%,比2016年同期降低1.78%。

根据《天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实施细则》(试行)中对毕业生就业类型的划分,我校毕业生就业分布流向分为签约(含签订就业协议或合同)、升学、出国、其他形式就业(含打工、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等)。

2017年各层次毕业生就业情况为:研究生就业率为81.66%,其中签约率为56.25%,升学率为3.25%,出国比例为0.65%,其他形式就业率为21.51%;本科生就业率为93.72%,其中签约率为24.53%,升学率为12.35%,出国比例为1.76%,其他形式就业率为55.09%;高职生就业率为99.79%,其中签约率为29.77%,升学率为2.26%,其他形式就业率为67.76%。

(表一)2017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学历层次就业类型本科生(6034人)研究生(1232人)高职生(487人)全体毕业生(7753人)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签约148024.53%69356.25%14529.77%231829.90%升学74512.35%40 3.25%11 2.26%79610.27%出国106 1.76%80.65%00.00%114 1.47%其他形式就业332455.09%26521.51%33067.76%391950.55%合计就业565593.72%100681.66%48699.79%714792.18%注:“其他形式就业”包括:打工、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等就业形式。

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

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

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二〇一八年一月目录前言 (1)第一部分学校概况 (2)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4)一、毕业生规模 (4)二、毕业生结构 (4)(一)毕业生院系分布 (4)(二)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5)三、毕业生就业率 (6)(一)毕业生总体及各专业就业率分析 (6)(二)不同特征群体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分析 (8)四、毕业生毕业流向 (10)(一)毕业生总体的毕业流向分析 (10)(二)不同特征的群体毕业生毕业流向分析 (12)五、毕业生就业分布 (14)(一)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析 (14)(二)毕业生就业地区分析 (14)第三部分就业创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17)一、校领导高度重视,为就业工作指明方向 (17)二、提高服务意识,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 (17)三、注重教学工作,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就业创业基础 (20)四、做好征兵工作,为国防事业输送优秀人才 (21)第四部分就业相关分析 (24)一、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和专业对口度分析 (24)(一)总体的就业满意度 (24)(二)总体的专业对口度 (25)(三)从事非专业对口工作的毕业生反馈 (26)二、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情况 (26)(一)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的分布情况 (27)(二)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29)第五部分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31)一、就业率的变化趋势 (31)二、就业流向的变化趋势 (31)(一)直接就业与继续深造的变化趋势 (31)(二)协议就业与灵活就业的变化趋势 (32)第六部分结语 (33)前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一般是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结构布局和供需契合度等状况的分析研究,从整体上反映出学校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的状况。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和检验标准,是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实现与否的重要表现。

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就业数据统计截止日期:2017年7月1日)二〇一七年十二月报告编制说明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文件要求,学校编制了《电子科技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报告的数据来源是:1.毕业生就业数据,学校按要求于2017年7月1日,向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报送2017届毕业生就业派遣数据,数据包含毕业生规模、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业结构与流向等。

2.学校调研数据,调研面向学校2017届毕业生、用人单位,通过毕业生问卷调查、就业单位及毕业生走访等形式进行。

3.第三方调查数据:(a)北京新锦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10月至11月面向2017届本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开展问卷调查,完成《电子科技大学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综合报告》和《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调研报告(2017版)》;(b)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7年完成的《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

目录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一、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1)二、毕业生就业率 (3)三、毕业生就业流向 (7)(一)总体分布 (7)(二)国内升学 (8)(三)出国(境)深造 (8)(四)单位就业 (11)(五)毕业生创业情况 (16)(六)未就业毕业生情况 (16)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17)一、本科生就业质量分析与评价 (17)(一)就业数据分析 (17)(二)求职过程分析 (22)(三)用人单位评价 (24)二、研究生就业质量分析与评价 (26)(一)就业数据分析 (26)(二)求职过程分析 (29)(三)用人单位评价 (34)第三部分就业趋势分析 (38)一、“电子信息+”就业市场持续向好 (38)二、毕业生就业意向趋势 (40)三、毕业生就业特点及趋势 (41)(一)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高水平 (41)(二)本科生深造率持续提升 (42)(三)毕业生到重点单位就业比例提升显著 (42)第四部分就业工作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44)一、本科生就业工作对教育教学反馈 (44)(一)就业对招生的影响 (44)(二)就业对专业设置的影响 (45)(三)就业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45)二、研究生就业工作对教育教学反馈 (47)(一)以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学科、专业布局 (47)(二)积极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47)第五部分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48)一、优化人才布局,丰富就业渠道 (48)二、传统创新结合,提升精准服务 (50)三、对标“双一流”建设,加强深造引导工作 (51)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 (52)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毕业生规模与结构学校2017届毕业生总数为8699人。

2017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7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目录第一部分毕业生基本情况--------------------------------------------------------------------1一、毕业生人数和性别分布--------------------------------------------------------------1二、毕业生学科门类分布-----------------------------------------------------------------2三、毕业生学位类型-----------------------------------------------------------------------2四、毕业生生源结构-----------------------------------------------------------------------2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3一、毕业生去向分布-----------------------------------------------------------------------3二、毕业当年就业率总体变化趋势-----------------------------------------------------4三、学术型硕士毕业生按一级学科统计就业率--------------------------------------4四、专业型硕士毕业生按专业学位类别统计就业率--------------------------------5五、各培养单位毕业生就业率-----------------------------------------------------------5六、专业就业率-----------------------------------------------------------------------------6七、毕业生升学率-------------------------------------------------------------------------10八、毕业生就业流向----------------------------------------------------------------------101.就业地域分布-------------------------------------------------------------------------102.毕业生就业流向分布----------------------------------------------------------------113.就业行业分布-------------------------------------------------------------------------134.就业单位性质分布-------------------------------------------------------------------135.特殊身份毕业生(学生党员、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情况------------------14第三部分毕业生就业情况质量分析------------------------------------------------------15一、学生对工作的评价-------------------------------------------------------------------151.毕业后月收入-------------------------------------------------------------------------152.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173.学生对工作单位的满意程度------------------------------------------------------17二、学生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满意度---------------------------------------------------181.对母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综合评价------------------------------------------------182.对母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的评价---------------------------------------19三、工作单位对研究生毕业生的评价------------------------------------------------201.工作单位薪金期望-------------------------------------------------------------------202.工作单位对毕业生个人能力表现打分------------------------------------------213.工作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表现评价------------------------22四、工作单位对学校的评价------------------------------------------------------------25第四部分影响研究生就业因素分析------------------------------------------------------26一、就业市场供需结构的影响---------------------------------------------------------26二、就业去向选择的影响----------------------------------------------------------------26三、专业的影响----------------------------------------------------------------------------27四、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影响------------------------------------------------------------27五、就业岗位条件限制的影响---------------------------------------------------------27六、性别的影响----------------------------------------------------------------------------27七、学生择业意愿的影响----------------------------------------------------------------28八、学生择业能力的影响----------------------------------------------------------------28九、择业期的影响-------------------------------------------------------------------------28第五部分促进研究生就业的主要举措---------------------------------------------------28一、加强学位授权点建设,完善招生动态调整机制------------------------------29二、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29三、改革导师队伍评聘制度,强化研究生培养的岗位意识---------------------30四、严格培养过程管理,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30五、加强就业教育,拓宽就业渠道---------------------------------------------------30六、多措并举,引导学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302018届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河北经贸大学拥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及公共管理);现有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44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16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目录序言 (1)一、就业基本状况与特色工作 (3)1.1就业基本状况 (3)1.2就业特色工作 (4)统筹互动,促进就业反馈机制化 (4)多措并举,推进就业教育个性化 (5)系统研究,助力就业工作科学化 (6)顶层规划,提升创新创业体系化 (7)二、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8)2.1本科毕业生升学情况及趋势 (8)2.2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 (9)2.3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 (10)2.4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情况及趋势 (11)2.5国防科技工业单位就业情况 (12)2.6毕业生重点就业单位 (13)2.7未就业毕业生原因分析 (15)2.8招聘会组织情况 (15)三、就业状况调研反馈 (16)3.1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 (16)3.1.1 就业满意度 (16)3.1.2 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程度 (17)3.1.3 年薪 (18)3.1.4 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收到录用通知的情况 (18)3.1.5 毕业生求职过程时间长度 (19)3.1.6 求职渠道 (20)3.2用人单位反馈 (21)3.2.1 用人单位满意度 (21)3.2.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能力评价 (22)3.2.3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评价 (22)3.3毕业生工作状况跟踪反馈 (23)3.3.1 工作适应情况 (23)3.3.2 工作满意度 (24)3.3.3 工作与专业相关程度 (24)3.3.4 工作胜任情况 (25)附表——各学历层次分学院、分专业就业率 (26)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序 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高度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理想高远、学识一流、胸怀寰宇、致真唯实的领导领军人才为使命,以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

学校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先导,强化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关键瓶颈技术汇聚、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顶级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科研总量不断扩大,科研经费人均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2017届毕业生规模、结构、就业率及就业流向一、毕业生规模

2017届毕业生规模、结构、就业率及就业流向一、毕业生规模

2017届毕业生规模、结构、就业率及就业流向一、毕业生规模2017届毕业生人数为4875人。

其中男生有2085人(占42.77%),女生有2790人(占57.23%)。

二、毕业生的结构各专业毕业生人数系专业学历学生总数会计系财务管理本科118会计学本科1283管理系工商管理本科219公共事业管理本科168旅游管理本科89市场营销本科120经济与金融系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288经济学本科415外语系日语本科67英语本科452机电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193电子信息工程本科4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108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46数字媒体技术本科19艺术设计系动画本科31产品设计本科77环境设计本科293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73音乐舞蹈系舞蹈编导本科29音乐学本科70园林系园林本科111工程技术系工程管理本科231土木工程本科229合计4875三、毕业生就业率我院2017届毕业生人数为4875人。

初次就业率为92.84%。

四、就业流向1、单位性质分布单位类型就业人数各分布占比政府机构150 3.10%事业单位81 1.67%企业407883.65%部队00.00%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150.31%升学90.16%灵活就业00.00%自主创业00.00%其他54211.11%合计4875100.00%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图2、职业类型分布职业类型人数百分比科学研究类人员20.04%工程技术类人员62512.82%行政业务人员63413.01%经济金融业务类人员249 5.11%法律专业类人员20.04%教学人员213 4.37%文学艺术工作人员4288.78%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679.58%购销人员159 3.26%会计、审计人员107622.07%餐饮服务人员450.92%运输服务人员80.16%旅游及娱乐服务人员220.45%电力、机械类工作有关人员230.47%其他人员92218.91%合计4875100.00%职业类型分布图就业单位行业分布本科就业人数各分布占比11农、林、牧、渔业450.92% 21采矿业90.18% 22制造业70814.52% 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69 1.42% 24建筑业69314.22% 31批发和零售业3617.41% 3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8 2.01% 33住宿和餐饮业106 2.17% 3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20 6.56% 35金融业4659.54% 36房地产业149 3.06% 3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3911.06% 38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服务业81 1.66% 3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10.64% 4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328.86% 42教育3627.43% 43卫生和社会工作380.78% 4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89 3.88% 45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68 1.39% 46政府机关、国家机构112 2.30%合计4875100.00%就业单位行业分布图单位所属地区人数各分布占比北京市140.29%上海市190.39%其他省份251 5.15%广东省广州市103621.25%广东省韶关市91 1.87%广东省深圳市68914.13%广东省珠海市185 3.79%广东省佛山市4709.64%广东省汕头市74 1.52%广东省湛江市3427.02%广东省茂名市80 1.64%广东省肇庆市106 2.17%广东省惠州市270 5.54%广东省梅州市58 1.19%广东省汕尾市300.62%广东省河源市80 1.64%广东省阳江市102 2.09%广东省江门市165 3.38%广东省清远市88 1.81%广东省东莞市3887.96%广东省中山市227 4.66%广东省潮州市200.41%广东省揭阳市320.66%广东省云浮市58 1.19%合计4875100.00%单位所属地区分布图。

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二〇一七年十一月目录前言第一章就业基本情况一、2017届毕业生规模及结构1.毕业生概况2.各系部及专业毕业生数3. 生源地分布二、毕业生就业率1.毕业生总就业率2.各系部就业率3.各专业就业率三、就业结构分析1.就业去向分布2.毕业生就业的行业结构3.毕业生从事的职业结构4.毕业生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结构5.毕业生就业的地域分布第二章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特点一、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全力保障就业质量1、高度重视,强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2、丰富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3、完善的就业市场体系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1、构建就业预警与人才培养联动体系,创新教学管理模式2、硬化就业状况与招生挂钩制度,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3、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强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4、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第三章就业情况满意度调查一、用人单位满意度二、毕业生满意度第四章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二、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强化实践训练环节三、培养学生“双创”能力,树立开创意识四、实施就业招生联动第五章2018年就业工作展望前言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7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原淮北教育学院、淮北矿务局职工大学、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淮北分校合并组建。

2001年后淮北财政学校、淮北技工学校、淮北卫生学校相继并入。

2002年、2003年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200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0年被列为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5年顺利通过验收。

先后获得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安徽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1序言 (2)一、就业基本状况与特色工作 (4)1.1就业基本状况 (4)1.2就业特色工作 (5)学生为本,全方位深化教育模式改革创新 (5)整合资源,系统构建个性化就业指导体系 (7)搭建平台,协同推进专业化就业理论研究 (8)厚植土壤,科学营造体系化创新创业环境 (9)二、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10)2.1本科毕业生升学情况及趋势 (10)2.2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 (11)2.3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 (12)2.4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情况及趋势 (13)2.5国防科技工业单位就业情况 (15)2.6毕业生重点就业单位 (15)2.7未就业毕业生原因分析 (17)2.8招聘会组织情况 (17)三、就业状况调研反馈 (18)3.1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 (18)3.1.1 就业满意度 (18)3.1.2 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程度 (19)3.1.3 年薪 (20)3.1.4 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收到录用通知的情况 (21)3.1.5 毕业生求职过程时间长度 (21)3.1.6 求职渠道 (22)3.2用人单位反馈 (23)3.2.1 用人单位满意度 (23)3.2.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能力评价 (24)3.2.3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评价 (25)3.3毕业生工作状况跟踪反馈 (25)3.3.1 工作适应情况 (26)3.3.2 工作满意度 (26)3.3.3 工作胜任情况 (27)附表——各学历层次分学院、分专业就业率 (28)2作为一所肩负神圣使命、承载宏伟愿景的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理想抱负、传承发展始终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紧密相系。

建校65年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2016年学校确立了以“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远景目标。

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学校始终坚持学术至上,形成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术前沿的科研基础和创新力。

北航近年来共获得11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得国家高等级科技奖励的纪录,被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

北航围绕实现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北航梦,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承和弘扬敢为人先、空天报国的优良传统,制定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实施学科“珠峰擎天”计划,打造学科高峰凸现、交叉学科崛起的学科发展新格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

学校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在本科生培养中,推进以“导师制、国际化、专业化、个性化”为核心内容的“一制三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组织和实施国家试点学院、国家珠峰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计划)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行本科生完全学分制,实现自主转专业;探索书院制博雅教育改革;全面开展基于大类培养和完全学分制的新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构建全新的基础、通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强化不同专业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全面开展通识课程建设,形成了经典研读、人文素养、社会科学、科技文明和创新创业五大版块课程体系;建设了课内、课外相互补充的“两轮式”实验实践与创新体系,推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升。

在研究生培养中,推进尖端优质生源汇聚、精品课程体系构筑、国际交流深度拓展、多方聚力协同育人、创3新激励分类优秀、卓越导师队伍建设等行动计划,着力打造“重创新、强能力、高规格”的研究生教育品牌。

北航坚持“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的育人理念,在人才培养中创造知识,在创造知识中培育人才,为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和国家建设发展培养了一批领军人物和奠基人才,一批批各领域杰出人才、行业精英从这里走出,将北航的精神火种播撒到世界各地。

4一、就业基本状况与特色工作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教育部、工信部和北京市教委的支持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整合全校资源服务就业,校院两级就业工作一线教师通力合作,保障了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继续保持高位稳定,圆满完成了2017年就业工作。

1.1就业基本状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届毕业生1总数为6387人,其中男生4492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0.33%,女生189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9.67%。

本科毕业生3105人,占全体毕业生人数的48.62%,硕士毕业生2845人,占全体毕业生人数的44.54%,博士毕业生437人,占全体毕业生人数的6.84%。

截止至2017年10月31日2,本科毕业生就业率3为98.65%,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9.05%,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7.94%,总体就业率为98.78%,近三年来北航就业率保持高位稳定。

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1649人,出国(境)升学637人,升学率4达73.62%。

表1 2017届毕业生就业状况本科毕业生310516496377774298.65%硕士毕业生284511813825622799.05%博士毕业生4378324321997.94%总体63871850 799 3660 78 98.78%1为客观反映我校学生就业状况,本报告毕业生不含定向生、委培生、国防生、港澳台学生,以及为航空公司定向培养的飞行学院学生。

2本报告中统计数据截止至2017年10月31日。

3就业率=(升学毕业生人数+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其中升学毕业生包括国内升学毕业生和出国(境)留学毕业生。

已就业毕业生包括签署三方协议就业和灵活就业的毕业生。

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指没有签署三方协议,与用人单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就业,以及自主创业的毕业生。

4升学率=(国内升学毕业生人数+出国(境)留学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599.05% 97.94%图1 2015-2017年就业率比较1.2就业特色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始终把就业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为目标,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指导思想,将“爱祖国、爱航空、爱航天、爱北航”的“四爱”教育融入就业工作各个环节,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造高起点、搭建大平台。

学生为本,全方位深化教育模式改革创新高质量人才培养是高质量就业的基础。

学校牢固树立“一流大学要为民族复兴培养一流人才”理念。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学校全方位深化教育模式改革创新,提出要面向胜任未来世界多样性和快速变化挑战的需求来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提升宽口径培养的层次和水平;要加快从单纯传授知识到注重能力提升的转变;要研究互联网对教育模式的巨大影响,改善知识传递途径和形式,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和效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础、全球视野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培养学生具备包容性智慧和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

2017年,学校开展了建校65年以来最大的人才培养改革,按照“学生为本、通识为基、融合一体、创新开放”的理念,成立覆盖一、二年级的“北航学院”,实施完全大类招生,强化通识教育,实行宽口径、大平台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整合全校教育资源,统筹书院建设,着力培养“理想高远、学识一流、胸怀寰宇、致真唯实”的领军领导人才。

学校面向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构建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

学校瞄准国际生命医学研究发展趋势,成立了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获批建设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高精尖创新中心、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大数据精准医疗高精尖创新中心。

2017年,医工交叉试验班开始招生。

学校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依托强大的工科背景和优势,成立国际通用工程学院,入选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教育部共同实施的“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

国际通用工程学院全球引进师资,核心课程全英文授课,努力打造“北航工科”国际教学试验区,学院于2017年开始招生。

2017年,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学校与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签署了中巴共建北航北斗丝路学院合作备忘录,北斗丝路学院将通过创新办学机制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打造一流北斗教学科研平台。

2017年,学校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及国家战略部署,围绕网络空间安全前沿方向,成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并成为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七所高校之一。

7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是促进高质量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桥梁。

学校充分整合学生、教师、企业多方资源,不断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学校充分发挥学生在就业辅导中的积极作用,以职业发展协会为主要力量,组织毕业生成立共享互助的毕业生求职群,打造求职活动类公众号“航小职”,开展就业辅导交流活动。

职业发展协会全年累计完成企业HR职业发展交流、企业参观、求职经验分享、求职方法讲座等各类就业教育活动三十四场,覆盖学生群体一千五百余人次。

学校充分调动学院就业工作教师参与学校就业辅导的积极性,除了参与学校学校就业课程、个体咨询工作外,推动学院就业工作教师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学院级就业辅导活动。

其中经管学院教师苏文平老师牵头成立了跨学院的生涯教育教师团队,启用“北航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公众号进行生涯发展案例和生涯教育知识的传播。

该公众号从2016年4月上线以来,共发表文章179篇,包括学生生涯规划案例42个,累计阅读量达到193764人次,该生涯教育教师团队获得了学校“凡舟”教育奖励基金的资助。

在企业资源的整合上,除继续与华为、航天二院、商飞北研中心深度合作开展以行业探索、企业认知为目的的研究生就业教育课程外,学校不断加大邀请企业参与就业教育校园活动的力度,邀请企业HR以沙龙的方式谈企业和行业发展,邀请企业建立企业俱乐部加强企业与学生在招聘活动之外的交流,推动重点企业暑期学生社会实践的常规化等。

2017年暑假,我们组织了11支硕、博士社会实践队前往成都、西安、沈阳等地进行暑期参观实践,参与学生121名,走访企业26家。

8搭建平台,协同推进专业化就业理论研究就业理论研究工作是不断促进就业工作更加科学化、专业化的推动力,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就业理论研究工作。

学校不断完善就业研究基础数据的采集,目前基本保证了80%左右的毕业生就业过程数据采集,专场招聘会参与企业的招聘情况数据采集。

在这些数据基础上每年完成全校及分学院就业状况调查报告,目前已经连续九年发布就业工作白皮书,连续五年发布学院版就业工作白皮书。

2015年,经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批准,我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和高等教育研究院联合成立了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研发基地,成为全国四个研发基地之一,开展面向全国的大学生教育与职业发展研究。

研发基地自成立以来,开展了系列就业相关研究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