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文学选修课教案
“两岸四地金庸作品同文异教”一等奖课例

“两岸四地金庸作品同文异教”一等奖课例《射雕英雄传》第30回《一灯大师》(课堂实录)李烜(东莞高级中学)(放映幻灯片:课题《射雕英雄传》第30回《一灯大师》)师: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近一位大师,这位大师,凭借着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五十年来笑傲江湖,东方不败,有着最庞大的读者群体和持久的阅读热潮,获得了许许多多头衔和荣誉。
他是谁呢?师生:他就是人称“金大侠”的金庸先生。
(放映幻灯片:金庸简介)(放映幻灯片:“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师:这是他的十四部作品,取第一个字合成一副对联。
师:金庸的读者从中小学生到学者院士,从普通农民到蒋经国、邓小平这样的政治人物,其作品影响两岸四地,席卷整个华人世界,被称为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言,在宋代,人们用一句话形容大词人柳永的词在民间流行的盛况,“凡有井水处,皆唱柳词”,现在这句话被改造成“凡有华人处,皆读金庸”,可见其作品的巨大魅力。
师:那么,同学们读过金庸小说吗?(读过的学生举起了手)师:喜欢吗?生:喜欢——师:有没有一卷在握废寝忘食的经验?甚至,因为抵挡不住故事的诱惑在上课的时候不听课偷偷拿出来读?生:(交头接耳笑着讨论)师:(笑)那我告诉大家,这些经验我都有。
生:更灿烂的笑。
师:那么,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为什么那么喜欢金庸的小说呢?究竟是什么吸引了我们?生: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师:(点头微笑,传递赞许和鼓励)生:小说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很有魅力师:(微笑点头)很好……生:武功很神奇,令人向往师:(点头微笑)很好,还有吗?生:书中的侠义精神师:非常好!还有吗?(巡视一周,发现学生们不再说话)师:我问问女同学,读金庸小说的时候流过眼泪吗?女生(微笑点头):流过泪。
师:还记得是为谁流泪?生:为小龙女和杨过。
师:哦,那我知道了,金庸小说吸引我们的还有他笔下感人至深的爱情。
生:微笑点头。
师(小结):没有读过不要紧,可以现在开始抽空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我们可以怎样去品读金庸。
公选课“金庸小说及影视鉴赏”教学探微

公选课“金庸小说及影视鉴赏”教学探微摘要:开设“金庸小说及影视鉴赏”这门公选课,对提高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从趣味性、知识性和思想性三点并举出发,总体把握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追求创造性突破,备课和讲课时将原创讲稿、讲座形式和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进行积极的有益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金庸;小说;影视;公选课;教学“金庸小说及影视鉴赏”是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选课学生生源基本上涉及全校各个学院所有专业。
自2008年首开此课以来,一直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与好评,课堂教学氛围良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门课吸引着众多的学生踊跃前来听讲,首先应该感谢金庸小说及影视的无穷魅力,再者笔者也确实在备课和讲课上投入了较高的创新激情,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一、开设“金庸小说及影视鉴赏”公选课的意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意指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作在当时流传很广。
同样,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金庸的读者遍布全球华人的各个文化层面,上至首脑要员、文人墨客、学者教授、青年学生,下至农夫、民工、小贩,都有金庸迷,由此可见金庸武侠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14部武侠小说篇名的首字,构成了这副对联。
加上另一部短篇《越女剑》,“金庸武侠小说全集”风靡整个华人世界,畅销近半个世纪,实际上已经成为华人的一种文化符号。
如陈墨所说:“金庸小说能够吸引中国人,无论是本土的还是海外的,从小学生到大学教授,显然不仅是由于它在艺术上的雅俗共赏,更主要的乃是因为它能拨动中国人的民族文化精神世界的隐秘的心弦。
”[1]。
正是金庸小说中本能地触及到一系列中国文化符号,使得华人读者在阅读中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强烈的文化快感。
金庸小说在全球华人读者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从1955年《书剑恩仇录》在香港《新晚报》连载算起,至今已跨越半个世纪,阅读、研究、开发金庸武侠小说的热潮历久不衰。
金庸小说课程设计

金庸小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金庸小说的历史背景、文学地位及主要作品概览。
2. 学生能掌握金庸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及武侠文化内涵。
3. 学生能分析金庸小说的叙事手法、修辞技巧及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阅读金庸小说,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学会分析文本,提炼关键信息。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金庸小说中的人物、情节进行评述,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探讨金庸小说中的武侠精神,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金庸小说,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能够从金庸小说中感悟到真善美、忠诚、勇敢等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学生在阅读金庸小说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他们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同时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在金庸小说的世界中领略武侠精神,传承中华文化。
二、教学内容1. 金庸小说概述- 金庸生平介绍及其文学成就- 金庸小说作品分类与历史背景2. 金庸小说主要作品解读- 《射雕英雄传》:分析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及武侠精神- 《神雕侠侣》:探讨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及创作手法- 《倚天屠龙记》:评述人物成长、情节发展与武侠世界3. 金庸小说的文学特色- 叙事手法:分析金庸小说的情节布局、悬念设置等- 修辞技巧:探讨金庸小说中的诗词歌赋、成语典故等运用4. 金庸小说的武侠文化- 武侠精神:阐释忠诚、侠义、宽容等价值观- 文化传承:探讨金庸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5. 教学实践与拓展- 小组讨论:针对金庸小说中的某一主题或人物展开讨论,分享观点- 创作练习:模仿金庸小说的写作风格,创作一篇短篇武侠故事教学内容按照以上五个方面进行组织,共计10个课时。
选修课金庸

朱玫
林乐怡
夏梦
三、笔名缘起
当年金庸与梁羽生订下武侠小说之约
时,曾想过笔名的问题。后来决定把 自己名字的“镛”字一分为二,成为“金 庸”。这就成为了他的笔名。 金庸先生也用过其他的笔名,例如用 姚馥兰(英文“Your Friend【你的朋友 】”音译)写影话,如用林欢这笔名写 影话也写电影剧本,在读者中间也曾 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 — — — — — —
— — — — — — —
1939年 《给投考初中者》 1955年 《书剑恩仇录》 1956年 《碧血剑》 《三剑楼随笔》 1957年 《射雕英雄传》(1957-1959) 1959年 《神雕侠侣》(1959-1961) 《雪山飞狐》 1960年 《飞狐外传》(1960-1961) 1961年 《鸳鸯刀》 《白马啸西风》 《倚天屠龙记》 1963年 《连城诀》 《天龙八部》(1963-1966) 1965年 《侠客行》 1967年 《笑傲江湖》 1969年 《鹿鼎记》(1969-1972) 1970年 《越女剑》 《三十三剑客图》 1975年 《袁崇焕评传》 1993年 《月云》
• 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香港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报
人。被誉为“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香江第一才子(指才华)、香 港第一健行(指社评)、世界第一侠笔(指武侠)。在香港与黄沾、蔡澜、 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 他的多篇小说被选入课本。 •金庸一支笔写武侠,一支笔纵论时局,享誉香江;少年游侠,中年游艺, 老年游仙;为文可以风行一世,为商可以富比陶朱,为政可以参国论要。 金庸一生的传奇,可谓多姿多彩之至。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金庸中 庸平和的风格。佛学对金庸的影响很大。 •金庸博学多才。就武侠小说方面,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 眼光独到。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 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凡历史均有篡改,在 政治、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电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书画、 诗词典章、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奇门遁甲、儒道佛学均有涉猎。被誉为 “综艺侠情派”。
《侠文化与金庸小说》 课件 (共91张)

《侠文化与金庸小说》 课件 (共91张)
“段誉见这人身材甚是魁梧,三十来 岁年纪,身穿灰色旧布袍,已微有 破烂,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 四方的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 盼之际,颇有威势。 段誉心底暗暗 喝了声采:“好一条大汉!这定是 燕赵北国的悲歌慷慨之士。”那大 汉桌上放着一盘熟牛肉,一大碗汤, 两大壶酒,此外更无别物,可见他 便是吃喝,也是十分的豪迈自在。
名 《师 侠课 文件 化公 与开 金课 庸课 小件 说》优质课课件课件(共优9秀1张课)件ppt 精品课 件优秀 课件《 侠文化 与金庸 小说》 课件 (共91张)
第பைடு நூலகம்、九讲
侠文化与金庸小说
名 《师 侠课 文件 化公 与开 金课 庸课 小件 说》优质课课件课件(共优9秀1张课)件ppt 精品课 件优秀 课件《 侠文化 与金庸 小说》 课件 (共91张)
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 陶渊明《拟古九首》之八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楚州。”
《侠文化与金庸小说》 课件 (共91张)
《侠文化与金庸小说》 课件 (共91张)
3、侠与酒
《侠文化与金庸小说》 课件 (共91张)
《侠文化与金庸小说》 课件 (共91张)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 安市上酒家眠。天子 呼来不上船,自称臣 是酒中仙(《饮中八仙 歌》)。
金庸小说对侠的现代阐释
星火教育天龙八部教案

星火教育天龙八部教案教案名称:星火教育天龙八部教案教案简介:《天龙八部》是金庸先生创作的一部武侠小说,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天龙八部》,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天龙八部》的创作背景、历史背景以及金庸的写作风格;2.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并分析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3.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度思考和批判性分析能力;4.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武侠元素,让学生了解中国武侠文化的创作特点和价值取向。
教学内容:1.《天龙八部》的创作背景及历史背景;2.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分析;3.小说中的情节发展及其寓意;4.小说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5.中国武侠文化和武侠元素的分析。
教学活动: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阅读小说的背景资料,了解《天龙八部》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和金庸的创作意图。
2.小组展示:各小组根据分配的人物进行形象分析,并展示给全班。
3.小组讨论:学生进行情节分析,探讨小说中情节的发展是否合乎逻辑,并分析其寓意和影响。
4.小组讨论:学生就小说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展开讨论,比较不同人物的道德取向和行为准则。
5.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中国武侠文化的特点和武侠元素在小说中的运用。
6.小组作业:学生分组完成一份关于《天龙八部》的读后感,从个人角度分析小说的精华和不足。
教学评估:1.小组展示和小组讨论的成果;2.学生完成的读后感作业;3.个人参与度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教学资源:1.《天龙八部》小说原著;2.相关历史资料和金庸先生的相关著作。
教学延伸:1.邀请专家或作家分享对于《天龙八部》的评析和解读;2.鼓励学生去读更多经典武侠小说,并进行比较分析;3.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址。
教学反思与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金庸小说及《射雕英雄传》教学课件

金庸小说: • 不但通古,而且通今; • 不但通俗,而且通雅; • 不但不重复别人,而且不重复自己。
2、崭新的人文思想主题 • 金庸小说的主题远不止于民族主义、英雄主义、 爱国主义,而是充满个人的人文情怀、现代的人 生感受和对传统的深刻反思。 • 武侠小说并不纯粹是娱乐性的无聊作品,其中也 可以抒写世间的悲欢,能表达较深的人生境界。 (陈世骧) • 我些武侠小说,是想写人性。只有刻画人性,才 有较长期的价值。(《鹿鼎记· 后记》)
• 我个人始终觉得,在小说中,人的性格和感情, 比社会意义具有更大的重要性。郭靖说‘为国为 民,侠之大者’,这句话在今天仍有重大的积极 意义。但我深信将来的国家界限一定会消灭,那 时候‘爱国’、‘抗敌’等等观念就没有多大意 义了。然而父母子女兄弟间的亲情、纯真的友谊、 爱情、正义感、仁善、勇于助人、为社会献身等 等感情与品德,相信在今后还是长期地为人所赞 美,这似乎不是任何政治理论、经济制度、宗教 信仰等所能替代。(《神雕侠侣· 后记》)
(2)人本主义的人生观 主人公的人格模式 在不断创新、变化—“侠气渐消,邪气渐涨‛ • 早期:陈家洛、袁承志、郭靖、胡斐 • 中期:杨过、张无忌、狄云 • 晚期:令狐冲、韦小宝
• 儒家之侠:“为国为民,牺牲自我”如陈 家洛、袁承志、郭靖 • 道家之侠:“至情至性,实现自我”如杨 过 • 佛家之侠:“无欲无求,无名无我”如石 破天、张无忌 • 无侠:如狄云 • 浪子:如令狐冲 • 小流氓:如韦小宝
• 1924年出生在浙江海宁袁花镇。 • 1939年,和同学一起编写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 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 • 1940年,因为写讽刺黑板报《阿丽丝漫游记》被 开除(得校长张印通帮助改成退学)。 • 1944年,考入重庆国立政治大学外文系,因对国 民党职业学生不满投诉被勒令退学,一度进入中 央图书馆工作,后转入苏州东吴大学(今苏州大 学)学习国际法。抗战胜利后,回杭州,进《东 南日报》做记者。 • 1948年,在数千人参加的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 《大公报》,南下到香港。
第二十五次课2:金庸武侠小说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简要分析金庸的武侠小说的特点;
2、如何看待近年来的“金庸”热。
教学
后记
一、金庸(1925-)
原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40年代先后就读于重庆中央政治学校外文系和东吴大学法学院。1948年赴香港任《大公报》编辑。50年代后期辞去报馆职务,加人长城电影制片公司,写作电影剧本《绝代佳人》《兰花花》、《午夜琴声》等。1958年后,陆续创办《明报》、《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明报晚报》,成为香港著名的文化人。
新派武侠小说的成就主要在台港,1952年梁羽生发表的《龙虎斗京华》开了新端。
其他主要的作家还有金庸(香港),卧龙生(台湾),古龙(台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豪气干云铸侠魂—金庸笔下的“侠、义”语文组陈江南一《书剑恩仇录》人物有陈家洛,无尘,赵半山,文泰来,骆冰,常氏双侠,余鱼同,章进等红花会群雄,袁士霄,天山双鹰,陆菲青,阿凡提,周仲英等武林前辈,香香公主,霍青桐,李沅芷,周绮等女性,乾隆,李可秀,张召重,关东六魔,白振等反面角色。
这部小说并没有特别突出陈家洛个人的能力,而是象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一样,描写的是群雄演义.二《碧血剑》主要人物有袁承志,温青青,何惕守,阿九,安小彗,穆人清,木桑道人,哑巴,玉真子,温家五老,梅剑和,孙仲君等.其实小说有两个主人公,另一个是早已故去的金蛇郎君夏雪宜.夏雪宜在小说中给人的印象要比袁承志深刻的多,袁承志似乎只是个引线,把这个小说的所有人物情节衔接了起来,可以说袁承志是所有金庸小说里最没有魅力的男主角.小说的后半部分写的很糟糕,只是最后写李岩和红娘子自杀的一段很触动人心,依旧记得那两句歌词:"今日的一缕英魂,昨日的万里长城……”呜呼,中国的历史不正是这样吗.“空负安邦志遂吟去国行”更多的是宁愿化做一缕英魂也要维护自己祖国的尊严。
三《雪山飞狐》主要人物有胡斐,苗人凤,苗若兰,田归农,宝树和尚,范帮主,平阿四以及未直接出场的胡一刀夫妇等等。
本小说只有十五万字,然而却头绪纷繁,主要人物众多,让人不知从何说起。
作者在书中采用倒叙形式,让十多个人用讲故事办法把“胡苗范田”四个家族一百年来的恩怨交代了个清楚,然后又引申到讲故事的人身上,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贪婪,无耻,卑鄙。
幸而有苗若兰和平阿四在,才让我们大家看到人间真情犹在。
小说最后给读者留了个悬念,到底胡斐能不能平安回来和苗若兰团聚,他这一刀到底劈还是不劈?四《射雕英雄传》的主要人物有郭靖,黄蓉,穆念慈,黄药师,一灯大师,洪七公,周伯通,全真七子,江南七侠,杨铁心,包惜弱,郭啸天,李萍,成吉思汗,拖雷,华筝,哲别,――――欧阳峰,完颜洪烈,杨康,裘千仞,黑风双煞,欧阳克等。
此部小说是奠定金庸新派武侠小说宗师地位的作品,可以说是金庸小说里最正统的武侠小说,文笔精美达到了金庸小说的顶峰。
五《神雕侠侣》主要人物有杨过,小龙女,郭靖,黄蓉,李莫愁.武三思,郭芙,郭襄,陆无双,完颜萍,公孙绿萼,程英,耶律齐,尹志平,欧阳峰,洪七公,周伯通,金轮法王,公孙止,裘千尺,霍都等.还有两个早已死去的人物:王重阳和林朝英.本小说可谓一本情书,专门写情的书.书中描写了多种多样的爱情亲情,写尽了因爱生恨,因爱生悲的故事.六《飞狐外传》据金庸本人说是为了弥补《雪山飞狐》没能塑造好胡斐才创作的,算是《雪山飞狐》的前传,可它又独成一体,与《雪山飞狐》很多情节没有关联,大概是写的比较精彩,读者们也没有顾上太去较真。
小说中主要人物有胡斐,苗人凤,程灵素,袁紫衣,红花会诸侠,马春花,田归农,南兰,凤天南,慕容景岳,姜铁山,薛鹊,商宝震,徐铮等。
七〈连城诀〉如果说《神雕侠侣》是部情书,这部小说就是部坏书,它里面写尽了人性的丑恶,为了自己的利益,小说中的人物用尽了卑鄙手段,最后狄云带着对人世江湖的绝望回到了藏边雪谷,水笙远远向他奔来:“我等了你这么久,我知道你终于会回来的。
”主要人物有狄云,水笙,丁典,凌霜华,戚芳,汪啸风,戚长发,凌退思,“江南四奇,落花流水”,血刀僧,万圭,万震山,言达平等。
八〈白马啸西风〉(中篇)主要人物有李文秀,苏普,马家骏,阿曼,瓦耳拉齐,霍元龙,陈达海等.这也是部为电影而写的小说.因情而活,为情而死,情之所在,孽之所在.是这部小说的主线.最喜欢其中两句话: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野鸡不能学鹰飞,小鼠不能学猫叫,你们中华汉人的东西再好,我们高昌野人也是不喜欢."九〈鸳鸯刀〉(中篇)主要人物有袁冠男,萧中慧,林玉龙,任飞燕,萧半和,太岳四侠,卓天雄,周威信等.其实这篇小说是金庸写的一个电影剧本,是偶尔兴起而做的小品文.金庸写武侠小说前为报社的影评专栏撰写过影评,后来还做过编剧导演,他编剧的《绝代佳人》曾获得北京文化部金章奖.小说的主题是:「仁者无敌」!这便是无敌於天下的大秘密。
十《倚天屠龙记》是金庸小说里对武功描写最多的一部,也是打斗场面最多的一部,有时一整章都在描写一个大战场面。
小说人物众多,在此只列出主要几个,张无忌,周芷若,赵敏,小昭,殷离,张三丰,张翠山,殷素素,谢逊,成昆,灭绝师太,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殷梨亭,莫声谷,玄冥二老,杨逍,范遥,金花婆婆,青翼蝠王等等诸人。
十一《天龙八部》人物有萧峰,段誉,虚竹,王语嫣,木婉清、阿朱、阿碧、钟灵,萧远山、慕容博、李秋水,扫地神僧、无崖子、天山童姥 ,鸠摩智、丁春秋、玄慈方丈、段延庆、庄聚贤(游坦之),慕容复、段正明、黄眉僧、段正淳、苏星河 ,玄字辈的少林高僧(除玄慈)、天龙寺的五位高僧,叶二娘、南海鳄神、云中鹤、阿紫、丐帮的七大长老,段正淳的四大侍卫、刀白凤、王夫人、秦红棉、阮星竹、甘宝宝、梅兰竹菊四剑、全冠清,白世镜,赵钱孙等.小说描写了纠缠在人性“痴嗔贪”三毒中的人们不能自拔,始终突不破心网的笼罩,导致自己受尽了折磨。
金庸作品这么吸引人,从内容上说,似乎可归结为三管齐下,错综交融:一是写“义”,把侠义精神写得很感人;二是写“武”,即武功打斗写得动人;三是写“情”,将男女爱情同样写得很迷人。
“义”,“武”,“情”,构成了金庸小说内容的三大支柱。
金庸小说围绕着“侠、义”,写了许许多多感天动地的人物、故事和场面。
这些笔墨体现了作者的传统文化观、道德价值观和人生理想精神,艺术上也取得了高度的成就,成为金庸小说中最精彩、最富有浪漫主义激情因而值得仔细品味的部分。
金庸武侠小说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这个“侠、义”二字。
(一)在金庸看来,“侠、义”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英雄人物肝胆相照,惺惺相惜,一诺千金,不负于人。
二)“侠、义”的另一个重要内涵,是路见不平,舍身相助,扶困济厄,不畏强暴。
金庸在一系列小说中,还赋予“侠、义”以新的内涵,他把“侠、义”提到了为大众、为民族、为国家的大“义”这一新的高度,即: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人格演变历程•儒家之侠——《书》《雪》《碧》《射》(过渡)•道家之侠——《神》《倚》•佛家之侠——《天》《侠》•无侠——《白》《连》•浪子形象——《笑》•反侠——《鹿》儒侠特点•讲究社会本位:人生价值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
“侠”之正宗,“侠”之大者。
主人公活得很累,一生下来注定要去做什么•之所以称儒侠是因为他们处事的基调是儒家的(所谓儒家者,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一言蔽之仁义而已)。
•个人儒雅风流(陈家洛、袁承志)•儒家之侠是为国为民牺牲自我;•道家之侠是至情至性实现自我;•佛家之侠则是无欲无求无人无我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
他不仅是儒侠中的侠之大者。
而且也是一切侠中的侠之大者。
他在《射雕》及《神雕侠侣》中矗立起真正的大侠形象,突出了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宝贵的儒家精神,以及“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崇高品格。
有一例子:郭靖之女郭襄被金轮法王抓住绑在高柱上逼郭靖投降。
郭靖答道:“鞑子若非惧我,何须跟我小女儿为难?鞑子既然惧我,郭靖有为之身,岂肯轻易就死?”又对郭襄说:“襄儿听着,你是大宋的好女儿,慷慨就义,不可害怕。
爹娘今日救你不得,日后定杀了这万恶奸僧,为你报仇!”只直至《倚天屠龙记》中提到,郭靖夫妇终于死在襄阳围城之役,城破人死,他的高大光辉儒侠是积极的,入世的,道家相对消极,有出世倾向或不容于世。
古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观。
这种人生观可一分为二,“兼济天下”属儒家,“独善其身”则属道家。
尽管郭靖生性愚鲁质拙,但他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将天下苍生,社稷安危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反之,杨过有过人智慧,盖世神功,却无雄心壮志,只求与小龙女隐居古墓之中,他人生死、天下兴亡与之毫不相干。
总之,儒家重群体,重教化、重共性、重社会理性;道家重个人、重人性、重情感气质、重自然之风度。
杨过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一个真理:像他这样的人也能成为一位真正的侠。
——真诚、情爱、个性、自由、自主的人格与侠侣理想并不违背,虽与传统的儒学精神及伦理规范不尽相符,但正因如此,反倒有一种超常的人格风彩和魅力。
从人文主义的观点看,杨过的经历、个性和人格,他的世界观、人生观比郭靖先进得多,也要可爱得多。
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及其主体人格的形成,标志着“人”的真正的觉醒,他对真情与自由的执着向往,比起郭靖的儒家道学的迂腐,不但进步,也更可爱可敬。
最后萧峰自杀在雁门关前,慕容复疯了,给读者留下了无尽感慨。
十二《笑傲江湖》令狐冲,任盈盈,风清扬,东方不败,任我行,向问天,岳不群,左冷禅,林平之,方证大师,冲虚道长,定闲师太,莫大先生,天门道长,余沧海,岳灵珊,仪琳,田伯光,梅庄四友等。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神话梦想的破灭。
十三《侠客行》主要人物有石破天,阿绣,谢烟客,贝海石,白自在,石清,闵柔,史小翠,丁不三,丁不四,张三,李四,白万剑,丁当等人.据金庸说小说着重描写了父母与孩子间的亲情,朋友间的友情.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只爱风流男子的丁当.十四《越女剑》(短篇)人物有越女阿青,范蠡,文种,西施,勾践,白猿.这部小说的创作时间其实是金庸所有小说中最晚的,只是它太短小,结束的比〈鹿鼎记〉快而已.流传后世的成语“西子捧心”“东施效颦”竟是由阿青的竹棒端口发出的劲气所致。
虽是小说虚构,但也足以说明作者构思的巧妙十五《鹿鼎记》人物众多,是金庸小说里人物最多的一部,金庸的写作水平此时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化境,每一个小人物在他的笔下只寥寥几笔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韦小宝,陈近南,康熙,独臂神尼,洪安通,澄观和尚,陈圆圆,吴三桂,李自成,吴六奇,胡逸之,李西华,冯锡范,施琅,郑克爽,鳌拜,海大富,茅十八,双儿,苏荃,阿珂,方怡,沐剑屏,曾柔,建宁公主,等等.所有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虽不一定是里面武功最高的,也至少排在前几位,可《鹿鼎记》里面的韦小宝在拥有三位顶尖高手师父的情况下却仅会一点点功夫,韦小宝闯荡江湖只靠他的脸皮厚,逃的快,口舌好,加上一点点的讲义气,所有对手就都败在他的手下。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们中国人爱面子,论交情,不讲原则的劣根性.影视剧基本上金庸所有的小说都拍了电视剧,有些还拍了电影。
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比较好看的是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佛家之侠佛家之侠的代表作《天龙八部》的书名就是取自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