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分类
中国大学分类

第一档:两牛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七名校: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
第二档:理工类: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
综合类: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
专属类:北京师范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第三档:综合类:吉林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
理工类: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第四档:综合类:兰州大学、东北大学。
专属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不要小看这个分档,作用可大着呢。
1、通过分档,把39所大学按级别、按类型,分成五六所左右的,同类同档次的大学,能够真正做到理解的记忆。
2.分档以后,一口气就能把这些大学说出来。
3、可以冲高选学校,大学档次摆在那里,分高的考生不至于浪费分数。
4、可以保底守专业,分数不是很高时,能够在同档学校中选一个性价比最强的,面子上也说得过去的大学。
在高考前定目标,高考后报志愿时,就是定位在第二档的综合类(南开中大武大厦大)。
利用以上的分档表,一下子就找到了符合分数的定位,这四所大学都可以选择,大学选好以后,就进行第二步的专业选择与分析,这是以后要讲的内容。
………………………………………985的大学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一、一档985(牛校类)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工学第一名,管理学第一名,中国工学老大,实力超群,名副其实的大学巨无霸。
王牌专业是经济与金融、土木工程、建筑学、电子信息科学类、工程力学(钱学森力学班)、水利水电工程、临床医学。
2、北京大学北大是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都是第一名,法学第二名,稳坐综合类大学老大。
王牌专业是经济学类、法学、生物科学、元培实验班。
二、一档985(名校类)1、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是医学第二名,文学第二名,历史学、管理学、哲学、理学、经济学实力超群,被称为南方小北大,是综合性大学的第二名。
本科院校行政级别

本科院校行政级别摘要:1.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概述2.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分类3.我国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现状4.行政级别的影响因素5.行政级别的意义与作用6.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正文:一、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概述本科高校行政级别是指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根据学校的性质、规模和地位,对高等学校进行的一种行政管理划分。
一般来说,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与其经费来源、管理体制以及学校规模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分类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985 工程”高校:该类学校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具有较高的教育质量和国际声誉。
2.“211 工程”高校:该类学校在国家高教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教育资源较为丰富。
3.省部共建高校:该类学校由省级政府与中央部委共同建设,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
4.地方本专科院校:该类学校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资兴办,为地方培养人才。
三、我国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现状在我国,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其中,“985 工程”和“211 工程”高校占据了较高的行政级别,而地方本专科院校则相对较低。
这种行政级别的划分,使得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教育资源、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差异。
四、行政级别的影响因素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1.学校的历史沿革:学校的发展历程、历史地位等都会影响其行政级别。
2.教育资源分配:行政级别的高低决定了学校在教育资源分配中的优先级。
3.政策支持:不同行政级别的高校在政策支持方面存在差异,这会影响学校的发展。
4.学校规模与实力:学校的规模、师资力量、学科设置等都会影响其行政级别。
五、行政级别的意义与作用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具有以下意义与作用:1.便于行政管理:行政级别有助于政府对高校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2.资源配置:行政级别影响了学校的资源配置,进而影响学校的发展。
3.社会声誉:行政级别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地位。
4.人才培养:不同行政级别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差异,这会影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中国 高校的分类

中国高校的分类
中国高校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按照办学层次分类:中国高校可以分为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
本科院校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师范类大学、农林类大学、医药类大学、财经类大学、政法类大学、艺术类大学等。
高职高专院校则主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2. 按照隶属关系分类:中国高校可以分为部属高校、省属高校和市属高校。
部属高校是指由中央部委直接管理的高校,如教育部直属高校;省属高校是指由省级政府管理的高校;市属高校是指由市级政府管理的高校。
3. 按照学科门类分类:中国高校可以分为文理工农医等不同的学科门类。
例如,综合性大学通常涵盖多个学科门类,而理工类大学则侧重于理工科领域的教学和研究。
4. 按照办学性质分类:中国高校可以分为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
公办高校是指由政府出资举办的高校,民办高校是指由社会力量举办的高校。
5. 按照学校类型分类:中国高校可以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注重科研和学术研究,教学型大学侧重于教学和人才培养,应用型大学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类方式并不是绝对的,有些高校可能会跨多个分类。
同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分类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
最全大学分类常识

最全大学分类常识,一文读懂!18年将要高考的你必须知道!搜狐教育02-24 17:58大家都在说“985”、“211”,而除了这几个名词以外,还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名词,比如“C9联盟”、“两电一邮”、“两财一贸”等等,这些名词到底是什么呢?小秦老师为大家汇总了最全的大学分类,建议家长、学生收藏!985/211“211”,指“211工程”,即1995年11月启动的国家级建设工程: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1995年12月第一批入选的大学共16所。
中山大学于1996年12月入选,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于1997年12月入选。
“985”,指“985工程”,即1999年启动的国家级建设工程: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1999年第一批签署“985协议”的大学共9所。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于2001年签署“985协议”。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中包含暨南大学的“华侨华人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双一流大学国家最新的建设方向为:“双一流大学”,指的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36所A类,6所B类。
A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B类: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95所。
能得到国家评选入选,当然在科研经费预算上是十分充足的,根据已经公布的预算方案,“双一流大学”中,清华大学以233.35亿元居榜首,广东的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经费预算也不低,分别是116.41亿元、63.24亿元。
院校分类 一类 二类 三类

院校分类一类二类三类1.引言1.1 概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要求,院校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一类院校、二类院校和三类院校。
这一分类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管理和评估各个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一类院校通常是指那些在教育部的认可下享有更高学术地位和较高研究水平的大学。
这些院校通常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设施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
一类院校的特点包括学科门类较全、研究实力较强、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等。
因此,这些院校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
二类院校是相对于一类院校而言的,它们在学术研究和综合实力上略逊一筹。
尽管如此,二类院校仍然具有一定的教学水平和相对较好的资源。
这些院校通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并在一些特定领域有着较为突出的学科优势。
三类院校是指在教育体系中相对较低层次的院校。
它们通常在教学资源和学术水平上与一、二类院校有一定的差距。
这些院校主要着眼于培养专门人才和职业技能,它们的学科设置相对独特,与社会的需求相匹配。
通过对各类院校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院校的特点和优势。
这不仅对于学生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有指导意义,也有助于政府和教育部门对不同类型院校的管理和资源分配。
此外,院校分类也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帮助大家更加客观地评估和认识各个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总之,院校的分类是基于各院校在学术研究、培养人才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差异而进行的。
这一分类系统不仅有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也为教育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评估和认识院校的标准。
对于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要讨论的主题——院校分类,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院校分类的背景和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则给出了本文的整体组织框架,明确了各个章节的内容和目的。
目的部分解释了撰写本文的目标和意义,以及对读者的启发和帮助。
中国高校梯队划分

中国高校梯队划分
中国高校梯队划分是指将中国高校按照学科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等指标进行分类,以便于对高校进行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评价和比较。
目前,国内有多种高校梯队划分标准,如“双一流”、“985”、“211”、“普通本科院校”等。
其中,“双一流”是指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具
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性大学;“985”是指中国政府在1998
年启动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工程,共选取39所高校
建设;“211”是指中国政府在1995年启动的“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
建设工程”,共选取100所高校建设;“普通本科院校”则是指没有获得以上称号的高校。
不同的高校梯队划分标准有不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和灵活运用。
同时,高校梯队划分标准只是对高校进行相对评价,不能代表高校的全部优劣和特点,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 1 -。
全国高等院校分类汇总

全国高校分类汇总国防科工委院校(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等学校名单)军事院校名单公安院校名单“985”工程大学名单“211”工程大学名单独立学院名单民办院校名单一、国防科委院校的历史简介国防科工委院校是规模仅次于教育部直属院校的另一个大学集团。
1952年,中共中央指定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所大学为国防院校。
国防院校后来又改名为国防科委院校,从1963年起,我国共有八所国防科委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船舶& 综和)、北京理工大学(导弹& 坦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 导弹)、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火车)、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导弹& 船舶)、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太原机械学院(兵器--现在的中北大学)。
六十年代中期,国防科委院校在上述八大院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哈军工、西军电、南炮工。
七十年代国防科委院校解散,哈工大、上海交大及哈船工(原哈军工的海军系)分到船舶部。
北航、西工大、南航分到航空部。
北理工、南京理工大学(即南炮工)分到兵器部。
电子科大(成都电讯)、西安电子科大(西军电)被分到电子部。
随后,哈工大转到航天部;上海交大转到教育部;电子科大、西安电子科大转到信息产业部。
哈军工的主体改名为国防科技大学,1989年归总参领导。
1996年,恢复国防科工委院校。
只有七所:哈工大、北理工、北航、西工大、南理工、南航、哈船工。
该七所国防科工委院校全是211工程大学;其中哈工大、北理工、北航、西工大是首批15所进入211工程的大学,而且也是排在靠前位置的985工程大学。
二、国防院校十分重要的地位1、50年代四所国防院校全部纳入国家重点扶植的10所大学(清华、北大、复旦、西交大、中科大、哈军工、哈工大、北理工、北航、上海交大)。
2、1959年中共中央指定16所重点大学,国防院校就占了4所(哈工大、北理工、北航、上海交大)。
我国普通高校的分类标准与分类管理

我国普通高校的分类标准与分类管理我国普通高校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研究型大学:这类高校主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声誉,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
2. 博士型大学:这类高校可以授予博士学位,具有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以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为主。
3. 硕士型大学:这类高校可以授予硕士学位,具有一定的研究生培养能力,以培养中高级研究型人才为主。
4. 本科型大学/学院:这类高校主要承担本科教育任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5. 专科/职业型院校:这类高校主要承担高等职业教育任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
分类管理方面,我国普通高校的管理主要由政府主导,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招生、培养、科研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此外,高校的类型分化也在不断加强,鼓励各类高校的特色发展,以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除此之外,我国普通高校的分类标准还可以包括以下几类:6. 行业特色型大学:这类高校主要以服务特定行业为主,具有较强的行业特色和优势,如交通、电力、水利等行业。
7. 应用型大学:这类高校主要承担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8. 社区型大学:这类高校主要服务于特定社区或区域,以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具有较强的区域特色。
9. 国际化型大学:这类高校主要以国际化为发展方向,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在分类管理方面,政府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招生、培养、科研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高校的类型分化也在不断加强,鼓励各类高校的特色发展,以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此外,高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进行分类管理,例如建立专业特色学院、跨学科融合学院等,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85/211/部属院校/重点院校/军队院校名单总览一、教育部2013.06.2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共2198所)31省、市、自治区本科、专科普通高校数(2198所)北京市84所;天津市45所;上海市65所;重庆市57所;江苏省130所;湖北省97所;陕西省80所;四川省91所;辽宁省102所;吉林省51所;黑龙江省78所;浙江省80所;山东省127所;安徽省106所;湖南省107所;广东省121所;福建省78所;河北省101所;河南省119所;山西省70所;江西省79所;广西壮族自治区61所;内蒙古自治区47所;西藏自治区6所;新疆36所;甘肃省37所;青海省8所;宁夏回族自治区14所;云南省60所;贵州省44所;海南省17所。
二、教育部直属院校73所北京市23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上海市8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苏省7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市)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市)河海大学(南京市)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市)江南大学(无锡市)湖北省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市)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市)陕西省5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咸阳市)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市)四川省4所四川大学(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市)西南财经大学(成都市)天津市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市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山东省2所山东大学(济南市)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广东省2所中山大学(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湖南省2所湖南大学(长沙市)中南大学(长沙市)辽宁省2所东北大学(沈阳市)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市)吉林省2所吉林大学(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黑龙江省1所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市)浙江省1所浙江大学(杭州市)安徽省1所合肥工业大学福建省1所厦门大学甘肃省1所兰州大学<!--[if !supportLists]-->三、<!--[endif]-->除教育部以外的其他各部委40所1、工业和信息化部7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市)2、中国科学院2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市)3、公安部4所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沈阳市)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廊坊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铁道警察学院(郑州市)4、司法部1所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保定市)5、国家林业局1所南京森林警察学院6、中共中央办公厅1所北京电子科技学院7、共青团中央1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市)8、交通运输部4所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省广汉市)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大连海事大学9、国防部、教育部共管1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湖南长沙)10、中央军委1所国防大学(北京)11、总装备部1所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长沙市)12、海关总署1所上海海关学院13、中国地震局1所防灾科技学院(河北省三河市)1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所华北科技学院(河北省三河市)15、国务院侨办2所华侨大学(福建省泉州市)暨南大学(广州市)16、外交部1所外交学院(北京市)17、国家计生委1所北京协和医学院18、国家体育总局1所北京体育大学19、中华全国总工会1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市)20、中华妇女联合会1所中华女子学院(北京市)21、国家民委6所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市)西南民族大学(成都市)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市)北方民族大学(银川市)大连民族学院四、“985”工程高校39所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教育部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时,决定重点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创造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并称之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简称“985”工程。
教育部网站公布,截止2011年3月31日共有39所。
北京8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4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3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陕西3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津市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辽宁省2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江苏省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山东省2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北省2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广东省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省2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吉林省1所吉林大学黑龙江省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省1所浙江大学安徽省1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福建省1所厦门大学重庆市1所重庆大学甘肃省1所兰州大学五、“211”工程高效116所“211工程”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领域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
教育部网站公布,截止2011年3月31日,共计112所,由于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分别拥有北京市和地方省市两处校区,“211工程”高校实际为116所。
北京市26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市10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江苏省11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湖北省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陕西省7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省5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广东省5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辽宁省4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黑龙江4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吉林3所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天津3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安徽3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湖南3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东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河北2所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福建2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重庆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新疆2所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浙江1所浙江大学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1所内蒙古大学宁夏1所宁夏大学江西1所南昌大学河南1所郑州大学广西1所广西大学云南1所云南大学贵州1所贵州大学甘肃1所兰州大学海南1所海南大学军队院校3所第二军医大学(上海)第四军医大学(西安)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长沙)<!--[if !supportLists]-->六、<!--[endif]-->国家重点大学名单122所全国重点大学,是一个历史上的称谓,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被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
1959年,《中共中央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所高校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又增加了44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总数达到64所;1978年,国务院《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最终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8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
随着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211工程”、“985工程”以及本世纪“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等项目的实施,“全国重点大学”这一概念已不被官方使用。
相应于国家层面的全国重点大学,我国各个省级行政区也有各自的省属重点大学,受到地方上的重点支持。
北京市28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石油大学天津市3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上海市10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重庆市4所: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江苏省13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南大学陕西省8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四川省5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湖北省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省4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广东省5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辽宁省6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黑龙江省5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吉林省3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河北省3所:华北电力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安徽省3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西省2所: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福建省2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江西省2所: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山东省2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省1所:浙江大学内蒙古自治区1所:内蒙古大学河南省1所:郑州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1所:广西大学云南省1所:云南大学甘肃省1所:兰州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所:新疆大学后附2014《中国科教评价网》全国重点大学131所综合排名/gaokao/zhiyuan/gxph/34567/七、军队院校1、总部直属院校综合类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湖南省长沙市)获中央专项经费支持的全国重点院校解放军理工大学(江苏省南京市)培养工程气象专业技术人才的最高学府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省郑州市)培养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最高学府海军工程大学培养海军专业技术人才的最高学府空军航空大学培养空军专业技术人才的最高学府空军工程大学(西安市)培养空军专业技术人才的最高学府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江苏省南京市)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省洛阳市)解放军体育学院(广东省广州市)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市)西安政治学院(陕西省西安市)南京政治学院(江苏省南京市)后勤工程学院(重庆市)军事经济学院(湖北省武汉市)军事交通学院(天津市)汽车管理学院(安徽省蚌埠市)军械工程学院(河北省石家庄市)电子工程学院(安徽省合肥市)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市)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市)第四军医大学(陕西省西安市)福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省福州市)济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省济南市)兰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省兰州市)2、军区院校石家庄陆军(机械化步兵)学院(河北省鹿泉市)济南陆军学院(山东省济南市)西安陆军学院(陕西省西安市)南昌陆军学院(江西省南昌市)昆明陆军学院(云南省昆明市)桂林陆军学院(广西桂林市)白求恩军医学院(河北省石家庄市该学院是北京军区所办)北京军医学院(北京市)3、兵种学院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北京市怀柔区)郑州防空兵学院(河南省郑州市)陆军航空兵学院(北京市通州区)沈阳炮兵学院(辽宁省沈阳市)合肥炮兵学院(安徽省合肥市)南京炮兵学院(江苏省南京市)蚌埠坦克学院(安徽省蚌埠市)陆军导弹学院(河北省廊坊市)陆军船艇学院(江苏省南京市)装甲兵工程学院(北京市)装甲兵技术学院(吉林省长春市)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北京市)汽车管理学院(安徽省蚌埠市)重庆通信学院(重庆市)西安通信学院(陕西省西安市)广州通信学院(广东省广州市)张家口通信学院(河北省张家口市)4、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辽宁省大连市)海军潜艇学院(山东省青岛市)镇江船艇学院(江苏省镇江)(陆军船艇学院)海军飞行学院(辽宁省葫芦岛市)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山东省烟台市)5、空军空军第1飞行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空军第2飞行学院(四川省夹江县)空军第3飞行学院(辽宁省锦州市)空军第4飞行学院(河北省石家庄市)空军第5飞行学院(甘肃省武威市)空军第6飞行学院(河北省涿州市)空军第7飞行学院(吉林省长春市)空军第13飞行学院(安徽省蚌埠市)空军第1航空学院(河南省信阳市)空军第2航空学院(吉林省长春市)空军雷达学院(湖北省武汉市)桂林空军(高炮)学院(广西桂林市)空军(后勤)学院(江苏省徐州市)6、第二炮兵第二炮兵工程学院(陕西省西安市)培养战略导弹部队技术指挥军官的最高学府7、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省廊坊市)武警工程学院(陕西省西安市)武警医学院(天津市)武警特种警察学院(北京市)武警北京指挥学院(北京市)武警上海指挥学院(上海市)武警沈阳指挥学院(辽宁省沈阳市)武警成都指挥学院(四川省成都市)武警广州指挥学院(广东省广州市)武警西安指挥学院(陕西省西安市)武警部队专科学校(山西省太原市)后附相关网站链接:1、中国科教评价网/2、中国校友会网/cur/2014/xj243、武书连的新浪博客/wushulian4、中国教育在线/5、中华考试网/gaokao/zhiyuan/gxph/34567/6、高考网/7、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8、985/211/国家部委/军队院校9、教育部2013.06月全国2198所高校名单10、教育部关于部分高校合并、划转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