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原料及饲料中各种非淀粉多糖的含量

合集下载

非淀粉多糖(NSP)基本概念与介绍

非淀粉多糖(NSP)基本概念与介绍
用率,同时也使动物腹泻的频率增加(冯涛,
2003)。
葡聚糖



葡聚糖 glucan;glucosan 。由葡萄糖通过不同方式形成的聚糖的总称。又称 右旋糖酐。为一种多糖。存在于某些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分泌的粘液中。葡 聚糖具有较高的分子量,主要由D-葡萄吡喃糖以α,1→6键连接,支链点有 1→2、1→3、1→4连接的。随着微生物种类和生长条件的不同,其结构也有 差别。 葡聚糖是由数个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同多糖。葡聚糖不是单糖而是低聚糖, 葡聚糖按照组成它的单糖-葡萄糖的单元数目,分为葡聚糖10万,葡聚糖14 万, 葡聚糖2万等等系列聚合物。 葡聚糖以β-葡聚糖最具生理活性。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Pillemer博士首次发 现并报道酵母细胞壁中有一种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之后,经过图伦 大学Diluzio博士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酵母细胞壁中提高免疫力的物质是一种 多糖——β-葡聚糖,并从面包酵母中分离出这种物质。
D-木糖结构式
木聚糖
• 木聚糖 英文名称:xylan 。木聚糖的结构是一种多 聚五碳糖,由D-木糖通过β-1,4连接而成的产物, 是植物细胞壁中半纤维素的组分。 • 广泛分布于显花植物,常以糖苷或游离状态存在 于树皮、果实、木质、叶、根、树脂提取液中。 • 木聚糖是植物细胞中主要的半纤维素成分,占植 物细胞干重的35%,是一种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是 自然界中除纤维素之外含量最丰富的多糖。 • 然而自然界中很大一部分木聚糖未被有效利用, 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 木聚糖部分降解可形成低聚木糖,彻底降解则得 到五碳单糖:木糖、阿魏糖、阿拉伯糖等,其中 以木糖为主。
半乳糖结构nsp常见饲料原料中甘露聚糖的含量干物质饲料原料甘露聚糖含量饲料原料甘露聚糖含量1518去皮豆粕1113棕榈粕2530菜籽粕25椰子粕253531葵花粕056花生粕052033芝麻粕34干物质52米糠脱脂85小黑麦108219花生粕10饲料原料植酸磷比例总磷利用率玉米02871428小麦03764935米糠1585315麦麸11582617棉籽粕09777323菜籽粕11774421大豆粕06264535常见蛋白和能量饲料原料中半乳糖苷的组成和含量1品种棉籽糖水苏糖总量豌豆75绿豆08253871豇豆04480557052166蚕豆06192247小扁豆092714大豆195271羽扇豆33118191玉米026026常见蛋白和能量饲料原料中半乳糖苷的组成和含量2品种棉籽糖水苏糖总量棉籽691236927苜蓿草籽13539553花生053099132葵花籽309014323大麦071071黑麦071071小麦0707玉米026026主要饲料原料中非淀粉多糖nsp组成nsp种类葡聚糖木聚糖甘露聚糖果胶纤维素木质素痕量5202痕量05小麦81痕量痕量3916115103去皮豆粕121211251158011花生粕1010052ddgs18棕榈仁粕13328136木薯渣粒1012椰子粕317原料阿拉伯木聚糖葡聚糖纤维素甘露聚糖糖醛酸总nsp小麦810820痕量02114大麦7943390202167黑麦8920150302132黑小麦108172506202163高粱21022201痕量48玉米52痕量2002痕量81大米020103痕量0108米糠85痕量1120404218麦麸219041070411353豆粕6014103162323240痕量8025453490痕量120316332典型配方日粮中nsp含量分析肉鸭料配方玉米主导型主要原料百分比nsp百分比玉米64阿拉伯木聚糖650米糠28葡聚糖001ddgs88纤维素476豆粕06甘露聚糖067糖醛酸10311总nsp1465肉鸭料配方木薯主导型主要原料百分比nsp百分比玉米403阿拉伯木聚糖660印度菜粕ddgs12纤维素595豆粕甘露聚糖066糖醛酸113155总nsp1537木薯20米糠肉鸭料配方棕榈粕椰子粕ddgs主导型主要原料百分比nsp百分比玉米37阿拉伯木聚糖731印度菜粕葡聚糖012ddgs21纤维素604豆粕甘露聚糖415印度菜粕糖

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研究进展

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研究进展

多聚果胶(Dusterhoft 等,1992)。向日葵饼含有 4.5% SNSP 和 23% INSP (Irish 和 Balnav, 1993),
而 Brillouet 等(1988)报道向日葵饼中总 NSP 为 31.2%。
表 1 常见饲料原料中 NSP 含量
饲料 TNSP 阿拉伯糖 葡萄糖 半乳糖 甘露糖 木糖 糖醛酸 SNSP INSP
豆粕中含有 14%的果胶,1.85-2.37%乙型甘露聚糖。菜籽饼中 NSP,主要是带有侧链的鼠李糖
半乳糖醛酸、阿拉伯聚糖、木聚糖、木糖葡萄糖和阿拉伯糖(Slominski 和 Campbell, 1990)。菜
籽粕中果胶含量 11.5%,乙型甘露聚糖 1.1%。向日葵饼中 NSP 主要是纤维素、木糖葡萄糖、
Feedsduff
Arabinose Glucose Galactose Mannose Xylose Uronic
Acids
玉米
90
18
30
5
14
25
-
13 77
小麦
114
33
28
3
-
48
2
24 94
麸皮
416
98
110
7
1
188
12
32 384
黑麦
132
35
35
3
3
54
2
46 86
燕麦
71
9
45
200,000-300,000,聚合度为 1200-1850。 White 等(1983)应用核磁共振法测定的 β-D-葡聚糖的 分子量为 47,000. Yun 等(1998)报道大麦和燕麦中 β 一葡聚糖的分子量为 2×106 道尔顿。 果胶主要存在于豆类植物的中层和初生细胞壁中,在谷物籽实中没有果胶。果胶主要包括鼠李半

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非淀粉多糖含量研究

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非淀粉多糖含量研究

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非淀粉多糖含量研究吴端钦;林谦;戴求仲;蒋桂韬;张旭【摘要】本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1种玉米及其16种加工副产品的可溶性和不溶性非淀粉多糖(NSP)含量,并采用糖醇乙酯衍生物制备气相色谱法对其非淀粉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非淀粉多糖包括五种单耱,即: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其中多数原料含量较高的单糖主要为阿拉伯糖、木糖以及葡萄糖,且从总体上看这些原料中不溶性非淀粉多糖(INSP)的含量要高于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期刊名称】《中国饲料》【年(卷),期】2015(000)023【总页数】3页(P7-9)【关键词】非淀粉多糖;玉米;加工副产品;气相色谱法【作者】吴端钦;林谦;戴求仲;蒋桂韬;张旭【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长沙410205;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长沙410205;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与饲养技术研究室,湖南长沙410131;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长沙410205;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与饲养技术研究室,湖南长沙410131;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与饲养技术研究室,湖南长沙410131;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与饲养技术研究室,湖南长沙4101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在玉米深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玉米蛋白粉、(喷浆、不喷浆)玉米皮、玉米胚芽饼/粕、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等副产品,均可作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林谦等,2013a、b)。

但因这些原料的非淀粉多糖(NSP)含量多数较高,同时又缺乏对这些原料非淀粉多糖组成及含量等方面的研究,导致饲料生产厂家难以精准利用,从而限制了这类饲料资源的开发使用。

目前,对饲料原料中NSP组成及含量的研究报道多集中在谷物和麦类原料上,有关玉米加工副产品报道少见(许辉等,2013;龚敏等,2011)。

为此,本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1种玉米及其16种加工副产品的可溶性和不溶性非淀粉多糖含量,并且采用糖醇乙酯衍生物制备气相色谱法对其NSP的各组成单糖含量进行测定,以期为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在饲料工业中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饲料学》期末复习题

《饲料学》期末复习题

《饲料学》期末复习思考题二、比较玉米和小麦的营养价值的差别,若在肉鸡饲料中用小麦代替玉米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与玉米相比,小麦无氮浸出物中非淀粉多糖含量高不易消化,因此可以在饲料添加适量的非淀粉多糖酶制剂,以降低或消除NSP的抗营养作用。

且一般而言小麦不宜单独作为禽的能量饲料,一般可玉米按1:1~1:2添加,且粉碎粒度不宜过细。

○2小麦的粗蛋白含量高于玉米,但是和玉米一样赖氨酸缺乏,因此饲料中要补充赖氨酸的摄入。

○3小麦的粗脂肪含量较低,在肉鸡饲料中使用小麦代替玉米,可能会出现亚油酸不足等问题,需额外添加油脂。

○4小麦和玉米一样存在矿物质含量低且磷以植酸磷为主,不利于与动物体利用,所以要适量的补充钙磷。

○5维生素缺乏问题,玉米中含有丰富的VE而B族维生素含量较低;而小麦中含有丰富的B 族维生素,但VE含量偏低。

如果用小麦代替玉米,则需补充VE的摄入。

○6小麦的有效能值比玉来低,日粮中以小麦代替玉米可能会导致日粮能量偏低。

三、粗饲料的定义和主要种类?定义:自然状态下水分含量在60%以下,饲料中干物质中粗纤维不低于18%,能量价值低的一类饲料。

主要来源:干草类、农副产品(壳、荚、秸、秧、藤)、树叶、糟渣(金针菇渣、酒渣、中药渣)等。

四、简述粗饲料的加工与调制方法?粗饲料加工调制的主要途径有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途径。

1、物理加工:(1)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指利用机械讲粗饲料铡碎、粉碎或揉碎。

粗饲料的切短和粉碎可增加采食量‘但颗粒过小在瘤胃中停留的时间也会变短,会造成纤维物质笑话吕夏景和瘤胃酸中毒,因此要控制粗饲料长度适宜。

(2)热加工:主要指蒸煮、鹏华和高压蒸汽裂解3种方法。

通过高温、高压、水蒸气处理粗饲料以达到软化粗饲料提高适口性和采食量的作用。

(3)盐化:铡碎或粉碎的秸秆饲料,用1%的食盐水,与等质量的精秆充分搅拌后,放入容器内或在水泥地面堆放,用塑料薄膜覆盖,放置12h~24h,使其自然软化,可明显提离适口性和采食量。

常用饲料原料的分类与品质鉴定

常用饲料原料的分类与品质鉴定

常用饲料原料的分类与品质鉴定1、大麦外观特征:大麦呈淡黄色椭圆锥状物质。

营养价值:裸大麦的粗纤维含量为2.0%,与玉米相当;皮大麦的粗纤维含量较高为4.8%;无氮浸出物含量为67%以上,主要成分为淀粉,其他糖约占10%,主要是非淀粉多糖,含量分别占干物质的6.25%~6.93%和3.85%X51%,故大麦的生理有效能值低于玉米和小麦,每千克含代谢能ll.21~ll.30MJ(鸡);蛋白质含量为IDn3肌蛋白质的品质是能量饲料中较好的,氨基酸的组成中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等含量高于玉米,尤其是赖氨酸含量为0.43%,比玉米几乎高出一倍。

矿物质含量仍为钙(0.04%"0.09%)少磷(0量仍~0.33%)多,钙磷比例不恰当,相对于小麦和玉米植酸磷占总磷的比例较少,约占总磷的46.15%~48.49%;大麦含微量元素铁较高,但含铜较低。

饲用价值:总体而言大麦的饲用价值较玉米低,用来喂猪、家禽和牛的饲用价值为玉米的88%、80%〜85%(鸡)和90%牛。

通常情况下,大麦不宜用来配制仔猪饲粮,但有研究表明,将大麦进行加热处理后,能显著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比生大麦)。

用大麦饲喂育肥猪,以不超高25%为宜,并可获得质量较高的、有利于加工的硬脂酮体。

大麦对鸡的饲用价值明显不如玉米,在肉仔鸡饲粮中用量以不超高20%为宜,育肥鸡最好控制在10%以下。

大麦是反刍动物优良的精料,在奶牛精料补充料用量上以控制在40%以内为宜。

品质鉴定:2、椰油粉外观特征:淡黄色粉末。

营养价值:是以椰子油为主要原料研发生产的一种新型能量饲料原料。

椰子油富含中短链脂肪酸,幼龄动物非常容易消化吸收,相对其它油脂有着极大的优势。

新鲜椰子油经过特有剪切均质工艺,将脂肪颗粒加工成更小的脂肪微粒,并经过乳化工艺均匀包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水溶性。

中短链脂肪酸吸收、转运途径简单高效,吸收后不需要重新合成直接进入血液,可以快速给幼龄动物提供能量。

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生产的作用

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生产的作用

饲粮中添加外源酶在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方面的价值已得到家禽养殖业的广泛认可。

虽然家禽的胃肠道也会产生酶来帮助消化日粮的营养物质,但是其体内没有足够的酶来完全消化粗纤维,所以需要一些外源性酶来帮助消化。

很多饲料作物中都富含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s),其含量与饲料的营养价值成反比。

在饲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可提高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含量高的作物的营养价值。

非淀粉多糖酶是一种由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维生素组成的生物催化剂。

因为非淀粉多糖在家禽中的消化率很低,大部分通过排泄物排出。

在家禽饲料中使用非淀粉多糖酶可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从而降低养分的排泄量,特别是氮、磷、锌和铜的过量排泄,最大限度地减少粪中养分流失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与玉米-大豆饲粮相比,在小麦、大麦、高粱或小黑麦饲粮中添加外源非淀粉多糖酶可以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

非淀粉多糖能够结合大量的水,使食糜粘度增加,肠道黏度越高,粘滴量就越高,进而可能会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中引起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在家禽饲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来解决。

从营养、经济、健康和环境的多重角度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生产的作用王晓佳(抚顺市农业特产学校,抚顺113123)摘要:非淀粉多糖(NSP)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在小麦、大麦、葵花籽粉、菜籽粕等谷物饲料原料中大量存在,由于家禽缺乏消化这些原料所必需的内源性酶,因此对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也限制了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原料在家禽中的应用。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添加非淀粉多糖酶,使其能够水解非淀粉多糖,进而使家禽能够利用这些非淀粉多糖,并提高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文章从肉鸡肠道,营养物质消化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综述了非淀粉多糖酶的作用,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肉鸡;非淀粉多糖;生产性能;消化率中图分类号:S8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515(2021)05-0040-04来看,非淀粉多糖酶在肉鸡生产中的使用将逐渐增加[1]。

常见饲料原料中NSP含量

常见饲料原料中NSP含量

常见饲料原料中NSP含量饲料Feedsduff TNSP阿拉伯糖Arabinose葡萄糖Glucose半乳糖Galactose甘露糖Mannose木糖Xylose糖醛酸UronicAcidsS SNSP NSP INSP玉米90183051425-1377小麦11433283-4822494麸皮41698110711881232384黑麦1323535335424686燕麦71945211224030大麦16728822251245122大米2248/1-51202大豆156204243101126--豌豆14841618-142241107非淀粉多糖是特殊的碳水化合物,其结构复杂,组成复杂,种类多,来源广泛。

除了淀粉以外的大多数多糖的总称,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构成非淀粉多糖的单糖有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半乳糖鼠李糖和糖醛酸等。

大多数非淀粉多糖为有分支的链状结构,常常与蛋白质与无机离子结合,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被单胃动物分泌的消化酶水解。

总的非淀粉多糖从总的角度说叫非淀粉多糖,从分的角度说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总的非淀粉多糖占90%,其中SNSP占13%;INSNSP占77% 根据溶解度的差异,总的非淀粉可以分为可溶性的非淀粉多糖,可分为不溶性性质的非淀粉多糖,即TNSP=SNSP+INSP根据溶解度的差异,可分为水溶性非淀粉多糖不溶性非淀粉多糖在谷物的细胞壁中,一些非淀粉多糖以氢键与蛋白质结合,溶解于HO,称为水2溶性非淀粉多糖。

而一些非以酯键……等共价键或离子键牢固地和其它成分相O,称为不溶性非淀粉多糖。

结合,不溶于H2水溶性非淀粉多糖是降低蛋白质糖脂的菪营养不良价值观的主要因素,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包括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和果胶多糖等等。

总工程师的确非淀粉多糖,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O,水溶性非淀粉多又根据HH2糖,不溶性非淀粉多糖。

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包括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和果胶多糖。

饲料原料及饲料中各种非淀粉多糖的含量

饲料原料及饲料中各种非淀粉多糖的含量

饲料原料及饲料中各种非淀粉多糖的含量饲料原料及饲料中各种非淀粉多糖的含量,答:各种饲料原料中非淀粉多糖的含量见下列表格,这里分类进行阐述。

(1)玉米及其副产品:从下列表格可以看出,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非淀粉多糖(NSP)类,均以木聚糖和纤维素为主,其中木聚糖含量高达9.1%~18.4%,纤维素含量约6.3%~14.7%。

玉米及玉米副产品中抗营养因子含量总非淀水溶性非水溶纤维木聚葡聚半乳原料名称粉多多性多甘露聚糖,‰ 素,‰ 糖,‰ 糖,‰ 糖,‰ 糖,‰ 糖,‰ 糖,‰玉米 8.2% 109 11 73 25 56 12 3 5 玉米 7.8% 109 11 73 25 56 12 3 5 玉米蛋白粉 63.5% 33 6 18 9 12 8 2 0 玉米蛋白粉 51.3% 33 6 18 9 12 8 2 0 玉米蛋白粉44.3% 33 6 18 9 12 8 2 0 玉米蛋白饲料 19% 365 36 248 81 176 5 5 20 玉米胚芽饼16.7% 玉米胚芽粕20.8% DDGS 349 85 194 70 163 44 11 8 (2)麦类及其副产品:小麦及其副产品如麸皮、次粉在饲料中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小麦中含量非常高的木聚糖,在动物肠道产生黏度,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

而大麦中除了木聚糖存在外,更多的是葡聚糖含量较高,同样也产生黏性。

麦类及其副产品抗营养因子含量总非淀粉水溶性多非水溶性纤维木聚葡聚半乳原料名称甘露聚糖,‰ 多糖,‰ 糖,‰ 多糖,‰ 素,‰ 糖,‰ 糖,‰ 糖,‰ 小麦 13.9% 125 30 77 18 83 12 3 4 次粉 15.4% 231 82 127 22 149 33 8 7 次粉 13.6% 231 82 127 22 149 33 8 7 小麦麸 15.7% 424 45 299 80 271 46 5 9 小麦麸 14.3% 424 45 299 80 271 46 5 9 黑麦132****2033大麦(裸) 150 53 85 12 49 79 5 3 大麦(皮) 207 58 111 38 89 68 4 3(3)大豆及豆粕:1)非淀粉多糖含量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原料及饲料中各种非淀粉多糖的含量?答:各种饲料原料中非淀粉多糖的含量见下列表格,这里分类进行阐述。

(1)玉米及其副产品:从下列表格可以看出,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非淀粉多糖(NSP)类,均以木聚糖和纤维素为主,其中木聚糖含量高达9.1%~18.4%,纤维素含量约6.3%~14.7%。

在动物肠道产生黏度,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

而大麦中除了木聚糖存在外,更多的是葡聚糖含量较高,同样也产生黏性。

麦类及其副产品抗营养因子含量(3)大豆及豆粕:1)非淀粉多糖含量高。

豆粕作为制油工业的副产品,非淀粉多糖(NSP)含量较高,总量达20%以上。

非淀粉多糖通过增加肠道食糜粘度,包裹营养物质,破坏活性成分,螯合矿物元素等途径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其中的β-甘露聚糖还可以通过干扰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的生成而降低从肠道中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极大的降低能量利用率。

2)含有较高的α-半乳糖苷。

α-半乳糖苷是由一个蔗糖单位以α-l,6糖苷键连接一个或两个半乳糖构成的低聚糖,主要有棉子糖、水苏糖和毛蕊花糖,又统称为大豆寡糖,也是豆粕中主要的一种抗营养因子,含量在5%~7%。

日粮中大豆寡糖含量在1%以上时,极大的降低能量利用率,并降低养分的消化吸收,同时能被消化道微生物发酵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氨和氢等气体,所以又被称为胀气因子。

大豆及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含量(4)杂粮及杂粕:杂粮主要指饲料中不常使用一些能量类原料,如米糠、稻谷、大麦、薯类等,杂粮在饲料中应用的主要问题是粗纤维含量高,如稻谷中粗纤维含量8.2%。

粗纤维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阿拉伯木聚糖等)、果胶和木质素。

粗纤维不仅本身不能被单胃动物消化利用,以一种“稀释”作用使原料本身养分浓度降低,而且还影响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表现出抗营养作用。

杂粕主要指饲料中除豆粕以外的油料作物种子出油后的副产物,如棉粕、菜粕、花生粕、亚麻籽粕、DDGS等蛋白原料。

杂粕在饲料中应用的主要问题也是粗纤维含量高,特别是有些原料加工过程中脱壳不充分时,粗纤维含量更高。

如棉籽饼粕的粗纤维含量可高达17%,亚麻籽粕粗纤维含量可达28%,带壳压榨的葵籽粕粗纤维含量更可高达32%。

粗纤维含量过高影响本身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也影响其他原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

杂粮杂粕中的抗营养因子什么是纤维素酶及半纤维素酶?答:纤维素酶就是降解纤维素的酶,包括C1、C X酶和葡萄糖苷酶。

其中,C1酶将结晶纤维素分解为活性纤维素,降低结晶度,然后经C X酶的作用,将活性纤维分解为纤维二糖和纤维寡糖,再经β-1,4-葡萄糖苷酶作用生成动物机体可利用的葡萄糖。

纤维素酶可破坏富含纤维素的细胞壁,一方面使其包围的淀粉、蛋白质、矿物质等内含物释放并消化利用,另一方面将纤维素部分降解为可消化吸收的还原糖,从而提高动物对饲料干物质、粗纤维、淀粉等的消化率。

半纤维素酶是降解半纤维素的酶,主要包括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阿拉伯聚糖酶和半乳聚糖酶等。

主要作用是将植物细胞中的半纤维素水解为多种五碳糖和六碳糖,且降低半纤维素溶于水后的黏度。

什么是木聚糖及其抗营养作用?答:木聚糖是由单一木糖聚合而成长链状分子,在分子的侧链上还会结合一些阿拉伯糖残基。

木聚糖的抗营养作用:(1)增加肠道食糜粘度,影响动物消化吸收,单胃动物本身不能分泌分解木聚糖的酶。

当动物采食含水溶性木聚糖高的饲料时,可溶性木聚糖在动物肠道内形成粘性物质,提高肠道内容物的黏度。

黏度的上升降低肠道内食糜通过消化道的速度,导致采食量下降,妨碍消化液与底物的混合,延缓消化酶对底物的消化。

同时,降低肠道内食糜中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的扩散速度,妨碍养分吸收。

(2)影响消化道内源酶的活性,木聚糖可直接与肠道胰蛋白酶、脂肪酶络合,降低其活性,刺激动物代偿性大量分泌消化液,导致动物胰脏、肝脏的增生与肥大,内源性氮的损失增加。

(3)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木聚糖在肠道内能相互结成网状物,降低了饲料的扩散率,阻止脂肪与胆盐结合,不能形成脂肪微粒,抑制了脂肪的消化吸收。

(4)促使肠道有害微生物的增殖,影响动物健康,肠道黏度增加导致营养物质在肠道内蓄积,形成富含养分的食糜,使微生物在这里发酵,损害肠道黏膜正常形态与功能。

对于家禽,湿润的粪便易黏附在泄殖腔周围,污染禽及禽蛋,并提供微生物发酵的场所,从而产生大量的氨气,并可促使真菌孢子繁殖,不利家禽的健康。

(5)物理屏障作用,影响养分的消化,木聚糖作为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裹营养物质,降低饲料中养分的利用率。

什么是木聚糖酶?有何作用特点?在饲料中使用如何选用木聚糖酶?在饲料中使用木聚糖酶后饲料配方可作怎样的调整?答:木聚糖酶指能专一降解木聚糖为低聚木糖和木糖的一组酶的总称,主要包括三类:(1)β-1,4-D-内切木聚糖酶(EC 3.2.1.8),从木聚糖主链的内部切割β-1,4糖苷键,是木聚糖溶液的黏度迅速降低;(2)β-1,4-D-外切木聚糖酶(EC 3.2.1.92),以单个木糖为切割单位作用于木聚糖的非还原性末端,使反应体系的还原性不断增加;(3)β-木糖苷酶(EC3.2.1.37),切割低聚木糖和木二糖,有助于木聚糖彻底降解为木糖。

另外,由于木聚糖还有一些由阿拉伯糖形成的侧链,相对应的还有切割侧链的酶存在。

由以上介绍可知,木聚糖酶是一组可将木聚糖降解成低聚糖和木糖的复合酶系,包括内切木聚糖酶,将木聚糖分解成低聚木糖(木二糖、木三糖等);外切酶和木糖苷酶,则作用于低聚木糖的末端或降解低聚木糖,释放出木糖。

在饲料工业中使用木聚糖酶的目的是消除木聚糖的抗营养作用,而不是将木聚糖彻底分解成单糖,因为动物不能消化利用单一木糖供能。

因此,内切木聚糖酶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内切木聚糖酶分解的产物木二糖、木三糖等低聚木糖不仅没有抗营养作用,而且还是目前最有效的双歧因子,能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保持动物健康。

如果木聚糖酶制剂中β-木糖苷酶含量过高,将进一步将木二糖、木三糖等低聚木糖分解成木糖,而丧失其肠道微生态调节功能。

因此,饲料工业中适用的木聚糖酶制剂应该尽量少含β-木糖苷酶等外切木聚糖酶。

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可消除木聚糖的抗营养作用,提高各种饲料原料的利用率,增大非常规原料在饲料中的使用量,降低饲料生产成本。

具体建议如下:(1)饲料中木聚糖酶的添加量:10000 U/g(国标酶活力单位)玉米豆粕型饲料:100g/t全价饲料小麦型饲料(小麦、小麦副产物和米糠占配方30%以上):150~200g/t全价饲料杂粕型饲料(棉籽粕、菜籽粕、花生粕、葵籽粕等杂粕用量之和超过12%):100~150g/t全价饲料(2)饲料配方的具体调整(确保生产性能不发生变化)1)、全价饲料:可在原配方的基础上降低50 kcal/kg的代谢能。

同时可增加非常规饲料原料的用量,如米糠、次粉等可用到20%~30%;肉鸭饲料中棉粕、菜粕的总用量可达到12%~16%;肉鸡前期饲料中棉粕、菜粕总用量可达到4%~5%,后期可达到8%~10%;蛋鸡蛋鸭饲料中可用到15%。

猪饲料中也用加大菜粕棉粕的用量。

2)、浓缩饲料:可用1%的棉粕+1%的菜粕替代2%的豆粕。

什么是甘露聚糖及甘露聚糖酶?答:甘露聚糖,就是半乳糖基甘露聚糖,其在饼粕类饲料中含量很高,在豆粕中的含量比在其他常用饲料中的都高。

(1)对于家禽和猪来说,甘露聚糖降低饼粕类饲料的消化率。

(2)即使很低浓度的甘露聚糖也会降低葡萄糖在肠道中的吸收率,结果通过干扰胰岛素的分泌和胰岛样生长因子的产生而降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3)降低氮的存留率以及阻碍脂肪和氨基酸的吸收。

(4)降低水分的吸收从而导致粪便含水量增高。

甘露聚糖酶是半纤维素酶中的一种,它能有效地分解饼粕类饲料中的甘露聚糖成甘露寡糖等物质,还可参与集体的神经内分泌,影响代谢。

甘露聚糖酶的作用包括:(1)提高饼粕类饲料的能量利用率。

(2)降低动物体重的变异程度。

而且动物体重越小,该酶的作用越容易体现。

(3)可有效阻断细菌和寄生虫对肠道的侵袭,提高动物健康水平。

什么是葡聚糖及葡聚糖酶?答:β-葡聚糖是D-葡萄糖通过β-(1-3)和β-(1-4)键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其中β-(1-3)键的比例要视不同谷物来源而定。

由于它们是水溶性的,因此不会造成太过复杂的结构。

低浓度的β-葡聚糖只会直接与水分子作用而截留水分。

但当其浓度增加后,就会相互反应而形成网状结构(凝胶)。

因此含有高浓度的β-葡聚糖的饲料就会导致肠道内容物的黏性增大。

β-葡聚糖酶,是一种内切酶,专一性作用于β-葡聚糖的1,3和1,4糖苷键,产生3~5个葡萄糖单位的低聚糖和葡萄糖;低聚葡萄糖还可在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降解成葡萄糖。

可以有效分解麦类和谷物植物胚乳细胞壁中的β-葡聚糖。

纤维素和葡聚糖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那它们有什么区别呢?纤维素酶和葡聚糖酶又有什么区别呢?答:纤维素和葡聚糖都是由葡萄糖构成聚合而形成的,通过上面的介绍,首先,纤维素是D-脱水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线性大分子物质,而葡聚糖是D-葡萄糖通过β-(1-3)和β-(1-4)键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即葡萄糖残基之间的化学键不同,这样形成的空间结构也就不同,纤维素通常是以晶体状态存在,较难溶于水,不会形成黏性;而葡聚糖较容易溶于水,产生黏性。

通常所说的纤维素酶包含三种酶:即C1酶(内切)、C x酶(外切)和葡萄糖苷酶,而葡聚糖酶是指葡聚糖内切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