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论文科学课论文

科学探究论文科学课论文
科学探究论文科学课论文

科学探究论文:科学课“探究”新解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科学探究,即方法论方面、概念方面、认识论方面和社会方面。方法论方面涉及了实验设计、仪器的使用、数据的记录和图表的建立;概念方面要求科学探究应该是教授更多的基础知识,而不是通过实践教授事实和原则;认识论方面包括了探究是如何产生的,即学生是怎么样理解自然科学;社会方面涉及了科学观点的交流。

关键词:科学探究;探究方法论;探究认识论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与实施以来,我国教育界开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提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也就是说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又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和方式。由此可见,探究对于科学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科学探究,即方法论方面、概念方面、认识论方面和社会方面。

一、探究及探究式教学的涵义

1.探究的定义。根据美国科学委员会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给出的定义:“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探究’。一方面,探究是科学家在研究自然界的过程中用到的多种方

法;另一方面,探究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增加科学知识,获得对科学观点的理解,理解科学家是怎样研究自然界的’。”

2.探究式教学。

(1)涵义。以下介绍几种国内学者对于探究教学的定义,靳玉乐教授认为所谓探究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提出问题、收集证据、提出解释、评价解释、交流和论证解释等科学研究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学生的科学操作能力、建构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的过程。而柴西琴认为探究教学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徐学福教授认为:“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获得科学素养以类似科学探索的方式所开展的学习活动”。

(2)提出的背景和原因。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美国人一直关注科学教育的质量,这些关注的最初刺激来自于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之后,美国开始反思过去的科学教育。作为对苏联人造卫星成功发射的回应,美国政府开始承诺把越来越多的税收用于具有可推广性的科学教育计划的发展。当局还投资了上百万美元建立新课程和培养

下一代科学家使美国重返世界科技的领先地位。

二、科学探究的方法论

科学探究的方法论包括科学实验的非直线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更接近于真正科学家的实践,涉及了实验设计、仪器的使用、数据的记录和图表的建立。通常来说,我们认为科学方法是严格的一个步骤,但是科学探究的方法论告诉我们科学方法不仅仅是一个严格的步骤,还应该是一个更加灵活的概念。

科学是一个非直线的过程,如果将科学看作是直线的步骤,那么,就会将科学无意识地简化为“步骤—问题—解决”的模式。换句话说,这种模式就是当我们有关于某个问题的步骤时,那么解决方案就获得了。正因为无意识产生的这种科学模式,恰恰使我们不明白科学家对其工作和工作方式的报告所说的是什么。

所以,当学生遇到一个新问题的时候,他们应该使用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们将被给予通过系统数据收集、文献收集和理论建立来解决自己的科学问题的机会。发现将是偶然的,而不是假设的直接结果;在详细分析之前,步骤里应该有多种数据收集方式。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系统观察设计出所需要的方法,清楚在理想环境下区别什么是需要观察的,什么是需要关联、发明、解释的,最后通过测试得出推理的结

科学探究论文

科学探究论文 一、创设情境,引出探究课题 上课一开始,我就问:你们想当科学家吗?老师可以满足你们的愿望。 [科学家是儿童敬仰的人,这样做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像“科学家那样”就是要引导儿童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按照科学的过程,采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 接着出示展板:各种各样纸的标本和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以此来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然后说: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纸,根据你们的经验说一说这些纸有哪些不同?学生会说出各种各样的不同。 师:今天你们都带来了哪些纸,请告诉大家好吗?学生说出纸的名字并展示给大家。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准备了四种纸,出示自制课件:4种纸的标本。(依此出示报纸、牛皮纸、稿纸、皱纹纸,让学生说出纸的名称) [纸是学生生活中常用的物品,选择普普通通的纸做研究材料,使学生感觉到身边有科学,科学研究不神秘。] 关于这几种纸,你想研究哪些问题?学生说出要研究的问题并板书在黑板上。学生会说出想研究纸的颜色、形状、大小、厚薄、硬度、结实、吸水性、谁发明的等。这时候,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分类、筛选,确定研究的问题。

通过分类、筛选,确定研究的问题有:1、纸是谁发明的?2、纸的颜色是怎么来的?3、为什么有的纸能写字有的纸不能写字?4、哪种纸吸水性更好? 问:纸是谁发明的,大家知道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他叫什么名字?他为什么发明了纸,他用什么东西做成了纸呢?哪些同学愿意研究这个问题呢?请愿意研究这个课题的同学组成一个研究小组,选出课题组长,负责整理研究记录,下星期的课上向大家公布研究结果。 [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他们主动研究,并鼓励学生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源去获取信息。老师并没有直接把“科学知识”告诉学生,避免了“替代”学生探究的习惯做法,而是借助学生自己的问题,吸引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探究上。] 以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课下研究第二、三个问题。 确定本节课研究课题——纸的吸水性。 我们现在就来研究哪张纸吸水性更好?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先给4种纸编号。报纸是1号纸,牛皮纸是2号纸,稿纸是3号纸,皱纹纸是4号纸。 [给研究材料编号,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请大家打开学具袋,拿出这四张纸分别编号。 二、鼓励猜测,引导学生探究 鼓励猜测,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

关于小学科学课的论文

关于小学科学课的论文 本论文为素质教育方面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教学探究相关电大毕业论文,可用于素质教育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素质教育及小学科学课及学生方面论文范文。 摘要:新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在向纵深发展,在儿童阶段尤其要重视科学素质的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动手劲头足,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他们是一群可塑性极强的群体.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科学素质教育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们是否还存在应付思想,是否还是用老办法看看课本简单应付了事?如果在小学阶段不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科学潜能,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那么,就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兴趣和方法.所以,我们教师要重视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要多角度、多方面地提高教学的科学性,把小学科学课上好. 一、新课程改变观念,重视科学课的教学 在一些地方,特别是落后地区,往往不重视科学课的教学,在他们的观念里,小学的主要课程就是语文、数学,其他的都不重要,所以他们往往是以应付的态度来对待的.配备的科学课的教师不是专业的,有的是兼职;课堂上照本宣科,毫无课堂艺术之感,更别说学生是收获有多少了.还有的干脆就不开科学课,学生发下的科学课本只有自己简单看看,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得不到这个阶段应有的教育,是孩子在开发智力和潜能的重要时段得不到开发,使孩子在以后真正的接触到自然、物理、化学等学科到时候,觉得无所适从,很陌生的感觉,当然学起来会更加的吃力.更重要的是这个阶段他们的潜能没有得到开发,造成对他们思维的一种禁锢,虽然他们在以后努力的学习,可是他的思维观念、他的创新高度已然无法达到所期望的那个顶点.历史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无一不是有一个很注重开发智力、重视科学的童年.所以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重视这个问题,一个关乎千秋百代的重要命题. 二、改变传统教学,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成绩的评价者,是一言堂.即使让学生说、讨论,也是走形式,始终按老师的思路走,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学生亲密的伙伴,在科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表现应给予理解和尊重,要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应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要使学生知道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运用者,学习的探究者.学生不是留声机和接受知识的容器.在师生互动活动中教师要做好设问,比如说,这个问题你看怎样?你认为怎样做比较好?你说呢?这样亲切而激励的语言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所发现.另外,教师的角色是多重性的,可以成为二传手,也可以成为引路人.要根据学生在探究研讨活动中的进程,随时注意调整自己的角色,同时,也应该是良好氛围、问题情景的创造者,探究活动的促进者、学习矛盾的挑起者、课堂方向的调控者.要在背后帮助学生,成为学生的亲密伙伴.在课堂教学中要向全体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快乐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三、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让学生接触生活实际,,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也就能更好的学习科学.教师要鼓励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一片自主学习的天地,真

科学课教学论文范文

科学课教学论文范文 科学课教学论文范文 如何让学生爱上科学课 徐仁央 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双港小学(317000) 【摘要】新课程改革,使得科学课堂教学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它是自然科学课堂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活的活力。正因为种种原因,对教师的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学好科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而只有学生爱上它才能学好它。 【关键词】培养;观察;探究;动手动脑;反思 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情感,真正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视角去理解科学的成果,这是摆在每一个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培养学生的科

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对小学生至关重要,它将为后继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材料来讲授科学知识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科学教学仪器设备并不是很齐全,面临着这一危机。教师单靠口头传授知识,那学生是无法接受的。但是当地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是一大优势,它可以解决在教学理论知识抽象化的难题。作为小学科学课老师应有心利用山水田土、鱼虫鸟兽、花草树木等客观存在的自然资源,让学生独立自主去探索,怀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去领悟去探索自然科学的秘密。只要教师有责任心,做课改的有心人,一定能寻找适用的科学教学资源。 比如:易拉罐、小铁钉、小木块、细铁丝、铜钥匙、饮料瓶、塑料杯、注射器、橡皮管、玻璃片等等,人们看不上、用不上的东西是我们的科学课上的实验材料。我们收集起来,以便日后利用。了解周围的事物,如最近农民们在农田里干什么农事?农田里长些什么作物?哪些作物开始下种了?哪些作物开始收割了?再如当地有哪些常见的植物?有哪些常见的动物?它们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生长规律是怎样的?当地的生态环境怎样?等等,这些东西到时都可以及时地补充到我们的科学课中来。

物理科学探究活动论文

物理科学探究活动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介绍本人对物理“新课程”中科学探究的理解以及开展“物理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经验与体会,论述开展“物理科学探究活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关键词:新课程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活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赋予了我们新的教学理念与新的要求。科学探究被引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中,教材中设置了不少的探究实验。不仅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获取知识,而且更重视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有的甚至只是要求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改变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科学探究在学习中的作用,使科学探究成为一个新的教学要求和新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器材、场地等条件的限制,科学探究活动受教师的主导作用影响较大,基本体现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师需准时下课并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虽然有参与,但自主式探究活动被削弱。为此,我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了物理科学探究活动课(每周1节)。内容主要选取课本中相应的实验或制作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学生以小组活动形式为主。 一、开展“物理科学探究活动”课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兴趣。学生都是好动的,好奇心强,他们正处于探究心理的发展期;活动课刚好能迎合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3、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运用。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应用课堂中学到的物理知识,巩固知识。 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1、科学探究的意义:“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学

小学科学论文题目参考

小学科学论文题目参考 论文题目 小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测试和评价 基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探究课型探讨 小学科学课实施“以学评价”的操作策略研究 从情境中探究在兴趣中发展 选择性学习在科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探索 践行新课标教研出成效 放手让孩子去水乡古镇学科学、做科学 科学记录本让学生准备了吗 小学科学教学中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研究计划的再研究 引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科学 科学教师应亲历小课题的探究过程 浅谈如何在科学教学中促进自主探究活动的高效开展 实现有效猜想引领科学课堂 合理选材有效探究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交流的策略研究 加强小学科学观察实验教学的策略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收获科学 建立科学探究差异研究“共同体”改善后三分之一孩子认知结构

小学科学课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的策略研究 小学科学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方案的研究 解读教材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修课 细节成就精彩——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学细节的思考与实践“乱”也是一种资源 浅谈小学科学课程评价 中美小学科学教育区别研究 科学假说及其在小学科学探究中的教学策略 在科学课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谈提高科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质疑 科学课探究式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略谈 追寻科学探究活动中思维的“含金量” 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探究学习 小学科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研究 动手动脑做科学 对比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的研究 科学课管好你的小尾巴 导入是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效率的关键 自主探究课堂中教师主导的问题与对策 科学探究贵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想说敢说会说

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学四年级学生科学分组实验影响因素的分析 少一份遗憾多一份成功 小学科学课运用电子档案袋评价的实践研究 科学课教学中学生问题行为调控的策略研究 小学科学课中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实践研究 小学科学课中生活化内容与规范化探究的教学探究浅谈科学实验中合作探究的无效性及其规避 让错误成为学生进步的基石 小学科学课后主题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 借家乡资源优势促学生探究性学习 关注学生探究过程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探寻科学化和生活化的教学平衡点 让学生在科学环境中进行探究“玩”小车的教学启示基于表现的探究型教学结构模式和策略研究 把火熄灭让思想点燃 科学课,学生快乐成长的沃土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小组长期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宝剑锋从磨砺出《摆的研究》一课教学记 开放的课堂学习的乐园 让学生成为求证的主人

科学论文

浅议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探究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有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相同和不同。讲台两侧摆满了各种实验材料。有食用油、水、牛奶、蜂蜜、蜡光纸、小烧杯、玻璃片、木板、塑料小天平等。学生开始试验之前,教师提出的问题是:食用油、水、牛奶、蜂蜜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颜色、透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觉、用途等等。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一下子蜂拥到讲台上领取材料,想领什么材料就领什么材料。学生顿时忙开了,课堂上很热闹。听课的老师问一个同学,你们在研究什么呀?学生摇摇头…… 这节课,教师准备的大量工具和材料,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各种液体更多的不同,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由于教师没有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的课题,致使学生盲目地忙乱了一节课,无论是在科学概念方面,还是在科学态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得到的东西很有限。 对于小学生来说,探究绝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有人认为探究就是让学生独立研究,只要老师指导了,就不是探究。那种“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学生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的。 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之后,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否都有研究的价值,是否都能当堂研究,学生是否具备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他们整理、筛选,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研究什么,并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收集信息。 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 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生从中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当然,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之内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这才是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所追求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科学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的系统达成。

小学科学论文加强课堂常规上好科学常态课

加强常规建设上好小学科学常态课 [摘要]:加强教学常规,扎实推进小学科学常态课是切实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前提。本文着重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进行论述。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师应该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并结合我们科学课的特点,认真备课、上课、批改、考核评价为上好小学科学常态课提供保障。就学生而言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学生的学习常规,为上好小学科学常态课打下扎实的基础,并提出了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常规的一些方法策略。 [关键词]:教师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学生学习习惯常态课 有幸到实校学校参加市“中小结合”研讨活动,倾听了朱潮海老师的课——《声音的变化》,在再次欣赏朱老师细腻而完美的教学风格之余,对静悄悄的课堂深有体会。在本堂课中,共有两个学生活动:1、弹拨橡皮筋,并记录。2、拨动钢尺,并记录。在整堂课中,完全没有小组长纷纷上台领材料的现象,也没有学生拿到材料后的喜悦。只见朱老师,从左边第一组发下,等到每桌都发到以后。没一会儿就开始从左边第一组收材料了。我们后面听课的老师,还在纳闷:怎么还不进行学生活动?这时一次学生有效的探究活动已经结束了,能看到的只是学生还在埋头记录实验数据。实在令人惊叹!师生之间配合是如此默契,训练是如此有素。 而我们学校一位新教师在上《我们的小缆车》一课时,课前精心设计教案,认真准备材料,并考虑到用材料来调控学生情绪的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异常兴奋,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是“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小缆车运动起来”“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但自始至终,总有近一半人没有认真按教师的要求观察、讨论、倾听,而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在玩弄小车,或是与同学在小声交谈。教师及时的提醒甚至训斥也收效甚微。整堂课下来,学生应该完成的观察实验草草了事,教学环节变成了走过场,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提高,给人的感觉是“闹哄哄、乱糟糟”。每堂课看似热闹,师生互动、小组

科学探究论文科学课论文

科学探究论文:科学课“探究”新解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科学探究,即方法论方面、概念方面、认识论方面和社会方面。方法论方面涉及了实验设计、仪器的使用、数据的记录和图表的建立;概念方面要求科学探究应该是教授更多的基础知识,而不是通过实践教授事实和原则;认识论方面包括了探究是如何产生的,即学生是怎么样理解自然科学;社会方面涉及了科学观点的交流。 关键词:科学探究;探究方法论;探究认识论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与实施以来,我国教育界开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提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也就是说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又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和方式。由此可见,探究对于科学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科学探究,即方法论方面、概念方面、认识论方面和社会方面。 一、探究及探究式教学的涵义 1.探究的定义。根据美国科学委员会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给出的定义:“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探究’。一方面,探究是科学家在研究自然界的过程中用到的多种方

法;另一方面,探究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增加科学知识,获得对科学观点的理解,理解科学家是怎样研究自然界的’。” 2.探究式教学。 (1)涵义。以下介绍几种国内学者对于探究教学的定义,靳玉乐教授认为所谓探究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提出问题、收集证据、提出解释、评价解释、交流和论证解释等科学研究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学生的科学操作能力、建构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的过程。而柴西琴认为探究教学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徐学福教授认为:“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获得科学素养以类似科学探索的方式所开展的学习活动”。 (2)提出的背景和原因。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美国人一直关注科学教育的质量,这些关注的最初刺激来自于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之后,美国开始反思过去的科学教育。作为对苏联人造卫星成功发射的回应,美国政府开始承诺把越来越多的税收用于具有可推广性的科学教育计划的发展。当局还投资了上百万美元建立新课程和培养

科学探究论文

我来谈谈物理 我来想想,物理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的呢,是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记忆不深了,唯一的印象就是学了声,学了光,学了电,学了磁,一点点。那时的我是个倔强的孩子,哪怕很难,我也要去钻。别人都说物理很难,我偏要搞物理,那时的我问问题问得最勤,写题目写得最多,我不介意别人的眼光说我是刷题刷出来的,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可能去明白那些关于物理的东西,。影响最深的一次是我期末考试考了89分,当时班里得这个分的人很少,我很开心,却没有表露出来。可是呢,后面的学习中,我的物理还是没有提高多少,有时考得很好,有时考得很低,我尝试着去分析原因,课却不知道为什么,我知道我与聪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我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强,接受能力也没有那么好,可我身上有中国人的特质,那就是相信勤能补拙。别人都说物理难,我心里却暗暗不那么想,尽管我学得不是很好,我也不知道自己哪儿来的信心,现在想来也好笑。 我对物理有很大的兴趣,自我是那么觉得。我也很享受学习物理,解题的过程。尽管我学得真的不好。可是物理是很痛苦的,尤其是当我想不出来的时候,并且无法理解的时候,与我的性格有原因,我本勤奋,理解得也蛮多,可别人给我讲我还不明白,内心很难受。上了高中,貌似跟初中没有多大的变化,物理依然是我的喜爱,平时花最多的时间也是物理,还是一样勤奋做题。可我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上课无法集中精神去听课,尤其是没预习,真的无法跟着老师的思路去理解,去明白。我总是自己来,那是我好像进入了一个怪圈,老师布置的练习我都不喜欢写,就是喜欢写自己买的,哈哈哈,所以高中跟初中我缺交作业是最多的。高中还是老样子啊,在普通班当了物理课代表,成绩在班里还算好,物理也还可以,就是达不到学得好的境界,我怎么也想不透啊,很是郁闷。课面对物理的时候,心里还是涌起喜欢的感觉啊,我不明白为什么,想也想不透。我的物理学得比一般人好,却总也够不着学霸的境界。那时班里几个男生,不听课不做题物理也学得很棒,考试总是物理高分,我真的想不透啊。 还好我没有走进死胡同里,高中过去了,到了填志愿,猜怎么着,专业居然选了物理,明知道很难,可我像被下了蛊一样,还是继续选择物理。现在呢,大学本科二年级了,想考研,怎么着,想考中科院,想继续研究物理,哈哈哈,这个想法我自己都觉得搞笑。对自己自身的优势不清楚,就凭着一股喜欢又讨厌又害怕的感情就这样走上一条路,这样真的对吗,真的适合我吗。大学还是一样啊,不管我怎么做,物理还是不好啊,力学一样挂科重修啊,心里面是很挣扎的。可仿佛挣扎战胜不了喜欢啊,还是喜欢。可是呢,因素是很多的呀,大学不像高中那样了,可以用刷题提高,不像高中那样有老师给你讲,有教材给你总结归纳,大学的课程仿佛走了一条原始的路,去探究,去探索。这也是说得比较高大上了,实际上就是老师讲完课就走,内容多,时间少,能专心下来学习的时间很少,更别说是专研物理了,实验呢就是按照步骤来做,我不知道意义在哪里,实验报告千篇一律, 大学啊,物理专业,学了力学,学了热学,学了电磁学,每一本书里的内容我都大概记得。可是要做到真正地去理解它们真的好难啊,好难啊。我也知道,学习物理最重要的是思考,只有思考了,才能把问题想清楚,更能去理解它。可是,对于现在的大学本科生来说,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起码在我身边的人看来。我自己也是这样,总想找一大块的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可是又似乎总找不到,找到了又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下手,想了又觉得是浪费时间,最后什么都没得到,

小学科学课打造有效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课打造有效教学论文 敦化市大石头镇中心小学校唐恒利 小学科学课是孩子接近科学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我们上科学课的老师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去吸引学生,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是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从而爱上上课学科。 一、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看到“科学”两个字,不少学生就会觉得科学是那么的神秘,那么的遥不可及,从而对科学课产生一种畏惧感。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平平常常的事情里,就蕴含着许多的科学道理,例如: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会比晾在室内干得快;天气太热了,巧克力就会容易熔化;毛毛虫长大了,就会变成花蝴蝶……因此,在平时的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能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了解科学无处不在,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我在上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课第二课时时,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时,我举起一杯水问:(1)杯里装的是什么?(学生:水)。(2)把食盐放在水中并轻轻摇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会沉在杯底、会化了的、会不见的……)。(3)让学生分组实验,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4)学生汇报:(食盐不见了)。(5)对于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疑惑吗?(学生:食盐哪里去了)。问题产生了,学生自己提出了他们想要研究的问题。此时,因势利导,让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研究。这一环节很重要,教师要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教师设计的情境就是起到“引领”学生进入探究活动的作用,使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36348

科学教学论文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科学》 作者:谢世平小学科学是在自然的基础上更全面,更科学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科学真谛能力的一门学科。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和寻找得出结论的过程并在过程中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切实带领孩子们一起去领略科学探究中的乐趣呢?一、“探究”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小学三年级学生是《科学》课初始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学生对科学教材产生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勇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针对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实践来总结、验正的。,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再通过联系课内所获知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顺水推舟,让学生动手做够,动口说够,动口问够,动脑想够,动眼看够。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合作交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一个知道学习需要合作的孩子往往是个幸运的孩子,他会因此而找到探究的兴趣与共事的伙伴;一个善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能干的孩子,一个乐于合作

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成功的孩子,他会因此而学会科学学习乃至科学探究,并且从中享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如我在教学《改变浮和沉》时,为了使一些物体改变浮沉状况更为直观、形象,特意引导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每人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注意倾听它人的看法,敢于失败,敢于竞争。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很多种不同方案,然后经充分讨论选出最佳探究观察和想象能手。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教师能主动做好事件的引探,并注意到小组各成员的分工与协同作用,使每一小组的同学人人都有事可干。取得了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的喜人效果。 二、“电化教学”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参与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此外,一堂40分钟的《科学课》,是由多个实验活动—问题—实验活动组成的,如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教《物体的热胀冷缩》时,我设计了一个小课件,开始是小朋友烧开水的生活情景动画录像,当放到“盛满水”和“烧时茶壶溢水“等几个情节时,在“茶壶溢水”的画面的小朋友头脑上出现一个个的“?”,这样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通过研讨、实验,使学生先得出“物体

小学科学论文小学课堂教学改革_通用版

小学科学论文-小学课堂教学改革通用版 1.增加课堂的有效性,增加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学会用有技巧的课堂提问来诱导学生深入思维和深度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增加课程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提问的时机。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问题提问的次数和有效性,不能不提问题,也不能随便提问。而是应在学生学习处于理解问题有疑难、思维需深入、规律探究遇困时及时提问,以此引领学生深入高效地学习。 (2)掌握提问问题的难度。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提问的问题过难,则会增加学生的挫败感,打消了他们积极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若是提问的问题过于简单,则会使得学生骄傲自满,对学科产生轻视,不利于学生学习。因此在提问问题可以宽泛,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当学生解决问题有困难时,再缩小问题给学生解决问题明确一点方向。 (3)注意对提问的及时追问和反问。为了真正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这时教师要及时的对刚刚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问或是追问,引导学生对问题有更加深层次的思路。 2.加强感情交流,融洽师生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多积极有效的和学生进行沟通,鼓励学生多说多做多思考,在课堂上变得的活泼。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我们应该尽可能的照顾学生的不同性格,不能千篇一律地、无区别地对待他们,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要更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少一些威严,多一些亲近感。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也不会处处担心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恐惧,继而会有更多精力去学习和思考。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呵护孩子未泯的童心。对于教育我们首先要注意对学生的保护。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爱迪生,你的讥笑声中有瓦特。一个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很有可能因为

科学研究报告的小论文5篇

科学研究报告的小论文5篇 铁片的秘密 我们学习了《铁罐和陶罐》,知道了铁罐放在泥土里容易腐烂,我的脑袋里冒出了一个小问号:那么铁放在哪里生锈最快呢?为此,我反复思考研究做了一个小实验。 我事先准备了三个小铁片。一个放在温度低的地方——冰箱;一个埋进泥土里;最后一个放在盐水中。看看哪一种会更快使铁片生锈。一天下来。我来到冰箱,小心翼翼地拿出铁片,仔细观察起来,可铁片却一点儿变化都没有。我接着来到花盆前,挖出藏在土壤里的铁片,可结果仍是如此。最后我来到水杯前,拿出浸在水里的铁片,可也是一点都没变。这可让我纳了闷:“难道得时间长一点才能出效果?”我将信将疑地离开了实验地。几天之后,我又来到那儿,惊奇地发现在泥土里的铁片有一点点生锈,而在盐水里的铁片早已锈迹斑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打开了电脑,才知道原来是原电池反应,离子导电。因为两种金属通常是活动性不同的两种。以铁和铜为例。因为空气中有水分,水中通常容有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铁片遇到酸失去电子成为铁离子,电子则通过金属移动到铜,再还原成氢气,形成一个原电子。这种反应成为析氢气反应。铁的这种腐蚀内称为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比一般的氧气还原性腐蚀速率更快。 从实验和资料中证明,盐水会让铁片更快生锈! 毛球修剪器 你家是不是有毛衣?我想,你一定说有的。现在的每家每户都有毛衣,可是你是否观察过毛衣呢?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毛衣上有许多的小圆球,由毛衣上

的毛组成。这样不仅妨碍美观,还会让你摸起来非常不舒服。如果处理不当,会损坏整个毛衣,反而更不好。这个时候就轮到毛球修剪器上场了。只见它开足马力,对着毛球一刮,就看见毛球全部都不翼而飞,毛衣干干净净。正在我对这个毛球修剪器赞叹不已时,突然升起一团疑云,毛球修剪器到底是怎样修剪的呢? 我正疑惑时,爸爸发话了,让我自己去寻找答案。 我拿出说明书,仔细的研究了一下,便开始拆修剪器。我先把修理器的开关关闭,再把最外层的外刀网旋开,拔出来,然后再把最主要的圆刀拿出来,上面有着极其锋利的刀片,再往下就看见了风叶,上面有着四块竖起来的板,打开开关就会飞快的转动,在风叶的最下面,还有着一个巨大的缺口,毛球就是从这里掉下去,掉进储物仓,保存在里面。 原来,这个修剪器,由一个马达转动风叶,风叶连接着圆刀,风叶一高速转动,圆刀也高速转动。外面的外刀网隔开了衣服和圆刀,防止直接接触衣物造成的破损。外刀网上有许多小孔,在接触衣物时让毛球伸进外刀网,被圆刀直接割断。被割断的毛球从圆刀的旁边掉入下面的风叶上。风叶上的四块竖起的板子在高速转动的情况下,像打羽毛球一样,把毛球“打”进储物仓。在实验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一把外刀网旋下来,这个修理器就不再转动。难道是没电了?那为什么刚才还转的这么快?经过我多次试验,发现风叶旁有一个按钮,就像冰箱上的灯一样,有个下压按钮。外刀网旋紧后,会把这个按钮往下压,压到最底部时,保护功能就会关闭,修剪器就会正常工作。 原来一个毛球修剪器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啊! 皮鞋为什么越擦越亮 星期天,看见爸爸那双满是灰尘的皮鞋忍不住叹气‘‘唉,看来又是我做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白岩镇魏旗小学:支启辉我不是科学专业教师,由于教师编制调整学校教师岗位变动,并且我近二十年没有上这门课程,本学期初首担任六年级两个班科学课,心理感到压力重重,很担忧上不好。因为小学科学课是一种新课程、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的科学实践活动,实践难度较大的学科。开始上第一节课前虽然作了很多准备工作,自我感觉很不理想,我悟感到要上好一节科学课不次一语文、数学的一好课。在科学教学中如果只是给学生一个词语,然后在从词语到现实和实际中讲。那么这样的科学课堂教学是枯燥,学生不感兴趣,会把科学学习活动变成沉重的、枯燥的、单调乏味的课。只让学生读、思考、记忆、回想,这真是一种无法胜任的使人精疲办竭的劳动,是摧残学生的体力和智力,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态度。我认真读教材、看光碟、上网查阅…….。去上好科学课? 科学课堂的主要性质,是通过带领学生经学习活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获得大量的直接认识经验及收集资料获得丰富认识经验,通过合作、发表、讨论、与他人交往的经验,去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等科学探究活动。教师要不断地通过提问题创造机会去激发学生思考,推动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课堂要让学生体验,不是简单记忆、而是通过学生的参与、交往、实践、探索、归纳等活动,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学生体验、技能和

态度是根基。科学概念的理解、技能的获得、学习态度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准备,精心设计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难度适当,充满儿童情趣的活动。使每一节科学课都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回忆。 课堂教学任务将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使学生形成以科学观念为核心,形成自我学习能力和欲望。教师把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知识聚沙成塔,滴水穿石的水。学生在学习某种新概念、新规则的过程中,由原有内部认知结构有差异甚至有矛盾,会产生困惑,必须遵循排除干扰之后才能平衡,新概念、新规则才能真正为儿童所掌握。课堂教学要从学生身边的问题入手,学生的亲历、事物中产生等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所要采取的主要方法。让学生头脑中对科学的原有经验与观察到的事实和同伴的意见发生碰撞,体会到自己经验的。重视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前的前概念,科学课堂教学是学生通过一个个有结构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重演历史上科学理论的产生过程。是学生不断形成科学概念的过程。教师要将学生们新概念取代旧概念的顺应过程中。 课堂教学满足学生探究的需求,要改变过去繁、难、偏、旧的弊端,教师在指导学生活动时,必须把活动做深、做透、做扎实。不一定按照教材和课前的设计推进课堂,应灵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其次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如果学生自认为不能胜任学习的话,即便他们实际能学好,他们也可能会失败甚至会放弃努力。因此,教师不仅要努力使学生对任务富有趣味,还必须想办法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乐于给予学生渴望的额外帮助,使在学生在活动中,要富于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给学生新的刺激,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让他们在对新鲜事物的尝试中,能主动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愿意调动自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第一章:总论 一、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意义、概念、特点) 1、意义:(背) ①开展学前教育科研,为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②探索学前教育规律,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③丰富学前教育研究成果,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 ④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2、概念: ①科学研究的概念。 (背) 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探索客观真理,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它是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活动。 (理解) 科学研究的目的不在一成不变地记录或收集事实资料,而是要经由概括、演绎与实证的方法,建构出一套科学的理论,用一组精要的理论性架构来描述、解释及预测复杂的事实。 ②科学研究的特点。(背) 客观性:资料来源于客观。 研究过程客观。 研究结果客观。 创造性: 继承性: 系统性: 控制性: ③学前科学研究的概念。(背)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认识学前教育现象,探索与发现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创造性活动。 ④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背) 科学研究的一般特点:客观性、创造性、继承性、系统性、控制性。 自己的特殊性:多因素、实践性、持久性、有条件的控制。 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背) (一) 生态化、现场化与跨文化 ①生态化: 就是强调在真实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环境中研究教育规律,提高教育的外部效度,提高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②现场化: 是指在学前教育的现实环境中研究教育与人的发展的规律。 现场观察———自然观察法。 现象研究 现场实验:在自然的真实的环境中尽可能地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来 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以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③跨文化: 将同一课题应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以此作为研究的对象,探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共同规律,或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前教育差异中,研究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教育与人的发展的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平安堡学区实验小学彭守龙 一、巧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成功的科学教学课,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好奇心,求知欲。教师要通过巧设悬念,引导将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继而转化为探究兴趣。如:在《让灯泡亮起来》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构造,看看电池夹、小灯泡电线是怎样安装的,接着指导学生合作连接线路,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时,学生初步感受到不用手按住灯泡就亮起来了的兴趣,进而要学生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2个、3个……灯泡灯座、电池盒连起来让更多灯泡亮起来呢?现在让我们合作连起来吧!这样,学生的好奇心立刻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情绪高涨,为后面的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观察,教给探究方法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特点。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主要是教给方法,而关键是从指导观察入手。由于少年儿童受知识水平,年龄特点和思维能力等局限,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无意性、情绪性比较明显,而知识的选择性较差。他们只注意表面现象,而不能仔细地,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结合观察的具体内容,给学生提出观察的要求,让学生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这些内容?重点观察什么? 综上所述,教好科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行探究之中,以此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理解、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这一任重道远的艰巨之路,教师应站在世纪的高度,深入钻研课标和教材,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就能走出一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教育之路。利用“摩擦生电”的知识,我们可以做一个小游戏。在一个小碟子里装上一些干燥的米粒。然后,把塑料小汤勺用毛衣或毛料布块摩擦一会儿,这时,汤勺上就产生了电荷,具有了吸引力。把小汤勺靠近盛有小米粒的碟子上面,这时小米粒受电荷的吸引,就会自动跳起来,吸附在汤勺上。这时,有趣的现象就要发生了——刚刚吸上汤勺的小米粒,一眨眼工它们又像四溅的火花,突然向四周散射开去。这是什么原因呢?

科学探索 论文

幼儿科学探索过程的技能培养与学习方式的研究
作者:张敏 刘霞来源:山东学前教育网时间:2013-04-27 点击:1892 次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研究课题选登
课题名称:幼儿科学探索过程的技能培养与学习方式的研 究 课题编号: 2011-YB-176 课题负责人: 张敏 刘霞
开题报告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学前期的幼儿天生对周围世界中的科学现象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他们喜欢尝试新 鲜事物,喜欢像科学家一样探究各种自然现象,喜欢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感知周围世界的 变化,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究潜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要求我们:要尽量创 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科学探索过程,即是系统收集知识的过程,幼儿亲历科学探索过程,更可以说是自 我发展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进行总结、得出结论贯穿于整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要用到各种技能如观察、分类、运用时空、确立关系、数量化测量、 交流、实验、控制变量、解释数据、下定义等,但这些技能并非儿童天生就能运用自如。 所以要想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实质意义上的自我发展,迫切需要教育工作者关注探 索过程,关注幼儿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技能障碍,关注每个孩子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 有效的跟踪培养,让每个幼儿能够在自己不同的水平上得到提高,真正体会和掌握解决 实际问题的技术,从而使科学教育成为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和潜在能力充分开发的一 种力量;因此我们选择研究幼儿科学探索过程的技能培养与学习方式,实质着眼于幼儿 的长远发展,旨在为培养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相关能力 做准备。 我园在十一五期间开展了幼儿科学教育策略的研究,对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各年龄段科学区材料的投放与指导、科学教育环境的创设等方面做了积极深入的探索。 通过系统培训和课题研究,老师们具备了一定的学科知识,积累了相关的实践经验,为 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我们深知,我园前期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关注老师“教” 的层面,对幼儿的“学”关注不够,尤其是对幼儿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方式还没有进行深 入的研究。基于通过实践所发现的问题,我们决定“以学定教”,将研究的方向转向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