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者三友
孔子教您交朋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我们的朋友,我们应当交什么样的人为朋友,如何与朋友相处呢?
朋友分哪几种?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损者三友:
1
损友一
第一种叫作“友便辟”,指的就是谄媚的,阿谀奉承的朋友。你指鹿为马,他说那就是马;你黑白颠倒,他也赞同你的看法。
这种人往往没有原则,但有目的。他能够这般阿谀奉承,多半是要利用你。
2
损友二
第二种叫作“友善柔”,指的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喜欢搬弄是非的朋友。
这种朋友常常断章取义、巧舌如簧,最后改变了事情的初衷。而真正的君子则是“讷于言,敏于行”。远离他们,是你成事的前提。
孔子说人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成长,每个阶段是不一样的,年少的时候是血气未定,戒之在色,感情容易冲动,恋爱容易出事,所以小时候感情那么冲动的时候,交到的都是青春热情,毫无功利的朋友,这固然是好。
但是冲动过去呢,及至中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中年人最怕就是拉帮结伙,拉山头,结朋党,彼此争斗,因为人有资本了。
到老年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别老觉得我得到的这些东西我就放不下,人到老的时候,有些东西是要舍的,就是不被所得负累。
益者三友:
1
益友一
找正直的人做朋友。这个朋友人品是第一位的,直来直去,不需要费太多的心机。
2
益友二
与真诚而可信赖的朋友的人交朋友。平时平淡若水,但是落魄的时候,默默无语拉你一把,这是真正的朋友。
历史上有一个称为“白衣送酒”的故事,这是一个高官向一个穷名士送的极为谦卑的酒,这叫真朋友。
益者三友的原文及注释

益者三友的原文及注释
益者三友的原文如下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nìng),损矣。
”
益者三友的注释如下:
1、直:公正,正直。
2、谅:信实,诚实。
3、便辟:奉迎谄媚。
4、善柔:善于当面恭维、奉承。
5、便佞:善花言巧语而不正派。
益者三友的译文如下:
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
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谅,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
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
益者三友

我读益者三友的感悟我们都听过世间绝唱,我们都了解三足鼎立,我们都知道什么叫贞观之治,我们都明白宋词的无限魅力.这些辉煌的背后都少不了成功的助推器---朋友.所谓朋友就是春秋时期的钟子期、俞伯牙;朋友就是三国的刘备关羽和张飞;朋友就是唐朝的唐太宗和魏徵;朋友就是宋朝的苏轼和佛印禅师.人是容易受环境和他人影响的。
所以国人自古珍视益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 意思是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
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
”负荆请罪”是我们耳濡目染的词,但你可曾想过之后两位主人公廉颇、蔺相如也是朋友的典范.战国末期,赵国能暂避秦国的主攻源于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和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廉颇的英勇抗战.二人为了共同维护赵国的利益,同仇敌忾.无论从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还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制度,朋友的角色在生活中始终没有改变过.古人云:“以铜为镜,正冠;以人为镜,正己。
”所以要时常以朋友作为镜子,来提醒自己做的对不对。
现代生活虽然时尚,虽然日新月异,但朋友依然是生活的宠儿.太多的勾心斗角,让我们把失望变成朋友的代名词,尔虞我诈的一幕幕浮现,让我们怀疑朋友的真挚.现在的我们不得不扪心自问,什么是朋友,朋友给了我什么.故现在交友需慎重,需三思而后行.因此交友可分几个层次:一曰泛泛之交,也称酒肉之交,扎堆儿吃饭、喝酒、一起享受。
二曰互为之交,也叫利害之交,合伙挣钱做生意,利则交、害则离。
三曰道义之交,也做同志之交,你心我愿,共同志向。
四曰生死之交,为友能做到死而无憾,这是知己之交。
孔子已成为历史,但孔子眼中的朋友却穿过”悬崖峭壁”,经过”芳草斜阳”一直静静流淌着.朋友依旧需要真诚相待,人际之间,先要广结善缘,谓之结缘,同学同事、老乡战友、同趣同伴,都可称之为结缘。
再要珍惜所结之缘,谓之惜缘,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朋友也如此,在一起的时候,就要学会珍惜。
结合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谈谈交友观

结合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谈谈交友观交友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良好的交友观能够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要想培养良好的交友观,我们可以参考益者三友和损者三友的观点。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益者三友。
益者三友分别是善友、智友和勇友。
善友是那些与我们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的朋友。
与善友相处,我们会受到他们的影响,能够学习到他们的善良品质,并且在困难时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智友是那些聪明、有见识的朋友。
和智友在一起,我们可以获得他们的智慧和知识,从而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
他们能够给予我们新的观点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勇友是那些勇敢、有决心的朋友。
和勇友交往,我们会受到他们的鼓舞和激励,能够学习到他们的勇敢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他们会支持我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给予我们鼓励和支持。
除了益者三友,我们也要避免损者三友的影响。
损者三友包括邪友、痴友和怯友。
邪友是那些品行恶劣、道德败坏的朋友。
与他们交往,我们很容易受到他们的负面影响,可能会走上不良的道路。
痴友是那些无知、缺乏见识的朋友。
和他们在一起,我们很难获得有意义的交流和启发。
他们可能会限制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停留在原地,无法进步。
怯友是那些胆小、畏缩的朋友。
和他们交往,我们可能会感染到他们的消极情绪和懦弱态度,导致我们失去追求自己梦想的勇气和决心。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益者三友和损者三友的原则来选择交友对象。
和善友、智友、勇友在一起,我们能够收获友谊、智慧和勇气。
而要远离邪友、痴友和怯友,则需要我们保持警惕和理智,避免受到他们的消极影响和负面的诱惑。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而我们选择与谁成为朋友,也将对我们的人生道路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我们要慎重选择交友对象,以养成良好的交友观,并且主动追求那些能够给予我们积极影响和帮助我们成长的益者三友。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的意思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的意思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出自《论语·季氏》篇,是孔子的弟子子曰记录的孔子的言论。
这句话的大意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即正直的朋友、宽容的朋友和博学多识的朋友。
- 友直:正直的朋友。
这类朋友会坦率地告诉你什么是对错,不会因为私情而隐瞒真相,他们的直言可能让你听起来不太舒服,但对你的成长和纠正错误有着直接的帮助。
- 友谅:宽容的朋友。
这类朋友能够理解你的弱点和错误,不会因为一点小瑕疵就轻易断交,他们的宽容和体谅可以让你在犯错时得到包容,有助于你在挫折中恢复信心。
- 友多闻:博学多识的朋友。
这类朋友见多识广,能够提供给你丰富的信息和知识,他们的见识可以拓宽你的视野,增长你的见识。
孔子认为,与这样的朋友交往,能够促进个人品德的修养和智慧的增长。
这段话至今仍被广泛引用,用以说明择友的重要性和选择朋友的标准。
古诗论语四则翻译赏析

古诗论语四则翻译赏析
文言文《论语四则》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
”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有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翻译】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孔子说:“三
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2孔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有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
的朋友有三种。
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有益处;与走邪门歪道的人交朋友、与谗媚奉迎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有害处。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4子夏曰:“日知其
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1),友多闻,益矣。友便辟(2),~”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1),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2),友善柔(3),友便侫(4),损矣。
”
【注释】
(1)谅:诚信。
(2)便辟:惯于走邪道。
(3)善柔:善于和颜悦色骗人。
(4)便侫:惯于花言巧语。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
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
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
【解读】
孔子根据道德修养和节操作风,将朋友分为益友和损友,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端正自己的交友目的,分清善恶,亲近益友,远离损友。
《论语》心得之交友之道

考试题目: 《论语》中哪些句子让你印
象最深刻?请就这语句写300 字以上的感想。
(注意:写明班级、姓名、号数, 以便登记成绩)
《论语》心得之 交友之道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注】谅:诚实。 善柔:关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 便辟(pián pì):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 便佞(pián nìng):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 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友,与诚信 的人交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友,是有 益的。与习于歪门邪道的人交友,与善于阿 谀奉承的人交友,与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 是有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友 直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
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友谅
译文:结交诚信的朋友
注:《说文解字》说:“谅,信也。”信,就是诚 实。
友多闻
译文:结交知识广博的朋友
友多闻
由于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经历是有限的,不能事事 都去经历,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结交一个广见博 闻的好朋友,让他所读的书,让那些间接经验转化 成我们的直接经验。 当你在一些问题上感到犹豫彷徨,难以决断时, 不妨到朋友那里,也许他广博的见闻可以帮助你作 出选择。
魏征智劝李世民
唐代名相魏征以直言善谏闻名于世,一 次,有人送给唐太宗一只鸽子,唐太宗很高 兴,就托在手臂上逗着玩。见魏征进来,怕 他看见,赶紧揣到怀里。其实魏征早已看见 了,只是故意不言明,奏事时有意慢条斯理, 拖延时间。结果等魏征走了,鸽子也闷死在 唐太宗怀里。这里,魏征用含蓄的方式批评 了唐太宗"玩物丧志"的行为。
《论语》季氏
四则
思考: 你认为什么样的是好朋友? 什么样的是坏朋友?
生活中朋友是最重要的,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重视 交友,从你的朋友身上可 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人这 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 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 人。 俗话说: “人以类聚 ,物以群分。”就是正统 的儒家思想也十分重视交 友的选择。孟母三迁接芳 邻,是重视孩子耳濡目染 的教育典故,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 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 矣。友便辟,友善柔,友友
正直的朋友像一面镜子, 敢于直陈人过,真言规劝。有 这样的朋友,可以时时提醒自 己,避免错误。 我们应当欢迎诤友,而自 己也应该做诤友,对朋友坦城、 热情、不因哥们义气,掩饰朋 友的过错,而是“直言敢谏” 真心帮助朋友。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而能够交上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 什么样的心智,有什么样的素养;看自己 在朋友圈子里面,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 个惰性元素;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 也就是说,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 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 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 生具有光彩。
乐多贤友
以多交贤明的朋友为快乐
“乐多贤友”,孔子这里提倡的,既是一种 有益的交友原则,也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孔子还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这是说, 多与贤能之友交往,就如同进入芝兰氛芳的 房室,时间久了反而闻不到其香味,是因为 自己已与花香融为一体了。孔子以此借喻, 交友常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效应,多交贤能 之友,就会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和知识启迪 ,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良好生活 氛围。
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拥有了一本 厚厚的百科辞典,我们总能从他的经验里面, 得到对自己有益的借鉴。
友便辟
译文:与逢迎奸诈的人交朋 友,是有害的
这种人毫无正直诚实之心,没有是非原则。他 们的原则就是让你高兴,以便从中得利。 和珅对乾隆皇帝百般逢迎,奴颜谄媚,几乎无 所不用其极。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便辟”之人。 孔夫子说,和这种人交朋友,太有害啦! 为什么?和这种人交朋友,你会感到特别舒服,愉 快,就像电视剧里乾隆皇帝一样,明知道和珅贪赃 枉法,却还是离不开他。 但是,好话听多了,马屁拍得舒心了,头脑就 该发昏了,自我就会恶性膨胀,盲目自大,目中无 人,失去了基本的自省能力,那离招致灾难也就不 远了。
乐节礼乐
译文:以礼乐调节自己 为喜好
孔子主张,我们的所作所为,都必须遵循社 会的法律原则、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果 不加节制乃至放纵自己的行为,不仅对自己 的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不利,也可能会对社 会、对他人造成某种程度的伤害。如果社会 中每个人都能以公认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那么,不仅于社会有利,也于自己的身心健 康有利,同时也会使自己心安理得地去生活, 并获得生活的真正乐趣。
乐道人之善
译文:以宣扬别人的好 处为快乐
乐道人之善
在背后多称赞别人的优点,代表我们心胸宽 大,以此为乐。那朋友之间相处当然更容易 了。 你当面说,人家会以为你不过是奉承他, 讨好他。当你的好话在背后说时,人家认为 你是出于真诚的,是真心说他的好话,人家 才会领你的情,并感谢你。
“乐道人之善”,反映出孔子非常赞赏那些 好称人之美的行为,这和孔子所说的“君子 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精神是一致的。 以称道人之美为乐,既是一种与人为善的 态度,也是一种美德。这与那种投其所好 而只在人前说漂亮话的虚浮态度有根本的 不同,更与那种喜欢背后议论别人缺点的 态度和做法迥然有异。有道德、有修养的 人,是乐于道人之善、称人之美的人
这种朋友,就是心灵的慢性毒药。
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
友善柔
译文:优柔寡断,矫揉造作 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友便佞
译文: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 人,是有害的
讨论:
人生须有快乐,人们对于快乐的理 解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养成怎样 的快乐观呢?
益者三乐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 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 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 矣。”
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骄乐、佚游、 宴乐。目中无人,骄傲放肆,其凭借或是 财富、地位,或是权力、家世,如此固然 可以得意一时,但是久而久之必定难逃众 叛亲离的下场。人际交往,首在互相尊重, 其次是以游荡忘返为乐。人在工作之余, 需要松懈调剂,但是若沉迷于向外追逐快 乐,可能纵欲伤身,甚至因而生事耗财, 沦至悲惨下场。 第三种有害的快乐是“宴乐”。呼朋引 伴,划拳饮酒,可以偶然为之。若是三日 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则脑中想的尽是享 受,怎样做得下正当的工作。