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实验小技巧

分子生物学实验小技巧
分子生物学实验小技巧

分子生物学实验小技巧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分子生物学实验小技巧

主要内容

1.SDS-PAGE

2.双向电泳

3.质粒提取

4.Western Blot

5.溶液配制

6.PCR、酶切、连接并进行凝胶检测

7.RNA提取与检测 8.其他

SDS-PAGE

1. SDS-PAGE配制过程中,浓缩胶与分离胶可预先配好大体积(如100ml)预制胶,储存在4度冰箱(注:10% APS,TEMED不加),每次配置时只需吸取所需体积的预制胶加入相应体积APS,TEMED即可,预制胶可储存半年以上,能节省很多时间,更重要的是,可大大减少与丙稀酰胺的接触,减少中毒。。

2. 配胶过程中,普通的SDS-PAGE中加入约13%的甘油,可以提高分辨率,有效防止小分子量蛋白的弥散。改进过程只需将配方中的水改成60%的甘油即可。。

3. 胶配好后,若过夜使用,待凝聚后不要拔下梳子,把含胶玻璃板从制胶槽取下,注意玻璃板上下两边缘会有气体,所以需要加一点电泳缓冲液以避免胶内水分蒸发,用保鲜膜包上,然后放4度过夜,第二天在电泳槽内直接拔下梳子即可使用。

4. 分离胶用水压胶不平时,可以换用乙醇(浓度无要求,干净即可),效果较好。

5. 配置分离胶时因胶凝时收缩常导致加样孔变浅,可以将加剩的胶放入4℃以降低凝聚速度,而将凝胶放入37度促聚,并随时用4℃加剩的胶补充下降的胶面;另外将胶横放与水平面成10度角也可以减少收缩的影响。

6. 丙烯酰胺放置时间过长(超过一年),会吸水潮解,导致胶不凝。。

7. 凝胶时温度高凝胶快,但过高时,会影响交连物的孔径大小,25℃为宜。

8. 氧气是胶凝固的终止剂,所以尽量避免胶中气泡出现。。

9. 大肠表达检测时,一般要煮样,但煮出来时常较稠,用8M尿素重悬细胞后再煮效果较好。

10. 配好的10×TBE经过高压灭菌后,不会形成沉淀,可以用很长时间,而且跑出的条带也很漂亮。

11. 上样时,最后保证上样量一样,包括体积,当体积不同时,可以加缓冲液补全,这样跑出的胶较为一致。所有的加样孔都加样,可以防止边缘的样品拖尾,如样品不多,其余的孔均用上样缓冲液加满,防止影响条带扩散。

12. 跑胶时,因为低电压跑会避免高电压产生的热量尔导致的胶层变形,所以低电压泳道会比高电压泳道跑的直一些,且分离效果更高,有利于分子量相差不大的蛋白分离。。

13. 跑胶过程中,为节省时间,可以提高电压,但得注意散热,可以冰浴跑胶,将电泳槽放入盛有冰水的盆中,或是冰箱中,节省的时间的同时,效果也较好。。

14. 防止条带跑歪:分离胶配好后4度过夜;在点样的时候紧靠于上样两边的点样孔各上20微上样缓冲液。

15. 电泳完撬胶时根本不需要用撬胶板,用流水冲玻璃板的缝隙处(也就是凝胶部分),一边冲一边轻轻掀起玻板,用水去充满玻板和胶之间的缝隙,很容易能把玻板掀开。接下来把玻板反过来,让胶面朝下,使其一端浸入到一个盛着水的大平皿中,轻轻晃动,胶很快就会被水带到平皿中了,丝毫不会损伤胶。。

16. 染色时,为节省染色时间,可以先将染色液在微波炉内加热5-10秒,不能太久,避免冰醋酸挥发,然后在水平摇床上放置半个小时即可染色好。如果是旧染色液,隔十分钟加热一次。。

17. 脱色时,可不用脱色液,直接用去离子水,放微波炉中高火里煮沸5分钟左右,然后将水倒掉,再换上新的去离子水煮,这样反复几次即可。效果可能比正常的脱色稍差一点点,不如那样清楚,只要电泳时比平时多上1/5的样品就可以了,关键是这样省时省材料(用不着含甲醇和冰醋酸的脱色液)。。

18. 用硝酸银染色,那么显色时如果迟迟不出现条带,可以再显色夜里加一点甲醛。如果染色或显色没有做好,染成了海带胶,我们可以复染。将胶用一蒸水清洗7.8遍,再重新染色,显色。

19. 脱色时用0.25M NaCl代替脱色液,效果较好,无毒。。

20. 脱色时,在脱色液中加入娄张捏成条状的擦镜纸或是面巾纸,由于染料吸附到纸纤维上,可以加速脱色,待纸着色较深时,更换新纸条,不用换液。。

双向电泳

1. 向电泳玻璃板内加入胶条时,先在缝隙中加入配好的溴芬兰缓冲液,要加满,再将胶条贴后面玻璃板壁用薄塑料片将胶条缓缓推下至凝胶上缘,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胶条下形成空气泡。

2. 一向电泳时,盐离子容易聚在胶槽的两侧,剪一小段IPG胶条放在两侧,构成盐桥,电压就容易上去了,避免一向电泳不好影响最后实验结果。。

3. 在做第一相等电聚焦分离的时候,如果空气湿度大,除湿很重要(可通过空调或除湿机),要不等电聚焦仪起的镀金电极会因为冷凝在上面的水汽产生电火花而烧坏。。质粒提取

1. 质粒提取时,最后一步的酒精挥发对后续酶切等至关重要,尽量延长挥发时间,最好是在空调的热风中挥发。

2. 加速燥的方法,70%乙醇清洗过后,再加无水乙醇清洗再倒掉无水乙醇,加速挥发。。

3. 利用试剂盒中硅胶柱手提质粒,手提质粒时,配置的溶液一、溶液二、溶液三(代替试剂盒的solution1、2、3),然后一比一的与饱和碘化钾或碘化钠(代替结合缓冲液)混合,就可以让质粒在硅胶上结合,而只要是一样的质粒,试剂盒的硅胶柱可以重复使用,没有试剂盒溶液量的限制。。

4. 质粒提取的最后一步用TE(水)洗硅胶时,一般是加水后放置一分钟,再离心收集DNA。可以加水后当即离心,再次把离心收集的液体重新加到硅胶柱上,放置一分钟,离心,这样得到的质粒的回收率要高出10~30%,另外,同一种质粒,用过的柱子可以反复使用(5次)。。

Western Blot

1. Western Blot在摸索一抗、二抗浓度,封闭时间,曝光时间等条件时,可以一次转膜后,将膜晾干,裁减成小块保存,每次取一小块进行条件摸索,可以避免每次都重新跑胶、转膜甚至是重新提取蛋白,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2. Western Blot时,转膜后暂存晾干的膜于4℃条件下比将蛋白保存在Buffer中更可靠。。

溶液配制

1. 培养基试剂等配制过程中可先将各成分配成母液,并在常用试剂瓶上写上该试剂配方,方便配制。

2. 剧毒物质配制过程中,以往是先根据要配的浓度与所需体积算好待称物质的量,其实可以先称好有毒物质,再去调整溶剂的体积,以避免长时间与有毒物质接触。。

PCR、酶切、连接并进行凝胶检测。

1. PCR,酶切时,可以将反应液除模板,引物,酶的其他成分配预混合制成Mix形式,储贮在-20℃冰箱中,用时取出分装,可以避免每次条件不均。。

2. 菌落或菌液直接PCR时,预变性的时间延长至5min,效果较好。

3. PCR的循环参数的第一步都是94或95度预热3~5分钟,延伸一般都是72℃,按照这些参数做PCR一般都可以做出来,但在长片段PCR(>2kb)中,由于DNA模板在94℃高温20秒以上就会发生脱嘌呤反应,当taq酶遇到模板上的这些错误时就会停下来从而使反应不能继续进行,时间越长,模板损坏也越严重,得不到产物的可能性也越大,另外,对于我们实验中用到的许多taq酶来说,72℃并不是其最佳的反应温度。如Takara LA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是68℃,采用92℃预热3分钟,95℃变性15-20秒,退火后于68℃延伸取得很好的效果,扩过最长的片段为10kb。。

4. 双酶切时,两个酶单独酶切效果要好很多。在第一个酶切完成后,将体系热失活(根据说明书,一般65℃,20min),再进行第二个酶切。。

5. 提高酶切效率的方法,将要进行酶切的质粒DNA直接放于95℃的水浴锅中10 s,取出自然放冷,再加样进行酶切。

6. 高GC含量的酶切位点如NotI,应该用甲基化缺陷的宿主菌如E.coli Top10等。

7. 用酶切作检测时,在微波炉里面加热1min即可跑胶检测,双酶切可以考虑2min,但酶切不够充分,回收量可能不够。

8. 琼脂糖凝胶跑完后可以二次点样。。

9. 跑胶过程中,先100V电压跑约15min,再将电压调大至120-130V,进行较小差异电泳,可以避免大片段残存在胶孔不动的情况,跑出来的带较为漂亮且省时。。

10. 做连接时,连接buffer一定要避免反复冻融,可在第一次用时就分装成小份,三次以上冻融会大大降低连接效率。

RNA提取与检测

1. RNA电泳过程中,预电泳5-10min 减少了非特异RNA条带的出现,有利于分离和纯化,同时可根据电泳仪是否冒泡判断电泳仪装置是否有误。。

2. RNA点样过程中,样品是在电泳缓冲液液略低于胶表面而不是在高过胶面时加进齿槽,避免了加样时RNA 的扩散、加样后RNA 从齿槽逸出造成RNA的弥散及定位不良等现象。电3-5min 让RNA进入凝胶后再加电泳缓冲液液高过表面,确保了加到每个槽中的RNA量及定位的准确性,从而有利于RNA的鉴定和纯化。(亦适合于DNA)。

其他

1. 超滤对于按照分子量进行初分离的效果不是很好,但很适合用于蛋白的浓缩,更换缓冲液和除盐。

2. 蛋白质纯化时,蛋白质降解可能与超声破菌保持冰浴有关,之前建议加PMSF(剧毒,蛋白降解抑制剂),建议在上柱子洗脱的时候也加PMSF,一定要用之前再加。。

3. 垂直电泳时,可在电泳糟中放入青霉素小瓶等,可使液面提高而不影响电泳,又很节约电泳缓冲液。

4. 柱层析时,如果样品较多,可以将样放在三角瓶中,用一个输液管与柱上端连通,并持平,用枪头引导液体流出,调好流速。。

5. 细胞培养过程中,传代时,不用吹打或刮落,先将上清吸出,适当拍打培养瓶,即可见贴壁细胞脱落,加培养基混悬即可。

6. 96孔板上气泡的去除方便快捷的方法,用吹风机直接对着板用热风吹,1~2s见效。

7. 倒制平板时,避免皿盖上的水汽的方法,在倒制培养基平板时,将倒制的平板迅速的摞在一起;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最上面放置一个倒有半培养皿热水的培养皿,静置至平板培养基凝固完全。

Excel使用技巧集锦—163种使用技巧大全(超全)

Excel 使用技巧集锦—— 163种技巧 目录 一、基本方法 7 1. 快速选中全部工作表 7 2. 快速启动Excel 7 3. 快速删除选定区域数据 8 4. 给单元格重新命名 8 5. 在Excel中选择整个单元格范围 9 6. 快速移动/复制单元格 9 7. 快速修改单元格式次序 9 8. 彻底清除单元格内容 10 9. 选择单元格 10 10. 为工作表命名 11 11. 一次性打开多个工作簿 11 12. 快速切换工作簿 13 13. 选定超级链接文本(微软Office技巧大赛获奖作品) 13 14. 快速查找 14

15. 修改默认文件保存路径 14 16. 指定打开的文件夹 15 17. 在多个Excel工作簿间快速切换 15 18. 快速获取帮助 16 19. 创建帮助文件的快捷方式 16 20. 双击单元格某边移动选定单元格 16 21. 双击单元格某边选取单元格区域 17 22. 快速选定不连续单元格 17 23. 根据条件选择单元格 17 24. 复制或移动单元格 18 25. 完全删除Excel中的单元格 18 26. 快速删除空行 19 27. 回车键的粘贴功能 19 28. 快速关闭多个文件 20 29. 选定多个工作表 20 30. 对多个工作表快速编辑 20 31. 移动和复制工作表 21

32. 工作表的删除 21 33. 快速选择单元格 21 34. 快速选定Excel区域(微软Office技巧大赛获奖作品) 22 35. 备份工件簿 22 36. 自动打开工作簿 23 37. 快速浏览长工作簿 23 38. 快速删除工作表中的空行 23 39. 绘制斜线表头 24 40. 绘制斜线单元格 25 41. 每次选定同一单元格 26 42. 快速查找工作簿 26 43. 禁止复制隐藏行或列中的数据 27 44. 制作个性单元格 27 一、数据输入和编辑技巧 28 45. 在一个单元格内输入多个值 28 46. 增加工作簿的页数 28 47. 奇特的F4键 29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精)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 生物技术教学室编 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08年8月

实验一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多媒体演示 [目的要求] 通过多媒体试验录像进一步掌握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 [教学方式] 多媒体光盘演示。 [实验内容] 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技术包括核酸凝胶电泳技术;质粒提取;转化;重组体的筛选;PCR技术等。

实验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 [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学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方法和技术 [实验原理]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分离鉴定和纯化DNA片段的常用方法。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DNA分子在高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由于糖磷酸骨架在结构上的重复性质,相同数量的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的净电荷,因此它们能以同样的速度向正极方向移动。不同浓度琼脂糖凝胶可以分离从200bp至50 kb的DNA片段。在琼脂糖溶液中加入低浓度的溴化乙锭(Ethidum bromide ,EB),在紫外光下可以检出 10ng的DNA条带,在电场中,pH8.0条件下,凝胶中带负电荷的DNA向阳极迁移。 琼脂糖凝胶有如下特点: (1) DNA的分子大小在凝胶基质中其迁移速率与碱基对数目的常用对数值成反比,分子越大迁移得越慢。 (2) 琼脂糖浓度一个特定大小的线形DNA分子,其迁移速度在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凝胶中各不相同。DNA电泳迁移率(u)的对数与凝胶浓度(t)成线性关系。 (3) 电压低电压时,线状DNA片段迁移速率与所加电压成正比。但是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不同分子量DNA片段的迁移率将以不同的幅度增长,随着电压的增加,琼脂糖凝胶的有效分离范围将缩小。要使大于2kb的DNA片段的分辨率达到最大,所加电压不得超过5v/cm。 (4) 电泳温度DNA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的电泳行为受电泳时的温度影响不明显,不同大小的DNA片段其相对迁移速率在4℃与30℃之间不发生明显改变,但浓度低于0.5%的凝胶或低熔点凝胶较为脆弱,最好在4℃条件下电泳。 (5) 嵌入染料荧光染料溴化乙锭用于检测琼脂糖凝胶中的DNA,染料嵌入到堆积的碱基对间并拉长线状和带缺口的环状DNA,使其刚性更强,还会使线状迁移率降低15%。 (6) 离子强度电泳缓冲液的组成及其离子强度影响DNA电泳迁移率。在没有离子存在时(如误用蒸馏水配制凝胶,电导率最小,DNA几乎不移动,在高离子强度的缓冲液中(如误加10×电泳缓冲液),则电导很高并明显产热,严重时会引起凝胶熔化。

生物实验室工作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5446-32 生物实验室工作计划(完 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生物实验室工作计划(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新的学期开始了,围绕学校办学理念,生物实验室依据生物学新课标要求:着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我室将本着服务的宗旨,更新观念,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1、补充新课程教学所需的实验器材。制定仪器、药品的添置计划,定期对仪器进行维修和保养,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为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2、上实验课时,主动去实验室巡视,帮助老师排除故障,解难释疑。仪器坏了、试剂不够,进行维修和补齐,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 3、全面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为学生服务,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发展学生的创

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实验完毕,及时检查仪器的数量和质量,如有差错按制度处理;及时准许备实验材料,保证下个实验的顺利进行;做好有关的实验记录(如时间、人数、容易出故障的地方及改进办法等),及时填写相关表表册。 5、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实验室安全。做好实验室、仪器室防火、防触电、防盗工作,杜绝事故发生。 6、做好实验室工作各种文件的归档、整理工作,提高计算机的科学管理水平。 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 Fill In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Enterprise Or Unit Here

Ex个使用技巧集锦

Excel 使用技巧集锦 一、基本方法 1. 快速选中全部工作表 右键单击工作窗口下面的工作表标签,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选定全部工作表”命令即可()。 2. 快速启动Excel 如果想在启动系统自动运行Excel,可以这样操作: 1.双击“我的电脑”图标,进入Windows目录,依次打开“Start Menu\Programs\启动”文件夹; 2.打开Excel所在的文件夹,用鼠标将Excel图标拖到“启动”文件夹,这时Excel的快捷方式就被复制到“启动”文件夹中,下次启动Windows就可快速启动Excel了。如果Windows 系统已启动,你可用以下方法快速启动Excel: 方法一:单击“开始→文档”命令里的任一Excel工作簿即可。方法二:用鼠标从“我的电脑”中将Excel应用程序拖到桌面上,然后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在当前位置创建快捷方式”,以后启动时只需双击快捷方式即可。 3. 快速删除选定区域数据 如果用鼠标右键向上或向左(反向)拖动选定单元格区域的填充柄时,没有将其拖出选定区域即释放了鼠标右键,则将删除选定区域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即拖动过程中变成灰色模糊的单元格区域,在释放了鼠标右键后其内容将被删除)。 4. 给单元格重新命名 Excel给每个单元格都有一个默认的名字,其命名规则是列标加横标,例如D3表示第四列、第三行的单元格。如果要将某单元格重新命名,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法: 1.只要用鼠标单击某单元格,在表的左上角就会看到它当前的名字,再用鼠标选中名字,就可以输入一个新的名字了。 2.选中要命名的单元格,单击“插入→名称→定义”命令,显示“定义名称”对话框,在“在当前工作簿中的名称”框里输入名字,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注意:在给单元格命名时需注意名称的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或汉字,它最多可包含255个字符,可以包含大、小写字符,但是名称中不能有空格且不能与单元格引用相同。 5. 在Excel中选择整个单元格范围 在Excel中,如果想要快速选择正在处理的整个单元格范围,按下“Ctrl+Shift+ *”。注意:该命令将选择整个列和列标题,而不是该列表周围的空白单元格——你将得到所需的单元格。这一技巧不同于全选命令,全选命令将选择工作表中的全部单元格,包括那些你不打算使用的单元格。 6. 快速移动/复制单元格 先选定单元格,然后移动鼠标指针到单元格边框上,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到新位置,然后释放按键即可移动。若要复制单元格,则在释放鼠标之前按下Ctrl即可。 7. 快速修改单元格式次序 在拖放选定的一个或多个单元格至新位置的同时,按住Shift键可以快速修改单元格内容的次序。方法为:选定单元格,按下Shift键,移动鼠标指针至单元格边缘,直至出现拖放指针箭头,然后进行拖放操作。上下拖拉时鼠标在单元格间边界处会变成一个水平“工”状标志,左右拖拉时会变成垂直“工”状标志,释放鼠标按钮完成操作后,单元格间的次序即发生了变化。 8. 彻底清除单元格内容

分子生物学实验复习题附答案(最新整理)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实验一DNA的制备 (1)为什么分子生物学实施时要担心EB? 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是DNA诱变剂,溴化乙锭可以嵌入碱基分子中,导致错配。具有高致癌性(接触致癌) (2)DNA加样缓冲液的用途是什么? 由于植物细胞匀浆含有多种酶类(尤其是氧化酶类)对DNA的抽提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抽提缓冲液中需加入抗氧化剂或强还原剂(如巯基乙醇)以降低这些酶类的活性。 线状DNA大小/kb60-520-110-0.87-0.56-0.44-0.23-0.1 (4)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的原理是什么 DNA分子在pH值高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DNA分子在电场中通过琼脂糖凝胶而泳动,除了电荷效应以外,还有分子筛效应。由于DNA分子可片段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移动速度也不同,所以可将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或构象不同的DNA分离。DNA片段迁移距离(迁移率)与碱基对的对数成反比,因此通过已知大小的标准物移动的距离与未知片段的移动距离时行比较,便可测出未知片段的大小。但是当DNA分子大小超过20kb时,普通琼脂糖凝胶就很难将它们分开。此时电泳的迁移率不再依赖于分子大小,因此,就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时,分子大小不宜超过此值。 (5)琼脂糖凝胶电泳时胶中DNA是靠什么发出荧光的?为什么? 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可插入DNA双螺旋结构的两个碱基之间,形成一种荧光络合物。在254nm波长紫外光照射下,呈现橙黄色的荧光。用溴化乙啶检测DNA,可检出10-9g以上的DNA 含量。 (6)制备基因组DNA时用到的以下试剂分别起什么作用? CTAB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溶解细胞膜和核膜蛋白,使核蛋白解聚,从而使DNA得以游离出来 氯仿有机溶剂,能使蛋白质变性,并使抽提液分相,因核酸(DNA、RNA)水溶性很强,经离心后即可从抽提液中除去细胞碎片和大部分蛋白质。 无水乙醇上清液中加入无水乙醇使DNA沉淀,沉淀DNA溶于TE溶液中,即得植物总DNA溶液。75%乙醇,乙醇轻轻洗涤管壁 实验二RNA的制备 1.制备RNA时通常要注意些什么?为什么? 应该要注意(1)不要徒手操作,必须带手套;(2)加样时不能够大声说话,防止唾液等进入; 由于RNA分子的结构特点,容易受RNA酶的攻击反应而降解,加上RNA酶极为稳定且广泛存在,因而在提取过程中要严格防止RNA酶的污染,并设法抑制其活性,这是本实验成败的关键。 2.制备的RNA通常有哪些用途?制备的DNA通常又有哪些用途? 研究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时常常要从组织和细胞中分离和纯化RNA。 质粒DNA构建克隆载体,分离目的基因 3.RNA制备好后是通过什么方法检测其有没有降解的?从胶上检测什么指标来判断RNA质量好坏?为什么?

分子生物学实验-心得体会

关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体会 梁慧媛(生技01级) 不知不觉间,一年的时间就这样流逝了,与分子生物实验相伴,对我而言,的确不同寻常。并不仅仅是学习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方法的宝贵经历,它意味着更多。 首先是实验条件、实验过程、实验设计的完备性,从这里可以初步感受到生物学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肃性,自己可以得到宝贵的机会,亲身体会生物学研究的苦辣酸甜。一直一直喜欢,得到正确实验结果时刻的畅快感,那是无法言明的欣慰感,一次身心彻底地放松,可以将所有一整天来积累的疲劳抛之身后,即使仅仅是小小的成功,也会让我们兴奋不已。在整理资料,将一年来保存的记录一遍一遍的翻看,重温其中的特别滋味,我,轻轻地笑了。我,喜欢这里,喜欢生物学。 失误是常有的,经历过吃惊、后悔、无奈,检讨分析,最后重新开始。一波三折的记忆清晰的印在脑海中,这种深深的挫折感,再试一次的勇气,我会一生记取的。 一年间,随着对生物学实验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学习,我更坚定了自己学习生物学的志向,感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试炼"。 分子生物学实验心得体会 东强(生科01级)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本科生第一次接触到了真正培养实验能力的实验课,它不同于我们在大二开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实验课。在这些课上,主要以制备样品并观察样品的形态、结构特征为主,这是由于我们当时正值大二,专业知识还远不够。 随着以后理论课学习的深入,我们开始了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学习,这无疑对于深刻巩固我们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是有帮助的,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如启动子的概念、类型、PCR的原理等。另外,在实验课中,我们掌握并学会如何运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实验技术,如质粒的提取、总RNA的制备、PCR技术等。 我们的实验动手能力通过亲身接触实验过程并亲自设计一些实验得到了提高,使我们不再象刚开始做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时候照搬实验指导上的实验步骤,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思考,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对原有的步骤作必要的改进。 此外,通过这门实验课的学习,我们形成了严谨的态度,如有时得出的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我们渐渐养成了仔细分析实验结果的习惯,查找在实验设计或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理论知识认识得更清楚。 总之,我认为,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是称得上实用、精彩、有意思的好实验,对于今后我的研究或工作很有价值。

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报告

分子生物学综合试验报告

综合实验Ⅰ.Southern杂交 (质粒DNA提取、PCR技术体外扩增DNA、质粒载体和外源DNA的连接反应、 地高辛标记的Southern杂交) 一.实验目的 1.学习Southern杂交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学习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的原理。 3.学习PCR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了解引物设计的一般要求。 4.掌握DNA体外连接的基本技能,了解连接反应的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利用染色体DNA与质粒DNA的变性与复性的差异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在碱变性条件下,染色体DNA的氢键断裂,双螺旋解开而变性,质粒DNA氢键也大部分断裂,双螺旋也有部分解开,但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两条互补链不会完全分离,当pH=的乙酸钠将其pH调到中性时,变性的质粒DNA又恢复到原来的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染色体DNA与质粒DNA的变性与复性的差异而构型,而染色体DNA不能复性,形成缠绕的致密网状结构,离心后,由于浮力密度不同,染色体DNA与大分子RNA、蛋白质-SDS复合物等一起沉淀下来而被除去。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体外酶促合成DNA片段的一种技术,PCR 进行的基本条件:DNA模板(在RT-PCR中模板是RNA)、引物、dNTP (dATP、dTTP、dGTP、dCTP)、Taq DNA聚合酶、反应缓冲体系。 PCR循环由三个步骤组成:变性、退火、延伸。每一个循环的产物可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模板,通过30个左右循环后,目的片段的扩增可达106倍。

DNA片段之间的连接是通过DNA连接酶的催化实现的。DNA连接酶催化具有平末端或互补粘性末端的DNA片段间相邻碱基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最常用的来源于T4噬菌体的T4DNA连接酶。对于平末端或互补的粘性末端可直接进行连接反应。一个片段是平末端,另一片段为粘性末端或两个片段都是粘性末端但不配对,则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使其可一匹配或通过平末端进行连接。通常采用末端补平、加同聚物尾、加接头等方式是目的片段之间能够匹配。 地高辛随机引物法标记的原理:在随机引物法标记的反应液中,有随机合成的六聚核苷酸作为引物,dATP、dCTP、dGTP、dTTP和D1G-11-dUTP作为合成底物,以单链DNA作为模板,在Klenow酶的作用下,合成插入地高辛的DNA链。以地高辛标记的探针与靶基因DNA链杂交后,再通过免疫反应进行检测。一般通过酶标记地高辛抗体检测,就可以肯定杂交反应的存在。免疫检验一般用碱性磷酸酶系统,BClP/NBT显色,敏感性很高。 三.实验准备 1.实验材料: 含质粒的大肠杆菌DH5α,LB液体培养基, LB平板培养基 2.实验试剂: Taq DNA聚合酶,10×反应缓冲液(含25mmol MgCl2),dNTP,引物(P1、P2),溴乙啶 (EB) ,点样缓冲液Loading buffer(10×):%溴酚蓝,40%甘油,目的基因及载体, 2×ligation 缓冲液,T4 DNA连接酶, L CaCl2,氨苄青霉素(100mg/mL), TBE电泳缓冲液(5×), DIG Random Labeling Mix(高效),Anti-DIG-AP Conjugate, BCIP/NBT Stock Solution,Blocking Reagent。 20×SSC:柠檬酸钠,3M NaCl,2×SSC:柠檬酸钠, NaCl, EDTA,变性液: NaOH, NaCl,中和度: Tris-HCl、、3M NaCl,Standard buffer:5×SSC、%(w/v) N-Lauroylsarcosine, % (w/v) SDS, 1% Blocking Reagent,Standard buffer+50% formamide,Anti-DIG-AP 碱性磷酸酶标记抗地高辛单抗体,BCIP/NBT储备液,冲洗液:0. 1M

实验室出现的日常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一文汇总实验室出现的日常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实验室出现的诸多小问题解决技巧汇总: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做的反应,如果可能的话,产品后处理的时候,尽量中和一下。否则,产品放久之后可能会分解。 我们这儿用完重氮甲烷后,总会加点酸去破坏剩余的重氮甲烷。有位哥们胆子大直接用浓盐酸(应该用稀的盐酸或醋酸),结果和残余的碱剧烈放热,重氮甲烷的乙醚溶液呀~~~~就这样把他征服~~爆炸了!还有一位老师就是分液漏斗的塞子上没涂真空脂,一摩擦就把乙醚给烧起来了好恐怖呀。 大家用重氮甲烷时一定要千万注意,第一次最好有个有经验的人在旁指导,不要自己随便做,量也不要太大,亚硝基甲基脲最多25 克别贪多,要是需要量大就分几批去做。 夏天用乙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我今年8 月用乙醚萃取,只在分液漏斗里轻摇了一下,正要准备放气,炸了,还好没伤到我。我的产品阿!!! 有一次我做分液萃取,先是用50ml HCl 洗涤有机相(含产品),然后再用50ml 5% NaHCO3 洗涤产品,结果振摇的时候,塞子被冲开了,产品全部喷出来了。原因是没有放气。 大家洗涤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如果洗涤会生成气体的话,一定要注意放气。 在有机所的五年,耳闻目睹了很多安全事故,深感多一份细心,多一份保障。现将我所知道的实验室里面的潜在危险总结如下:欢迎大家就自己知道的进行补充: 一、溶剂处理方面的潜在危险: A、溶剂无水处理前,一定要预处理 对于低沸点的溶剂,如乙醚,正戊烷等一定要先用干燥剂预先干燥,然后再加入钠丝进行回流,并且加热不能过快过高。因为,一旦溶剂里面的含水量过大,那么生成氢气很剧烈的话,溶剂极易冲出体系,然后遇见明火或正在加热的电阻丝,发生爆炸。这一点在有机所是有先例的,当时的惨状是,爆炸的冲击波从三楼冲到顶楼,把通风装置炸的粉碎。包括对面实验室的整扇窗都被推倒。 对于醚类溶剂,如果生产时间较长,或者久置不用的话,一定不要震动,同时要加入还原剂,除掉生成的过氧化合物。也是一个博士生,在处理久置不用的处理THF 的装置的时候,刚一拔磨口活塞,就发生爆炸,满脸血肉模糊。 用钠处理的溶剂和卤代烷溶剂处理装置不能公用一个与大气相连的装置。有些同学为省事或节约空间,把所有溶剂处理装置中保证与大气相通的装置相连,这样做的危险是很可能如果卤代烷,特别是二氯甲烷,加热的时候温度较高,无法冷凝下来,这样,有可能密度较大的卤代烷就会顺着相同的管道,进入用钠丝干燥的溶剂的体系。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肯定是爆炸。大家知道,卤代烷在金属钠的作用下的偶联反应非常剧烈。 B、废溶剂的处理,绝对不要发生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氧化性液体和还原性液体的混装,这样非常危险。在有机所,废液桶爆炸不是一次两次。对于SOCl2, PCl5, PCl3 绝对不能未经处理就放入废液桶,后果也很危险。 二、实验操作方面的潜在危险: 1、对于加热、生成气体的反应,一定要小心不要成了封闭体系。 2、应该小心滴加、冷却的反应,一定要严格遵守,不要图省事。 3、反应前,一定要检查仪器有无裂痕。对于反应体系气压变化大的反应,大家一般都会注意。但是,有些问题就是在你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我在一次萃取的时候,量在2 升左右,发现分液漏斗有一个裂痕,以为没有问题。结果,在手中

Excel 使用技巧集锦

Excel 使用技巧集锦——163种技巧 目录 一、基本方法7 1.快速选中全部工作表7 2.快速启动E XCEL7 3.快速删除选定区域数据 7 4.给单元格重新命名7 5.在E XCEL中选择整个单元格范围7 6.快速移动/复制单元格8 7.快速修改单元格式次序 8 8.彻底清除单元格内容8 9.选择单元格8 10.为工作表命名9 11.一次性打开多个工作簿 9 12.快速切换工作簿9 13.选定超级链接文本(微软O FFICE技巧大赛获奖作品)10 14.快速查找10 15.修改默认文件保存路径 10 16.指定打开的文件夹10 17.在多个E XCEL工作簿间快速切换10 18.快速获取帮助11 19.创建帮助文件的快捷方式11 20.双击单元格某边移动选定单元格11 21.双击单元格某边选取单元格区域11 22.快速选定不连续单元格 11 23.根据条件选择单元格11 24.复制或移动单元格12

25.完全删除E XCEL中的单元格12 26.快速删除空行12 27.回车键的粘贴功能12 28.快速关闭多个文件12 29.选定多个工作表12 30.对多个工作表快速编辑 13 31.移动和复制工作表13 32.工作表的删除13 33.快速选择单元格13 34.快速选定E XCEL区域(微软O FFICE技巧大赛获奖作品)13 35.备份工件簿14 36.自动打开工作簿14 37.快速浏览长工作簿14 38.快速删除工作表中的空行14 39.绘制斜线表头14 40.绘制斜线单元格15 41.每次选定同一单元格15 42.快速查找工作簿15 43.禁止复制隐藏行或列中的数据15 44.制作个性单元格16 二、数据输入和编辑技巧16 1.在一个单元格内输入多个值 16 2.增加工作簿的页数16 3.奇特的F4键16 4.将格式化文本导入E XCEL16 5.快速换行17 6.巧变文本为数字17 7.在单元格中输入0值17 8.将数字设为文本格式18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分子生物学实验 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基地) 班级: 201101班 学号: 姓名: 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已成为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以及相关学科院系教学科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提高学生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室主要开设常用而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它的内容包括质粒DNA的制备;DNA的重组;PCR基因扩增等等。 实验一质粒DNA的小量制备 一、实验原理 要把一个有用的外源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手段,送进细胞中去进行繁殖和表达,需要运载工具,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这种工具就叫载体(vector)。载体的设计和应用是DNA体外重组的重要条件。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是一个复制子,载体有复制点才能使与它结合的外源基因复制繁殖;(2)载体在受体细胞中能大量增殖,只有高复制率才能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大量扩增;(3)载体DNA链上有1到几个限制性内切酶的单一识别与切割位点,便于外源基因的插入;(4)载体具有选择性的遗传标记,如有抗四环素基因(Tc r),抗新霉素基因(Ne r)等,以此知道它是否已进入受体细胞,也可根据这个标记将受体细胞从其他细胞中分离筛选出来。细菌质粒具备上述条件,它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之一。 质粒(plasmid)是一种染色体外的稳定遗传因子,大小在1~120kb之间,具

有双链闭合环状结构的DNA分子,主要发现于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细胞中。质粒具有自主复制和转录能力,能使子代细胞保持它们恒定的拷贝数,可表达它携带的遗传信息。它可独立游离在细胞质内,也可以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它离开宿主的细胞就不能存活,而它控制的许多生物学功能也是对宿主细胞的补偿。 质粒在细胞内的复制,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严密控制型(stringent control)和松弛控制型(relaxed control)。前者只在细胞周期的一定阶段进行复制,染色体不复制时,它也不复制。每个细胞内只含有1个或几个质粒分子。后者的质粒在整个细胞周期中随时复制,在细胞里,它有许多拷贝,一般在20个以上。通常大的质粒如F因子等,拷贝数较少,复制受到严格控制。小的质粒,如ColE Ⅰ质粒(含有产生大肠杆菌素E1基因),拷贝数较多,复制不受严格控制。在使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氯霉素时,染色体DNA复制受阻,而松弛型ColEⅠ质粒继续复制12-16h,由原来20多个拷贝可扩增至1000-3000个拷贝,此时质粒DNA占总DNA的含量由原来的2%增加到40%-50%。本实验分离提纯化的质粒pBR322、pUC19就是由ColE Ⅰ衍生的质粒。 所有分离质粒DNA的方法都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培养细菌使质粒扩增;收集和裂解细菌;分离和纯化质粒DNA。采用溶菌酶可破坏菌体细胞壁,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可使细胞壁解,经溶菌酶和阴离子去污剂(SDS)处理后,细菌染色体DNA 缠绕附着在细胞壁碎片上,离心时易被沉淀出来,而质粒DNA则留在清液中。用乙醇沉淀、洗涤,可得到质粒DNA。 质粒DNA的相对分子量一般在106-107范围内,如质粒pBR3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106,质粒pUC19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106。在细胞内,共价闭环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简称cccDNA)常以超螺旋形式存在。如果两条链中有一条链发生一处或多处断裂,分子就能旋转而消除链的张力,这种松弛型的分子叫做开环DNA(open circular DNA,简称ocDNA)。在电泳时,同一质粒如以cccDNA形式存在,它比其开环和线状DNA的泳动速度快,因此在本实验中,自制质粒DNA在电泳凝胶中呈现3条区带。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最常用的提取质粒DNA的方法和检测方法。 2.了解制备原理及各种试剂的作用。 三、实验材料和试剂

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10篇

《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 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一): 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 实验教学的各各方面工作都能顺利开展,现就一学期来的工作状况总结如。 一、生物实验教学工作方面 严格实验准备制度,各任课教师要根据实验计划,演示实验一天前,分组实验两天前交实验通知单到实验室,本人根据通知单充分准备好仪器、药品,做到准、净、齐和及时,确保实验一次成功。对有些实验,实验教师还事先亲自试验,若有改善的实验或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的,及时向教师说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万无一失。实验中对有损坏的仪器器严格依照教学仪器赔偿制度实施处罚。实验完毕时,让授课教师及时如实填写实验记录单。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工作,并用心配合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活动,用心参与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用心主动性和参与性。本学期还配合教务处顺利完成初二的实验会考工作。 二、实验室的管理方面 对生物实验室药品与仪器的领用、归还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并始终很好地实施。对药品的保质、仪器的维护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避免了药品的不必要浪费及仪器的损坏。加强日常对药品、仪器的保养、维护工作,延长其寿命,为学校成本开支的节约作出了自己的一分力。如对显微镜、解剖器等教学精密仪器,做到了定期检修、除尘、防锈、保养等工作。对标本类实施了定期检查、防蛀等加以妥善管理。对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药品进行独立存放,实行双人双锁,对其使用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做严格登记,切实保证此类药品的安全使用。 做到购物有登记,帐目清楚,帐物卡三对应工作。教学仪器的借用严格按照教学仪器借用制度实行登记,如期归还,追还等。对新的实验仪器的性能、使用、操作方法做了充分了解,能熟炼地操作使用。而且用心参与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工作,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动手潜力,更好地配合了实验老师的教学工作。 对玻璃器皿、玻片标本的破损给予相应的赔偿,对生物仪器设备的损坏及时报废,并登记在册,在一学年结束之际,及时向总务处提交报损、报废记录单,同时申请购买缺少的生物仪器和所需的化学药品,以确保下学年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认真做好实验室的水电管理工作和防火、防毒工作,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同时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把实验室的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定期对生物实验室进行卫生大扫除,平时做好实验室保洁工作,使其与学校优美的环境融为一体。 三、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缺的基本环节。 1、备好实验课是上好实验课的首要条件

最新版Excel 使用技巧集锦大全(超全)

最新Excel使用技巧集锦大全 目录 一、基本方法7 1.快速选中全部工作表7 2.快速启动E XCEL7 3.快速删除选定区域数据7 4.给单元格重新命名7 5.在E XCEL中选择整个单元格范围7 6.快速移动/复制单元格8 7.快速修改单元格式次序8 8.彻底清除单元格内容8 9.选择单元格8 10.为工作表命名9 11.一次性打开多个工作簿9 12.快速切换工作簿9 13.选定超级链接文本(微软O FFICE技巧大赛获奖作品)10 14.快速查找10 15.修改默认文件保存路径10 16.指定打开的文件夹10 17.在多个E XCEL工作簿间快速切换10 18.快速获取帮助11 19.创建帮助文件的快捷方式11 20.双击单元格某边移动选定单元格11 21.双击单元格某边选取单元格区域11 22.快速选定不连续单元格11 23.根据条件选择单元格11 24.复制或移动单元格12 56返利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918094348.html,淘宝购物省钱专家!第1页

25.完全删除E XCEL中的单元格12 26.快速删除空行12 27.回车键的粘贴功能12 28.快速关闭多个文件12 29.选定多个工作表12 30.对多个工作表快速编辑13 31.移动和复制工作表13 32.工作表的删除13 33.快速选择单元格13 34.快速选定E XCEL区域(微软O FFICE技巧大赛获奖作品)13 35.备份工件簿14 36.自动打开工作簿14 37.快速浏览长工作簿14 38.快速删除工作表中的空行14 39.绘制斜线表头14 40.绘制斜线单元格15 41.每次选定同一单元格15 42.快速查找工作簿15 43.禁止复制隐藏行或列中的数据15 44.制作个性单元格16 二、数据输入和编辑技巧16 1.在一个单元格内输入多个值16 2.增加工作簿的页数16 3.奇特的F4键16 4.将格式化文本导入E XCEL16 5.快速换行17 6.巧变文本为数字17 7.在单元格中输入0值17 8.将数字设为文本格式18 56返利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918094348.html,淘宝购物省钱专家!第2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

分子生物学实验 MolecularBiology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021*******【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分数】3学分【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学时数】 96学时【编写日期】 2009年6月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等理论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兼设计性实验课程。该的教学内容主要突出实验技术的基础性和实用性,把目前最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融入具体的系列实验中形成综合与设计性大实验。一方面让每个同学通过实际操作来达到更好地训练学生们的实验技术技能的目的;另一方面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基因工程的实验技术与方法、实验的设计原理、结果分析方法和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如何利用实验手段实现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和目的,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实验一、实验总论5 学时基础性 主要内容:分子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简介和实验准备(清理仪器、试剂配置、培养基的配置与灭菌) 教学要求: 了解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的目的与要求、设计思路、评分标准及仪器操作规范; 掌握试剂与培养基的配置、灭菌方法与操作技能。 重点、难点:学习试剂的配置、仪器操作规范。 实验二、碱性磷酸酶基因的克隆与筛选42学时综合性 主要内容:质粒DNA的提取与定性分析;PCR基因扩增及扩增产物的回收;DNA重组(酶切、连接、转化与筛选) 教学要求: 了解原核基因克隆与筛选的全过程与实验设计策略、载体的基本结构、基因工程酶(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Taq酶)的各种特性、DNA重组以及重组子筛选与鉴定的相关技术; 理解基因克隆与筛选的策略及其相关实验原理、碱裂解法质粒提取过程中各种纯化步骤的设计思想, PCR引物设计以及PCR体系设计的原则与注意事项、DNA重组时设计酶切与连接方案的一般规律、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方法以及目的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方法、影响DNA重组效率的因素;

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日期:2012-04-14 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1、质粒的提取 2、质粒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3、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二、实验目的: 1、掌握碱裂解法分离质粒DNA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 2、了解限制性内切酶作用的原理、特点和酶切质粒DNA的试验方法 3、学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方法和技术 三、实验原理: 质粒是一种染色体外能够稳定遗传的因子,具有双链共价闭环结构的DNA分子。是染色体外小型(1-200kb)的共价、闭合、环状的双链DNA分子(cccDNA),能自主复制并能稳定遗传的遗传因子。 碱裂解法利用宿主菌巨大线状染色体DNA与相对较小的闭环双链质粒DNA的结构的差异来提取质粒DNA。碱变性DNA时,线状基因组DNA变性充分而质粒DNA处于拓扑缠绕的自然状态而不能彼此分开。当去除变性条件时(酸中和),质粒DNA迅速准确配置重新形成完全天然超螺旋状分子,而难于复性的长链线状的基因组DNA则与破裂的细胞壁、细菌蛋白相互缠绕成大型复合物,被SDS包盖,当K+取代Na+时这些复合物会从溶液中沉淀下来,附在细胞碎片上一起被离心除去。 质粒检测:(1)电泳检测:质粒电泳一般有三条带,分别为质粒的超螺旋、开环、线型三种构型;(2)吸光值检测: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260nm、280nm波长吸光值,若吸光值260nm/280nm的比值介于1.7-1.9之间,说明质粒质量较好,1.8为最佳,低于1.8说明有蛋白质污染,大于1.8说明有RNA污染。 Ⅱ型酶识别的DNA序列一般含有4~6个核苷酸。有的在识别顺序的对称轴上对双链DNA 同时切割产生平末端;有的在识别顺序的双侧末端DNA双链产生粘性末端。Ⅱ型限制性内切酶需要Mg2+激活,大部分Ⅱ型酶所识别的序列具有反向对称的结构,或称为回文结构。质粒DNA通常都具有一个或多个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识别序列,可被相应限制性内切酶切出相应数量的切口,从而产生相应数量的酶切片断。本实验采用的EcoRⅠ和Hind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 GAATTC 和AAGCTT CTTAAG TTCGAA DNA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 核酸为两性分子,在pH3.5时,整个分子带正电; pH8左右时,整个分子带负电。 在碱性环境下,核酸分子之糖-磷酸骨架中的磷酸基团,是呈离子化状态的,把这些核酸分

最全总结范文之: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10篇

《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一): 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 实验教学的各各方面工作都能顺利开展,现就一学期来的工作状况总结如。 一、生物实验教学工作方面 严格实验准备制度,各任课教师要根据实验计划,演示实验一天前,分组实验两天前交实验通知单到实验室,本人根据通知单充分准备好仪器、药品,做到准、净、齐和及时,确保实验一次成功。对有些实验,实验教师还事先亲自试验,若有改善的实验或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的,及时向教师说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万无一失。实验中对有损坏的仪器器严格依照教学仪器赔偿制度实施处罚。实验完毕时,让授课教师及时如实填写实验记录单。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工作,并用心配合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活动,用心参与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用心主动性和参与性。本学期还配合教务处顺利完成初二的实验会考工作。 二、实验室的管理方面 对生物实验室药品与仪器的领用、归还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并始终很好地实施。对药品的保质、仪器的维护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避免了药品的不必要浪费及仪器的损坏。加强日常对药品、仪器的保养、维护工作,延长其寿命,为学校成本开支的节约作出了自己的一分力。如对显微镜、解剖器等教学精密仪器,做到了定期检修、除尘、防锈、保养等工作。对标本类实施了定期检查、防蛀等加以妥善管理。对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药品进行独立存放,实行双人双锁,对其使用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做严格登记,切实保证此类药品的安全使用。 做到购物有登记,帐目清楚,帐物卡三对应工作。教学仪器的借用严格按照教学仪器借用制度实行登记,如期归还,追还等。对新的实验仪器的性能、使用、操作方法做了充分了解,能熟炼地操作使用。而且用心参与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工作,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动手潜力,更好地配合了实验老师的教学工作。 对玻璃器皿、玻片标本的破损给予相应的赔偿,对生物仪器设备的损坏及时报废,并登记在册,在一学年结束之际,及时向总务处提交报损、报废记录单,同时申请购买缺少的生物仪器和所需的化学药品,以确保下学年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认真做好实验室的水电管理工作和防火、防毒工作,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同时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把实验室的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定期对生物实验室进行卫生大扫除,平时做好实验室保洁工作,使其与学校优美的环境融为一体。 三、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缺的基本环节。 1、备好实验课是上好实验课的首要条件 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好,都务必要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实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做一遍,即预备实验。教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到实验现象,学到真正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若不备课,不亲自做实验,凭空想象,黑板上做实验,那就没有明显效果,更没说服力了。甚至会出

分子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质粒提取与琼脂糖电泳 一、目的 掌握质粒的提取方法及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及观察评判方法。 二、原理 1.质粒是携带外源基因进入细菌中扩增或表达的主要载体,它在基因操作中具 有重要作用。质粒的分离与提取是最常用、最基本的实验技术。在pH 12.0- 12.6碱性环境中,细菌的线性大分子量染色体DNA变性分开,而共价闭环的 质粒DNA 虽然变性但仍处于拓扑缠绕状态。将pH 调至中性并有高盐存在及低温的条件下,大部分染色体DNA、大分子量的RNA和蛋白质在去污剂SDS的作用下形成沉淀,而质粒DNA仍然为可溶状态。硅基质树脂在高盐状态下,特异性吸附DNA,而在低盐状态下,DNA被洗脱下来。 2.带电荷的物质在电场中的趋向运动称为电泳。电泳的种类多,应用非常广泛, 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技术中分离生物大分子的重要手段。琼脂糖凝胶电泳由于其操作简单、快速、灵敏等优点,已成为分离和鉴定核酸的常用方法。在pH值为8.0~8.3时,核酸分子碱基几乎不解离,磷酸全部解离,核酸分子带负电,在电泳时向正极移动。采用适当浓度的凝胶介质作为电泳支持物,在分子筛的作用下,使分子大小和构象不同的核酸分子泳动率出现较大的差异,从而达到分离核酸片段检测其大小的目的。核酸分子中嵌入荧光染料(如EB)后,在紫外灯下可观察到核酸片段所在的位置。 三、实验材料、仪器、试剂 (1)菌种:大肠杆菌DH5α (2)分子生物学试剂 10mg/ml溴化乙锭(EB):按10mg/ml浓度将EB溶于去离子水中,剧烈搅拌,完全溶解后,室温下避光保存。 50×TAE电泳缓冲液: 24.2g Tris 5.71g 冰乙酸 10ml 0.5mol/L EDTA(pH8.0) 加去离子水至100ml,室温保存备用,工作液为1×TAE。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模板)

分子生物学 实验报告 200X级生物XX专业XX班 实验X组 组长: XX 22200731724XX 组员: XX 222007317242XX XX 222007317242XX XX 222007317242XX XX 222007317242XX XXX年X月

从基因组中获得甘薯ADK基因 XX,XX,XX,XX,XX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从甘薯的新品种渝苏303中提取基因组DNA。先以此DNA片段为模板使用 PCR技术在体外扩增扩增获得 adk 基因核心片段,再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通过琼 脂糖凝胶电泳并回收,在16℃与T载体连接30min以上用于转化DH5α感受态。 -----------。 关键词:甘薯;PCR技术;基因克隆;转化 To Obtained the ADK gene from the genome of sweet potato Xiong Chun-Qing, Zhang Li, Huang Jia, Jiang Yue, Li We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The new varieties of sweet potato, 303 Yusu extracted genomic DNA. Adenylate kinase gene of potato extract (ADK) and antisense expression vector construct. To make use of this DNA fragment amplified by PCR, in vitro, and then the initial or the target gene fragment was amplified by low-melting-point agarose recovery in more than 16 ℃ for 30min to connect feelings into DH5α state. State will be felt into DH5α E. coli DH5α competence, plasmid DNA in a large number of receptor cells and then choose to copy the positive transformation of body, to carry out gene extraction.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level of starch synthesis in the plants, adenylate kinase and the molecular evolution of the highest genetic similarity. Access to the engineering bacteria strain can be used for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potato, sweet potato and cassava starch and other important crop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tar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metabolic engineering. Key words: sweet potato; PCR technologies; gene cloning; transformation 1 综述: 甘薯学名:Ipomoea batatas Lam. 英文名:Sweet Morningglory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又名山芋、红芋、番薯、红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