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花卉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专业代码)与专门化方向专业名称: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代码010700)专门化方向:果树栽培、蔬菜栽培、花卉栽培、食用菌栽培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3年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果蔬花卉生产行业各职业岗位的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任务,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专门化方向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要求继续学习专业果树栽培果树栽培工果树园艺工(四级)高职:园艺技术本科:园艺蔬菜栽培蔬菜栽培工蔬菜园艺工(四级)花卉栽培花卉栽培工花卉园艺工(四级)食用菌栽培食用菌栽培工菌类园艺工(四级)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一)综合素质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能力。

7.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8.具有借助工具查阅中、英文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

(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1.行业通用能力:(1)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具有运用园艺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和生长环境的知识阐述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的能力,指导园艺作物生产实践的能力。

(2)园艺作物繁育的能力:具有应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和植物繁育的基本原理,进行园艺作物繁育的能力。

(3)园艺作物保护的能力:具有利用植物保护原理和知识,进行园艺植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能力。

花卉生产技术教案7

花卉生产技术教案7

赞皇县职教中心“送教下乡”教师教案(2012 —2013 学年第二学期)专业名称果蔬花卉生产技术课程名称花卉生产技术授课教师李国凤胡香云花卉生产技术授课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安排花卉生产技术授课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安排花卉生产技术授课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安排花卉生产技术授课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安排花卉生产技术授课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安排花卉生产技术授课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安排(三)繁殖方法1. 扦插法(1)扦插类型(2)插穗的选择与扦插2. 嫁接法繁殖(1)砧木和接穗准备(2)“T”形芽接法二、栽培与管理目前,切花月季生产几乎全部采用设施栽培,各地可根据自己的设施水平和气候条件,通过温度管理和调节栽培类型进行切花生产。

南方温暖地区切花月季栽培一般为秋、冬、春生产型,夏季休眠或半休眠;北方寒冷地区多为春、夏、秋生产型,冬季休眠。

(一)土壤准备(二)定植1. 定植方式2. 定植方法(三)栽后管理1.整枝修剪(1)幼苗整枝(2)夏季修剪(3)冬季修剪(4)日常修剪2. 地面覆盖3. 肥水管理4. 温度管理(1)夜温(2)昼温花卉生产技术授课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安排花卉生产技术授课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安排花卉生产技术授课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安排花卉生产技术授课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安排花卉生产技术授课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安排花卉生产技术授课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安排花卉生产技术授课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安排花卉生产技术授课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安排。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方案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方案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方案专业代号(010700)一、招生对象及学制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2.学制:三年制,采用2+1教学模式。

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生态城市建设、观光旅游农业、花卉生产等行业以及施工养护管理、观赏植物生产繁殖、绿色植物产品生产的第一线需要的中初级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及适应的岗位群1.人才培养规格(1)具有识别果蔬花卉植物的能力,掌握果蔬花卉植物组培、设施栽培、无土栽培技术。

(2)掌握果蔬花卉植物生理、生化的基础理论及其生物应用技术。

(3)具有果蔬花卉植物栽培与管理技术。

(4)具有制作盆景、插花及其他果蔬花卉植物饰品的技能。

(5)具有对果蔬花卉产品加工、营销的技能。

2.职业岗位群(1)蔬菜园艺工(2)花卉园艺工(3)果、桑园艺工(4)插花员四、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结构及要求(一)能力结构1.掌握果蔬花卉植物、景观生态基本知识。

2.掌握果蔬花卉植物繁育、栽培与养护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掌握盆景制作与插花艺术的基本技能。

4.具有果蔬花卉产品加工与营销的初步技能。

5.具有果蔬花卉企业管理的初步能力。

(二)素质结构1.具有吃苦耐劳、勤奋实干、勇于探索、开拓进取、自主择业现代中专学生基本素质。

2.熟练掌握园艺植物繁育、种植、养护的技术,具有园艺植物经营管理的能力。

(三)技能要求:本专业毕业生毕业时应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

五、毕业标准1.所修课程(包括实践教学)的成绩全部合格。

2.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3.实习成绩合格。

六、专业能力开发表七、主干课程设置(一)专业基础课1.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软件、硬件、病毒、网络、多媒体等知识;Windows操作平台的使用及Windows下办公软件Word、Excel和Powerpoing,使学生能处理文字、表格及制作幻灯片;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及命令操作,包括建库、添加查询等命令以及多库间的简单操作。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果蔬花卉生产技术是农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涵盖了种植、繁殖、病虫害防治、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

为了推动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的发展,培养一批专业的指导性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等。

一、培养目标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的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 掌握果蔬花卉种植的基本知识,包括土壤改良、肥料施用、种子选育等;2. 熟悉果蔬花卉生产的管理技术,包括生长调控、病虫害防治、灌溉排水等;3. 掌握果蔬花卉产品的质量控制技术,包括采摘、贮藏、包装等;4. 具备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市场调研、生产计划制定等。

二、培养内容1. 基础知识培养:包括植物学、土壤学、农业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果蔬花卉相关种类的学习;2. 专业知识培养:包括果蔬花卉的品种选育、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生长调控等专业知识的学习;3. 实践能力培养:包括果蔬花卉的种植实践、管理技术实践、产品质量控制等实践能力的培养;4. 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果蔬花卉生产技术领域进行科研和创新实践。

三、培养方法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教学、考试、报告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核;2. 实践实习:安排学生进行果蔬花卉的种植实践、管理操作,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来掌握相关技能;3. 研究项目:为学生提供参与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研究项目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4. 产学合作:与相关企业和农业园区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和实习机会,增加实践经验;5. 学科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果蔬花卉相关的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

四、培养效果评估1. 课程考试:定期进行课堂考试,测试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2. 实践操作考核: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考核,测试学生的实践能力;3. 期末综合评估: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能力、研究项目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4. 就业情况调查:跟踪学生的就业情况,评估培养效果。

《花卉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花卉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花卉生产技术》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

二、课程性质《花卉生产技术》是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其对应岗位是:花卉生产管理岗位。

任务是:掌握常见花卉生产技术,包括花卉育苗、露地花卉生产、温室花卉生产、鲜切花生产等职业专门能力;能够利用网络技术、英语等手段独立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独立制定生产计划,并加以组织实施和检查评价;学会与同行合作、交流;协调各方面关系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

本课程主要在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中实施,在“四段式工学结合”中结合完成花卉的生产任务,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获取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

三、参考学时100~120学时。

四、学分6学分。

五、课程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花卉生产与管理、技术推广与园艺产品营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社会能力目标1.具备从事农业职业活动所遵循的思想和行为规范,能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学会与农民交往,与同行合作交流,诚实守信,具有艰苦奋斗、踏实肯干、自主立业、开拓创新的精神;2.热爱“三农”服务“三农”,具有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3.具备在生产一线工作的适应能力,感受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环境,学会协调各方面关系,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方法能力目标1.学习能力:具备在花卉生产现场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掌握花卉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引进、施用与转化的能力;通过各种媒体快速获得信息和利用信息。

2.工作能力:具有花卉市场调研和分析能力,团队合作制定花卉年度生产计划及本地花卉生产技术规程的能力,会进行花卉节本增效分析;并按花卉生产任务要求组织生产,能协调各方面公共关系,能按技术规范要求对生产效果进行检查和技术总结,具有环境保护意识,3.创新思维能力:能进行花卉科学研究实验、新品种引进、改进生产技术和初步发明创新的能力。

江苏省中职类教师资格面试考试-专业大类-对应教材

江苏省中职类教师资格面试考试-专业大类-对应教材

主编 吴舒琛、王献文 王仁田、李怡 王旭 刘娴 钟建 蓝治平 伍昌友、吴民 陈梅 毕万利 甘为众 苏建林 郝素先 夏连学 陆叔华 毕万利 甘为众 钱可强 栾学钢 赵玉奇 陈少斌 张学政 钱可强 栾学钢 赵玉奇 陈少斌 张学政 钱可强 华永平 张中洲 朱仁盛 人办资源和保障部教材办 高晓东 钱可强 栾学钢 赵玉奇 陈少斌 殷铖 王明哲 李春明 谢永东 曾小珍
D02资源环境类 1 D02 资源环境类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面试指定教材目录
教材名称 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 设施栽培技术 园艺设施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 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 植物生产与环境 蔬菜生产技术(第二版) 果树生产技术(第二版) 花卉生产技术 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 园林工程与施工技术 园林设计基础 园林植物生长与环境 园林规划设计 园林工程与施工技术 畜禽繁育与改良 动物营养与饲料(第二版) 动物疾病防治 兽医基础(第二版) 畜禽生产(第二版) 禽病防治(第二版) 机械基础 机械制图与公差 农机液压与气动 农村经济与管理(第二版) 农村经济(第二版) 农村政策与法规(第二版) 环境监测 环境管理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实训
主编 钱可强 栾学钢 赵玉奇 陈少斌 张学政 钱可强 栾学钢 赵玉奇 陈少斌 王英杰 栾学钢 赵玉奇 陈少斌 卞洪元 刘德力 苏永昌 李乃夫 叶云汉 苏永昌 李乃夫 李开勤 张利锋、闫志谦 乐建波 章红 初玉霞 石贞芹 张荣 张利锋、闫志谦 田海洲 乐建波 刘小君 何仁娟 石玲 耿幸福 宁斌 于涛 仇海兵 方泉根 龚雪根 成春祥、王克
D05加工制造类 6 D0517 汽车制造与检修
教材名称 土木工程识图(房屋建筑类)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多学时)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装饰制图基础 建筑装饰材料(第2版) 建筑装饰构造 建筑工程图识读(上册) 建筑材料(第2版)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施工监理基础 路面结构 土木建筑制图 建筑材料(第2版)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机械制图(多学时) 机械基础(多学时)(双色) 金属加工与实训 机械制图(多学时) 机械基础(多学时)(双色) 金属加工与实训 机械制图(多学时)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非电类多学时) PLC技术与技能训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数控车床加工技术 机床数控技术 机械制图(多学时) 机械基础(多学时)(双色) 模具钳工技术与实训 汽车构造(第2版) 汽车制造工艺基础 柴油机维修技术(第2版)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实施性教学计划Microsoft Word 文档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实施性教学计划Microsoft Word 文档

灵寿县职业中学2011级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实施性教学计划根据省教育厅下达的涉农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结合当地生产实际,特制定本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我省经济发展需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具有开拓精神,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的中等经营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是:1、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为发展农业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和立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农村做贡献的理想。

2、具有中等文化程度,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具备农村基层经济组织的经济决策能力以及一般的劳动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能力。

二、招生对象及录取形式1、具有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历、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基层干部、村后备干部和返乡农民工、农村专业户、复转军人及有志在农村创业的社会青年。

2、学生由乡、镇推荐,学校组织测试,合格后统一录取,享受全日制中职学生待遇。

三、学习形式与学制1、实行学分制,“2+3”全日制教学形式,即两天理论学习和三天技能实践。

2、理论教学采取集中讲授与个人自修、面授辅导相结合;专业技能教学采取在教师指导下,边学习、边生产、边工作、边实践的方式进行。

学生通过相应科目的考试或作业审核获取相应学分。

3、学制三年,修满学分即可获得毕业证书。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基础理论教学做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不单纯追求科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化实践教学,形成一个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与综合实践课四大模块。

1、公共基础课:时事政治、农村实用数学、公民道德与法律、农村计算机信息技术、农村实用语文、农民工自我保护、农村实用英语、文明礼仪、文体艺术、农村经济与社会等。

中职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面试报考科目(2023-10)

中职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面试报考科目(2023-10)
附件4
中职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面试科目
序 号
大类
科目名称
1 D01 D0101-设施农业生产技术
3 D01 D0103-观光农业经营
5 D01 D0105-种子生产与经营
7 D01 D0107-果蔬花卉生产技术
9 D01 D0109-蚕桑生产与经营
11 D01 D0111-棉花加工与检验
13 D01 D0113-现代林业技术
91 D04 D0417-土建工程检测
93 D05 D0501-钢铁冶炼
95 D05 D0503-工程材料检测技术
97 D05 D0505-有色装备运行与维护
99 D05 D0507-有色金属冶炼
101 D05 D0509-硅酸盐工艺及工业控制
103 D05 D0511-机械制造技术10Biblioteka D05 D0513-机电技术应用
136 D06 D0610-林产化工
138 D06 D0612-火炸药技术
140 D07 D0701-制浆造纸工艺
142 D07 D0703-塑料成型
144 D07 D0705-纺织高分子材料工艺
146 D07 D0707-染整技术
148 D07 D0709-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
150 D07 D0711-食品生物工艺
15 D01 D0115-园林技术
17 D01 D0117-木材加工
19 D01 D0119-特种动物养殖
21 D01 D0121-宠物养护与经营
23 D01 D0123-海水生态养殖
25 D01 D0125-农产品保鲜与加工
27 D01 D0127-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
29 D01 D0129-农业与农村用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城县职教中心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农业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中等人才。

具体要求是:1.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为发展农业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和立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农业作贡献的理想。

2.具有中等文化程度,掌握现代农业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职业技能,达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关工作中级工的操作水平。

3.具备从事本地区主要果树、农作物、花卉等的栽培、贮藏、运销的能力。

能边学边用、学用结合,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生产实际问题和创业的能力。

4.具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引进和运用、转化种植新技术以及总结、示范、推广先进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的能力。

二、招生对象
招收具有初中(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水平,有志于从事园艺蔬菜果树花卉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农村基层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农民技术员、农村知识青年、复转和现役军人以及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

三、学习形式与学制
1.学习形式:全日制。

2.学制: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2------3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选修课、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

1.必修课:应用文写作、创新与创业指导、植物学基础、土壤肥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作物生产生产、花卉生产技术、生态农业与庭院经营、农业技术推广知识。

2.选修课:新农村建设与新农民素质教育、植物生产与环境、乡村经济管理、法律基础与农村法规、园林设计与观赏植物、名特优熟杂果丰产栽培技术、职业
道德与职业指导。

3.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
五、学时分配及教学进程表(见附表)
六、教学安排
1.授课:有声像教材的课程,由教学班组织学员利用声像教材组织教学。

无声像教材的课程由基层校组织面授。

2.自学:学员按教学辅导大纲要求,全面自学文字教材。

自学学时数可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学员的实际情况安排,但不得少于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时数。

3.辅导:在学员自学文字教材及收视声像教学节目的基础上,由辅导教师对学员进行辅导,辅导课包括自学指导、答疑解难、作业讲评、学习讨论和技能培训等。

4.实践:
(1)课程实验:按照课程教学要求,组织学员实验,写出实验报告。

(2)课程实习:按照课程教学要求,组织学员实习,写出实习报告。

(3)毕业实习与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专业教学要求组织学员进行综合性生产实习或社会调查,指导学员写出实习报告或调查报告。

七、教学要求
1.教学中声像教学、辅导教学、实践教学、自学各环节有机统一,以学员自学为主体,声像教学为主导,辅导教学注重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员素质。

2.基础课、专业通修课程的教学要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学员学习兴趣,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打好基础。

3.专业课的教学要紧密结合当地生产和生活实际,加强针对性和适用性。

4.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与现代农业岗位工作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就业和创业能力。

八、课程说明
1.应用文写作:本课程6学分,课内80学时。

讲授常见生活应用文体、工作应用文体、经济文体和公文文体的格式、写作方法和要求,培养学员对常见应用文的写作和使用能力。

2.创新与创业指导:本课程6学分,课内120学时。

以“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并通过创新创业的训练,提高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3.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课程6学分,课内160学时。

讲授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磁盘操作系统、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和安全使用、汉字信息的输入输出技术\WPS桌面排版系统、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Foxbase的操作和程序设计初步。

4.土壤肥料学:本课程6学分,课内120学时。

本课程是农学类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教学应力求做到深度适当,结合我国生产实际,突出应用理论、应用技术的传授。

5.花卉生产技术:本课程6学分,课内120学时。

讲授花卉栽培原理、方式、设施和管理,花卉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花卉贮藏保鲜技术,花卉运输销售技术。

6.果树生产技术:本课程8学分,课内180学时。

要求学习者掌握果树栽培和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具有进行果品生产(品种的选择、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的能力,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7.植物保护技术:本课程6学分,课内120学时。

使学生具备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所必需的防治植物病、虫、草、鼠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科学地开展综合防治,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8.蔬菜生产技术:本课程6学分,课内120学时。

讲授风障,阳畦,改良阳畦,地膜覆盖,塑料大、中、小拱棚,日光温室等园艺设施的结构、建造、环境特点与调控;设施园艺蔬菜、果树、花卉的高效生产技术。

9.植物学基础:本课程6学分,课内120学时。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生长发育规
律;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植物的亲缘关系。

培养学生学习植物学的兴趣和从事实践的能力,
10.生态农业与庭院经营:本课程6学分,课内120学时。

讲授生态农业及生态村镇建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农户庭院经营规划、庭院生产技术和庭院经营管理知识。

11.农业技术推广知识:本课程6学分,课内120学时。

理解和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概念的界定。

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史,以及目前国内外农业推广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园林设计与观赏植物:本课程5学分,课内80学时。

讲授园林设计基础知识,园林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主要观赏植物的植物学性状及在园林布置中的作用与欣赏。

13.农业生态学:本课程4学分,课内60学时。

讲授生态学的发展与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种群与群落生态原理,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营养结构与时间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农业资源的分类与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的效益,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与信息流,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与技术体系,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支撑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等。

14.植物生产与环境:本课程6学分,课内120学时。

讲授植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基本知识,植物生产对土、肥、水、气、热等环境因素的要求,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提高植物对环境因素利用和防御能力的途径及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

15.乡村经济管理:本课程6学分,课内120学时。

讲授农村家庭承包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负担管理、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乡村集体资产管理等。

16.法律基础与农村法规:本课程5学分,课内80学时。

讲授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基本以及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土地法、
农民负担管理条例等农村常用法规。

17.名特优熟杂果丰产栽培技术:本课程6学分,课内120学时。

讲述适合本地栽培的优种杂果栽培技术,包括育苗、修剪、病虫防治等。

18.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本课程4学分,课内60学时。

主要讲授职业道德及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职业选择等,培养学生职业的竞争意识。

九、考核
1.考核方式
(1)必修课程实行统考。

(2)选修课程由分校命题组织考试。

2.考核时间
每学期期末集中进行该学期所学课的理论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可参加学制有效期限内该门课程的任意一次考试作为补考。

3.理论考试及阅卷按学校考试办法办理。

4.将中专学历教育与“绿证”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相衔接。

中专学历教育与绿证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核相对应的课程可相互免试,互相承认学分。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学时分配及教学进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