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彩画
古建筑油漆彩画

古建筑油漆彩画是指用油漆彩绘的一种装饰工艺。
有建筑物外墙壁画、门窗框心和柱子的彩色画等多种类型。
在青砖上彩绘图案,题材大多为花鸟虫鱼和民间传说。
古代著名建筑彩画以北京故宫的“五百罗汉图”最具规模。
古建筑油漆彩画也叫彩画。
油漆彩画就是彩画,是装饰性很强的木雕、砖雕、石刻、壁画等美术品。
这些作品或出于某种需要,或取决于某种审美情趣,而把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到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绚丽夺目的装饰图案,反映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民族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7。
五福捧寿(壁画) 5。
悬壁飞丹(壁画) 5。
博古纹样3。
博古云龙(壁画) 3。
双凤朝阳(图) 2。
狮子滚绣球(壁画) 2。
二龙戏珠(图) 2。
万古长春(壁画) 2。
喜鹊闹梅(壁画) 2。
牡丹花石榴图(图) 2。
喜鹊登枝(图) 2。
八仙过海(图) 2。
三阳开泰(图) 1。
连年有余(壁画) 1。
红梅报春(壁画) 1。
一帆风顺(壁画) 1。
吉祥花草(壁画) 1。
水浪花纹(壁画) 1。
松鹿图(壁画) 1。
群仙祝寿(壁画) 1。
狮子滚绣球(壁画) 1。
佛手卷书(壁画) 1。
古代宫廷壁画7。
七擒孟获(壁画) 6。
龙马负图(壁画) 6。
封神榜(壁画)6。
梅开五福(壁画) 6。
鹤鹿同春(壁画) 6。
日月合璧(壁画) 6。
松竹梅岁寒三友(壁画) 6。
天官赐福(壁画) 6。
麻姑献寿(壁画)6。
二龙戏珠(壁画) 5。
流云百福(壁画) 5。
百鸟朝凤(壁画) 5。
三阳开泰(壁画) 5。
连升三级(壁画) 5。
宝相花(壁画) 5。
莲池采莲(壁画) 5。
江山锦绣(壁画) 5。
如意吉祥(壁画) 5。
松竹梅岁寒三友(壁画) 5。
三羊开泰(壁画) 4。
鸳鸯荷花(壁画)4。
狮子牡丹(壁画) 4。
三星拱照(壁画) 4。
百年好合(壁画) 4。
孔雀开屏(壁画) 4。
牡丹绶带(壁画) 4。
花好月圆(壁画) 4。
步步高(壁画) 4。
百鸟朝凰(壁画) 4。
绶带鸟(壁画) 4。
凤穿牡丹(壁画) 4。
古建中国装饰艺术:唐代建筑彩画主要有哪些特点?

古建中国装饰艺术:唐代建筑彩画主要有哪些特点?唐代是中国建筑彩画的鼎盛时期,其彩画形式丰富多样,呈现出极其丰富而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极富审美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下面从唐代建筑彩画的历史背景、主要特点及其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等方面,详细解析唐代建筑彩画的特点。
一、唐代建筑彩画的历史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建筑彩画的黄金时期。
唐代建筑彩画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代等历史阶段的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表现风格和丰富的表现形式。
在唐代,建筑彩画不仅仅是建筑装饰的一部分,更是表现唐代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唐代建筑彩画的创作涉及多种艺术形式,包括彩笔绘画、彩笔书法、彩绘图案等。
在唐代,建筑彩画应用广泛,不仅用于宫殿和佛寺的室内装饰,还被应用于陵墓和道观等宏伟建筑的装饰,它们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彩画的杰出代表之一。
二、唐代建筑彩画的主要特点1. 契合时代特点的风格唐代建筑彩画主要体现唐代时代的特色,它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的艺术形式。
从唐代建筑彩画风格的特点来看,在唐代建筑彩画上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如宴会、舞蹈、戏曲、狩猎、游猎等。
这些都是唐代建筑彩画的风格特点,突显了唐代时期的社会文化。
2. 著重细节描绘的严谨形式唐代建筑彩画在绘画等方面,著重于细节描绘,菱角分明,精心纤细,具有十分严谨的形式。
同时,唐代建筑彩画以细腻,匠心独具的作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唐代建筑彩画也善于运用立体造型技巧来表现画中物体,使其更具立体感。
例如,它在推崇线条美的同时,运用明暗对比的方法加以组合,创造出立体美的效果。
3. 纠正画中形象唯美的倾向唐代建筑彩画强调画中形象的真实、准确,而不是唯美的倾向。
在用色方面,唐代建筑彩画强调颜色与画面中的实际形象一致,没有逗留在单纯的装饰层面上,而是注重对绘画中各个部分的精细刻画和人物情感的表现。
唐代建筑彩画并不以传统的和敬清寂为旨,而是采取了另一条很不同的道路,即在宏观上围绕“活色生香”的理念来表现。
古建彩绘系列——苏式彩画

古建彩绘系列——苏式彩画苏式彩画是中国传统彩绘艺术的代表,它以苏州地区的传统文化为背景,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色彩、图案、线条等手法表达出了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成为了中国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建筑学专家的角度出发,对于苏式彩画的研究和分析不仅能增强专业认识,而且能够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带来更多的灵感与创新,本文将结合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1. 原材料的准备与处理苏式彩画最重要的素材就是彩料,其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矿石和植物,如绿松石、赭石、蓝靛、紫草等等。
在苏式彩画的制作中,矿石与植物之间的比例大概是3:7,这也是它能够保持长久鲜艳,不褪色的原因之一。
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粉碎和混合处理,以便颜色更加均匀饱满,这一过程需要十分谨慎和耐心,因为不同的矿石、植物所需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2. 设计稿制作苏式彩画的设计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它决定了后续制作的方向和难度。
通常设计稿由老师或者经验丰富的彩画师负责,他们会先根据客户或下一步的制作要求进行调整,再进行具体的绘制。
设计稿需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不仅仅是图案的美感,还包括工艺难度、施工时的操作性等等。
经过设计稿的制作直到客户同意后,制作人员才能进入下一步的操作。
3. 版面制作版面是指在需要进行彩画的平面上刻出纹路,用来规范绘画的位置和形状。
新手绘画者要想达到专业的水平,必须掌握好版面制作,制作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版面。
在制作版面时,需要首先确定画面的大小、比例、形状等元素,然后将它们按照比例画出来,再将它们转化到需要进行彩画的平面上,最后以适当的工具刻满版,以便后面用颜色填充。
4. 上色上色是苏式彩画的核心工序,是将绘画师表达的美感转化成为真正的艺术作品。
在上色前,需要先将颜料激活,使它与水完全混合,富有流动性,这样才能避免上色时出现色块,防止在上色时出现难以预测的颜色变化。
在进行上色时,需要使用不同的笔刷和不同的颜料,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在上色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颜色搭配、颜色的深浅、颜色的重叠等等,这是苏式彩画艺术的灵魂和特色。
古建筑油漆彩画:苏式彩画类型

苏式彩画类型苏式彩画——枋心彩画l枋心式苏画是清代皇家园囿建筑彩画中的主要类别l主要特征是:主体框架线与旋子彩画是近似的。
在建筑的每一开间上架大木(檩、垫、枋)构件的两端,画两条大约100毫米宽的带子,称为箍头,两端箍头内侧的画面分三部分即三停,中间带圆弧形头的长方形画框称为枋心,枋心到两端箍头内侧的部位称为找头,找头内大多画锦纹、团花、卡子、聚锦、黑叶子花卉等纹饰,枋心内大多画龙纹、凤纹、西蕃莲等纹饰。
l在清中期,从卡子的组合上它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无卡子枋心式苏画2.单卡子枋心式苏画3.双卡子貌枋心式苏画到了清晚期,枋心式苏画构图发展到只剩下单卡子枋心式类型,双卡子、无卡子枋心式苏画类型基本上不再出现。
苏式彩画——枋心彩画苏式彩画——包袱彩画包袱式苏画,从构图上把枋心式苏画的枋心部分删去,在其位置上改为一个半圆形的画框,好像一个包袱皮从上面往下搭,盖在梁枋大木构件中部,因其形象酷似一块下垂的圆形花巾,故称"包袱"。
苏式彩画——包袱彩画包袱彩画找头部分纹饰和枋心式基本一致,包袱内多画「寿山福海」等吉祥图案。
清代关于包袱式苏画的文献记有「锦上添花苏式彩画搭袱子」、「搭锦袱」等做法的内容。
北京地区,清代中期的包袱式苏画远没有枋心式苏画使用范围广泛,目前仅存三处:北海快雪堂玉兰轩配殿及澄观堂金部、故宫文渊阁、北京柏林寺行宫西配殿(清乾隆22年做画活)。
到了清晚期,包袱式苏画逐笢渐扩大了使用范围,形成了官式苏画以包袱式为主,枋心式为辅的局面。
苏式彩画——包袱彩画清中期,包袱式苏画从包袱造型上分三种类型:1、软包袱式(烟云包袱式) 即包袱边(半圆形画框)是由若干段弧线组成的,酷似海水的波纹和浪花,有色晕效果的烟云或烟云筒。
至清晚期烟云包袱式苏画最突出的变化是包袱心和聚锦内纹饰已由中期的图案画为主,演变为以写生画为主,即所谓的「白活」。
大部分写生画底色不是单色,而是同一种色相的颜色进行明度推移,由深蓝至浅蓝退晕,彩画匠叫「接天地」做法。
中国古代建筑及其彩画 PPT

大家好
5
外部轮廓
• 特异的外部轮廓:多 层台基,色彩鲜艳的 曲线坡面屋顶,院落 式的建筑群,展现广 阔空间。两千多年前 汉墓砖画上已经有院 落建筑的表现,及至 明清最宏大的建筑 群——紫禁城,也采用 的复杂的围合形式。
大家好
6
结构原理
• 中国木结构体系历来 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 理:以四根立柱,上 加横梁、竖枋而构成 “间”,一般建筑由 奇数间构成,如3,5, 7,9间。开间越多, 等级越高,紫禁城太 和殿为11开间,是现 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 建筑。
大家好
11
苏式彩画
• 苏式彩画 是古代汉族建 筑装饰艺术之一。明永 乐年间营修北京宫殿, 大量征用江南工匠,苏 式彩画因之传入北方。 历经几百年变化,苏式 彩画的图案、布局、题 材以及设色均已与原江 南彩画不同,尤以乾隆 时期的苏式彩画色彩艳 丽,装饰华贵,又称官 式苏画。
大家好
12
大家好
13
大家好
大家好
1
故宫
大家好
2
天坛
大家好
3
苏州园林
大家好斗科、欂栌、 铺作、莲花托、牌科,中国建 筑学会的会徽。斗栱是中国木 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 在横梁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 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 柱(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 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 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两者 合称斗拱)。斗栱又有一定的 装饰作用,是中国古典建筑显 著特征之一。斗栱中蕴含着深 刻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着中 国古代森严的等级体系
14
大家好
15
Bye Bye
大家好
16
大家好
7
大家好
8
大家好
9
和玺彩画
古建筑传统彩画工(彩绘工)施工详细操作规定

古建筑传统彩画工(彩绘工)施工详细操作规定1. 概述古建筑彩画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彩画工作是对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的重要保护措施。
古建筑彩画包括画墙、画柱、画门、画窗等。
古建筑传统彩画工(彩绘工)是指专门从事传统建筑文化中彩画施工的技术工人。
本文档是对古建筑传统彩画工施工操作过程的详细规定,旨在确保施工过程顺利、施工效果美观、具有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符合相关安全规范,保障工作人员和周边环境安全。
2. 施工规范2.1 准备工作在进行彩画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清理施工区域:施工区域要保持干净整洁,杂物和灰尘应清除干净。
•准备施工材料:施工需要的彩绘颜料、金粉等材料要提前准备及择优选用。
•安全措施:施工期间需要佩带防护用具,例如口罩、手套等,确保人身安全。
2.2 施工流程2.2.1 粉刷底漆施工人员应选择合适的底漆涂在施工区域上,颜色要与后续的彩画相呼应,并在晾干后进行打磨,保证后续涂刷层面的平整性。
2.2.2 设计图案根据客户要求和建筑结构等因素,设计出合适的图案,施工人员应在施工前进行设计确认。
2.2.3 选用合适的涂料及工具施工人员应选择合适的涂料和工具,确保施工效果达到预期。
2.2.4 涂刷根据设计图案涂刷彩绘颜料,颜色要均匀、鲜艳,逐层涂刷。
2.2.5 添金使用金粉进行涂刷,金粉应均匀、满铺,不能出现其他杂质。
2.2.6 完成当彩画施工完成后,应当按照要求进行验收和清理工作。
3. 安全提示•进行彩画施工时,应使用防护手套、口罩等防护工具。
•施工过程中避免吸入彩画颜料和金粉等有害物质。
•施工完成后应当及时清理施工现场,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
4.本文对古建筑传统彩画工(彩绘工)的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规定,涉及到的操作环节,从准备工作到彩画图案设计、选择合适的涂料以及安全提示都有涉及。
对于从事古建筑传统彩画工作的施工人员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建筑文化。
古建彩绘系列——旋子彩画

古建彩绘系列——旋子彩画作为一名建筑学专家,我对古建筑和古建彩绘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研究,并且对旋子彩画也有所涉猎。
旋子彩画是中国传统建筑彩绘艺术中的一种精美形式,在历史长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丰富多彩的色彩和细腻的图案在今天依然令人赞叹。
本文将以一名建筑学专家的角度,详细介绍旋子彩画的流程以及在古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旋子彩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样式和技法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和变革。
旋子彩画是一种以点、线、面为基本构成要素,通过旋转以同心圆为轴心来组成各种图案和图形,再进行彩绘和金粉加盖等工艺处理而成的一种彩画。
旋子彩画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步,准备原材料。
旋子彩画的原材料包括画纸、石膏、淀粉、黄泥、泥炭、石膏粉、彩绘颜料等,每种材料的材质和质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用途和功能。
第二步,制作彩画模板。
彩画模板是旋子彩画制作的关键,需要根据图案的要求用画纸和彩笔反复绘制而成。
制作好的模板需要经过数次复制和修整才能够达到所需的精度和清晰度。
第三步,制作旋子。
旋子是启动整个绘画过程的核心工具,需要根据模板的要求进行制作。
旋子的制作需要精细的手工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对制作者的要求十分高。
第四步,绘画。
在制作好旋子之后,需要根据模板要求,将颜料均匀地涂在旋子的轮廓上,并手持旋子在画纸上旋转,形成各种图案和形态。
由于旋子的不同角度和旋转速度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旋子的使用需要具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第五步,金粉加盖。
彩画绘制完成后,需要用金粉进行装饰加盖,以使画面更加细腻精致。
金粉的质量和用量也有着涵义不同的象征意义。
上述流程所涉及到的工序和原材料都有着十分高的要求和严格的标准,旋子彩画的制作需要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艺。
但正是这样的专业技术和手工技艺,才使得旋子彩画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旋子彩画在古建筑的设计和装饰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文化中,古建筑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体现。
古建筑技艺:彩画的种类

彩画的种类一、旋子彩画1、旋子彩画名称的由来旋子彩画是清代建筑的一类主要彩画,这类彩画应用广泛,做法品种很多,等级制度分明。
文献记载最早见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如其中提到“金线大点金沥粉金云龙方心伍墨彩画”、“小点金龙锦方心伍墨”、“雅伍墨花锦方心”等名称,就是按具体彩画贴金面积的大小、方心纹饰的内容、色彩的运用等情况,而命名彩画名称的。
在彩画行业中,旋子彩画也有“蜈蚣圈”、“学子”、“旋子”、“圈活”等多种俗称。
2、旋子彩画的应用范围旋子彩画主要装饰以下几类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1)皇宫中的次要建筑;(2)皇家园囿中的次要建筑;(3)皇官内外祭祀祖先的宗庙;(4)帝后陵寝建筑;(5)重要祭坛庙的次要建筑;(6)敕建寺院的次要建筑(指藏传佛教建筑);(7)一般寺、观的主要和次要建筑;(8)王府的主要建筑;(9)官府、官邸主次要建筑;(10)京城门楼及通衢牌楼。
3、旋子彩画沿革概况以旋涡状花纹为主要纹饰内容的清式旋子彩画,其历史渊源由来已久,从唐代五代时期彩画常用的“整团窠纹与半团窠纹,到宋代彩画的“圈头柿蒂纹”、“合蝉燕尾纹”,到元代、明代、直至清代的旋子彩画,虽然因时代不同,在纹饰画法上有着这样那样的区别,但其发展始终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
如清代旋子彩画就是直接地沿袭并发展了明代旋子彩画。
旋子彩画作为清代一类官式彩画,在清代的各类彩画中定型最早,它对于清代其它各类彩画的产生、形成、发展曾起到过不可忽视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清式旋子彩画的纹饰画法,在清代早期基本定形,自清初期至清代晚期,虽总的发展变化不是很大,但还是有较明显的变化的,例如,清早期旋花画法“多路数”、多花瓣、繁细”、“木头找头旋花的外轮廓、皮条线、岔口等一系列斜度画法的已趋于统一性”等方面,仍形成一些较为明显的阶级性差别。
清式旋子彩画在梁枋大木上的构图,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为“方心式旋子彩画”,该彩画构图,在构件中段的约1/3长度设狭长的方心造型,方心的两侧对称地设找头,盒子、箍头等纹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建彩画一、彩画布局古老的梁架,玉白的石坛,赤红的门窗和金黄的琉璃瓦。
雕梁画栋这句成语足以证明中国古代建筑雕饰彩画的发达和辉煌。
中国古建筑上色彩之分配,是非常慎重的。
檐下阴影掩映部分,主要色彩多为“冷色”,如青蓝碧绿,略加金点。
柱、门客和墙壁则以丹赤为主色,与檐下的冷色的彩画正相反格调,与白色的台基相映衬,给红墙黄瓦一个间断。
古建彩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建筑装饰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它以独特的风格和固有的制作技术及其富丽堂粕的装饰艺术效果,仍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我国建筑艺术的精华而载入史册。
1、彩画特征作用:油漆彩画涂在木料上本来为的是避风日雨雪的侵蚀。
随着历代帝王腐朽,颜色工料随着讲究,为中国古建筑上一种重要装饰。
分类:殿式和苏式。
殿式:是程式化象征的画题,如龙、凤、锦、旋子、西蕃莲、西蕃草、夔花等。
这些都用在最庄严的宫殿上。
苏式:以写实的笔法和画题为主,自然现象如山水、花卉、葡萄、莲花、牡丹、桃子、佛手等;器皿如鼎、砚、书、画等;动物如仙鹤、蛤蟆、蝙蝠、鹿、蝶等;字如福寿等。
殿式的分类:和玺彩画和旋子彩画和玺的分类:金龙和玺、龙凤和玺、金琢墨和玺、楞草和玺、连草和玺等。
它以图案来分类。
旋子的分类: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伍墨等,它以色彩来分类。
2、彩画分配枋心:将梁枋大略分为等分的三段,中段称枋心。
枋心合梁枋彩画的中心,但只占全长三分之一。
箍头:箍头是梁枋左右两段的外极端,“箍”在枋的两“头”称箍头。
藻头:箍头与枋心之间为藻头。
箍头与藻头一边的总和占全长三分之一。
藻头虽在两头,但两头共和的总面积比枋心要大,所以藻头的图案与色彩不可轻蔑。
盒子:如梁枋太长,可在箍头与藻头之间做盒子,图案内容以龙、凤、吉祥草为主。
包袱:在苏式彩画里有时檩子、垫板、檐枋三部的枋心联成一个大的半圆形,里面的彩画也成为一个整个的布局,称包袱又称搭袱子。
占全长三分之一。
箍头至烟云一边略占三分之一。
色彩:以青、绿、红、香色、紫色为主色。
相邻部位的青绿颜色互换,相间使用。
图案中的主要线条及纹样沥粉贴金。
3、斗拱色彩斗拱:在一攒斗拱中彩画可分三部:线:线画在每件的角边线上,颜色有金、金银、蓝、绿、黑五种;地:地画在各线的范围内,颜色用丹、黄、青、绿四种,用青、绿最多;花:花画在地上,颜色可以随意分配,画题有西蕃草、夔龙、流云、墨线等等;垫拱板:垫拱板也有、线、地花三部;线:线画在垫拱板边缘上,也是五种颜色;地:地的颜色多与斗拱色反衬;花:花多是龙、凤、莲草及其他祥瑞的象征。
4、斗拱彩画斗拱彩画是根据大木彩画来决定的,一般有如下作法:如彩画为金琢墨石碾玉,金龙、金凤和玺等,则斗拱边不沥粉,平金边。
如彩画为雅伍墨、雄黄玉等,则培拱边不沥粉不贴金,抹黑边,刷青绿拉白粉。
(1)斗拱刷色:斗拱刷色:在前面讲过,以角科、柱头科、青升斗、绿翘昂为准,再向里推为青翘昂绿升斗,青绿调换;如遇双数时,中间两攒可刷同一颜色,压斗枋底面一律刷绿色。
(2)斗拱板的彩绘:斗拱板又名垫拱板、灶火门,金线有沥粉,金线外绿边。
斗拱有晕色者拉三绿晕色,然后拉粉。
斗拱板内部,除金线彩龙凤外,其余用三宝珠金火焰。
黑线为红油地。
龙凤、三宝珠有金活者,应先打谱子沥粉,垫光没,打金胶印,贴金后,再点白黑龙眼。
三宝珠垫光油后,用土粉子炝好,碾三退晕青绿宝珠,上下调换。
如不贴金者,垫光红油,然后炝好,碾三退晕宝珠。
黑线者为红油地。
三宝珠画法以明间正中为准,宝珠上青下绿,然后向外推,青绿调换。
5、构件色彩雀替:雕画行龙或五色草。
插柁:柁为青箍头、青楞线、绿枋心。
插梁:梁为绿箍头,绿楞线,青枋心,枋心画龙。
宝瓶:沥粉西蕃莲混金。
挑尖梁头、霸王拳、穿角两侧;画西蕃莲沥粉贴金,压金老。
肚弦:沥粉贴金退表青晕。
仔角梁下面画成龙肚子纹。
椽头:飞檐方椽头为金万字、菱花等。
老檐圆椽头为金虎眼等的花样。
二、和玺彩画1、和玺构图和玺:在清式彩画中是最高级彩画,用于主要宫殿和庙宇主堂上。
组画规范严谨、以各种姿态的龙为主要图案。
构图:将大小额枋横向分为三段,中为枋心,两侧为箍头与藻头。
曲线:用形曲线分成整齐的格子,绘出皮条圭线、藻头圭线、岔口线。
枋心:把各种形式的龙画在格内。
枋心内画二龙戏珠。
箍头:在箍头盒子内画坐龙。
藻头:藻头画升龙或降龙,如宽大可画升降龙。
死箍头:箍头边线用金线或墨线,退晕色,拉大粉压老叫死箍头。
活箍头:活箍头用片金西蕃莲,边珠或福字等几何文字的称活箍头。
岔角:箍头与藻头间的小尖形称岔角,多画菱花,可以用四分之一朵菱花填上,也可以空着。
锦枋线:间界这各间的线条叫锦枋线。
枋线:有几种画法,除去金线或墨线之外,可用同一颜色,由浅至深层层排比退晕。
柱子:柱子赤红,上部分如交金墩、金柱、瓜柱等部分的构图与色彩,按藻头的图形与颜色分配。
2、各玺彩画(1)金龙和玺:枋心藻头等在各部位均以绘龙为主称为金龙和玺;平板枋:青地,两端向中顺序画行龙。
枋心:大额绿地,小额青地,画二龙戏珠。
藻头:大额青地画升龙,小额绿地画降龙,升降龙可互换。
较长藻头可画升降龙二龙戏珠。
箍头:大额青楞线,青盒子,小额绿楞线,绿盒子,内画坐龙、升龙、降龙均可。
垫板:朱红地,两端向中对画行龙。
柱头上下两头各一条箍头,上下刷绿红,和青地对应,花纹有多种画法。
青地画两绿盒子,画坐龙。
雀替:赤地画行龙,龙头向中。
斗拱压斗枋:为青地画工王云。
斗拱:多用蓝绿两色,周角用金黄线。
升斗绿色则拱昂蓝色,升斗蓝则拱昂绿。
每攒蓝绿相间分配。
色彩次间互换,隔间相同。
(2)龙凤和玺:绘龙凤者称为龙凤和玺,略同金龙和玺,枋心、找头、盒子等各部位由龙、凤调换,色彩调换重新组图。
平板枋:绿地画一龙一凤为“龙凤呈祥”,画双凤为“双凤昭富”。
枋心:大额青地画龙,小额绿地画凤。
藻头:大额画龙绿楞线,绿盒子,小额画凤青楞线,青盒子。
凡枋心、盒子画龙或凤,藻头就画凤或龙,隔间龙凤相同。
垫板:朱红地,绿楞线,两端向中对画一龙一凤或行龙。
柱头:箍头上红下绿,插梁头画凤上绿下青。
雀替:画五色草。
压斗枋:绿地画工王云。
斗拱板:画坐龙或龙凤。
其于同金龙和玺,平板枋及由额垫板也可画一龙一凤,相间排比。
(3)龙草和玺:绘龙和楞草者称为龙草和玺;画法:基本同金龙和玺、龙凤和玺,较它们彩画简单。
图案:枋心、盒子、找头由龙草调换构图,组图中有大草图案。
大草常配以“法轮”,又称“法轮吉祥草”,简称“轱辘草”。
垫板不画龙,只画“轱辘草”。
龙草和玺均为死箍头。
压头枋,坐斗枋画工王云或流云等,斗拱板画三宝珠火焰。
色彩:在和玺线格式内,色彩为青、绿、红三色组合,红为主色。
龙画在绿地上,大草画在红地上,画金轱辘草。
霸王拳之边老晕色大粉。
(4)金琢墨和玺与前述三种和玺相同,但在要求上比一般和玺精细。
特点:轮廓线、花纹线、龙鳞等均沥单粉贴金,内作五彩色攒退。
箍头:采用贯套箍头或锦上添花,西蕃莲、汉瓦加草等,攒小色以不顺色为原则,如青配香色,绿配紫等五色调换。
盒子、藻头、枋心的配色:与箍头配色相同。
平板枋:采用金琢墨雌雄草又名母草。
枋心、盒子、藻头:各处花纹、龙身等均须照一般和玺轮廓放大,龙鳞要清楚,以便五色攒退。
(5)楞草和玺:绘楞草者。
(6)莲草和玺:绘莲草者。
3、天花和玺天花:在结构上有枝条和天花板两部,开花的彩色也是在这两部上。
圆光:板的中心有圆光,四周是岔角,多用鲜明的色,画在蓝色或绿色的地上。
枝条:枝条颜色与地相同,但在十字交叉处的燕尾与岔角用同的颜色。
椽子:在没糊天花的建筑里,栋梁如有彩画各架椽子多用蓝绿色。
望板:把望板没红色,互相反衬。
4、井口开花彩画题材有升降龙、团龙、团凤、团鹤、梵字等不同的圆光图案,圆光之四角画岔角云、岔角夔蝠等。
设色多为五彩,亦分烟琢墨、金环墨、沥粉贴金等不同技法类别。
天花支条的交点处画毂轳线及退晕燕尾。
三、旋子彩画1、构图用途:次于和玺彩画,常用于殿式彩画,即素雅又华丽。
分若干等级,应用范围很广,主要用于一般官衙、庙宇、城楼、牌楼,主殿堂门等建筑。
构图:将梁枋的大小额枋横向分为三段,中为枋心,两侧为箍头与藻头。
曲线:用形曲线分成整齐的格子,画皮条圭线、岔口线。
2、枋心分类:枋心画夔龙、锦、花草、西蕃莲等分别叫龙枋心、锦枋心、花草、枋心、西蕃莲枋心等。
一字枋心:中间画一条黑杠叫“一字枋心”。
空枋心:只刷青绿而不画任何东西的叫“普照乾坤”或叫空枋心。
山水花卉:在旋子枋心内画山水花卉者,只能用于离宫别馆。
大小额枋:其规格同和玺彩画,如大额枋画龙,则小额枋画锦,上下可调换。
明、次、稍、尽间依次调换。
并规定青地画龙,绿地画锦。
3、藻头种类:藻头可按长短规律性排列。
分为勾丝咬、喜相逢、一整两破、一整两破加一路、加金道冠、加两路和两整两破、数整数破等。
在极短的构件上可画四分之一旋子或桅子花。
旋花:为在藻头内使用旋涡状花瓣组成几何图形的花朵,规则性较强,称职为旋子即旋花,清画匠称学子,似蜈蚣圈。
旋眼:旋子按其间空处的大小,和所加路数的多少,有各种的名称。
各层花瓣由外到内分别为“一路瓣、二路瓣”旋眼。
一整两破:旋子以“一整两破”为基础,以找头长短作增减旋花瓣为处理依据。
一路:将藻头画作相切一圆形两半圆形。
若藻头长则使圆形分离,在其间加以成串的花瓣,每串称一路。
菱角地:旋子花瓣之间的三角空地叫“菱角地”。
宝剑头:反正旋花中间的空地叫“宝剑头”。
桅花:旋子靠箍头部分的图案叫“桅花”。
菱角地:花瓣之间的空地亦称“菱角地”。
色彩:按不同等级,藻头部位的用金、退晕均有固定规则,其它部位也作相应处理。
枋心画素色,绘锦纹、草纹、龙纹。
种类:旋子朦胧画按沥粉贴金的多少,退晕的有无,分为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伍墨、雄黄玉等八种。
颜色:主要是蓝绿两色,因颜色的比例,每种可分若干等级。
大点金:大点金、小点金是指旋子中心贴金多少,多的等级高,少的氏;大小点金各有金线之别,金线高,墨线低。
石碾玉:石碾玉是旋子中之最华贵者,每瓣的蓝绿色都用同一色由浅至深比例,称之退晕。
金琢墨:轮廓用金丝的叫金琢墨。
烟琢墨:用墨线的叫烟琢墨。
雅五墨:只用青绿黑白四色不用金,是旋子之中最次的。
4、箍头软盒子:两箍头之间画一个圆形的边框叫“软盒子”。
死盒子:软盒子的四角叫“死盒子”。
整盒子:盒子中间画一个整栀子花的叫整盒子。
破盒子:用斜交叉十字“破盒子”,这种作法叫“整青破绿”。
死箍头:死箍头的盒子内画坐龙、西蕃莲、走兽等,分角切活。
切活:刷樟丹色,用墨线画花纹。
5、平板枋平板枋:一般画降幕云、栀花、切小池子半拉瓢。
小池子:小池子内画花草夔龙和切各种花纹。
6、橼头除雅伍墨为黑栀花、黑虎眼外,鞭余均为金栀花、金虎眼。
7、柱头与柁头四、苏式彩画1、苏式彩画苏式:起源于苏州,因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