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链球菌的试验方法

合集下载

溶血性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3.2 革兰氏染色镜检 挑取可疑菌落染色镜检。β型溶血性链球菌为革兰
氏染色阳性,球形或卵圆形,常排列成短链状。
3.3 触酶试验 挑取可疑菌落于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适量3%
过氧化氢溶液,立即产生气泡者为阳性。β型溶血 性链球菌触酶为阴性。
3.4 链激酶试验 吸取草酸钾血浆0.2 mL于0.8 mL灭菌生理盐水中混
2 分离 将增菌液划线接种于哥伦比亚CNA血琼脂平板,
36 ℃±1 ℃厌氧培养18 h~24 h,观察菌落形态。 溶血性链球菌在哥伦比亚CNA血琼脂平板上的典
型菌落形态为灰白色、半透明、光滑、表面突起、 圆形、边缘整齐,并产生β型溶血。 3 鉴定 3.1 分纯培养
挑取可疑菌落分别接种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和接 种TSB增菌液, 36 ℃±1 ℃培养18 h~24 h。
3.5 杆菌肽敏感试验
取可疑菌纯培养物,在0.5 mL灭菌生理盐水 中混匀,用棉签沾取TSB增菌液均匀涂布于 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上,用灭菌镊子夹取 杆菌肽纸片,放于琼脂表面,36 ℃±1 ℃培 养18 h~24 h,如出现抑菌圈即为敏感,同 时用已知敏感菌株作为阳性对照。β型溶血 性链球菌为杆菌肽敏感。
3.6 可选择使用生化鉴定试剂盒或生化鉴定 卡对可疑菌落进行鉴定。
结果与报告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报告每25 g(mL)检 样中检出或未检出β型溶血性链球菌
亚血琼脂代替了血琼脂平板; —— 完善了操作步骤; —— 在人血浆的基础上增加了兔血浆和绵羊血浆; ——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A。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4789.11-1984、 GB/T 4789.11-1994、 GB/T 4789.11-2003。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程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报告

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

预防措施
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如 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 可能的感染源等,以降低 感染风险。
病情监测
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及 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 并发症和异常情况,确保 患者安全。
05
注意事项与建议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措施
实验室防护
进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时,实验 操作区域应保持通风,工作人员 需佩戴一次性手套、实验服、口
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
2023-11-10
contents
目录
• 简介 • 检验方法 • 检验流程 • 结果分析 • 注意事项与建议
01
简介
溶血性链球菌的定义
• 溶血性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其特点是在培养过 程中能产生溶血现象。它是人体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可引起多 种感染疾病,包括扁桃体炎、咽炎、丹毒、猩红热等。
03
检验流程
样品采集与处理
采集咽拭子、血液、尿液等样 品,确保采集方法和操作规范 。
将采集的咽拭子放入适量运输 培养基中,血液和尿液可直接 接种培养基。
在运输培养基中保存样品,尽 快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细菌分离与培养
将咽拭子接种至5%羊血平板和 巧克力平板上,血液和尿液接种
至巧克力平板上。
在35℃、5%CO2的环境中培养 24-48小时,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04
结果分析
数据分析与解读
实验室数据评估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细 胞形态、生化反应、药敏试验 等,以确定溶血性链球菌的特
性。
数据对比与参照
将实验数据与已知的正常值或参考 范围进行对比,以确定是否存在异 常。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 室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病 情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治疗方案。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基本信息】[简要描述]·溶血素“O”(SLO)是A群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具有溶血活性的代谢产物,相应的抗体称抗链球菌溶血素“O”(Anti-streptolysin“O”, 抗O或ASO)。

·ASO试验是指通过测定血清中的ASO抗体效价,来判断患者有无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ASO试验可作为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还对检测风湿病是否活动较有意义。

[其他名称]抗O、ASO【测定方法及参考值范围】·乳胶凝集法(LAT):阴性或<500U。

·溶血抑制法:儿童<250Todd u;成人<166Todd u。

(Todd单位为抗体效价稀释度,1932年Todd建立ASO测定法时用滴度表示沿用至今。

另外,U用于国际单位,等于IU,此处用u,意为非国际单位。

下同)·微量滴度法:儿童<320Todd u;成人<240Todd u。

·散射比浊法:<200Todd u;或<145u(Beckman Study)。

【结果及临床意义】[阳性或升高]◇疾病因素·活动性风湿热注释:感染后4-6周,80%的患者阳性,如果合并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加快,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风湿活动。

·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注释: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症及其后续症ASO阳性率:60%-9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扁桃体炎注释: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症及其后续症ASO阳性率:50%-90%。

·猩红热注释: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症及其后续症ASO阳性率:33%-89%。

·急性渗出性咽炎·过敏性紫癜·丹毒·其他A群链球菌感染·病毒性肝炎注释:非特异性升高。

·肾病综合征注释:非特异性升高。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T 4789.11—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和食物中毒样品中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

2 引用标准GB 4789.2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3 设备和材料3.1 温箱:36±1℃。

3.2 水浴:36±1℃。

3.3 显微镜。

3.4 离心机。

3.5 试管架。

3.6 灭菌平皿。

3.7 灭菌小试管。

3.8 载玻片。

3.9 灭菌吸管:1mL、10mL。

3.10 灭菌镊子。

3.11 均质器。

3.12 酒精灯。

3.13 接种环。

4 培养基和试剂4.1 葡萄糖肉浸液肉汤:按GB 4789.28中4.1规定,在肉浸液肉汤内加入1%葡萄糖。

4.2 肉浸液肉汤:按GB 4789.28中4.1规定。

4.3 匹克氏肉汤:按GB 4789.28中4.62规定。

4.4 血琼脂平板:按GB 4789.28中4.6规定。

4.5 人血浆。

4.6 0.25%氯化钙。

4.7 灭菌生理盐水。

4.8 杆菌肽药敏纸片(含0.04单位)。

5 检验程序(图略)6 操作步骤6.1 样品处理称取25g固体检样;称取25mL液体检样,加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研成匀浆制成混悬液。

6.2 一般培养将上述混悬液吸取5mL,接种于50mL葡萄糖肉浸液肉汤;或直接划线接种于血平板,如检样污染严重,可同时按上述量接种匹克氏肉汤,经36±1℃培养24h,接种血平板,置36±1℃培养24h,挑起乙型溶血圆形突起的细小菌落,在血平板上分纯,然后观察溶血情况及革兰氏染色,并进行链激酶试验及杆菌肽敏感试验。

6.3 形态与染色本菌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0.5~1μm,链状排列,链长短不一,短者4~8个细胞组成,长者20~30个,链的长短常与细菌的种类及生长环境有关;液体培养中易呈长链;在固体培养基中常呈短链,不形成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

溶血性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1.溶血性链球菌
①GB4789.1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β型溶血性链球菌检验》于
2015年05月01日实施,代替GB/T 4789.1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注:根据链球菌在血液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是否溶血及其溶血性质分为三类,α-溶血性链球菌,也称甲型溶血,此类细菌致病力不强,多为条件致病菌。

在人类呼吸道及肠道中有α型溶血链球菌正常寄生,但有时也可引起亚急性心内膜炎等症。

β-溶血性链球菌,这类菌亦称为溶血性链球菌,该菌的致病力强,常引起人类和动物的多种疾病。

具体用途是用于研究和质量控制。

γ-溶血链球菌也称为丙型或不溶血性链球菌,该菌无致病性,常存在于乳类和粪便中,偶尔也引起感染。

②选作项目:链激酶试验:搜索了广东环凯/青岛海博/北京陆桥均没有发现“草酸钾血浆”或者链激酶实验套装在售。

③生化鉴定:搜索了广东环凯/青岛海博/北京陆桥仅在北京陆桥发现“溶血性链球菌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
2.根据GB4789.3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可进行双歧杆菌计数嗜热链球菌鉴别乳杆菌鉴别如果对标准理解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应该问题不大。

3.若根据GB4789.34-2012 进行双歧杆菌的鉴定,需要气相色谱,这个仪器是微生物检验科所不具备的。

4.总之,从实验条件上,药品检验实验室是否可以用于保健食品的检测,尚不明确;从人员看,微生物检验科实验人员均没有上述检验项目的检验经验。

从检测标准看,除自学外,微生物检验科检验人员均没有相关标准的学习经历。

从仪器设备材料看,溶血性链球菌检验缺少相关试剂及仪器。

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

细菌培养与鉴定
1
将样本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如血 平板、巧克力平板等。
2
根据菌落形态、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等指标 对细菌进行初步鉴定。
3
采用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方法对细菌进行 进一步鉴定。
血清学试验与结果分析
采用抗链球菌激酶(ASO)等血清学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的 抗体水平。
根据抗体滴度及临床诊断标准,对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进行 诊断和分型。
评估疾病风险
通过对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可评估疾病的风险程度, 从而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依据。
指导公共卫生措施
通过对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可指导公共卫生措施的实 施,如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消毒隔离等,以预防和控制 疾病的传播。
05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的未来发展趋势
检测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分子生物学技术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PCR、基因测序等技术的检测方法将更加灵敏、特 异,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2023
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
目录
• 溶血性链球菌简介 • 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方法 • 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流程 •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的临床意义 •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溶血性链球菌简介
溶血性链球菌的特性
1 2
革兰氏阳性
溶血性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的细菌,这意 味着它具有细胞壁,并且可以被某些抗生素所 杀死。
制定统一的检测方法标准和操作流程,提高不同实验室之间的可比性和结果的准 确性。
规范化
规范实验室操作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建立规范的质控体系,对实验室 的检测结果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检测结果的多参数综合分析与应用
多参数综合分析

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
第三节 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在自然界分布较广,可存在于水、空气、 尘埃、牛奶、粪便及人的咽喉和病灶中,按其在血平板 上溶血能力分类,可分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 性链球菌、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亚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大多属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血清 型90%属于A族链球菌,常可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 脓性炎症及呼吸道感染,还可通过食品引起猩红热、流 行性咽炎的爆发性流行。因此,检查食品是否有溶血性 链球菌具有现实意义。
4.链激酶试验
致病性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激酶素(即溶纤维蛋白酶),此酶能激 活正常人体血液中的血浆蛋白酶原,使成血浆蛋白酶,而后溶解纤维蛋 白。
吸取草酸钾血浆0.2ml,加0.8ml灭菌生理盐水,混匀,再加入18h24h,36度培养的链球菌培养物0.5ml及0.25%氯化钙0.25ml,振荡摇 匀,置于36度水浴中10min,血浆混合物自行凝固,然后观察凝固块重 新完全溶解的时间,完全溶解为阳性,如24h不溶解即为阴性。
食品学院
3、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子,能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 质酸,故能增加细菌的侵袭力,使病菌易在组织中扩散。 4、链激酶:又称链球菌纤维蛋白溶酶,能使血液中纤维 蛋白酶原变成纤维蛋白酶,具有增强细菌在组织中的扩散 作用,该酶耐热,100℃50分钟仍可保持活性。 5、脂磷壁酸(LTA):与细菌粘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有关, 大多数LAT位于细胞膜和肽聚糖之间,通过肽聚糖孔伸展 至细菌细胞表面,人类口腔粘膜和皮肤上皮细胞、血细胞 等细胞膜上均有LAT的结合位点。
食品学院
5.杆菌肽敏感试验 挑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液,涂布于血平板上,用灭菌镊子 夹取每片含有0.04单位的杆菌肽纸片,放于上述平板上, 于36度培养18-24h,如有抑菌带出现即为阳性,同时用 已知阳性菌株作为对照。

aso试验实验报告实验分析

aso试验实验报告实验分析

aso试验实验报告实验分析实验名称:ASO(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实验分析实验目的:ASO试验是一种用于检测人体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水平的实验,主要用于辅助诊断风湿热和链球菌感染。

通过分析血清中ASO抗体的浓度,可以评估个体是否近期或曾经感染过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实验原理:ASO试验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在体内感染后,机体会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来对抗这种细菌。

通过测定血清中ASO抗体的浓度,可以间接反映链球菌感染的情况。

实验材料:1. 待测血清样本2. ASO抗体检测试剂盒3. 实验室常规设备(离心机、恒温水浴、酶标仪等)实验步骤:1. 采集待测个体的血液样本,分离血清备用。

2. 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将血清样本稀释至适当浓度。

3. 将稀释后的血清样本加入到试剂盒中的反应孔内。

4. 加入试剂盒提供的酶标抗体,使血清中的ASO抗体与酶标抗体结合。

5. 将反应板放入恒温水浴中孵育一定时间。

6. 孵育结束后,用洗涤液清洗反应板,去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

7. 加入底物溶液,使酶催化底物产生颜色变化。

8. 使用酶标仪测定各反应孔的吸光度值。

9. 根据吸光度值与ASO抗体浓度的标准曲线,计算血清样本中的ASO抗体浓度。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待测血清样本的ASO抗体浓度为XX IU/mL。

根据标准曲线,该浓度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 200 IU/mL),提示可能存在链球菌感染。

实验分析:ASO抗体浓度的升高通常与链球菌感染相关,但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其他类型的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因此,ASO试验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

如果ASO抗体浓度显著升高,应考虑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结论:本次ASO试验实验分析表明,待测个体的血清样本中ASO抗体浓度高于正常范围,提示可能存在链球菌感染。

建议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测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评估。

备注:本实验报告仅为实验分析的示例,实际实验结果应以实验室检测结果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操作步骤
5操作步骤
取样液5 mL加入到50 mL葡萄糖肉汤,35℃±2℃培养24 h。
将培养物划线接种血琼脂平板,35℃±2℃培养24 h观察菌落特征。溶血性链球菌在血平板上为灰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针尖状突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周围有无色透明溶血圈。
挑取典型菌落作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应为革兰氏阳性,呈链状排列的球菌。镜检符合上述情况,应进行下列试验:
4.2 器具
烧杯(250ml)、量筒(100ml)、三角烧瓶(250ml)、试管、硅胶塞、白金耳、酒精灯、培养皿(φ90mm)、刻度吸管(1ml,5ml,20ml)
4.3 培养基、菌种:
葡萄糖肉汤、血琼脂平板、草酸钾血浆、草酸钾、氯化钙、血平板、染色液(革兰氏染色用)
4.4 器具灭菌:
与样液接触的所有器具(刻度吸管、培养皿等)应按下述方法灭菌:包好后置手提式压力蒸汽消毒器内121℃20分钟高压灭菌,或置于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内160℃2小时干热灭菌。
9.5.净化工作台操作规程
10.相关记录
11.1. 生物性能检测记录。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溶血性链球菌的测定方法
页次
生效日期
2020/01/02
察一次(一般10 min内可凝固),待血浆凝固后继续观察并记录溶化时间。如2 h内不溶化,继续放置24 h观察,如凝块全部溶化为阳性,24 h仍不溶化为阴性。
杆菌肽敏感试验:将被检菌菌液涂于血平板上,用灭菌镊子取每片含0.04单位杆菌肽的纸片放在平板表面上,同时以已知阳性菌株作对照,在35℃±2℃下放置18~24 h,有抑菌带者为阳性。
6结果报告
镜检革兰氏阳性链状排列球菌,血平板上呈现溶血圈,链激酶和杆菌肽试验阳性,可报告被检样品检出溶血性链球菌
7.记录保存:
7.1.品管部保管5年。
8.相关操作规程
9.1.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
9.2.HWS-12型电热恒温水浴锅操作规程
9.3.生化培养箱操作规程
9.4.YX手提式压力蒸汽消毒器操作规程
链激酶试验:吸取草酸钾血浆0.2 mL(0.01 g草酸钾加5 mL兔血浆混匀,经离心沉淀,吸取上清液),加入0.8 mL灭菌生理盐水,混匀后再加入待检菌24 h肉汤培养物0.5 mL和0.25%氯化钙0.25 mL,混匀,放35℃±2℃水浴中,2 min观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WI-03-35
版号
A.0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WI-03-35
版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0
溶血性链球菌的测定方法
页次
生效日期
2020/01/02
1.目的
制订溶血性链球菌的测定方法,对从事检测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按测定方法操作。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溶血性链球菌的测定。
3. 职责
质检部对本测定方法实施负责。
4. 程序
4.1 仪器
电子天平、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净化工作台、手提式压力蒸汽消毒器、电热恒温水浴锅、生化培养箱 、显微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