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机械制造的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广工课程设计(3周)

电机的选择
1.电机类型:三相交流异步电机(Y系列)P188可 查
2工.电作机机功所率需的功选率择: :P根w 据10F工0v0作功kw率计(F算、选v值择见。任务书)
电动机所需功率:
Pd
Pw
总
总:由电动机到工作机之间的总效率 总 皮带 轴3 承 齿2 轮 联轴器 工作机
取 i带 2, i高速级 (1.3 ~ 1.4) i低速级
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及扭矩
1 .计算各轴的转速:
n0 nm (nm电机满载转速)
nⅠ
n0 i带
nⅡ
nⅠ i高速级
nⅢ
nⅡ i低速级
vF
2.计算各轴的功率:(指各轴输入功率)
P0 Pd (取电动机所需功率)
PⅠ P0带
PⅡ PⅠ轴承齿轮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概述
一. 目的
1.进一步巩固并加深学过的知识;
2.通过实践,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计算、绘图,进行一次全面的机械设计技能的 训练。
二.内容:两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指导书P13
减速器特性:
传动比:i n输入 1
n输出Leabharlann T输入 1 且传动比i恒定 T输出
v
F
要求: 1)装配工作图一张(1:2) 2)零件工作图两张(低速级大齿轮及轴) 3)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三.设计步骤与安排 1.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2.传动零件设计 3.装配草图设计 4.绘制装配图 5.零件图设计 6.编写计算说明书 7.答辩
2~3天
4.5~5.5天 4.5~5.5天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202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21 年4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根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构造设计,进一步提高构造设计能力。
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根本技能。
1.课程设计的目的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展机械制造工艺及构造设计的根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展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展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
其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根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构造设计,进一步提高构造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根本技能。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根底。
2.课程设计的容和要求2.1课程设计的容课程设计题目通常定为:设计*个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
零件图样、生产纲领和生产条件是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由指导教师提供应学生。
零件复杂程度以中等为宜,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设计题目,分组进展设计,按照所给零件编写出相应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出其中由教师指定的一道重要工序〔如:工艺规程中所要求的车、铣、钻夹具中的一种〕的专用夹具,并撰写说明书。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项目总结报告题目:工作台面积250×1000mm2卧式升降台铣床主传动系统设计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学号 11208104班号 1208104指导教师填报日期 2015年12月16日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制2015 年 12 月工业大学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项目背景分析 (5)1.1 综合课程设计Ⅱ的目的 (5)1.2 金属切削机床在国外发展趋势 (5)2.研究计划要点与执行情况 (6)2.1 设计任务书 (6)2.2 进度安排 (7)3.项目关键技术的解决 (7)4.具体研究容与技术实现 (8)4.1 运动设计 (8)4.1.1 确定转速围结构方案确定 (8)4.1.2 转速图 (11)4.1.3 传动系统图 (13)4.2动力设计 (22)4.2.1 主轴及传动轴轴颈 (22)4.2.2 齿轮模数 (24)4.3 结构设计 (28)4.3.1 展开图设计 (28)4.3.2 截面图及轴的空间布置 (28)4.4 零件验算 (29)4.4.1 主轴刚度 (29)4.4.2 传动轴刚度 (36)4.4.3 齿轮疲劳强度 (44)5.技术指标分析 (48)5.1 传动系统图的设计 (48)5.2 齿轮齿数、模数的选择 (48)5.3 轴径、孔径的选择 (48)5.4 其他零部件、细节 (49)6.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9)7.参考文献 (49)1.项目背景分析1.1 综合课程设计Ⅱ的目的《综合课程设计II》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极其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在相关先修课程学习后,进行机械结构设计综合训练,使学生掌握机械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也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
1.2 金属切削机床在国外发展趋势机床作为加工的母机,总是要保证和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机床也相应地不断发展与更新,如性能参数的提高、功能的扩大、切削功率的加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床动态性能的不断改善,加工精度的不断提高,基础元件的不断创新,控制系统的更新等等。
广东工业大学数控课程设计报告书

广东工业大学“数控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名称针对非圆曲线的CAM软件开发学生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微电子姓名学号一、课程设计的内容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如VB,VC++等)来实现非圆曲线的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的开发,针对不同的非圆曲线,可任选(1)直线逼近(如等间距法、等弦长法、等误差法等)、或(2)圆弧逼近的方法产生节点。
要求在满足允许误差的前提下,使得逼近的直线段或圆弧段的数量最少(即最优解),根据加工曲线轮廓自动生成刀具中心轨迹,自动生成加工NC代码,并能模拟实际加工走刀过程。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具体的要求如下:(1)列出一般的直线或圆弧逼近的算法(流程图)。
(2)列出改进的直线或圆弧逼近的算法(流程图)——即优化算法。
比较改进前与改进后的两种算法结果。
(3)针对给定的某一由非圆曲线所构成的平面轮廓,根据指定的走刀方向、起刀点,自动生成CNC代码。
(4)有刀具自动补偿功能,根据给定的补偿量和进给方向自动计算刀具中心轨迹,有过切报警功能。
(5)在屏幕上显示该非圆曲线所构成的平面轮廓。
根据给定的进给速度能模拟加工过程,并在屏幕上留下刀具所走中心轨迹。
目录一、概述 (2)二、凸轮机构的发展概况 (3)三、课程设计任务 (3)四、软件设计 (7)1、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 (7)2、程序算法的简述 (7)3、设计的流程图 (7)4、设计过程 (7)5、调试结果和界面 (15)五、总结 (16)附:参考资料 (17)一、概述:首先介绍了凸轮机构的特点和在国内外目前的应用发展情况,介绍了凸轮仿真设计的系统的主要设计任务,包括在编程时所采用的曲线的类型及对函数式的分析情况。
接着,介绍软件程序设计的各个过程,包括算法说明、流程图介绍。
还介绍了软件测试结果。
最后,对这次设计过程的心得体会。
Summary of the Contents:Introduce cam organization present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t first , introduce cam main design task of system that emulation design, including the types of the curves adopted and situation of analysis on function type while programming. Then , introduce each course that the software designs program , including the algorithm is stated , flow chart introduction. Have also introduced the test result of the software. Finally, the gains in depth of comprehension to this design process.二、凸轮机构的发展概况凸轮机构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凸轮通常作等速转动,但也有做往复摆动或移动的.被凸轮直接推动的构件称为推杆.凸轮机构就是又凸轮,推杆和机架三个主要构件所组成的高副机构.凸轮的最大优点是:只要适当地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推杆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而且机构简单紧凑.凸轮机构是间歇运动的常用机构之一,广泛用于轻工机械、纺织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内燃机等各种自动机械中。
广东工业大学 CAD CAE(UG)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 CAD/CAE 综合训练题目名称饮水机加热器CAD/CAE综合设计学生学院 __ 机电工程学院_ _____ 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______ _________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2011年12 月 1 日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名称饮水机零件参数化3D设计学生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课程设计的内容1.设计饮水机零件结构模型;2.在UG NX 6.0平台上建立饮水机零件三维参数化、变量化实体模型;3.在UG NX 6.0平台上按国家机械制图标准绘制工程图。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1.采用参数化实体建模技术,2.通过变量、表达式和Associative Curve等建立图素间的关联关系,修改表达式的值能实现零件的关联变化;3.要求使用1~2个Sketch建立轮廓截面;4.建模过程中应包含总数不少于15个特征操作(包括扫描特征、成型特征、参考特征以及特征编辑的操作)5.要求零件工程图纸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绘制,标注尺寸、公差、粗糙度等技术要求;6.要求单独建立标准的带标题栏的图框,通过插入图样的形式将图框插入到零件的工程图中;7.说明书要求写出建模和绘图过程,最后要有设计总结和分析和答思考题。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1.设计饮水机零件结构;2.建立饮水机零件三维参数化、变量化实体模型;3.基于零件主模型,按国家标准绘制零件工程图;4.编写设计说明书。
(按设计说明书的格式书写)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 荣建刚,荣立峰等. UG NX 6.0中文版入门与提高(配光盘).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01. ISBN:9787302240358.[2]. 铭卓设计编著. UG NX 6产品造型设计实例详解(配光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03. ISBN:9787302190646[3].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主编. 机械设计手册(电子版)(含光盘1张).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01. ISBN号: 978-7-121-03675-0. 定价:¥198元;;[4]. 洪如瑾等. UG NX4 CAD快速入门指导.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11. ISBN:730213524X.[5]. UGS公司编. UG NX 5.0/ UG NX 6.0 CAST 2009.发出任务书日期:2011 年 10 月 19 日指导教师签名:计划完成日期: 2011 年 12 月 1 日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主管院长签章:摘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
广工机械装备设计课程设计

广工机械装备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装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各种机械传动、连接、支撑等部件的功能及设计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备的结构分析方法,能够对简单机械装备进行结构设计。
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了解工程图纸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装备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机械装备的图纸设计。
2.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对机械装备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改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在设计过程中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与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装备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关注机械装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认识到机械设计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工程素养和职业道德。
本课程针对工科机械类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机械装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的工程实践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装备设计基本原理: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分析各类机械传动、连接、支撑等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
(对应教材第1章)2. 机械结构设计:讲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典型机械结构的优缺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机械装备的结构设计。
(对应教材第2章)3. 机械设计标准与规范:介绍机械设计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定。
(对应教材第3章)4. CAD软件应用: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训练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装备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
(对应教材第4章)5.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装备设计实例,使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实例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课程设计(论文)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名称拨叉加工工艺规程及钻¢8mm孔夹具设计学生学部(系)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 年月日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名称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8mm锁销孔工序夹具设计学生学部(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课程设计(论文)的内容本次设计是汽车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8mm锁销孔工序夹具设计。
具体内容如下:1 确定生产类型,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2 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零件毛坯图);3 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具);4 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各工序切削用量,画出工序简图5 填写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过程卡、工序卡(可只填写部分主要工序的工序卡片);6 设计某一工序的夹具,绘制夹具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图3~5张;7 撰写设计说明书。
二、课程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与内容及其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机床夹具设计以及正确选用加工机床,与刀具、量具的正确运用。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制订如下: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序专用夹具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生产三、课程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1 零件图:1张2 毛坯图:1张;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4 机械加工工序片:3~4张;5 机床夹具装配图:1张;6 夹具主要零件图(包括夹具体):3~5张;7 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四、课程设计(论文)进程安排序号设计(论文)各阶段内容地点起止日期1 明确任务,分析零件图1-501 10月28日~10月29日2零件的工艺,制订工艺路线,绘制毛坯图和工艺过程卡片图书馆11月1日~11月8日3 余量、切削用量、工序尺寸等计算,填写工序卡片图书馆11月9日~11月12日4 抒写夹具方案、绘制夹具装配草图图书馆11月10日~11月14日5 绘制夹具总图及零件图图书馆11月16日~11月25日6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图书馆12月2日~12月11日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邹清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艾兴等编.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徐鸿本主编.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于骏一等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王斌武等编.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 2012年发出任务书日期: 20 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计划完成日期: 20 年月日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三号黑体加粗摘要(占一页)内容(略)(摘要需200字以上).....小四号宋体关键词:...四号黑体加粗三号黑体加粗.目录(占一页)标题字三号黑体标题(略).1拨叉零件工艺分析1.1 设计任务如下图所示拨叉零件。
广工数控课程设计

广工数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包括编程语言、程序结构和常用指令。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参数及其对加工精度和效率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简单的零件编程,并生成加工程序。
2. 学生能够操作数控机床,完成指定零件的加工,确保加工尺寸和表面质量符合要求。
3. 学生能够对数控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广工数控课程,培养对制造业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国家制造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激发创新意识。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沟通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对数控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控机床概述:介绍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分类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2. 数控编程基础: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编程语言、程序结构和常用指令,使学生掌握编程的基本方法。
3.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探讨其对加工精度和效率的影响。
4. 数控编程软件应用:教授学生使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简单的零件编程,掌握软件操作方法和编程技巧。
5. 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指导学生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完成指定零件的加工,强调安全操作和加工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机械设计题目名称减速器设计学生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13级微电子(1)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5年 1月15日一.计算各轴传动参数筒直径D(mm)=400 输送带速度V(m/s)=1.7 输送带拉力F(N)=2120 电机功率的选择: 总:由电动机到工作机之间的总效率电动机所需功率 选择电机型号为Y132S-4型 计算工作机的转速:总的传动比:分配各级传动比; 解得 : 计算各轴的转速: 计算各轴的功率:计算各轴的扭矩:各轴传动参数表项目 电动机轴 高速轴Ⅰ 中间轴Ⅱ 低速轴Ⅲ 功率 kw4.454.0053.8463.694转速 r/min1440 720 203.97 80.94 转矩 N mm4.35510⨯传动比 i2 3.53 2.52 效率0.900.960.961.确定计算功率ca P由表8-8查的工作情况系数A K =1.1,故 2.选择V 带的类型根据ca P ,1n 由图8-11选用A 型。
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dd 并验算带速v1)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1d d ,取小带轮的基准直径1d d =90mm 2)验算带速v 。
因为5s m 〈v 〈30s m ,所以带速适合。
3)计算大带轮的直径。
kwFv P w 604.310007.121201000=⨯==kwP P d 45.40==取标准值180mm 4.确定v 带的中心距和基准长度d L1)初定中心距4000=a mm 。
2)计算带的基准长度由表8-2选择带的基准长度 d L = 1250mm 3)计算实际的中心距0a中心距的变化范围为392-449mm 5.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1a 6.计算带的根数z1)计算单根v 带的额定功率r p 。
由1d d =90mm 。
1n =1440min r ,查表得0p =1.064kw 根据1n =1440min r ,i=2和A 型带,查表得0p ∆=0.17kw 。
查表得96.0=a k ,L k =0.93.于是2)计算带的根数取5根。
7.计算单根v 带的初拉力0F8.计算压轴力P F9.主要设计结论。
mma d d d d a L d d d d d 12294004)90180()18090(240024)()(22202122100≈⨯-++⨯+⨯=-+++≈ππmm L L a a d d 411212291250400200≈-+=-+≈kwK K P P P L A r 102.193.096.0)17.0064.1()(00=⨯⨯-=⋅⋅∆+=3.4104.1895.4≈==r ca p P z Nqv zv K P K F a ca a 64.12078.6105.0895.478.6596.096.05.2500)5.2(500220≈⨯+⨯⨯⨯-⨯=+-=Na zF F P 65.11982167sin 64.120522sin 210≈⨯⨯⨯==οmmd d 1802= 选用A 型V 带5根,带基准长度1250mm 。
带轮基准直径1d d =90mm ,中心距控制在a=392-449mm 。
单根初拉力0F =120.64N 。
三.高速级齿轮设计1.选用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压力角ο20=α.2)齿轮精度选用7级精度。
3)材料选择:小齿轮用45号钢,调质处理,齿面硬度240HBS 。
大齿轮用45号钢,正火处理,齿面硬度190HBS 。
软齿面。
4)选用小齿轮齿数241=z ,大齿轮齿数72.842453.312=⨯==iz z ,取852=z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试算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即1)确定公式中的各个参数值。
✍计算小齿轮的转矩m N T 411031.5⨯=✍试选载荷系数3.1=Ht K ✍选用齿宽系数1=d φ ④初选螺旋角ο14=β ⑤查得区域系数=H Z 2.433⑥计算接触疲劳强度用重合度系数εZ 查的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E Z =189.8MPa ⑦螺旋角系数985.014cos cos ≈==οββZ ⑧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H σ。
由表查的小齿轮和大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分别为MPa H 5501lim =σ MPa H 3702lim =σ计算应力次数小齿轮911106589.1)830082(7206060⨯=⨯⨯⨯⨯⨯==h jL n N大齿轮8912106994.453.3/106589.1/⨯=⨯==i N N 查的接触疲劳寿命系数93.01=HN K ,04.12=HN K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为S=1. 所以[]MPa S K H HN H 5.511155093.01lim 11=⨯==σσ取两者中较小的[][]MPa H H 8.3842==σσ ⑨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2)调整分度圆直径1)计算实际载荷系数前的数据准备。
①圆周速度v 。
②齿宽b 。
2)计算实际载荷系数H K①查的使用系数1=A K②根据v 和7级精度,查的动载系数07.1=v K③齿轮的圆周力N d T F t t 3411110211.2029.481031.522⨯=⨯⨯==,查表得齿间载荷分配系数④用插值法查得7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承非对称布置是则载荷系数为419.1=βH K 126.2419.14.107.11=⨯⨯⨯==βαH H v A H K K K K K62.21=Fa Y hb /h3)按实际载荷系数算的的分度圆直径 及相应齿轮模数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1)试算齿轮模数,即 1)试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值。
①试选载荷系数 ②计算弯曲疲劳强度的重合度③计算弯曲疲劳强度的螺旋角系数 ④计算[]F aaFa Y Y σ。
当量齿数, 查图得齿形系数 由图查的应力修正系数查得小齿轮和大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系数分别是 由表查的弯曲疲劳寿命系数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得因为大齿轮的 大于小齿轮的,所以取 2)计算模数 (2)调整齿轮模数1)计算实际载荷系数前的数据准备。
①圆周速度v ②齿宽③齿高及宽高比 2)计算实际载荷系数 ①根据v=1.371m/s ,7级精度,由图查得动载荷系数②由查表得齿间载荷分配系数③用插值法得 结合 查图得则载荷系数为3)按实际载荷系数算得的齿轮模数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从满足弯曲疲劳强度出发,从标准中就近取 ;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按需接触疲劳强度算的的分度圆直径来计算小齿轮的齿数,即 。
取 ,则 ,取 。
4.几何尺寸的计算。
(1)计算中心距mm K K d d Ht H t374.573.1126.2029.483311≈⨯==mm z d m n 320.224/14cos 374.57/cos 11≈⨯==οβ3.1=Ft K 27.2614cos /24cos /3311===οβz z v 05.9314cos /85cos /3322===οβz z v 21.22=Fa Y []MPaF 3801lim =σ87.01=FN K 92.02=FN K 4.1=S FK 4.1=Fa K 416.1=βH K 99.10/=h b 34.1=βF K mm m n 2=mmd 374.571=83.272/14cos 374.57/cos 11=⨯==οn m d z β281=z 84.982853.312=⨯==iz z 992=z取 。
(2)修正螺旋角(3)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4)计算齿轮宽度 取5.主要设计结论。
齿数992821==z z 模数mm m 2=,压力角ο20=α,螺旋角ο333.12=β,变为系数0021==x x ,中心距mm a 130=,齿宽mmb mm b 635812==mm a 130=mm d b d 37.5737.5711=⨯==φmm b 582=mm b631=四.低速级齿轮计算1.选用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压力角ο20=α.2)齿轮精度选用7级精度。
3)材料选择:小齿轮用45号钢,调质处理,齿面硬度240HBS 。
大齿轮用45号钢,正火处理,齿面硬度190HBS 。
软齿面。
4)选用小齿轮齿数241=z ,大齿轮齿数48.602452.212=⨯==iz z ,取602=z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试算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即1)确定公式中的各个参数值。
✍计算小齿轮的转矩m N T 521080.1⨯=✍试选载荷系数3.1=Ht K ✍选用齿宽系数1=d φ ④初选螺旋角ο14=β ⑤查得区域系数=H Z 2.433⑥计算接触疲劳强度用重合度系数εZ 查的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E Z =189.8MPa ⑦螺旋角系数985.014cos cos ≈==οββZ ⑧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H σ。
由表查的小齿轮和大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分别为MPa H 5501lim =σ MPa H 3702lim =σ计算应力次数小齿轮8111070.4)830082(97.2036060⨯=⨯⨯⨯⨯⨯==h jL n N大齿轮88121087.152.2/1070.4/⨯=⨯==i N N 查的接触疲劳寿命系数03.11=HN K ,07.12=HN K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为S=1. 所以[]MPa S K H HN H 5.566155003.11lim 11=⨯==σσ取两者中较小的[][]MPa H H 9.3952==σσ ⑨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3)调整分度圆直径1)计算实际载荷系数前的数据准备。
①圆周速度v 。
②齿宽b 。
mmd b d 169.54169.5411=⨯=⨯=φh2)计算实际载荷系数H K①查的使用系数1=A K②根据v 和7级精度,查的动载系数03.1=v K③齿轮的圆周力N d T F t t 3511110909.433.73108.122⨯=⨯⨯==,查表得齿间载荷分配系数④用插值法查得7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承非对称布置是 则载荷系数为 3)按实际载荷系数算的的分度圆直径及相应齿轮模数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1)试算齿轮模数,即 1)试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值。
①试选载荷系数 ②计算弯曲疲劳强度的重合度③计算弯曲疲劳强度的螺旋角系数 ④计算[]F aaFa Y Y σ。
当量齿数查图得齿形系数由图查的应力修正系数查得小齿轮和大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系数分别是 由表查的弯曲疲劳寿命系数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得因为大齿轮的 大于小齿轮的,所以取 3)计算模数 (3)调整齿轮模数1)计算实际载荷系数前的数据准备。
①圆周速度v②齿宽 ③齿高 及宽高比2)计算实际载荷系数 ①根据v=0.579m/s ,7级精度,由图查得动载荷系数②由查表得齿间载荷分配系数③用插值法得结合 查图得 则载荷系数为 3)按实际载荷系数算得的齿轮模数425.1=βH K 055.2425.14.103.11=⨯⨯⨯==βαH H v A H K K K K K 3.1=Ft K 27.2614cos /24cos /3311===οβz z v []MPaF 3801lim =σ92.01=FN K 95.02=FN K 4.1=S ()()mm m c h h nt n an 9275.419.225.0122=⨯+⨯=+=**FK 99.10/=h b 420.1=βH K 99.10/=h b 35.1=βF K 6524.135.12.102.11=⨯⨯⨯==βF Fa v A F K K K K K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