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第六册第18课《原来是周校长》教案
聋校语文第六册教案

聋校语文第六册教案【篇一:聋校语文第六册 13螳螂】13 螳螂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
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观察图画,提高学生有顺序观察的能力。
3、会用“什么时候,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怎么样”的句式说、写句子。
4、能正确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难点:正确观察图画,提高学生有顺序观察的能力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
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能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三、教学难点:正确观察图画,提高学生有顺序观察的能力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看图。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它的名字叫“螳螂”(板书)螳螂是种昆虫,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它。
3、读题,教学“螳螂”。
(二)、教学生字词1、读课文,勾画不认识的字。
2、提出生字全碧灵触角抖腿镰刺蚱3、教读字音。
4、再读课文,勾画不理解的词。
5、理解词义。
6、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指导书写(四)、巩固练习1、读字词,讲词义。
2、写字词。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螳螂》的生字词,下课后认真读和写。
六、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2、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13螳螂全碧灵触角抖腿镰刺蚱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们班学生都很认真的听课,能很好的回答问题。
在教组词时好的学生都知道词语都在课文里,不认真的学生就不会,尤其是程建东和严笑远。
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观察图画,提高学生有顺序观察的能力。
2、会用“什么时候,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怎么样”的句式说、写句子。
3、能正确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三、教学难点:正确观察图画,提高学生有顺序观察的能力四、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听)写词语。
2、讲讲词语的意思。
(二)、新授1、读课文,读出停顿。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8课《永远记住您,老师》教案 教学设计

18 永远记住您,老师课型:精读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默读课文,理清顺序,理解文章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在品读句子中说感动,体会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师生间的浓浓深情2、激发学生对老师,对海伦·凯勒的敬佩和赞叹。
学情分析:老师与学识在一起学习的时间比较多,而且对教师的良苦用心大都能体会的比较深刻,因而,本文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教学中要数以引导学生从作者朴实的叙述中体会她饱含的深情,特别要体会通过具体事例来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描写人物的方法,特别是通过介绍安妮老师自身的经历来烘托人物精神的写法。
教学方法:教法:四节循环教学法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说说课文记叙了那几件关于安妮老师的事。
3、正确,流利的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介绍海伦,导入新课1、简介海伦美国残障教育家,她在十九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她的导师安妮•沙利文通过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后毕业于哈弗大学,死后因为她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贡献感动了全世界,各地人们都开展了纪念她的活动。
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本文写的是海伦•凯勒接受安妮•沙利文老师教育的事,是什么原因让安妮能把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培养为一个有用的人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说说课文记叙了那几件关于安妮老师的事。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出示自学指导(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给课文分段。
(四分钟后汇报)1、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2、小组内讨论交流3、反馈(1)先自己读生字新词,然后同桌互读生字:晰帕耶悯欺腑词语:蕴藏怜悯肺腑繁花似锦无拘无束南腔北调4、齐读生字新词5、在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因又聋又瞎而生活在沉寂和黑暗的世界里。
第十八课:永远记住您,老师公开课教案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理清顺序,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安妮·沙利文与作者之间发生的事,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深厚的师生情谊。
3.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学习课文通过具体事例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或多媒体资料。
学生:海伦·凯勒的事迹资料。
教材简析这篇课文以海伦·凯勒自述的方式,饱含情感地描写了安妮·沙利文老师对她的教育令其终身受益以及她对安妮·沙利文老师的感激、热爱之情。
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先写“我”因又聋又瞎而生活在沉寂和黑暗的世界里;再写安妮·沙利文老师对我的教育;最后写安妮老师的教育令我终身受益。
整篇文章抓住老师爱我、我爱老师两条情感线,将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事例具体,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以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是本文一大写作特色;以自述方式,两条情感线索并行,把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充分表达了师生之间的浓浓深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文章内容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从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难点是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描写人物的方法,特别是通过介绍安妮老师自身经历来烘托人物精神的写法。
建议本课教学1~2课时。
解读与提示*第一部分(第1段):写“我”因又聋又瞎而生活在沉寂和黑暗的世界里。
这部分先写人们认为“我”是个傻子,接着写我是个傻子的原因,再写又聋又瞎令我生活暗淡无趣,难过不已。
我降临到这个世界才19个月,就失去了很多认识世界的机会,只有靠双手的触摸和慧心去认识世界。
因此,“我的举止简直就像一只动物,在沉寂和黑暗中爬行”。
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
*第二部分(第2~13段):写安妮·沙利文老师对“我”的教育。
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详细介绍了安妮老师教我识字词、教会我怎样玩耍、教我喂鸽子感受空气的存在、陪我上大学、教我学说话几件事,高度赞扬了莎利文独特的教育方法和老师强烈的爱心,表达了作者对莎利文老师的感激、敬爱之情。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通过学习本课的词语使每个学生完全掌握并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能够灵活运用词语造句。
以下是出guo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供您参考,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教学目标】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一、知识目标自学并掌握好本课的“跪、敷、凸、追悼、惊异、爱戴、吊唁、团聚、怒号、阴暗、呻、流露、绷带、麻木、深奥、咳嗽、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
”等词语,理解本课生字,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的词语使每个学生完全掌握并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能够灵活运用词语造句。
三、德育目标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跪、敷、凸、追悼、惊异、爱戴、吊唁、团聚、怒号、阴暗、呻、流露、绷带、麻木、深奥、咳嗽、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
”等词语并灵活应用。
2、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重点词语。
教学难点:掌握词语的运用范围。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课本、黑板、粉笔、教案、课件一、导入新课1、对鲁迅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能做个简单的介绍吗?(交流资料)对,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今天我们再学习关于鲁迅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板书课题)3、看看课题,想想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
1.结合“阅读引导”让学生默读课文,给每个段落标上序号,整体感知课文。
2.听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画出生字、生词。
3.练习有感情的狼读课文,理解课文脉络。
(1)全文课文分成几个部分?(三个部分)(2)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4.学习第一部分,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讨论后回答。
(1)这部分从哪些方面表现出了人们对鲁迅的爱戴和悼念?(2)“我”为什么悲伤?让学生找出具体语句,饱含感情的朗读病回答。
18原来是周校长课件

xīn
kŭ
辛苦
zé
责任
课堂练习:
周(周校长 ) 同(同学们 )
屑( 纸屑 消( 消灭
) )
辛( 辛苦 ) 幸( 幸福 )
卫(卫生箱 ) 工(工人 )
苦( 辛苦 ) 哭( 哭了 )
责( 责任 ) 绩( 成绩 )
弯(弯着身子 ) 湾(月亮湾 )
18原来是周校长(第六册) 第二课时
(讲读课文)
雷志英
复习:
1、默写字词。
2、通读课文。 3、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答:课文有两个自然段。
4、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答:第一自然段有4句话。
分析第一自然段:
1、谁什么时间来到什么地方?
2、“我”走到什么地方,发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
3、这个人是谁呢? 4、她在做什么?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读句子理解这几个短句的先后顺序。 3、看图并结合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4、教师演示,让学生观察动作的先后顺序。
我望着老校长说:“周校长,您辛苦了!”
一个人 蹲着 我 发现 干什么 弯着身子在 正 教学大楼前
我发现教学大楼前蹲着一个人,正弯着身子在干什么。
3、照样子仿写句子。 (1)板书习题: 例:( 我 )( 走上前去 ), 一面( 帮着干活 ),一面(说: “周校长,您辛苦了”) ( )( 面( ),一面( ) ),一
“一片片”说明周校长拾的纸屑不是一片 两片,她把地上的许多纸片都拾了起来。
“又”表示做了一件事,再做一件事。课文 中指拾完纸屑,再擦卫生箱。
因为周校长认为打扫卫生,爱护校园 整洁,虽然累了点,但这是应该做的,所 以她说“没什么”。
6、课文第一自然段先说什么,再说什 么,然后说什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北京课改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北京课改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北京课改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北京课改版的全部内容。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同学们,如果一个孩子双目失明,那他的世界又会怎样呢?(黑暗一片)2,导入:这节课,我们跟随作家金波去感受他笔下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板书:)二、速读课文,感悟心声——感悟爱1,下面,请快速默读课文,出示:快速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生字词并注音.思考:文中围绕盲孩子,讲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生齐读,重点指导“潺、孪、霹雳”的书写,理解“踉踉跄呛"意思。
汇报:盲孩子在影子、萤火虫等的帮助下,获得光明的故事.三、品读课文,感悟光明-—体验爱过渡:在盲孩子的世界里,没有光亮,没有色彩,只有—-黑暗、寂寞、孤独.(板书:)1、出示:文中开始的哪些语段能感受到盲孩子的寂寞、孤独?是谁帮助了盲孩子?又是如何帮助他的呢?预设:出示7—14段,先1-2组分角色读(评议:他们读出感觉了吗?).3—4组再次分角色读,注意语气词,对比读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盲孩子的孤独,影子的真诚、和气。
)2、影子的到来,盲孩子的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快速阅读课文18—28段,(出示:)①生自由读,汇报:找到朋友,一起玩耍,很快乐。
②师:带着一份惬意,我们一起去感受这美的意境,这快乐的时光。
(老师范读书18段,问;你能感觉到这美的意境和他们的快乐吗?带着这种感觉学生再读).③哪一段生动地表现出盲孩子心情的变化?④出示19段: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永远记住您,老师》教案西师大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永远记住您,老师》教案西
师大版
第1页
2011年11月22日第十一周节次:上午
18)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教“我”学说话安妮老师费了不少心?实际上安妮老师对“我什么都费心。
19)文中哪一句话是安妮老师教“我”做人的道理,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以及战胜困难的方法?【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能退缩,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继续努
力,直至成功】
2、要求学生带着教师提问齐读课文,边读边想。
3、分四人小组讨论教师提问,巡视指导。
三、全课小结:
1、从安妮老师与“我”之间的事中,你认为安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有爱心、
有耐心……】
2、为什么安妮老师从不怜悯“我”,也从不轻易表扬“我”?【在安妮老师的眼里,
她从来就认为“我”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认识世界的方式不一样罢了,她坚信
“我”总有一天会和正常人一样,因此从不怜悯“我”、表扬“我”只是耐心的教导“我”、
帮助“我”。
】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预习《韦德的心愿》一文。
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成功的关键在于:
要求学生带着教师提问齐读课文,边读边想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第2页。
聋校语文第七册第18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18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内容:7个生字词、1篇课文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
会使用常用词语。
能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内容。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3、能说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能看课文插图说话,再写下来。
5、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会默写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挂图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演示法教学时间: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预习课文教学目的: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8 我要的是葫芦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指导学生看图,理解图意。
2、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3、板书生字hú lú téng pà葫芦藤怕yán cái zhì自言自语才治4、教学生字。
5、再读课文,从课文中勾画出不懂的词语。
6、理解词语的意思。
葫芦:指图理解。
藤:指图理解。
怕:用表情、动作理解。
才:文中表示强调所说的事。
治:文中是指把蚜虫消灭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1、读字词,讲讲词义。
2、读课文。
四、作业:抄写字词、朗读课文课后分析:本课的“才、治”两个词语学生掌握情况不理想,需要在今后的的运用中进一步领会。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教学目的:能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内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能说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教学过程:一、复旧看(听)写词语葫芦害怕治一治绿藤二、授新1、讲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
(2)图文对照,理解句子的意思。
(3)思考:葫芦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最后长什么?读“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这句话说明什么?(葫芦先长叶子,再开花,后结果。
这句话说明那个人很喜欢小葫芦。
)(4)指名说说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第一自然段讲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上结了几个小葫芦,那个人每天都去看那些可爱的小葫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原来是周校长
教学内容:7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
会用常用的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观察图画,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
懂得自然段中几个情节的先后顺序。
教育学生学习周校长热爱学校,爱护校园整洁的思想。
3、会用“谁怎么样,一面怎么样,一面说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2、学用“谁怎么样,一面怎么样,一面说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仿照课文,联系实际,说、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教具准备:放大课文、挂图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8个生字新词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扫除生字词障碍,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生字词
1、带学生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2、板书生字词:
周校长卫生箱弯着身子纸屑辛苦责任
3、读词语,打指语。
4、帮助学生识记拼音。
5、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屑”的书写。
5、理解词义:
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理解词义。
6、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巩固练习
组词:
卫()弯()屑()
辛()苦()责()
五、作业:抄写生字词
课后分析:字词较少,而且都是生活中用到了词语,因此教学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的:正确观察图画,理解第一自然段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看听话写词语:
周校长卫生箱弯着身子纸屑辛苦责任二、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通读课文。
2、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3、读第二句话。
(1)对照图理解第二句话。
(2)划出重点词:蹲、弯
(3)齐读第一句话,进一步理解句意。
4、讲解第四句话。
(1)齐读句子。
(2)读句子理解这几个短句的先后顺序。
(3)看图并结合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4)教师演示,让学生观察动作的先后顺序。
(5)进一步理解句子意思。
三、巩固练习
1、看表演练习说句子。
2、分组表演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课后分析:学生理解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在朗读与表演中也领会了句子的先后顺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目的:正确观察图画,理解第二自然段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句子的先后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文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第一句话是写什么?第二句话写了什么?第三句话呢?第四句话又写了什么事情?
4、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领学生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2、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表演课文内容。
3、读句子,体会句中人物的动作表情。
4、重点讲解文中“谁怎么样,一面怎么样,一面说什么”的句式,体会文中“我”的感受。
5、读周校长说的话,体会周校长的思想感情。
6、再读句子,理解句意。
6、再请学生表演,进一步理解句意。
三、巩固练习
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课堂小结
教育学生学习周校长热爱学校,爱护校园整洁的思想。
五、作业:背诵课文。
课后分析:课文理解了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理解了句子意思和句子的先后顺序。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指名学生复述课文。
二、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1、把下面的词语排成通顺的句子,想想词语的意思。
周校长我望着您辛苦了老校长说
一个人蹲着我发现干什么弯着身子在正教学大楼前
(1)读词语,想想词语的意思。
(2)想想怎样把这些词语排成句子。
(3)指导学生说句子。
(4)写句子,加标点。
(5)读一读写好的句子
2、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我)(走上前去),一面(帮着干活),一面(说:“周校长,您辛苦了”)
()(),一面(),一面()
()(),一面(),一面()
(1)读例句。
(2)分析句式。
(3)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仿照句式说句子。
(4)把句子写下来,读一读。
3、把下面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
他把地上的纸屑一片片拾起来。
他把纸屑投进卫生箱。
他用湿抹布擦卫生箱。
小华接过练习本。
小华把练习本放在桌上。
小华用铅笔在练习本上做作业。
(1)弄清题目要求。
(2)举例讲解答题方法:
他把地上的纸屑一片片拾起来。
他把纸屑投进卫生箱。
他用湿抹布擦卫生箱。
他把地上的纸屑一片片拾起来,投进卫生箱,接着,用湿抹布擦卫生箱。
(3)指导学生改写句子。
(4)读一读句子,进一步理解句子意思。
三、作业: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五。
课后分析:大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习题。
还有少数学生做排列句子时需要在老师指导下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